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专业的学生未来的走向?

当前位置:>>>正文
2030年,您不可不知的未来教育6大趋势
发布时间: 11:08:46
来源:猎房网 作者:转载不详
责任编辑:liuting
摘要:我们想要阻止它。”即使未来教育的美好前景让我们欣喜,推进教育发展的成果也很多,但教育的发展也应契合整个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循序渐进,同时反思、回顾过去的经验也同样重要。这是一次进化,而非一场革命。该调查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未来教育的图……
2030年的学校什么样?教师角色将怎样改变?课堂的形态与性质会如何变化?
趋势一:创新是未来教育的主题。
正如调查结果所显示的,创新是未来教育不可或缺的。
这一点已经达成高度共识,而且这里创新概念的范畴已远远不仅限于教育各个层面上新的教学工具、修改的目标、原创的教学法,以及对传统角色的重新定义。
专业未来学家协会前主席约翰?马哈菲表示:“创新有更重要的非技术性方法,如不按年龄给学生分班就是一个社会性的和教学法上的创新。”
同样广为认同的是,学生评价的传统方法必须随体制本身一起发展进化。评价体系的改革将是未来教育改革的关键环节之一。
趋势二:教师传统角色将消解。
正如83%的专家预测,教育将变得更具个性化,教师的传统角色也被期望产生变化。
马哈菲预想传统教师的角色将会消解,取而代之的是“学习的促进者”。
苏伽特?米特拉教授对传统教师也持相似观点:“我们不需要知晓一切的人,我们必须对他们放手了。”
这一点体现了师生关系的一种根本的转变,教师完全主导的角色正在向师生共同引导课堂发展。
趋势三:教育语言走向全球化。
当前,在其他领域开始的全球化进程同样适用于教育。
正如语言学家和哲学家诺姆?乔姆斯基阐释的那样:“英语已经毫无疑问是全球语言了。
但是现在这股力量已经有所衰减,中文的影响力正在扩展,然而在我们所能预见的将来,我认为英语仍将占据主导地位。”
趋势四:学校将成为一个以课堂为点的全球交流网络
在通往更具交互性和指导性的学习之路上,首先学校要变得更具协作性。
广为认可的是,基于网络的技术将有助于未来学校的建设。然而,这并不会使学校消解。
以约翰?马哈菲为代表的专家们强调了提供一个学习发生的实体场所的重要性,他们设想未来的学校是“一个有社会交互的学习环境”。
同时,苏伽特?米特拉教授强调在线学习和团体学习并不是相互排斥的,“我们不应该混淆在线学习和独自学习。你们可以互动和合作,看着同一个屏幕”。
由一个单一演讲者主导的教室将变为研讨室,学生可以在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学促进者的指导下聚在一起交换想法和观点。
在这种形式下,用米特拉教授的话说,学校变成了“一个由学生自己安排学习的实体场所”。
趋势五:专业资格认证和技术能力将挑战传统学位。
专家们对于资格认证和评价的问题仍有分歧,39%的人认为学位仍将是最重要的评价方法,而37%的人则认为传统的学位将被专业资格认证替代。
亚塞尔?贾拉尔认为,我们在学校学的许多东西和未来的劳动力市场是毫不相关的:
“我们应该从一种用传统学科训练人的思想方法中解放出来,而更注重有操作性和适用性的东西……学位对于未来生存来说可能是一个必要条件,但它毫无疑问不是一个充分条件。”
然而,不论采取何种形式,我们的关注点都在于它是否能够满足未来教育的需要,特别是能否满足学生未来生活的需要,而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方面获知更全面、更完整的信息。
趋势六:基于公共和私人资助的混合模式将是教育最优的选择。
调查中70%的专家相信国家财政将不再是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相对的,学校将主要由私人企业和家庭资助。
在这个意义上,就业能力和市场力量将对学校课程产生直接的影响,这就引发了某些课程是否应该抛弃的问题。
关于公立教育和私立教育的问题不仅仅是教育的问题,也涉及国家经济和社会问题,这需要我们在未来教育发展的道路上继续探索。
“2030年的学校”调查的数字似乎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故事,一个包含着关于未来教育系统的剧烈变革和前瞻性观点的故事。
虽然创新是讨论未来学校时的普遍主题,但不要把创新的需要和变革的需要混淆,这一点是很重要的。
正如诺姆?乔姆斯基所说:“我们需要做的是扭转这样一个局面,有些东西正在损害着我们教育系统中好的方面,我们想要阻止它。”
即使未来教育的美好前景让我们欣喜,推进教育发展的成果也很多,但教育的发展也应契合整个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循序渐进,同时反思、回顾过去的经验也同样重要。
这是一次进化,而非一场革命。
该调查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未来教育的图景。
