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izabet翔是什么意思思

Elizabeth Arden
Elizabeth Arden的用法和样例:
It now owns Arden, most famous for its series of Shakespeare texts, the legal publisher, Tottel, and the cricketer's bible, Wisden.
现在,公司拥有以莎士比亚系列闻名的雅顿,法律出版社托特尔以及有板球圣经之称的威斯登。
Elizabeth Arden的海词问答与网友补充:
Elizabeth Arden的相关资料:
elizabeth Arden:Elizabeth Arden伊丽莎白·雅顿 伊莉莎伯·雅顿:Elizabeth Arden伊莉莎伯·雅顿是全球最负盛名的化妆品及香水公司之一。早在几十年前,伊丽莎白·雅顿便彻底改变了整个世界对美的…
相关词典网站:近20年来中国近代慈善事业史研究述评_文档下载_文档资料库
当前位置: >>
近20年来中国近代慈善事业史研究述评
#学术综述#近 20 年来中国近代 慈善事业史研究述评曾桂林X慈善事业是由民间公益团体或个人组织和开展, 社会成员广泛参与, 对遭遇灾难与不幸的人实 施民间性的社会救济行为体系。随着学术界在社会史研究领域的不断深入和拓展 , 中国慈善事业 史也逐渐成为学者们研究视野中一个新的关注点。此前学界虽已进行过相关学术史的梳理, 但是 ,? 其视点多关注大陆学者的论著而疏忽海外的研究成果 , 内容上详于古代而略于近代。 实际上 , 特别是最近五年, 近代中国慈善事业史研究获得了很大发展, 海外学人的研究更是我们必须正视的 , 故有必要对此重新予以关注。在回顾该研究领域已有学术成果和梳理其发展脉络的过程中 , 本文 拟以大陆学者为主, 兼论海外学者的一些重要研究成果 , 并试图努力归纳出若干值得进一步探讨的 问题 , 以供学界同仁讨论和批评。一、研究发展概况严格意义上的中国慈善事业史学术研究 , 最早可追溯到民国初年学界对古代救荒济贫等慈善 救济活动的初步探讨。及至抗战爆发, 研究内容始聚焦于难民救助, 但进入 20 世纪 40 年代便渐趋 沉寂。 50 年代后, 相关研究并没有起色 , 一些文章基本上是把近代中国慈善事业作为地主阶级的 / 伪善之举0 以及帝国主义对华侵略的工具进行批判。直到 20 世纪 80 年代初, 中国近代慈善事业 史的学术研究才重新起步 , 顾长声的5传教士与近代中国6 (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0 年版) 专辟一章论 述了教会慈善事业。同时 , 美国、 日本等国家及台湾地区的学者也展开一些有益的学术探索。可 惜, 国内学界并未积极跟进该领域的研究。 1991 年, 周秋光的5熊希龄与慈善教育事业6 由湖南教 育出版社出版, 慈善史研究取得新突破。此后 , 史学界一批慈善研究论著相继面世。在众多学者的X 在本文撰写和修改过程中 , 承蒙王卫平 、 周秋光先生惠赠资料 , 谨致谢忱 ! 另 有部分海 外文献则 来源于 PQ DD 国际硕博 士论文 、 台湾/ 国家图书馆0 硕博士学位论文与书目期刊的全文数据库网络资讯 , 特此说明 。?主要有曾桂林5 20 世纪国内外中国慈善事业史研究综述6 , 5 中 国史研究 动态6 2003 年 第 3 期 ; 周 秋光 、 曾桂 林5 中国慈 善简史6 , 人民出版社 2006 年版 , 第 17 ) 24 页 ; 王卫平 、 黄鸿山5 中国古代传统社会保障与慈善事业6 , 群言出版社 2005 年 版, 第 1 ) 8 页 ; 张文5 宋朝民间慈善活动研究6 ,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 , 第 5 ) 8 页 。 此 外, 国内一些 荒政史 、 救 济史的学 术回顾也 略 有论及 , 但都不够全面 。147 近代史研究2008 年第 2 期努力下, 迄今中国近代慈善事业史研究已获得一定的发展, 其概况可由以下几个方面观之。 第一, 积极举办学术会议, 加强海内外学术界之间的交流。 1999 年 12 月 , / 历史上的慈善服务 与社会动力0 学术研讨会在香港中文大学召开 , 来自中国内地及台湾和香港地区的学者围绕/ 近代 中国的慈善服务与社会动力0 等主题展开研讨, 进行广泛交流, 对推动慈善史研究起到一定作用。 近年来举办的几次社会史年会和国际性学术会议 , 也都有一些慈善方面的专题论文。 第二 , 慈善史料整理工作取得进展, 陆续刊印若干资料集。首先是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推动 下, 总会、 各地分会和相关研究人员已陆续编辑了关于红十字会发展历程的档案文献。如中国红十 字会总会编5中国红十字会历史资料选编 ( 1904 ) 1949) 6 ( 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3 年版 ) 、 赵辉主编 5天津红十字会九十年6(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1 年版) 。其次 , 史学界也整理出版了一些有关慈善事 业的文集、 档案等文献资料。如虞和平编5经元善集6 (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8 年版) , 张謇研究 中心等单位合编5张謇全集6 ( 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4 年版) , 周秋光编5熊希龄集6 ( 湖南出版社 1996 年版 ) 、 5熊希龄先生遗稿6 ( 上海书店出版社 1998 年版 ) 以及5盛宣怀档案6 ( 尚未全刊 ) , 收录了经元 善、 张謇、 熊希龄、 盛宣怀等人有关慈善救济、 慈善教育的电文和信札。三是出版界影印重刊了大型 方志丛书5中 国地方 志集成 6 ( 上海书 店、 巴 蜀书 社、 江苏 古籍出 版社 等编 选, 上海书 店出 版社 1990 ) 2005 年版 ) , 也为研究晚清、 民国时期全国各地慈善组织提供了许多便利。 在港澳地区 , 慈善组织的会史资料编纂也引人注目。如吴润生主编5澳门镜湖医院慈善会会史 ( 1871 ) 2001) 6 ( 该会 2001 年出版 ) ; 澳门同善堂值理会于 1992 年、 2002 年先后刊印了5同善堂 100 周年特刊6 、 5同善堂 110 周年纪念集6 。 第三 , 慈善史研究成果日趋丰富, 先后出版了一些颇有分量的学术专著。例如, 池子华等著5百 年红十字6 ( 安徽人民出版社 2003 年版) ; 池子华著5红十字与近代中国6 ( 安徽人民出版社 2004 年 版) ; 张玉法主编 , 周秋光、 张建俅等撰5中华民国红十字会百年会史 ( 1904 ) 2003) 6 ( 台北红十字会 总会 2004 年刊印) ; 王德春著5 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与中国 ( 1945 ) 1947) 6 ( 人民出版社 2004 年 版) ; 蔡勤禹著5民间组织与灾荒救济 ) ) ) 民国华洋义赈会研究6 ( 商务印书馆 2005 年版) ; 赵宝爱著 5慈善救济事业与近代山东社会变迁6 ( 济南出版社 2005 年版) ; 周秋光、 曾桂林著5中国慈善简史6 ( 人民出版社 2006 年版) ; 朱浒著5地方性流动及其超越 : 晚清义赈与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6 ( 中国人 民大学出版社 2006 年版 ) , 等等。