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point制作的PPT文件是属于( ) A)感觉媒体 B)表示媒体 C)存储媒体 D)传输层 ppt媒体

(4)A、表示和传播信息的载体 B、各种信息的编码 C、计算机输入与输出的信息 D、计算机屏幕显示的信息 【参考答案】
2012年多媒体应用设计师模拟习题:第四套
2012年多媒体应用设计师模拟习题:第四套
精品学习网考试频道小编应广大考生的需要,特为参加考试的考生策划了&2012年多媒体应用设计师模拟习题:第四套&专题等有关资料,供考生参考!
1、多媒体的关键特性主要包括信息载体的多样化、交互性和 (1) 。
(1)A、活动性
【参考答案】
2、以下 (2) 不是数字图形、图像的常用文件格式。
(2)A、.BMP
【参考答案】
3、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中,内存和光盘属于 (3) 。
(3)A、感觉媒体
B、传输媒体
C、表现媒体
D、存储媒体
【参考答案】
4、所谓媒体是指 (4) 。
(4)A、表示和传播信息的载体
B、各种信息的编码
C、计算机输入与输出的信息
D、计算机屏幕显示的信息
【参考答案】
5、用下面 (5) 可将图片输入到计算机
(5)A、绘图仪
B、数码照相机
【参考答案】
6、目前多媒体计算机中对动态图像数据压缩常采用 (6) 。
(6)A、JPEG
【参考答案】
7、多媒体技术发展的基础是 (7) 。
(7)A、数字化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结合
B、数据库与操作系统的结合
C、CPU的发展
D、通信技术的发展
【参考答案】
8、具有多媒体功能的PC机上常用CDPROM 作为外存储器,它是 (8) 。
(8)A、随机存储器
B、可擦写光盘
C、只读光盘
【参考答案】
9、多媒体PC是指 (9) 。
(9)A、能处理声音的计算机
B、能处理图像的计算机
C、能进行文本、声音、图像等多种媒体处理的计算机
D、能进行通信处理的计算机
【参考答案】
10、在多媒体系统中,最适合存储声、图、文等多媒体信息的是 (10) 。
(10)A、软盘
【参考答案】
11、 (11) 不是多媒体中的关键技术。
(11)A、光盘存储技术
B、信息传输技术
C、视频信息处理技术
D、声音信息处理技术
【参考答案】
12、只读光盘CD-ROM的存储容量一般为 (12) 。
(12)A、1.44MB
【参考答案】
13、下面属于多媒体的关键特性是 (13) 。
(13)A、实时性
【参考答案】
14、下面 (14) 不是播入CD片上影视节目的必须设备
(14)A、软驱
【参考答案】
15、超文本技术提供了另一种对多媒体对象的管理形式,它是一种 (15) 的信息组织形式。
(15)A、非线性
【参考答案】
16、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两大组成部分是 (16) 。
(16)A、多媒体器件和多媒体主机
B、音箱和声卡
C、多媒体输入设备和多媒体输出设备
D、多媒体计算机硬件系统和多媒体计算机软件系统
【参考答案】
17、光驱中的单倍速是指读写的速度是 (17) /秒,其它的倍速是把倍速的数字与它相乘
(17)A、300KB
【参考答案】
18、、从多媒体硬件的发展来看,今后多媒体卡的主要功能都会集成到 (18) 。
(18)A、计算机显卡
B、计算机主板
C、计算机内存
D、硬盘存储器
【参考答案】
19、多媒体制作过程中,不同媒体类型的数据收集需要不同的设备和技术手段,动画一般通过 (19) 。
(19)A、字处理软件
B、视频卡采集
C、声卡剪辑
D、专用绘图软件
【参考答案】
20、视频信息的最小单位是 (20) 。
(20)A、比率
D、位(bit)
【参考答案】
21、下面 (21) 不是计算机多媒体系统具有的特征。
(21)A、媒体的多样性
B、数字化和影视化
C、集成性和交互性
D、形式的专一性
【参考答案】
22、同样一块差不多大小的光盘,存储信息量最大的 (22) 光盘
