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黄曲霉都产生怎样去除黄曲霉毒素素吗

查看: 33689|回复: 11
黄曲霉毒素到底有多可怕?为什么肝病科主任从来不吃煮花生?
霉豆腐霉千张含不含黄曲霉毒素?为什么肝病科主任从来不吃煮花生? 有纯牛奶检出强致癌物 多吃绿叶蔬菜能抗黄曲霉毒素
  近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近期对200种液体乳产品质量的抽查结果,有一个批次的纯牛奶黄曲霉毒素M1含量实测值为1.2微克/千克,而国家规定最高值为0.5微克/千克,超标140%。
  黄曲霉毒素是一种毒性极强的剧毒物质,有研究说,它比三聚氰胺更可怕,比砒霜毒性大几十倍,早在1993年就被世界卫生组织的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1类致癌物。
  那么,杭州市场上有没有相关产品销售呢?黄曲霉毒素最多存在于哪些食物中?有没有与它相克的食物?
  牛奶中的黄曲霉毒素很可能来源于玉米饲料
  我省的奶牛养殖场开始使用脱酶剂去除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菌和寄生曲霉菌的代谢产物。粮食未能及时晒干,或储藏不当时,往往容易被黄曲霉菌或寄生曲霉菌污染而产生此类毒素。它在我们生活中还是广泛存在的,特别像霉变的花生、玉米、大米、瓜子等都会有。”省新华医院肝病科主任施维群主任医师说,“牛奶中含有黄曲霉毒素,我认为主要来源于饲料。”
  杭州一家奶牛养殖场的负责人也认为,此次检测出的牛奶中的黄曲霉毒素,来源于奶牛的饲料。他说,奶牛的饲料主要有精饲料、青粗饲料两种。精饲料也叫配合饲料,由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矿物质饲料、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组成。其中,能量饲料主要包括玉米、高粱、大麦、地瓜干、麸皮等常见谷物。青粗饲料就是稻糠、苜蓿、青草、玉米等。
  “在这两种饲料中,因玉米能量高、易消化,有助于奶牛生长繁殖,所以使用率最高,约占总饲料的50%,但玉米又是最容易霉变长黄曲霉菌的。当奶牛吃了这些饲料后,一部分会在奶牛体内残留、蓄积、吸收,另一部分则会通过乳汁、大小便排除体外。”该奶牛场负责人说。
  我省的奶牛养殖场
  开始使用脱酶剂去除黄曲霉毒素
  昨天,北京友谊医院营养师顾中一在新浪微博上说,据估计,全世界每年大约有25%的谷物受到霉菌毒素的影响,又以花生、玉米黄曲霉毒素污染最为严重。
  目前,世界各个国家对饲料中的黄曲霉毒素B1,以及牛奶中的黄曲霉毒素M1都有所限量,却不能要求完全不可检出。我国GB《饲料卫生标准》对饲料中的黄曲霉毒素限量为每千克饲料10微克。
  杭州市奶业协会负责人说,要想绝对避免奶牛饲料中出现黄曲霉毒素比较困难,这不仅是我国养殖业遇到的问题,在国外也会有。
  不过虽然有困难,也不是一点办法都没有。要降低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可以在饲料中加脱酶剂,一种生物处理过的微孔矿物质,对霉菌毒素的吸附率较高,尤其是黄曲霉毒素,可以使毒素毒性减低,或将毒素转化成无毒或低毒的物质。
  目前,浙江省的一些养殖场已在使用脱酶剂。
  奶粉和酸奶,能否消除黄曲霉毒素?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常温奶都是经过灭菌处理的,为什么还会有黄曲霉毒素?
