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给我发一个24式太极拳音乐口令的视频啊?有口令的,感激不尽了,

作者:kbr5800 回复日期: 00:16:11  回复
      哥 收徒弟不.........  =====================================================================  
哥是在职人员,没时间呵。更关键的,哥是初窥门径,岂敢误人。
  作者:wlltrhmnl 回复日期: 23:53:09  回复
      好贴好贴!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一口气看了4页,11点多了,明天再看!楼主简直说到我们心坎里去了,看楼主经历,本人自惭形悴,我练陈式也有3年,今年初明白自己一直在走空架子,于是沮丧得很,初练时膝盖足足疼了4个月,练到现在屁也没有练出一个,更不用说气贴脊背了,丹田早就知道在肚脐眼下面,但师傅教时说的意到气到,气沉丹田简直不知所指(空论的气),就是根本没东西可以沉下去,到目前为止自己到处找好的师傅,要不没空教,要不不对外交,名气雷一样大的算了不敢找过去,现在真不知道该怎么继续下去了,放弃又太可惜!所以只能在原地打滚了,老架一路练到现在估计“招熟”还勉强吧,自问有时对拉劲、力源于足至腰、腰转而肩肘手相随这些有点感觉,希望楼主能指点指点!    =========================================================================  
你现在需要的是基本功的提高,套路是基本功的组合运动。      
  比如说,我以前学云手,教练说是为了练缠丝劲,让不停地画圈。而陈沛菊讲,云手是个将躯干、手、脚、步等周身协调运动的技术要领和功法综合运用的招式,不能想缠丝劲。初学时,不是画圆,而是画方;不是画平面,而是前后左右立体地画不是用手画,而是腰裆胯带腰的转动;不是练前面,而是练后背等等。这些若不懂,就莫谈功夫。
      《我学太极拳的不平凡经历》    整理版:
/3s6m9o      
  别扯了,中国就好整些个云里雾里的东西,就像网上高人说道的,赢了和你论功夫,输了和你讲理论。反正都是赢  怎么没看见太极名家在日本人横行的年代有什么作为啊  怎么没看见现在太极名家在国际竞技赛上牛啊  说一千道一万出去干,就是个死,还是窝在家里装大师比较托底安全些。  不过太极要比少林高,因为不管怎么说它不出去,不像少林出去一个让老美的普通特警给爆出屎来,还是留着糊弄人好。  就像当年满清时候给西方揍屁滚尿流后,西方对中国的评价“没什么神秘的”  曾经有个介绍各种搏击杀伤力的节目,开始还有个中国功夫小子,第二集就没了,因为什么,可能是它的糟烂东西实在拿不出手,不好现眼。
  肩肘手相随这些有点感觉,希望楼主能指点指点!        =========================================================================     你现在需要的是基本功的提高,套路是基本功的组合运动。    感谢大师给予的指点,通过我平常的了解,我的理解是太极的精髓在于任何动作都是和经络及自身内息运行是吻合的,至于什么套路和动作并不是很重要,也没有特殊的界定什么套路是最好的,到了很高境界时其实迎合自身和符合太极原理可以随意演练的对吗?是故什么架子好什么架子不好是否都是派别的措词而已,关键在于哪派教的时候是否抓住了关键的原理,至于搏击方面是在社会上足以证明修炼的手段,也是技巧修炼高低的体现,其实按照自身修养的话是否也可以忽略呢!我的感想,请予以指正。
      《我学太极拳的不平凡经历》    整理版:
/3s6m9o      
  小女子上个月刚跟老爸学了老架一路~之前觉得太极不适合俺这个小妮子,一直到三年瑜伽把腰练伤了,才决定练太极…现在觉得太极很好…Mark了,慢慢向楼主学习~
  看了日本合气道大师的视频就知道太极的实战能力了。
  作者:wlltrhmnl 回复日期: 11:07:05  回复
            感谢大师给予的指点,通过我平常的了解,我的理解是太极的精髓在于任何动作都是和经络及自身内息运行是吻合的,至于什么套路和动作并不是很重要,也没有特殊的界定什么套路是最好的,到了很高境界时其实迎合自身和符合太极原理可以随意演练的对吗?是故什么架子好什么架子不好是否都是派别的措词而已,关键在于哪派教的时候是否抓住了关键的原理,至于搏击方面是在社会上足以证明修炼的手段,也是技巧修炼高低的体现,其实按照自身修养的话是否也可以忽略呢!    ==========================================================================    
你的见解很正确。太极拳一招一式皆以技击为目的,而平时练拳决不能想着一招一式如何打人,谁想谁就陷入误区。这就是“有心求柔、无欲成刚”的道理,太极拳的技击功夫是强求而不能得、无心而自然成。有些拳师在教拳时,刻意向学生讲授每个招式的打法,这是故意吸引学生的眼球作卖点的,其实把学生领进了死胡同。
  从头至尾仔细阅读了帖子,受益匪浅。请问楼主在什么地方?我也很想学小架,不知杭州有没有好的老师?
