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业余围棋业余段位四大天王是谁?

领跑业余围棋界“四大天王”各有千秋 - 评校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领跑业余围棋界“四大天王”各有千秋
来源:大连晚报
责任编辑:评校网
&&文图特派记者赵健&&&&本报厦门电&在中国的业余围棋界,有“四大天王”一说,四位棋手分别是胡煜清、王琛、马天放、白宝祥。其中,马天放和白宝祥是本届晚报杯厦门晚报两支代表队的领军人物,胡煜清和王琛则几乎成为新民晚报队近年来雷打不动的人选。&&那么,他们为何被称为“四大天王”呢?一是排名,根据全国业余围棋等级分最新排名,这四位棋手长期占据前四名的位置,其中胡煜清长期排名第一,其余三位排名时有波动;二是战绩,这四位棋手是公认近年来成绩最好的中国业余棋手。晚报杯七轮战罢后,马天放和王琛分别领跑两个小组,无疑就是实力的体现。&&【马天放】&&网上对弈提升水平,七轮过后保持全胜&&作为“四大天王”之一,七轮比赛后,马天放是唯一一位保持全胜的棋手。总结起这几天的比赛,马天放坦言:“发挥比较正常,第二天胜的有点费劲。”&&“我在第三轮比赛中遇到了李岱春,可以说他是我之前的‘苦手’!”马天放说。拥有世界业余冠军头衔的李岱春,在以往的交手中赢过马天放。“这次大概是第七次和他下棋吧,一开始布局就不太理想,后来还是赢了。第四轮比赛布局有优势,但是第73手走错了。不过后来对手也失误了,让我追了回来。”马天放告诉记者。&&1992年出生的马天放8岁学棋,这位河北沧州的顶尖棋手学棋历程比较特殊,因为他没有去过围棋道场专门学习。他说:“沧州的围棋氛围不够浓厚,我就在家下棋,在网上找人下棋。”尽管在晚报杯上,马天放的最好成绩只是亚军,但他在各种全国业余比赛中夺冠无数,去年10月份由大连华美围棋学校承办的国学杯比赛,马天放就获得了冠军。&&可能是在网上下棋太多,马天放下棋的手势也与众不同,他不像一般棋手那样用中指和食指拈子,而是用三个指头像捏螺丝那样捏着棋子往棋盘上落。虽然手势被棋友们调侃,但对手对他的实力都是竖大拇指的。&&【白宝祥】&&从小进入道场学习,包揽不少业余冠军&&和马天放一样,白宝祥也是1992年出生。开赛第一天,白宝祥在战胜了小将黄世元后就曾表示,这次参赛还是挺有压力的,而从战绩来看,白宝祥这次的状态也比较一般,即便最后的四轮比赛取得全胜,想进入个人赛也难度很大。&&白宝祥在上幼儿园时开始接触围棋,当时有个表哥在学习围棋,家里觉得挺好的,也让白宝祥去学。2003年,父亲白光带着11岁的他到北京的围棋道场学棋。白宝祥在道场内学习,白光就在道场内做观战师,打工赚钱。因此,与马天放不一样的是,白宝祥可谓出身于道场。近几年,白宝祥包揽了不少国内业余大赛冠军,并曾获得过2011年晚报杯个人赛的冠军以及第2届智运会业余组冠军。2011年,白宝祥代表中国参加世界业余围棋锦标赛,夺冠后被日本棋院授予业余8段。&&【胡煜清、王琛】&&连续五届参加比赛,主力位置雷打不动&&大家在说起冯小刚的电影时,都喜欢用一句话,就是“铁打的葛优,流水的女主角”,而对于新民晚报队来说,这句话就要改为“铁打的胡煜清和王琛”了。连续五届比赛,胡煜清和王琛都是新民晚报队雷打不动的人选,变化的只是另外一名棋手。