研究内容相当广泛, 既有专题性质的, 也有通史性质的 ; 既有总论 全国的, 还有专述某区域或某组织的。 同期 , 国外学界的慈善史研究也取得重大进展 , 集中体现于若干标志性著作的问世。像日本夫 马进的5中国善堂善会史研究6 ( 同朋舍 1997 年版 ) 、 小浜正子的5近代上海的公共性与国家6 ( 研文 出版社 2000 年版) 和高桥孝助的5饥馑与救济的社会史6 ( 青木书店 2006 年版) 均有较高学术水准。二、主要研究成果述评通过前面简单的勾勒 , 我们大致可看出近 20 年来中国近代慈善史研究发展的基本脉络和取得 的重要成果。诚然, 众多论著所讨论的问题涉及慈善的方方面面, 不可能全部予以介绍, 因此只能 择其要者 , 将之分成总论与若干个专题作一评述。 ( 一) 总论 中国慈善事业近代化问题是慈善史研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不少研究者都对此进行了有 益的探索。周秋光、 曾桂林认为, 甲午战后, 随着社会变迁的加快 , 中国传统慈善事业已面临着走向 148 曾桂林/ 近 20 年来中国近代慈善事业史研究述评 近代化的问题。他们以东南地区社会变迁为背景 , 论述了清末、 民国年间该区域近代慈善事业的发? 展历程 , 进而指出东南地区慈善事业的近代化表现得十分明显, 在全国最具典型意义。 他们在研究近代中国的城市与慈善事业的关系之后, 进一步阐述了慈善事业近代化问题 , 指出 : 近代以来, 各 种社会问题与矛盾冲突都集中于城市, 而繁荣的城市工商业也为近代慈善机构募捐提供了重要的 善源 , 慈善救济的内容、 范围因之而扩充。因此, 城市既是近代慈善事业的主要舞台 , 也是慈善事业? 近代化的动力源。 周秋光等人还从近代慈善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慈善事业的兴起与演变两个不 ? 同的层面分析了中国慈善事业近代化的基本路向。 王卫平也对中国传统慈善事业的近代化进行了微观与宏观的考察。他通过对晚清苏州府丰备义仓的个案研究, 揭示出传统义仓等慈善机构的 功能也趋向近代化 ; 其宏观研究的结果表明 , 古代慈善机构由于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而重在 / 收 养0 , 这种理念及其实践在晚清发生了显著变化。伴随西学东渐的浪潮 , / 教养兼施0 的慈善理念开? 始出现, 教养结合的慈善机构渐趋增多 , 中国慈善事业开始由传统向近代转型。 另外, 朱英、 靳环 ? 宇二人在关于戊戌时期慈善事业和近代民间慈善组织嬗变的论述中 , 也分别表达了类似观点。可见 , 学界都比较认同中国慈善事业近代化应包括慈善思想理念的近代化与慈善组织机构的近代 化两个面相。那么, 与传统慈善事业相比, 近代慈善事业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 周秋光、 曾桂林提出 其特征体现在慈善家群体的涌现、 慈善组织的多样性、 慈善资源的广泛性、 救济手段的先进性、 救济? 区域的广阔性等五个方面 , 惟有如此, 方可称其为近代化的慈善事业。学界还有些成果是通论晚清或民国时期的慈善事业。具体言之, 有研究晚清基层民间慈善组 织的筹赈模式 ? ; 有探讨民国慈善事业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 有分析民国慈善团体发展概况、 组织结 构以及慈善团体与政府的互动形式 ? ; 也有论述民国时期赈济慈善事业的管理运作机制与相关制u l 度 。这些论文各具特色, 有助于人们对近代中国慈善事业概貌的认识与了解。( 二) 慈善专题研究 1. 教会慈善事业 国内对教会慈善事业的研究, 经历了立足于揭露批判、 完全否定到结合史实 进行公允论述、 基本肯定的过程。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 有关教会与传教士的慈善活动在不少近代 医疗史、 传教史或救荒史著述中都有涉及, 较之以往, 虽还有论者强调其利用行善骗取人心的一面 , 但大多数学者的评议已趋于客观。如, 夏明方考察了/ 丁戊奇荒0 时期西方新教传教士对华赈灾的v l  始末、 动因与社会影响, 认为其对中国绅商发起组织的义赈具有借鉴作用。 向常水则研究了民国? ? ? ? ?周秋光 、 曾桂林 : 5 近代慈善事业与中国东南社会变迁6 , 5 史学月刊6 2002 年第 11 期 。 周秋光 、 曾桂林 : 5 中国近代城市与慈善事业6 , 李长莉 、 左玉河主编 : 5 近代中国的城市与乡村6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 社 2006 周秋光 、 徐美辉 : 5 论近代慈善思想的形成与发展6 , 5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 6 2005 年第 5 期 ; 5 晚清 时期中国近代 慈善事业 的 黄鸿山 、 王卫平 : 5 传统仓储制度社会保障功能的近代发展6 , 5 中国农史6 2005 年第 2 期 ; 王卫平 : 5 论中国传统慈善事 业的 朱英: 5 戊戌时期民间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6 , 5 江汉论坛6 1999 年第 11 期 ; 靳环宇 : 5 中国民间 慈善组织的历 史嬗变6 , 5 中年版 , 第 502 ) 515 页 。 兴起6 , 5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6 2006 年第 4 期 。 近代转型6 , 5 江海学刊6 2005 年第 1 期 。 州学刊6 2006 年第 2 期 。 ? 周秋光 、 曾桂林 : 5 近代慈善事业的基本特征6 , 2004 年 12 月 14 日5 光明日报6 , 第 7 版 。? ? ? u l  v l 靳环宇 : 5论晚清基层民间慈善组织的筹赈模式6 , 5 贵州文史丛刊62006 年第 1 期 。 周秋光 : 5民国时期的社会慈善事业研究刍议6 , 5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6 1994 年第 3 期 。 蔡勤禹 : 5民国慈善团体述论6 , 5 档案与史学6 2004 年第 2 期 。 毕素华 : 5民国时期赈济慈善业运作机制述论6 , 5 江苏社会科学62003 年第 6 期 。 夏明方 : 5清季/ 丁戊奇荒0 的赈济及善后问题初探6 , 5 近代史研究61993 年第 2 期 ; 5 论 1876 至 1879 年 间西方新教传 教士对华赈济事业6 , 5 清史研究6 1997 年第 2 期 。149 近代史研究2008 年第 2 期时期在湘的教会力量参与兵灾救济的有关情形, 提出教会的战地救济不仅缓解了战争给社会正常? 运转带来的压力 , 还有助于民间社会力量的培植以及增进国人对西方文化的理解。 