  浙医一院传染病科主任盛吉芳主任医师说:“黄曲霉毒素一旦产生就很难消除,它耐热性很高,巴氏灭菌法是无法将其杀灭。”
  北京友谊医院营养师顾中一说,黄曲霉毒素M1对光、热都比较稳定,熔点(裂解温度)在299℃。牛奶常见的三种消毒方法——巴氏消毒法,在63℃保持30分钟;高温快速(HTST)的巴氏消毒,在72℃保持15秒;超高温(UHT)灭菌,在135℃保持1-2秒钟,都是不能杀灭黄曲霉毒素的。
  消除黄曲霉毒素到底有多难?外国曾有研究人员做过实验:在不改变牛奶品质的前提下,先将鲜奶加热至90℃保持10分钟,然后冷却至20℃,再经紫外线辐照30分钟,终于使其中的黄曲霉毒素M1减少了56.2%。
  另外,液态奶干燥成奶粉时的温度一般在150℃或200℃左右(以不同加工工艺),也无法达到能裂解黄曲霉毒素所需的299℃,所以,如果饲料中含有黄曲霉毒素,生产的奶粉中也会有。
  而酸奶的杀菌温度一般是150℃,同样达不到299℃。有种说法,酸奶中的乳酸菌虽然可以吸附黄曲霉毒素,但无法将它消灭。
  肝病科主任从来不吃花生酱、煮花生
  黄曲霉毒素进入人体后,最受累的是肝脏。浙医一院传染病科主任盛吉芳说:“肝脏是人体的化工厂,黄曲霉毒素对人体及动物肝脏组织都有破坏的作用,它的毒性可直接作用于肝脏,严重时还可导致肝癌,甚至死亡。”
  为什么黄曲霉毒素会导致肝癌?省新华医院肝病科主任施维群说:“目前还没有确切的作用机理,但可以明确的是黄曲霉毒素会引起细胞突变,染色体增殖,降低人体免疫力,从而增加患肝癌的风险。”
  “乙肝或者乙肝病毒携带者要严格限制黄曲霉毒素的摄入。”施主任说,每次碰到这类患者,尤其是老年人,他总会叮嘱千万不要吃霉变的食物,尤其是霉变的花生、玉米、瓜子、核桃等。
  作为肝病科医生,施主任有一个习惯,从来不吃花生酱、麻油,甚至连玉米胚芽油都不吃。
  “烘干的花生有没有霉变容易判断,吃到一颗坏的,我们就不会吃了。如果是水煮的,好的坏的掺在一起,不仅难以判断,黄曲霉毒素还会扩散,污染好的花生,所以花生最好不要煮着吃。”
  霉豆腐霉千张有没有黄曲霉毒素?
  霉变的食物容易被黄曲霉或寄生曲霉污染,而产生黄曲霉毒素。那我们生活中常吃的霉豆腐、霉千张是否含有黄曲霉毒素呢?
  盛吉芳主任说:“霉菌的种类有很多,并不是所有的霉菌都是有毒的。目前,已知有毒的可引起动物致癌的有五种——黄曲霉毒素、黄天精、环氯素、杂色曲霉素和展青霉素。霉豆腐、霉千张使用的霉菌,是没有毒的,并且它的颜色与黄曲霉毒素也是不一样的。黄曲霉毒素是黄色粉末状的,干了以后会发青,吃进口里是苦的,霉豆腐使用的霉菌是白色的。”
多吃绿叶蔬菜能减少人体对黄曲霉毒素的吸收
  医生和营养专家都说,黄曲霉毒素比三聚氰胺更可怕,比砒霜毒性大几十倍。那么,有什么食物能消减黄曲霉毒素对人体的危害吗?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在2010年8月份,写过一篇有关绿叶菜抗癌的文章,其中就讲到绿叶菜中的叶绿素,能大幅度减少黄曲霉毒素的吸收率:
  著名医学杂志Carcinogenesis在2007年刊登了一项研究,其中发现天然叶绿素可以抑制黄曲霉毒素B1引起的大鼠多器官致癌作用。研究者表示,叶绿素的抗癌机制可能是因为它能大幅度减少黄曲霉毒素的吸收率,从而抑制了黄曲霉毒素对肝脏DNA的加成作用。他们认为,叶绿素是一种极好的化学保护物质,对抗致癌物的作用非常有效,从减少吸收,到减少致癌物与遗传物质的作用,直到减少各组织的癌前病变出现,各环节都有明显的效果。
  当然,这只是一项动物研究,对人体来说,叶绿素是不是也有同样的作用呢?在大鼠试验的启发下,2009年的Cancer Prevention Research杂志上发表了一项人体试验研究,它证明,在人类志愿者当中,叶绿素一样能够有效地对抗黄曲霉毒素的致癌作用。研究者们给志愿者服用微量14C标记的黄曲霉毒素B1胶囊,然后正常进食和饮水,测定他们在72小时之内对黄曲霉毒素的吸收和代谢情况。过若干天后,给志愿者同样服用这种黄曲霉毒素胶囊,但再加上叶绿素或者叶绿酸。结果和大鼠试验相当类似,叶绿素和叶绿酸能大大降低黄曲霉毒素的吸收率。
  深绿色的叶菜,在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里都价格高昂,难得中国人能吃上品种丰富、价格低廉的绿叶菜。但是我们似乎没有好好珍惜这种罕有的幸福和幸运,总把绿叶菜看成不值钱的东西、低档的食品,没有好好享受它的健康效益,真是太遗憾了。
  在日常生活当中,哪一天没有吃到200克绿叶菜,就觉得自己的饮食质量太低——我在许多场合都这样说过。请热爱健康的人们跟我来,在每日餐桌上和绿叶菜幸福地约会……
让我们吃啥?
