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比赛规则分为哪两种系统

于都实验小学朱小平体育工作室
当前位置:&&
气排球竞赛规则
上传: 朱小平 &&&&更新时间: 10:07:14
气排球竞赛规则 一、场地 (一)比赛场地 &&& 气排球的比赛区和无障碍区,其形状为对称的长方形。 (二)面积 &&&&&&&&&&& 比赛区为6米(端线)&12米(边线)。其四周至少有2米宽的无障碍区。比赛场区的无障碍空间以地面量起至少高7米,气空间不得有任何障碍物。 (三)比赛场地的地面 &&&& 场地地面应是平坦、水平的。地面上不得有任何可能伤害队员的隐患。 (四)场地的界线 &&&&&&&& 场地所有的界线宽为5厘米,界线的颜色应是与地面不同的浅色。边线和端线的宽度包括在场区地面内。中线在网下连接两条边线,将场地分为两个相等的半场(长6米,宽6米的两个场区)。每个场区有一条距离中线的中心线2米并与边线连接的与中线平行的限制线。中线与限制线以内的场区成为前场区,限制线与端线间为后场区。限制线和前场区向边线以外是无限延长的。限制线两头各画三条长15厘米、间隔20厘米的虚线作为限制线的延长线。 (五)发球短线和发球区 &&&& 发球区宽6米,位于端线后。在两边场区的端线后两条边线的延长线各画一条15厘米,垂直并距离端线20厘米的短线。两条短线之间的区域为发球区。短线宽度包括在发球区内。发球区向后是无限延长至障碍物前。 (六)换人区 &&&&& 位于记录台前,两条延长线之间至记录台的范围为换人区 (一)球网 &&&&&&&&&&& 球网设在中线中央的垂直面上空,其标准为长6.5米&宽1米。球网为深色,网孔为10厘米&10厘米。 (二)标志杆(两条) &&&&&&&&&& 标志杆长1.8米,直径为1厘米,高出球网80厘米,其高出网的部分每间隔10厘米应涂红色或白色相间。标志杆应固定于球网两头两侧标志带的外沿,垂直于中线。 (三)标志带(两条) &&&&&&&&& 标志带为宽5厘米、长1米的白色带子,分别系于球网两端,垂直于边线。 &&&&&&&&& 标志杆、标志带是球网的一部分,作为球网两端界线的标志。长于6米的球网、网柱以及标志杆均属于障碍物。 (四)球网的高度 男子组网高2.1至2.2米,女子组网高1.9至2米,老年组男子(60岁以上)网高2米,女子组(55岁以上)网高1.8米。球网高度均应在中线中点丈量,球网两端的网高不得超过规定网高2厘米。 (五)球网柱 球网柱是两根高出地面2.25米可以调节的光滑圆柱,固定于边线以外0.5米至1米的中线延长线上。球网柱应无拉链,一切危险和障碍物都必须排除。 (一)球体 球体是圆形的,由柔软的塑胶制成。(二)颜色气排球应为黄色。 (三)圆周 球的圆周应为78厘米至80厘米。 (四)重量 气排球的重量为110克至125克。 一、比赛队 (一)每个参赛队最少可有五名队员,最多可有十名队员,教练员一名,领队一名。 (二)场上队长应佩戴明显标志。场上队长被换下时,应指定另一队员担任场上队长。 (三)比赛过程中,如要更换场外教练指导时,必须由场上队长向第一裁判请求更换。 (四)参赛者应根据自身健康状况决定是否参加本项目的比赛。比赛过程中发生伤病及意外情况时,由各参赛队或参赛者个人负责。 二、队员的服装 (一)队员服装要求统一、整洁。比赛服装上衣前后必须有号码,号码数字在1号至10号范围内。身前号码至少10厘米高,身后号码至少20厘米高,号码笔画宽分别是1厘米和2厘米。 (二)上场队员必须穿运动鞋进行比赛,第一裁判员可以允许运动员不穿鞋进行比赛。 (三)上场队员若佩戴眼镜或其它物品进行比赛,风险自负。 (四)上场队员禁止佩戴可能造成伤害自身或其它队员安全的物品及有利于人为加力的物品。 三、教练员和队员 (一)教练员和队员应主动了解并遵守竞赛规则并服从裁判的裁定,以良好的体育道德参赛。如对裁判员判定有疑义,在死球时才允许场上队长向裁判员请求解释。教练员和其他队员无权对裁判员提出解释要求。 (二)教练员和队员必须尊重裁判和对方队员,不得以任何行为干扰裁判员的判断,不得以任何行为拖延时间延误比赛。 (三)教练员应在比赛开始前将本队队员姓名及号码记在记录表上并签字确认,并在每局比赛开始前填写上场队员位置表交给第二裁判员。 (四)如某参赛队对裁判员解释不满意,必须立即向裁判员提出声明。