  明师难求啊。
  先支持一下吧,顶完再看
  标记,学到不少
  无极大师!近来怎么不续贴了,来拜访你会不会惊扰大驾?可否给予指点?或者哪里有好的师傅介绍一下,陈沛菊那边会不会太大牌了,按照你的修为以及和陈师傅的交情当然会点拨你,类似于我们这种基础的冒然过去也估计也学不了什么吧?
  作者:wlltrhmnl 回复日期: 11:42:24  回复
      无极大师!近来怎么不续贴了,来拜访你会不会惊扰大驾?可否给予指点?或者哪里有好的师傅介绍一下,陈沛菊那边会不会太大牌了,按照你的修为以及和陈师傅的交情当然会点拨你,类似于我们这种基础的冒然过去也估计也学不了什么吧?  ==========================================================================  
不一定非要到陈沛菊的拳馆学习,明师应该到处有。明师功夫不一定很高,但他能够懂得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他能够系统性地把技术和理论较为全面传授给你。套路熟练后,明师给你一次指点的东西,就可以让你至少练习半年。
  楼主大哥您好。小弟也很喜欢太极拳,读大学期间曾经跟一位师傅学习过。不过后来因为某些因素就没有继续。现在岁数见长,体质渐差,很想重新学习、强身健体。苦于明师难求,特请教于您,您可知浙江台州有哪(几)位明师。您见多识广,还请您指点一二。感激不尽。
  @2010无极之谈  09:22:51    作者:wlltrhmnl 回复日期: 11:07:05  回复                  感谢大师给予的指点,通过我平常的了解,我的理解是太极的精髓在于任何动作都是和经络及自身内息运行是吻合的,至于什么套路和动作并不是很重要,也没有特殊的界定什么套路是最好的,到了很高境界时其实迎合自身和符合太极原理可以随意演练的对吗?是故什么架子好什么架子不好是否都是派别的措词而已,关键...........  -----------------------------  请教:套路熟了接着不就是懂劲了吗,不理解招式的含义怎样懂劲呢?
  作者:wlltrhmnl 回复日期: 11:42:24  回复           无极大师!近来怎么不续贴了,来拜访你会不会惊扰大驾?可否给予指点?或者哪里有好的师傅介绍一下,陈沛菊那边会不会太大牌了,按照你的修为以及和陈师傅的交情当然会点拨你,类似于我们这种基础的冒然过去也估计也学不了什么吧?    ==========================================================================     不一定非要到陈沛菊的拳馆学习,明师应该到处有。明师功夫不一定很高,但他能够懂得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他能够系统性地把技术和理论较为全面传授给你。套路熟练后,明师给你一次指点的东西,就可以让你至少练习半年。  ====================================================================  
说得也是,就是我们浙江这边好像明师并不好找,特别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以指正,估计是可遇而不可求,说白了就是太极心法和基本功的问题,套路相比起来反倒次要,像你说的那样指点一些让我练习个半年那是再好不过,能介绍或推荐吗?或者我过来河南来找你可以吗?行的话单独留个联系方式给我!
  抱歉,我在此只是谈一点事理而已,水平嘛,还算是初学,不敢教人。
  那是真的有点过分了,聊得我们的心坎里痒痒,却让我们自己想办法,应该帮我们解决一下嘛!抱歉呢就不用了!
  每个大师都成名不易。我曾经在看了一些名师的视频后有不赞赏的态度,可是当从网上看了两位名师写的自己的学拳经历,为了取得太极拳真经,或几下陈家沟,或尊师勤学,数十年信念不变,追求依然时,很感动。我不再是看他的功夫水平如何,而是敬重他们对太极拳的崇敬、对太极拳事业的投入。每个人学拳都有自己的因缘际遇,拜师不同,功夫水平自然不同,但我们不应该去评判他的水平,更不能妄加指名道姓地评头论足,应尊重每一位太极拳明师和名师。所以,楼上的既然有心求学,还要靠自己与老师们多接触、了解,跟谁学不跟谁学,缘分呐。
  无极大师好!这么说是让我觉得自己有点浮躁了,走到哪里算哪里吧,一切随缘!相信能刻苦练习,求学心坚定早晚也会获得我该得的修为,目前的困惑也只能先放一边,总不可能放掉既有的去追求心目中想象的而暂时还不存在的理想状态!扛过目前的困惑说不定就是一种进步!
