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珠峰多少钱大概需要多少钱 今天在MOP上一个2B说 珠峰要收他们28万的登山费用

普通人如何才能登珠峰?
本文行家:
登珠穆朗玛峰作为世界第一高峰,“挑战”的人越来越多。随着王石等人登顶珠峰,珠峰成为越来越多人希望征服的目标,而事实上,如今登珠峰也不是难事。据不完全统计,已有近5000名登山者成功登顶珠峰。
不过,根据相关规定,攀登珠峰必须由当地专业的登山向导公司负责服务。想要登珠峰还要必备两个条件:一是拥有一定的经济能力,需要12~30万元人民币,二是要有一定的身体素质。攀登线路
北坡路线图珠峰已经被发现了十几条登山路线,但最主要的登山路线有两条,即位于境内的南坡登山路线和位于中国境内的北坡登山路线。中国北坡从北坡攀登珠峰,有好几条设施良好的公路直通珠峰北坡大本营,坐汽车可以直接到达珠峰脚下。
根据《国内登山管理办法》,攀登西藏5000米以上、其他省、市、自治区3500米以上独立山峰,需提前一个月向省级体育行政部门报批,而攀登7000米以上山峰,应当提前三个月向国家体育总局申请特批。攀登珠峰,则必须有登顶8000米以上高峰的经验。西藏圣山探险公司是中国一侧攀登珠峰的向导公司,登山者只要想从北坡登珠峰,就基本上绕不开圣山公司,登顶珠峰每人需缴纳费用30万元,包含攀登珠峰的注册费用,以及报名人员在西藏一个多月期间的食宿开销,修路、运输、协作等费用也统统包括其中。西藏体育局登山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张明兴表示,如今每年申请攀登珠峰的人都要提前几个月预约,并且要组队才能成行,每年最终成行的,也就十个人左右,从尼泊尔登珠峰的人更多。尼泊尔南坡
在珠峰的另一侧的尼泊尔,只要向当地的探险公司交了钱,没有登顶8000米高峰经历的人也可以尝试登顶珠峰。
在尼泊尔攀登珠峰的商业报价通常在2万~3万美元之间(约12万~20万元人民币)。同时,由于有多家高山探险公司竞争,如果自主攀登,不请专业向导,不用建营地,费用则更低。为此,内地不少登山者经常舍近求远,带队从尼泊尔攀登珠峰。
王石登顶珠峰留影。登珠峰一般有三种方式,像20世纪80年代梅斯纳尔那种北坡单人独攀现在看来更多只能从理论上考证。1、独自攀登;2、加入只负责运输的探险队;3、加入一个完全商业化队伍有协作向导。攀登珠峰如不通过向导公司或是中间人,需要自己向登协进行申请,必须要有登顶过海拔8000米山峰的经历。如果通过向导公司或是中间人,登山者只要把相应费用交齐,一些门槛就会变低,一些人即使没登过8000米的山,向导公司也会想办法将申请办下来。身体体素质训练
如果你拥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而且身体还可以、没有哮喘、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那么就可以进入下一步了:为登珠峰作准备。不要以为这很轻松,这个过程需要3-4年的时间。
第一步,低海拔户外活动、体能训练、基本技术学习,在身体上主要是耐力、心肺功能、腿部和腰腹部力量、背负能力的训练。一名新手如果能够把所有的周末使用起来,这个阶段可以在一年内完成。
第二步,开始进入高海拔的空气稀薄地带。在攀登珠峰之前,最好有2-3次的高海拔登山经历。根据循序渐进的法则,健康人可以从6000米山峰为起点,然后是7000米、8000米的山峰。这个阶段最快需要1年,一般需要2-3年。第三步,珠峰攀登的准备阶段。用半年的时间,全身心投入珠峰攀登的准备,特别是体能的训练和储备。征服珠峰大事记
1903年,英国人弗兰克·杨赫斯本带领一支英国登山队首次对珠峰地区进行侦察。
日,由10人组成的英国登山队再攀珠峰,希拉里和丹增·诺盖登顶。这是人类首次站在地球第三极。
日,中国登山队成员贡布(藏族)和汉族队友王富洲、屈银华登顶,创造了人类首次从北侧登上地球之巅的伟大壮举。
1975年,中国第二支登山队9名队员登上巅峰,藏族女队员潘多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从北侧登顶成功的女性。1988年,中国、日本和尼泊尔三国登山家携手挑战珠峰,从南北两侧会师顶峰、双向跨越珠峰成功,中国3名队员成功跨越珠峰,1人登顶,次仁多吉创造了在顶峰无氧停留99分钟的世界纪录。2000年5月21日,中国第一个民间单人挑战珠峰的黑龙江人阎庚华登顶,但不幸在下山途中遇难。
日,北京奥运火炬接力珠峰传递登山队成功登顶珠峰。承担新闻报道任务的西藏登山学校毕业生、高山向导阿旺第7次登顶珠峰,为国内之最。日上午9点15,80岁的日本人三浦雄一郎登顶珠穆朗玛峰,刷新了尼泊尔老汉谢尔占在5年前创造的登顶珠峰最年长纪录。
参考资料:
[1] 攀登珠峰,只有王石玩得起?