【参考答案】
23、多媒体计算机中的媒体信息是指 (23) 。
(23)A、数字、文字
B、声音、图形
C、动画、视频
D、上述所有信息
【参考答案】
24、计算机中显示器、彩电等成像显示设备是根据是 (24) 三色原理生成的。
(24)A、RVG(红黄缘)
B、WRG(白红缘)
C、RGB(红缘蓝)
D、CMY(青品红黄)
【参考答案】
25、多媒体的特性判断,以下 (25) 属于多媒体的范畴。
(25)A、有声图书
B、彩色画报
C、文本文件
D、立体声音乐
【参考答案】
26、多媒体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是 (26) 。
(26)A、高分辩率、高速度化
B、简单化,便于操作
C、智能化,提高信息识别能力
D、以上全部
【参考答案】
27、在数字音频信息获取与处理过程 ,下述正确的顺序是 (27) 。
(27)A、A/D变换、采样、压缩、存储、解压缩、D/A变换
B、采样、压缩、A/D变换、存储、解压缩、D/A变换
C、采样、A/D变换、压缩、存储、解压缩、D/A变换
D、采样、D/A变换、压缩、存储、解压缩、A/D变换
【参考答案】
28、彩色打印机生成的各种颜色是用 (28) 三色相减模型组成。
(28)A、RVG(红黄缘)
B、WRG(白红缘)
C、RGB(红缘蓝)
D、CMY(青品红黄)
【参考答案】
29、在 (29) 时,需要使用MIDI。
(29)A、没有足够的硬盘存储波形文件
B、用音乐作背景效果
C、采样量化位数
D、压缩方式
【参考答案】
30、以下 (30) 不是常用的声音文件格式。
(30)A、JPEG文件
B、WAV文件
C、MIDI文件
D、VOC文件
【参考答案】
31、音频卡是按 (31) 分类的。
(31)A、采样方法
C、采样量化位数
D、压缩方式
【参考答案】
32、下面 (32) 不是衡量数据压缩技术性能的重要指标。
(3)A、压缩化
B、算法复杂度
C、恢复效果
【参考答案】
33、下面 (33) 不是图像和视频编码的国际标准。
(33)A、JPEG
【参考答案】
34、图像序列中的两幅相邻图像,后一幅图像与前一幅图像之间有较大的相关,这是 (34) 。
(34)A、视觉冗余
B、空间冗余
C、信息熵冗余
D、时间冗余
【参考答案】
35、DVD动态图像标准是指 (35) 。
(35)A、MPEG-1
【参考答案】
36、把普通PC变成MPC要解决的关键技术是 (36) 。
(36)A、视频音频信号的获取技术和输出技术
B、多媒体数据压缩编码和解码技术
C、视频音频的实时处理和特技
D、以上全部
【参考答案】
37、下面配置中, (37) 不是MPC必不可少的。
(37)A、CD-ROM驱动器
B、高质量的音频卡
C、高分辩率的图像、图形显示
D、高质量的视频采集卡
【参考答案】
38、WinZip是一个 (38) 软件。
(38)A、压缩和解压缩软件
B、压缩软件
C、解压缩软件
D、安装工具软件
【参考答案】
39、超文本是一种非线性的网状结构,它把文本可以分为不同基本信息快,即信息的基本单元是 (39) 。
(39)A、字节
【参考答案】
40、在超文本和超媒体中,不同信息块之间的连接是通过 (40) 来连接的。
(40)A、节点
【参考答案】
41、以下 (41) 不是超文本的三个基本要素。
(41)A、节点
D、多媒体信息
【参考答案】
42、专门的图形图像设计软件是 (42) 。
(42)A、Photoshop
C、HyperSnap-DX
【参考答案】
43、看图软件是 (43) 。
(43)A、Photoshop
C、HyperSnap-DX
【参考答案】
44、抓图软件是 (44) 。
(44)A、Photoshop
C、HyperSnap-DX
【参考答案】
45、多媒体信息不包括 (45) 。
(45)A、音频、视频
B、声卡、光盘
C、动画、影像
D、文字、图像
【参考答案】
46、 (46) 是多媒体开发工具软件。
(46)A、Photoshop
C、HyperSnap-DX
【参考答案】
47、多媒体个人电脑的英文缩写是 (47) 。
(47)A、VCD
【参考答案】
