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根本对立的焦点在于什么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高中政治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是
A. 是否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B. 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
C. 是否承认矛盾,是否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D. 是否承认物质决定意识,物质和意识哪个是世界的本原
科目:高中政治
来源:2013届浙江省杭州十四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理科政治试卷
题型:单选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据此回答8-11题。
1.五行学说认为世界的本原就是木、火、土、金、水五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同时,还以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来阐释事物之间的制约关系,认为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的相生、相克的运动之中维持着协调平衡。“五行学说”的观点:
①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
②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实质是唯心主义观点
③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
④不以意识、鬼神说明世界,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自有人类以来,思想领域内的斗争就一刻也没有停止过,而哲学上的斗争是最高形式的斗争。这里说的哲学上的斗争,最根本的是指:
A.物质和意识的斗争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D.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
3.日,美国通用汽车的破产保护申请获通过。在通用工作24年的德罗里斯·杰克逊说:“我只是每天祷告一次,我相信上帝。他既然把我带到了这里,他就知道这里会发生的一切。所以我现在能做的事情就是相信他(上帝)。”下列对此评价,正确的是
A.德罗里斯·杰克逊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者,因为他把个人经验作为了思考问题的出发点
B.德罗里斯·杰克逊是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者,因为他把上帝看作是世界的主宰和本原
C.德罗里斯·杰克逊是典型的可知论者,因为他相信上帝知道一切
D.德罗里斯·杰克逊是典型的不可知论者,因为他只相信上帝不相信自己
4.下列属于唯物主义观点的有:
①存在即被感知&& ②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③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
④理在气先&&&&&⑤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⑥心外无物
⑦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⑧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
⑨“物是观念的集合”
A.①②④⑦
B.②③⑤⑦
C.②③④⑦
D.③⑥⑧⑨
科目:高中政治
题型:单选题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焦点是A.联系观点与孤立观点的对立B.全面观点与片面观点的对立C.发展观点与静止观点的对立D.承认矛盾观点与否认矛盾观点的对立
科目:高中政治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焦点是
A. 联系观点与孤立观点的对立 B. 全面观点与片面观点的对立
C. 发展观点与静止观点的对立 D. 承认矛盾观点与否认矛盾观点的对立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摘要:在高中《生活与哲学》的学习中,很多同学会对辩证唯物主义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难以分辨,对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概念模糊不" />
免费阅读期刊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浅谈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2013年1期目录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摘要:在高中《生活与哲学》的学习中,很多同学会对辩证唯物主义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难以分辨,对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概念模糊不清。作者借助这篇文章,加深学生对辩证法与形而上学、辩证唯物主义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理解。 中国论文网 /1/view-5292236.htm  关键词:辩证法;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中图分类号:G634 文献标识码:E 文章编号:(1-01   1 关于本文的一些基本入门知识   辩证唯物主义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同属于唯物主义阵营,都认同物质的第一性,承认存在决定思维、承认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纵观哲学发展的历史,我们除了看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外,还可以看到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但是对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来说,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具有从属的意义。这主要因为各种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思想总是附属于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在哲学史上,没有游离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外的辩证法或形而上学的独立派别。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要么与唯物主义结合,要么与唯心主义结合。   最后,还要说明一点,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表现形式不只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例如,中国古代,老子的朴素辩证法;19世纪初,黑格尔的哲学思想就是运用辩证法的客观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可以体现不同的世界观、可以体现唯心主义或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2 辩证唯物主义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基本含义   2.1 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统一起来的科学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物质世界永远按照自己固有的规律运动着,发展着,这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本出发点。唯物主义肯定世界的物质性,世界上的千差万别,形形色色的事物和现象,都是物质的种种表现形态。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精神而独立存在的客观实在。列宁说:"唯物主义的基本前提是承认外部世界,承认物在我们的意识之外并且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着"[1]而且,世界上一切事物又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着的,事物发展的原因在于它内部的矛盾性。