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商大学计算机院系学习计算机广州大学有哪些院系书要学习?

400-883-2220
当前位置: >
2013北京工商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目录书目(专业型)
资深美女编辑
来源: 跨考教育
  计算机技术
  一、 专业名称及代码: 计算机技术 085211
  二、 专业概况
  计算机技术专业学位属于全日制工程硕士领域,它是计算机学科与实际应用结合最为紧密的领域,直接服务于国民经济的钥匙与纽带,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学科主要研究计算机技术在政府、企业等中的各种创新应用和大型项目管理,主要研究包括研究信息可视化与可视分析、互联网搜索与挖掘,智能信息处理、嵌入式系统应用等,本学科在可视化、网络挖掘等领域具有鲜明的特色,在企业管理、食品安全、医疗保健、经济金融、电子商务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基础和发展空间。
  培养服务于IT行业及企事业单位的IT应用技术骨干和技术管理人才。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掌握较系统的专业知识,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够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从事科研工作和应用IT技术独立承担工程项目的组织、管理、设计和实施的能力。
  三、研究方向简介
  01 信息可视化与可视分析
  本研究方向密切面向工业、商业和首都现代服务业中复杂数据分析需要,以实际工程项目为研究背景,综合运用计算机图形学、人工智能、计算机网络的理论和技术,解决多维、动态数据的可视表示、交互分析和辅助决策等问题。研究内容包括先进的信息可视化技术、智能分析推理方法、海量数据处理与存储技术、以及他们在企业管理、食品安全、医疗保健、电子商务、城市规划与管理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应用,以及开发面向上述领域的大规模数据可视分析和辅助决策系统的方法和技术。
  02 互联网搜索与挖掘
  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兴起的新技术,数据仓库用于决策分析,数据挖掘用于从数据库中发现知识。它们是商业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等的核心技术。该方向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异构数据源集成,数据仓库的设计,实施和维护等;研究各种通用挖掘算法,可视化数据挖掘,web数据挖掘,文本挖掘等。本方向的特色在于理论和实际项目的高度融合,充分发挥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的价值,为金融、商业企业、食品安全等领域提供基础性和实践性应用研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数据仓库设计与实施、企业数据挖掘、互联网信息检索与挖掘、金融数据分析与挖掘。
  03 智能信息处理
  智能信息处理是关于信息处理智能化的综合性研究,是人工智能、机器学习、Internet 技术、多媒体信息处理等多学科交叉发展的结果。面对高度的并行性、鲁棒性和非线性性信息,采用智能化处理方式能有效地解决传统方法难以解决的高度复杂的非线性问题,其应用领域非常广泛,研究已成为目前国内外理论及应用领域广泛关注的热点。本方向研究内容涉及数字媒体分析,包括数字图像与视频处理、模式识别、智能监控、物体识别等。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包括安全协议分析与验证方法研究、高可信软件技术与软件安全性分析、网络安全攻防技术等。
  04 嵌入式系统设计
  嵌入式系统是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软硬件可裁剪,适用于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有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在后PC时代,嵌入式系统无处不在。本方向主要研究包括嵌入式系统体系结构、嵌入式微处理器、嵌入式操作系统、嵌入式系统开发方法及开发流程;嵌入式系统硬件驱动设计与应用程序设计方法,嵌入式硬件系统设计,研究微控制器设计硬件电路以及微控制器的最小系统电路设计方法和多种外设的接口电路设计。培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嵌入式系统方向的实用型专业技术人才,掌握嵌入式系统软硬件的原理、分析、设计、开发、测试等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智能消费电子、流媒体应用系统、智能便携式系统等。
  四、考试科目:
  考试科目:
01 信息可视化与可视分析
陈谊&&&& 教授
李素&& 副教授
孙悦红 副教授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02数学二
④数据结构
C语言程序设计
02 互联网搜索与挖掘
李海生&& 教授
莫倩&& 副教授
韩忠明 副教授
毛明毅 副教授
03 智能信息处理
蔡强&&&& 教授
谭励 副教授
黄今慧 副教授
04嵌入式系统设计
刘宏志&& 教授
段大高 副教授
蔡青松 副教授
赵霞&& 副教授
  参考书目
数据结构(c语言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 978-7-302-02368-5
严蔚敏,吴伟民
C语言程序设计
C程序设计(第四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在阅读完“2013北京工商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目录书目(专业型)”这篇文庄之后,跨考网的小编将为大家推荐更多的相关内容,如果您心中的疑问并没有在这里解决,请留下您的信息,跨考网的老师将会在24个小时内,对您进行回访,帮您解决问题。
寻求名师帮助
所在城市:
毕业院校:
相关问题:
您的姓名:
您的电话:
请完整输入以上信息,并点击按钮,提交问题
快查工具箱&2012年北京工商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目录书目
学历类|      &&&|     
|      &&&财会类|     
|     &&&|     
计算机|    |        
&&-&&-&&-&正文
2012年北京工商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目录书目