  台州的明师有个叫杨谷华的.我跟他请教过多次.对于饿这样的初学者,必须手把手的&喂&,方能感觉到劲力的存在和运用.如此对老师来说是很辛苦的.因为学生的程度没达到,很多东西老师一放手,学生又找不到了劲.  劲这个东西说起来很玄乎,其实是每个人的本能.只是大家感觉不到,更不知道如何去运用.我有一次睡不着,胡思乱想的,忽然想到莆乳动物,由此而霍然开朗.什么先天后天的.其实就是人直立行走后,后天之力是靠肩膀和手臂发力.而动物是靠腰腿发力.但是要练到自然而然的腰腿发力,却不是件简单的事,非穷年累月不可.诸位不妨调出了动物视频看看,比如非洲的花豹或狮子,注意看它的前肢是否用力.  呵呵,胡乱说了一些,供大家参考
  狗熊背痒去蹭树
    作者:九月鹰飞1972 回复日期: 10:02:08  回复
        劲这个东西说起来很玄乎,其实是每个人的本能.只是大家感觉不到,更不知道如何去运用.我有一次睡不着,胡思乱想的,忽然想到莆乳动物,由此而霍然开朗.什么先天后天的.其实就是人直立行走后,后天之力是靠肩膀和手臂发力.而动物是靠腰腿发力.但是要练到自然而然的腰腿发力,却不是件简单的事,非穷年累月不可.诸位不妨调出了动物视频看看,比如非洲的花豹或狮子,注意看它的前肢是否用力.但是要练到自然而然的腰腿发力,却不是件简单的事,非穷年累月不可.诸位不妨调出了动物视频看看,比如非洲的花豹或狮子,注意看它的前肢是否用力.    ==================================================================  
理解的很到位!至于要练到自然而然的腰腿发力,并不是件困难的事,因为这是太极拳小架的入门最基本的动作要领,由老师指导,每天2个小时,3个月就可以了.  
  顶!!!!!!11
  学习。
  太极拳?我也喜欢
  留记号
  留记号
  @2010无极之谈  08:54:49    抱歉,我在此只是谈一点事理而已,水平嘛,还算是初学,不敢教人。   -----------------------------  ——很感激楼主的系列好文给我指点迷津!我刚刚于前几天购得十几张光碟准备自学陈氏太极拳,练太极拳的想法已有一年了,万幸的是我在此时看到你的学拳经历,对我而言难道不是种缘分吗??多亏楼主的一片至诚之心,拯救了无数太极爱好者的身心!感激之情无以言表!!
  rhf rhf   
  快快快
  顶起来
  @2010无极之谈  19:52:14    作者:luantaol 回复日期: 15:17:06  回复                       老师你说膝盖严禁左右摆,可是我试了试,实腿转的时候,膝盖多少还是要摆的,怎么办......  -----------------------------  说的好啊,高人。我看视频学的,光仔细思考这个单鞭裆转,都思考了两个星期,才做对。臀部要翘一点,后移转向左腿。
  要是能早点看到这个好帖,我的膝盖也许就不会疼了。这个陈正雷还害我仔细分析研究,两个星期左右,才整出来楼主你的一句经典的话的道理。我两个星期的成果就只有你的一句话那么简单。哇,想哭。。。。。
    作者: 回复日期: 22:03:02  回复
      @2010无极之谈  19:52:14      作者:luantaol 回复日期: 15:17:06  回复                               老师你说膝盖严禁左右摆,可是我试了试,实腿转的时候,膝盖多少还是要摆的,怎么办......    -----------------------------    说的好啊,高人。我看视频学的,光仔细思考这个单鞭裆转,都思考了两个星期,才做对。臀部要翘一点,后移转向左腿。   ==============================================================================  对,臀部微泛,身体微前倾15度,右脚后跟内侧用力一蹬即可转换中心。  
  想问楼主你个问题,不知道你可有空回答。    :“我练的是老架一路,现在实在不想再千辛万苦跑到郑州拜师学小架一路了,我就是想知道老架一路能出功夫吗?  老架一路在安徽这边有没有什么高手可以推荐(我是安徽的)。  新架虽好,但是难练,太多缠绕的动作。  当然我可能老架一路练习一段时间后,会学习新架。    楼主,我记得你练习的也是老架一路,是吧?可以加你QQ,当我有问题的时候咨询你吗?  请问你QQ多少
