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小学四年级孩子叛逆咋办了,明显的感到很叛逆,不是上初中才开始叛逆吗,请求对孩子的教育方法?

关于孩子叛逆不是家长教育问题的材料_百度知道小学阶段,家长需要注意的5个问题---南方教育时报
第20版:咨询室
标 题 导 航
第01 : 头版
第02 : 大家说
第03 : 大件事
第04 : 大深圳
第05 : 大深圳
第06 : 校事录
第07 : 田东小学:
第08 : 观天下·国内
第09 : 深圳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十年剪影·文化建设篇
第10 : 教科研
第11 : 教科研
第12 : 往事鉴
第13 : 读书课
第14 : 师生活
第15 : 招考季
第16 : 出国潮
第17 : 新焦点
第18 : 早教园
第19 : 成长营
第20 : 咨询室
第21 : 新思维
第22 : 健康站
第23 : 乐活园
第24 : 微言录
小学阶段,家长需要注意的5个问题
□ 伍罡 陈珏 适应, 比成绩更重要 Q 孩子上学了。可是,好像他每天都很不开心。成绩也不好,别人都能考90多分,他顶多及格。我该怎么办? 松开手,看着孩子背着大大的书包走入学校的大门,每一个父母都会百感交集。可是,父母们是否想过,这也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刻?告别幼儿园,开始学校生活,面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老师、陌生的同学,孩子会遇到什么?会想什么?会害怕什么?会喜欢什么? 许多父母对孩子叮嘱最多的就是:好好学习,听老师的话,考出好成绩。不管是在校门口还是家里,看到孩子的第一眼,都会问:今天学了什么?考试了吗?考得怎么样?在班里排名第几?学校和老师也会把孩子的考试成绩、排名等等发到家长的手机上。如果考试成绩非常好,家长就会很开心;如果处于中上水平;家长就会督促孩子考得更好;如果成绩不理想,家长就会非常焦虑,上辅导班、陪着做作业、甚至体罚都是选项之一。特别是,开家长会时,排名靠后的孩子家长脸上会特别挂不住,回家后,自然也不会有什么好心情,很多家庭会开展“男子单打”、“女子单打”以及“混合双打”之类的“体育运动”。 其实,孩子进入小学后,最重要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怎样尽快地适应学校的环境。这个环境包括作息时间、饮食规律等,甚至包括上洗手间等问题。我们在咨询个案中,经常遇到刚上学的孩子无法适应学校的洗手间,只好在学校憋一整天,回家再解决。每天处于这种状态,孩子心情可想而知。 比适应生活环境更重要的是适应学校的人际关系。对于绝大多数孩子,他(她)成长阶段中第一次遇到如此复杂的关系,不仅有校长、副校长、年级主任、班级主任、任课老师、实习老师、生活老师,还有几十个古灵精怪的同学。孩子与其他同学,既要“争夺”校长、老师的喜爱和垂青,又要承受老师的批评和指责,有时甚至是误会带来的委屈;在不得不佩服“学霸们”能力的同时,又忍不住要羡慕嫉妒恨;既想融入群体,又不可避免会受到小伙伴们言语上的伤害。而大部分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没有机会学习如何与其他小伙伴竞争、妥协、合作的能力。如果是隔代抚养,或保姆带大的孩子,会觉得更加困难。 因此,父母一定要了解孩子这个阶段的难处,努力帮助孩子尽快适应环境,适应新的人际关系。