【字体:小 大】
  北京工商大学是北京市重点建设的多科性大学,1999年6月由北京轻工业学院与北京商学院合并,北京机械管理干部学院并入组建而成。北京轻工业学院和北京商学院分属于原轻工业部和国内贸易部。北京商学院创建于1950年,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学校。北京轻工业学院创建于1958年,是我国最早建立的一所轻工业高等学校。合并以后,学校的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由单科性大学发展成为以经、管、工为主,经、管、工、理、文、法、史等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1980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81年开始招收研究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具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和计算机技术专业学位授予权,计算机系具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二个本科专业,其中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为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全系现有专职教师36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6人, 55%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85%的教师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在校研究生50余人,本科生500余人。计算机系包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研室、软件工程教研室、计算机基础教研室。计算机系现有计算机组成原理和接口技术实验室、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多媒体技术实验室、软件工程实验室以及校内实习基地等综合实验室,形成了以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为依托,以硕士研究生导师为核心,青年博士教师为主力军,以科研团队为基础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
  科研工作
  多年来,本学科十分重视科学研究工作的支撑地位,教师始终站在学科前沿,跟踪国内外先进技术,为企事业单位提供技术服务,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可视分析与协同计算、电子政务与信息化工程监理、商务智能与智能信息检索、社会网络计算等专业研究方向上具有鲜明特色和优势。近年来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科研成果,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子项目“离散全球格网模型的误差研究”、国家863高计划项目“知识经济与全球制造环境下智能管理信息系统”、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PEBI网格的理论和应用研究”、“面向城市道路交通的基于Voronoi图的动态路径规划研究”、国防科技重点预研项目“大型分布式仿真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研究”、“基于HLA的三维战场环境视景仿真”、北京市教委科技发展计划“智能XML信息检索及应用研究”、“基于网格的知识管理关键技术研究”等多项国家及省部级项目,完成了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委托项目“人体健康信息管理和评估系统”、西门子公司委托项目“项目管理系统PMS”、新华社通信技术局合作项目 “新华社主题新闻追踪服务系统”、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数值计算前处理及数据可视化系统”等多项横向课题,为企事业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国电子学会一等奖、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公安部科技进步三等奖等多项奖励。发表学术论文四百余篇,其中SCI/EI/ISTP检索论文一百余篇,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多部。尤其是与各类企业合作的工程项目为企业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经济效益。
  导师简介
  陈谊教授:女,1963年出生,工学博士,教授,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曾赴美国伊利诺依大学做访问学者一年。现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负责人和研究生导师,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兼任中国计算机学会虚拟现实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图形图象学会虚拟现实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仿真分会理事。
  主要研究领域:信息可视化与可视分析、虚拟现实、信息管理、信息安全。
  主要研究成果:主持和参加完成各类科研项目16项,发表论文 60 余篇,其中被 EI收录11篇,译著 3 部。参加完成的国防重大预研项目于2008年获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200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4年度荣获北京工商大学优秀教师称号。目前主持在研项目包括:国防预研基金项目“大型分布式仿真网络信息安全研究”、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委托项目“项目管理系统PMS”等。
  主要讲授课程:计算机网络、信息可视化、专业英语。
  指导研究生情况:1998年开始指导硕士研究生,已培养研究生24人,毕业生就业单位包括:航天五院、新浪公司、中软公司、中科红旗、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软件开发中心、用友软件集团、中粮集团等。