48、扫描仪所产生的颜色范围不会是 (48) 种。
(48)A、2048
C、16.8M(2的24次方)
【参考答案】
49、扫描仪可扫描 (49) 。
(49)A、黑白和彩色图片
B、黑白图片
C、彩色图片
D、位图文件形成图片
【参考答案】
50、目前广泛使用的触摸技术是属于 (50) 。
(50)A、工程技术
B、多媒体技术
C、电子技术
D、传输技术
【参考答案】
51、颜色的三要素包括 (51) 。
(51)A、亮度、色调、饱和度
B、亮度、色调、分辩率
C、色调、饱和度、分辩率
D、亮度、饱和度、分辩率
【参考答案】
52、在美术绘画中的三原色,指的是 (52) 。
(52)A、桔黄、绿、紫
B、白、黑、紫
D、红、绿黄
【参考答案】
53、反映多媒体计算机中彩色画面的分量是 (53) 。
(53)A、YUV
【参考答案】
54、JPEG是 (54) 图像压缩编码标准。
(54)A、静态
【参考答案】
55、MPEG是数字存储 (55) 图像压缩编码和伴音编码标准。
(55)A、静态
【参考答案】
56、 (56) 不是用来播放多媒体的软件。
(56)A、超级解霸
B、Windows98中自的播放软件
C、Peal Player
D、Authorware
【参考答案】
57、 (57) 是播放烂碟功能最强,而且是国产的多媒体播放软件。
(57)A、超级解霸
B、Windows98中自的播放软件
C、Peal Player
D、Authorware
【参考答案】
58、静止压缩图像标准是 (58) 。
(58)A、JPG
【参考答案】
59、Authorware是一种多媒体 (59) 。
(59)A、操作系统
B、编辑与创作工具
D、应用软件
【参考答案】
60、Authorware采用的是一种面向对象的 (60) 创作方式。
(60)A、图标
【参考答案】
更多内容进入:
精品学习网IT教育频道
人力资源师
(责任编辑:sunning)
------分隔线----------------------------
报名咨询方式
咨询报名咨询报名MSN:
呼和浩特东华软件股份公司招聘售后网络工程师,学历要求:本科,工作地点:呼和浩特,...
又是一年高考时,对于考生和家长们来说几家欢喜几家愁。特别是在目前就业压力空前严峻...
提供备考2016年一建建造师 机电工程管理与实务 章节重要知识点整理 个人学习用笔记文...
我们用电脑上网的时候,可能会出现不能上网,但别的电脑、手机、或平板电脑可以上网,...
男主角双枪狂扫 时光网讯 动作片《代号47》今天发布剧场版预告片,这款预告片时长191...
新疆师范大学2016年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非教师岗位面试及综合成绩公告各位考生: 根据《...
以为用户提供精细化服务
国家承认 社会认可 成考学历足够“硬”多媒体期末考试试题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多媒体期末考试试题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2016年多媒体技术应用测试题库2016年多媒体技术应用测试题库已有.人查看过本文标签:2016年多媒体技术应用测试题库100%好评多媒体的应用领域已涉足诸如广告、艺术,教育,娱乐,工程,医药,商业及科学研究等行业。为此,计算机多媒体是一个受欢迎的专业,那么同学们知道计算机多媒体考试有哪些知识点吗?试题有哪些考试内容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中的“多媒体”,可以认为是( b)A、 磁带、磁盘、光盘等实体B、 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载体C、 多媒体计算机、手机等设备D、 互联网、photoshop2、请根据多媒体的特性判断以下( D )属于多媒体的范畴。(1)交互式视频游戏(2)有声图书(3)彩色画报(4)彩色电视A、仅(1) B、(1)(2) C、(1)(2)(3) D、全部3、多媒体技术的主要特性有( D )。