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快照是什么意思是何时创办的

新浪为何不是创始人在掌舵?--百度百家
新浪为何不是创始人在掌舵?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我的警惕性一直挺高,我花了不少精力防止出现问题。”
1993年,中文之星操作系统研发者王志东,遇到了原四通集团总工王缉志。后者听说王志东有意向加盟四通,就给他讲了一些四通的故事,数落了四通掌门人一顿,有文献称“王缉志给王志东洗了一次脑”。
后来,曾有记者就这个话题问过王志东:“四通原总工王缉志当年听说你要去四通,是不是劝过你不要去?你是不是对他说过:‘天下乌鸦一般黑,我也不想换来换去了。’”
王志东回答:“我跟王缉志很早就认识。1993年他也刚离开四通不久,我和他谈了很多次,他和我讲了他在四通的遭遇以及他的看法。我当时觉得王辑志挺冤枉,他完全是一个学者。”
显然,王缉志的一番话让王志东起了提防之心。“有王缉志的提醒,让我一开始就可以知道怎么防范,”王志东回忆,“我的警惕性一直挺高,我花了不少精力防止出现问题。”
图注:新浪网创始人王志东
在与四通掌门人段永基见面时,王志东直言自己听了离开四通的人对四通历数的各种弊端,有些胆寒。
段永基让王志东提加盟四通的条件。
“一、管理方面需要独立;二、投资必须足够大;三、公司必须专业;四、我必须占股份。如果没这四个条件,我肯定不干,因为没有这些条件肯定很危险,公司的发展方向也就没有办法保证。”王志东称自己当时提出了四个条件。
王志东提出要给自己30%的股份,段永基同意了。段永基还问需要投多少钱?王志东一咬牙,说需要500万元。段永基二话不说,“好吧,就给你500万。”而且是港币。
为什么是港币,因为四通此前在香港成功上市。在见王志东前后,段永基主导下的四通开始了数以十亿元计的一系列投资,投资王志东这个项目是个小案子。而且,王志东此前研发中文之星已为他赢得了足够的名声,段看好这个年轻人。段永基说过,“一个企业家应该具备三种气质:做诗、做势、做事,首先要有想象力,要懂得造势,还要扎扎实实地做事。”
王志东这次成立的是四通利方公司,起初的业务仍是做他熟悉的中文操作系统。
新浪网诞生
1996年5月,中国香港地区和美国几家ISP(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CP(互联网内容提供商)找到四通利方,希望它提供RichWin(一种中文操作系统)简化版,因为完整版对于互联网应用来说显得太繁琐,而且价格太贵。
他们对王志东说:“RichWin天生就是为互联网制作的。”王志东也想在互联网上做些尝试,于是为他们提供了RichWin简化版,放在海外中文站点上,供网友任意下载。四通利方的条件是让这些ISP和ICP为自己提供一些空间,用来放自己的主页。
《连线》创始执行主编凯文·凯利曾说过:“你知道现在人类已定义的生命形态仅包括植物、动物、原生生物、真菌、原细菌、真细菌六种。”凯利在自家墙上挂着这些生命体的复杂图图模,它们展示了各种生命体的演化时间和过程,“仔细看它们,你就会发现其实技术的演化和这六种生命体的演化惊人相似。因此,我把技术归为是生命的第七种存在方式,而技术正是我们未熟知的一种新生命形态。”
用凯利的观点来看,互联网技术的种子既然已经散开,它必然会“找”一个宿主进行生命的演化,而在东方,它也在寻找自己最好的宿主,四通利方是其中之一。
图注:上世纪末的中关村街景,图左上方可以看到四通集团的标志
日,四通利方的中文网站正式开通。站点最初设在从美国一家大学租借的服务器上,每月租金19美元,空间10兆。
四通利方网站想成为华人首选资讯网站的构想渐渐浮现出来,它开始遭遇一个有实力的对手——Sinanet(华渊网)。但谁也吃不掉谁,双方准备进行合作的谈判。
“在谈判之前,四通利方觉得Sinanet(华渊网)太危险,是个他们‘要消灭的对手之一’,否则会成为进入华人市场的阻碍。”华渊网联合创始人蒋显斌这样回忆。
日,北京皇冠假日饭店。王志东与华渊网CEO姜丰年会面,见面30分钟后,姜丰年迫不及待地脱口而出:“干脆两家合并算了!”王志东顺水推舟留下一句活话儿:“我们不排除任何形式的合作。”
“仅靠四通利方打美国和中国台湾市场,不能说打不进去,肯定能进去,但资金至少需要1000万美元,更为可怕的是我们还需要一年到两年的时间。”王志东说,“互联网上三年一个朝代,即便我们国际化的进程中,原来的计划全都达到了,但也很可能最终输掉。”而且如果这样做,华渊将是横亘在他们面前的一个可畏的对手,当然,华渊进军中国大陆市场也将会遭遇四通利方强有力的狙击。与此同时,双方都面临着雅虎中文版所带来的压力。
随后,王志东赴美和对方进行谈判。
“你们为什么值这个钱?”
