求wrc和wtcc套件战车数据

最近浏览论坛:
关注/收藏的论坛:
热门论坛推荐:
验证码:输入右侧的字母和数字
下次自动登录
还未注册用户?&&&
去车系频道
自动加载图片
WRC与WTCC的区别
世界拉力锦标赛WRC
与F1齐名的另一个顶级汽车赛事是什么?毫无疑问,当然是世界拉力锦标赛WRC。F1与WRC截然不同,前者操作特制的方程式赛车在封闭的F1专业赛场上突破汽车速度的极限,而后者却需要转战全球各地,驾驶经过专业改装的量产车,战胜包括沙石、冰雪、柏油、泥泽、雨地在内数千公里的种种恶劣地形以成为最终的胜利者。F1赛车超过300公里时速的风驰电掣以及相距仅数米的你追我赶固然让人激动不已,而WRC&武装到牙齿&的战车、尘土泥水四溢的赛道、强劲的发动机咆哮声再加上近在咫尺的漂亮甩尾同样能让无数人血脉贲张,不能自已。
关于WRCWRC是&WorldRallyChampionship(世界拉力锦标赛)&的缩写。拉力赛一词取自英文&Rally(集结)&,表示参赛车辆必须严格按照比赛规定的行驶路线,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达分站点目标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车子的维修检测。
拉力赛的赛段为各种临时封闭后的普通道路,包括山区和丘陵的盘山公路、沙石路、泥泞路、冰雪路等,也有无法封闭的沙漠、戈壁、草原等地段。复杂的地形和漫长的赛程不仅考验车手的车技和经验,还要考验领航员的配合、车辆的性能以及维修的力量。
WRC的比赛规则十分详细,比如参赛车辆必须为各大汽车厂家年产量超过2500辆的原型轿车,同时对于赛车改装后的尺度、重量以及排量、功率等都有严格的限制。
WRC是每辆赛车必须同时搭乘一名车手和一名领航员。车手只管开车,充分发挥自己高超的驾车水平,而领航员既要在比赛期间安排好一些生活琐事,而且还要在比赛时为车手指明每一天比赛的正确方位和路线,并在赛段里及时准确地提供前方的路况。
与F1一样,WRC同样是一项&烧钱运动&,每一台经过全面改装的WRC赛车价格都是天文数字,除此以外,车队还必须雇用世界最好的车手和领航员,以及整支完全职业化的维修工作人员队伍。
拉力赛主要分为两种:一种为由甲地出发,到达乙地结束的长距离马拉松拉力赛,比如国人所熟悉的巴黎-达喀尔拉力赛;另一种为每天行驶的方向不同但均返回同一地点、历时两到三天的系列赛事,每年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举办数场或十几场,WRC便是这类比赛。WRC全年在世界各国举行十四站比赛,每个分站产生分站冠军,全年各分站成绩总积分最高的一对车手和领航员赛手成为当年度的WRC世界冠军。1999年在北京北部怀柔县、密云县以及河北丰宁县山区举行的&555中国拉力赛&便是当年WRC的一个分站。
WRC让人疯狂的几个理由:
1、WRC在各站比赛选择在世界各地的特色地点,高原、沙漠、山地、雪域,再加上穿越众多当地集镇、特色建筑,视觉感一流。
2、与F1昂贵的票价不同,WRC不但不用买门票,而且可以自己选择赛段并站在赛道边上最近距离接近比赛接近赛车,自由度和身临其境的现场感远超其它任何赛车。4、F1虽然车速高,但车辆始终沿着赛道上固定的线路平稳行驶,而WRC赛车虽然车速没有F1快,但是车辆驶过时会带起滚滚烟尘,而且还会出现跳跃、侧滑、冲水等漂亮场景,同一弯道不同车手的过弯表现也会截然不同,更具有欣赏性。5、WRC赛车都是量产车改装,对于多数作为车主的观众而言,更容易产生共鸣,各种具体改装项目对于狂热爱好者而言也完全有效仿的可能。6、由于路况的复杂以及赛道的漫长,WRC的悬念及意外发生率都远超F1,让人感觉更加刺激和扣人心弦WTCC 世界房车锦标赛&&& WTCC(World Touring Car Championship)即世界房车锦标赛,是FIA国际汽联于2005年新推出的一项全球性汽车赛事,它的前身即为ETCC(Europe Touring Car Championship)欧洲房车锦标赛。