如此,孩子的精力才能集中,心情才能愉悦, 才能为学习打好基础。 三个 “开关” 决定 学习效率 Q 孩子学习时拖沓严重,别人半个小时可以完成的作业,他要用两个小时,而且会出现很多错误。批评了也不改正,即便我坐在一旁监督,效果也还是不好。他为什么会这么不用心呢? 这里存在一个误区,很多家长不了解孩子的学习与情绪的关系。孩子放学回到家,不是放下书包、打开作业本、拿起笔,就能马上进入最佳学习状态,还需要打开脑袋中的三个“开关”。第一个“开关”是脑干,也就是位于脑部后面靠近颈椎的部位,它是人体的自我保护中心,它的功能是负责探测周围是否有危险,并向身体发出信号。假如孩子在房间里做作业,父母在隔壁吵架闹离婚,孩子即使听不到声音,他的脑干也会探测到周围的不安全氛围,向身体发出“此时此地不安全”的信号。这时,孩子就无法打开第一个“开关”。 只有当孩子感觉到周围的环境是安全的,才能尝试打开第二个“开关”,这个“开关”叫边缘系统,位于大脑左右两个半球之间,大脑和间脑交界处的边缘。它是人的社交和情感中枢,负责感知周围人的情绪,还负责一部分记忆功能。当孩子的边缘系统感知周围的人对自己是欣赏赞美的,他的第二个“开关”才会打开;如果周围的人对自己是猜疑鄙视的,他就不会打开第二个“开关”。 前两个“开关”都打开后,才能按顺序打开第三个“开关”,这个开关叫前额叶皮层,位于眼睛上部,它的功能是负责理性思维、抽象思维、情境记忆、工作记忆、决策、判断、语言等,这才是和孩子学习密切相关的功能。 孩子的学习效率低,并不是孩子笨、不用心、不听话,而是被周围的环境和人干扰了,无法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就像一个人用一条腿跳着和别人比赛跑步,当然跑不赢了。 如果孩子学习时,这三个“开关”都能顺利地打开,就可以轻松应对小学阶段的学习,甚至到了初中,都不会感到有太大压力。 大脑皮层发育比较晚,未来的智力水平反而更高。 拔苗助长 适得其反 Q 我发现,我小孩没有同龄人聪明,记忆力、理解力都相对落后一些。想了很多办法,比如,报课外辅导班等,甚至还给他吃了一些药物来开发智力。但是,这些方法都没起到什么作用。 你可能从来没有想过,你的孩子有可能是真正的天才。美国科学家研究了400到500个儿童的大脑发育过程,从三四岁开始,定期进行脑部扫描,一直跟踪到十四五岁。科学家发现,大脑皮层发育比较晚的孩子(有的孩子到10岁、11岁的时候才开始急速发育),未来的智力水平反而更高。中国有句古话“贵人语迟”,说的就是这个规律。只要你的孩子不是先天的器质性问题,智力发育早一点晚一点都是正常的,千万不要违背自然规律“拔苗助长”,那样只会适得其反。 爱游戏胜过爱学习 Q 我儿子非常痴迷电脑。我采取断网、没收电脑等方式阻止后,现在,他一放学就去网吧了。 小学三、四年级以后,很多孩子,特别是男孩子,对电脑游戏会上瘾。 孩子为什么对游戏如此痴迷呢? 其实,用“网络成瘾”这个标签贴到孩子身上,实在是冤枉了他们。孩子之所以对游戏如此有感情,是因为他们能在游戏中找到现实生活中无法提供给他们,但又是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东西。 比如,假如一个孩子在操场上与同学一起踢球,因为球技不佳,受到同学的嘲笑和排斥;在教室里因为学习成绩不好,受到老师的批评指责;回到家里,本想研究一下闹钟的原理,结果拆散了装不回去,又被父母训斥。百无聊赖之时,玩了一个电脑游戏,每当他闯过一个关口时,电脑上都会出现这样的话语:“You are great!”(你真棒!)每当他战胜一个虚拟的对手,电脑上都会出现这样的夸奖:“You have an amazing wisdom and power!”