[2] 西藏圣山探险:珠峰攀登需要严格安全保障
[3] 攀登珠峰成奢侈游戏 背后利益链隐现
[4] 尼泊尔将庆祝人类登顶珠峰60周年
百科的文章(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你想登珠峰?
先得准备“一套房子”的费用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_长江网_长江日报_武汉晚报_武汉晨报_电子报_数字报
&&&&&&&&&&
论坛用户:
| 标题导航
第3版:解娱
看完《喜马拉雅的天梯》和《绝命海拔》
你想登珠峰?
先得准备“一套房子”的费用
&&&&本报记者黄亚婷&&&&近期的电影市场,一部国产纪录片《喜马拉雅的天梯》,一部好莱坞商业大片《绝命海拔》,都不约而同地讲述了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故事。&&&&海拔8848米的珠穆朗玛峰(以下简称珠峰),有“世界屋脊”之称,气候严寒恶劣,也因此被视为北极、南极之后的“地球第三极”。&&&&1953年新西兰登山家埃德蒙·希拉里和尼泊尔登山向导丹增诺尔盖一起,从珠峰东南山脊路线登顶珠峰(也就是《绝命海拔》中的南坡路线)。1960年,中国登山队的三名队员从中国西藏境内的北坡登顶珠峰(也就是《喜马拉雅的天梯》中的北坡路线),成为第一支从北坡成功登顶珠峰的队伍。&&&&此后,站上“世界屋脊”成为全球登山达人的向往,王石、张朝阳等企业名人,也都登顶过珠峰。&&&&想登珠峰,到底要符合哪些条件?本期解娱,武汉晚报记者采访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登山队成员宋红,他曾和登山队一起挑战珠峰,队中4名成员成功登顶。地大户外运动专业的宋红,有着8年登山经验,还有高山救援证,每年五一、十一都组织人登山。宋红和他所在的登山队,如今除了南极洲的最高峰文森山还没有去过,其他六大洲的最高峰,他们都成功登顶过。&&&&A登山篇&&&&记者:你亲身登珠峰那次,是怎样的体验?&&&&宋红:我是2012年作为地大登山队一员去的,走的是中国境内的北坡路线。我们登山队有4名队员成功登顶,也是中国第一支登顶珠峰的大学生登山队。但我那次没有登顶,而是作为储备队员到达了8000米的营地,因为要保证主力部队登顶。到达海拔7000米高度时觉得特别冷,尤其晚上,要不停把脚搓热。早上起来,整个帐篷里都是冰。戴了很厚的专业防护手套,仍感到骨头在痛。但有痛感是好事,万一感觉不到手、脚了,那是冻得失去知觉,很危险,要不停运动、敲打,用手和脚去踢石头和冰,有疼痛感才好。&&&&记者:片中还提到了高原反应,包括咳血,甚至产生幻觉。&&&&宋红:登珠峰容易引起两种剧烈的高原反应,一是肺水肿,一是脑水肿。高原肺水肿相当于溺水症状,咳血是很严重的情况。脑水肿则是因为急性缺氧引起的中枢神经障碍,产生幻觉是症状之一。这都是非常危险、但在登高山的途中又非常容易出现的状况。&&&&记者:登珠峰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宋红:从尼泊尔境内登山没有条件,交钱就可以。但我国现在有严格规定,其中要求必须有8000米以上的登高证书或登顶证书才能登珠峰。以前有人只爬过黄山就敢去登珠峰,也出了很多事故,现在要求严格,也是出于安全考虑。登山一定要经过专业、系统的训练。现在常说“说走就走的旅行”,但一定没有“说登就登的高山”,登山是一项非常严谨的运动,每一个小错误都可能致命。&&&&宋红在哒日峰5600米处。10月27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与日本神户大学联合登山队成功登顶西藏境内海拔6330米的未登峰哒日峰。&&&&抓毛帽&&&&太阳帽&&&&打结帽&&&&各1顶&&&&B装备篇&&&&大概需要准备一套房子的钱&&&&来报名和购置装备&&&&记者:登山的基本费用是多少?&&&&宋红:目前尼泊尔南坡登珠峰路线的费用在6万美元左右(折合人民币40万元左右),而我国境内的北坡登珠峰路线费用则是33万元人民币。这33万元包括登山期间的住宿、伙食、交通、高山氧气、保健队医、向导、协作、高山摄影、后勤保障、牦牛、环保、修路、登山注册、景区收费、营地设施等费用;但不包括一切个人装备。那么购置个人装备又需要多少钱?宋红给出了一张装备清单。&&&&记者:装备的价格大概是怎样的?&&&&宋红:一般不会限定品牌。但要达到清单中的级别,羽绒服一般是1万多一套,高山靴也要将近1万,徒步鞋、冲锋衣都是2千以上。算下来,服装类要花近10万。加上辅助装备、技术装备,也需要几万。此外,有的人可能需要配备额外的高山氧气,都是1万一瓶,氧气本身不贵,但把氧气输送到海拔那么高的珠峰上,费用就不菲了。额外加高山向导,价格也很高。这还只是最基本的装备,如果追求更好的,算上33万的登山费用,至少是武汉市平均一套房子的价格,才能搞定一次登珠峰的费用。&&&&装备不能马虎,登山就跟当兵打仗一样,关键时刻要靠这些装备保命啊!比如羽绒服,一定要保暖效果足够好,才能保持体温。&&&&羽绒衣1件&&&&羽绒衣1件&&&&冲风衣1件&&&&抓毛衣1件&&&&保暖衣2-3件&&&&睡袋&&&&2个&&&&抓毛手套&&&&冲锋手套&&&&羽绒手套&&&&1双&&&&2双&&&&2双&&&&抓毛手套&&&&冲锋手套&&&&羽绒手套&&&&羽绒连体&&&&衣裤1件&&&&羽绒连体&&&&衣裤1件&&&&羽绒裤1件&&&&冲风裤1件&&&&抓毛裤1件&&&&保暖裤2-3件&&&&护膝&&&&护膝&&&&1双&&&&高山&&&&袜子&&&&高山&&&&袜子&&&&5-6双&&&&高山靴&&&&高山靴&&&&1双&&&&高山靴&&&&1双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长江互动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鄂ICP证:02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70406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鄂 B2-你想登珠峰?