麻油也不能吃啊,
真的什么都不敢吃了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在当下之中国,还有什么可以吃?
水污染,大气污染,食品污染,精神污染,无所不有!
反正中国社会全部烂了
Gungrave 发表于
反正中国社会全部烂了
恐怖!害怕!要死!
Powered by花生油黄曲霉素
【导读】黄曲霉素,是一种有强烈生物毒性的化合物,常由黄曲霉及另外几种霉菌在霉变的谷物中产生,如大米、豆类、花生等,是目前为止最强的致癌物质。因此,有些人会有这样的疑问:花生油里面有黄曲霉素吗?有的话又应该怎样去除呢?
黄曲霉素是一种强致癌物,是由一系列霉菌代谢产生的,容易导致肝癌,还会降低免疫能力。黄曲霉素可怕的地方还在于它耐高温、不易清除。因此专家提醒,消费者尽量不要食用粗制花生油,要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花生油。需要提醒的是,久置的植物油可能有少量黄曲霉毒素,因此不要生吃花生油,食用时必须将油加热到锅边冒出微烟,或先将油烧至微热加入适量食盐烧至沸腾,盐中的碘化物能去除黄曲霉素的部分毒性,再放菜肴烹调有去除黄曲霉毒素的效果。专家告诫大家,居家拥有千万别久置,最好多快速吃完。
花生油确实易感染黄曲霉菌,但并不是所有的花生油都有黄曲霉。曾对市场上主要品知名品牌花生油做过检测调查,发现含量都在5ppb以下,远低于国标要求20ppb,所以选择购买正规知名厂家的产品是没问题的。不少人有囤油习惯,对此专家并不认可。因为食用油容易被氧化导致酸败,因此要使用小包装的,使用时不要放在灶台旁边,避免氧化。食用油开封后应及时将盖封好,阴凉贮藏。此外,买油时还应注意看出厂日期,尽量买新鲜的油。买回家的油应常温保存在通风、干燥处,开封后应尽快食用。每次用后要封好(如把瓶盖拧紧),避免与空气接触产生氧化反应。
黄曲霉的危害主要在于它产生的黄曲霉毒素,这种毒素比较稳定,耐热性强,280度才发生裂解,而且在酸性和中性环境中稳定,但在pH9~10的强碱溶液中可被破坏,另外用紫外线辐射也可以破坏。由此可见,花生油黄曲霉素对人体来说,是有害处的。各位妈妈,记得一件事情:打开的油应在3个月内用完。如果倒入油壶最好在一周内吃完,而且也要尽量避免与空气接触,因为如果把油暴露在空气中,只需一周氧化程度就会超过国家标准。专家强调,油脂酸败后不但加热时烟大、呛人,食用后还易中毒。黄曲霉素这么可怕,我们更加应该注意健康用油。健康用油还要把握好用量和种类。一般来说每人每天25-30g食用油足够了。至于具体品种的选择要看经济条件和用途,通常需要看油的脂肪酸比例。
近日,各类关于花生油与黄曲霉素的新闻充斥着我们的眼球,黑心花生油,粗制花生油,不但会影响到食品的口味,还容易引起人们出现中毒的情况。那么花生油里的黄曲霉素怎么去除?专家提醒大家,要注意花生油的选择。家庭中最简单快捷的方法是煮花生时加点食用碱,用高压电饭煲可彻底破坏黄曲霉,特别是熬八宝粥,加点食用碱不仅可彻底破坏各种豆类和花生中的黄曲霉,同时保护杂粮中的维生素族,使玉米中的营养能被人吸收。消除毒素的主要方法是加碱破坏毒素。结晶的黄曲霉素B1,耐强酸和紫外线照射,加热到268-269℃时开始分解破坏。
如何鉴别花生油是否含有黄曲霉素?这个问题是很多网友关心的。妈妈网百科教大家实用又简单的办法吧!要检测是否地沟油的最简单方法是:在炒菜时放一颗剥皮的蒜头(蒜子),蒜子对于黄曲霉素最敏感。如果蒜子变红色,就是用地沟油,含有大量黄曲霉素。食油良好的话,蒜子是白色的。值得一提的是,很多人以为,只要买到正规花生油就没有问题了。专家指出,即使是正规的花生油,也要注意使用事件,花生油久置也会出现黄曲霉素。
选择食物分类
五谷杂粮食物加工篇蔬菜/食用菌肉禽蛋/野味水果水产品/海鲜调味品饮品/饮料零食/小吃豆/乳/奶制品干果补品草药
选择适用人群
客户端下载黄曲霉产生的毒素
A toxin produced by aflatoxin
以上为机器翻译结果,长、整句建议使用
黄曲霉毒素产生于潮湿的谷物和坚果类产品中。
Aflatoxins are produced in moist grains and nut products.