WTCC将延续ETCC的Super 2000车辆规则,每站比赛分两回合(每回合8圈)进行,并颁发冠军车手和冠军车厂两个奖项。参赛的车辆为Super 2000级别,必需以量产房车为基础,发动机排量不能超过2000cc,采用自然吸气方式,马力在250hp~270hp之间。& & WTCC赛程安排暂定为10站比赛,除了延续ETCC原有的欧洲分站以外,增加了中美洲的墨西哥、欧亚交界的土耳其以及亚洲中国的澳门三站比赛,其中,澳门被指定为全年的收官之战。 & & 长久以来,FIA(国际汽联)旗下的F1和WRC一直是全球车迷瞩目的两大世界级别汽车赛事,范围涵盖了方程式和拉力赛。无论是赛事组织、车迷人气还是商业运作都堪称赛车运动的颠峰之作。2005年,国际汽联又推出了WTCC世界房车锦标赛,意在将场地赛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新的关注热点。 & & WTCC世界房车锦标赛车赛的参赛车辆均是市场上保有量较大的量产车型,参赛费用也相对低廉。房车赛在汽车工业较为发达的欧洲、北美和日本开展的时间较为久远,基础十分深厚。其中,欧洲作为房车比赛形式的起源地,这些年来一直将其作为贯穿全年的主要赛事,并分开不同的组别,满足车厂、车手、车迷的不同需求。比较著名的赛事如DTM、BTCC不仅在欧洲大陆可与F1、WRC、GT等全球性赛事分庭抗礼,还吸引了许多欧洲以外的车迷关注,可谓盛名远扬。 & & 与F1等赛事不同的是,以上的房车赛均是由本国汽联主办的&地方性质&赛事。虽然每年的分站赛都会在欧洲各个国家之间辗转轮回,但是比赛的级别始终不是最高。事实上,作为有资格举办最高级别赛事的FIA也有自己旗下的房车赛,那就是ETCC。但是由于历史不及DTM、BTCC等传统房车赛久远,虽然开办得也是有声有色,但车迷人气始终要略逊于后两者。也许是酝酿已久,也许是趋势所致,2005年,国际汽联终于将ETCC欧洲房车锦标赛易名为WTCC世界房车锦标赛,并且在保留原有欧洲系列分站的基础上,增加中美洲的墨西哥、欧亚交界处的土耳其和亚洲中国的澳门三个分站,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级房车赛事。 & & WTCC世界房车锦标赛赛事规格的升级加上车厂赞助商的支持还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巨大世界范围商机。然而,究竟能否成功,关键还是要看赛事本身的精彩程度是否足够吸引到新的目光。对于欧洲以外的观众来说,原ETCC采用的特殊比赛规则,如每轮比赛两回合、两回合发车前八名次序颠倒、排名前四的赛车需负重以及房车赛特有的挤压碰撞是新鲜而刺激的;各种知名量产车型的赛车也会令他们倍感亲切。上面的是转的,但从哪儿来的我忘了,是我以前在网上看到的存成了WORD文件但从上面可以看出它们最大的不同就是:WRC是在各种路况下比赛而WTCC只是场地赛!它们都需要改装车以适应比赛,所以原型车是肯定比不上比赛车,但基础和改装不可能差十万八千里吧?所以说如果是只在城市好路上跑且能高速行驶那就用WTCC的车就行了!如果有别的爱好经常去一些较偏僻的路那肯定是WRC的要好些吧,毕竟WRC的车底盘要比WTCC的要高!
引用 df549
00:45:17 发表于 主楼 的内容:
禁止发布色情、反动及广告内容!
分享购车价格,点评购车服务感受,通过工作人员审核,特授予【家de报价员】专属勋章。
完成汽车之家·知道升级任务,解答问答,并被提问者采纳为满意回答,可得解答达人一级勋章
参与汽车之家10周年“真交情,十年如初”活动,获此勋章,感谢一路上有你的陪伴。
WRC 雪铁龙
紫廉武杀破狼
引用 紫廉武杀破狼
00:56:12 发表于 1楼 的内容:
禁止发布色情、反动及广告内容!
引用 cargo8
01:31:46 发表于 2楼 的内容:
禁止发布色情、反动及广告内容!