这是在对当前教育问题和全球发展趋势的思考下产生的富有创新性和实践性的解决方案,也是基于对当前教育中落后要素的批判和对未来教育的构建中产生的美好期望,亦是向全球各界关心和致力于发展教育的专家学者和一线从业人士发出的充满使命感和责任感的召唤。
不论这项调查有多少现实意义,它的可操作性和适切性又如何,这些富有创新性的观点和创造性的实践方案都体现着我们对当前教育问题密切的关注和对未来教育发展的殷切期待。
猎学网郑重表示,本网站是一家致力于为学员提供优质教育资源的平台,站内收录的中专、大专、自考、成考、专升本、网络教育等机构,都经过猎学网核实认证!如果广大考生有提升学历的需求,推荐您关注我们网站,欢迎通过点击:了解!
稿件合作QQ:
点击查看更多
的相关信息
16800元/O10000元/O10500元/O13200元/O11000元/O15000元/O7800元/O
TAG:新闻中心
版权所有&猎房公司
家居客服 &&&&
房产客服 &&&&
二手房客服 &&&&孔见教育技术专业的未来--曹殿波
这个话题是我埋藏在心中很久的一个话题,一直不敢说,因为害怕成为罪人。但是放在心里又太沉重,不如一吐为快。我曾经不止一次的问过自己,学专业的发展将会走向哪里?经过几番思索之后居然得到了一个大家都不愿意接受的结果,这个结果及时学专业将会走向消亡。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而且与专业一同消亡的可能还有教育学专业。
&&&&&& 相信我们都承认学科与专业的区别,学科直接与科学知识的体系有关,而专业直接与社会的职业需求有关。换句话说学科本身会永存,但是专业就会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而变化。以前我们开办教育学专业主要是给中等师范院校培养师资力量,而现在中等师范院校已经不存在了,那教育学专业也是时候功成身退了。当然这种功成身退不是说一个专业的彻底消亡,因为必须有一部分人来继续从事教育学专业的学习,为教育学学科的发展继续提供人力资源还要继续培养一部分人员在教育的管理、指导、辅助等部门和机构中从事相关专业活动。同样,教育技术学专业也必将走这样一条道路,不同的是我们专业的生存还有一些条件,如我们还要继续培养中小学电化教育力量,还要继续培养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师资,还要继续为各级各类教育技术部门提供专业人员。不过可惜的是这些专业人员的需求量远远小于我们目前专业学生培养的数量。造成了供大于求的局面。也就是说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教育技术学专业必将面临一场大面积的裁剪,来适应社会的需求。当然,从目前的本科招生数量与社会需求看,这种趋势是明显的。
&&&&&& 这种趋势并不意味着是一种倒退,相反这是一种新生,我们的专业必然会与时俱进的发生相应的转变。但是我们的专业即将走向哪里呢?我的个人观点是我们将与一些其他的教育类学科共同走向教师教育。我们很多人将从事职前的教师教育和在职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为什么这么讲,请看我下面的分析。教育学、教育技术学、教育心理学等学科研究的内容是要求每一个教师从事专业活动都直接相关的内容,而不是仅仅与我们专业的教学有关的内容。换句话说我们的研究成果将会服务于所有的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他们才是这些成果的实践主体,没有他们的参与,我们的研究成果将变得一文不值。而于此同时,广大教师职业成长都必然需要我们这些学科的研究成果的指导和支撑。我们的研究成果与他们的实践共同缔造了一个完美的结合。从目前的种种迹象分析,这个趋势是比较明显的,比如一些知名的师范院校已经开始进行教师教育的改革,形成了一些模式,如&4+1&、&4+2&等,估计将来还会出现&3+1&、&3+2&等模式,有的学校已经专门成立了教师教育学院。这些模式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前面的数字代表的都是他们各自学科知识教育的内容,后面的都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教育内容。而后面的这些内容就正是我们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技术学的内容。我们的专业将在这里大放异彩。但是有一个问题,这个专业的本科阶段在这里基本上是没有施展才能的余地的,这里需要的是研究生层次,甚至是博士等高的层次的专业人员。
&&&&&& 说的这里,肯定有人要问,这些高层次的人员从哪里来?其实很简单,一方面我们刚才并没有说这个专业的本科阶段彻底消亡,必须有一些院校继续开始这个专业继续为这个学科的发展提供人力支持。另一方面,随着教师教育的继续发展,肯定会出现各个学科的学科教师教育,如目前出现的课程与教学论的硕士和博士专业招生就是这个思路。他们都有各自的学科知识背景,而且他们将来的职业仍然是他们原来从事的学科教育专业,而这些专业的人员也将会成为这支队伍的主要来源。作为这种结果的过度形式,我们目前的硕士和博士的招生应该会扩大对学科教育专业学生的比例,同时还将会形成信息化教育的教师教育方向(原因已经不言而喻)。