其中寄生曲霉的所有菌株都能产生黄曲霉毒素而黄曲霉只有部分菌株能产生黄曲霉毒素;
However not all strains are able to produce aflatoxins, all strains of A. paraticus and parts strains of A. flavus can produce aflatoxins.
目的从米曲霉菌中克隆AFL R基因启动子序列,为进一步开展有关研究以深入阐明曲霉菌产生黄曲霉毒素的机制打下基础。
Objective To clone the promoter sequence of AFLR gene from Aspergillus oryzae and to make it possible for further researches to reveal the mechanism of aflatoxin production by Aspergillus.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请问下医生黄曲霉毒素会出现在哪里呢?是水果和粗粮都会吗
请问下医生黄曲霉毒素会出现在哪里呢?是水果和粗粮都会吗
医生提醒:微信加医生为好友,快速帮您诊断
已回答8610条
医生建议:这个一般出现在腐坏变质甘庶和发霉的食物中才会有黄曲霉素的存在。
追问:嗯,我最近看到家里的板凳上有发霉因为这个板凳很久没用了,凳子上会出现这个毒素吗
医生回答:有时发霉会有
追问:嗯,那是不是很危险吧。有致癌的危险,这个有传染性吗
医生回答:不传染,不食用没有影响
追问:还是扔了好,还有个问题想问下
医生回答:洗干净也可以
追问:如果在洗的时候手碰到那个发霉的地方会不会致癌呢
医生回答:不会
追问:好,没有问题了
(不少于10个中文字符)
直购热线:400-
可能相关的药品
向专家医生提问专业医生在线,十分钟内快速回复!
请输入您的问题
看过本问题的人还看过
黄曲霉素中毒
就诊科室:
病变部位:
典型症状:
混淆疾病:
相关用药指导
相关健康资讯
相关治疗医生
徐小琴&主治医师佛山市南海区桂城医院内科
何文忠&主任医师扬州市江都人民医院内科
王金河&主治医师郑州市惠济区人民医院急诊科
李桂云&主任医师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
相关治疗医院
医院地区等级
肿瘤科热门问答
肿瘤科专业医生在线
已帮助 5672896 位患者
相关疾病问题
【黄曲霉素中毒】
扶正祛邪,软坚散结。...
健客价:¥155.00
化痰软坚。用于癌症的...
健客价:¥230.00
苗医:布苯怡象,麦靓...
健客价:¥129.00
解毒,消肿,止痛。用...
健客价:¥170.00
补硒药。适用于低硒的...
健客价:¥37.00
广谱抗肿瘤药,用于胃...
健客价:¥986.00
益气生津。用于癌症的...
健客价:¥67.00
补气养血,健脾益肾。...
健客价:¥39.00
补气养血、健脾益肾。...
健客价:¥68.00
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健客价:¥32.00&&&&&& & 正文
揭开花生油含致癌物黄曲霉素的两个真相
家医视点:
  食品被了吗?临近春节,正是食用油促销旺季。继乳业问题奶后,近日花生油被曝黄曲霉素超标,更有食用油被抽检出色泽和烟点项目不合格的情况。
  人们对黄曲霉素的注意可能只是通过“问题奶”而起,但专家指出,所有储存不当的食品都有可能发生霉变,这些食品都有可能存在,它广泛存在于粮食中,特别是、大米类的植物。
  黄曲霉素:广泛存在于粮食中
  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菌属黄曲霉菌、寄生曲霉菌产生的代谢物,有剧毒,是目前发现的化学致癌物中最强的物质之一。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粮食,如花生、玉米、大米和棉籽等特别容易黄曲霉菌,因此常出现黄曲霉素超标的现象。
  真相一:花生油为何含有一级致癌物?
