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可以和氢气反应吗?(我是初中生,没涉及到,但我想了解了解...

铝能溶解于NAOH溶液生成氢氧化铝和氢气,这句话对不?
不能,金属活跃顺序是K,Ca,Na,Mg,Al 铝不能置换比它活跃的钠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不对吧~,金属与酸反应才能生成H2,至于与碱反应还真没见过!
扫描下载二维码初高中化学衔接课题(2)_九年级化学
初高中化学衔接课题(2)_九年级化学 &1&  ZnSO4+H2&) 3.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如:CuO+2HCl初高中化学衔接课题(2)_九年级化学 &1&  CuCl2+H2O) 4.与碱的中和反应(如:Cu(OH)2+2HCl初高中化学衔接课题(2)_九年级化学 &1&  CuCl2+2H2O)  强酸与弱酸盐反应生成弱酸和强酸盐,即强酸制弱酸  难挥发性酸易与挥发性酸的盐反应生成挥发性酸和难挥发性酸的盐  (二)碱的通性  1.与酸碱指示剂的作用  2.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如:2NaOH+CO2初高中化学衔接课题(2)_九年级化学 &1&  Na2CO3+H2O) 3.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如:NaOH+HCl初高中化学衔接课题(2)_九年级化学 &1&  NaCl+H2O)  4.与盐的反应(遵循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可溶性的碱与可溶性的盐反应生成新的碱和盐(生成物至少有一种为难溶或难电离物)  (如:2NaOH+CuSO4初高中化学衔接课题(2)_九年级化学 &1&  Cu(OH)2&+Na2SO4)  (三)盐的性质  1.某些盐与某些金属的置换反应(遵循金属活动性规律)  (如:Fe+CuSO4初高中化学衔接课题(2)_九年级化学 &1&  FeSO4+Cu) 2.某些盐与某些非金属单质的置换反应(如:Cl2+2KI初高中化学衔接课题(2)_九年级化学 &1&  2KCl+I2)  3.可溶性盐与可溶性碱的反应(遵循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如:2NaOH+CuSO4初高中化学衔接课题(2)_九年级化学 &1&  Cu(OH)2&+Na2SO4;NH4Cl初高中化学衔接课题(2)_九年级化学 &10&  NH3&+HCl&)  4.某些盐与某些酸的反应(遵循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如:CaCO3+2HCl初高中化学衔接课题(2)_九年级化学 &1&  CaCl2+H2O+CO2&)  注:多元弱酸盐可以与过量的该弱酸反应生成酸式盐。  CaCO3+CO2+H2O初高中化学衔接课题(2)_九年级化学 &1&  Ca(HCO3)2  5.盐与盐的反应(遵循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如:CaCl2+Na2CO3初高中化学衔接课题(2)_九年级化学 &1&  CaCO3&+2NaCl)  (四)氧化物的性质  1.酸性氧化物  (1)与碱反应(如:CO2+2NaOH初高中化学衔接课题(2)_九年级化学 &1&  Na2CO3+H2O) (2)与碱性氧化物的反应(如:CO2+Na2O初高中化学衔接课题(2)_九年级化学 &1&  2NaOH) (3)与某些盐溶液的反应(如:Na2CO3+CO2+H2O初高中化学衔接课题(2)_九年级化学 &1&  2NaHCO3)  2.碱性氧化物  (1)与酸的反应(如:CuO+2HCl初高中化学衔接课题(2)_九年级化学 &1&  CuCl2+H2O) (2)与酸性氧化物的反应(如:CaO+SO2初高中化学衔接课题(2)_九年级化学 &1&  CaSO3) (3)某些碱性氧化物与氢气的置换反应(如:CuO+H2初高中化学衔接课题(2)_九年级化学 &10&  Cu+H2O)  3.两性氧化物的性质  (1)与强酸的反应(如:Al2O3+6HCl初高中化学衔接课题(2)_九年级化学 &1&  2AlCl3+3H2O) (2)与强碱的反应(如:Al2O3+2NaOH初高中化学衔接课题(2)_九年级化学 &1&  2NaAlO2+H2O)  (五)金属单质的性质(熟记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1)某些金属与非氧化性酸的置换反应  (如:Zn+2HCl初高中化学衔接课题(2)_九年级化学 &1&  ZnCl2+H2&)  (2)某些金属间的置换反应  (如:Cu+2AgNO3初高中化学衔接课题(2)_九年级化学 &1&  2Ag+Cu(NO3)2)  (3)金属单质与非金属单质的反应  (如:2Na+Cl2初高中化学衔接课题(2)_九年级化学 &1&  2NaCl;2Mg+O2初高中化学衔接课题(2)_九年级化学 &1&  2MgO)  (注:非金属单质性质,此处暂不涉及太多)  特别要从电离的角度探讨酸为什么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碱也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入手,认清本质,感悟科学探究的过程、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注重在方法和能力上的衔接。  ●内容三:物质的变化  ★物质的存在形式  初中化学认识物质主要是,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探究身边常见的物质,认识到物质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体会科学进步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所作的巨大贡献,初步认识到物质的用途和性质的关系,初步形成科学的物质观和合理利用物质的意识。主要学法有,注重从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去选取学生所熟悉的素材,注重观察和实验探究活动,注重让我们从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中去体验化学美。高中化学认识物质主要是,能根据物质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在初中已学溶液、浊液的基础上对分散系及其胶体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有一定的了解,以此作为整个高中化学必修及选修模块的学习基础。学法上,高中化学对物质的认识比初中化学对物质的认识上了一个层次,不仅仅要对现有的具体的物质世界能好奇、感知、感悟、体验,而且要能对自然物质世界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提升对化学物质学习的科学素养,感受到高中化学物质世界的人文性,通过对物质世界的认识,让学生能形成基本的化学观念和科学的探究能力。&初三教科书中出现的有关需衔接的内容1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但不介绍游离态、化合态的概念)2碳的单质中介绍金刚石、石墨的结构及用途,介绍、C60的分子结构(但不介绍同素异形体的概念);出现红磷和白磷的色、态,均可在一定条件下和氧气反应3介绍原子的构成、只举例介绍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情况,知道原子核外的电子式分层排布的;知道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特别是最外层的电子数目,跟元素的化学性质有密切关系。知道离子是由于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的  知识链接  1.物质存在的形式 学习情景素材  (1) 物质的三态及变化: 水的三态;干冰的形成和升华;空气的压缩  (2) 同种元素的不同形态: 金刚石、石墨和C60;白磷和红磷  (3) 相同元素形成的不同物质: 酒精与醋酸;甲烷与乙炔;水与双氧水  (4) 同种元素存在的不同价态: 氧化亚铁、氧化铁、四氧化三铁等  (5) 同一物质的不同存在方式: 无水硫酸铜、硫酸铜晶体、硫酸铜溶液  (6) 自然界元素的存在形式 游离态及化合态存在及原因  2.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学习情景素材  (1)物质的粒子性: 分子、原子和离子;合金;纳米材料  (2)粒子的运动性: 布朗运动;&空中生烟&;氨的扩散;盐酸的挥发  (3)粒子的可分性: 原子结构的发现;质子、中子的可分性(夸克理论)  (4)具有相同电子数的粒子: CH4、NH3、H2O、HF、Ne  NH2-、OH-、NH4+、H3O+  Na+、Mg2+、Al3+、O2-、 F-  (5)基本粒子之间的转变及实质: 原子是如何结合成分子的;原子与简单阴阳离子之间的转变,复杂阴阳离子(如NH4+、H3O+)的构成。  3.对化学元素的认识及物质组成的表示 学习情景素材  (1)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元素;人体内所含常量及微量元  素  (2)学会对周期表一定的应用 门捷列夫与周期表;地壳和空气中常见元素;农作  物生长所需元素  (3)常见元素化合价及标定原因 初步知道原子间电子得失与共用后化合价的由来  (4)根据元素化合价书写物质组成 氧化物、酸、碱、盐(正盐、酸式盐、复盐)  的化学式及特殊价态的标定方法 双氧水、过氧化钠、次氯酸、亚硝酸钠等  (5)利用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 食品、药品标签上物质成分、元素含量的求算;  质量进行组成的简单计算 国家饮用水标准;氮肥包装说明书上含氮量认识  ★无机化学反应  认识物质的各种化学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这些规律是化学的精髓,是化学学习的主要内容,需要下功夫学习。初中化学主要让我们掌握化学变化的特征、化学反应类型、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等内容。其学习的主要方法是要我们密切观察一些生动、具体的化学现象,形成&物质是变化的&的观点。因此,学习的过程中主要是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通过一定的实验探究化学变化规律。