&&新民晚报队是本届晚报杯的卫冕冠军,也是这项赛事的老牌冠军得主,胡煜清和王琛更是包揽了上届晚报杯个人赛的冠亚军。本届晚报杯七轮战罢,王琛六胜一负领跑自己所在的一组,胡煜清的状态则不太好,目前是四胜三负,进入个人赛实现卫冕希望渺茫。&&对于成绩,新民晚报队的领队张建东表示:“我们今年的阵容和去年一样,去年也是他们夺冠的,我对他们还是挺有信心的。输棋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我相信他们还是有实力的。”
来源评校网/dubao/7476.html
&&相关新闻
猜你感兴趣
网友关注排行围棋GO_中视体育
&>&&>&围棋GO
日&10:59:23
  亲身经历中国围棋漫长历史的聂卫平,又有了一个轻松畅怀时刻。
  聂卫平一直吐槽央视不重视围棋,却未料2013年囊括六项世界围棋大赛冠军的中国围棋队,获得了央视体坛风云人物的&评委会大奖&。对于中国围棋,这是头遭。
  大病初愈的棋圣不禁掬了一把&老泪&,他在微博中写道:&央视体坛风云人物颁奖盛典的收官之作是中国围棋队获得评委会大奖,很高兴评委会设立这项奖,并将这项奖颁给围棋队。2013年,中国棋手包揽六项世界围棋大赛冠军,成绩得到了社会认可,得到了央视体坛风云颁奖盛典的肯定,谢谢评委!&
  自1961年中日围棋恢复交流至1995年,中国围棋才实现对日本的赶超;但以曹薰铉九段、李昌镐九段师徒为主导的&韩流&却又压制中国围棋十余年。中国围棋真正全面超越日韩,2013年才是一个标志性年份。
  这一年,中国围棋包揽了当年内结束的百灵爱透杯、LG杯、应氏杯、春兰杯、Mlily梦百合杯、三星车险杯六项世界职业围棋锦标赛冠军,曾令中国棋手谈之色变的&韩流&颗粒无收。而日本,则早已被抛至身后,不足以成为中韩围棋的对手。
  围棋起源于中国,至清初时期,中国围棋依然领先于世界,黄龙士、范西屏、施襄夏的棋力在当时均为巅峰高手。日本从中国学会围棋,将围棋尊为&国技&,幕府时代,更是供俸本因坊、井上、安井、林四大围棋世家,设立&棋所&之位,令四大家相互倾轧,犹如当今冠军奖金超过1000万元人民币的头衔战。多年相互砥砺、共生共长,日本将围棋理论及水平拔高到了当时的巅峰层次。
  而中国清末民初,政局动荡,各方政治力量你方唱罢我登台,列强入侵,如同刀俎,堂堂中华却如鱼肉。民不聊生的时代,围棋仅有一息尚存。中日围棋水平之差距由此拉开,甚而到了实力悬殊的地步,差距之大犹如当今的职业高手与业余棋手。
  仅举两例。1918年,北洋政府国务总理段祺瑞邀请日本名手广濑平治郎(六段)访北京,广濑的弟子岩本薰(初段)亦随同前来。翌年,广濑与岩本薰又同访上海,当时上海名手张澹如、潘朗东、吴祥麟等与广濑对局被让三子,与岩本薰对局被让先(执黑不贴目)。这是怎样的差距?2014年1月,传统的晚报杯职业与业余棋手对抗赛中,拥有世界冠军朴文尧九段、江维杰九段的六名职业高手与六名业余围棋强豪进行对抗,对局格为让先(业余棋手执黑不贴目),结果业余队4比2胜出。
  以此类比,1918年时的中国围棋最高水平还远不敌当今的业余强豪。
  1919年秋,段祺瑞与当时财政总长王克敏集资聘请日本名人本因坊秀哉来访。秀哉到北京后,除与濑越宪作下了半局表演棋外,其余均下让子棋。随后秀哉又应南方名手邀请到上海。从现存记录来看,当时中国名手善耆、顾水如、潘朗东、何星叔及段祺瑞等均被秀哉让三到四子。