参与汽车之家10周年“真交情,十年如初”活动,获此勋章,感谢一路上有你的陪伴。
分享购车价格,点评购车服务感受,通过工作人员审核,特授予【家de报价员】专属勋章。
WRC改装限制比较少,估计除了车壳全改了。WTCC的改装限制比较多,赛车跟原型车相比WRC车来说要接近的多。
车是用来伺候人的,别当爷爷供着!
引用 mystery_lp
10:46:44 发表于 3楼 的内容:
禁止发布色情、反动及广告内容!
楼上的不懂了吧,WRC分原厂和改装
引用 悦动莱西
15:39:45 发表于 4楼 的内容:
禁止发布色情、反动及广告内容!
完成汽车之家·知道升级任务,解答问答,并被提问者采纳为满意回答,可得解答达人一级勋章
参与汽车之家10周年“真交情,十年如初”活动,获此勋章,感谢一路上有你的陪伴。
本楼已被管理员删除
引用 -05-30 16:46:37 发表于 5楼 的内容:
禁止发布色情、反动及广告内容!
发表1500字以上满级口碑,观点独到,篇幅惊人,通过工作人员审核,特授予【满级口碑】专属勋章。
酱紫。。。。。。
做一个脚踏实地的理想主义者
引用 波波象棋664
10:13:03 发表于 6楼 的内容:
禁止发布色情、反动及广告内容!
15:39:45 发表在
楼上的不懂了吧,WRC分原厂和改装
他们的排量限制范围,能了解下不,谢谢
引用 坐等大师
12:31:38 发表于 7楼 的内容:
禁止发布色情、反动及广告内容!
正在提交回复,请稍候...
mainTopic.xRender=YES
楼主有更新时通知我
已取消此帖的收藏
您已被楼主屏蔽,不能回复该帖子爱丽舍首战WTCC 东雪首款SUV四月亮相_新浪汽车_新浪网
更多选车参考:
爱丽舍首战WTCC 东雪首款SUV四月亮相
& & 新浪讯 &3月4日,参战WTCC2014赛季的4位车手塞巴斯蒂安•勒布、伊万•穆勒、约瑟•马里•洛佩兹,中国赛车手马青骅与他们的座驾全战车一起亮相日内瓦车展。中国首位F1车手马青骅也正式加盟雪铁龙车队,成为首位加入雪铁龙车队的中国车手,雪铁龙希望借助其在亚洲,特别是中国地区的影响力,吸引更多人关注WTCC赛事并支持雪铁龙车队。
雪铁龙WTCC的4位车手塞巴斯蒂安•勒布、伊万•穆勒、约瑟•马里•洛佩兹,马青骅
& & 雪铁龙CEO鹏飞受访时表示,“参与这项运动能帮助我们拓展类似于中国、俄罗斯以及南非这样的市场。在这些市场展示出‘创造性技术(Creative Technologie)’,从而提升雪铁龙在这些区域的影响力。”根据雪铁龙最新公布的销售数据, 2013年,中国成为雪铁龙的第一市场,卖出了285,000辆汽车,同比增长26.3%,贡献了其在欧洲以外市场55%的份额(全球市场的23%)。
  雪铁龙CEO鹏飞在接受新浪汽车等媒体专访时表示,2014年北京车展将会有一款重磅亮相。据悉,该车将是东雪第一款的SUV,尺寸介于2008和C4 Aircross之间的一款小型城市SUV概念车,而且是一款首发的全球车型。
全新爱丽舍WTCC战车
& & 关于全新爱丽舍WTCC战车,技术人员介绍“由于规则的严格规定,我们选择的体对于空气动力学来说是最好的,除此之外,我们还能很轻易地安装各种的配件。”基于EMP1平台的全新爱丽舍WTCC战车是雪铁龙首辆为场地比赛研发的赛车,采用和 WRC版本相同的1.6L直喷涡轮提供动力,可以达到380匹,传动则是前驱配以6速序列式。
4S店经销商
关注全新爱丽舍的人还关注了
全新爱丽舍相关新闻
全新爱丽舍相关问答
相关专题:
提问前请先搜索相关问题,查看是否已有人提问过。
热门问题:
,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大 中 小 |
车型排行6.97-9.77万元01 |
| 口碑:4.5分& 5.88-8.77万元02 |
| 口碑:4.25分& 10.69-9.99万元03 |
| 口碑:3.65分& 10.99-9.99万元04 |
| 口碑:3.65分& 10.39-9.89万元05 |