先得准备“一套房子”的费用|登山队|武汉市_凤凰资讯
你想登珠峰?
先得准备“一套房子”的费用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宋红:从尼泊尔境内登山没有条件,交钱就可以。但我国现在有严格规定,其中要求必须有8000米以上的登高证书或登顶证书才能登珠峰。以前有人只爬过黄山就敢去登珠峰,也出了很多事故,现在要求严格,也是出于安全考虑。登山一定要经过专业、系统的训练。现在常说“说走就走的旅行”,但一定没有“说登就登的高山”,登山是一项非常严谨的运动,每一个小错误都可能致命。
原标题:你想登珠峰?
先得准备“一套房子”的费用近期的电影市场,一部国产纪录片《喜马拉雅的天梯》,一部好莱坞商业大片《绝命海拔》,都不约而同地讲述了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故事。海拔8848米的珠穆朗玛峰(以下简称珠峰),有“世界屋脊”之称,气候严寒恶劣,也因此被视为北极、南极之后的“地球第三极”。1953年新西兰登山家埃德蒙·希拉里和尼泊尔登山向导丹增诺尔盖一起,从珠峰东南山脊路线登顶珠峰(也就是《绝命海拔》中的南坡路线)。1960年,中国登山队的三名队员从中国境内的北坡登顶珠峰(也就是《喜马拉雅的天梯》中的北坡路线),成为第一支从北坡成功登顶珠峰的队伍。此后,站上“世界屋脊”成为全球登山达人的向往,王石、张朝阳等企业名人,也都登顶过珠峰。想登珠峰,到底要符合哪些条件?本期解娱,武汉晚报记者采访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登山队成员宋红,他曾和登山队一起挑战珠峰,队中4名成员成功登顶。地大运动专业的宋红,有着8年登山经验,还有高山救援证,每年五一、十一都组织人登山。宋红和他所在的登山队,如今除了南极洲的最高峰文森山还没有去过,其他六大洲的最高峰,他们都成功登顶过。A登山篇记者:你亲身登珠峰那次,是怎样的体验?宋红:我是2012年作为地大登山队一员去的,走的是中国境内的北坡路线。我们登山队有4名队员成功登顶,也是中国第一支登顶珠峰的大学生登山队。但我那次没有登顶,而是作为储备队员到达了8000米的营地,因为要保证主力部队登顶。到达海拔7000米高度时觉得特别冷,尤其晚上,要不停把脚搓热。早上起来,整个帐篷里都是冰。戴了很厚的专业防护手套,仍感到骨头在痛。但有痛感是好事,万一感觉不到手、脚了,那是冻得失去知觉,很危险,要不停运动、敲打,用手和脚去踢石头和冰,有疼痛感才好。记者:片中还提到了高原反应,包括咳血,甚至产生幻觉。宋红:登珠峰容易引起两种剧烈的高原反应,一是肺水肿,一是脑水肿。高原肺水肿相当于溺水症状,咳血是很严重的情况。脑水肿则是因为急性缺氧引起的中枢神经障碍,产生幻觉是症状之一。这都是非常危险、但在登高山的途中又非常容易出现的状况。记者:登珠峰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宋红:从尼泊尔境内登山没有条件,交钱就可以。但我国现在有严格规定,其中要求必须有8000米以上的登高证书或登顶证书才能登珠峰。以前有人只爬过就敢去登珠峰,也出了很多事故,现在要求严格,也是出于安全考虑。登山一定要经过专业、系统的训练。现在常说“说走就走的旅行”,但一定没有“说登就登的高山”,登山是一项非常严谨的运动,每一个小错误都可能致命。宋红在哒日峰5600米处。10月27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与日本神户大学联合登山队成功登顶西藏境内海拔6330米的未登峰哒日峰。抓毛帽太阳帽打结帽各1顶B装备篇大概需要准备一套房子的钱来报名和购置装备记者:登山的基本费用是多少?宋红:目前尼泊尔南坡登珠峰路线的费用在6万美元左右(折合人民币40万元左右),而我国境内的北坡登珠峰路线费用则是33万元人民币。这33万元包括登山期间的住宿、伙食、交通、高山氧气、保健队医、向导、协作、高山摄影、后勤保障、牦牛、环保、修路、登山注册、景区收费、营地设施等费用;但不包括一切个人装备。那么购置个人装备又需要多少钱?宋红给出了一张装备清单。记者:装备的价格大概是怎样的?宋红:一般不会限定品牌。但要达到清单中的级别,羽绒服一般是1万多一套,高山靴也要将近1万,徒步鞋、冲锋衣都是2千以上。算下来,服装类要花近10万。加上辅助装备、技术装备,也需要几万。