此外, 学界还就传教士的慈幼育婴、 慈善医疗活动及其与华洋义赈会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 , 这都有益于开 拓慈善史研究的视野。随着教会育婴慈善事业的日益扩展, 晚清政府也有所针对地采取了一些策 略。杨大春对此有详论, 他指出晚清政府的教会育婴政策产生和演变于近代中外交涉之中, 先后采 取取缔或稽查教会育婴堂、 稽查教会育婴堂、 由官民兴办育婴堂与教会育婴堂相竞争等三种对策 ,? 呈现出节节退让、 逐步放松的特点。 总之 , 综观近年来的有关研究, 一般都认为传教士、 教会的慈善活动对近代中国社会起到双重作用, 把它简单地看作/ 殖民主义的警探和麻药0 或/ 文明使者0 都 不妥当, 而应视其为/ 桥梁0 。 2. 晚清义赈 对于晚清义赈的兴起、 发展过程及其基本内容, 李文海较早进行深入、 全面的探 究, 他认为义赈是一种有别于官赈、 由民间筹集资金、 民间组织散放的慈善赈济行为 , 是随着资本主? 义性质经济成分的出现而兴起的。 杨剑利在考察晚清社会灾荒救济形式的演变时也注意到, 因清廷财政空虚 , 官赈废弛, 义赈逐渐成为晚清社会主要的救荒形式 , 在中国近代慈善史上的地位日趋? ? 重要。 目前 , 学术界有关晚清义赈的研究已取得丰硕成果, 尤以朱浒的论著最为突出。 在他的近著中 , 将晚清义赈的兴起和发展放在晚清社会变局的大背景下, 以独到的视角深入分析了晚清义赈 与社会变迁的关系, 特别是与中国近代工业化进程之间的关系, 进一步推进了义赈史的研究 , 对拓 展和深化中国近代慈善史研究也颇有启发意义。在日本学界, 高桥孝助也以丁戊奇荒为关注点, 全 面考察了官方、 传教士和民间三方对华北开展的慈善救济行动, 尤对江南善士群在鲁豫地区的义赈? 活动着墨较多。通观义赈的相关研究成果 , 学者们在以下几点尚存争议。一是义赈的开端问题。一种观点认? 为光绪二、 三年李金镛苏北赈灾为之初始。李文海最早提出此论。 后来 , 王卫平在进一步挖掘史料的基础上, 对苏北海州、 沭阳义赈作了更深入细致的探讨 , 也认为它/ 与以前的-官赈. 存在性质之 别, 是带有转折性的近代义赈, 在中国赈灾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0 ? 。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 近代 义赈的发端并不是 1876 年李金镛苏北赈灾, 而是次年李金镛等人的山东赈灾。朱浒认为, 义赈生 成之初就具有的一个基本特征即对救助对象的选择不以其对江南有无影响为标准 , 而苏北毕竟还 属江苏省内, 李金镛的苏北赈灾也只是江南社会应对外来难民潮的一部分 , 依然没有越出乡土的观 念范围 , 不具有义赈的跨地方性特征。只有当 1877 年 6 月初李金镛、 严佑之等在山东开始赈灾后? ? ? ? ? ?向常水 : 5教会对战地的慈善救济 ) ) ) 以民国时期的湖南地区为例6 , 5 湖南第一师范学报6 2006 年第 2 期 。 盛懿: 5 近代上海基督教慈善活动刍议6 , 5 上海交通大 学学报 6 1999 年第 2 期 ; 蔡 勤禹 : 5 传 教士与华 洋义赈会 6 , 5 历史 档 杨大春 : 5晚清政府的教会育婴政策述论6 , 5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62001 年第 1 期 。 李文海 : 5晚清义赈的兴起与发展6 , 5 清史研究6 1993 年第 3 期 。 杨剑利 : 5晚清社会灾荒救治功能的演变 ) ) ) 以/ 丁戊奇荒0 的两种赈济方式为例6 , 5 清史研究6 2004 年第 4 期 。案 62006 年第 3 期 。朱浒 : 5 地方性流动及其超越 : 晚清义赈与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6, 中国人民大 学出版社 2006 年版 。 另 参见朱浒关于 晚清 义赈研究的系列论文 , 如 : 5 江南人在华北 ) ) ) 从晚清义赈的兴起看地方史路径的空间局限6 ( 5 近代史研究62005 年第 5 期 ) 、 5 晚清 义赈与中国近代彩票的起源6 ( 5 中国社会科学院 近代史 研究所 青年学 术论坛 ( 2004 年 卷 ) 6 , 社 会科学 文献 出版社 2005 年版 , 第 614 ) 633 页 ) 、 5 地方系谱向国家场域的蔓延 ) ) ) 1900 ) 1901 年陕西旱灾与义赈6 ( 5 清史研究6 2006 年第 2 期 ) 。? ? ?高桥孝助: 5饥馑 H 救济 N 社会史6 , 东京 , 青木书店 2006 年版 。 李文海 : 5晚清义赈的兴起与发展6 , 5 清史研究6 1993 年第 3 期 。 王卫平 : 5 光绪二年苏北赈 灾与江 南士绅 6 , 5 历史 档案6 2006 年第 1 期 ; 王卫 平 、黄鸿山 : 5 江南 绅商 与光绪 初年 山东 义赈 6, 5 近代中国的城市与乡村6 , 第 487 ) 501 页 。150 曾桂林/ 近 20 年来中国近代慈善事业史研究述评? 才标志着真正意义上的近代义赈的开端。 二是义赈的主体 , 目前学界有三种提法。虞和平通过对 ? 经元善个人活动的考察, 进而提出义赈发起人是早期江浙资产阶级之属的近代绅商。 而李文海则认为义赈活动的最初发起人 , 如经元善、 郑观应、 李金镛、 胡光墉等人, 都是当时洋务企业中的骨? 干。 朱浒在通过仔细辨明义赈发起人的社会属性、 地位后 , 认为将他们最初的身份定格为/ 洋务企业家0 或/ 近代绅商0 都不恰当; 事实上 , 这些人在义赈初兴期仍归属于/ 江南善士圈0 下的传统士 绅, 而当义赈在光绪十年左右再次活跃时 , 其主持群体才发生变化, 因他们大多数人都与中国近代? 工业化进程有密切联系, 近代绅商遂成为义赈的领军人物。 三是义赈与洋赈的关系。有学者认为近代义赈的产生受到了西方传教士赈济活动的影响 , 后者给江浙绅商/ 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近代化 赈灾模式0 , 其理由是传教士的赈济事业不仅其发起时间早于义赈, / 包含着两者在一定程度上的创? 造与模仿关系0 , 而且传教士与义赈绅商/ 在灾区放赈过程中有过业务上的合作关系0 。 对于这种看法 , 王卫平、 朱浒等人均提出质疑。王卫平指出 , 大约在西方传教士参与山东赈灾的同时, 江南绅 商就已在苏北海州、 沭阳地区开始了义赈活动 , 因此, 虽/ 可以说近代义赈受到了西方赈灾方式的影 响, 但不能说是对西方传教士在华赈济活动的模仿0 ?。而朱浒的研究表明 : 对西方传教士的赈济 行动 , / 发起义赈的江南士绅在主观上并没有要起而模仿的念头 , 而是被激发了一种强烈的抗拒意 识, 这就注定他们不可能与办赈教士形成合作关系0 。实际上 , 义赈是在江南士绅与西方传教士的? 对抗活动中逐步成型、 发展的。3. 中国红十字会中国红十字会虽然较晚才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 , 却是近十年来研究相当深入、 发表论著较多的领域。美国学者卡罗琳#里夫斯的研究颇具有开拓性 , 其博士论文考察了 中国红十字会的创立与发展的历程 , 并分析了红十字会的发展是如何反映出 20 世纪初期中国社会 与政治的重大变迁。