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分离定律习题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有哪些表述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有哪些表述
1、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下图中能体现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实质的是(
提问:级别:大四来自:湖北省黄石
回答数:1浏览数:
下图中能体现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实质的是(
山东省聊城市重点高中2013届高三12月月考生物试题答案
下图中能体现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实质的是(
&提问时间: 09:03:52
最佳答案此答案已被选择为最佳答案,但并不代表问吧支持或赞同其观点
回答:级别:一级教员 09:27:23来自:河南省洛阳市
显然选A。自由组合定律体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配子形成是其结果的体现。
提问者对答案的评价:
总回答数1,每页15条,当前第1页,共1页
同类疑难问题
最新热点问题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答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答案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8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说课稿
&|&&|&&|&&|&&|&&|&&|&&|&&|&&|&&|&&|&&|&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说课稿
&&&热&&&&&★★★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说课稿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3862
更新时间: 15:11:50
一、教材分析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是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一章第2节的内容。减数分裂是自由组合定律的细胞基础,分离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有是生物变异和进化的理论基础,所以本节内容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其是不仅是本章的重点,更是必修2的重点内容。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是高考的重点考查内容,考查形式多样,分值较高。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是能理解孟德尔遗传实验的思想,运用其实验设计思路解决实际问题;运用遗传规律解释生产生活实践中的遗传问题,以非选择题的形式出现的较多。
二、学情分析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是高中生物学的难点,虽然已经学过又经过了学业水平测试,但在复习完基因的分离定律之后很多高三学生仍然感到茫然,不知为何如此设计实验,为何如此解释,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中应用探究式、启发式、自主学习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合作与交流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学生对自由组合定律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高考的需要。
三、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
知识目标:1、阐明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实验定律
&&&&&&&2、对杂交实验结果的解释及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实质
能力目标:1、通过配子形成与减数分裂的联系,阐明自由组合定律。
&   &&&&&&&&&&&2、通过自由组合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及有关习题训练,能运用自由组合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和生产应用。
情感目标:1、通过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所揭示的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学习,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的教育。
&&&&&&&&&&&&&&&&&&&&&2、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不断探求新知识的精神和合作精神。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实质和有关遗传图解的书写
教学难点:自由组合定律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五、学生活动分析
如果学生不能理解孟德尔设计实验的思路,也就不能正确推理出相关假说和规律,更不能理解基因自由组合的实质。有了分离定律的实验思路的渗透之后,学生基本能理解设计思想,那么本节课我的设计重点就放在了对实验中自由组合的过程和解释的讲解上,通过设疑提问,层层深入,让学生在情境中想孟德尔一样思考,自己提出总结假说,加深对自由组合实质的理解。对于重点的遗传图解的书写问题上,我设计让学生自己板演的方式,展示学生常见的错误,当场及时纠正,让学生对写法更扎实。对于应用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和计算,利用典型例题―讲解―练习―探究―总结的方式,加深学生对自由组合定律实质、运用的理解,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和能够在新的情景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系列与有关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程序
&&&&&&& 1、复习提问式导课:
师: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是什么?
&假说-演绎法的四个步骤是什么?
孟德尔在做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之后,想要知道一对相对性状的分离是否对其他性状有影响,于是他开始研究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简单介绍孟德尔进行两队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目的,创设情境,引起学生思考。
&&&&&&&& 2、复习要点
&&&&&&&& 2.1、对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解释的讲解
&&& 针对过程,我提出以下问题:
&&& (1)如何解释F1全是黄圆?
& (2)为什么会出现重组类型?两对相对性状之间是否有影响?如果没有影响,怎么证明?
&&& (3)结果为什么会出现表现型9:3:3:1的现象?