而高中化学主要是通过必修1、2和选修的各模块的学习,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来认识学习化学反应及其规律。宏观层面主要是研究化学反应的方向性、化学反应进行的速率、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微观层面主要是从微观粒子相互碰撞以及分子&活化&的程度和能量的方面来研究化学反应发生的本质因素和外观表象,两方面都是学习化学反应原理的重要基础内容。学习的主要方法是要深刻把握住反应的本质特征,善于用合理的&概念模型&去解决微观问题。  知识链接  1.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 学习情景素材  (1)认识化学反应的基本特 孔雀石的分解;干冰的升华;钢铁的熔化;镁铝  征及现象和本质的联系: 金属分别与同浓度的盐酸反应;氢气分别与氧气;氧化铜、氮气反应条件的比较等。  (2)化学变化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新制氧化钙加入水中能煮鸡蛋;照相底片感光;  可充电池;化学暖炉;黑火药的爆炸;热敷袋。  (3)认识催化剂对反应的重要性: 双氧水中加入二氧化锰;化石燃料的形成;酿酒。  (4)认识到化学变化过程的复杂性: 石油、煤的形成;石灰岩溶洞和钟乳石的形成等  (5)学会从不同角度去认识分析 从不同角度选择较为典型的反应(四大反应类型  不同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等)  2.无机反应类型 学习情景素材  (1)理解化合、分解、置换和复分解 铁粉与硫粉混合加热;&湿法炼铜&;电解氯化铜  反应及其本质特征: 水溶液;石灰石或贝壳煅烧;&叶脉书签&等。  (2)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 金属分别与酸溶液、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规律。  (3)化学反应在日常生活、生产 土地酸、碱性测定;铁、铜器翻新;镀金银手饰;  中的应用 农药、化肥等合理使用;日常生活用品如肥皂。  3.质量守恒定律 学习情景素材  (1)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中反应物 恰好完全反应;充分反应;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  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 (以碳、甲烷为例)  (2)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进行反应 适量与过量; 并列反应与连续反应  物和生成物质量的有关计算 [研究CO2与Ca(OH)2反应]  (3)认识定性与定量研究对于化 进行化学实验的重要依据;开源节流;  学科学、生产实际、生态环 物质纯度测定;杂质成份分析;对物质组分的判断;  境的重大意义 原子的利用率;化工生产损耗  ●内容四:溶液  初中学习过程中的知识系统与概念形成及运用方面,受到教学条件与资源的影响,极易形成不同层次的差异。高中在分散系的认识基础上,重新认识溶质和溶剂,及固态物质的溶解度和气体的溶解度,对浓度的表示方法和概念进一步扩充,更注重反应原理及定量的方法分析和研究。  初高中知识要求比较&初中高中溶液初步认识溶液。&能对溶液的组成、性质以及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变化等,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要求以初中化学相关内容为基础,通过学习分散系、胶体等内容,扩大视野,认识分散系。&&溶解度初步认识如何区分物质的溶解性;&完善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量化分析,初步形成固体溶解度概念,知道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能对海水产盐的物质分离、物质结晶等化学知识与技能等,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完善溶解度的概念,补充有关溶解度的计算,如结晶水合物的计算,溶解度和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溶剂变化、温度变化及几个条件同时变化等条件下的计算。&不仅要求计算固态物质的溶解度,还涉及气态物质的溶解度等。&根据溶解度曲线的变化选择实验方法等,则要求从控制变量、定量分析的层面上,形成较为完整的溶解度的应用。&能从化学平衡的角度认识和分析溶液中建立的平衡等。&对化学感兴趣的同学,则要求从化学反应原理的层面上,重新认识学习分散系的要求,研究溶液中的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知识链接1.溶液的含义及组成学习情景素材⑴ 由知道到了解溶液的含义。分析海水组成;食盐、酒精、二氧化碳溶于水的实验;⑵ 从宏观认识溶解现象、知道常见的溶质和溶剂,到了解溶液的组成。食盐、硝酸铵、氢氧化钠溶解时的热变化现象;常见溶液的溶质与溶剂的辨别;⑶ 认识溶液的微观组成,从分散粒子的角度区分溶液与浊液。解释固体溶质溶解与结晶现象;比较食盐水、油水、泥水;为什么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反应比较快;2.