  刘宏志教授: 男,1964 年出生,博士,教授。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员。
  主要研究领域:信息工程监理与电子政务、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
  主要研究成果:主持或参加了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60余篇,被EI/ISTP检索10余篇。主编、参编论著及教材10余部,获10多项奖励,参加近10项国家和部级重点工程的建设工作。刘宏志教授主编的《信息化工程监理》是我国信息化工程监理领域首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作为核心成员参与了国家标准“信息化工程监理规范”(GB/T5) 的起草和制定工作。
  主要讲授课程:软件工程、图像识别与处理。
  指导研究生情况:已毕业的研究生分别就业于研究所、软件公司以及政府部门。
  李海生教授: 男,1974年2月出生,博士,教授。IEEE会员,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员,中国系统仿真学会会员。现任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系主任,软件工程专业建设负责人。入选 “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深化项目中青年骨干人才”计划(PHR)。
  主要研究领域:数据可视化、商务智能与知识管理。
  主要研究成果: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EI、ISTP收录多篇。出版《Delaunay三角剖分理论及可视化应用研究》学术专著一部,参与编写著作多部。获2003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一项。作为主要完成人,参加国家重大专项项目、国家863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防科技预研基金项目等多个项目的研究。主持北京市教委科技发展计划项目(KM)一项,横向课题3项。
  指导研究生情况:已毕业的研究生分别在教育系统、科研院所就业,从事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刘杰教授: 女,1963年生 硕士研究生,教授,环境智能团队负责人,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主要研究领域智能信息处理、无线网络技术、软件测试技术。主讲本科生及研究生课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算法与数据结构》、《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技术》、《数据库新技术》等课程。近年来发表论文40余篇, EI收录1篇,ISTP收录2篇。撰写著作三部。曾参加国家信息中心“企业信息化与新型工业化道路”国家课题;曾主持省部级项目一项,参与国家级项目多项,主持了合作完成自动化驱动集团BAP平台开发,自动化集团KM知识管理项目等。主持完成纺织厂企业信息化工程项目。承担并完成了其他各类科研项目多项。
  蔡强教授: 男,1969年5月出生,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学博士学位。兼任中国系统仿真学会数字娱乐仿真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空天系统专业委员会委员,美国IEEE/CS、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员等。
  主要研究领域:计算机图形学、数字娱乐技术、智能信息处理。
  主要研究成果:在专业学术期刊或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50多篇,其中10多篇为EI、SCI、ISTP收录。完成和承担国家“863”子课题、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课题近10项。先后入选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深化项目中青年骨干人才计划、北京市委组织部优秀人才资助计划。
  指导研究生情况:已毕业研究生就职于TOM公司、南方航空公司信息中心,各自带领团队负责技术开发工作。
  莫倩副教授: 男,1972年6月出生,博士,副教授。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现任北京工商大学研究生部副主任,曾获评北京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和北京市科技新星。
  主要研究领域:互联网信息挖掘、搜索引擎和社会计算。
  主要研究成果: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SCI/EI收录12篇。出版译著2部,拥有软件著作权3项。作为主要完成人,参加国家863计划、国防科技预研基金项目等多个项目的研究,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目前,主持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项目1项,横向课题6项。
  指导研究生情况:近三年毕业研究生的就业单位包括:新浪公司、搜狐公司、淘宝公司、中船重工、中国船舶,以及法国电信等外资企业。
  韩忠明副教授:男,1972.10出生,副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博士后,硕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领域:数据库与数据仓库、互联网信息处理、信息检索、生物信息学等。
  主要研究成果:独立完成专著一部,合作完成专著一部。近年来共发表了学术论文近30篇,其中5篇论文被SCI收录,10多篇论文被EI/ISTP收录。参与或主持完成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目前参加2项北京市级科研项目,主持一项北京市教委科技基金项目,参与一项973项目。
  段大高副教授,男,博士,副教授。
  主要研究领域:多媒体信息处理、现代网络通信、无线传感器网络、嵌入式系统、数据分析等研究工作。
  主要研究成果:在核心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20多篇,多篇被EI、ISTP检索; 正式出版学术编著一部:《嵌入式系统设计》。 获得北京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2007电-3-010-03); 获电子学会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KJ-R05); 获2007年北京市高等学校骨干教师称号。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计算机应用技术 081203