&&&&&& 肯定还有人问,我们现在正在接受专业培养的人怎么办呢?对于这个已经既定的事实,我们没有变法有什么改变。那么需要改变的就只有学生自己。一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来迎接这场变革的到来,而且在这个新兴的领域内大展身手;另一方面就是选择一个方向,扎实的学习一项专业技能,我们前面也说了,毕竟我们目前还有一些可以选择的职业岗位。至于希望在哪一种岗位上任职,首先就是要明确你凭什么可以得到这个职位,这些都需要对这些岗位有深刻的认识。不能肤浅的认为我们的专业毕业生在信息技术教师这个岗位上不如计算机专业的,在教育软件公司也不如计算机专业的。其实在这些岗位上,我们专业的学生有着绝对的优势,只是你没有意识到,更没有办法把这种意识转达到这些岗位提供者的心中。
标签(Tag):
------分隔线----------------------------
------分隔线----------------------------2016年未来五年基础教育阶段教育技术应用呈创新趋势
2016年未来五年基础教育阶段教育技术应用呈创新趋势
发表时间: 10:26:12 文章来源:
《2016年未来五年基础教育阶段教育技术应用呈创新趋势》是有独特网()为你整理收集:
  《2016新媒体联盟中国基础教育技术展望――地平线项目区域报告》日前发布。这是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与美国新媒体联盟合作的重要成果,也是新媒体联盟首次针对中国地区的报告。  报告指出未来五年中国基础教育阶段教育技术应用的九大关键趋势:发现式学习日益增多、更多应用混合式学习设计、开放教育资源快速增加为短期趋势;日益注重测量学习、重设学习空间、新形式跨学科研究兴起为中期趋势;推动文化变革与创新、学生从消费者转变为创造者、转向深度学习方法为长期趋势。  报告同时指出教育技术应用及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九大挑战:提升数字素养、技术与教师教育相融合、重塑教师角色为可应对的挑战;平衡互联与非互联生活、竞争性的教育模式(应试教育模式)、创造真实性学习机会为有难度的挑战;在线教育机构面临的问题、促进教学创新、培养复合性(型)思维能力为严峻的挑战。
  由中国教育学会主办,北京市海淀区教委、海淀区教育学会承办、北京市育英学校协办的基础教育一贯制办学模式创新研讨会日前举行。  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办好基础教育一贯制学校,促进中小学优质均衡发展”。会议旨在为探索一贯制学校管理模式创新,总结学校管理和育人模式研究成果,实现中小学管理思想、模式、体系和评价的一体化。与会代表认为,“九年一贯制”不是简单的小学加初中,更不是“一校两制”,而是将义务教育作为一个整体凸显出来,小、初衔接,按照人才成长规律,整体设计和规划的教育。
  近日,哈尔滨工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基地划出500平方米,实行房租、水电费减免的优惠政策,大学生创业团队在这里入驻孵化,可享受专业的创业导师指导、创业投资对接、创业项目路演和企业注册等服务。这是黑龙江省内各高校积极结合自身特色和优势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一个缩影。  东北林业大学园林专业大三学生郑瑞说起她的创业项目“独一无二的室内迷你花园”,显得格外自信:“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注重室内绿化景观,我团队的创业项目可以根据业主整体的室内设计风格、硬质景观对植物的选择,利用园林植物学、园林植物景观配置原理和植物养护学等为用户打造私密、健康、使人身心愉悦的室内花园景观。”目前,郑瑞和同学们正在进行产品的平面设计测试。郑瑞告诉记者,学校和学院都给了团队很大的帮助,下一步学院会为团队成立工作室,配备办公设备,必要时还会给予资金支持,在她们毕业之前,“独一无二的室内迷你花园”就能运营起来。
  本学学期我继续担任学堂村小学五年级班主任工作,二零一零至二零一一学年第二学期已经开始了,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班重新塑造一个新的一面,特制定班主任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总体工作计划为指导,以深入开展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为目标,围绕学校主题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为主要内容,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基本道德,