(1)多样性 (2)集成性 (3)交互性 (4)可扩充性A、(1) B、(1)、(2)C、(1)、(2)、(3) D、全部4、以下说法不属于多媒体计算机常用的图像输入设备是( B )(A)扫描仪 (B)绘图仪 (C)数码摄像机 (D)数码照相机5、多媒体技术未来发展的方向是(D )。(1)高分辨率,提高显示质量。 (2)高速度化,缩短处理时间。(3)简单化,便于操作。 (4)智能化,提高信息识别能力。A. (1)(2)(3) B. (1)(2)(4)C. (1)(3)(4) D. 全部6、将文件进行压缩,其目的是:(A )A、缩减文件的大小B、降低病毒感染的风险C、为了阅读方便D、防止未经授权人员读取文件7、数字音频采样和量化过程所用的主要硬件是( C )。A. 数字编码器 B. 数字解码器C. 模拟到数字的转换器(A/D转换器)D. 数字到模拟的转换器(D/A转换器)8、以下 ( B ) 不是数字图形、图像的常用文件格式。A、.BMP B、.TXT C、.GIF D、.JPG9、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中,内存和光盘属于 ( D )A、感觉媒体 B、传输媒体 C、表现媒体 D、存储媒体文章出自,转载请保留此链接!10、多媒体PC是指 (C) 。A、能处理声音的计算机 B、能处理图像的计算机C、能进行文本、声音、图像等多种媒体处理的计算机D、能进行通信处理的计算机11、下面属于多媒体的关键特性是 ( B ) 。A、实时性 B、交互性 C、分时性 D、独占性12、超文本技术提供了另一种对多媒体对象的管理形式,它是一种 ( A ) 的信息组织形式。A、非线性 B、抽象性 C、线性 D、曲线性13、以下 ( A ) 不是常用的声音文件格式。A、JPEG文件 B、WAV文件 C、MIDI文件 D、VOC文件14、能够将古曲“高山流水.mp3”转换为“高山流水.wav”的工具是( B )A.Windows录音机 B. Cool EditC.RealOne Player D. Windows Media Player15、专门的图形图像设计课件是 ( A ) 。A、Photoshop B、ACDSee C、HyperSnap-DX D、WinZip16.什么时候需要使用MIDI,( D )(l)想音乐质量更好时 (2)想连续播放音乐时(3)用音乐伴音,而对音乐质量的要求又不是很高时(4)没有足够的硬盘存储波形文件时A.仅(l) B.(2),(3) C.(2),(3),(4) D.(3),(4)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4分)1、采样的频率越高,声音“回放”出来的质量也越高,但是要求的存储容量也越大(& )2、声卡是获取音频信息的主要器件之一,只要将声卡插在主板上,再装上与之相对应的驱动程序,它就能进行工作了。(&)3、矢量图像适用于逼真照片或要求精细细节的图像。( & )4. 多媒体同步技术的功能就是解决声,图,文等多种感觉媒体信息的综合处理,协调多媒体在时空上的同步问题。( & )5. JPG格式的文件特点是文件非常小,而且可以调整压缩比,不失真,非常适用于要处理大量图象的场合(& )6. 传统媒体处理的都是模拟信号( & )7.图像的压缩过程主要由三部分组成:采样部分、量化部分和编码部分( & )最近更新:看完本文,记得打分哦:很好下载Doc格式文档马上分享给朋友:?知道苹果代表什么吗实用文章,深受网友追捧比较有用,值得网友借鉴没有价值,写作仍需努力相关微媒体认证:网友评论本类热门48小时热门第六章 多媒体技术基础习题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第六章 多媒体技术基础习题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5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当前位置:
>>>下列选项中被称为“第四媒介”的是:A.互联网B.报纸C.广播D.电视-高..