溶质质量分数学习情景素材⑴ 由知道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表示溶液组成的一种方法,到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不同组成硫酸铜溶液的比较与分析;溶质质量分数的表示方法及基本计算。⑵ 由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到能进行有关计算。配制一定质量溶液时,溶质、溶剂质量(体积)的计算;溶液稀释的计算。⑶ 由初步学会到了解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配制6%的食盐水50g;自制汽水。3.初步认识酸碱的电离学习情景素材⑴ 由知道几种酸碱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到初步认识酸碱的电离。几种常见物质的导电性的实验及结论;分析解释酸溶液、碱溶液具有相似性质原因。⑵ 能从电离角度分析典型酸碱盐在溶液中的反应。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分析;盐定义的描述;酸、碱的单元小结;附录Ⅰ:部分酸碱盐的溶解性表;活动与探究:硫酸、硝酸钡、氢氧化钠、碳酸钾溶液两两间是否反应。⑶ 由会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到了解溶液pH概念和测定方法。使用pH试纸测定唾液、食醋、果汁、肥皂水、雨水和土壤溶液等的酸碱性;溶液酸碱度对头发的影响。4.饱和溶液学习情景素材⑴由了解饱和溶液的涵义到形成概念。溶质、溶剂质量对饱和食盐水的影响;温度对饱和硝酸钾溶液的影响;⑵由了解结晶现象到初步认识动态平衡。海水晒盐;冷却热饱和硝酸钾溶液;制取明矾晶体。⑶由知道影响饱和溶液的条件到认识控制变量。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条件;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及原理。5.溶解度学习情景素材⑴由了解溶解度的涵义到形成概念。如何定量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性的大小。⑵由认识和绘制溶解度曲线到运用溶解度曲线分析综合性问题。绘制几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讨论溶解度曲线可提供有信息。⑶由知道影响气体溶解的因素到认识气体溶解度。汽水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碳;如何增加养鱼池中的含氧量;氮气溶解度的表示方法;保存氨水的注意事项。6.有关溶解度中的定量分析学习情景素材⑴由初步分析溶解度曲线中相关质量的关系到学会依据溶解度进行控制变量的分析。运用溶解度曲线查找某温度时几种物质的溶解度;温度改变后溶解度相应发生的变化。⑵由初步认识根据溶解度可进行简单计算,到了解依据溶解度进行各种计算的基本技能。溶解度中相关质量之间的比例关系;蒸发溶剂后,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的改变情况。  3.5 实验教学的衔接研究  新课程改革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个方面建构了新的课程目标体系,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突破口,提倡科学探究。如果说&知识与技能&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通过接受学习来获得,&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则难以靠讲授灌输、接受学习来形成,只能在具体活动过程中通过不断的体验、内化而形成。  实验教学不仅是化学教学的灵魂,也是落实三维目标的主要活动载体之一。科学探究是化学新课程标准制定的脉络,实验教学的衔接是重点和难点,解决好这个问题才能说解决了衔接的问题。科学探究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必须通过探究性实验来实现。我们以初高中教材中涉及到的探究性实验内容的对比研究为基础,对高初中学段部分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从探究实验能力要求、探究性实验教学策略等方面进行了较系统的比较研究,从而提出了做好高初中探究性实验衔接教学的策略和方法,力求在初中阶段为高中探究性实验打好铺垫,在高中阶段让学生探究能力有明显的提升。  3.5.1 初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对科学探究的要求比较  &科学探究&是指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境, 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对可能的答案作出假设与猜想,并设计方案,通过实验、操作、调查、搜集证据,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处理,得出初步结论。