  被一流高手让三到四子,相互间差了四到五个对局格,颇像今天的古力九段与业余四段棋手对弈,当时中国围棋整体水平之差,不难想象。
  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961年中日围棋恢复正常交流。当时日本围棋代表团由曲励起八段、小山靖男七段、女棋手伊藤友惠五段共三名职业棋手和菊池康郎、安藤英雄两名业余棋手组成。这支队伍没有一名九段棋手,然而,曲励起和伊藤友惠依然是八战全胜,中国队和这个杂牌军的较量结果是34败5胜1和,完全不成对手、一边倒的态势。
  尤其是伊藤友惠五段这位老太太,不仅杀败中国包括&南刘北过&这样的一流高手,而且,在面对一子不舍、最擅长力战的&刘大将&刘棣怀,她毫不手软地将其一条大龙予以全歼,杀得刘棣怀双手发抖,更让当时的名手魏海鸿在对弈的时候汗流浃背,颤抖得连棋子都抓不住了。
在日本棋界,伊藤友惠不过是一个籍籍无名的普通女子五段,但来到中国后,摇身一变而为长坂坡的赵子龙。八战全胜,让中国棋手变成了形同虚设的曹操兵马。陈祖德九段在自传《超越自我》中,将此称为&国耻&。
  1963年,中国围棋历史上值得一书的时刻到来。是年,日本围棋代表团由杉内雅男九段领军,率领两名职业棋手宫本直毅八段和桑原宗久七段、两名业余棋手村上文祥、田冈敬一。看此名单即知,日本显然对中国棋手的水平不那么重视:杉内雅男勉强算得上一流棋手,其他均为泛泛之辈,甚至还有两名业余棋手。
  但对于中国棋手而言,这个阵容还是太强大了。在第一场五局全负之后,中国队终于小心翼翼地派出了雪藏的19岁的陈祖德,给其安排的对手是日方代表团里最弱的业余棋手田冈敬一。田冈是报社记者,但陈祖德依然花费了很多心思,最终取胜;陈祖德的第二个对手是日本业余围棋界&四大天王&之一的村上文祥,陈祖德再次取胜。
  陈祖德接下来的对手才是日本职业棋手。他的第三个对手是桑原宗久七段,这盘棋总共下了十个小时,陈祖德领先半个子,也就是1目胜!陈祖德三战三胜,这才开始引起日本棋手的注意。他的下一个对手是日本队主将杉内雅男九段,对局的棋份是受先(执黑不贴目)。此前,杉内已经连续击败中方的黄永吉、王幼宸、吴凇笙,让两子战胜了沈果孙、罗建文。
  正值当打之年的黄永吉,是1960年的全国冠军,中方的中流砥柱,却在第一场就被击败。这盘棋,陈祖德以半个子之优获胜,这也是中国棋手历史上第一次战胜日本九段棋手,虽然是让先,杉内雅男亦非日本最强手,但这一步终究是迈出了。
  不过,高兴归高兴,1963年的这次比赛,中方的总体成绩还是以19胜1和33负落后,更何况,日本还有两个业余棋手,而三个职业棋手对阵的棋份是让先甚至是让两子,所以,即使这个落后的比分,也是带有很大水分的、毫无任何对抗性质的友谊交流赛!说得更露骨些,就是教练性质的指导棋。
  直到日,陈祖德在分先平等的对局格下,执黑以2又1/2子的优势,击败了日本岩田达明九段,真正打破了日本九段不可战胜的神话。但其时能勉强与日本九段进行对抗的仅有陈祖德、吴凇笙寥寥数人,而且他们的对手当中均无当时日本最强手。其时的日本围棋对于中国围棋来说,还是铜墙铁壁一般的存在。
  中国围棋刚看到追赶日本的曙光,文革却又开始。荒诞不经的年代里,围棋被作为&四旧&而被取消,中国围棋发展完全停滞,而日本围棋在经历了坂田荣男的一统江湖、林海峰与大竹英雄并峙的&竹林时代&后,正步入最富盛名的&六大超一流&群星璀璨的日本围棋汉唐时代。