(你有让人惊奇的智慧和力量!)孩子能不喜欢玩游戏吗?! 设计电脑游戏的人,没什么高明之处,只是比很多父母更了解孩子的心理成长规律。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需要他人的鼓励、肯定、支持、赞美、接纳。特别是来自父母的欣赏,对孩子更弥足珍贵。要想把孩子从电脑前拉回来其实很简单,父母要花一点时间陪伴孩子,欣赏孩子的优点和长处,鼓励孩子的探索和求知,包容孩子的失败和过失,倾听孩子的烦恼和苦闷。如此,孩子自然也就不会用电脑占据自己的所有时间。虚拟的世界毕竟没有现实中的亲人更温暖、更真实。 “叛逆” 也是成长 的痕迹 Q 女儿五年级了。以前她可是我们的“小棉袄”。不知什么时候起,突然变得不听话,叛逆,爱顶嘴,有事也不太愿意告诉我们,有时还撒谎。 随着营养水平的提高和食物结构的变化,儿童的青春期发育年龄不断提前,不管家长是否愿意,我们都必须承认,许多小学高年级的孩子都出现了青春期的前兆,男孩子和女孩子都会出现第二性征的发育。伴随着生理的变化,孩子们的心理也会出现急剧的波动,让家长最不习惯的就是,孩子会突然变得不听话,爱顶嘴,有些事不愿意对家长说,有了自己的隐私。这时,对孩子的变化没有准备好的家长,就会随意地给孩子贴上“叛逆”、“撒谎”等标签。其实,大可不必。 如果100个孩子中,有90个在这个年龄都会出现“叛逆”的行为,那么,不“叛逆”的10个孩子就是不正常的。既然孩子的“叛逆”是正常的行为,那为这种正常的行为烦恼的父母就是不正常的父母。所以,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没有“叛逆”的孩子,只有“叛逆”的父母。 在这个阶段,孩子之间的反差也会比较大,有的孩子依然保持儿童的外表,有的孩子的身体会急速发育,接近甚至超过父母。这些发育比较快的孩子,从外形上看已经是一个成年人,但是,在心理上却依然是一个孩子。这种外表和内心的巨大反差,会让孩子的自我意识时常处于矛盾之中。一方面,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希望自己能够像一个成人那样独立思考、判断和行动;另一方面,又觉得自己还是个孩子,不具备独立面对世界的能力,离不开父母的呵护和照顾。在激素的作用下,孩子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就像一个指针,在自大和自卑两个极端之间来回地剧烈震荡,始终无法稳定下来。所以,孩子出现一些所谓的“叛逆”行为,再正常不过了。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父母应该为孩子的“叛逆”行为感到高兴。第一,说明孩子长大了,而且生理和心理都正常。第二,孩子对父母“叛逆”,说明亲子关系比较好。因为,孩子正是通过和最亲近的人之间的“叛逆”来处理自己“独立的愿望”和“分离的恐惧”之间的矛盾,从这一点来说,父母是最合适的“叛逆”对象;所以,对父母的“叛逆”是最安全的,也是孩子最需要的。 孩子一天天长大,父母也要不断调整与孩子相处的模式,从无微不至的呵护,到发自内心的欣赏,再到默契相投的陪伴,每个阶段都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6岁的孩子开始叛逆了怎么办?
自己家的孩子,6岁半,小学一年级了。感觉突然之间,很乖的一个孩子,突然就开始喜欢咆哮了。不能对他加以批评和管教,否则就要发出狼嚎一样的声音。(他喜欢看恐龙等猛兽和古生物)爱人劝我就当是无视他,以后有问题告诉她,让她来管。这孩子难道真就不能管了?