待比赛结束时,场上队长可将此意见作为抗议记在记录表上并签名。 一、场区选择与交换、比赛间断 (一)每一局和第三局(决胜局)比赛前,由第一裁判员招集双方队长抽签并选择场区,接发球或发球权。第一局前有5分钟的准备活动。 (二)第一局与第二局间休息2分钟,主要是给交换场区和记录员登记上场上场位置。第二局与第三局间休息5分钟。第一局结束后两队交换场区。决胜局在第一裁判员主持下双方队长再次抽签选择发球权或接发球或场区,局间休息时队员须离开场区接收教练员的指导。 (三)决胜局某队先得8分时,两参赛队交换场区,不得进行指导和休息。交换场区后原场上位置不变。 (四)场上队员如发生伤病,第一裁判员应立即鸣哨停止比赛该球重打,并令该队进行换人。 (一)场上每个队必须始终保留五名队员进行比赛。 (二)每局比赛开始前,教练员必须及时地将开始阵容登记在位置表上,签字后交给第二裁判员或登记员。位置表一经交来,除正常换人外,阵容不得更改。如果要保证未登记的队员在场上,必须请求正常换人。 (三)双方场上队员位置分布因为前排三名,后排二名。前排左边为4号,中间为3号,右边为2号位。后排左边为5号位,右边为1号位。每次发球、击球一刹那,场上队员必须按位置上所列的次序站好,除发球员外,双方队员必须在本场区内按轮转秩序站位,否则判位置颠倒错误。球发出后,场上队员可以在本场区内的任何位置上,不受前叙限制。 (四)每次发球击球一刹那队员在场上的位置应根据其脚着地部位来判定。 前后排队员的站位是:每一名前排队员至少有一只脚的一部分,比后排队员的双脚距离中线更近。 同排队员的站位:每一名队员的左边(右边)队员至少有一只脚的一部分比同排中间(左边)队员至少有一只脚的一部分比同排中间(左边或右边)队员的双脚距离左(右)同侧边线更近。 (五)在每一局开始前,上场队员的位置可重新安排。 (一)在比赛中只有死球时,教练员或场上队长才可向裁判员请求暂停,裁判员鸣哨准予暂停。每局比赛中,每个队可请求两次暂停,每次暂停时间位30秒钟。暂停结束后裁判员应鸣哨示意,比赛应立即继续进行。 (二)某队请求第三次暂停,应予拒绝并提出警告。在同一局中若该队再次请求暂停,裁判员应判该队失分。 (三)暂停时队员必须离开场区接收教练员的指导。 (一)每局比赛每队允许换五人次(一上一下为一人次),可以同时替换一人或多人。换人时不得进行指导。 (二)每局开始上场阵容的队员在同一局中可以退出比赛和再次上场各一次,而且只能回到原阵容的位置上。 (三)每局比赛中每位替补队员只能上场比赛一次,替换该局开始上场队员,而且该替补队员只能由被他替换下场的队员来替换。 (四)裁判员准许换人时,上场队员应已做好准备并应在换人区内进行上下场替换。如队员未做好准备,则判罚该队一次暂停。由场上队长请求换人时除外,可不判罚。 五)突发性伤病出现时应立即停止比赛,即刻换人,该球重打。如该参赛队无法进行合法替换和特殊替换,允许受伤队员三分钟休息。休息结束后还不能进行比赛时,第一裁判员应判该队该局因阵容不完整比赛失败,保留所得分数。 (六)特殊换人:某队正常换人使用完毕后场上队员出现伤病,因允许没有上过场的队员替换,如所有队员都已上过场则可换上任何一名已上过场的替补队员(但受伤队员不可在该场比赛中返回场上)。如果仍然没有人可替换,则判该队失败,保留该队所得的比分和局数。 (一)比赛采用三局两胜每球得分制。 (二)非决胜局先得21分为胜一局,决胜局先得15分为胜一场。 (三)无正当理由而未准时到场比赛的参赛队,迟到15分钟应判为弃权,对方则应判为以每局21:0的比分和2:0的比局取胜。 (四)取胜一场得2分,负一场得1分,弃权一场得0分。积分多者名次列前。如积分相等即按下列公式确定: &&&&& X(总得分数之和)/Y(总失分数之和)=Z, &&& &&Z值大的名次列前。 如Z值相等,则按:A(总胜局数)/B(总负局数)=C, C值大的名次列前。如C值再相等,抽签决定名次。 一、发球 (一)发球员在发球区内只能用一只手或手臂将球击出而进入比赛过程,称为发球。 (二)发球时,发球队员必须在球清晰离手后,在球落地前用一只手或手臂的任何部分将球击出,并使球由球网上沿两标志杆内直接越过球网或球触网后过网。 (三)发球时,球只能被抛起或撤离手一次,但拍球或在手中移动是允许的。 (四)发球员必须在端线后的发球区击球时不得塔及场区(包括端线和发球区以外的地面),击球后脚可以落在比赛场区内。 (五)第一局和决胜局经抽签后由取得发球权的参赛队一号位队员先发球,第二局由对方1号位队员发球。 (六)发球胜一球或接发球取得发球权时,该队队员必须按顺时针方向轮转一个位置,由轮转到一号位队员发球,如没有按发球次序轮转发球,则为轮转错误被判失分,并且立即纠正,由对方发球。 (七)发球队员必须在第一裁判员鸣哨后8秒钟内将球发出。球被抛起或撤离手后,发球队员未击球,球也触及发球队员而落地,应判发球犯规。 (八)发球方的队员个人或集体挥臂、跳跃或左右移动,或集体密集站立等方式遮挡对方观察发球队员和球飞行的路线,则构成掩护发球犯规。 (一)参赛队在比赛过程中必须在其本方场区内及其空间内(拦网除外),但允许队员跃出无障碍区进行击球。 (二)每队最多击球三次,(拦网除外)并将球击过网进入对方场区,一名队员不得连续击球两次。 (三)队员身体的任何部位都可以触球,在接第一次击球时,允许身体不同部位在同一击球动作中连续触球。 (四)凡是把球接住或把球顺势缓冲停留后再将球送出或顺球方向将球抛出的击球动作,应判持球犯规。 (五)本队二、三名队员同时击球只计一次击球(拦网除外),触到球的队员不能再击球。 (六)双方队员在球网上空同时击球后球落入其中一方的场区内,该方仍可以击球三次;若球落入在界外,则判对方击球出界。若双方队员将球按住时,球落在哪方场区,该方还可以击球三次。 (七)某队连续击球四次(拦网除外),则应判四次击球犯规。 (八)持球:接住的球或抛出的球,判为持球。 (九)连击:一名队员连续触球多于一次判为连击。
(一)球必须由过网上空两标志杆及其假象延长线以内的空间,下至球网上沿,上至天花板。 (二)球触及球网后通过过网区进入对方场区是有效的。若队员将球击入网后,球在落地前另一队员可再次击球(但应在三次击球范围内)。如果球击破球网或使球网坠落,则该球重打。 (三)球触及标志杆、标志杆以外的球网、网绳、网纲、网柱及场外任何物体均判障碍物犯规。 (四)球的整体或部分从过网区以外进入对方无障碍区,本方场上队员可以将球击回,但队员不得进入对方场区。此时球必须由同侧过网以外击回,对方队员不得阻碍。 (五)界内球、界外球以球落地的着地点来判定:凡球触及场区内,包括边线和端线都判为界内球;凡球触及地面的部分完全在界线以外判为界外球。 (一)比赛进行中允许队员踏及中线,但队员越过中线踏入对方场区则判过中线犯规。 (二)比赛进行中队员的一只(或两只)脚或一只(或两只)手部分越过中线触及对方场区内调度同时,其余部分接触中线或置于中线上空四允许的。除了手和脚外,其它任何部分越过中线触及对方场区都判为过中线犯规。 (三)比赛进行中,队员身体任何部位(包括辫子、衣服)触及球网时,应判触网犯规。 (四)因对方击球入网而使球网触及本方队员时,不算触网犯规。 (一)进攻性击球:除发球和拦网外,所有直接向对方的击球都称为进攻性击球(包括扣球、吊球、传球、顶球和挑球)。在进攻性击球时,击球必须清晰,且无接住、抛出或停在手上加力以及携带球的动作。 (二)进攻性击球时,吊球时被允许的,但触球必须清晰,且无接住或抛出和携带动作。 (三)球的整体通过球网垂直面或触及对方拦网队员的手则认为完成进攻性击球。 (四)任何队员在后场区都可以对任何高度的球做进攻性击球,但在起跳时脚不得踏及或超越进攻线及其延长线,击球后脚可以落在前场区。 (五)对方发球时,接发球队员不能在前场区内对高于球网上沿的发球做进攻性击球。 (六)队员踏入前场区也可以完成进攻性击球,但对高于球网上沿的球不准扣球,不准高压吊球,不准快抹球,不准携带球和凿球。只允许正常吊球、传球(单手或双手)、顶球以及挑球进入对方场区。 (七)后排队员也可以在前场区完成进攻性击球,但触球时球的一部分必须低于球网上沿。 (八)队员完成进攻性击球,在触球时必须在本场地空间。