学生通过收集和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方法、态度特别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科学探究既符合了儿童的本性,反映了学习的探究性质,又顺应了科学的真实面貌,对于实现化学课程的目标,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初高中新课程《标准》将科学探究的学习内容定为以下几个方面: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  《新课标》对学生对于科学探究的理解所应达到的水平做了较为详细的说明。(见表3-5-1)尽管在很多情况下,这些&理解&的内容和&能力&所应达到的要求融合在一起,很难区分,但是这些内容确实从另一视角表达了更多的信息,增进了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理解。  表1 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初中要求高中要求l&&&&&&&&&体验到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l&&&&&&&&&意识到提出问题和作出猜想对科学探究的重要性,知道猜想必须用事实来验证&l&&&&&&&&&知道科学探究可以通过实验、观察等多种手段获取事实和证据&l&&&&&&&&&认识到科学探究既需要观察和实验,又需要进行推理和判断&l&&&&&&&&&认识到合作与交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l&&&&&&&&&经历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进行探究的过程,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l&&&&&&&&&体验和了解化学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认识实验在化学学习和研究中的重要作用。&l&&&&&&&&&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l&&&&&&&&&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养成务实求真、勇于创新、积极实践的科学态度,崇尚科学,反对迷信。&l&&&&&&&&&意识到提出问题和作出猜想对科学探究的重要性,知道猜想必须用事实来验证。&l&&&&&&&&&知道科学探究可以通过实验、观察等多种手段获取事实和证据。&l&&&&&&&&&认识到合作与交流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具有团队合作精神。&l&&&&&&&&&意识到评价与反思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的作用。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尽管高中《新课标》并未将科学探究作为独立的课程模块,也未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要素与具体培养目标作出说明和规定,但无论是选修还是必修模块都对此提出了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要求。  表2 发展探究能力初中要求高中要求1.能从日常现象或化学学习中,经过启发或独立地发现一些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2.能比较清楚地表述所发现的问题l&&&&&&&&&化学1、化学2:认识常见的化学物质,学习重要的化学概念,形成基本的化学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认识化学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及其相互影响,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l&&&&&&&&&化学与生活:了解日常生活中常见物质的性质,探讨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体会化学对提高生活质量和保护环境的积极作用,形成合理使用化学品的意识,以及运用化学知识解决有关问题的能力。&l&&&&&&&&&化学与技术:了解化学在资源利用、材料制造、工农业生产中的具体应用,在更加广阔的视野下,认识化学科学与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l&&&&&&&&&物质结构与性质:了解人类探索物质结构的重要意义和基本方法,研究物质构成的奥秘,认识物质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l&&&&&&&&&化学反应原理:学习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认识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基本规律,了解化学反应原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l&&&&&&&&&有机化学基础:探讨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应用,学习有机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了解有机化学对现代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贡献。