这个...这位先生。首先我想要你明白,七岁八岁狗也嫌的道理。小男孩七八岁的时候最调皮!!!就刚上学那一阵!因为现在独生子比较多,很多小孩都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与众不同的小朋友,尤其是六七岁自主意识刚出来,一看到乌泱泱一大片跟自己差不多的小伙伴,为了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最时尚,他就会用各种他觉得无比酷炫我们觉得无比中二(说白了就是傻)的方式向我们表示他有多特别。你说的狼嚎也是这个原因。我可以给你几个建议。第一,不要打他,但也请不要放任他。原则性的错误一定要管教,要让他明白一些必要的相处常识。就算他狼嚎你都得管。但是不要打,打会是一件很麻烦的事。如果真犯了错,你要让他道歉,你要让他明白这件事是不能做的。你要让他告诉你他为什么错了,但你不要打他。惩罚可以是十个仰卧起坐,或者十个蛙跳之类的。如果他不做,不许他吃饭,不跟他讲话。任何一样对一个六七岁的孩子来说都不是小事。最后,建议你在他狼嚎的时候给他录像。下次他抗议你可以让他坐在凳子上让他看完这一整段视频,让他自己看看他的行为,等到一年两年后,或者三四年级,上初中的时候给他看。他都会丢人到恨不得变成白菜(????`)总之加油啦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
如何教育叛逆的孩子如何教育好四年级的孩子
  如何教育好四年级的孩子
  四年级,是孩子厌学情绪的高发期
  他们讨厌学习、讨厌写作业,甚至对父母常说的“要好好学习”等话也会表现出强烈的反感。他们开始思考:我为什么要学习?学习不好能怎样呢?这时,父母的叨唠和命令不仅会令孩子感到厌烦,而且会给他们一种错误的信息:学习是一件很艰苦的事情,他在为父母而学习。在这种错误信息的感染下,孩子就会产生厌学情绪。
  到了四年级,由于学习难度的加大,孩子本来就对日益吃力的学习状况越来越没有信心,如果父母还总是不理解孩子,甚至是斥责、打骂孩子,那孩子只能是厌恶学习,从而产生很强烈的厌学情绪。
  向孩子灌输“学习是他自己的事情”这个观念。这将会促使他们的成绩稳步前进,而不是厌学。
  对孩子多些鼓励,少些抱怨;多些表扬,少些批评,那孩子得到的也一定是成绩的节节攀升,甚至从此爱上学习。
  方法一:让孩子知道,学习是他自己的事情
  这样告诉儿子:“长久以来,我为你的学习问题伤透了脑筋,但一直也没有效果。现在我决定了,读书是你自己的事情,以后你起床、收拾书包、做作业这些事情,我都不会再插手了,你必须要学会自己为自己的事情负责。”
  父母错误的做法,往往会让孩子产生误解:他在为父母而学习。就像晓宇妈妈以前的做法,虽然每天她在晓宇的学习问题上,要花费大量的心思和精力,但晓宇并不一定会领妈妈的情。相反,当妈妈催他起床、给他指出作业中的错误时,他得到的是这样的信息:他在为妈妈而学习。所以,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孩子的一切行为好像都是在向父母挑衅:我绝不会乖乖读书。父母越逼着孩子去认真学习,越可能给孩子创造了拒绝学习、反驳父母的机会。在此时,更不用说孩子会有积极学习的动力了。
  方法二:告诉孩子——你要为理想而学习
  在帮助孩子树立理想时,家长要特别注意一点,一定不要把自己的思想强加于孩子身上,例如强迫孩子把某个不喜欢的职业当作自己的理想。而是要根据孩子的特长和喜好,帮助孩子树立理想。
  方法三:父母不要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
  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家长这样教育孩子:“如果这次你考好了,你想要什么,妈妈就给你买什么。”  “考了这么少的分,我都替你感到丢人,你还好意思要这要那!”与成绩好的孩子相比,成绩不好的孩子可就没这么幸运了,因为成绩不好,父母常常会批评、责骂他们,而且有时还会动不动就拿“成绩不好”来说事。如果父母一直以这样的态度对待成绩不好的孩子,不但孩子的学习成绩不会上升,而且还有可能使孩子陷入深深的自卑之中。孩子一旦陷入自卑的情绪中,取得好成绩自然更是遥不可及的事情了。很多孩子甚至会变得郁郁寡欢,走向抑郁。这是最可怕的一种情形。
  其实,每一位家长都应该用平常心来看待孩子的成绩。对待成绩不好的孩子,家长首先不能打骂他们,其次要鼓励他们,帮他们分析成绩不好的原因,帮他们找到适合他们的学习方法,并告诉他们:“只要学习一直在进步,成绩是次要的。”
   例子,面对儿子并不如人意的成绩单,一对明智的父母是这样做的:
    四年级的王君数学没有考好,回到家后,他把成绩单往客厅的茶几上一扔,就回到了自己的房间,在他的成绩单旁边,爸爸妈妈给他留了一张便条。
    儿子:爸爸妈妈知道这次没有考好,你的心里也很难过。你不必紧张,爸爸妈妈不会惩罚你,因为惩罚孩子永远都不是目的。  爸爸妈妈相信你肯定不会放弃努力的,因此,在下次考试时,我们不要求你考得多么好的成绩,只要比这次的成绩前进一点点,我们就会很满意。 永远都支持你的爸爸妈妈
    读了爸爸妈妈的便条之后,这个小男子汉在自己的日记里这样写道:
    我是轻易不流泪的,但我被爸爸妈妈的理解和尊重感动得流泪了。在拿着成绩单进家门的那一刻,我都做好了与父母吵架的准备。但现在我知道了,那是没有必要的,我的父母是天底下最懂儿女心的父母!是世上最好的父母!