下列选项中被称为“第四媒介”的是:A.互联网B.报纸C.广播D.电视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不详
A试题分析:一般认为,以纸质为媒介的报纸为第一媒体,以电波为媒介的广播为第二媒体,以图像为媒介的电视是第三媒体。而互联网是通过计算机网络传播信息的文化载体,这种以数字化的方式存储、处理和传播,以比特为计量单位的电子媒体被人们称为“第四媒体”故此题应选A项点评:互联网的影响:(1)积极影响:①互联网在社会各个领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信息化社会开始出现;②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促使知识经济的兴起;③促进了传统产业的发展,有力地拉动消费需求;④提高了工作效率,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交往方式。(2)负面影响:①信息泛滥、垃圾信息、网络安全与犯罪影响着经济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②青少年沉迷于网络,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③全球各国围绕互联网展开了激烈的竞争,造成了世界更加动荡不安。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下列选项中被称为“第四媒介”的是:A.互联网B.报纸C.广播D.电视-高..”主要考查你对&&信息技术的发展&&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信息技术的发展
&“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的重要区别:
信息技术的发展:1、信息传播变革的历程。 (1)造纸术改变了信息的载体; (2)印刷术加快了信息传播,扩大了传播的范围; (3)电子媒介改变了人类信息存储和加工的方式,使信息传播加快,信息获得更为便捷。 2、互联网的诞生:(1)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诞生。1946年,美国研制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奠定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日,世界上第一台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埃尼阿克”(ENIAC)在美国研制成功。它当时由1.8万个电子管组成,是一台又大又笨重的机器,体重达30多吨,占地有两三间教室般大。它当时的运算速度为每秒5000次加法运算。1949年,英国剑桥大学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程序储存式电子计算机。(2)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处于和苏联争夺世界霸权的需要加紧了对信息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推动了互联网的产生。(3)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进一步发展为全球信息网(WorldWideWeb),音译为万维网。 3、互联网的功能和特点:一般认为,以纸质为媒介的报纸是第一媒体,以电波为媒介的广播是第二媒体,以图像为媒介的电视是第三媒体。而互联网是通过计算机网络传播信息的文化载体,这种以数字化的方式存储、处理和传播,以比特为计量单位的电子媒介被人们称为“第四媒体”。网络媒体具有界面直观、音色兼备、链接灵活和高速传输的特点。是人类进入信息化社会的显著标志。 4、影响:(1)积极影响: ①互联网推动了信息化社会的到来;②信息经济在世界各地全面发展,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促使知识经济的兴起; ③传统产业也借助互联网提高管理水平,并通过全球营销和采购扩大市场; ④改变工作方式,人们可以在家里完成很多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增加乐趣; ⑤改变人们生活方式,扩大交往,网上购物网络聊天等。还引发了一场学习的革命。(2)消极影响: ①垃圾信息和网络安全等影响了国家的经济安全; ②各国之间围绕互联网的竞争造成世界更加动荡不安。主要是指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利用网络优势传输西方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政治制度、文化思想; ③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容易使青少年沉迷网上虚拟世界,同时互联网上有害信息,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互联网诞生:
日,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雷纳德·克兰罗克(L.Kleinrock)教授实验室内,两部电脑成功地由一条5米长的电缆接驳并互通数据,在场大约只有20来人,这天就被视为网络网骨干网络诞生的日子。若仅根据两部电脑在实验室内互联的资料,便断言互联网络诞生未免使人产生疑惑。要知道,麻省理工学院(MIT)林肯实验室的拉里·罗伯茨(L.Roberts),在他尚未成为“阿帕网之父”前,就曾经主持过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远程联网实验。他成功地将MIT一台TX-2小型电脑,以电话线传输和声音调制方式,连接到千里之外的加州圣莫尼卡,与另一台Q-32大型机实现了远程通讯,时间是1965年10月,只不过没有采用分组交换技术。正是这次成功的尝试,罗伯茨才被调到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规划署(ARPA),主持阿帕网(ARPANet)联网项目,从而催生了互联网络。因特网起源于阿帕网,阿帕网UCLA第一节点与斯坦福研究院(SRI)第二节点的连通,实现了分组交换技术(又称包切换)的远程通讯,才是互联网络正式诞生的标志。UCLA联网实验的主持者正是克兰罗克教授,不过,准确的时间是日22点30分。