  中国围棋元气大伤,却也在谷底积蓄力量,静候强烈反弹那一天的到来,聂卫平、马晓春、刘小光等一拨棋手悄然崛起。
  日,中国围棋代表团抵达日本,进行一年一度的中日友谊赛,但这项比赛自从这一年开始有了真正对抗的味道。看看日方为聂卫平排出的阵容即可知道:藤泽秀行天元、石田芳夫本因坊、桥本昌二九段、岩田达明九段、加田克司九段、濑川良雄八段、村上文祥七段,这样的阵容用来对付一位中国棋手,这在当时已是超级规格。做个类比,2014年的某一天,朝鲜围棋队访华,中国国家围棋队为朝鲜队中的某位棋手安排了古力九段、孔杰九段、陈耀烨九段、檀啸七段、业余天王胡煜清八段这样的阵容,这不是刻意的扶持,而是真正的对抗。
  对局结果使得日方的安排颇具预见性,聂卫平连胜藤泽秀行、村上文祥、加田克司、岩田达明、濑川良雄,仅以2目之差不敌桥本昌二九段,六场比赛5胜1负。至最后一场比赛前,中国队的总成绩是21胜22负5和,相差甚微。只要对中日围棋交流史稍加了解的人知道,这样的战绩对于中国棋手来说多么来之不易。
  仅三年前,也就是1973年,以坂田荣男九段为团长的日本访华代表团,将中国棋手杀得大败,全部56局比赛,中国棋手14胜40败2和,胜率只有25%,而且战胜的大都是日本的业余棋手,如菊池康郎、西村修。坂田荣男九段、本田邦久九段、石井邦生八段、加藤正夫七段均为6胜1负。当时,对于绝大多数中国棋手来说,坂田荣男简直就是一尊棋界的战神,至于战胜他,想都不敢想。看着他在比赛中穿着拖鞋、悠闲地在赛场四处巡视的神态,还有他漫不经心、仅扫一眼棋盘即随手丢下一颗棋子的傲然举动,在场的中国棋手无不感到一种难以名状的压抑。
  1976年至1984年这八年间,中日围棋对抗的总态势不变,中国队渐渐缩小与日本队的差距,聂卫平、马晓春也能战胜日本的一流棋手,但日本的超一流棋手依然是神一般的存在,中国最强的聂卫平对赵治勋、小林光一、加藤正夫等超一流棋手无一胜绩,直到1984年底开赛的中日围棋擂台赛。
  日上午的一次中日棋界会议给后来中国围棋乃至世界围棋带来的影响,超乎当时所有人的预期。
  这次会议日方只有四人,分别为日本棋院、日本NEC公司、日本电通公司代表,中方代表由国家体委、中国围棋队、《新体育》杂志等代表组成,双方商谈的是举办首届中日围棋擂台赛,日方拟定的比赛名是&中日超级围棋赛&,中方提出,既然是以打擂方式进行比赛,就该叫&中日围棋擂台赛&,日方同意。
仅一个上午,一项后来影响深远的大赛即告诞生。首届中日围棋擂台赛,双方各出8人,中方尽遣精英:汪见虹、江铸久、邵震中、钱宇平、曹大元、刘小光、马晓春、聂卫平。当时32岁的聂卫平出任主将。日方派出了依田纪基、小林觉、淡路修三、片冈聪、石田章、小林光一、加藤正夫、藤泽秀行。小林光一和加藤正夫是超一流棋手,藤泽秀行是名誉棋圣,由他压阵更多是象征性的。其他五位棋手均为日本棋界年轻精英。
  赛前中日媒体组织棋迷预测。日本《围棋俱乐部》杂志收到的答卷中,有91%认为日方必胜,日本棋院有人说,到日方前五名即可结束比赛。两位副帅小林光一和加藤正夫结束比赛,这是日方最保守的指标,至于主帅藤泽秀行登台,日方想都没想过。《新体育》杂志收到23749封读者答卷,80%以上认为日方将胜。中方提出的目标是,请出小林光一算及格,打败小林光一就是胜利。