    四年级的孩子正处于情感的突变期,他们容易生气、发火,但他们也容易感动。与送给他们昂贵的礼物相比,父母的理解和尊重更能让他们感动。当孩子真的被父母所感动时,孩子先前所表现出来的负面情绪、不听话行为、与父母对着干的行为等,都会以最快的速度迅速消失。
  关于对10岁之前孩子的教育,一位儿童心理学家总结的很好:
    多问快乐,少问学习;
    多问“这次考试中,你细心了吗”,少问“这次考试,你考了多少名呀”;
    多问“你喜欢学……”,少说“今天我教你学……”。
  在四年级,随着所学内容难度的加深,不仅仅是性格内向的孩子,任何一个孩子都会产生一定的自卑心理,因为学习不像以前那样轻松了,他们甚至会误认为是自己“笨”的原因。因此,在这个时候,家长应该让孩子正确而全面地认识自己,并帮助他们重新建立起自信心。孩子的自信心除了来自于他们的自我激励外,还需要来自父母的赏识和鼓励。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这样,家长说他聪明,他就聪明;家长说他笨,他真的会变笨,这就是心理学上的“暗示”作用。
  
  聪明的家长从来都是赞美孩子:
  “你很聪明!” “你在妈妈心目中是最棒的!”  “你将来一定是一个大人物。” 这就是“积极的暗示”,这种暗示对孩子尤其能发挥奇效。“你将来一定是一个大人物。”于是,他从小就以“大人物”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终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因此,如果家长懂得运用这种积极的暗示,不仅能够帮助孩子建立学习的自信心,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四年级这个关键期,而且孩子还会在这种积极的暗示中受益终身。
  如果父母逼孩子去学习,虽然有时可以达到一定的目的,但这种方法不能产生长效,而且孩子绝对不会心甘情愿地去学习。孩子会产生叛逆心理了——跟父母玩起“你越让我学,我越是不学”的游戏。因此明智的父母不是逼着孩子去学习,而是想办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变“要他学”为“他要学”!这其中,父母的言传身教、创造一些学习的神秘感,都是很好的激发孩子学习兴趣的好方法。
  家长们的这种“陪读”,可是毁灭孩子学习信心和学习兴趣的最大“杀手”。
  事实证明,家长越是细心地为孩子检查作业,他以后的作业错误就越来越多。这是因为孩子有了依赖、有了“靠山”,就不把作业放在眼里了,从而便会用无所谓的态度对待作业。并且,当孩子有了依赖时,孩子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信心都会明显地降低。
  
  习惯,决定孩子的未来;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四年级是关键之中的关键!