| 口碑:3.25分& 5.68-7.58万元06 |
| 口碑:3.45分& 5.58-6.88万元07 |
| 口碑:4分& 10.58-9.77万元08 |
| 口碑:3.3分& 10.08-9.58万元09 |
| 口碑:3.75分& 10.42-9.42万元10 |
| 口碑:4.05分& 10.53-9.98万元01 |
| 口碑:73分& 15.79-16.89万元02 |
| 口碑:40分& 10.78-16.59万元03 |
| 口碑:71分& 13.18-22.58万元04 |
| 口碑:80分& 10.78-14.83万元05 |
| 口碑:80分& 10.77-9.97万元06 |
| 口碑:90分& 10.89-15.72万元07 |
| 口碑:75分& 10.38-9.99万元08 |
| 口碑:53分& 10.78-9.98万元09 |
| 口碑:87分& 12.19-23.58万元10 |
| 口碑:81分& 13.98-21.58万元01 |
| 口碑:80分& 18.89-31.99万元02 |
| 口碑:90分& 19.98-29.28万元03 |
| 口碑:82分& 17.98-26.58万元04 |
| 口碑:60分& 27.28-57.81万元05 |
| 口碑:90分& 26.99-38.49万元06 |
| 口碑:55分& 15.98-25.18万元07 |
| 口碑:75分& 18.38-32.28万元08 |
| 口碑:71分& 25.28-34.28万元09 |
| 口碑:79分& 28.30-60.78万元10 |
| 口碑:75分& 124.80-209.80万元01 |
| 口碑:75分& 100.10-98.10万元02 |
| 口碑:85分& 101.80-92.80万元03 |
| 口碑:76分& 146.28-99.88万元04 |
| 口碑:79分& 105.80-95.80万元05 |
| 口碑:75分& 暂时无报价06 |
| 口碑:80分& 688.00-800.80万元07 |
| 口碑:77分& 568.00-928.00万元08 |
| 口碑:85分& 142.15-267.00万元09 |
| 口碑:70分& 暂时无报价10 |
| 口碑:45分& 19.98-31.58万元01 |
| 口碑:61分& 52.80-66.80万元02 |
| 口碑:60分& 16.28-29.88万元03 |
| 口碑:85分& 10.08-15.88万元04 |
| 口碑:71分& 19.38-27.58万元05 |
| 口碑:50分& 35.85-56.77万元06 |
| 口碑:68分& 16.98-24.28万元07 |
| 口碑:78分& 11.98-18.18万元08 |
| 口碑:60分& 24.88-42.98万元09 |
| 口碑:64分& 10.98-15.48万元10 |
| 口碑:55分&
网友文章推荐
可输入140个汉字 向
请选择小于2M的jpg,gif,png图片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候...对车手来说,F1、WRC、印地等车赛在驾驶技术上差别有多大?
按投票排序
拉力和场地差别非常大。由表及里,先说看得见的,驾驶舱:这是2006年的斯巴鲁wrc战车,注意脚下,是三块踏板:由左至右为离合器刹车和油门。排档在方向盘后面的右手边,为顺序换挡,换挡时是不用离合的,离合踏板是起步时用的这是2006年的斯巴鲁wrc战车,注意脚下,是三块踏板:由左至右为离合器刹车和油门。排档在方向盘后面的右手边,为顺序换挡,换挡时是不用离合的,离合踏板是起步时用的 早年全手动的时候跟指法还是很有效的,推测现在的车手和f1一样,是一个脚一个踏板的。手刹在驾驶和副驾驶之间,相较民用车被抬高了,车手更容易拉到。(车手的右手会经常离开方向盘去拉手刹或者换挡,现在新的方向盘上会有小握把方便单手搓轮)方向盘上基本没有电子系统,车手在驾驶时不需要照顾这些。转向比为1:1.