她首先在绪论部分略述帝制中国晚期的慈善传统, 接着分五章缕述甲午战争 时期传教士在中国的红十字行动、 1899 ) 1900 年中国参加海牙保和会及初步酝酿红十字会、 红十 字会/ 从地方慈善机构到国家组织0 的演变、 全国红十字网络中的地方分会的组织运作以及红十字 会的拓展及其活动等诸多问题。作者在结语中指出中国红十字会的演变反映了中国/ 市民社会0 在? 福利领域的生长以及国家对社团活动的控制。 几乎同时 , 海峡两岸学者也展开了对中国红十字会的研究 , 并取得丰硕成果 , 其中以周秋光、 池子华和张建俅等人的论著最具学术参考价值。1904 年 3 月上海万国红十字会的成立, 标志着中国红十字会之始。这在学界已形成共识, 闵杰、 周秋光、 池 子华、 张建俅等人都对它的初创演变过程进行了比较详细、 系统的论述, 但研究者对中国红十字会 的起源途径等问题存有分歧, 讨论较为热烈。大多数学者认同红十字会这样一个西方舶来品能孕 育诞生于中国, 中国本土的资源具有重要作用。如闵杰认为 , 红十字会的人道主义精神与中国传统? 的慈善事业有相通之处, 因而红十字会一经传入即易为国人接受。 周秋光也指出, 中国自古以来? ? ? ? ? ? ? ? ?朱浒 : 5 地方性流动及其超越 : 晚清义赈与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6, 第 95 ) 97、 114 ) 118 页 。 虞和平 : 5经元善集6 , / 前言0 , 第 1 ) 5 页 。 李文海 : 5晚清义赈的兴起与发展6 , 5 清史研究6 1993 年第 3 期 。 朱浒 : 5 地方性流动及其超越 : 晚清义赈与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6, 第 150 ) 159、 325 ) 340 页 。 夏明方 : 5论 1876 至 1879 年间西方新教传教士对华赈济事业6 , 5 清史研究6 1997 年第 2 期 。 王卫平 : 5光绪二年苏北赈灾与江南士绅6 , 5 历史档案6 2006 年第 1 期 。 朱浒 : 5 地方性流动及其超越 : 晚清义赈与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6, 第 101、 108 ) 125 页 。 Caroline B. Reeves, T he Power of M ercy: The Chi nese R ed Cross Soci ety , 1900 ) 1937 ( Ph. D dissert at ion) , Harvard U niver 闵杰 : 5 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录6 第 2 卷 ,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8 年版 , 第 181 ) 185 页 。sit y, 1998.151 近代史研究2008 年第 2 期便有积德行善的优良传统 , / 存在着接受红十字会的思想与社会基础0 , 中国红十字会是在 1894 )? 1904 年间政府和民间舆论基础上创立起来的, 体现了中西慈善文化的相互融会。 池子华通过对中国红十字会创建过程的细致梳理 , 亦认为 , 以博爱为主旨的红十字会人道主义在国人心里可激? 起共鸣 , 并与中国本土的善堂相似, 这样 , / 善堂为红十字会走进中国 , 架起了一座桥梁0 。 张建 ? 俅、 卡罗琳#里夫斯也持大致相同的看法。 朱浒等人对此提出异议 , 他们认为红十字会的成立并不是一个/ 经历了西方影响 ) ) ) 国人了解 ) ) ) 宣传鼓动 ) ) ) 成立组织的 线性发展阶段0 , 实际上 它包含着话语和实践的两个不同的发展脉络, 即它还是与晚清义赈组织的交互作用 , 以及现代国 家建设行为与地方性救助实践之间的相互影响与融合的结果。而以往的研究基本上没有对实践? 脉络进行认真分析 , 从而掩盖了红十字会在中国扎根的真正途径。 随着研究的深入和一些中外文新资料的发现, 争鸣仍在继续。周秋光对原有观点有所修正 , 认为甲午战前及 战争期间, 中国 社会对于红十字会问题早已有讨论 , 还在多个地区出现了红十字会医院之类的组织机构 , 而庚子 事变期间也有些带红十字色彩的慈善救护组织。这段早期实践经历最终直接导致了中国红十字? 会的诞生。 继之, 靳永震对甲午时期红十字会医院的性质、 创办者、 分布地及作用等方面进行了更深入的考察。 ? 关于民国时期的红十字会 , 学界亦多有论析。周秋光对北京政府时期中国红十字会的慈善救 护与赈济活动、 会内宣传与经费筹措、 组织与发展以及其国际交往等一系列问题展开了深入地阐? ? 发。 池子华也对中国红十字会在民国时期不同阶段的战地救护、 拯灾赈饥等活动进行了论述。张建俅探究了 1912 ) 1937 年中国红十字会的经费问题, 对善款来源和项目支出进行了条分缕析。? 他还较全面、 深入地考察了民国时期的中国红十字会 , 探讨了近代中国政府与社团关系。 另外 , u l  一些著作对中国红十字会及其分会在民国年间的慈善救护活动也有相当篇幅的论述。 有关中国红十字会在抗战时期的慈善救护, 拟在下文介绍。 4. 华洋义赈会及其慈善活动 1920 ) 1921 年华北五省再次遭遇旱灾。为赈济灾区 , 中外人士 联合发起了一个国际性民间慈善组织 ) ) ) 华洋义赈会。近年来 , 学术界围绕华洋义赈会在民国时 期的慈善救济及相关活动展开了广泛讨论。如苏新留专门论述了华洋义赈会在河南的灾赈 , 黄文? ? ? ? ? ? ?周秋光 : 5晚清时期的中国红十字会述论6 , 5 近代史研究6 2000 年第 3 期 。 池子华 : 5从中国救济善会到上海万国红十字会6 , 5 史林6 2005 年第 2 期 。 张建俅 : 5中国红十字会的起源 ( 1904 ) 1912) 6 , 台北5 政大史粹6第 2 期 , 2000 年 6 月 。 朱浒、 杨念群 : 5 现代国家理念与地方性实践交互影响下的医疗行为 ) ) ) 中国红十字会 起源的双重历史 渊源6 , 5 浙江 社会 周秋光 、 靳环宇 : 5 早期红十字会在中国的演变6 , 2006 年 2 月 21 日5 光明日报6 , 第 11 版 ; 杨智芳 、 周秋 光 : 5 论中国红 十字 靳永震 : 5论甲午战争时期的红十字会医院6 , 5 湖南第一师范学报62006 年第 2 期 。 周秋光 : 5民国北京政府时期中国红十字会的慈善救护与赈济活动6 , 5 近代史研究6 2000 年第 6 期 ; 5 民国北京政府时 期中科学6 2004 年第 5 期 。 会的起源6 , 5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6 2006 年第 4 期。国红十字会的国际交往6 , 5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6 2002 年第 4 期 ; 5 民国北京政府时 期中国红十字会 的会内宣传与 经费筹措6 , 5 湖南 师范大学学报6 2004 年第 4 期 ; 5 民国北京政府时期中国红十字会的组织与发展6 , 上 海5 近代中国 6 第 13 辑 , 上 海社会科学院 出版 社 2003 年版 。? ? u l 池子华 : 5红十字会与近代中国6 第 4 ) 7 章 , 安徽人民出版社 2004 年版 。 