此外,有的人可能需要配备额外的高山氧气,都是1万一瓶,氧气本身不贵,但把氧气输送到海拔那么高的珠峰上,费用就不菲了。额外加高山向导,价格也很高。这还只是最基本的装备,如果追求更好的,算上33万的登山费用,至少是武汉市平均一套房子的价格,才能搞定一次登珠峰的费用。装备不能马虎,登山就跟当兵打仗一样,关键时刻要靠这些装备保命啊!比如羽绒服,一定要保暖效果足够好,才能保持体温。羽绒衣1件羽绒衣1件冲风衣1件抓毛衣1件保暖衣2-3件睡袋2个抓毛手套冲锋手套羽绒手套1双2双2双抓毛手套冲锋手套羽绒手套羽绒连体衣裤1件羽绒连体衣裤1件羽绒裤1件冲风裤1件抓毛裤1件保暖裤2-3件护膝护膝1双高山袜子高山袜子5-6双高山靴高山靴1双高山靴1双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539037
播放数:5121067
播放数:1366985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你现在的位置: >
成都业余登山者花20万元登珠峰 氧气耗尽险些丧命
来源:极限户外网
作者:苹果
从06年开始,肖毅巍就开始为攀登珠峰进行体能储备。每天他都会进行跑步练习。整个登顶珠峰过程,肖毅巍总共花了20多万。下山的时候,肖屹巍发现携带的氧气瓶里的氧气已经耗尽。
  日,埃蒙德&希拉里和丹增&诺尔盖成功从南坡登顶珠峰,成为有记载以来最先登上世界之巅的人。60年过去了,已经有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上千人成功登顶珠峰。每年四到五月是攀登珠峰的黄金时段,不少人在这里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当然,也有人永远地留在了珠峰之上。不过与以往相比,高科技的手段和已经非常熟悉的线路让攀登珠峰的难度大大降低,在尼泊尔流行着一句话:&只要你身体好,肯出钱,就有一群人扛着你上珠峰。&珠峰商业化让上山的路变得拥堵不堪,美丽的珠峰也因此变得不再那么圣洁。
  特训3年 20多万
  成都业余者上珠峰
  从1953年埃蒙德&希拉里和丹增&诺盖首登珠峰以来,60年间珠峰迎接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多位登山者。如今,随着珠峰商业化的发展,想要登顶珠峰并没有以前那样困难,不少业余登山者也能够完成登顶。从事贸易工作的成都登山爱好者肖毅巍用了3年时间准备,花费20多万元,最终在2009年成功从北坡登顶珠峰,虽然对于商业登珠峰有一定的担忧,但他也是商业登珠峰的受益者。
  身体和钱一样都不能少
  对于很多人来说,珠峰是一个梦想的终点。成都人肖毅巍从事贸易工作,喜欢登山的他在2006年有了一个新的梦想,那就是登顶珠峰。在以前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但随着商业登珠峰的逐渐放开,这些业余的登山者也开始敢于想象登顶珠峰。在如今的登山界有一句俗话,想要登顶珠峰,需要有身体、有钱、有闲。对于经济条件不错的肖毅巍来说,锻炼身体成为了他的首要目标。
  从06年开始,肖毅巍就开始为攀登珠峰进行体能储备。每天他都会进行跑步练习,而为了锻炼耐力,家住30楼的他每天都要上下楼梯好几趟。有了这样的锻炼后,肖毅巍开始跟着登山队一起攀登一些较矮的山,进行适应性训练。2006年和2007年,他先后登上了海拔5000多米的哈巴山和海拔6000多米的玉珠峰。经过了3年循序渐进的训练,2009年,肖毅巍正是向珠峰发起冲击。
  氧气耗尽险些命丧珠峰
  2009年3月,肖毅巍就和登山队来到珠峰脚下进行适应性训练,为最后登顶做准备。5月中旬,天气转好,肖毅巍和登山队正式对珠峰发起冲击,但在6500米的前进营地,天气突然变得恶劣起来,整整下了48个小时的暴风雪让他们被迫推迟登顶计划。对于业余登山者肖毅巍来说,这样的情况简直前所未见。&8300米以上根本就不能叫路!8300米以下,走的路至少还有一脚宽,让你可以贴住岩壁慢慢移动,但8300米以上,完全就是直壁,只能用脚上的冰爪扣住岩石往前攀爬。我真不知道怎么走了。&对于当时的情况,肖毅巍仍然心有余悸,但真正的考验还不在于此,在下山时遇到的威胁更大。