基本上可以说是一个民用车驾驶的升级版再来看F1:这是座舱的透视图,相较与wrc,方程式坐的更低(为了更低的重心)这是威廉姆斯车队的一个方向盘。这是威廉姆斯车队的一个方向盘。因为离合器也是只有起步才用,所以直接做成了方向盘上的拨片(下面两块之一)所以脚底只有两块踏板:刹车油门。上面的两块拨片为降档和升档(同为顺序变速),和wrc比方向盘上有许许多多的按钮,从无线电通话,喝水到引擎设置空燃比,车手在开车时要照顾到很多电子系统宝马索伯座舱图宝马索伯座舱图虽然没有拉力那么频繁,F1车手的手也不是100%的时候都紧握方向盘的(其转向比也是1:1)。看见座舱右手边赛道图下方的那个拉杆了么?那个就是传说中的刹车比调节杆,由于在高速弯角需要更靠前的而慢弯需要更后的刹车比,车手在同一圈中需要不断调节前后刹车比,因为这个过程在直路上进行,所以对操控的影响也不大。——————————————————————————————————————以上是就坐姿以及座舱而言的不同,接下来是赛道特点,拉力与场地最主要的驾驶风格不同不在于改装车和方程式座舱不同,虽然略有影响但重头戏在于路面:此为蒙地卡罗拉力赛三日赛道图,白色标出部分为特殊赛段(计时比排名的),深蓝色为行驶赛段,在规定时间内开完就行。拉力赛道大致分为土路(泥地,砂石),沥青和雪地,赛历中大部分为土路但每场比赛各有不同(例如,英国的为极细的泥路,芬兰较干,撒丁岛和希腊为砂石,其中希腊的石块比撒丁岛还要大,抓地更差)。而且比赛很多在深山老林里进行,盘山公路,跳坡,高低起伏瞬时落差会很大。方程式比赛都在沥青路面进行,多为专用赛道,偶尔用街道(路面比场地赛颠簸)。虽然也不乏山区赛道(A1,Spa),但坡度都比较缓和,也不会有什么4轮离地的落差(拉力里面那是小case)。对于沥青路面拉力来说,虽然和场地赛略有区别,但大体上类似。方程式在沥青路面上,主要依靠轮胎的机械抓地力+空气动力的下压力,在过弯时将赛车按在路面上,所以最重要的是刹车点与走线,使得赛车充分利用到赛道在最短的路径中以最高的转速过弯(过弯时保持引擎转速不掉会给直路上强大的动力优势)。在周四,车手会和工程师一起走赛道,查看路肩,弯角,看内外线肮脏程度:主要是橡胶颗粒,marble,太多了就是脏,大大削弱抓地力;其次是尘土,像加拿大维伦纽夫赛道这种一年只跑一次F1的赛道,非赛车线上的尘土太多了很影响抓地的(第二名起步甚至都能看见扬尘)。这是05年加拿大GP的起步,杆位在画面右侧起跑。可以看到左侧非赛车线的地方特别脏。这都是车手每圈都要避免的地方。这是05年加拿大GP的起步,杆位在画面右侧起跑。可以看到左侧非赛车线的地方特别脏。这都是车手每圈都要避免的地方。总而言之,方程式就是利用各种抓地力沿着赛车线,贴地飞行。而在那些土路上,抓地是在是少的可怜(比较一下一个轮子在桌面上和一个大轮子压着一个小轮子在桌面上滚动,那个操控更容易?)前者是场地后者便是拉力,那小轮子便是砂石路上的小石头。所以拉力车手干脆利用这种不稳定性,滑动着漂移过弯(方向盘会反打,会利用到手刹;F1进左弯往左打进右弯往右打正常情况下不需要反打而且压根没有手刹)。其中不确定因素比起场地赛来说更多,学习起来更复杂。其赛道也是多变的不可预测,中午下个雨,路上多了无数水坑,发车早了,路上碎石太多,天黑了,能见度下降了。。。。。这些不可预测性比起场地赛对车手来说有了更多的挑战也有更多的乐趣,这也是库比卡,Kimi等人老是骚动着要去拉力的原因。拉力赛是每个人在赛段中作成绩然后排名的,除非你特别慢或者特别快,在赛段中和其他车手相遇的概率其实不高。所以很多时间都是自己在跑,不容易受他车影响,而场地赛中就有去年一年马萨和汉密尔顿撞了4次的故事。其人际关系,政治因素也更复杂。方程式的赛道车手都是背的出来的,而拉力的赛道。。。想象一下在一条充满盲弯的路上以接近200kph的速度飞驰,于是,伟大的领航员诞生了。拉力里面,赛会会发官方路书,车手和领航会在比赛前堪路做一本自己的路书,比赛时候领航拿着念得就是自己的书。