张建俅 : 5 中国红十字会经费问题浅析 ( 1912 ) 1937) 6 , 5 近代 史研究6 2004 年第 3 期 ; 5 近代中国政 府与社团 关系的探 讨 :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编 : 5 中国红十字会的 90 年6 ,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1994 年版 ; 孙 敬敏编 : 5 北京红 十字会的 65 年6 , 文津以中国红十字会为例 ( 1912 ) 1949) 6 , 台北5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6 第 47 期 , 2005 年 3 月。 出版社 1995 年版 ; 江苏省红十字会编 : 5 江苏红十字运动 88 年6 , 东南 大学出版 社 2001 年版 ; 山 东省红十 字会 : 5 山东 红十字事 业 90 年6 , 山东友谊出版社 2002 年版 ; 吴宝璋编 : 5云南红十字会史6 ,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4 年版 。152 曾桂林/ 近 20 年来中国近代慈善事业史研究述评? 德重点研究了华洋义赈会慈善救济中国际因素的影响与作用。 多数学者均赞同华洋义赈会是一个慈善组织, 然蔡勤禹通过更深入细致的研究提出了一种与之略异的新观点。他在专著中从社会 变迁视角出发, 剖析了华洋义赈会兴起的经济社会环境、 组织模式与运作方式, 并探究了其各项事 业及其成效得失 , 认为它已不仅仅是一个慈善组织 , 而是具有更宽广外延的现代意义上的民间组? 织, 阐释很有新意。 此外, 还有人撰文对华北五省荒灾救济中北洋政府义赈奖券的发行、 运作和 ? 实效进行了研究。5. 世界红 ? 字会? 台湾学者宋光宇在这方面已有一系列重要论著。 他全面系统地研究了民国初年世界红 ? 字会的产生、 发展及其举办的社会慈善活动 , 并分析了它在当时社会文化方面的意 义。他还具体考察了 1935 年国共/ 第五次战事0结束后, 世界红 ? 字会在江西广昌、 宁都掩埋尸体 的情形, 以及这次助葬义举的源起和具体做法。近年来, 大陆学界也有人对世界红 ? 字会的成立、? 沿革、 会内行政与运作及其赈济水旱各灾的活动进行了论述。6. 抗战期间的慈善救济学界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战地伤兵救护、 难民救济、 难童救济与抚育等三个剖面。如前所述 , 中国红十字会是一个专事兵灾赈济的人道主义组织 , 在抗战期间也积极 参与阵地救护伤亡等慈善救济活动 , 学者们对此探讨颇有深度。李微以南京沦陷为界分阶段考察? 了红会的抗战救护工作及其特点, 指出中国红十字会是抗战时期整个救护体系的核心。 池子华则通过若干微观个案对中国红十字会的救护活动作了更细致的论析。他认为中国红十字会的抗战 救护并非始于/ 七#七0 事变, 而在/ 九#一八0事变后就已对淞沪之战、 长城抗战、 绥远战役进行救护。 这三次救援行动 , 实为中国红十字会全面抗战救护的预演。抗战全面爆发后, 中国红十字会成立? 了/ 专负军事救护之机构0 的救护总队部 , 翻开了抗战救护新的一页。 除中国红十字会外, 有学者还对抗战时期其他民间慈善组织的救济工作进行考察。如, 李陵研究了抗战时期长沙基督教青年? 会在疏散安置难民、 救助流亡学生、 救济文夕火灾等方面的活动。 关于抗战时期难民难童救济研究, 海峡两岸学界都有一些成果问世。孙艳魁考察了抗战初期武汉三镇赈济难民的各类慈善机构 ,? 并对难民救济工作的特点与意义作了评析。 台湾的陈清敏以国民政府统治地区为观察对象 , 探讨了八年抗战期间的灾荒情形与社会慈善救济的各项工作及其发展, 并对战时的社会救济成效及u l  其影响进行了检讨。 战时儿童保育会是 1938 ) 1946 年由宋美龄主导的一个集合各界女性从事? ? ? ?苏新留 : 5民国华洋义赈会河南灾赈述略6 , 5 南都学刊6 2004 年第 5 期 ; 黄文德 : 5 辛亥前后美国 与华洋义赈组 织关系之 研 蔡勤禹 : 5民间组织与灾荒救济 ) ) ) 民国华洋义赈会研究6 , 商务印书馆 2005 年版 ; 5 民 国时期的善款筹 集及其限制6 , 5 近 周迎春 、 王占华 : 5 民国北京政府义赈奖券述论6 , 5 人文杂志6 2006 年第 6 期 。 宋光宇 : 5民国初年中国宗教团体的社会慈善事 业 ) ) ) 以/ 世界 红 ? 字会0 为例6 , 台北 5 台大文 史哲学 报6 第 46 卷 , 1997究 6, 胡春惠 、 周惠民主编 : 5 两岸三地历史学研究生论文发表会论文集6 , 台北 , 政治大学历史系 2001 年版。 代中国的城市与乡村6 , 第 516 ) 524 页 。年 , 第 243 ) 294 页 ; 5 士绅 、 商人与慈善 : 民国初年一个慈善性宗教团体/ 世界红 ? 字会06 , 台北5 辅仁历史学报6 第 9 卷 , 1998 年 , 第 179 ) 241 页 ; 5 慈善与功德 : 以世界红 ? 字会的/ 赣赈工作0 为例6 , 台北5 考古人类学刊6 第 57 卷 , 2001 年 , 第 1 ) 34 页 。?方竞 、 蔡传斌 : 5 民国时期的世界红 ? 字会及其赈济活动6 , 5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6 2005 年第 2 期 ; 张根福 : 5 抗战初期 世界红 ? 字会在浙江的难民救济活动述略6 , 5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6 2000 年第 5 期 。 ? 李微 : 5 试析抗战时期中国红十字会的救护活动6 , 5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6 2004 年第 4 期 。? ? ? u l 池子华 : 5 抗战初期中国红十字会的战事救护6 , 5 江海学刊 6 2003 年第 4 期; 5 1937 年中 国红十字 会淞沪抗 战救护简 论6 , 李陵 : 5 长沙基督教青年会抗战时期的难民救济工作6 , 5 船山学刊62005 年第 3 期 。 孙艳魁 : 5抗战初期武汉难民救济刍议6 , 5 江汉论坛6 1996 年第 6 期 。 陈清敏 : 5抗战时期社会救济的行政规划与措施6 , 见中华民国史专 题第二届 讨论会秘 书处编 : 5 中 华民国史 专题论文 集 :5徐州师范大学学报6 2003 年第 4 期 ; 5 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抗战救护的几个断面6 , 5 苏州大学学报62004 年第 4 期 。第二届讨论会6 , 台北 , / 国史馆0 1993 年版 。153 近代史研究2008 年第 2 期儿童救济的慈善组织。林佳桦的研究即以战时儿童保育会为主体, 将其置于对日抗战的政局中进 行讨论, 研究其筹备经过与组织运作、 保育人员之建置与工作方针、 儿童教与养的问题, 从而厘清战? 时儿童保育会在历史上的地位。 孙艳魁也较早地对抗战时期难童问题进行研究, 他认为战时儿童保育会是一个具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难童救济团体, 在抢救和运送战区难童、 难童保育教? 