  下山的时候,在8700米的地方,肖屹巍突然感觉无法呼吸了,一看之下才发现携带的氧气瓶里的氧气已经耗尽。尽管此时向导就在7米开外,但肖屹巍已经喊不出话来,他感觉死亡正在步步逼近。情急之下,肖屹巍拉动绳子,比着手势,向导终于明白了他的意思,把氧气给肖屹巍带了上去,成都伙子终于得救了。回到5400米的营地,已经连续攀登了22个小时的肖屹巍终于缓了过来,劫后余生的他感慨地说:&给我一千万,我也不会再来了。&虽然这样说,但登顶珠峰的经历仍然是一笔宝贵的经历,当被问到登顶珠峰的意义时,肖毅巍笑了一下说道:&去过就知道了。&
  一次登顶花了20多万
  登顶珠峰,对于业余的登山爱好者来说,除了身体外最重要的就是钱了,至少对于普通人来说,这绝对是一项&烧钱&的运动。
  专业的登山装备对于每一名登山者都必不可少,而根据具体要求不同,装备的费用也有很大的差异,在这一项上肖毅巍就花了3万多元。除此以外,在登珠峰前所做的专业训练和适应性登山同样花费巨大,在这一项上肖毅巍花了大约10万元,整个登顶珠峰过程,肖毅巍总共花了20多万,但在业余登山者圈内,这个花费绝对不算是高的。肖毅巍告诉记者:&如今想要从北坡登山和我们以前要求不同了,现在必须要登过一座8000米以上的山才能拿到登山许可证。&这就意味着如果是业余登山者,在之前就要从5000多米一直适应到8000多米,虽然安全性增加了不少,但花费的费用也更高。商业登珠峰给了无数人登山梦中圣山的机会,但也让珠峰变得拥堵,对于这些登山者来说,这也是一个非常矛盾的问题。
  三年准备花费近百万
  圣山公司作为西藏登山队长尼玛次仁一手创办的登山探险服务公司,其在国内商业登山这个领域绝对算得上一个金字招牌。很多国内业余登山者都是通过这个公司的帮助最终登顶珠峰,对于珠峰商业化的问题,圣山公司总经理桑珠应该算是圈内最了解的。
  据桑珠介绍,想要攀登珠峰首先需要到具有这样经营资质的公司报名,公司提供一份材料,材料符合要求之后,公司再代其向当地的登山协会报名,通过审查之后,再申报到中国登山协会。只有得到中国登山协会的许可才有登顶珠峰的资格。而即使符合要求的报名者,想要登顶也大约需要花50天左右的时间。
  获取资格后,山友们要先到位于拉萨的登山学校进行为期三天的体能训练以及登山知识普及。在登顶之前,正规的公司都会先带山友去攀登5200米的山峰,拉练个两三天,回来休整。之后,带着队伍向珠峰大本营进发。途中有一个个的阶段性的高度,比如5800米、6500米、7028米、7790米直至最后一个登顶的出发点8300米。这中间每个阶段都设定有一个标准,任何达不到标准的山友都会被淘汰,因为达不到标准就意味着山友的身体状况、适应能力都不符合登珠峰的要求了。据桑珠透露,登顶珠峰前后需准备三年时间,这期间的交通费用、购置装备费用等所有费用加起来,可能需要100万。
  名人名言:
  &珠峰第一人&埃德蒙&希拉里:&付6.5万美元,然后在一些富有经验的向导帮助下登上峰顶,这根本不是登山。登山是登山者向高山的一种挑战,现在的很多登山人根本不理解登山的真正哲学。登山已失去了探险和挑战的感觉。&
  世界上第一个登上珠峰的妇女、日本人田部井淳子:&攀登珠峰的价值正在下降,蜂拥而至的大批登山者使得通往珠峰的道路变得拥挤不堪,从而使攀登珠峰变得更加危险和不那么神圣了。&
  登珠峰成尼泊尔重要产业
  著名的英国登山运动员肯顿&库尔曾多次登上珠峰,在曾经接受采访时他表示对一些来登峰的人们感觉很复杂:&你在这看到很多人,有律师,有银行家,他们已经在社会的各个领域非常成功。他们来登山,就是为了能拥有一张在珠峰顶上的照片而已。&&也许,有很多人本不应该来这。我问自己,他们真的是登山爱好者吗?他们热爱高山吗?他们是不同的,警察、外交官,还有普通人,我的感觉很异样。他们喜欢登上山峰吧,珠穆朗玛峰是他们的梦想。&
  正如库尔所说,登上珠峰是很多人的梦想,但他们的动机各不相同,有些人仅仅是为了那一张照片,对于尼泊尔旅游局来说,这些人为他们创造了绝佳的赚钱机会。
  尼泊尔政府每年靠外国队登山,并雇用他们的向导和搬运工,赚取不少外汇,是其外汇储备的重要来源。高山向导和搬运工在海拔米的高山上,平均每人负重30至35公斤。在收入方面,一个高山向导每天的收费在300元至500元不等。有些高山向导则拿每个月的固定工资,约在2500元至3000元。
  巨大的利润催生了很多登山公司,他们靠着帮助登山者登顶来赚钱。从程序上来说,登山者应向当地登山协会提出申请,具体来说就是向当地的商业登山公司提出申请,在缴纳不菲的费用之后由登山公司代为从当地登山协会办理登山许可证,然后派出协作人员帮助登山者一同向珠峰进发,这个包括像安排住宿、餐饮、向导、协作、救护等等都是由登山公司来完成。对于那些准备花钱去登珠峰拍照片留念的人,陈思齐表示:&前面有高山向导拉着,后面有人挑着登山器材,这还叫登山吗?这样做完全失去了登山的意义,就是一个被保姆伺候着的大爷。&