  (继续焦作年会的感想)  比赛分几个场地同时进行,转悠了两天,认识越加深刻:所谓比赛就是看谁表演的花哨、漂亮,至于功夫、技击水平,是黄鼠狼生出老鼠仔,一茬不如一茬。  下榻处有一行浙江人,练小架的,领队的王先生练有8年小架拳。比赛结果是,他的跟他同组比赛的学生拿了一等奖,而王先生获二等奖,可是他这位学生学拳还不到2年!!真是糗大了,裁判怎么搞的?  王先生很纳闷也不甘心,就要探寻个究竟。待晚上我们一起聊天时,他说:“经过了解分析,这些裁判的几乎都是年轻人,对太极功夫掌握尚浅,而且几乎95%的裁判员是练大架的,对小架根本就不懂,没练过小架,却去裁判小架比赛,竟有这样荒唐的事情。”  太极拳是武术而不是舞术,80年代以前的老架在和小架一样,一点也不好看,不花哨。现在的老架与时俱进了,只求好看,无规乱矩,动作夸张张扬,拧膝晃膀,手脚妄动。这与现代社会浮躁、功利、迷惘是多么的吻合呀!  一个很形象的对比:小架内敛含蓄,老架张扬浮躁;小架谨守“身手足规矩绳束”,抱朴守拙,老架是四肢奔放,彰显个性。所以,现在社会上出现了五花八门的“x太极”噱头来攫名谋利,也就不难理解了。  
  作者: 回复日期: 15:57:45  回复
      想问楼主你个问题,不知道你可有空回答。        :“我练的是老架一路,现在实在不想再千辛万苦跑到郑州拜师学小架一路了,我就是想知道老架一路能出功夫吗?  ========================================================================  
没有不好的拳,只有不好的老师。  
  楼主您好,我是练24 42套路,非常想学习传统套路杨氏太极,或者陈氏太极,请问在青岛有您知道的明白师傅吗?
  焦作年会我没去,因为时间关系以及自己学艺不精,不敢去丢人现眼!同门师兄弟这次焦作之行收获颇丰,金牌10多枚银牌10多枚,在师傅的悉心教导和规范演练下,每次比赛皆能显露头角,但不知怎么对这个俺一点兴趣多没有,估计大家和我一样的话,太极的传播工作会有问题,请教无极大师:“有人讲的先练大架(老架),待大架练好了再练紧凑的小架”这句话有没有道理?  有个疑惑请教,敝人最高的要求和最向往的境界是:能够锻炼到周体通泰,身体倍棒,能通周天或一定的内力,练到最后能以内为主,外形为次,不知认真学习小架和不断磨练是否能达到这个境界?至于搏击和表演对我来说很不在意!目前学习的状况自己已经否定,因为就是走架子,根本没有心法和站桩等,估计弄个10年也是浪费时间最多等于跑步!
  请无极大师给予点评,因为每个人对太极的态度是不一样的!
  mark,我也在学陈氏太极
  楼主老师你好
太级纯外行
能学吗?    我小儿6岁半了
我刚给他报了个武术班,想让他学2年武术再学太极。    我想先
一些基础 (站桩一些的啥的) 再去郑洲学
中吗?    我南阳的    我加你了
能教给一些入门方法吗/
  楼主老师你好
太级纯外行
能学吗?    我小儿6岁半了
我刚给他报了个武术班,想让他学2年武术再学太极。    我想先
一些基础 (站桩一些的啥的) 再去郑洲学
中吗?    我南阳的    我加你了
能教给一些入门方法吗/
  HUBEIDK 就是在此帖中装B
  作者:wlltrhmnl 回复日期: 10:23:17  回复
      焦作年会我没去,因为时间关系以及自己学艺不精,不敢去丢人现眼!同门师兄弟这次焦作之行收获颇丰,金牌10多枚银牌10多枚,在师傅的悉心教导和规范演练下,每次比赛皆能显露头角,但不知怎么对这个俺一点兴趣多没有,估计大家和我一样的话,太极的传播工作会有问题,请教无极大师:“有人讲的先练大架(老架),待大架练好了再练紧凑的小架”这句话有没有道理?    有个疑惑请教,敝人最高的要求和最向往的境界是:能够锻炼到周体通泰,身体倍棒,能通周天或一定的内力,练到最后能以内为主,外形为次,不知认真学习小架和不断磨练是否能达到这个境界?至于搏击和表演对我来说很不在意!目前学习的状况自己已经否定,因为就是走架子,根本没有心法和站桩等,估计弄个10年也是浪费时间最多等于跑步!  =============================================================================  
“先练大架(老架),待大架练好了再练紧凑的小架”,在陈家沟没这种说法。而外界之所以这样讲,总要给那么多练大架的吃饭的饭碗吧。  
至于你疑惑的问题,是个不需要疑惑的问题。    
  湖南长沙有没有认识的明师啊?
    湖南长沙有没有明师,我非常想学,敬请赐教!