“凭什么你们想买我们,为什么我们不能买下你们?”
这些问题像手榴弹一样被双方抛来,掷去。双方吵得精疲力竭时,华渊一方再开车把王志东送回宾馆,“当时特别担心,这要是吵翻了,人家一生气不开车送我,恐怕就要一个人客死在美利坚新大陆了,”王志东事后调侃。
王志东坚持四通利方估值要高于对方,他认为四通利方背后所依托的中国大陆市场,要比华渊的大得多。而这也是姜丰年所看重的,并准备做出让步的地方。最后,合并方案按照王志东的设想进行。
合并后的网站英文名是“Sina”, 华渊的员工根据其音译,准备将其中文名起为“赛诺王”,印刷品即将付印。王志东对姜丰年说:“等一下,明天我给你回音。”第二天他告诉对方一个名称“新浪”,后者同意。
日,在北京凯宾斯基饭店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王志东与姜丰年双手紧握,宣布由四通利方和华渊合并而成的新浪网正式宣布成立。有媒体感觉事发突然,王志东解释:“转眼之间,难以想象的事情发生了,谁也没有预料这么快,机会不能等。”他后来还说,“的确太快了,不仅别人没想到,连我自己也没想到。”
当时境内的媒体多称四通利方并购了华渊,而境外媒体对此事的报导则基本是美国华渊网收购了一家中关村软件公司并成立了新浪网。王志东对此不置可否,美国人爱听什么样的故事,由他们说去。
“并购实际上是四通利方收购华渊。当时捅破的话,给将来的合作带来很大困难。但财务上、法律上,管理层还是从股东权益等等,我们都是非常标准的收购。”王志东后来说。(本文摘自姜洪军与《财经》记者贺树龙、新华网记者冯秀民合著的《中国互联网商业英雄列传》一书。)
纳斯达克上市
在四通利方成立之初,四通集团绝对控股,王志东占30%。此后,经过三次融资、一次合并,四通和王志东的股权在稀释,外国风险投资在新浪的持股比例达到了80%以上。从产权角度来看,这已不是一家中资企业了。
而根据日发布的《从事放开经营电信业务审批管理暂行办法》和日发布的《放开经营的电信业务市场管理暂行规定》,放开经营的电信业务,一律不允许境外各类团体、企业、个人以及在中国境内已兴办的外商独资、中外合资和合作企业经营或者参与经营,也不得以任何形式吸引外资参股经营。
后来,为了适应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要求,信息产业部决定自日起废止以上两项法规。这是后话。
但在新浪、搜狐、网易等网站的草创期,它们因这两项法规而面临许多困惑,“由于国内互联网的发展很快,又没有相应的立法,因此灰色地带非常多。比如互联网公司做广告并没有广告许可证。出于对投资者的保护,我们希望确立在现有法律框架下的合法化,同时又能使我们的业务能正常运行。”王志东说。
“这个规定是1993年制定的,但是这个变革需要时间,要通过必要的手续。”王志东也承认。
1999年,新浪、搜狐、网易等网站已红红火火地运营着,没人提它们的生存有法律上的问题。但在它们酝酿上市时,合规问题浮现出来。当时,这些网站赴境外上市需得到包括信息产业部、证监会等部门的审批。
有一段时间,王志东不断地强调新浪是以软件起家的:“尽管目前网络业务尚未赢利,但打着四通利方牌子的软件仍是我的杀手锏。”
他还说:“我们是一个信息平台,或者说是数字化生活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我们引入各种专业化的服务。当新浪把自己定位于全球最大的中文网站时,其核心产品确定为:全面提供软件、新闻、信息和网上服务等。自网络出现新闻板块后,社会上就立刻把网络作为第四媒体看待。但我的观点是,新浪网只是为新闻提供一个发布平台,是将传统媒体发布的新闻再组织加工。新浪从来没有招聘过记者,也没打算过。”
经过反复沟通交流,王志东获悉,新浪当时的股权结构被认为是违规的,需要重组剥离。被初步认可的方案是:一是把提供互联网内容服务的运营权交到国内公司手里;二是提供互联网内容服务的必须是个全中资公司,上市公司在国内公司里不占任何股份;三是合约本身必须遵守国内的法律法规。
王志东称:“如果我们当时不做任何改动,原封不动地向前走的话,现在可能是简单的,但将来可能留下后遗症。”