电子计算机的问世:
20世纪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电子计算机的诞生创造了必要的技术前提,1943年,美国开始实施“电子数字积分和计算机(electronicnumericalintegratorandcomputer)”(简称ENIAC,中文译名“艾尼阿克”)工程。整个工程吸收了大约200名科学家,经过两年多艰苦的创造性劳动,1945年底,这台标志着人类智力解放的巨大机器,宣告竣工。这台电子计算机是个笨重的庞然大物,它占地170平方米,总重量达30吨,其耗电达150千瓦/时。它里面约有18000个电子管,1500个继电器,7英里长的铜丝和50万个焊接头代替了马克的760000个转动机件及无数的电阻、电容等,信息由快速的电脉冲传送。当然,艾尼阿克的计算速度是无与伦比的,它每秒钟可作5000次运算,比当时已有的最快的继电器式计算机要快上1000倍。它可以胜任广泛的科学计算。当时计算中最复杂的问题,要数描写旋转体周围气流的5个双曲型偏微分方程组了,这个问题如果让机电式计算机来计算,需要花一个月以上的时间;如让人工手算,则要花上几年时间,而艾尼阿克仅用一个小时,就把结果准确无误地全部告诉了人们。电子计算机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问世以后,电子计算机飞速发展,广涉人类的军事、科技、经济、文化、政治和娱乐领域,对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产生了并将继续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
因特网的诞生:
因特网(Internet)又称为国际互联网。20世纪60年代,美苏冷战,美国军方认为,万一仅有的一个集中军事指挥中心被前苏联的核武器摧毁,那么全国军事指挥就将瘫痪,其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有必要设计一个由多个分散指挥点构成的指挥系统,某些指挥点的摧毁,并不影响其他指挥点的正常运转,而这些分散点的相互联系则要通过某种形式的通信网。于是在1969年,美国开始建立一个命名为ARPAnet的网络,不过那时它只链接了美国的4个军事及研究用电脑主机。1986年,美国建立了NSFnet广域网,这个网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鼓励和资助下,并入了很多大学、研究机构以及私营研究机构的局域网。随着ARPAnet军用部分与民用、商用部分的脱离,ARPAnet逐步被NSFnet所代替。20世纪90年代初期,逐步形成了今天的因特网。因特网的早期应用服务主要有电子邮件、远程登陆和文件下载FTP等。所有这些应用都需要有相当的计算机知识才能使用。这种局面直到1990年万维网WWW(WorldWideWeb)出现之后才逐渐改变,WWW通过建立Web网站进行信息的发放,用户通过操作简单的浏览器软件,以图形界面来访问这些网站,并可以通过超文本链接,转接到其他相关网站。WWW极大简化了网上信息的发布和用户访问。
信息社会:
美国未来学家奈斯比特认为1956年和1957年是一个转折点,它标志着“工业社会”的结束和“信息社会”的开始。从那时起,信息时代已不再是一个观念,而成为一种现实。学者们按照生产技术的重大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社会生产结构、劳动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重大变化,把从古到今的社会区分为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 信息社会与工业社会最大的区别在于战略资源不同。工业社会的战略资源是资本,信息社会的战略资源则是信息。奈斯比特举例说,100年前很多人可能就已经知道怎样建造一座钢铁厂,所缺少的只是资金。如今再兴办企业,最要紧的已经是信息(知识和技术)了。人类跨入信息时代,是和电脑技术的发展与普及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日本经济学家松田米津在《信息社会》一书中指出,信息社会就是以电脑技术为发展核心的社会,信息社会的发达程度要由电脑技术的发展水平和普及程度来确定。按照电脑化发展的过程,他把信息社会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大型科技项目为基础的电脑化,时间大致从1945年到1970年。在这个阶段,电脑主要被用于军事和太空探险,如计算导弹飞行的弹道,组织阿波罗登月计划等。推行电脑的主体是国家机构。第二阶段是管理的电脑化,时间大致从1955年到1980年。这个阶段的主要目标是运用电脑技术增加国民生产总值,提高行政和企业管理效率。推行电脑的主体为政府机关和企业界。第三阶段是社会的电脑化,时间大致从1970年到1990年左右。电脑技术主要被用于科学、教育、医疗、交通指挥、资源调查、清除污染等,以增进社会福利,满足社会需求。推行电脑的主体除了政府和企业外,还增加了个人。第四阶段是个人的电脑化,时间为1975年到2000年。在这个阶段上,每个家庭都可以拥有电脑,每个人都可以从电脑系统取得他所需要的资料,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实现未来目标。个人将取代机构成为电脑化的主体。 在信息科学技术领域,新突破不断涌现,已有的突破又酝酿着新的突破,使社会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遥控生产、远程会诊、电影创作、合作攻关、打击犯罪、学校教育、邮递信件、电子报刊等。
发现相似题
与“下列选项中被称为“第四媒介”的是:A.互联网B.报纸C.广播D.电视-高..”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99980254776100764253448237438212617}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传输层 ppt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