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大全参赛必须是立体声吗

第二届凤凰视频纪录片大奖参赛及征片评选细则
来源:凤凰网专稿
活动介绍:此次纪录片大奖由凤凰视频,凤凰卫视主办,CNEX联合主办,鼓励纪录片创作者以人文视角观察现实世界,传播人性关怀的情感。并在这新媒体世代,用独特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去讲述和传播我们华人的故事。
我们总能从这样的故事中捕捉到精神甚至是灵魂的触动,那种人与人之间本质上的惊人相似,那一丝贯穿于屏幕内外两个现场的人性,那穿过画面直击人心的真挚反应。无关视觉上的繁复抑或优雅,无关听觉上的磅礴抑或简洁,是关于创作者来自身、心的付出,是情感,是文脉,是三里冢的那一亩稻子,经年累月,生生不息&&
A.参赛方式
A.1参赛要求
作品资格:
1.参赛作品需是在2011年1月-2013年8月之间完成或发行的成片;
2.主要拍摄对象为华人(包括华人社会);
3.参赛作品需配有中文字幕或中英文字幕;
4.规格:480P及以上的标清或高清视频文件;
微纪录片组:要求作品时长在15分钟以下(包括15分钟);
纪录短片组:要求作品时长在15-50分钟之间的作品;
纪录长片组:要求作品时长在50分钟以上,180分钟以下(包括50分钟和180分钟);
入围作品:
入围作品会在凤凰视频网络专题页上进行网络展播和网友投票。
A.2报名方式
1.大赛不收取报名费用。请按照以下要求填写发送报名表和影片数据文件。
2.请在下载报名表word文档填写,并发送至邮箱,请命名邮件名为&参赛作品《XXX(请在此填写作品名)》报名表提交&。
报名表word文档下载地址:
3.报名者可以为个人或单位。个人必须为该影片之制片人或是导演,单位则为该影片之制片单位或出品单位。报名者应拥有作品的全部完整版权与邻接权,或得到影片内容与资料版权所有者的授权与许可。
4.作品数据文件(格式:MOV、AVI、MPG或MP4)请提供两张数据光盘(组委会仅接受数据光盘,不接受DVD视频格式光盘),寄往以下地址:
收件人:刘卓
联系电话:010-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广渠东路3号竞园图片产业基地1号库东二层
邮编:100124
5.收件时间至8月20日截止。以邮戳为准。
A.3特别说明
1.组委会对因著作权,作品中音乐、映像等元素使用权、受访人肖像、隐私权等问题所产生的纠纷,概不负责,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后果均由参赛者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2.凡参赛即视为同意本纪录片大奖的各项规定。
3.参赛作品应保证其内容的真实性,且不得侵犯第三方的合法权益,包括但不限于知识产权、邻接权、人身权等。
[责任编辑:马超]
相关新闻: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3/09 16:46
02/24 09:56
03/09 16:45
03/09 16:45
02/27 16:10
03/13 08:17
03/12 08:43
03/12 07:22
03/12 07:57
03/20 09:48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04/26 09:49
04/23 08:47
04/23 08:57
04/23 09:14
04/23 09:22
凤凰名人: |
48小时点击排行
财经 · 房产
娱乐 · 时尚
汽车 · 旅游
科技 · 健康【图文】第十三章 电视纪录片的声音创作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第十三章 电视纪录片的声音创作
上传于||暂无简介
大小:865.5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今天,NBA球星科比·布莱恩特在Twitter上发文,宣布自己将在本赛季结束后退役:“这个赛季已经是我最后能够贡献的全部了,我的心还能够接受打击,我的意志还能让我继续坚持,但我的身体知道是时候说再见了。没关系,我已经准备好了。”不管你是否喜欢他,你都不能否认他的伟大与传奇。再见!科比,再见!洛城上永远的小飞侠。本文来自豆瓣用户阮笛写给纪录片《科比的缪斯》的影评年轻的科比是,高难度得分、超大幅度后仰跳投、大跨步突破底线反手暴扣、怒气冲冲龇牙咧嘴好勇斗狠。正如科比所说,那个时候自己,总是带着怒气打球,不是憎怒对手,只是对自己,为了逼出体内那个嗜血的横霸的黑曼巴。一提到这个男人,我们脑海里总是会自然浮现一个争强好胜棱角分明的形象。NBA历史上很难找出第二个球员,如此誉满天下,谤满天下。2000年前后开始看球的人,可以从老录像和集锦里看到乔丹的伟大,但是乔丹对于这一脱年轻球迷,好像是贴在墙上的海报,很完美,但是很遥远,恍如神话。