此图来自韩寒的领航孙强此图来自韩寒的领航孙强路书的内容是为了提示车手赛道内容(桥300m;直行100m;sharp left,bend right 之类的),这么长的赛道通常没人背的出来(勒布这种天才不算。。。)官方路书,可以作为出游指南,呵呵官方路书,可以作为出游指南,呵呵手绘路书通常都是领航员自己看得懂的鬼画符。手绘路书通常都是领航员自己看得懂的鬼画符。因为路书和领航,车手才敢在如此险恶的环境下飞驰,在驾驶技术之外还有很重要的是车手的勇气和对领航的信任。另外,车手不但要从技术上应对随时出现的变化,也要从身体上适应,(我爸一个朋友60多岁了在土耳其开拉力,一个跳坡把脊椎给震坏了自此退役,但是他20多岁的领航毫发无损。)本人非专业车手,欢迎补充。
我没什么在知乎答题的经验,但是难得碰到自以为了解一些的话题,忍不住来提供一些零星的片段。首先赛车这种竞速运动在暂不考虑车的差异(车的区别可以另写一个答案)的前提下,比的是驾驶者对速度和空间的掌握。车手什么时候踩刹车/踩油门/换挡等等操作其实说到底都是以这点为基础。此外要在长时间的比赛中胜出,稳定性是非常非常非常重要的。You'll need to be consistent before being fast. 你只需要看过几年F1转播就能理解这句话。WRC与方程式赛车(以及场地赛)相比的明显区别是它不是跑圈,因此比赛的赛道是没有重复的,这也是为什么WRC需要co-driver——他们给报的信息实在是太关键了。另外荒郊野外两个人一起修车可以搭把手什么的Orz...//这不是扯淡,只要还有希望挽救比赛,他们会尝试用任何可能的甚至只是临时的方法撑过至少当前赛段。当然也不要小看跑圈的比赛。每站的赛道就长这样子地球人都知道,到了F1这种层面的车手大家对基本上绝大部分的弯应该怎么过其实看法都是差不多的(存在攻防的时间段除外)。怎么在几十圈的比赛里确保每个弯都尽可能快,变数就在车的设置和驾驶技巧上。在这一条里难免要扯到点关于车的区别:开F1的车手背后有庞大的团队支持,而WRC车手出发后就全靠自己和领航员了。这个团队抛开大家都知道的制订策略者以及换胎小队之外,很主要的是有一波人一直在查看遥测数据,然后通过radio建议车手做合理的设置更改(油耗策略、刹车比、进站时派人调整spoiler角度等等)。即使这样车手有时候也会失误,还是那句话,稳定性太关键了。还有些车手心态毛躁,这个看看转播时候他们怎么踩刹车和油门,对比一下以前舒马赫是怎么弄的,区别就很明显了。这条也可以参考前F1世界冠军Jim Clark曾经说过的话,大意是(出弯的时候)等你确定不会再被迫松油门时,再把油门踩下去。//更正: 这句话是Jacke Stewart说的,原话是Don’t put your foot on the gas pedal until you’re sure that you’ll never have to take it off again.前面有回答说WRC换挡不用踩离合,这个我不是很确定。记得网上应该有拍车手双脚动作的视频,我找到的话贴过来。//更正一下,这条是我说错了。WRC换挡确实不用踩离合。所谓跟趾(对,是“趾”)是比较初级的赛车手技巧。印象里如果你在国内考赛车手执照,跟趾和切弯是最初级(好像叫D级?)的内容。大意是弯前/中需要踩刹车并且做换挡动作的时候,右脚同时踩住刹车和油门两个踏板。好处是在换挡的瞬间可以保持一定的发动机转速不要跌掉太多。缺点(相对于下面要讲的左脚刹车)是同一只脚比较难控制踩下两个踏板的力度。=====切勿模仿醒目=====左脚刹车才应该是顶级赛车手的绝招。好吧即使是顶级车手也只是一部分人才采用。具体的比例不详,但是我个人猜测在WRC里如果能掌握这招优势会更大一些。不过话又说回来当年巴里切罗抱怨自己跑不过舒马赫的时候就推脱说自己不是很习惯左脚刹车(MSC就是典型的左脚刹车F1车手)。所以这招的缺点太明显不过了就是不容易习惯——你要是正常考驾照的时候左脚刹车估计会立即挂掉然后当场被赶下车吧。当然也不是说牛人必须要左脚刹车,Senna就是右脚刹车。为这段附个彼得索尔伯格的视频(需要科学上网):=====切勿模仿醒目=====F1确实只有油门和刹车踏板。