每种物质形态都有其特殊的属性和结构,而与别的物质形态相区别,所以,世界的统一是无限多样性的统一,任何物质的特殊结构、属性和形态都不能成为物质的唯一不变的属性。"物质的唯一"特性就是:它是客观存在,它存在于我们的意识之外""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感觉到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1]运动是物质的不可分离的根本属性,物质的任何一种形态都存在于运动中。物质世界的一切;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中。整个宇宙从微观世界到宏观世界,从无机物到有机物,从生物界到人类社会,无一不在运动着,无时不在变化着。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物质不能脱离运动而存在;运动也不能离开物质而存在。不能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也不能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辩证唯物主义肯定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但不否认物质世界中有着某种静止状态。静止状态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它只是物质运动的特殊形式。承认静止状态,并不否认物质运动的绝对性。一切物质的运动,发展过程又都是有某种一定不变的基本秩序,这就是物质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就是物质运动的规律性。辩证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是无产阶级政党中战略和策略的理论基础,是无产阶级和主大革命人民科学地认识世界和革命地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2.2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承认世界的物质性,但却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解释世界,看不到世界的事物和现象之间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或者只是承认机械的联系和机械的运动,因而表现出机械的、形而上学的特征。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为,一切物体都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物质的最简单的,不可分割的基本单位,原子的某些物理学的属性--如延伸性,不可入性,具有一定的质量等,是物质唯一不变的根本属性。认为这些属性,结构或形态是永远不变的;而把物质的运动看作只是外力所引起的物体的位置移动和数量增减。并且把这种简单变动的时空特性看作是一成不变到处都是一样的。否认物质运动所带来的时间和空间的变化。它不能把世界理解为一种过程,理解为一种处在历史上不断发展中的物质世界。它对社会历史的看法是唯心主义的,它把人的意识、意见看作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表现了它的创始人对客观世界在认识上的局限性,也源于其创立初期科学发展的实际状况。那时的科学成就,还远不能给世界发展的全貌提供出一幅完整的图画。以认识世界的总体作为自己的任务的哲学,即使是唯物主义的哲学,在那时虽然也力图利用每一个时代科学是最大成就 ;但终究不能完全依靠科学的成果来完成它的任务,总的来说,这样的哲学体系终究经不起科学和实践的进一步发展的考验。它本身并不具有真正的科学的实质。这是马克思主义以前一切哲学思想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的共同的弱点。   3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区别   唯物辩证法主张事物的客观性,主张事物之间的发展、变化和联系,要求站在全局的立场上全面地看问题。它要求人们在观察和分析各种问题时,都要从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内外部作用入手,不能把事物看作是一个个孤立存在的,一成不变的东西,要把事物的现状与它的过去和将来联系起来进行考察;既要看到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更要看到事物在内在基本质量上的由量变到质变的表现为渐进和突变式的发展和变化过程;在分析事物发展的原因时,要着重抓住影响事物发展的内部因素所起的决定性作用,又不能忽视外部因素对影响事物发展变化所起的不可获缺的重大影响。   形而上学基于它对世界的理解,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歪曲了世界的本来面貌,不能说明物质自身运动的源泉,就给主观主义和唯心主义留下了地盘。哲学史上的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曾经严重打击了唯心主义和宗教,但是由于它不能对世界作出完全合乎科学的解释,因而不能够彻底战胜唯心主义和宗教。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4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典型观点   4.1 辩证法。   ⑴辩证法认为世界是一个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它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⑵辩证法的三个基本规律:   ①对立统一规律。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既有同一性、又有斗争性,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辩证法主张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详细内容见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九课)。   ②量变与质变的规律。量变与质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两种基本形式。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详细内容见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65、66页)。   ③否定之否定规律。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世界发展过程的基本轨迹是从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辩证的否定,既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   4.2 形而上学。   ⑴形而上学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忽视事物之间的联系。   ⑵形而上学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认为绝对静止的存在。   ⑶形而上学用片面的观点看问题,看不到事物的整体联系。   ⑷形而上学只看到事物的量变,看不到事物的质变。   ⑸形而上学只看到外因的作用,看不到内因的作用。   ⑹形而上学用只看到事物的现状,不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⑺形而上学否认事物是矛盾统一体,否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与辩证法根本对立。   ⑻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是机械的唯物主义,认为人也是一种机器。   参考文献   [1] 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列宁全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61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
李海,男,汉族,1961年4月出生。先后任教于黑龙江省绥棱县第一中学、浙江省温州泰顺育才高级中学、广东省碧桂园学校,现任黑龙江绥棱县第一中学高级政治教师,并兼任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研究会会员、全国创新学习研究会会员、中华教育研究会会员,先后被国内五家杂志社聘为特约通讯员或特约编辑。1987年以来,在省级以上报刊杂志发表论文、教材分析、试题研究、教案、教学建议等教研文章507篇,主编与合著教学用书12本,由国家正式出版社出版。21项科研成果受到国家、省、市有关部门的奖励。被同行誉为学者型教师.