养工作方面做出很大贡献 , 是抗战期间难民救助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类研究中比较重要的还有罗义俊的5上海南市难民区述略6 、 冯敏的5抗战时期难童救济教养工作概述6 ? , 等等。 7. 联总、 行总与善后救济问题 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 ( 简称/ 联总0 ) 是二战后期成立的一个临 时性国际慈善救济组织, 曾将大批粮食、 棉花、 被服和药品无偿地提供中国 , 救济饱受战争劫难的中 国难民。为接受联总所捐赠的物资 , 国民政府也成立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 ( 简称/ 行总0 ) , 向难民发 放救济物资, 协助难民返乡以重建家园。对于这段史实 , 以往学界受政治因素的影响研究不够深 入。近年来, 王德春依据大批档案文献 , 重新考察了联总创建的历史背景、 联总负责人在华善后救 济中的思想言论以及联总、 行总和解放区在若干问题上的纠葛 , 比较全面、 客观地再现了 1945 )? 1947 年间联总在中国进行的一系列慈善救济活动和农业、 交通、 工矿业等善后工作。 此外 , 其他学者也对行总的救济活动展开了多方面的讨论 , 或探考其善后救济工作的起源、 推行及利弊 ? ; 或 论析行总在各解放区、 收复区开展善后救济工作的具体情况 ?。总的来说, 大陆学者论述联总、 行 总及其善后救济问题已比较公允, 基本肯定了它在救助难民、 恢复生产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该 专题同样引起了台湾学人的关注。卢秀华探讨了行总鲁青分署在战后社会救济工作中的运作情? 形, 并评估了其救济业务及对山东地区局势的影响。( 三) 慈善人物研究 慈善事业的发展有赖于全社会各阶层的共同参与 , 因此 , 不同阶层的人物在慈善活动中所做出 的贡献 , 理应是慈善史研究的重要内容。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 , 国内学术界关于近代慈善人物研究 已有一批颇见功底的文章和专著问世。这些论著主要集中于对清末民初大慈善家经元善、 张謇、 熊 希龄等人的研究。 经元善、 张謇是近代著名的江浙绅商 , 实业成就斐然, 同时他们的慈善思想与活动在近代中国 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进程中, 也占有重要一席。虞和平最早对经元善的慈善思想与活动进行了个 案研究 , 他论析了经元善长期参与、 主持晚清义赈以及创办上虞劝善看报会与经正女学等善举 , 称 之为/ 中国近代早期资产阶级慈善家0 ?。近年来, 这一问题又引起不少学人的关注。例如, 朱英研 究了维新运动期间经元善的慈善公益活动, 认为经元善提倡改良善堂、 兴办义学等新主张, 并努力? ? ?林佳桦 : 5/ 战时儿童保育会0 之研究 ( 1938 ) 1946) 6 ( 硕士学位论文 ) , 台北 , 中央大学历史研究所 , 2005 年 。 孙艳魁 : 5战时儿童保育会与难童救济6 , 5 民国春秋6 1996 年第 2 期 ; 5 战时儿童保育会的难童救济工作初探6 , 5 江汉论 坛6 罗义俊 : 5上海南市难民区述略6 , 5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6 1990 年第 2 期 ; 冯敏 : 5 抗战时期难童救济教养工作概述6 , 5 民 国档1997 年第 5 期 。 案 61995 年第 3 期 。 ? 王德春 : 5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与中国 ( 1945 ) 1947) 6 , 人民出版社 2004 年版 。? ? ?赵刚印 : 51945 ) 1947 年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述论6 , 5 党史教学与研究6 1999 年第 3 期 。 张志永 : 5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收复区善后救济工作述评6 , 5 历史教学问 题6 2000 年第 3 期 ; 马 俊林 : 5 战后中原 解放区的 善 卢秀华 : 5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鲁青分署之 组织 与运作 ( 1946 ) 1947) 6 ( 硕士学 位论文 ) , 台北 , 中央 大学历 史学系 , 1996 虞和平 : 5简论经元善6 , 5 浙江学刊6 1988 年第 2 期 。后救济6 , 5 理论月刊6 2004 年第 10 期 ; 5 抗战胜利后湖北省善后救济业务初探6 , 5 湖北社会科学6 2006 年第 6 期 。 年。?154 曾桂林/ 近 20 年来中国近代慈善事业史研究述评? 付诸实践, 促进了晚清民间慈善活动向具有近代意义的社会公益事业的演变。 日本学界对经元 ? 善的公益善举亦有研究。 罗彩云、 陈丽华则对经元善慈善思想的形成动因与发展阶段进行了探 ? 讨。 此外, 有研究者对经元善义赈中的赈灾主张和活动也展开了论述。张謇也是当前近代慈善人物研究的一个热点。朱英考察了清末民初张謇的慈善公益思想与活动, 认为张謇把创办图书馆、 博物院、 医院、 公园等都纳入慈善公益事业中并将之与地方自治、 实业、 教育的发展紧密相联 , 近代? 中国慈善公益思想由此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其实践层面产生的社会作用也更明显。 还有些文章对张謇的慈善教育思想及其动机等方面展开过研究 ? , 这也从不同侧面加深了我们对张謇的认识。 有关熊希龄的慈善研究起步较早, 论著相对较多 , 其中有专著两部。周秋光的5熊希龄与慈善 教育事业6 是国内学界第一部慈善教育研究的专著, 深入探究了香山慈幼院的创办和发展过程 , 考 察了熊氏/ 既救人之命, 又救人之心0 的慈善教育思想, 并评析了他所创的香山慈幼院对近代慈善教 育事业的影响。在周秋光的另一著述5熊希龄传6 中, 也用较大的篇幅 , 论述了熊希龄参加的各项慈 善活动, 如顺直赈济、 创建慈幼院和组织世界红 ? 字会等, 最后将他归结定位为/ 有志于造福人类的 社会活动家、 慈善家和平民教育家0 ?。该著求实求真 , 在观点立论、 资料运用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 学术价值。熊希龄作为近代中国慈善事业发展史上一个重要人物, 民国早期许多重大的慈善活动? 都与他有关。对此, 周秋光还有系列论著从多层面进一步深化熊希龄的慈善思想及事业研究。 ? 另外 , 有论者也关注到熊希龄在世界红 ? 字会中的慈善活动。余治虽是晚清江南慈善事业中关键人物之一 , 许多相关研究都不免提到他的善行, 但专以余治 作为研究对象的却不多, 目前仅见游子安、 赖进兴的两篇专论。由于对善书研究的旨趣, 香港学者 游子安概述了余治毕生致力于善书著述的善举, 并解析、 评述了他汇集古今善举章程而成的5得一? 录6 , 指出他修己劝人、 广行施济及刊布善书, 实际上秉承着江南地区一脉相承的劝善传统。 