离合器是用手控制的,只有起步时用,换挡不用。坑爹的就是起步不好也是像一般的车一样会熄火的。然后就悲催了……WRC和F1都有倒档。但F1存在倒档的原因主要是为了应付规则,其实为了降低变速箱的重量,倒档的设计和布置都是草草了事。有一种夸张的说法是车队甚至从来不去测试和验证倒档是不是真的能工作。劳达有次接受采访的时候说他比赛里滑出赛道后倒了下车发现真的可以,连自己都震惊了……实际的F1比赛中倒档的应用也非常有限,车手spin出赛道之后会迅速通过一个漂移找回来而不是倒车,追求速度快是主要原因。另外转播里也出现过很多次,诸如回车库都要一把方向拉好,然后pit crew给你推回去。这是因为在pit区域是禁止使用倒档的。比较著名的事例有nineteen eightynine葡萄牙站,曼塞尔进站的时候错过了法拉利的位置,自作聪明地倒了下车,然后就被判取消资格了。实际上这个行为从某种程度上导致了随后他和塞纳的撞车,当然这是后话了。//3月6日更正,一开始回答里"F1没有倒档"的说法不对。每年有个不同类型赛车手之间的切磋比赛叫ROC——Race of Champions,多数在大型体育场里举办(比如法兰西球场)。你们去看看勒布的成绩,那简直太恐怖了。这个网上视频很多,蛮好玩的。题主问的是驾驶技术的差别,相关的暂时想起这些,就先啰嗦到这里。有错误还烦请指出,谢谢大家。借贵宝地祝福MSC……
我只想说印地和纳斯卡的椭圆赛道非常难!
"Track racer see one corner thousands times,rally racer see thousands corners one time."
F1考验的是高速下刹车点的准确把握,和精准的入弯出弯走线,走线必须足够的精准,后轮上一点草地抓地力瞬时骤降赛车就会立即失控。WRC考验的是对路况的观察,还有切进弯角的时机,角度和速度,因为漂移本身就是让赛车在一个失控的临界点,所以非常考验漂移时候车辆的控制,速度越高越逼近临界点成绩则会越好。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驾驶方式。
完全不同的风格,就像同样是跑步,博尔特跑不了马拉松拉力赛中很少见到超车(达喀尔这种长距离的除外),比赛基本上是每隔2分钟发一辆车,各自计时通过赛段时间,除非是前车出现故障,或者前车是林志颖开的,才会出现迅速追上并且超车的情况,而场地赛则不同了,一堆车同时发车,各种弯角各种大直道尾端都可以超车,因此场地赛车手必须有非常好的超车技巧而拉力赛车手对于超车能力的要求并不是特别高,非常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勒神(似乎有人不知道勒神,我简单介绍一下,塞巴斯蒂安·勒布 法国拉力赛车手,毫无疑问的拉力赛历史第一人,完成WRC史无前例的九连冠,2013年拿冠军拿到无聊了开始选择性参赛,才让奥吉尔熬出了头)去年去跑WTCC,有好几次在大直道尾端对于前车的刹车点明显估计不足,导致剐蹭,毕竟WRC里不会碰到这种情况
现在进入F1的新车手最需要花精力去适应的应该是近年来由新规则、新技术催生出来的那些电子设备吧?方向盘上的小按钮就比其它的多多了,这在高速驾驶的时候还要兼顾这些,肯定会影响车手在直道加速、过弯时候做出最快速度。Kimi回归F1以后都要重新适应。
wrc车手的技术相对应该会好一点,F1中的赛道车手每次攻弯基本上都一样,否则做不出最快速度。wrc更接近现实中的车和驾驶技术,和F1完全两回事。不过wrc的观赏性不比F1
其实现在的F1跟以前的比已经有好大的变化!它已经从一个比赛变成一个Show了!
小弟弟,大叔帮你介绍,职业车手过右弯的时候在直觉上都会留出点空间来获得更好的出弯路线,这个时候把头探进去,哈哈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wtcc套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