  从习惯养成的特点来看,四年级是强化好习惯和改正坏习惯的关键时期。如果孩子在四年级还没有形成好习惯,或者已经养成了坏习惯,则需要特殊的努力才能改变这一现状。一位著名的教育学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习惯仿佛像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由此可见,当习惯一旦定型,要想再改变它,会有多艰难。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例有很多,很多孩子长大后,虽然痛下决心要改正自己身上的那些坏习惯,如懒惰、不爱思考、不讲礼貌等,但直到他们工作很多年后,甚至成家立业,已经有了自己的孩子,这些坏习惯还是未能改正过来。为什么?就是因为他们错过了习惯定型的关键期——四年级,因此除非他们接受特殊的训练,否则这些坏习惯将不会轻易改掉。  
  从孩子意志力的发展特点来看,尽管四年级的孩子意志力发展还只是初步的,并且是不稳定的,但在这个时候,孩子的意志力发展开始由弱到强、由他律向自律过渡。因此,在四年级,孩子会通过克制自己,主动培养一些好习惯和改正一些坏习惯。当孩子行动的动机增强之后,他们就会形成一种自觉克服困难的意志。因此,在四年级,好习惯的培养和坏习惯的改正,都不是很困难的事情。
  那么,家长在帮助孩子培养好习惯、改正错习惯的这一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方法一:给孩子创造好习惯形成的好环境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是孩子习惯形成的摇篮。父母要努力给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在良好的家庭氛围中,往往不用家长过分强调,孩子的好习惯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父母们要特别注意一点,任何一种习惯的培养都不是轻而易举的,任何一种坏习惯的改正也不是轻而易举的。父母们绝不可急于求成,和孩子一起学习了一天,就希望孩子养成爱学习的好习惯,这些都是不现实的事情。父母一定要记住这样一条真理——孩子的好习惯越早培养越好。
  方法二:四年级,父母要格外注意孩子的习惯
  中国伟大的教育学家说:“人类的动作十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意习惯的养成。”当然,如果孩子已经错过了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那就千万不可再忽视四年级——孩子习惯的定型期了。在四年级,孩子的生活习惯,如勤劳、讲卫生、讲礼貌、有爱心、能够体谅他人等习惯;孩子的学习习惯,如爱思考、细心、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等习惯;性格等方面体现出来的习惯,如坚强、勇敢、乐观、积极等方面的习惯,都即将定型。因此,父母一定要抓住四年级这一关键期,培养孩子的好习惯,纠正孩子的坏习惯,为孩子的成功增添很重要的一个砝码。
  方法三:培养好习惯用加法,克服坏习惯用减法
  家长利用减法原则,帮助孩子把坏毛病一点点改掉,还有一个优点,那就是它能保护孩子脆弱的自信心。让孩子一点点改正坏毛病,孩子的进步是他自己也可以看到的,在这一过程中,他会体会到战胜自己的成就感,从而对自己的信心也会大增。
  一位爸爸发现儿子写作业时总是坐不住,一会儿喝水,一会儿上厕所,一会儿又找文具,不到一个小时,竟走出他学习的房间五六次。看到这种情况,这位爸爸没有急于求成,而是在孩子第二天写作业前,给孩子提了一个建议:“坐下来写作业之前,确保你文具已经准备齐全,这样你就可以少出来一次了。” 孩子听从了爸爸的建议,果真少出来了一次。过了几天,爸爸又给孩子提建议:“写作业之前去一次厕所,这样你还可以少出来一次。”
  方法四:纠正孩子的坏习惯,需要家长的权威和毅力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同样,由于习惯具有一定的“稳固性”,父母要想帮助孩子改掉坏习惯,必须拿出一定的权威,在征得孩子同意的基础上,给孩子制定一些“纪律”和“规则”。
  需要提醒的是,妈妈的权威一定要避免唠叨;爸爸的权威一定要避免责骂
  家长今天怎样教育孩子,明天,孩子就会成为怎样的人。习惯就像是那些卵石一样,你现在多培养孩子一些好习惯,明天的孩子就会得到钻石、绿宝石和红宝石。那时,作为家长的你,会和上面这个人一样,又是高兴,又是后悔。高兴的是,你的孩子拥有一些良好的习惯,后悔的是,你其实还可以培养孩子更多的好习惯,但是却没有那样做。所以,不管你的孩子现在是四年级,还是还不到四年级,或者已经过了四年级,为什么不从今天开始努力为孩子多捡一些卵石呢?明天,这些卵石将变成孩子一生的财富,让他幸福一生。
  家长要更加注重引导孩子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维持孩子的学习习惯和探索欲望等,这一切对孩子今后学业的成功都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先称出一两米,数出这一两米有多少粒,接着又算出一斤米有多少粒,然后称出整袋米有多少斤,最后用一斤米的粒数乘以一袋米的斤数,便算出了整袋米的粒数。
  在四年级,不仅仅是思维能力,孩子的注意力、记忆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等,都将进入一个质的发展阶段。所以,在这个时期,父母们注意培养孩子的这些学习能力,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如果错过了这一学习能力培养的关键期,这对孩子的一生来说都将是一个莫大的损失。
  方法二:利用好四年级,让孩子明确自己的学习动机
  除了要让孩子知道,学习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之外,还要让孩子自己选择以后对待学习的态度。父母应该试着让孩子做出他人生中第一个重大选择了——是好好学习,还是放弃。当孩子正确地做出选择之后,他的学习动机已经明确。
  教育学家这样认为:“成功的家教造就成功的孩子,失败的家教造就失败的孩子”。这句话说得不无道理,从这个意义上讲,家庭教育决定着孩子的命运,父母对于孩子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尤其是在孩子人生的第一个转折期——四年级,怎么强调父母的教育对孩子人生的影响也不过分。
  什么是态度?什么是引导?