(一)拦网:队员靠近球网将手(单手或双手)伸向高于球网处阻拦对方来球的行动成为拦网。 (二)对方进攻性击球时前排三名队员可以进行单人或集体拦网。球可迅速而连续触及一名或多名拦网队员,拦网后的队员仍可击球。 (三)拦网时球可以连续触及拦网队员的手以及身体任何部位。 (四)拦网队员可将手或手臂伸过球网进行拦网,但不得妨碍对方击球。过网拦网应在对方队员进攻性击球之后。 1、过网拦网的条件: ①对方完成进攻性击球后可以过网拦网。 ②对方第三次击球后,可过网拦网。 ③球从对方场区飞向接球方时,在球的附近没有人准备击球,此时接球方队员可以过网拦网。 2、不得过网拦网的条件: ①未完成进攻性击球,不得过网拦网。 ②二传传球时,或二传顺网传出的球,不得过网拦网。 ③球向接球方飞行,当球的附近有人准备击球,不得过网拦网。 (五)拦网不算一次击球,拦网触球后还可再击球三次。 (六)后排两名队员不准拦网,也不得参加集体拦网。 (七)不得拦对方的发球。 凡球队成员(领队、教练、队员)对裁判员、对方队员、同队队员或观众有不良行为,由第一裁判员视其程度给予口头或手势、无牌警告;黄牌判罚;红牌判罚出场;红黄牌判罚取消比赛资格等判罚。 (一)有疑问除场上队长可以向第一裁判请求解释外,球队其它成员不得对裁判提出异议或要求解释。经裁判解释后,场上队长或其他成员仍坚持异议,裁判员给予口头警告。 (二)若场上队员或其他成员不听从警告,继续纠缠或有意违背道德原则和不文明或有侮辱表示的举止,裁判员出示黄牌,并判罚该队失一分。 (三)有侮辱、诽谤性语言或行为或违反上述第2条的重犯者,裁判员出示红牌将其判罚出该局。只允许正常换人,无其他判罚。 (四)有人身侵犯或企图侵犯、多人参与不良行为、罢赛的,裁判员同时出示红黄牌,取消该场比赛资格。只允许进行正常换人,无其他判罚。 (五)同一场比赛中,同一名成员重犯同一类不良行为,判罚升一级。对冒犯性行为和侵犯性行为的判罚为出场或取消比赛资格,无须有先一次的判罚。 (六)任何局前和局间的不良行为都应进行判罚,并记在下一局中,而且登记在记录表上。 一、裁判工作人员 (一)裁判工作人员是比赛中的执法者。在执行裁判工作中,裁判工作人员必须始终遵循严肃、认真、准确的要求,精通规则、熟练运用,尽职尽责,团结协作,为气排球运动的发展而努力。 (二)在一场正式的气排球比赛中,应有第一裁判员一名,第二裁判员一名,司线员二,记录员两名。 (三)第一裁判员鸣哨发球则比赛开始。第一裁判员或第二裁判员观察到犯规行为,判明其性质方可鸣哨终止比赛,用法定的手势指出犯规的性质和发球的队,必要时指出犯规的队员。 二、第一裁判员的职权和职责 (一)第一裁判员是一场比赛的主要组织者和执法者,决定比赛中一切需裁定的事务,包括规则中不详尽问题的解释,其判定为最终决定。 (二)第一裁判员应站在球网一端的裁判台上执行任务,面对记录台,其平视水平线必须高于球网上沿约30厘米。 (三)第一裁判员在比赛前负责检查场地设备,组织进场和掌握两队准备活动时间,并主持抽签及参赛队选择发球权或场地的工作。 (四)在比赛进行过程中,第一裁判员应根据竞赛规则执行判定,使比赛顺利进行。若参赛队员有疑问,第一裁判员应只接收场上队长提请解释。 三、第二裁判员的职权和职责 (一)第二裁判员是第一裁判员的助手,应站在第一裁判员对面执行任务,必要时可根据需要在前场区的延长区域内移动。 (二)应掌握比赛用求球:根据两队交来的位置表核对队员伤残& 位置;掌握暂停和换人次数及时间;可用手势指出其职责以外的犯规;发现有任何不良行为应向第一裁判员报告。 (三)在比赛中第二裁判员应对接发球队位置错误、球从过网区以外飞过或触及一侧的标志杆、队员触网、过中线、球触及障碍物、发现队员受伤等鸣哨并作出手势。 四、记录员的职权与职责 (一)记录员坐在第一裁判员对面的记录台处,面对第一裁判员执行任务。第一记录员在比赛前应请两队教练员在记录表上填写队员名单、号码,并签字。第一记录员取得两队队员上场位置表登记队员位置后即交给第二裁判员。在比赛中第一记录员掌握好记录的各项工作,并应在比赛结束后请裁判员签字。 (二)第二记录员除协助第一记录员的工作以外,并负责临场宣告工作,根据第一裁判员的判定,及时宣告比分、暂停、换人等。 (三)当队员发球时,第二记录员要观察发球队员号码,及时与第一记录员核对。 (四)发现发球轮次错误,在发球击球后,立即告知裁判员。 五、司线员的职责 (一)两名司线员应分别站在每名裁判员右手的角端,并距场角50厘米左右,各负责其一侧的边线和端线。 (二)司线员对界内球、界外球、触手出界、发球违例、球从标志杆外过网或触标志杆及其它障碍物等,均应做出旗示。 裁判员必须用法定手势指出所犯规的性质或准许比赛间断的目的。如果是单手手势,则应用与犯规队或提出请求队同侧的手表示。司线员必须用法定旗示指出犯规性质,并作短时间的表示。 &
评论:(未激活和未注册用户评论需审核后才能显示!如需回复,请留下联系方式!)