  新的一年又开始了,这学年我担任五年三班的班主任工作和语数教学工作,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班塑造成一个团结向上、文明创新的班集体,特制定班工作计划如下:  一、班级管理工作  1。学生现状分析:本班共有男生20人,女生19人,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是很好,体质健康,但学生学习的纪律性、自觉性较差,希望经过一个学年的努力,同学们能不断努力,争取不断前进,取得好的成绩,能使我班学生的学风、班风能有明显的提高。
  2016年度国家科技奖“大榜”1月8日揭晓,295个项目榜上有名,包括42项自然科学奖,66项技术发明奖,187项科技进步奖;另有7名外籍科技专家获得国际科技合作奖。其中被称作中国科技界最高荣誉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11年后再次“空缺”,该奖项的上一次空缺,是在2004年。  国家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副主任陈志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规定,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两名,这意味着,该奖项在某一年度有可能颁给1人,也可能颁给2人,或是空缺,这些情况均符合条例规定。  截至2015年,共有25位科学家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除2004年、2015年空缺,2002年、2003年、2006年为1人获奖外,其余年份均是两人获奖,其中包括袁隆平、王选等公众耳熟能详的科学家。去年,这一奖项颁给了核物理学家、被称作设计中国氢弹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于敏,他曾为我国氢弹研制隐姓埋名30年。  1月8日,另一备受瞩目的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颁给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领衔的“多光子纠缠及干涉度量”项目。作为该项目的第一完成人,潘建伟也因年仅45岁的年龄优势,刷新了2006年支志明49岁获自然奖一等奖的纪录。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理想,我们应该本着对自己负责、对人生负责的态度,为我们的未来制定一个严谨而周密的计划,及时的规划我们得人生理想。点燃青春的激情,挺起我们的胸膛,向着明天得太阳阔步前进,让我们的人生更有意义,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幸福美满。  作为一名大学生,走在人生的转折路上,内心难免有些慌乱、不知所措。面对未来,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应该怎样去做,是时刻困扰着我们得人生难题。对于我们这些即将进入大三的大二同学来说,这个人生难题显得尤为突出。面对人生的难题,我们不能逃避,更不能堕落,我们应该理性的面对现实、面对自我、学会做事、学会做人。不管未来的人生旅途多么的艰辛,都要勇敢的面对。相信只要我们做好充分的准备,充满十足的信心,任何困难都难不倒坚强的自我,我们的人生才会更加丰富和精彩。  梦想是一个百花园,我只是百花园里的一棵小草。可是小草也有一个大理想,于是,我在这里畅想一下自己的职业生涯。
  日,安徽工业大学举行2012级创新能力开发班结业仪式,化学与化工学院学生王子路和其他36名学生从校领导手里接过“创新能力开发班合格证书”。  在安徽工业大学,创新能力开发班是学生心目中的“明星”。为什么有那么多学生追捧?该校创新教育学院院长冷护基随口向记者说出了一串数字:创新能力开发班学生14年来申请专利1650项、获专利授权1458项,学生的创意、设想达100万余条。  早在1995年,学校就开展创新人才培养探索研究,开设创新与人文素质教育课程。“2001年,我们决定创办创新能力试点班,后改名创新能力开发班,就是为了把分散在各院系、有创新潜力的学生,集中到一起进行针对性培养,并以此为突破口推进学校创新素质教育。”校长李家新说。
  多年来,我校以大艺术观的视野,不断审视自身的办学方向、办学行为和办学特色,从学生的实际状况和发展需要出发,逐步走出了以美术教育见长的传统特色办学模式,形成了由“美术”而“美育”、由“美育”而追求人生的“自由与幸福”的特色办学系统。  关注生命自由与幸福成长  学校美术特色的形成,得益于当地浓厚的地域文化。我校居于文人书画传统与民间绘画交相辉映的千年古镇枫泾,本地青少年生长于斯,耳濡目染,对学校美术教育特色的形成起到了促进推动作用。而学校的美术特色教育反过来又对当地文化的传承起到了充实和提升的作用。  “美丽的教育”作为学校独有的教育形态,有其特殊的含义:一是借美育人,二是创美育人,三是艺术体验育人。多年来,学校实现了办学视野上的三大转变:一是从单科美术特色转向综合性的审美教育;二是从学科美育转向全方位的审美化教育;三是从单纯的审美情感研究,转向关注学生生命自由、幸福成长的人性研究。