  二.专业概况
  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设有四个研究方向:
  1、可视分析与协同计算
  2、电子政务与信息化工程监理
  3、商务智能与智能信息检索
  4、社会智能网络计算
  北京工商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硕士点是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培养具有坚实的计算机理论基础、能够从事计算机应用技术和系统的研究与开发的高级专业人才。目前在可视分析与协同计算、电子政务与信息化工程监理、商务智能与智能信息检索、社会智能网络计算专业研究方向上具有鲜明特色和优势。取得了一批创新性、实用性成果。与国内同类高校相比成果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已获得发明专利及国际专利发明博览会金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及成果奖3项。本硕士点现有专职教师36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5人。
  本硕士点的培养方案具有“重基础、强能力” 的特色。除基础和专业课外,定期邀请本学科国内外专家来校做学术报告,活跃学术气氛,鼓励和支持在校研究生参加各种学术交流及学术会议。与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和实习基地,如用友软件集团、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新华社通信技术局等,让学生在实际项目的研究和开发中学习和实践,毕业时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和软件开发能力,具有较强的就业竞争力。
  本硕士点研究生毕业后可就业于国内外大型IT公司、银行、国家机关、外企公司等或继续在国内外攻读博士研究生。往届毕业生毕业去向包括:中科红旗、航天五院、华为公司、中软公司、新浪公司、用友软件集团、中国工商银行软件开发中心、建设银行北京分行、中国农业银行等单位就业,以及到中国科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大学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到国外大学继续深造等。
  三.专业研究方向介绍
  01 可视分析与协同计算
  可视分析与协同计算是综合运用人工智能理论、可视化技术、软件工程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协同计算理论等技术,解决多源、海量、动态数据的可视表示、分析推理、辅助决策以及协同计算等前沿和热点问题,组成以先进的可视分析和协同计算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化信息处理与辅助决策系统。研究内容主要围绕信息可视化与交互技术、信息管理、智能分析与推理、协同计算理论、技术及应用系统,特别是侧重这些技术在商业和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研究。主要研究领域:
  (1)智能数据分析与可视化算法;
  (2)智能数据库、知识管理与智能推理;
  (3)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和协同管理等。
  02 电子政务与信息化工程监理
  电子政务与信息化工程监理是综合运用软件工程方法、计算机网络技术、人工智能、软件项目管理、以及现代管理科学等理论和技术构成的一个跨学科,跨专业的系统工程,其研究目标是解决目前我国电子政务以及信息化工程建设中的信息网络系统、信息资源系统、信息应用系统的新建、升级、改造工程中的系统规划、设计、开发、监理、评估和审计等领域的理论和应用问题。重点研究内容围绕电子政务与信息化工程监理所采用的理论方法、关键技术、体系结构、工作流程、成功范例、应用实践和发展趋势等。主要研究领域:
  (1)信息化工程监理理论、应用及系统;
  (2)电子政务理论、技术和方法;
  (3)信息化工程监理标准和规范。
  03社会智能网络计算
  社会智能网络计算主要涉及社会科学与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的交叉基础研究。研究内容包括开放复杂巨系统, 智能控制, 网络化系统,社会网络分析,智能信息处理, 机器学习, 数据和知识挖掘、搜索引擎和商务智能等。本研究方向的特色在于基于深入扎实的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研究基础, 进行多学科、交叉性、综合化的研究。主要研究领域:
  (1)互联网数据挖掘;
  (2)网络舆情与网络文化监管
  (3)智能搜索引擎
  04商务智能与知识工程
  商务智能与知识工程综合运用计算机软件技术、人工智能、可视化技术、优化理论等基本原理,面向大量的商业数据,将结构复杂的信息通过数据仓库进行合理组织,利用OLAP(联机分析处理)和数据挖掘技术,按照商务需求对数据进行分析、运算,并利用一些界面友好的报表工具将结果显示出来。主要围绕信息系统、数据分析、知识发现和战略四个层面展开研究。主要研究领域:
  (1) 数据挖掘以及数据可视化算法;
  (2) 空间信息及数据的存储、检索、展示方法;
  (3) 语义网、本体与知识工程。
  四.考试科目
研究方向 联系电话 考试科目 复试科目 01 可视分析与协同计算 010----&&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 ③301数学一 ④408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 同等学历加试科目: ①数据结构②操作系统&& 计算机专业综合知识(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 02电子政务与信息化工程监理 010--- 03社会智能网络计算 010--- 04 商务智能与知识工程 010---
&&  初试要参加专业课全国统一考试复试:
专业名称 复试科目 参考书 出版社 作者 计算机应用技术 计算机专业综合知识 数据库系统概论(第4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王珊 《C程序设计》(第四版) 清华出版社2010年版 谭浩强
将这篇文章一键分享到:
上一个文章: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广州大学有哪些院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