文明上网,理智发言.奥运会排球比赛分为哪两个项目?
.奥运会排球比赛分为哪两个项目?
不区分大小写匿名
分为普通排球和沙滩排球两个项目
排球和沙滩排球。
分为普通排球和沙滩排球两个项目。
室内排球和沙滩排球
等待您来回答
排球领域专家已有天涯账号?
这里是所提的问题,您需要登录才能参与回答。
"天涯问答"是天涯社区旗下的问题分享平台。在这里您可以提问,回答感兴趣的问题,分享知识和经历,无论您在何时何地上线都可以访问,此平台完全免费,而且注册非常简单。
排球比赛采用5局制,前4局比分为(
)分,最后一局为15分。括号里选什么?
排球比赛采用5局制,前4局比分为(
)分,最后一局为15分。括号里选什么?
09-10-13 & 发布
沙滩排球规则      沙滩排球的基本规则、场地大小、排球大小、得失分和交换发球权等方面与室内排球运动基本一样。细洁柔软的场地,长宽各为89米和18米,但场内没有发球区和前后排的限制。一般采用3局2胜制,每局握有发球权一方才能得分,先得15分者赢得一局。如果双方打成14比14平分时,净胜2分一方才能获胜。其实,这项运动更具休闲和娱乐性,你对种种规则大可置之不理,甚至可以自定规则,对于服装的要求也非常宽松,只要愿意,背心、短裤、遮阳帽、太阳镜随意穿戴,对自己身材有信心者,比基尼应该是最佳选择。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沙滩排球的魅力在于轻松随意和热闹有趣。  国际排联组织的两人制沙滩排球比赛,比赛规则与室内排球比赛规则的不同之处:   (一)一个队由两名队员组成。每队的两名队员必须始终在场上,没有换人。当发球队员击球时,除发球队员外,双方队员必须在本场区内,可随意站立,没有固定的位置,没有位置错误或轮转错误,但有发球次序错误。一局比赛每队首次发球时,记录员启示发球次序,比赛中,启示员应展示发球队员1号或2号的号码牌,指明该队的发球次序。记录员发现发球次序错误,应在发球击球后立即通知裁判员。  (二)每队最多可击球三次,拦网触手手也计一次击球,第三次必须将球从球网上空击回至对方场区。  (三)队员不得用手指帅球的动作来完成进攻性击球。  (四)队员用上手传球完成进攻性击球时,传球轨迹不垂直于双肩连线,即犯规。  (五)用上手传球防守重扣球时,允许球在手中有短暂的停滞。当双方队员网上同时触球时可以&持球&。  (六)在不妨碍对方比赛的情况下,允许队员穿入对方空间、场区和无障碍区。  (七)任何队员在本场区空间都可以对任何高度的球进行进攻性击球。  (八)每局比赛中,每队最多可请求4次暂停,每次暂停时间为30秒,任一队员都可向裁判员提出暂停请求。  (九)在任何方式的比赛中,当双方得分相国为5时,由记录员通知裁判员,随即双方交换场区。交换场区时可给球队最多30秒的休息时间。但三局两胜制的决胜局交换场区时,没有休息时间。  (十)三局两胜制比赛时,所有局间休息时间均为5分钟。  (十一)队员在比赛过程中受伤,可给予5分钟的恢复时间,但一局比赛中最多给予同一名队员两次恢复时间。队员5分钟内没有恢复或一局内同一名队员超过两次恢复时间,则宣布该队为阵容不完整。  备注:在2001年整个赛季中,国际排联将在沙滩排球比赛中试行每球得分制,同时还将把比赛场地从9米×18米改为8米×16米。  试行的每球得分制赛制为:三局两胜,每局21分,赢得对手2分或2分以上的队伍为胜队,比分没有上限;如出现1比1的局分,进行第三局比赛。第三局为15分,赢得对手2分或2分以上的队伍为该场比赛的胜队,比分没有上限;在前2局比赛中,当双方比分相加为10分时,交换比赛场地。第三局中,双方比分相加为5分时,交换比赛场地。每次交换场地时没有休息,不允许推延时间。  每局比赛中,各队有2次暂停,每次暂停时间为30秒;局间休息时间为1分钟;每场比赛中,对运动队的判罚不累积计算,但每局比赛中累积计算。每局开始时,重新计算该局的判罚次数;每场比赛中,每名运动员只有一次受伤暂停;第一局比赛抽签的失利者,在第二局开始时有权先进行选择。如进行第三局比赛时,则重新抽签。  在下一次世界沙滩排球理事会代表大会上,将根据每球得分制及比赛场地的试用结果,向国际排联2002年理事会提出包括至2004年雅典奥运会使用的正式竞赛规则的提案。国际排联理事会会后,将再不对2002年、2003年和2004年的竞赛规则进行任何修改。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D25排球比赛小常识 *排球场地 长方形;地面水平;长18米,宽9米。