而科比的巅峰生涯,刚好与新世纪的科技爆炸重叠了,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无不被媒体和社交网络围追堵截。于是,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全方位的、立体化的、放大镜下的科比,他的每一句话被放大,被吹捧,或者被误读。他受万众所爱,被万民所黑。好像,每一个球迷很了解他,爱他的,恨他的。他的变态数据,他的丑闻缠身。他的冷血绝杀,他的打铁如常。真的,好像我们都很了解他。对他的数据如数家珍,还有他那些”凌晨4点的L.A&、“在我崩溃之前先崩溃“的故事。我们对这个隔一两天就能在电视转播中看到的男人,竟然有点习以为常了,哪怕他又独断专行地砍下高分,或者刷新我们对出手打铁的印象,甚至是隔山差五的绝杀,真的都有点习以为常了。一直到,他受伤了。那个”super man&,那个钢铁侠,那个好几个赛季刷出勤率的铁人。什么?他已经35、6岁了?退役?科比,退役?You must be kidding!可事实是,他真的有在谈论退役事情,私下的,公开的。每次看到他在簇拥的麦克风面前聊起会打多久的问题,总会有一种强烈的不真实感。对,恍如隔世。为什么?因为他在我们面前太多次地做到了,he can,he always can。连续4场50+,81-POINT,n+1次的绝杀,五次总冠军。但,说好的第六次呢?他奉献给了我们那么多,but we just ask for more,and more。我们也已经分不清,究竟湖人是他,抑或他是湖人,仿佛只要湖人还在,这个男人就会一直都在。直到日,科比在对阵勇士的比赛中冲锋陷阵,3次受伤倒地,表情痛苦。尤其是比赛行将结束时那次倒地最为致命,当时科比突破篮下却遭遇犯规滑倒在地,只见他表情痛苦手捂膝盖,随后科比坚持罚完两球后,一瘸一拐的走回更衣室,随后科比被确诊为左脚踝韧带撕裂,这已是“飞侠”职业生涯最为严重的一次伤病。赛后,科比拄着拐杖,哽咽着接受了采访,当时看到他的不甘心,他面对突如其来的伤病的无力感,看到他红着的眼睛,瞬间喉头一紧。手术,漫长的复健。不难想象,那么多个日日夜夜,一个好强又偏执的家伙,必须忍受不能打球,不能跑跳有多艰难。他是那么好胜,怎么忍受得了这些,以及听闻那些更年轻球员们又打出惊艳的表现,甚至听闻别人拿了奥布莱恩杯。他说,伤疤是男人的勋章,看到它,仿佛看到自己一路走来的历程,他满怀感激。这时候,看着他在镜头前娓娓谈起过去,父亲,辗转孤单的童年,恋爱婚姻,新秀赛季,OK组合,高潮,低估,伤病、煎熬,更高光的时刻。忽然明白了Muse这个词的意义:----自由,诗意和灵感相由心生,我们曾经看着他不苟言笑的样子,棱角分明的五官,觉得他是某一个极端的人。同样,若干年后的现在,看着他大男孩般咧嘴大笑的模样,竟会觉得他是另一个极端的人。岁月的流逝,挣扎又奋起,伤病的磨砺,无数的嘘声到甚至在客场响起的MVP呐喊声,让这个男人终于修成正果,成了一方陈酿,一方叫做Muse的陈酿。------满是自由、诗意和灵感无论是过去、现在,抑或未来。观看完整纪录片《科比的缪斯》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人气:38694 更新:
人气:32309 更新:
人气:20796 更新:
人气:19596 更新:
豆瓣电影的更多文章
大家在看 ^+^
推荐阅读 ^o^
想要得到老司机们的亲睐,可不是单单有「尺度」那么简单
《蝙蝠侠与罗宾》——乔治·克鲁尼对阿诺·施瓦辛格
它们看起来很诱人,但千万别吃进肚子
陈医生这碗鸡汤我干了!你随意丨新歌八达通
猜你喜欢 ^_^
24小时热门文章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一个好的记录片的标准和要求_百度知道
一个好的记录片的标准和要求
一个好的记录片的标准和要求
纪录片有那些价值
自然类纪录片的创作特点
提问者采纳
纪录片有哪些价值纪录片艺术审美的价值
随着DV技术的成熟与普及,DV纪录片创作主体多元化,纪录片的审美价值得到质疑。有人认为:DV纪录片是民间人拍摄的,其受众是老百姓,所以它的艺术性自然降低,其审美价值也可以淡化。笔者不同意此观点,并且针对纪录片艺术审美的价值做了如下思考。
1、审美体验与审美价值
回顾影视领域的百年演变,任何一种影视创作新范式的出现都是以独特的审美经验作为最终的动因。纪录片创作的初始阶段,我们会欣喜地发现一些富有创造精神的纪录片创作者们,他们中的许多都是没有受到过专业影视制作培训的,这些先驱者心中郁积了许多新鲜、独特的审美体验。他们没有主流纪录片制作者的功利思想和精英纪录片艺术家们的名利思想,因此轻易地突破了意识形态和大众审美规律的束缚,并且在西方纪实观念的冲击下,创造出一种突破旧有纪录片模式的新范本。如果抛开纪录片的记录基础功能不谈,仅仅讨论纪录片的创作,那么作为一种影像表现手段和艺术创作的纪录片审美,便至少要包涵两个主要特征:独创性和体验性。