  我也喜欢太极拳。
  我也喜欢太极拳
  张志俊太极视频  /programs/view/mTVp1Wpllig/    鲍静潜太极视频  /v_show/id_XMjUyOTg4OTE2.html    给楼主出个难题。能不能比较一下上面两段太极。说说各自的长处和短处。    我个人感觉是,张志俊打的行云流水,每时每刻劲从地发,从不丢劲;而鲍静潜的架子工整,但手上,肩上动作略显生涩,尤其是在拳势变换的时候。    我不得不说张志俊的太极是我能找到的所有视频中,我最喜欢的。此外还有,田秋信的,刘承德的也都不错。
  @raineed  22:57:12    张志俊太极视频    /programs/view/mTVp1Wpllig/        鲍静潜太极视频    /v_show/id_XMjUyOTg4OTE2.html......  -----------------------------  想必他的你会更喜欢——/programs/view/_9xxOulENS8/
    作者:raineed 回复日期: 22:57:12  回复
      张志俊太极视频    /programs/view/mTVp1Wpllig/        鲍静潜太极视频    /v_show/id_XMjUyOTg4OTE2.html        给楼主出个难题。能不能比较一下上面两段太极。说说各自的长处和短处。        我个人感觉是,张志俊打的行云流水,每时每刻劲从地发,从不丢劲;而鲍静潜的架子工整,但手上,肩上动作略显生涩,尤其是在拳势变换的时候。        我不得不说张志俊的太极是我能找到的所有视频中,我最喜欢的。此外还有,田秋信的,刘承德的也都不错。  =========================================================================  
常识: 自己练拳的水平不同,看拳的水平就不同。多学,多看,就知道了。  
  帖子还没看完,做个记号    另外请教一下楼主,从多大年纪开始练太极比较合适呢?    7岁小孩可以练吗?50岁退休老人开始练,晚么?
    mark
  常识: 自己练拳的水平不同,看拳的水平就不同。多学,多看,就知道了。  -----------------------------  楼主在逃避问题么,呵呵。如果怕得罪人,那就说好的方面吧。把二人的优点都说一下。
  练拳三月,按老师的话去练得现在有百汇顶物的感觉,但就跟楼主说那样老觉得脖子梗的难受头胀头晕,但丹田是一点感觉都没有漆黑一片,没半点老师讲得气息温暖感。哎。。。。另左膝疼得难受(这不怪练拳,练之前就会疼,踩离合器踩得)。最后请教个问题:泛做何解?我尾椎断过内凹不知影响练功不?
  @月出川东  22:15:24    练拳三月,按老师的话去练得现在有百汇顶物的感觉,但就跟楼主说那样老觉得脖子梗的难受头胀头晕,但丹田是一点感觉都没有漆黑一片,没半点老师讲得气息温暖感。哎。。。。另左膝疼得难受(这不怪练拳,练之前就会疼,踩离合器踩得)。最后请教个问题:泛做何解?我尾椎断过内凹不知影响练功不?  -----------------------------  很多时候,想要练某个部位,不应只限于这个部位,而应该找跟这个部位最近的其他部位。    比如,要松胯,不是只放松胯,而是要找胯下面的膝盖和胯上面的腰。绷紧膝盖和腰,胯自然松;    同样,要虚灵顶劲,不只是脖子梗劲,而是下面的胸和肩找好了位置,脑袋自然上顶;    手要顺,逆缠(张志俊说的那种缠法),不是只手指上的使劲,相合,而是手指往前的那个关节(在手掌中)相合,同时再往前,要注意手腕要稍稍顶劲,才能做到手指相合和放松;    继续,要整个手松,要找肘,肘要顶劲;肘要松,找肩和头(比较特殊)...依次类推。
  只有淡泊名利的人,才能修出真功德·
  记号一下,以后仔细看。
  我也想学太极,就是怕走错路,不得道,反误自身
  我也标记一下,各位继续
  @raineed  22:57:12    张志俊太极视频    /programs/view/mTVp1Wpllig/        鲍静潜太极视频    /v_show/id_XMjUyOTg4OTE2.html......  -----------------------------  看了下,感觉和你不同。张老师的外露,鲍老师的内敛。
  xianmark
    作者:hdcdcn 回复日期: 15:57:43  回复
      帖子还没看完,做个记号        另外请教一下楼主,从多大年纪开始练太极比较合适呢?        7岁小孩可以练吗?50岁退休老人开始练,晚么?      =========================================================================  
7岁小孩子,不要灌输他那么多理技,教他比划,不教规矩,动作自然舒适为准。小孩儿心性纯真,动作招式熟练后,内在的东西比大人悟得快。  
不论多大年纪,只要能站起来抬腿走路,都可以连太极拳。
  作者:zerott2005 回复日期: 23:14:58  回复
      只有淡泊名利的人,才能修出真功德·        ======================================================================    
真知灼见!!!学拳者不可不知。
  作者:月出川东 回复日期: 22:15:24  回复
      练拳三月,按老师的话去练得现在有百汇顶物的感觉,但就跟楼主说那样老觉得脖子梗的难受头胀头晕,但丹田是一点感觉都没有漆黑一片,没半点老师讲得气息温暖感。哎。。。。另左膝疼得难受(这不怪练拳,练之前就会疼,踩离合器踩得)。最后请教个问题:泛做何解?我尾椎断过内凹不知影响练功不?    ===========================================================================  
泛是与敛相对的动作要求。对于臀部外泛,其实是臀部的松开。  
尾椎断过内凹,应注意自然舒适地活动,不可强为或过度训练腰裆劲。
  看了下,感觉和你不同。张老师的外露,鲍老师的内敛。  -----------------------------    只可惜镜头没有鲍老师脸部特写,但在张志俊的其他视频里有偶尔的脸部表情,严肃专注,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请教楼主:  大架与小架的区别,能简要的讲下吗?