两边线外无障碍区至少5米宽,两端线外至少8米,上空无障碍区至少12.5米;地面为木制或合成物, 浅色,场地内外颜色有区别。球场中间挂网,网下面划有中线,把球场划为两个区;中线两侧3米处画有两条平行线,称为进攻线;进攻线把 每个场区分为前、后场区;发球区在端线右边,宽为3米;场上各线宽为5厘米;边、端线的宽度包括在球场面积内。 *排球基本打法 排球比赛是两队在用球网分开的场地上进行的比赛,它可以有多种比赛方式,以适应各种不同性质比赛的需求,如适合少年开展的4人排 球,沙滩上开展的2人排球,以及通常所见的6人排球等。 比赛的目的,是各队遵照规则,将球击过球网,使其落在对方场区的地面上,而防止球落在本方场区的地面上。 比赛由后排右边的队员发球开始。发球队员击球使其从网上飞至对区,比赛由此连续进行,直至球落地、出界或某一队犯规不能合法地将 球击回对区。 每队可击球3次(拦网触球除外)将球击回对区。一个队员不得连续击球两次(拦网时除外)。排球比赛中只有发球队可得分(决胜局除外) 。接发球队胜一球时,获得发球权(决胜局中亦得分),同时队员按顺时针方向轮转一个位置。 一个队赢得15分同时超过对方2分时胜一局。胜三局则取得一场比赛的胜利。当比分为16:16时,先获得17分而仅领先1分的队即为胜队, 决胜局除外。 排球规则的演变 从1895年排球运动的初创到1947年国际排球联合会的成立,其间半个世纪的历程中,排球规则逐步形成。 1.在亚洲 1913年至1917年,第1届至第3届远东运动会期间,采用的是16人制排球,4 人1排,分4 排站立,位置不轮转,每局21分,3局2胜制。场地面积12.9×24.38米,网高2.31米。1915年以后,4排队员的分工开始产生,3、4排为防守队员,1、2排为进攻队员,进攻以远网球为主,没有拦网。这期间比赛以发球、接发球为主,颇具游戏性质,球不落地,打过网就行,没有明确的击球次数的规定。 1919年至1925年,第4届至第7届远东运动会期间,采用的是12人制排球,4人1排,分3排站立,场地为11×22米,网高为2.30米。 1927年至1949年,采用9人制排球,男排场地和网高无变化,女排比赛场地为9×18米,网高为2米。男女比赛均为每局21分,3局2胜制。 1949年后,亚洲各国开始采用6人制排球,并按国际排联的规则要求进行比赛。 2.在其它国家 排球运动在美国1917年由每局21分减至15分;1918年上场比赛人数规定为6人,球网高度为2.44米左右;1922年规定了每方在本场最多可 以连续击球3次;1923年规定了球场面积长18.29米,宽9.14米。这样就奠定了6人排球的雏形。 1947年国际排联成立后采用法国排球规则为第一个国际上应用的规则。该规则规定: 比赛场的无障碍区:室内1米,室外3米,上空5米。 球:圆周65-68.5厘米,重量250-300克,气压0.52-0.58千克/平方厘米。 发球时必须有一脚着地。 每局比赛两次暂停,每次各1分钟。 每局比赛各队可以有2人次换人。 球从标志带上过网是合法的,过网区全长9.40米。 此后,直到1978年,国际比赛都以法国排球规则为主,每次国际比赛前办学习班统一规则要求,没有正式出版国际排联规则。1979年国际排联才出版正式规则。这以后,排球规则逐步演变: 球:圆周65-67厘米,重量260-280克,气压0.48-0.52千克/平方厘米;1972年改为圆周66±1厘米,重量270±10克;1980年球的气压改为0.40-0.45千克/平方厘米;1997年进一步减低为00.3-0.325千克/平方厘米。 网高:1954年女子网高由原来的2.23米改为2.24米,并一直保持至今。 暂停时间:1958年由1分钟改为30秒。 换人次数:1958年每队最多在一局中换人4人次,1961年起改为6人次,并一直延续至今。 拦网:1965年允许拦网队员手伸过网阻拦对方的扣球、吊球。 标志杆:1968年在球网两端设立了两根标志杆,两杆之间的网上宽度为9.40米;1977年又把标志杆各内移0.20米,过网区宽度改为9米。 发球区:1996年由原来的3米扩大为9米。 身体触球:1993年由髋关节以上身体部位可以触球增加到膝关节以上身体部位,1996年扩大到全身任何部位皆可触球。 目前排球规则的发展主要依据如下原则:使比赛精彩,减少不必要的中断;给队员更多打球的自由;适于电视转播。 *局间休息与交换场区 (1)局间休息——每次局间休息3分钟,从上一局裁判鸣哨比赛结束时到下一局裁判员鸣哨发球为止。