  态度就是一种观念、一种认识;引导就是一种方法、一种技巧。这也就是说,只有父母首先要做到教育观念正确,其次要做到方法正确,才能真正地把我们的孩子教育好,这二者缺一不可。
  有这样一幕教育场景,常常令我难以忘怀:一天,在四年级一班的班级朗读会上,同学们相继表演了各自准备的文章,都很出色,得到了在座家长的啧啧称赞。轮到文君时,他刚翻开书,他的妈妈就赶忙在旁叮嘱:“好好读,不许出错。”妈妈就这么一句话,让文君愣了很久,迟迟没有开始读……渐渐地,文君变得越来越胆小和不自信了。当孩子即将表现自己时,每一位做父母的都会在心里为孩子捏一把汗。但是父母决不可当着孩子的面把这种紧张、担心表现出来,更不应该在孩子即将展现自我的时候,把这种紧张、担心告诉孩子,这样父母只会把自己的紧张感传达给孩子,或者说给孩子增加压力,影响孩子正常能力的发挥。其实,文君的妈妈如果希望孩子能够更好地表现自己,可以用这样两种办法鼓励他:第一,事前演练,找到朗读的“亮点”,对孩子进行鼓励和表扬,这能极大地促进孩子的自信心。第二,朗读结束之后,回到家中,不管孩子表现如何,妈妈都可以真诚地鼓励孩子:“孩子,你今天表现真不错,一开始妈妈还在为你担心呢,看来,妈妈的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当孩子听到妈妈这样说时,他会对自己更加充满信心,同时,他还可以感觉到妈妈对他的爱和关心。
  父母要对孩子有一个正确的期望值
  每天孩子回到家中,父亲就要求他去写作业,而且严格限制孩子玩的时间,并且禁止孩子正常的与同学交往。在父亲严格的管教和巨大的学习压力下,孩子自然提不起兴趣来学习。对于父母的过高期望,孩子经过努力仍然满足不了,他们就会丧失上进心,产生自卑感,而且心理上也会蒙上一种失败的压抑感,这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方法一:明确孩子成功的标准
国外一项关于年轻成功人士的调查分析表明,他们身上所具有的某种或几种能力,这些能力包括:正确的道德观念;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较强的动手能力;一定的创新能力; 良好的情绪感知和控制能力;积极的心态;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言行一致;较高的审美能力;明智的父母不会把目光仅仅放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而是想办法去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能力。
  方法二:期望不是说出来的,是做出来的
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但现在这些家长却都在强扭孩子这颗“瓜”。因为自己不成功,就把全部期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并整天和孩子唠叨自己的这些期望。其实,这些家长是进入了教育的一个误区:家长太高的期望值以及太多的唠叨,只会造成孩子性格叛逆,进而使亲子关系紧张、恶化,使这种期望最终成为泡影。
  方法三:期望低点,节奏慢点  心理学上有这样一个规律——期望值越高,失望值越大;反之,期望值适用,才会令人产生很强的满足感。“请把孩子以前所有的成绩都清“零”,告诉他,下次再考试时能超过你自己就行。哪怕只有一点点,都是进步。” 什么是节奏慢点?例如,父母希望孩子取得一个好成绩,就不能急于求成,而是要一步步来,每次只要求孩子进步一点点,这样孩子就不会感觉到有压力。在父母这种慢节奏的期望下,孩子总有一天会取得一个令他自己满意的成绩。
  把孩子的聪明引向“正道”的“三多、三少”原则
  方法一:多问快乐,少问学习
  请选出你认为是最快乐的事情——
    1. 学习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2. 得到了老师的表扬。