&&&&&&& 通过以上有效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思考,共同探究实验结论。问题(1)基于分离定律的基础能很容易答出。问题(2)的提出是帮助学生理解自由组合定律发生的前提条件是两对等位基因之间是独立遗传、互补干扰的。问题(3)的提出让学生知道F2的结果是在F1能产生4种配子的基础上得出的,F1为什么能产生4中比例相同的配子就是实验的关键,就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通过3个问题的提出让学生明确了孟德尔提出假说的思路,和测交实验为什么要验证F1的疑惑。理解了自由组合的实质,学生对定律的应用才能更熟练扎实。
&&&&&&& 2.2、遗传图解的书写
&&&&&&& 遗传图解的书写一直是一个学生容易失分的热点,所以在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的讲解中,我都有意的让学生板演测交实验的遗传图解,让学生自己体会书写的过程,发现自己犯的错误,通过展示和纠错让学生更容易形成长期记忆,突破和强化这个重点。
&&&&&&& 2.3、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和相关计算是本节课的重中之重,也是本节课的难点。所以我决定先向学生渗透关于本节的解题思想――分解组合的思想,让学生掌握基本解题方法,这样对之后的计算难点就可以做好铺垫。于是我利用对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结果分析做例题,结合自由组合实质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接受解题思想。
(1)F2的基因型有几种?每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2)F2的表现型有几种?每种表现型所占的比例?
(3)若有3对等位基因呢?n对呢?
(4)计算AaBBCc×AaBbcc的杂交组合后代中,基因型种类?表现型种类?AaBBcc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
层层递进的问题让学生一步步的理解在互不干扰的前提下,何为分解,何为组合,引导学生主动的去寻找答案。问题1和2 的解答很容易,因为即使不会计算学生也能通过教材中的棋盘法数出相关结论,但是为了让学生能运用拆分组合的思想算出结论我设计了问题3,多对等位基因的结论就不能用数的,只能用计算的方法。而为了加深巩固思想的应用,我用问题4 让学生对知识进行迁移。由于是自己得出的答案,学生对过程的理解会很透彻和记忆深刻。
&&&&&&& 2.4、通过典型例题的讲解,总结相应推理和应用。
&&& 例1:(2010 天津高考)食指长于无名指为长食指,反之为短食指,该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TS表示短食指基因,TL表示长食指基因。)此等位基因表达受性激素影响,TS在男性为显性,TL在女性为显性。若一对夫妇均为短食指,所生孩子既有长食指又有短食指,则该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是长食指的概率为
&&& 误区:本题中,TS在男性为显性 ,男性为长食指的基因型为TLTL,TL在女性为显性,女性为长食指的基因型为TLTL或TSTL ,男性和女性长食指的基因型不同,这是一个陷阱,是考生应该注意的一个雷区。
&&& 例2:(2010 上海高考)一对炭翅昆虫交配产生的91只后代中,有黑翅22只,灰翅45只,白翅24只。若黑翅与灰翅昆虫交配,则后代中黑翅的比例最有可能是
A.33%&&&&&&&&&&&&&&&&&&&&&&&&&&&&&&&&&& B.50%&&&&&&&&&&&&&&&&&&&&&&&& C.67%&&&&&&&&&&&&&&&&&&&&&&&& D.100%
本题相关:不完全显性
&&& 例3:(2010 全国理综卷)已知某环境条件下某种动物的AA和Aa个体全部存活,aa个体在出生前会全部死亡。现有该动物的一个大群体,只有AA、Aa两种基因型,其比例为1:2。假设每对 亲本只交配一次且成功受孕,均为单胎,在上述环境条件下,理论上该群体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AA和Aa的比例是
A、1:1&&&&& B、1:2&&&&& C、2:1&&&&& D、3:1
解题方法:1、概率计算法 2、基因频率法
课后反思:
孟德尔遗传定律一直是学生最头疼的,很多学生不能理解所谓的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是什么意思。而本节课的重点就是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学生即使学过了也是有疑问的,其疑惑在于孟德尔为什么就这么做豌豆实验,他怎么就能猜想出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还能随配子的分开而分开呢。由于学生不能理解孟德尔设计实验的思路,也就不能正确推理出相关规律,更不能理解假说演绎法。基于学生的困惑,我在设计本节课时重点放在了对实验的过程和解释的讲解上,对实验的问题提出是在介绍完遗传定律的细胞基础――减数分裂、用豌豆做实验材料的优点之后提出的,我想将孟德尔的设计思路和想法以及他的疑惑呈现给学生,其实这些疑惑也是学生的疑惑,有了以上的知识基础,学生能很快解决难题得出正确的规律,加深对分离定律实质、运用的理解,并能够在新的情景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系列与有关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际问题。实践证明,这样安排是成功的,通过测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文章录入:shaowenqi&&&&责任编辑:shaowenqi&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字体: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所有:哈尔滨市第一二二中学 黑ICP备号
如有任何问题或建议请联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基因分离定律习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