LOFTER精选
网易考拉推荐
用微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用易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阅读(3157)|
用微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用易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历史上的今天
在LOFTER的更多文章
loftPermalink:'',
id:'fks_094069',
blogTitle:'如何理解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
blogAbstract:'& \r\n如何理解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r\n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综合探究中指出: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那么,如何理解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焦点和根本分歧呢?\r\n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对立的发展观。辩证法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学说,它用联系的、发展的从而是全面的观点来看世界,而形而上学则是用孤立的、静止的从而是片面的观点来看世界。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之间存在着三个方面的原则性对立:一是联系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二是发展变化观点和静止不变观点的对立;三是全面观点和片面观点的对立。三个方面的原则性对立归根到底是承认矛盾观点和否认矛盾观点的对立。',
blogTag:'',
blogUrl:'blog/static/2',
isPublished:1,
istop:false,
modifyTime:0,
publishTime:2,
permalink:'blog/static/2',
commentCount:0,
mainCommentCount:0,
recommendCount:0,
bsrk:-100,
publisherId:0,
recomBlogHome:false,
currentRecomBlog:false,
attachmentsFileIds:[],
groupInfo:{},
friendstatus:'none',
followstatus:'unFollow',
pubSucc:'',
visitorProvince:'',
visitorCity:'',
visitorNewUser:false,
postAddInfo:{},
mset:'000',
remindgoodnightblog:false,
isBlackVisitor:false,
isShowYodaoAd:false,
hostIntro:'李海,男,汉族,1961年4月出生。先后任教于黑龙江省绥棱县第一中学、浙江省温州泰顺育才高级中学、广东省碧桂园学校,现任黑龙江绥棱县第一中学高级政治教师,并兼任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研究会会员、全国创新学习研究会会员、中华教育研究会会员,先后被国内五家杂志社聘为特约通讯员或特约编辑。1987年以来,在省级以上报刊杂志发表论文、教材分析、试题研究、教案、教学建议等教研文章507篇,主编与合著教学用书12本,由国家正式出版社出版。21项科研成果受到国家、省、市有关部门的奖励。被同行誉为学者型教师.',
hmcon:'1',
selfRecomBlogCount:'0',
lofter_single:''
{list a as x}
{if x.moveFrom=='wap'}
{elseif x.moveFrom=='iphone'}
{elseif x.moveFrom=='android'}
{elseif x.moveFrom=='mobile'}
${a.selfIntro|escape}{if great260}${suplement}{/if}
{list a as x}
推荐过这篇日志的人:
{list a as x}
{if !!b&&b.length>0}
他们还推荐了:
{list b as y}
转载记录:
{list d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if x_index>4}{break}{/if}
${fn2(x.publishTime,'yyyy-MM-dd HH:mm:ss')}
{list a as x}
{if !!(blogDetail.preBlogPermalink)}
{if !!(blogDetail.nextBlogPermalink)}
{list a as x}
{if defined('newslist')&&newslist.length>0}
{list newslist as x}
{if x_index>7}{break}{/if}
{list a as x}
{var first_option =}
{list x.voteDetailList as voteToOption}
{if voteToOption==1}
{if first_option==false},{/if}&&“${b[voteToOption_index]}”&&
{if (x.role!="-1") },“我是${c[x.role]}”&&{/if}
&&&&&&&&${fn1(x.voteTime)}
{if x.userName==''}{/if}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list x.l as y}
{if defined('wl')}
{list wl as x}{/list}}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