&l&&&&&&&&&实验化学: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和方法,进一步体验实验探究的基本过程,认识实验在化学科学研究和化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化学实验能力。  3.5.2 与原义务教育化学课程相比初中新课程《标准》教材中增设的科学探究内容:  与原义务教育化学课程相比,初中化学新课程无论在教育目标、教学内容还是教学要求、教学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显著变化。作为义务教育延伸与拓展阶段的高中化学教育,积极开展新旧化学课程的对比学习与研究活动,切实做好衔接工作,为确保高中化学教育顺利实施创造条件。特别是科学探究,增加的内容较多,活动形式也作了较大的调整。下面列表比较了人教版初中新课标教材增设的科学探究内容(包括化学实验、调查与分析、家庭小实验、活动与探究等形式)(见下表3)。  表3 增设的科学探究内容课题名称内&&&&&&&&容第一单元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P7&2.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P10&第二单元1.关心空气质量P28&2.寻找催化剂(见P41习题4)第三单元1.用浓氨水探究分子在不停运动P48&2.1+1是否一定等于2(分子之间有间隔) P51&3.自制简易净水器P55&4.节水用水情况调查P61第四单元1.调查食品的元素组成和地壳中含量较大的元素的存在P72&2.对药品标签的调查和分析P83第五单元1.&蜡烛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P90&2.镁条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P91第六单元1.自制炭黑P108&2.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的研究与实践(包括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的确定、二氧化碳与氧气制取实验及性质比较)P110&3.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实验P114&4.探究鸡蛋壳的主要成分P119第七单元1.根据自己住宅的特点,设计预防火灾的方案&P130&2.调查家庭、工厂使用什么燃料(煤、煤气、石油产品)P132&3.调查煤的加工产品的用途P138&4.酸雨危害的模拟实验P140&5.调查不同燃料的性能、价格及对环境的影响P145第八单元1.淬火和回火P8&2.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P10&3.金属的腐蚀和防护P19&4.调查自己所在社区的金属废弃物的主要品种和回收情况及回收价值P22第九单元1.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P30&2.调查与研究洗涤用品(使用洗涤剂的资料、洗涤用品的变化、洗涤剂中含有的物质、洗涤用品对环境的污染等)P32&3.清洗餐具P32&4.制取明矾晶体P40&5.自制汽水P44第十单元1.用植物的花瓣或果实自制指示剂&P49&2.探究酸的化学性质&P53&3.制作&叶脉书签&&P57&4.用pH试纸测定一些液体的pH P62&5.溶液酸碱度对头发的影响&P63&6.测定最近本地区雨水的pH,绘制时间-pH关系&P65第十一单元1.探究初步区分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方法P80&2.调查你自己的家乡近几年来使用化肥情况、土壤质量和作物产量情况P83&3.查阅有关化肥、农药的作用的资料,谈使用农药、化肥的利弊&P83第十二单元1.调查研究食堂或自家一段时间的食谱搭配是否合理&P94&2.调查补钙、补锌等药剂主要成分&P98&3.探究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P99&4.调查服装纤维各类及洗熨方法&P102&5.调查你周围环境中的&白色污染&情况及形成的原因&P106&6.探究保鲜膜保鲜能力测试&P106  3.5.3 高初中学段部分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对比  ●探究实验能力要求的对比  ①高中和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目标定位的特点  初中阶段的探究性实验比较注重实验技能、探究方法的养成。比如,要求学生学会观察、记录实验(蜡烛燃烧实验),掌握一些简单实验装置的搭配(氧气的制取、二氧化碳的制取),一些基本操作(加热、检验装置的气密性、过滤&&),学会用多种方法收集空气(吸入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探究一些物质的性质(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  高中阶段更重视规律的探究。