  比赛胜负走向意外地偏向于中方。中方先锋汪见虹落败后,江铸久怒涛5连胜,一下子使中方形势极其有利,请出了小林光一。不过,超一流棋手小林光一也实在了得,一气六连胜,直抵中方主将老聂帐下。当时小林光一的一句&日本围棋有传统,这次比赛我不能输,我要战至最后。&令北京体育馆全场数千名棋迷鸦雀无声。
  老聂出征日本时,风萧萧易水寒。结果也广为人知,老聂在扳倒小林光一后,连胜加藤正夫、藤泽秀行,中方奇迹般地赢了首届中日围棋擂台赛的胜利。
  这之后,老聂以11连胜创下中日围棋擂台赛连胜纪录,中方一气三连胜。从第四届中日围棋擂台赛开始,中日双方比分交替上升,形成僵持状态。至1996年,中日围棋擂台赛共进行11届,中国队以7比4占优。在11届比赛中双方共激战136局,中方71胜65负稍微占优。中国出场27人,日本上场37人;中方平均8.1段,日方平均8.2段。在一届比赛中连胜较多的棋手:六连胜有小林光一(第一届)、依田纪基(第四届)、常昊(第十一届);五连胜有江铸久(第一届)、聂卫平(第二届)、小林觉(第二届)、山城宏(第三届)、常昊(第十届);其他三连胜、四连胜的还有刘小光、张文东、郑弘、片冈聪、马晓春、曹大元、加藤充志等。
  今天回头看中日围棋擂台赛,给予怎样的高度评价都不过分。培养了数千万棋迷,中国一流棋手在这项比赛中得到锻炼,走向成熟。在这项比赛的感召带动下,数十项国内围棋赛事相继诞生,不少比赛延续至今。富士通杯、应氏杯等世界围棋大赛也随之问世,老聂在应氏杯决赛中不敌韩国曹薰铉后,又在韩国引发了新一轮围棋潮,围棋进入三国演弈的时代,此格局一直到今天都未曾改变。
  1988年,富士通杯、应氏杯两项世界职业围棋锦标赛相继问世。前一项比赛中,日本棋手凭借雄厚的积淀,包揽了前五届冠军;后一项比赛,异军突起的曹薰铉九段在决赛中3比2胜最大的夺冠热门聂卫平九段,大爆冷门,摘走冠军。回到韩国后,曹薰铉成为民族英雄似的人物,一如中日围棋擂台赛期间的聂卫平九段,韩国由此掀起围棋热。
  1988年至1995年,中国围棋一线棋手已然定型,与日本超一流棋手持续对抗的锋线力量尤显不足,整个九十年代,仅有马晓春一人于1995年连取富士通杯、东洋证券杯两项世界职业围棋大赛冠军。而韩国棋手从斜刺杀出,自曹薰铉获得首届应氏杯冠军后,徐奉洙、李昌镐、刘昌赫、李世石相继成为新的世界围棋冠军,由曹薰铉、李昌镐、刘昌赫、李世石组成的韩国&四大天王&开始肆虐棋坛。
尤其是李昌镐,是继独步天下二十载的吴清源后,世界棋界独孤求败的第二人。自1988年获得他的第一项头衔战冠军开始,迄今为止他一共获得了141项冠军,其中包括17项世界围棋大赛冠军。他的存在,是与他同时代所有棋手的噩梦,而对于中国棋手来说,这个噩梦的时间长达十年之久。
  自1995年至2005年,中国围棋成绩最为暗淡的十年,仅有马晓春、俞斌、常昊三人共获四项世界围棋冠军,而每年棋坛差不多都要诞生4个世界冠军,中国棋手的成绩不堪回首。这十年,中国棋手一冠难求,而&韩流&一统棋坛、风光享尽。
  曹薰铉、李昌镐、刘昌赫、李世石等四位天才棋手造就了韩国围棋的盛世时代。时至今日,他们每个人获得的世界冠军数在今天看来都是难以企及的目标:李昌镐17个、李世石14个、曹薰铉9个、刘昌赫6个。占据韩国棋手夺冠总数的八成以上,是韩国围棋二十余年来雄霸世界棋坛的四座堡垒。他们之外,朴永训两次登顶,徐奉洙、朴正祥、崔哲瀚、姜东润、朴廷桓、元晟溱、白洪淅都仅只有1次夺魁。