一段时间内,王志东白天去汇报,晚上回到新浪和律师画公司的结构图,资本流、现金流、法人结构、业务流程,他翻来倒去,不断地调整和组合。最后他想出了一个模式:一个公司没法上市,那就分为三个,其中做互联网内容服务的留在国内,不上市;上市的是美国公司,不在中国做互联网业务。
具体情况是这样:北京四通利方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恢复为一个技术服务公司,通过商业协议,为新成立的北京新浪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服务;而纯粹内资的新浪互联由王志东和公司高管汪延持股,为新浪网提供提供互联网内容服务,其中王持股70%,汪持股30%;此外还成立一家北京新浪互动广告有限责任公司,负责新浪网的广告运营。
“基本有一点,这个ICP公司(指新浪互联)跟四通利方本身有一个服务关联。四通利方向ICP提供整套业务平台,包括整个接入服务,新浪的品牌是属于的,相互之间形成一个很强的关联性。另外,ICP的员工在剥离之前是四通利方的员工,本身包括期权等已经有了。”王志东承认这些公司之间存在着关联性,“如果完全没关系,剥离出来的这块东西会死掉。”
最后,他的方案通过了审批。
王志东操刀完成的分拆重组方案被称为“新浪模式”,被后来的搜狐、网易等公司上市时所采用。而且这种模式绵延多年,根据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的统计,仅在2010年,就有近一半的中国在美上市公司使用此模式。
“新浪拿着一个指头去纳斯达克上市了。”这是当年媒体对新浪上市业务的点评,还有人笑评:“国内一流互联网公司海外上市的竞争变成了一个比谁‘脱(境内ICP资产剥离)’得最快最干净的比赛,结果是新浪惨胜。”
《华尔街日报》报道说,当投资者参加即将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互联网公司的招股展示活动时,他们会听到一种奇怪的声音:“买我们的股票,尽管我们的关键业务都被剥离。”这家报纸称即将上市的新浪和网易与控制它们实际业务的公司具有非常复杂的财务关系,它们在提交美国证券管理委员会的申报中列出的这种奇怪安排,有可能挫伤其上市筹措资金的能力。
亚洲高盛公司互联网分析员拉基夫·古塔说,“每位投资者都会注意到这个问题。他们应该尽量简化招股说明,但是他们实际上却尽量复杂化。”
在路演的大部分地区,许多投资者不太理解新浪复杂的结构,王志东他们不得不一遍遍地反复解释新浪为什么要对股权结构做这样的改变和安排。“对于外国公司,本来就存在着文化障碍,海外投资者当然希望越简单越好。”王志东后来承认,“投资者的确有遗憾,我们说,这是目前能做到的最合理的方案。”
2000年 13日 11点,新浪开始挂牌交易,每股定价为17美元。当日以20.875美元收盘 。当天交易额共达684.79万股,大约筹得资金6600万美元。
新浪上市当日下午,新浪上市团队来到纽约时代广场,在纳斯达克总部那块著名的屏幕前合影,当时屏幕上正打着“纳斯达克欢迎新浪网”的字样,王志东兴奋地说好像应该做点特别的事来庆祝一下,姜丰年调侃:“你不是要裸奔吗?今天天气不错呀!”&
“新浪总算是赶上了末班车,是从门缝中钻出来的。”王志东曾这样评价新浪的上市,因为新浪上市后不久,纳斯达克崩盘,资本和网络市场开始波诡云谲。
进入2001年,新浪股票价格一路下滑,一度跌穿2美元。 董事们纷纷抱怨新浪的财政状况,称王志东应该为这一状况负责。
当时整个互联网泥沙俱下,许多公司股票价格与企业CEO的经营能力没啥太大关系。但当时很多公司董事会采取了换帅之举,幻想换个人就能扭转乾坤。
位于芝加哥的咨询公司Suntop Media推出一份报告,称仅仅2001年2月这一个月,各大科技公司离职的CEO就达到119人,比上一年同期增加了37%,“CEO一词过去代表‘高薪’和‘权力’,现在是经济衰退期,就成了‘朝不保夕’的代名词。”
人力资源咨询公司Drake Beam Morin的CEO汤姆·西佛瑞称科技企业的CEO正处在“前所未有的压力”之下,“董事会、股东和华尔街整天向CEO提出不合实际的任务,就像好莱坞的动作影片《不可能的任务》一样。”