  对于尼泊尔政府来说,珠峰就是他们最大的旅游项目。为了能让这颗摇钱树更高效率地产出,在登山季基本不会阻止登山者上山。据称一位国内的登山爱好者仅仅凭借一张攀登黄山的证明就被尼泊尔旅游局许可攀登珠峰,这样的管理也在今年受到世界各地媒体的批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图片资讯推荐
Copyright 2007-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赣B2-加入微博,记录点滴,分享感动,握手明星
解读热点,挖掘真相
5/29 写在人类登顶珠穆朗玛峰60周年
  今年4月27日,三名欧洲登山者在位于7000米高山的大本营上,与上百个夏尔巴人爆发了群殴,被称为“史上最高冲突”。这一事件拉开了珠峰首登60周年新高潮的序幕,随后的一个月,有人丧命、有人破纪录,在我们这个星球最纯净的世界屋脊,商业登山让此处不复平静,也充满了低处人间的喧嚣与混乱……  ■专题撰文 刘Z文 十一郎
  5月29日是人类登顶珠峰60周年。日,新西兰探险家埃德蒙-希拉里和尼泊尔夏尔巴人丹增首次登顶珠峰。60年来,8848.48米不再是不可征服的代名词。截止2012年登山季结束,已有6322人次(统计来自)成功登顶。
  为纪念首次登顶60周年,2013年度的珠峰登山季,有超过2500人来到位于尼泊尔境内的珠峰南坡营地,希望向顶峰冲击。而在中国西藏,也有约150人计划从北坡攀登。登顶珠峰依然是冒险者的梦想,但已不再像上世纪初那样遥不可及。仅在今年就有一大批和珠峰有关的纪录被打破:5月20日,失去双臂的加拿大人高塔姆成为第一个成功登顶的未带假肢截肢者;5月23日,日本登山家三浦雄一郎以80岁高龄刷新了最老登顶者的纪录;5月24日,尼泊尔人普尔巴第21次登上珠峰之巅,追平登顶次数纪录。
  如今,登珠峰早已不是专属于职业探险家的运动,随着更多业余爱好者的加入,这已形成一个巨大的产业链――商业登山改变了这一切。
  所谓商业登山,是指登山客户支付一笔费用给探险公司,由探险公司负责高山上的服务。一般而言珠峰商业登山服务方提供:向导的贴身服务、氧气、营地服务、适应训练、物资运输、危险线路的安全保障、医疗救助等,但不保证一定登顶。简而言之,就是“能力不足金钱补”。客户之间更多的是各顾各的关系,而不一定是彼此协作的关系。因为这种攀登方式,登山客户主要依赖探险公司的服务才能成功。
  珠峰至今已有数千人次登顶,绝大部分是近20年通过商业登山实现的。正是通过商业登山,很多普通人才能够实现“世界最高峰之梦”。 当然,这个梦很昂贵。
  目前民间爱好者想要攀登珠峰,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通过国外登山服务公司,从尼泊尔境内的南坡出发;二是经由北坡,这条线路目前只有西藏圣山探险公司有经营资质,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都来自西藏登山学校。
  此前有媒体报道,从北坡登珠峰的“门票”高达28万元人民币,让人惊呼这是一项贵族的运动。但腾讯体育致电圣山探险公司,工作人员解释这种说法并不准确,“首先,并不是有钱就能攀登珠峰,必须通过中国登山协会获得攀登8000米以上高峰的许可并通过体检,才有攀登珠峰的资格;其次,公司收取的主要是服务费,并非所谓‘门票’,其中包括营地、向导、协作等强大的服务团队,根据涵括的内容不同,收费也不一样。”
  据详细了解,高山探险必须的装备(自己购置较好的全套装备至少4、5万)以及高山氧气瓶等费用并不包含在内,另据一些山友反映,还需要给向导及协助一些“小费”,才能确保他们尽心尽力的服务。如果想要顺利登顶,攀登的总花费肯定在30万以上。
  登山就是一项烧钱的运动,据中国登山协会前秘书长于良璞介绍,1960年中国首次登珠峰,当时政府一次性下拨几十万美元的外汇,那次攀登珠峰的花费差不多相当于1959年第一届全运会的全部投入费用。而2003年由业余爱好者组成的中国登山队,服务阵容也是空前强大,预算约为180-220万,这还不包括十几万美元的雇佣夏尔巴的费用。