在这转变的过程中,学校对“美”的感悟也逐步提升,经历了从关注外在“形式美”到内在“自由美”的培育,再到探索复杂审美关系中追求“真善美和谐统一”的过程。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核心和关键,为新时期、新常态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提出了明确要求。  贯彻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牢固树立以质量提升、内涵发展为核心的改革发展观,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更加注重以文化人、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系统推进实践育人、着眼实现全面育人,不断增强工作针对性实效性,系统设计、统筹推进各项工作,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提供思想保障和精神支持。  一是注重以文化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进一步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深入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教育活动。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在贯穿结合融入上下功夫,在落细落小落实上见成效。把教育教学、社会实践、文化育人、典型引领、制度规范等结合起来,构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组织开展形势报告会,邀请省部级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和道德模范进校园讲理论、讲政策、讲形势、讲事迹。
“创新”,为何摆在了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近代史上,我们受够了落后挨打的苦;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也吃够了创新不足受制于人的亏。历史和实践证明,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当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世界主要国家纷纷抢占未来先机,未来综合国力的竞争依然是创新的竞争。着眼于此,十三五规划的建议也传递出一个强烈的信号:我们不再津津乐道于后发优势,而要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我们再不能用别人的昨天来装扮自己的明天,必须迎头赶上、奋起直追、力争超越。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不仅是为了抢占国际竞争的未来先机,也有更为现实的国内考量。我国经济大而不强,快而不优,主要依靠资源等要素投入推动经济增长的粗放型发展不可持续。旧路子走不通,新路子在哪里?十三五规划的建议给出了坚定的答案,就在创新上,就在加快从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发展为主向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的转变上。时移世易,全球创新资源正在由美欧向亚太、由大西洋向太平洋扩散。我们不能满足于成为别人科技成果的最大市场,要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快马加鞭实现创新型国家的转身。如今,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强大的创新力量,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有能力、有条件、有信心去实现创新。与国际公认的创新型国家相比,尽管我国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对外技术的依存度仍有较大差距,但总体来看,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我们已经有了坚实的基础。比如,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达2.09%,与中等发达国家相当;我国研发队伍规模居世界第一,SCI论文数量居全球第二位,发明专利居世界第三,等等。科技创新水平正由跟跑、并行为主向并行、领跑为主转变,已经具备抢抓机遇的能力基础。因此,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五中全会从培育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构建产业新体系、构建发展新体制、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等几个方面擘画了“路线图”。