赖进兴的研究则更进一步 , 他从余治的行善理念及其实践过程着手, 探讨了/ 善人0在整个慈善事业中所 发挥的实际影响与作用, 还剖析了余治的善书作品并将之与明清善人做一比较 , 认为余氏并非完全u l  延续明末以来的行善传统 , 而是在西力东侵之际提出应对新时代社会问题的新善举。 对于晚清以来主要善书的撰著和出版流通, 行善有成的王一亭、 印光法师等善人的身世业绩 , 游子安也作了v l  比较公正的评述。? ? ? ? ? ? ?朱英 : 5 戊戌时期民间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6 , 5 江汉论坛6 1999 年第 11 期 ; 5 经元善与晚清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6 , 5 华 中师 高桥孝助 : 5 公益善举 H 经元善 ) ) ) 人的 J 集积 H ? ¤¨ ? ? ?6, 日本 上海史 研究会 编 : 5 上 海 ) ) ) 重层 9 p ? ¤¨ ? ? 罗彩云 、 陈丽华 : 5 论经元善慈善思想的形成与发展6 , 5 株洲师专学报6 2002 年第 3 期 。 朱英 : 5 论张謇的慈善公益思想与活动6 , 5 江汉论坛6 2000 年第 11 期 。 高鹏程 、 李震 : 5 张謇与清末民初南通的慈善事业6 , 5 南通工学院学 报6 2004 年第 2 期 ; 赵有 梅 : 5 张謇慈善思 想探析6 , 5 南 周秋光 : 5熊希龄与慈善教育事业6 ,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1 年版 ; 5 熊希龄传6 ,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 年版。范大学学报6 2001 年第 1 期 。 ?6, 东京 , 汲古书院 1998 年版 。 惜笔者未见 。京林业大学学报6 2005 年第 3 期 ; 蒋国宏 : 5 张謇慈善思想探源6 , 5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6 2005 年第 4 期 。 Zhou Q iu - guang, / M odern Chin ese Educational Philant hropy: X iong Xi ling and t he X iangshan Children. s Home0 , Repu bli can Chi na, V ol. 19, No. 1 ( Nov. 1993) ; 周秋光 : 5 论熊希龄的社会慈善观6 , 马起华主编 : 5 两岸文化交流 6, 台湾中华会 1995 年 版 ; 周 秋光主编 : 5 熊希龄 : 从国务总理到爱国慈善家6 , 岳麓书社 1996 年版 。? ? u l 周广连 : 5熊希龄与世界红 ? 字会6 , 5 吉首大学学报6 1990 年第 3 期 。 游子安 : 5劝化金箴 : 清代善书研究6 , 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 , 第 99 ) 110 页 。 赖进兴 : 5 晚清江南士绅的慈善事业及其教 化理念 ) ) ) 以余 治为中 心6 ( 硕士学 位论文 ) , 台南 , 成功 大学历 史学系 , 2004 游子安 : 5善与人同 : 明清以来的慈善与教化6 , 中华书局 2005 年版 , 第 153 ) 182 页 。年。v l 155 近代史研究2008 年第 2 期晚清义赈活动中涌现出的一批江南绅商慈善家, 除经元善受到学界较多关注外 , 其他人尚乏深 入研究。最近, 曾京京以家谱为主要史料考察了唐锡晋这位被后世淡忘的义赈领袖 , 分析了他在晚? 清义赈中的表现、 行动特点及其贡献。 另外, 对郑观应、 盛宣怀、 章元善、 杜月笙等人的慈善公益 ? 思想与慈善赈济活动亦有学者论评。 在对一些重要的慈善人物进行个案研究时 , 也有部分学者注意到与近代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有着紧密联系的其他社会群体, 如士绅、 绅商和外国传教士等。近代 绅商在传统慈善走向近代化的进程中发挥着显著作用, 王卫平的前述成果颇值得参考。学界还对 义和团运动时期江南绅商、 北洋政府时期旅沪浙商、 抗战时期开明士绅及其参与的各项慈善公益事? ? 业进行了论述。 另有论者考察了近代的商会、 同业行会的慈善活动。 西方传教士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 其影响远不止在政治、 宗教与文化领域, 对传统慈善事业的近代化也产生过特 殊影响。然而, 目前学界专论从事慈善活动的传教士个人或群体的成果较少, 大都附丽于教会慈善 事业中。 还值得特别关注的是 , 近来还有学人尝试将近代慈善家作为一个社会群体来加以研究, 这是一 个很好的取向, 目前已有些成果问世。如廖良梅考察了以上海为中心的慈善家群体 , 具体分析了慈? 善家群体对中国慈善事业走向近代化所产生的作用、 对近代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 朱浒的专著也对义赈同人群体进行了初步研究 , 剖析了他们的身份地位及其社会网络资源对义赈的影响和作 用。 ( 四) 区域慈善史研究 自明清以来 , 善堂善会就是地方社会进行民间慈善救济的主要组织, 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 在各地传统慈善机构及其活动的基础上发展、 演变而来的近代慈善事业, 显然是区域慈善史研究的 重要内容。这方面的研究可以使我们从微观上更清楚地了解不同区域间慈善救济活动的规模、 措 施、 特征以及共同性与差异性。海外学界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早, 成果也很丰硕。如, 美国学者 玛丽#兰金考察了浙江省的善会善堂在太平天国战后重建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与作用, 认为善会善 堂已成为地方社会精英活动的场所 , 处于帝制中国晚期社会 / 官 ) 公 ) 私0 三层构造中的中间层。 罗威廉结合城市史的研究 , 也对汉口的各类善堂善会展开论述, 指出善堂是 19 世纪后期中国都市 社会中十分重要的福利救济设施, 对城市的维系与协调发挥了作用。他们都把善会善堂看作是/ 市? 民社会0 的代表之一 , 认为它开创了/ 公共领域0 的先河 , 因而评价很高。 这与日本一些学者研究江南慈善事业得出的结论迥异。夫马进通过考察晚清时期杭州善举联合体( 善会善堂 ) 的捐款和经营? ?曾京京 : 5唐锡晋与晚清义赈6 , 5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6 2005 年第 4 期 。 陈国威 : 5试论郑观应的慈善观6 , 5 辽宁大学学报6 2005 年第 3 期 ; 董传岭 : 5 盛宣怀灾赈活动述评6 , 5 山东经济管理干 部学院学报6 2003 年第 2 期 ; 薛毅 、 章鼎 : 5 章元善与华洋义赈会6 , 中国文史出版社 2002 年版 ; 顾建娣: 5杜月笙的救济行为浅议6 , 5 中国 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 ( 2004 年卷 ) 6, 第 634 ) 640 页 。?