局间的工作是交换场地和填写位置登记 表(1—2局休息3分钟;3—4局休息10分钟); (2)交换场区——每局比赛结束后;决胜局某队获8分时(不休息,按原位置继续比赛); (3)决胜局没能及时交换场区,应在此错误被发现时立即进行交换,保留交换场区时两队已得比分。 例外的比赛间断 (1)受伤及处理——裁判员应立即中断比赛,该球重打;进行正常换人或特殊换人;否则给3分钟休息(一队员全场一次);否则为阵容不完整; (2)外因比赛间断(2小时以内)——原场地:保留原比分、原队员、原位置;改换场地:保持该局开始时阵容和位置,该局重新开始,保留已结束的各局比分,重新选择场地。(4小时以上)——全场比赛重新开始。 *延误比赛 (1)类型——换人延误时间;拖延暂停时间;请求不合法的替换;同一局中再次提出不符合规定的请求;场上队员拖延比赛; (2)引起延误的主要原因——暂停、换人、系鞋带、擦地板; (3)延误判罚(同一局中)——延误警告(第一次);延误判罚(第二次延误比赛,该队失一分) 注:延误的判罚在同一局中对全队有效,采用升级判罚,下一局重新开始计算。 *不符合规定的请求(换人、暂停) (1)内容——比赛进行中请求;裁判鸣哨发球同时或之后请求;无请求权的人请求;同一队未经比赛过程再次请求换人;超过规定正常间断次数的请求(如第3次暂停、第7次换人); (2)处理方法(同一局中)——首次出现判延误警告;再次出现按延误比赛判罚失1分; (3)自由人——可随便上下且可不经过裁判允许;只能替换后排队员;向对方场区击球击球点不能高于网;不能发球;在前场做二传时,进攻队员击球点不能高于网,在后场做二传时无此限制;两次换人之间必须经过一次比赛。 *正常的比赛间断 (1)内容:暂停——非决胜局每队在8分、16分时各有两次技术暂停,每次60秒;此外每队每局各有2次自由暂停,每次30秒;决胜局只暂停两次,每次30秒;暂停可连续请求或换人连续请求;队员必须退出比赛场区;每次比赛间断都应记录与记分表上。技术暂停换人:每局每队最多6人次;在换人区内进行,运动员手举换人牌;每次请求可换多人次,并逐一替换;队员上下场次数位置必须合法;记录与记分表上。特殊换人:A:受伤主力队员(再上场的)可以用任意一个替补队员替换。如无人替换可给3分钟休息,如还不行就判该局失败,比分保留,并补足对方获胜所需的得分;B:如罚下的队员且又无人替补则不准换人。 (2)请求方法:成死球时,裁判员鸣哨发球前;只有教练员和场上队长有权请求;请求时必须出示法定手势。 *进攻性击球 (1)定义——直接击向对方的球(发球和拦网除外);球整体通过球网垂直面或触及对方队员,则为完成进攻性击球; (2)进攻性击球的允许——前排队员(任何高度的球,本方场地空间);后排队员(进攻线后任何高度的球;进攻区内——触球时球的一部分必须低于网上沿); (3)犯规——过网击球、击球出界(或触标志杆);扣击发球(前场区、球整体高于网上沿);后排队员在前场区完成进攻性击球,并且球整体高于网上沿; (4)后排队员进攻性击球犯规(三个条件同时具备,缺一不可)——踏及或踏入进攻区;触球时球的整体高于网上沿;完成进攻性击球。 *拦网 (1)定义——靠近球网、手伸向上高于球网、阻挡对方来球的行动; (2)形式——拦网试图(未触及球);完成拦网(触及到球);集体拦网(2或3人靠近,其中一人触球完成拦网); (3)状态——拦网队拦网触球后还可击球3次;拦网队员触球后还可再次击球;对方完成进攻性击球后或第3次击球后可过网拦网触球; (4)犯规——过网拦网(对方完成进攻性击球前或同时);后排队员完成拦网(个人或参加集体拦网,无论触球与否);从标志杆外伸入对方空间拦网;拦对方发球、拦网出界(球落对区界外、触标志杆、触手出界); (5)球网附近的队员:A.越过球网(网上沿)——允许过网拦网;进攻性击球后允许手随球过网;B.网下穿越——允许进入对方空间;允许手、脚的部分越过中线;允许进入对方无障碍区;比赛成死球时允许进入对区;C.犯规——过网击球(触球点在对区上空)、过网拦网(对方进攻之前或同时)、越过中线、网下穿越妨碍对方比赛、触网(有击球试图的主动触网,包括触及9.50米的网长及标志杆); (6)球网附近的球:A.球通过球网——球必须通过过网区进入对区、球从过网区以外进入对方无障碍区允许将球击回;B.允许球触球网(包括发球);C.