这样的部署突破了地域、组织、技术、制度的界限,集合成一个创新体系,不再是孤零零的一根杠杆,而是环环相扣的起动机。接下来,我国能否在未来发展中后来居上、弯道超车,关键就看我们能否在创新驱动发展上迈出实实在在的步伐。国家发改委主任: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日下午3时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徐绍史介绍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编制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有关情况。徐绍史表示,《建议》指出,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五大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实现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和深入推进“五大发展”。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新常态下,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要突破这一难题,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发展。“十二五”时期,我国科技创新取得很大进步,但创新能力、自主技术和知名品牌缺乏,科技成果转化率、科技进步贡献率与发达国家仍有不小的差距。 “十三五”时期,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牛犁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牛犁说,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依靠廉价土地、资源能源和劳动力等要素的大量投入来支撑。如今,资源环境的约束日益强化,“人口红利”逐渐衰退,劳动力成本大幅上升,原有的比较优势已经明显削弱。“从资本角度看,我国储蓄率近年来逐渐下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减弱。”牛犁说,种种迹象表明,我国原有的发展动力已经明显退化,依靠简单扩大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要素投入来驱动发展的路子已经行不通,必须通过加强创新,提升要素投入的综合效率,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能。牛犁说,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意味着今后的创新不能简单地停留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阶段,而要主动担当、敢于冒险,把创新作为自觉行动,多开展原创性的创新探索和实践。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培育发展新动力,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当前,激发创新创业活力,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体制机制问题。”牛犁说,政府应该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大简政放权的力度,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放活市场,激活微观活力,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营造良好的环境。“当然,也要大力营造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鼓励企业家和科研人员的冒险和探索,调动各个主体的积极性,为每个人发挥聪明才智提供广阔平台。”牛犁说。牛犁表示,要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使市场主体发挥创造性、自主性、主动性,必须依靠良好的制度设计和安排,形成有利于激发创新创业活力的体制机制。目前,我国在许多领域的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必须按照顶层设计,鼓励和允许不同地方进行差别化探索,既鼓励创新、表扬先进,也允许试错、宽容失败,努力营造想改革、谋改革、善改革的浓郁氛围。