  百度了陈沛菊老师的教学网站,  没有学习的收费标准啊,  不想陈小旺老师的太极学校网站,不同类型学习班的学费,食/住宿费用都说明了,便于学习者斟酌选择。    楼主经常得临陈师亲传,情况必定了然,是否可以告知一下,尤想了解vip学员的,另外请楼主不妨建议陈师,加强网站的管理与教务的公开,聘任管理者的大气与气质很关键,  静候……        
  看了陈伯祥的小架,舒服!有人说小架里能看到一个老农的影子,俯身驼背的,看了那么多练太极膝盖练坏了的,可笑啊,太极应该使膝盖更强的,我告诉你们,这个老农的影子就是太极的真功夫,其他的,越好看越歪路,出不出功夫跟架子高低没关系,内练一口气,关键是气要顺,要越练越混元,尤其是小架,架子好看了,就啥也不是了,和表演得金牌的对着看,越像金牌的越歪
  前面有人贴了好多视频讨论高低,个人觉得有的教练把小架练的像老架,名师之高徒,是不是真功夫不外示呢,关门练的和开门练的有分别???
  太极本就无领军人物,无一代宗师,现在就是敞开了教,也未必教出或碰到可以划时代的人物,  如再这么保守自珍下去,也就两代之后,就啥都没有了,    真正为了(陈氏)太极,敢于开门是正确的,必须的,有这样胸怀的人,必定是不凡之人,而有这样胸怀,又身怀绝技,兼此二者,二三百年或一遇,今世如有此人物,必定能整合陈氏太极,光大陈氏太极,如陈氏太极为我中华乃至世界人民皆思必修之技,那陈沟为太极祖庭,陈氏子孙后世福泽绵长,岂不比人人自珍一技为孔方兄而各自为战强很多,,而外人为老架新架大驾小架莫衷一是,思此乱象而驻足彷徨,恐不得真技而敬而远之,求真者去,逐利者来,则太极之没落可待也。。。    陈氏子孙当思之,,    
    徒弟百百千千,教徒岁岁年年,一辈子碰到一个真正行的就成全了这门技术和师傅世世代代了,,,当年陈氏太极那么好,也多亏陈长兴胸襟开放教了杨露蝉,从此太极广为人知,从此无论哪家太极出了人物,人们都会追根溯祖到陈氏太极,没人因为杨露蝉,武禹襄,孙禄堂自成了太极一派而低看了陈氏太极,相反相学太极的都要找陈氏,这就是开放才能强大的活例子,,,这么多太极大师,其实未来的分野就在谁碰到了高徒……,而这,不仅需要缘分,机遇,也要人品。。。武德是内在的,是自然而然的,是容不得半点虚假和装样的,      ---------------这个帖子总看,,以上废话不针对任何个人,而是对陈氏太极拳整体感慨,真心希望将来陈氏太极拳能成为中/小学必修技,成为真正的国技,这需要陈氏太极弟子的不懈努力与博大胸襟啊        
  和第八套广播体操,到底谁厉害?  广播体操已经进化到第九套了。
    广播体操你做一辈子也就是广播体操,  太极拳,再不济,你练十年也有功夫在身,出了功夫,想实战就不难,最不济打几仗也就通了,    广播体操就不行了,因为广播体操只是一种拉伸和活动关节,没有呼吸和意,既不是修炼也不出功夫,  安得斯丹
  花了三天看完了此帖,谢谢楼主各位的真知灼见。太极要发展,捂着藏着不成啊
  作者:wp1812 回复日期: 15:48:49  回复
      请教楼主:    大架与小架的区别,能简要的讲下吗?      ================================================================================  
大架小架,一脉相承,风格各异,异曲同工。练老架,莫过于四大金刚;练新架,莫过于陈瑜;练小架,莫过于陈伯祥、陈沛菊。能不能学到东西,但看其师承渊源、德行为人、素质修养和教拳水平。