更强调通过对比实验,总结归纳出一般规律。比如通过Na、Mg、Al分别和水、和酸的反应比较同一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通过Na、K分别和水的反应,通过Cl、Br、I之间的相互置换的比较,总结或验证同一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性。  ②高中化学探究性实验对初中的继承性  初中学到的实验技能是高中探究性实验的基础。  在高中化学必修1的开始,继续完善必要的实验操作技能,从混合物分离的角度安排了粗盐的提纯、蒸馏水的制取、碘的萃取等实验。  在&粗盐的提纯实验&中,在复习初中已经掌握溶解、过滤、蒸发等基本实验技能的基础上,增加了除去可溶性杂质离子(SO42-、Mg2+、Ca2+&&)的基本方法和实验顺序的思考。  蒸馏水制取的实验中,对安装成套实验装置的要求明显比初中提高,也让学生学会了一些基本实验技能和通用的实验方法:加热底面积较大的玻璃容器需要用石棉网以保证其受热均匀,加热较多量液体时需要加入碎瓷片(或沸石),冷却蒸汽时冷凝水与热蒸气热交换&&。  萃取实验让学生接触了一种全新的富集、提取某些物质的方法,熟悉了分液漏斗的一些基本用途。  在探究实验的方法上,也体现出了继承性。比如,初中&燃烧条件的探究&、&铁制品锈蚀的条件&等实验采用控制变量的对比实验方法,高中在&原电池设计&、& 温度、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等实验中,仍需要采用相类似的方法。  ③高中化学探究性实验对初中的发展性  初中教材中,定量实验仅涉及到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质量守恒定律、NaCl和KNO3溶解性的粗略比较、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粗盐提纯实验中产率等简单的内容。严格说来大多都是比较粗略的,操作要求也比较简单。高中阶段在必修1中在学过化学计量方法之后,增加了较为精确的定量实验:&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实验的复杂性、精确性以及实验操作的技能要求明显提高。  高中阶段对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金属钠和水的反应,要求学生在比较有限的时间里(因反应非常迅速)详尽观察、总结实验现象,并对此进行相应的解释。对比初中&蜡烛燃烧的实验&,虽然也需要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实验现象,但并无很严格的时间限制。在初中的实验中,较少涉及复杂的实验装置的设计和安装。在高中化学必修1&探究铁和水的反应&中,更是要求学生能根据实验目的把实验装置按功能分为三部分:提供(产生)水蒸气、让水蒸气和铁接触反应、检验反应生成的产物(氢气),按这个思路来统筹安排实验装置的装配和实验操作的顺序。  ●探究性实验教学策略的对比
本文标题:初高中化学衔接课题(2)_九年级化学
相关标签:del
也许你对以下内容也感兴趣
  国产大飞机横空出世始末
  时代周报特约记者 陆一夫 发自广州
  11月2日,中国商飞公司新建成的总装制造中心浦东基地厂房内,随着两扇红色的帷幕拉开,我国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展现在世人面前。
  至此,经过7年的设计......
  10月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再度暴涨,工信部数据显示,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5.07万辆,同比增长8倍;另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10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创下月度新高,达34316辆,同比增长5倍。  市场的火爆程度超出业内预期......
尤素夫-努尔基奇
  北京时间9月5日,漫长的休赛期仍在继续,但在赛场外,还是有很多消息值得关注。
  以下是今晨NBA部分消息的汇总:
  多支NBA球队盯上新西兰主控
  来自《新西兰先驱报》的报道,新西兰籍......
  北京时间9月12日,2015年美洲篮球锦标赛开始了半决赛的争夺。在率先结束的一场比赛中,委内瑞拉经过四节苦战,79-78战胜加拿大挺进决赛,同时也爆出了本届美锦赛的最大冷门。
  比赛还剩25秒,双方战成78平。此时,委......
  当美国人还没有从珍珠港事件的打击中恢复过来,对日作战正处于困境时,一名海军陆战队军官率领部队,在太平洋的一个小岛上赢得了美军对日作战的第一次胜利,振奋了美国民众的精神,成为家喻户晓的英雄。这位军官就是海军上校埃文斯·卡尔逊。然......
  原标题:慰安妇争议日本差别对待 台当局:最快新年后交涉
  【环球网报道 实习记者徐亦超】台湾《中国时报》12月30日援引日本NHK电视台报道称,日本位于台北的窗口单位“日本交流协会”表示,“不便说明与台湾......
最新图文推荐
大家感兴趣的内容
为您推荐的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