  尼泊尔南坡被视为难度系数相对较低,这里的商业登山开发也较早。有多家国际大公司进驻这个市场,互相之间存在竞争,服务和配套也相对完善。近年来攀登珠峰成本上涨,很大部分原因是尼泊尔政府提高了对登山者的收费,其中春季(也是旺季,5月是珠峰最适合攀登的时间)个人收费达到2.5万美元,团队登山相对便宜,相当于1个人只征收1万美元。再加上训练费、营地费、伙食费、挑夫费等,总费用将达到4-6万,甚至更多。
  巨大的花销对于中产阶级来说都是难以承受之重,有些爱好者倾一辈子的个人财富来到珠峰,或许是这辈子唯一一次机会,这也会影响他们的心态。去年5月底,一位33岁的加拿大女登山者丧命珠峰,其中重要的原因是她太心疼钱。出事前,专业的向导劝她,前方出现了拥堵、务必返回,她的回答是:“我花了很多钱才来到这里,爬到顶才是我的梦想。”
  像来自西班牙的罗塞尔探险公司,属于面向高端客户的服务公司,他们推出的攀登珠峰报价接近10万美元,提供服务的都是经验丰富的顶级夏尔巴。
  商业登山面向的是业余爱好者,昂贵的花费会增加他们的安全系数。想要攀登的人太多,珠峰只有一座,属于稀缺资源,提升价格是是杠杆调节的一种方式。日,珠峰南坡就因为同时冲顶人数太多而不堪重负,出现“大堵车”,导致4名登山者丧生。而北坡虽然登山人数不多,但来自西藏登山学校的向导和协助经常供不应求。中国登协的罗申就感慨:“攀登珠峰毕竟还是属于少数人的运动。”
  去年登山季,一名“穷游珠峰”的山友闹出了不小动静,他就是在圈内颇有名气的王天汉。2002年还是僧人的他就曾登顶珠峰,2008年他又作为摄影师参与了“圣火登珠峰”活动,经历相当传奇。但他后来在7800余米处被圣山公司的向导捆绑下山,“珠峰绑架案”在当时非常轰动。
  事后圣山探险公司证实,王天汉没有获得攀登至珠峰海拔7790米二号营地(攀登7000米以上的山峰必须要有国家体育总局的批复许可,有此许可才可攀登),属于“偷登行为”,攀登时没有协作向导,也没有高山氧气,已经严重威胁到自身的生命安全。当时由西藏登山协会发出下撤指令,由圣山公司代为执行。
此事引发了在国内各大登山论坛都引发激烈的争论,但业余登山爱好者都一边倒地站在王天汉一边,指责西藏登协和圣山公司为了商业利益,限制人身自由。但在专业人士看来,圣山公司的处理方式确有不妥之处,“偷登”属于违规行为,应当予以禁止。
  中国登协认为,坚持登山许可的审批制度,还是从登山者的安全角度出发。据统计,年间,国内登山遇难人数为33人,而仅在2012年,国内山难人数达到45人,其中不少属于“偷登”。“目前登山者的行列中各种各样的人都有,能力和经验参差不齐。”罗申表示:“中国登协会根据登山者的身体情况、技能和经验,才考虑是否发放登山许可,这也是对登山者的生命负责。”
  有业余登山者认为,国内处于行业垄断的情况,形成了一条不可触动的利益链条,存在收费价格不合理、审批时间长等问题,但无法得到解决。曾经多次组织国内和国外攀登珠峰的张少宏则表示,国外也有很严格的审批制度,“并不是说你有100万就一定能爬山,也要经过体检和认证。”
  圣山探险公司是目前国内唯一能提供北坡登珠峰服务的机构,在中国登协看来,其他公司目前还不具备相应的能力。尼玛次仁认为:“民间登山产业的发展,包括西藏登山学校和圣山探险公司的成立,改变了两种人的命运:对于学员来说,从农牧区的普通年轻人变成登山向导、协作,改善了经济状况;对于登山爱好者,则有了实现登顶世界高峰梦想的机会。”
  在南坡同样存在着对“垄断”的抱怨,针对的主要是夏尔巴人。夏尔巴人大多居住在中尼边境,是常年生活在高海拔的山地民族,可以说天生就擅长爬山。从20世纪20年代起,夏尔巴人就为喜马拉雅山上的登山者充当向导和协助,从中收取的酬劳几乎是他们的全部经济来源。
  今年4月27日,三名欧洲登山者在位于7000米高山的大本营上,与上百个夏尔巴人爆发了群殴,被称为“史上最高冲突”,结果是三名有着丰富经验的登山者被投掷石块,险些丧命。冲突起因各执一词,夏尔巴方面称三名登山者在没有补充氧气的情况下,想从一条新的路线登顶,并危害到了其他人的安全。而其中一名被袭击的登山客西蒙尼-莫罗则坚称他们没有妨碍到任何人,并指责夏尔巴自认是“山大王”,不允许别人另辟蹊径,想要独占线路“获取暴利”。
  据介绍,目前的珠峰登山客中约有90%为商业登山,基本上都离不开夏尔巴人作为向导,区别只是在于夏尔巴与登山者的比例不同,如果想省钱,可以是一个夏尔巴带领一个多人登山团队,如果不计成本,则可以多名夏尔巴向导和协助辅助一人登山,安全系数自然更高。夏尔巴人向导的收费大约是5000美元一周,如果是经验能力出众、也有名气的顶级夏尔巴,收费还会更高。