  @2010无极之谈  09:47:02    作者:wp1812 回复日期: 15:48:49  回复大架小架,一脉相承,风格各异,异曲同工。练老架,莫过于四大金刚;练新架,莫过于陈瑜;练小架,莫过于陈伯祥、陈.....  -----------------------------    不敢苟同。楼主评论显然非常倾向“陈”姓本家。要知道,一个老师收徒上百,其中有的聪慧,有的慢。其聪慧的自然慢慢博得名声。但一个老师的直系亲属没的选,能成才的概率要小太多了。所以,正常的一个拳法最好的人多是外姓人。    这里也不要说家传不家传的,你也练过拳,知道里面的东西都非常直接,教拳的师傅多数都不藏着掖着,而是全部点到,让有恒心,有头脑的学生悟到。所以,这里家内传承不是觉得好坏的因素。    在我看到的视频中,陈姓打的太极拳多数都不如外姓的,还是上面的评论,我觉得,山东洪传太极打的都很不错,河南张志俊也很好,北京的田氏打的也有特点。
  本次焦作年会还有个亮点,就是名家论坛。与往年一样,了无新意。更有趣的是一位著名大学的太极拳教授的学术报告,教授的主题内容讲的是论太极拳的手、臂、肩、背的研究发现,一看内容,真逗,教授辛勤苦练加研究发现的太极拳技法,竟然是我在跟陈沛菊老师刚开始学习时就学到的基本技能啊!而这可是这位教授的学术研究成果呀!  
由此联想到全国各地一些大学开设的太极拳专业课程,据我所知,他们的老师本身就没有几个能够入门、甚至练出功夫的,他们的学生花了几年的学费,拿了个大学毕业证,扛回家一堆金银奖牌,实际上是腹中空空,花架子一套。  
这个现象在社会太极拳拳友中也很普遍。你为了“气贴脊背”或“裆走后弧”或“两膊相系”,问过很多拳友而不得其解,;你翻经寻典而找不到有实质性的指导内容,你求教于某大师,他语焉不详地给你说了一大堆让你似懂非懂找不到北的东东。告诉大家一个不是机密的机密:这些会引起你太极拳本质变化东西,看着很高深神秘,其实只需5分钟的时间,一讲你就能练到身上的。但是,任何一位老师都不会轻易地告诉你那么多或那么透,因为,真经不轻外传,但看有缘无缘。  
不断有拳友告诉我,说他在看书跟者光盘学练太极。我前面一再强调此举的不可为性,你们还不明白吗?就拿现在最权威的太极拳巨著---陈鑫的《太极拳图说》为例,此书堪称经典,不可不勤读,不可不常学。但是,仅看此书,你能学出功夫吗?不可能!  
陈沛菊讲,《图说》主要讲述了理论和拳技要求,但对于技术方法,陈鑫都避而不谈。具体的太极拳功法、技术的习练方法,都在《三三六拳谱》里,而且还有一部分此方面的手稿也并没示以外人。比如《图说》中几乎每一配图中对头部的要求是“顶精领起”,对腰部的要求是“腰精松下”,但是怎么个“顶精领起”、“腰精松下”?陈鑫没讲。  
  发送者:清泉细溪 日期: 18:17:00 [回复]   我的膝盖也是如此的疼,如何才能痊愈呢?    =========================================================================     我在前文已经讲了几个简单的方法,你试试吧。不少拳友反馈说效果不错。若还没好,再告诉我。
  陈巨来先生的《安持人物琐忆》有一篇写太极拳的,功夫很是了得,大家可以找来看看
  @2010无极之谈  13:47:26    作者:月出川东 回复日期: 22:15:24  回复          练拳三月,按老师的话去练得现在有百汇顶物的感觉,但就跟楼主说那样老觉得脖子梗的难受头胀头晕,但丹田是一点感觉都没有漆黑一片,没半点老师讲得气息温暖感。哎。。。。另左膝疼得难受(这不怪练拳,练之前就会疼,踩离合器踩得)。最后请教个问题:泛做何解?我尾椎断过内凹不知影响练功不?        ===========...........  -----------------------------  非常感谢您和raineed两位老师的指点。这两天试着练了一下,老师要求我们提肛,可一提肛臀部就紧无法泛臀,不知该怎么解决?我老师某金刚入室弟子(为人挺好平和内敛),但我喜欢张志俊师傅功夫(有武者的霸气,不喜欢练太极练得跟尊佛样的人)所以我平时底下练得都是张志俊师傅教得顺,逆缠,(跟视频学)不知道这样跟我老师学时会有影响吗?  