    3. 买到了心爱的东西。
    4. 收到了父母的礼物。
    5. 发现了一个很好玩的游戏。
    6. 找到了一位很合得来的朋友。
  当孩子做出选择后,我会先让大家各自阐述自己选择的理由。然后,我会给孩子们分析,什么样的快乐是长久的、什么样的快乐是短暂的;什么样的快乐是表面的,什么样的快乐是内在的……每次通过这道选择题,孩子们对“快乐”都会有一种全新的认识。
  四年级,孩子的学习成绩即将定型,但父母们决不可为了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而不停地催促孩子去学习。孩子的学习成绩重要,但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也要讲究技巧。父母们应该认识到,只有孩子快乐了,他才有精力去学习,他才有精力把聪明用在正道上。
  方法二:多说优点,少讲缺点
  一句话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人生,更何况是父母经常对孩子说的那句话。父母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很多的家教实例证明,父母认为孩子是优秀的,那孩子的人生就是优秀的;父母认为孩子是失败的,那孩子的人生就是失败的。因为如果父母从心底欣赏孩子,那孩子就能从父母的欣赏中得到自信,从而为不辜负父母的期望而努力;但如果父母从心底就不认同孩子,处处指责、批评孩子是个“坏孩子”,那孩子最终将会认同父母的看法,从而以“坏孩子”自居。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少说孩子的缺点,多讲孩子的优点。那如何做到这一点呢?父母们不是都发现自己的孩子聪明了吗?从孩子的聪明点入手就可以了。
  任何一个孩子都需要父母的赏识,正处于人生的重要转折期——四年级的孩子更是如此。四年级,孩子理性思考的能力已经出现,如果父母更多的是关注孩子的优点,那孩子会因父母的赏识而愈发自信,在这种心理的推动下,他们的优点会越来越多;如果父母对孩子的优点不闻不问,而只关注孩子的缺点,那孩子就会认为父母是对自己吹毛求疵,进而产生逆反心理,他们的缺点也会随着父母关注程度的增加而增加。所以,聪明的父母会花大量的时间去说孩子的优点,只花少部分时间纠正孩子的缺点,或及时把孩子的缺点转变成优点。
  方法三:多创造和谐气氛,少制造消极气氛
  不管是哪个年龄段的孩子,也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不和谐的家庭关系对孩子造成的伤害都是巨大的
  家庭关系不和谐,尤其是父母之间关系不和谐,会使孩子长期处于恐惧焦虑和无所适从的状态,这样不仅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发育和个性发展,还将导致他们无法完成必要的角色认同。例如上面事例中的曼曼,如果她一直在父母的争吵中长大,她便会产生这样一种思想:婚姻只会带来争吵和烦恼。这对她树立正确的婚姻观肯定会有很大的影响。
  在鼓励孩子的过程中,我还总结出了一个很有鼓励效果的句式:‘你小时候就……’。例如,当孩子在绘画方面取得很大的成绩时,我就这样鼓励她:‘你小的时候就在绘画方面表现出了很大的天赋,看,现在通过你的努力,天赋顺利地发挥出来了吧!当孩子因为口才不好而感觉到自己很失败时,我就这样鼓励她:‘你小时候就很有语言天赋,你不记得了,你在幼儿园时参加讲故事比赛还得过奖呢!’”这个“你小时候就……”的鼓励句式,家长们也不妨在生活中多多应用在鼓励孩子方面。相信用不了多久,你就能惊喜地看到孩子的巨大转变。
  
  父母还要把握好鼓励孩子的时机。
历史上的今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四年级孩子叛逆咋办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