日,加州帕洛阿图市威斯汀酒店,新浪董事们在会上拿出了最终方案:免去王志东CEO一职,同时免去其董事身份。
王志东事后回忆,“得到自己被解职的消息,我有三个强烈的感觉,一个是震惊,一个是感到被出卖了,然后是急切地想回家,想回到中国。”
“任何开会之前,底下有些碰头,这是正当的,但关键是碰完之后,要议某个议题,正常的做法是在董事会期间进行充分的沟通,而不是说在会前,已经做好某种决定了,抱好团了,拉好票了,到会上‘摊牌’。”王志东认为这次董事会有些“不正常”。
有文献显示,段永基参与了罢免王志东事件。二者关系变得很僵。
王志东曾试图挽回局面,但此前,经过合并及系列风险资本进入引起的股权的稀释,作为新浪网创始人的他手中的股权已很少了。
他无力回天,最终出局。
就这样,在中国早期的那批互联网创业公司里,新浪是少有的不是由创始人掌舵的互联网公司。那么,同期的搜狐张朝阳、网易丁磊及稍后的腾讯马化腾是如何牢牢控制着公司的股权而避免被资本的力量洗出去的呢?想了解这些完整的故事,请看姜洪军与《财经》记者贺树龙、新华网记者冯秀民合著的《中国互联网商业英雄列传》一书。
本文首发于百度百家。作者:姜洪军,著有《中国互联网商业英雄列传》、《极客:改变世界的创新基因》、《雷军: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微软王朝危机》、《谷歌风云》、《乔布斯和他的对手们》等8本纸质图书;以及在百度阅读出品的电子书《败局鉴》、《对话CEO》、《他们改变了乔布斯》、《乔布斯前传》、《iPhone秘史:混乱、阴谋与背叛》、《iPad的前世今生》、《乔布斯:好莱坞屌丝逆袭记》、《20年前,屌丝眼中的互联网》、《20年前,屌丝眼中的商战》等。1996年起,在《中国计算机报》等IT媒体历任记者、主编。
欢迎扫描关注 姜洪军的微信公众号:传奇(lookchuanqi)。 作者联系邮箱:
阅读:15205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推荐文章RECOMMEND
阅读:14万
热门文章HOT NEWS
AT&T以854亿美元收购时代华纳,只是将互联网催生的TMT整...
老胡说科技
娱乐资本论
杨君君杂潭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扫描二维码下载
订阅 "百家" 频道
观看更多百家精彩新闻Baidu was founded
以上为机器翻译结果,长、整句建议使用
自2000年百度成立,李彦宏就接受了北京的审查规则。
Since launching Baidu in 2000, Li has accepted China's rules.
百度成立于2000年初,不久,纳斯达克指数创下5000点的新高。
You know, Baidu was founded at the beginning of 2000, and quickly NASDAQ reached its historical high of 5,000.
有趣的是,李彦宏本人说他在百度成立一年后因为中国的监管也想过把它迁到香港。
Interestingly enough, Li himself said he thought about moving Baidu to Hong Kong a year after starting Baidu because of Chinese censorship.
During that time, it's just the very early days of Baidu's startup experience.
那段时期,正逢百度成立。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腾讯是什么时候创办的?_百度知道百度什么时候成立的?_百度知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百度快照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