  虽然花费不菲,更多的人仍把夏尔巴人视为“守护神”,很多登山者还会自称“客人”,尊夏尔巴为喜马拉雅山的“主人”,毕竟向导和协助的工作也是冒着不小的生命危险。每年都有夏尔巴在工作中遇难,截止今年登山季,就已有至少5名夏尔巴向导丧生。
  在我国,相对于专业登山,民间登山起步较晚。据中国登山协会高山部部长罗申介绍,2003年是民间登珠峰的重要节点,包括王石在内的7名业余爱好者成功登顶,加上正值非典爆发期间,央视直播和介入让登山运动得到极大的推广,有更多的人加入到登山运动的行列当中。
  其中最受关注的,无疑要数企业家王石,他一度成了民间登山的代言人。作为一名狂热的登山爱好者,他毫不讳言登顶为自己公司带来的广告效应,“作为公司长远的广告形象策略来讲,即使我当时登顶不成功,也无疑会让公司品牌得到提升。”
  在坊间故事里,王石是被人“拽”上珠峰的,但大部分人都受其“当时在山上,只是身体有些不适”的豪言所误导,也视登珠峰如等闲。很多人此前没有经验的爱好者,怀着一腔热血加入了登山者的行列,他们也取代专业登山运动员,成为登山大军的主要部分。从而不少人在认识上形成了一些误区――登山就要登珠峰,登珠峰就要到顶峰。
  “8848当然有它的意义所在,毕竟是海拔最高。”张少宏曾经在2005年作为珠峰测量登山队队员成功登顶,目前他是大地探险公司的负责人,经常组织境内外登山活动,“真正登山的顶尖高手未必会把珠峰视为终极目标。像埃德加峰(海拔6618米),虽然高度不够,但挑战性甚至比珠峰还要高。”攀登珠峰属于高山探险的范畴,尽管在高山探险中,珠穆朗玛峰也并非难度最高的,但她绝不是普通人随随便便就能征服的――人类首登珠峰之后的50年,珠峰登顶的总死亡率是8.27%(据中新网),而新世纪之后,这一数字不断攀高:2001年14%、%、2006年11%――商业登珠峰规模化之后,安全问题更为凸显。
  登山作为人类征服自然和探索自然的象征,很多不成熟的登山者就把登顶视作登山的最终目的,而执着的冲顶行为,也导致很多危险情况的发生。有个资深的美国登山者,经验非常丰富,多次担任攀登珠峰的向导工作,但这辈子还没有登顶。据说他曾经有两次“无限接近”顶峰的机会,但因为天气或身体等条件不完备,最终都放弃了。但他丝毫不觉得遗憾,“如果这辈子没到过珠峰之巅也没什么。但如果我冒险冲顶,或许以后再也没有机会了。”
  西藏登山学校校长尼玛次仁是藏族登山名家,他建立的登山学校培养出大批从事向导、协助的登山人才,他也同意这样的观点,“登山是一种体验,是对自己的挑战。你的极限到了,你感受到了,那就行了。不要太执着,挑战的机会以后有的是,但生命只有一次,不能不爱惜。”
  在王石登顶珠峰前,黑龙江人阎庚华在2000年成为中国业余登山第一个到达珠峰顶峰的人,但他的生命却停止在了8750米的高度。阎庚华堪称体育极限运动家,他是徒步跑长城的世界第一人,也曾征服过漠河到天涯海角的跋涉,也许正是这样的“征服欲”害了他,或许还有背后电视台的拍摄、看直播的黑龙江人以及电视台与企业赞助?阎庚华当时遭遇了恶劣天气,大本营命令他下撤,但一年前登顶失败的他觉得这也许是他生命中最后的机会,毅然关掉无线电向顶峰冲去,他成功了,却也在下山时失踪(失踪6天后遗体才被发现)。有人赞他是“英雄”,也有人说他是“疯子”。
  (十一郎:资深登山者,曾任2003年珠峰攀登总指挥助理、前进营地负责人。NGO从业者。)
  日,新西兰运动员埃德蒙?希拉里和尼泊尔向导丹增?诺尔盖首次登上珠穆朗玛峰,创造了人类登山史上的伟大壮举。日,中国登山队队员王富洲、屈银华、贡布首次完成人类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的夙愿…【】
80岁的三浦雄一郎与82岁的谢尔占争夺最年长纪录。
27岁的沈阳人孙义全成为中国最年轻登顶珠峰第一人。
侯达峰,体育媒体人。
詹阳,体育媒体人。
王钰凯,网页美术设计师。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朋友圈
Copyright & 1998 - 2016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登珠峰多少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