  &韩流&的强大根源在于尖锋棋手,在他们的荫护下,韩国年轻棋手无所顾忌,任何一个初出茅庐者均敢叫板中日最强者,颇似今日任何一个中国年轻棋手都敢向日本棋界最强者叫板、一争高下一般。这种局面直到2006年三星杯李昌镐被&神猪&罗洗河九段打下神坛、中国&大力杀手&古力九段开始成为世界围棋冠军为止。
  2005年至2012年七年间,日本渐渐淡出世界冠军之争,沦为靠边站,中韩成对峙抗衡之势,但中国围棋强势崛起的种子却已种下,那便是生产职业棋手的流水线&&围棋道场。
  围棋道场成为培养职业围棋杀手的流水线始于2005年前后,&魔鬼道场&葛玉宏道场的出现犹如一场革命,彻底改变了过去围棋道场培养棋手的模式,简言之,草根一族葛玉宏创办的这个道场以近乎军事化的残酷管理模式制造出了一个个围棋杀手,他们年龄不大,对棋的理解亦有限,但功底扎实、算路精准、作风顽强,不到最后一刻决不认输&&当年&韩流&强大,仰仗于韩国棋手的顽强坚韧,可如今,就是遇到中国这些90后棋手,韩国棋手也都忌惮三分,甚至于未战先怯,主动示弱。
  以葛玉宏道场为蓝本,之后又相继诞生出了野狐围棋研究会、龙一道研究会等围棋铁血培训机构,他们吸取了葛玉宏道场的精髓,又加入职业棋手与冲段少年一起大规模混合训练的最新内容,类似应氏杯冠军范廷钰、Mlily梦百合杯冠军芈昱廷九段这些95后棋手在极短时间内速成为职业杀手,并在世界大赛中一飞冲天,均与围棋道场训练模式的更新息息相关。
  此外,阵容庞大的中国围棋赞助商为中国围棋超过韩国围棋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中国围棋职业体系的源头在于围甲联赛,以及左右中国围棋数十年历史进程的中日围棋擂台赛效应。正因为中日擂台赛造就了万棋迷,他们尚为学子时热爱围棋,而今已是各个行业的精英阶层,有热情、有能力赞助、回馈围棋。围甲联赛总赞助商和各队赞助商,还有春兰杯、百灵爱透杯、Mlily梦百合杯等世界大赛诞生的背后,都是这拨精英棋迷在发挥着绵绵后劲。
  国家围棋队总教练俞斌九段数年前即断言:中国围棋最终是虎,韩国围棋终究是狼。中国的人才优势为韩国所远不及,加上比韩国围棋道场更为先进的训练模式,催生出范廷钰、芈昱廷、杨鼎新、连笑等一大拨90后、95后少年杀手,他们现在有的根本还叫不出名字,但实力已能与职业九段叫板,并且胜负难分。 即便是在李昌镐、李世石的强盛期,这些中国年轻杀手们在技术上也不逊色半点,更何况如今的李昌镐已经淡出一线,李世石也已至渐渐转衰的节点,此消彼长之间,&韩流&俨然已淹没在&中国流&之中。
  中韩对抗若干年内仍将是世界围棋大赛的主旋律,但中国棋手完全占据上风也已是不可逆的现实。拥有年轻即拥有未来,在围棋后备人才的储量对比上,韩国已很难成为中国的对手。
  但为了等待这一天的到来,中国围棋经过了陈祖德、聂卫平、马晓春、常昊、古力等五代棋手的努力,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方有今天。回想1961年日本伊藤友惠五段横扫中国棋手一幕,50年天翻地覆,恍如隔世,怎不令这段历史见证者如老聂、王汝南等激动难抑。
&&|&&&&|&&&&|&&&&|&&
Copyright © 2009 中视体育娱乐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1
北京市公安局朝阳分局备案编号|||||||||||||||