球入球网——球入球网后可再行击球;球击破球网或使球网坠落,该球重新进行; *比赛中的击球 (1)击球次数:每队最多击球3次过网(拦网除外);第一次击球时,允许身体不同部位同一击球动作连续触球;两名或三名队员可以同时触球并计为两次或三次击球,若其中一人触球,则只计为一次击球; (2)击球的性质:球可以接触身体任何部分、球必须击出、球可以向任何方向弹出、球可以同时触及身体不同部位、第一次击球时(包括拦网),同一动作球可以连续触及身体不同部位; (3)击球的犯规:4次击球、借助击球、持球、连击; (4)双方队员网上同时击球:网上同时触球比赛继续进行,仍可击球次;球触标志杆或同时持球,则双方犯规该球重新进行;球飞向某方场区外侧则判为对方击球出界;某方击球3次后又在网上与对方同时触球,则4次击球犯规。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沙滩排球规则      沙滩排球的基本规则、场地大小、排球大小、得失分和交换发球权等方面与室内排球运动基本一样。细洁柔软的场地,长宽各为89米和18米,但场内没有发球区和前后排的限制。一般采用3局2胜制,每局握有发球权一方才能得分,先得15分者赢得一局。如果双方打成14比14平分时,净胜2分一方才能获胜。其实,这项运动更具休闲和娱乐性,你对种种规则大可置之不理,甚至可以自定规则,对于服装的要求也非常宽松,只要愿意,背心、短裤、遮阳帽、太阳镜随意穿戴,对自己身材有信心者,比基尼应该是最佳选择。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沙滩排球的魅力在于轻松随意和热闹有趣。  国际排联组织的两人制沙滩排球比赛,比赛规则与室内排球比赛规则的不同之处:   (一)一个队由两名队员组成。每队的两名队员必须始终在场上,没有换人。当发球队员击球时,除发球队员外,双方队员必须在本场区内,可随意站立,没有固定的位置,没有位置错误或轮转错误,但有发球次序错误。一局比赛每队首次发球时,记录员启示发球次序,比赛中,启示员应展示发球队员1号或2号的号码牌,指明该队的发球次序。记录员发现发球次序错误,应在发球击球后立即通知裁判员。  (二)每队最多可击球三次,拦网触手手也计一次击球,第三次必须将球从球网上空击回至对方场区。  (三)队员不得用手指帅球的动作来完成进攻性击球。  (四)队员用上手传球完成进攻性击球时,传球轨迹不垂直于双肩连线,即犯规。  (五)用上手传球防守重扣球时,允许球在手中有短暂的停滞。当双方队员网上同时触球时可以&持球&。  (六)在不妨碍对方比赛的情况下,允许队员穿入对方空间、场区和无障碍区。  (七)任何队员在本场区空间都可以对任何高度的球进行进攻性击球。  (八)每局比赛中,每队最多可请求4次暂停,每次暂停时间为30秒,任一队员都可向裁判员提出暂停请求。  (九)在任何方式的比赛中,当双方得分相国为5时,由记录员通知裁判员,随即双方交换场区。交换场区时可给球队最多30秒的休息时间。但三局两胜制的决胜局交换场区时,没有休息时间。  (十)三局两胜制比赛时,所有局间休息时间均为5分钟。  (十一)队员在比赛过程中受伤,可给予5分钟的恢复时间,但一局比赛中最多给予同一名队员两次恢复时间。队员5分钟内没有恢复或一局内同一名队员超过两次恢复时间,则宣布该队为阵容不完整。  备注:在2001年整个赛季中,国际排联将在沙滩排球比赛中试行每球得分制,同时还将把比赛场地从9米×18米改为8米×16米。  试行的每球得分制赛制为:三局两胜,每局21分,赢得对手2分或2分以上的队伍为胜队,比分没有上限;如出现1比1的局分,进行第三局比赛。第三局为15分,赢得对手2分或2分以上的队伍为该场比赛的胜队,比分没有上限;在前2局比赛中,当双方比分相加为10分时,交换比赛场地。第三局中,双方比分相加为5分时,交换比赛场地。每次交换场地时没有休息,不允许推延时间。  每局比赛中,各队有2次暂停,每次暂停时间为30秒;局间休息时间为1分钟;每场比赛中,对运动队的判罚不累积计算,但每局比赛中累积计算。每局开始时,重新计算该局的判罚次数;每场比赛中,每名运动员只有一次受伤暂停;第一局比赛抽签的失利者,在第二局开始时有权先进行选择。如进行第三局比赛时,则重新抽签。  在下一次世界沙滩排球理事会代表大会上,将根据每球得分制及比赛场地的试用结果,向国际排联2002年理事会提出包括至2004年雅典奥运会使用的正式竞赛规则的提案。国际排联理事会会后,将再不对2002年、2003年和2004年的竞赛规则进行任何修改。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排球比赛规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