审美体验是审美创造的开端,同时也是贯穿着审美创造的全过程。没有审美体验,就谈不到艺术创作,充其量只能是一种“制作”。审美体验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融合的过程,具有高度的独创性和个性化特征。从西方哲学的意义上来说,体验是一种跟生命活动密切关联的经历,它最根本的特征就是类似“直觉”的那种体验直接性,它要求意识直接与对象同一。纪录片的创作不需要强大系统的制作班底,不需要策划、撰稿、录音、灯光,甚至不需要专职的摄像,成片不需要刻意地符合某个播出平台的标准,编导融摄、编、剪于一体,这种纪录片独有的创作现象恰好将审美体验的独创性、直觉性和体验性特征发挥到了极致。体验的主要特征是个体性。体验是一种跟生命活动密切相关的经历,再现了生命的整体意义,因而,体验必须带着主体的个性化特点。体验也并非纯粹的主观性,所谓体验,必须是由体验对象所引起的。纪录片创作不能拿起来就拍,要讲求“悟”,这种 “悟”必须是个体性的直接体验,是主客一体的浑然之境。纪录片创作的审美体验如果靠理性的思维方式,靠固定的传授模式,虽不能断言毫无用处,但是不能达到审美独创性与体验性的终极目的。严羽《沧浪诗话》中关于审美艺术创作的名言指导了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创作者,这些规律在今天看来对纪录片仍旧拥有巨大的指导价值:“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这种别材别趣,说的就是艺术创作中独特的审美体验,这种体验更多的依赖于感性而非理性,依赖于内心的体验而非对前人作品的临摹。纪录片作品的妙处,正在于摆脱了前人功利束缚的藩篱,将作者的独特感受倾注到创作中。另外,纪录片创作体验性与独创性的体验还总是伴随着随机性的特征,纪录片创作是在拍摄的随机情境中得到开悟,而不是依靠预定的传授或模式操作。
2、创作水平与审美价值
由于纪录片影像(电影和纪录片)在国际影坛的声誉日隆,甚至如法国FIPA这样的顶级国际电影节也开始逐渐接纳该类作品参加竞赛。数年来,笔者作为评委参加过近百次大大小小的纪录片节目评奖活动,发现纪录片在自己的节日得意狂欢的同时也面对了难以名状的尴尬。畅激扳刻殖灸帮熏爆抹由于技术、资金、经验和专业知识的匮乏所造成的影像叙事技巧的粗糙和幼稚,在面对真正的学院派作品时异常脆弱、不堪一击。在参赛的众多作品中,很难发现一部非专业纪录片或剧情片可以在影像叙事技巧和制作水准上与学院作品进行真正同一层次的抗衡。因此当非专业纪录片创作者的作品与学院派作品混合在一块儿放映的时候,那种对比之下的粗糙与稚嫩就更加地明显和不能容忍,甚至产生哄笑。这种参展作品的水平惊醒无数纪录片的支持者和研究学者:对集体话语权、主流意识形态束缚突围的结果,难道就是镜头和内容的粗制滥造吗?纪录片的独创之美,是不是应该更多地融入一些工整的影像叙事技巧和制作水准的提高!
当然,大胆的想象、令人激动的创新以及在劣质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对纪录片的热爱都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在宽容的背后,我们要对非专业纪录片所表现出的种种令人失望的状态有清醒的认识——并不是说我们就可以用“纪录片”这个旗号来容忍粗制滥造。无知并不等于个性,关注纪录片的人应该冷静地认识到,在国内这种缺乏影像叙事技巧和摄影编辑训练的环境下,仍然有这么多纪录片的热爱者去敢于用他们所热爱的影像方式来表达个人对生活的感受和内心体验。这种精神本身是最难能可贵和值得鼓励与倡导的,但今天我们痛心的发现不少纪录片爱好者在对纪实形式的盲目崇拜下失去了超越模式化的能力和自我的表现手法,许多人误认为“纪实”就等于个性和独创。殊不知近年纪录片话语的独创能力和审美体验已经被“纪实”手法的滥用所窒息,艺术审美自然也就荡然无存了。纪录片本身是有缺陷的,但是缺陷也预示着生命和原创力,要善加利用原创力创造更加完美的影像、剧情、声音效果。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2条回答
畅激扳刻殖灸帮熏爆抹1,一个好的记录片的标准和要求 好的纪录片的标准是选题精巧,有时代感,具有历史意义或者对社会有启发与促进,画面优美或具有冲击力,解说到位。 2纪录片有那些价值
对社会有普遍意义,有历史研究价值,让人们增长知识,受到启发,或者说了解重大事件的来龙去脉。3自然类纪录片的创作特点 主要是必须要适应不同的环境,对摄影人的身体提出更高要求,画面精巧细致,拍摄时间跨度长,对设备的要求高,必须要有人文主义的眼光。画面的特写,移动镜头多,
真实而且典型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记录片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纪录片大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