我非常喜欢技击太极拳。我练太极很大部分原因就是因为传奇故事听多了,想知道究竟,但周围的人无法给我答案,所以自己34岁的高龄来学太极拳,亲身体验下他的神奇。我知道以自己的年龄、天赋和勤劳度肯定是到不了峰顶的,但我就抱着个:到不了峰顶看风景,那就到山脚看峰顶吧。总比坐家什么都看不到的好。可这三个月下来真比较失望,感觉不是在学自己想要的东西,每次拳馆聚会周围的人都在大谈养生之道,听的我索然无味兴趣大减。我向老师、学长请教过如何才能出功夫才能有技击效果,他们都告诉我“不要急,太极十年不出门!”哎。。。。我发现练太极拳的青年人很少,大多都是50到60岁的人在练,很多练太极的人身上都有这样那样的病,都把太极拳当做救命草来学,于是拳馆聚会又好像是群病友探讨聚会,愁云惨淡,非常影响人心情。其实之所以这世上还有医学、武学之分,就因为武学是无法替代医学的,所以该吃药就吃药该打针就打针,千万别把它当做包治百病的良药,它能起的也只是种辅助作用,否则是会误事的。  
最后再请教个问题:如何才能出功夫,如何才算出功夫?这帖子我会长期关注,当做我学习的指导。
  致喜!!!!!!!!  我初学陈氏太极,该贴对学生甚宜,向您学习!
  @田园天然居  10:44:49    有句话叫穷文富武,文自己能够从书中钻透,而武,必须要指导,言传身教,不过现在有些教拳的,主要是为了利,自己本来就不怎么懂,就说些比较深奥的,让谁也琢磨不透的来让人猜。其实他自己也不一定明白。    学拳无非就是强身健体,太极操也罢,太极拳也罢,没有必要练得天下第一,只要达到了锻炼身体的效果就行。    楼主今后教拳不知道要不要收费。这是我最关注的。          -----------------------------  明师也是要生活的。不收费怎么应付8块钱一斤的大蒜\20块钱一斤的肉、一万多一平米的房价......?只有先活下去,(拳艺)才能传下去!所以收不收费不能作为判别一个人拳艺好坏、道德好坏的标准。
  “他向陈沛菊提出了一个字的请求:“松”。陈沛菊大师呵呵一笑:“家传一页纸,世传万卷书,想做到送顺,其实就是简单的几句话就解决了,哪有那么神秘呀?!”
您能不能也把这几话告诉我们一下?:)“四?”是什么意思?  
太极十年不出门,有时想想这句话真让人绝望。。。。。人生有几个十年!什么东西练个十来年都该八九不离十了,他才刚功夫。
  太极十年不出门,有时想想这句话真让人绝望。。。。。人生有几个十年!什么东西练个十来年都该八九不离十了,他才刚功夫。  -----------------------------  我觉得这个10年不出门有水分。因为这句长出自高手的口中,有水分是因为这句能体现高手的功夫得之不易。  话说回来,我想张志俊书里的话应该真实可信,他用3年就领悟了太极技巧。    所以关键是自己的领悟能力,如果自己感悟比较慢,就多练习来补充。    你提到提肛就不能泛臀的问题,我试着体会了下,能产生同感。就是一般提肛,就如图憋屎憋尿,臀部是往前收的。所以有你说的矛盾,用力提肛会无法泛臀。    根本上说原因在于,提肛这个动作动用了太多肌肉,而事实上可以不动用这么多,比如不牵动臀大肌。    我相当的做法可以试试,很简单,就用腹式呼吸,把胸腔,及小肚子里的气全部呼出。然后憋住体会,这时,即使你不特意提肛,肛门也是回收的。这时只稍稍收紧肛门即可,并不用牵动臀大肌。    这就是我目前的感觉。实际练习太极时,由于是脊柱撑劲,小肚子不是被动绷紧的,而是放松且随时处于待命状态。因此,不会给腹腔额外的压力,也不用额外的力量去提肛,只稍稍肛门收紧即可。因此,臀大肌是放松且控制着整个上身的去留。
  @月出川东  11:35:22  非常感谢您和raineed两位老师的指点。这两天试着练了一下,老师要求我们提肛,可一提肛臀部就紧无法泛臀,不知该怎么解决?.....  -----------------------------  另外多注意呼吸通畅,别把气憋在腹腔从而产生便意。这样轻轻收肛即可。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4式太极拳音乐口令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