  我们不妨来了解一下花生油的压榨过程:花生经过原料破碎、精选(使花生米与壳分离)、翻炒至6-8成熟后经压榨花生油机的物理压榨,压榨后的产物为压榨花生油及花生渣,就成为我们平时食用的花生油。
  营养科主任卞华伟指出,黄曲霉菌广泛存在于土壤中,菌丝生长时易产生毒素,而生长在土壤之中的花生最容易感染黄曲霉毒素。制作花生油的过程中,大量的花生经过压榨,其中霉变花生所含的黄曲霉素很可能经由这个过程出现在花生油中。
  真相二:烧热花生油也难清除黄曲霉素
  从营养价值上看,花生油含有多种抗衰老成分,可提供人体大量的营养。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备的食用油,具有广泛使用性。但是,如果花生油中含有大量的黄曲霉素,长期摄入有可能增加慢性致癌的风险。
  由于黄曲霉素本身就具有很强的耐热性(280度才会分解),因此即使花生油在食用前经过高温加热,也很难完全排除黄曲霉素。更重要的是,长期少量摄入黄曲霉素是一种慢性致癌的过程,这与人们日常每天摄入花生油的过程是一致的,如果真的食用了含有黄曲霉素的花生油,能够严重危害人体健康,长期摄入可诱发。
${FDPageBreak}
  家庭中如何避免黄曲霉素?
  在日常生活中一些小方法可以减少食物中黄曲霉素的含量。
  (1)水洗花生米、大米去除率80%
  用水洗一下花生米,黄曲霉素的去毒率可达80%,大米中黄曲霉素主要分布于米粒表层,淘米时用手搓洗三、四遍可除去80%的黄曲霉素。尽管免淘米大都是新粮,较少杂质,比较干净,但为了吃得放心,对保存了一些时间的免淘米还应先淘洗,再下锅做饭。使用高压锅煮饭也可以破坏一部分黄曲霉毒素。
  (2)油炒、干炒破坏部分黄曲霉素
  用油炒或干炒可以将黄曲霉素部分破坏掉,加食盐炒或煮去毒效果更好。
  (3)不宜生吃花生油,须加热至沸腾
  久置的植物油可能有少量黄曲霉毒素,因此不要生吃花生油,食用时必须将油加热到锅边冒出微烟,或先将油烧至微热加入适量食盐烧至沸腾,盐中的碘化物能去解除黄曲霉素的部分毒性,再放菜肴烹调有除去黄曲霉毒素的效果,有利于保障身体的健康。
  专题:
专稿,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来自家庭医生在线论坛,由网友发布,本站仅引用以提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如您认为本文在内容和知识产权上侵害了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020- 。
(责任编辑:杜丽华 )
文章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Bl的半数致死量为0.36毫克/公斤体重,属特剧毒的毒物范围(动物半数致死量<10毫克/公斤=它的毒性比氰化钾大10倍比砒霜大……
近日关于染发剂可致癌的报道引起不小的风波。据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报道,几个月前,在北京,定期染发的韩女士,患急性白血病死亡,主治医师考……
从食品科学的角度来说,隔不隔夜不是问题所在。问题的实质是做好的菜在保存过程中发生了什么。我们担心的,是蔬菜中的硝酸盐转化成亚硝酸盐。
鼻咽癌是一种发生率很低的癌症。在欧美国家的发生率在十万分之一左右。但是,它却分外偏爱华南地区的人们,原因是他们喜爱吃咸鱼。咸鱼是鱼经过高……
在这个“闻癌色变”的年代,“微波炉加热产生致癌物”更是在一遍又一遍的重复中成为广泛接受的“信念”。那么微波炉到底会不会致癌呢?
相关健康数据
擅长:⒈ 提供规范化诊断和规范化治疗的忠告。⒉ 骨肿瘤的术前穿刺活检诊断;⒊ 定期与放射科和病理科三结合讨...
擅长:擅长肝脏疾病,包括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的临床诊疗;熟悉常见传染病的诊疗。
擅长:妇科良恶性肿瘤、妇科炎症、宫颈病变、子宫畸形、妇科内分泌相关性疾病的诊治,尤其擅长妇科疾病的微创治疗...
擅长: 在恶性肿瘤治疗方面,有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尤其在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专家在线解答网友疑惑
擅长:熟练掌握各种泌尿、男科疾病的诊断与处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黄曲霉毒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