│ │ │ │ │ │
 ›› 你现在的位置:
揭秘围棋业余高手轻松生活
04:01辽沈晚报
  如今,不少科班出身的冲段少年还没有职业段位,棋力不在职业低段之下,而不少业余强豪实力也已不亚于职业棋手,为啥还在业余圈待着,对于这样的现象,北国网、辽沈晚报记者就此采访了业内人士,为本报读者解读其中缘由。
  胡煜清曾胜世界冠军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宁当鸡头不做凤尾”,这句话用在围棋圈里正合适。目前国内业余围棋界顶尖选手和职业选手的差距究竟有多大,谁也说不好。但比较得到认可的就是,业余高手确实比职业低段选手活得舒服,他们参加比赛多,拿奖金机会多,并且压力小。
  目前国内职业四段及以下的棋手可以转战业余围棋比赛,并视为自动放弃职业段位,将不再是职业棋手。比如辽宁走出的棋手史鸿奕、王存、朱业明都是放弃了职业二段,而付利则是直接放弃了职业四段,转战业余。
  而从战绩上看,业余高手战胜职业世界冠军也有发生。2012年,业余天王胡煜清8段曾战胜世界冠军陈耀烨九段,在围棋圈内引发巨大反响。
  在本届晚报杯的比赛中,胡煜清却没有突出重围,一枝独秀的马天放就让职业棋手都感到头疼。和其他冲段少年不同,马天放从未接受过正式的学习和训练,完全靠自学和上网练习而逐渐成长为国内业余棋界的天王级棋手。他下棋的手势是三个手指拈子,显得极为业余,但是他的棋艺却让职业选手不敢疏忽。
  业余高手比赛轻松收入高
  被誉为业余围棋四大天王之一的大连男孩王琛,可以说是现在国内业余围棋顶尖选手的代表。从7岁开始在大连学棋,王琛很快便找不到对手,于是便前往北京学习。
  王琛没有选择打职业比赛,还要从2008年说起。那一年的定段赛,前12名定段,王琛排名第13;同年的世界智力运动会,前三名定段,王琛拿了第四。王琛说,如果入段了他就去打职业了,可能是和现在完全不同的生活。
  2011年拿到国内业余大赛冠军,王琛本可以申请职业段位,但他却放弃了。“我当时已经上大学了,年龄已经大了,水平提高就比较困难了,在职业里面不好打”,不过,王琛坦言上大学也有助于围棋的提高,“上大学能提升文化内涵,会从另外一个层面来帮助下棋。”
  王琛告诉记者,职业的压力远远比业余大很多,“业余比赛还是比较轻松,胜负的压力小一些,大家白天下棋,晚上还能一起出去聚聚,不像职业比赛那么枯燥”,王琛还告诉记者,大多数成年的业余棋手都有自己的工作了,不能拿围棋做主业了。
  作为上海财经大学财经新闻专业大四的学生,王琛平时在学校不太摸棋,但是大的业余比赛都会来参加。“我一年大概打10到15次的比赛,毕竟现在大学还没有毕业,上海的花销还是比较大的,而且有的比赛我都是自费参加的,所以能攒下的积蓄也不多。”
  王琛告诉记者,对于顶尖业余棋手的未来择业,教棋是保底的职业。不过由于自己所学的是经济新闻也想过进媒体,“但是现在我还是想多下两年业余比赛,要是像你们一样做媒体到处走可能就没法再参加那么多比赛了。”
  职业低段棋手靠教棋谋生
  目前国内围甲联赛一共有12支队伍,每支队伍一般会有6名棋手,并且上场队员只有四人,这意味着有70多名棋手有机会参加围甲。另外,围乙联赛也可以容纳60多名棋手。而目前国内职业棋手大概有500多人,并且以每年25人递增,这样的增长速度更造成了很多职业棋手没有比赛可打。