[01-20] [01-20] [01-20] [01-19] [01-19] [01-19] [01-19] [01-19] [01-19] [01-19] [01-19] [01-19]报告:K12教育技术的6大趋势
芥末堆看教育
近日,新媒体联盟(NMC)与美国高校教育信息化协会(ELI)最新发布了《2015年地平线报告:K12版》。报告围绕趋势、挑战和进展三个关键词,从全球视角解读K12领域教育科技如何驱动教育变革。除了K12领域,新媒体联盟每年发布的地平线报告还包括高等教育版、博物馆以及图书馆版。长期趋势:在未来5年及以上会驱动K12教育的技术使用趋势1. 重新思考传统学校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传统教育模式:固定的学科、固定的课堂时间、固定的考查方式是不是已经无法适应这个多变的时代。有人开始尝试用创新的学习模式来重新定义学校:新的学校体系挑战固定学科,尝试更多的跨学科课程设计,将各个课程链接起来;新型学校挑战固定的课堂时间,实施基于项目/挑战的学习模式,去除人为间隔学习活动的“上/下课铃声”,让学生自如自主地从一个学习活动转向另一个学习活动;而传统的考试测验也降到最低甚至取消,取而代之的是学生的独立研究和项目展示。趋势2. 向深度学习方式转变首先解释一下什么叫做“深度学习方式”,用创新的方式将丰富的核心内容传授给学生,使得学生可以学习并且使用所学到的内容。以项目为基础的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以询问为基础的学习(inquiry-based learning)都属于深度学习方式。具体应用来说,随着平板以及智能手机越来越被学校所接受,教师们运用这些工具将学校课程与孩子们真正的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们头脑风暴,思考如何解决当地甚至是全球的紧迫问题,并且在他们的社区实施这些解决方案。中期趋势:在未来3-5年会驱动K12教育的技术使用趋势3. 越来越多地使用合作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是指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共同合作,研究表明能够提高学生参与度以及学习效果。这样的学习需要以学生为中心、重视互动、小组学习,以及基于真实世界的问题。这个趋势的其中一个维度就是互联网让全球的学生合作变为可能,让孩子们可以与世界各地的孩子们进行跨文化交流。趋势4. 从学生作为教育的消费者到学生作为教育的创造者的转变学习者在探索一个学科时,不再只是消费现有的教学内容,而是通过创造来学习。各种各样的数字化工具都在支持这一转变:越来越多的移动化学习技术,让学习者越来越容易制作多媒体以及创造产品原型;而越来越流行的社交媒体,让学习者习惯将自己的照片、视频以及想法分享。这一趋势还包括,学习者自己研发和制作游戏,以及编程学习。学生变为教育内容积极的制作者和发布者,成为发明家和创业者。短期趋势:在未来1-3年会驱动K12教育的技术使用趋势5. 越来越多地使用混合式学习由于越来越多的学校使用混合式学习,在线学习也越来越受欢迎。混合式学习集合线上和线下各自的优势,使课堂有了更多师生互动,支持个性化学习,让学生们按照自己的速度来掌握学习内容,而老师也有更多的时间关注更需要帮助的学生。而随着大数据学习分析,自适应学习以及数字化平台的技术越来越成熟,混合式学习也变得更吸引人。趋势6. STEAM学习的崛起近年来,科学(S)、技术(T)、工程(E)、以及数学(M)的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加之艺术(A)、设计以及人文科学,组成了STEAM教育。而STEAM教育不仅是加强这些学科的教学,其核心理念是:所有的学科都可以也应该相互连接,学生需要了解各种知识和技能是如何在解决真实地世界问题时相互连接和相互交叉的。所以不简单的是培养科技人才,而是让学生们参与跨学科的学习环境,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 教育科技趋势盘点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腾讯教育官方微信
扫描左侧二维码或添加qq_edu
总有一种力量推动教育前行
校园好时光
扫描左侧二维码添加“小园同学”
交朋友长知识收礼物
[责任编辑:oasisli]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6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下列哪个不是糖尿病的症状?
课程提供:
恭喜您,答对了!看一下您是不是和老师们的思路一样
每位回答正确的答题者,都将进入本期抽奖池。每期抽取1名幸运答题者,奖励10Q币。
上期答题获奖者:QQ
很遗憾,答案错误。赶快看看正确答案和思路是怎么样的吧
每位回答正确的答题者,都将进入本期抽奖池。每期抽取1名幸运答题者,奖励10Q币。
上期答题获奖者:QQ
答对啦,看看老师的思路吧!
有问有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