  于是,很多低段的职业选手的主业并不是参加比赛,而是靠教棋谋生。北京目前是国内围棋教练收入最高的地方,是以职业棋手的身份去培训班给小棋手上课,一年也能有一二十万元的收入,有人甚至自己开起了围棋培训机构。
  而参加比赛的职业棋手,从收入来看,围甲棋手一年的收入大概在二三十万元,高的也有五六十万,其中包括工资和奖金,但各队不一样,有的队上不了场的棋手可能只能拿到工资。
  在2012年初,曾经代表本报参加晚报杯的棋手李万鹏,在同年7月份升为职业初段。而目前19岁的他还是职业初段,对于业余和职业的感受他很有体会,“在业余和职业都是训练,但是竞争对手不同,水平高很多,那个时候在业余圈里就是靠比赛赢奖金挣钱,但是现在定段之后比赛很少,队里有一些固定工资,但是很低,不够维持生活,所以就必须得靠自己上课挣钱。”
  李万鹏的情况是不少职业低段选手的现实写照,虽然李万鹏也觉得这两年业余比赛很多,每年都会出现几个新的比赛,但是他短时间还不想回到业余棋手行列,还想再往上冲一冲。
  据了解,职业初段棋手每个月的基本工资在1500元左右。“平时上一些小课,帮别人复盘,一次就能赚三四百,但是要因人而异,像我就主要还是自己训练,所以教课也不多”,李万鹏告诉记者,在圈内,段数越高的棋手教课收费越高,月收入一万以上也有一些,但是要找到好地方,而且很辛苦。北国网、辽沈晚报记者王冠楠电自厦门
  背景新闻
  本报小将战胜周鹤洋九段
  1月12日,第二十七届晚报杯全国业余围棋锦标赛的压轴戏,业余棋手挑战职业棋手对抗赛在厦门武夷山举行,职业队以2: 4不敌本届晚报杯业余强豪队。值得一提的是,本报15岁小将罗岩以晚报杯个人第五名的身份,战胜了周鹤洋九段。
  参加对抗的六名国手为江维杰、朴文垚、彭立尧、柁嘉熹、檀啸、周鹤洋,其中前两人为世界冠军,后四人为全国冠军。
  自1988年首届晚报杯以来,职业和业余对局棋份一直是个不好界定的难题,最初职业让业余两子,后来业余强豪越来越年轻,实力越来越强大,改为前三台让先、后三台让两子,一届输赢定升降。如果职业赢,下一届全部让两子;反之,全部让先。
  本届对抗赛的结果,也在显示着职业和业余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 北国网、辽沈晚报讯记者王冠楠电自厦门 
作者:&&&&编辑:xiangran&&&&
北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p style="text-indent:2 color:#、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p style="text-indent:2color:#、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p style="text-indent:2color:#、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5月4日至8日在鸭绿江口湿地观鸟园举办“2014中国(丹东)鸭绿江口国际观鸟系列活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围棋业余段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