李文海 、 朱浒 : 5 义和团运动时期的江南绅商对战争难民的社会救助6 , 5 清史研究6 2004 年第 2 期 ; 阮清华 : 5 非常时期 的民间救济 ) ) ) 以/ 庚子之变0 后上海绅商义赈为例的探讨6 , 5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6 2005 年第 1 期 ; 陶水木 : 5 北洋政 府时期旅沪浙 商的 慈善活动6 , 5 浙江社会科学6 2005 年第 6 期 ; 李庆刚 : 5 论开明士绅与抗日根据地的社会公益事业6 , 5 苏州科 技学院学报6 2004 年第 1 期。? ? ?宫宝利 : 5清代后期苏州地区公所的善举活动6 , 5 史学集刊6 1998 年第 1 期 。 廖良梅 : 5社会慈善家群体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6 , 5 长沙大学学报6 2003 年第 3 期 ; 5 近代中国社会慈善家群体的慈 善事 M ary B. Rankin, El it e A cti v ism and Poli ti cal T ransf or mati on i n Chi na: Zhej iang Prov ince , 1865 ) 1911 ( St anf ord: S tan -业述论6 , 5 求索6 2004 年第 12 期 。 f ord U niversit y Press, 1986) , pp. 98 ) 131; William T . R ow e, H ankow : Conf li ct a nd Com muni ty i n a Chinese City , 1796 ) 1895 ( S tan ford: St anf ord U niversit y Press, 1989) , chapt er 3) 4, pp. 91 ) 156.156 曾桂林/ 近 20 年来中国近代慈善事业史研究述评 状况, 指出它因官款资助而受到地方官府的强力指导和监督; 善举联合体在国家面前显得十分软 弱, 其各项慈善事业也带有明显的徭役性质。同时 , 他还研究了太平天国前后的上海善堂、 义冢问 题, 认为同仁辅元堂虽成为地方自治的起点, 但它始终是一个从事各种慈善活动的机构, 实际上与 地方自治并无紧密关联。由此 , 夫马进以为: / 要像玛丽#兰金所说的那样试图从中看出-公共领域.? 进展来 , 可以说是非常不合适的 0, 并对罗威廉的主张也/ 深表怀疑0 。 小浜正子则对民国时期的上海慈善机构、 救火会等团体的源流、 沿革与功能进行了深入研究, 勾勒了上海的民间慈善事业与 国家权力、 都市社会错综复杂的关系, 并揭示出这些慈善团体从传统向现代的演变及其在国家与社? 会中的作用。 日本学界在研究区域慈善史方面取得重要成果的, 还有高桥孝助、 松田吉郎、 山本 ? 进、 帆刈浩之等。 韩国学者田炯权从社会经济史角度来探讨清后期苏州、 湖南的义学与义庄等慈善机构的经营实态 ?, 也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以后, 区域慈善事业史也引起了中国学界的普遍关注。下面拟分区域作 简要胪陈。 在近代时期的区域慈善史研究中, 江南地区无疑是学者们研讨的中心 , 尤其又以上海慈善事业 的研究最为突出。张礼恒探讨了民国时期上海的慈善团体及其活动, 认为它是随着近代上海城市 的出现和发展而繁盛起来的, 大体可将慈善事业分为传统型、 外来型、 近代城市型三类, 在发展历程? 上呈现出由低级到高级、 由排拒到认同、 由消极到积极的特点。 陶水木则具体考察了北洋政府时 ? 期上海慈善团体的经费来源。 对于近代上海善堂的演变与发展 , 香港学者梁元生亦有精辟的论述。他指出: 清末上海善堂与以往传统善堂的基本工作虽都是慈惠与救济 , 但清末善堂是官、 绅、 商 三结合的民间团体, 超越了传统善堂的畛域之分和宗族之别 , 由关心乡里和宗族进而扩展到关怀全? 社会的福祉 , 其慈善活动也由简单到复合 , 呈多元化发展。 台湾范纯武也以上海为考察点 , 讨论 ? 了清末民间慈善事业与鸾堂运动的变迁与互动关系。 除上海之外, 还有人对江苏苏州、 昆山等地 ? 的慈善事业进行了研究。东南区域的慈善史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在大陆学界, 周秋光等人关于闽、 浙等东南省区近 代慈善事业发展的研究可称代表之作。近年来, 台湾学者对近代以来本土慈善事业发展史的研究 颇有贡献。林 日据时期的转型、 光复后的发展的变迁 梅重点考察台南慈善救济事业在清代兴起、? ?1日2夫马进著 , 伍跃 、 杨文信 、 张学锋译 : 5 中国善会善堂史研究6, 商务印书馆 2005 年版 , 第 463 ) 639 页 。 1日2小浜正子著 , 葛涛译 : 5 近代上海的公共性与国家6 , 上海 古籍出版 社 2003 年版 。 又 见小浜正 子5 民国期 上海 N 都 市社会 H 慈善事业6 , 5 史学杂志6 第 103 编第 9 号 , 1994 年 ; 5 民国 期上海 N 民间慈善 事业 H 国 家权力6 , 5 东洋学 报6 第 76 卷第 1、 2 号 , 1994 年 。?高桥孝助 : 5 近代初期 N 上海 K + 1 k 善堂 ) ) ) = N 7 都市8 N 状况 X N 对应 N 侧面 K D $ F6 , 5 宫城教育大学纪要6 第 18卷 第 1 分册 , 1984 年 ; 5 沪北栖流公所 N 成立 ) ) ) 上海租界 N 善堂6 , 5 宫城教育大学纪要 6第 19 卷第 1 分册 , 1985 年 ; 松田吉郎 : 5 清 代后期广东广州府 N 仓库 H 善堂6 , 5 东洋学报6 第 69 卷第 1 ) 2 号 , 1988 年 ; 山本进 : 5 清 代后期江浙 N 财政改革 H 善堂6 , 5 史 学杂 志6 第 104 编第 12 号 , 1995 年 ; 帆刈浩之 : 5 香港东华医院 H 广 东人 ? ¤¨? } ? ) ) ) 二十世 纪初头 K 1 * k 救灾活 动中心 K 6 , 5东洋史研究6 第 55 卷第 1 号 , 1996 年 。 ? 田炯权 : 5中国近代社会经济史研究 ) ) ) 义田地主和生产关系6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7 年版 。? ? ? ? ?张礼恒 : 5略论民国时期上海的慈善事业6 , 5 民国档案6 1996 年第 3 期 。 陶水木 : 5北洋政府时期上海慈善资金来源初探6 , 5 档案与史学62004 年第 1 期 。 梁元生 : 5慈惠与市政 : 清末上海的/ 堂06 , 5 史林6 2000 年第 2 期 。 范纯武 : 5清末民间慈善事业与鸾堂运动6 ( 硕士学位论文 ) , 台北, 中正大学历史学系 , 1995 年 。 冯筱才 、 夏冰 : 5 民初江南慈善组织的新变化 : 苏城隐贫会研究6 , 5 史学 月刊6 2003 年第 1 期 ; 张 峰 : 5 试论民国 时期昆山 的慈善事业6 , 5 苏州大学学报6 2006 年第 1 期 。157 近代史研究2008 年第 2 期? 历程, 并分析了各阶段慈善事业的社会背景及政策、 设施与功能、 经费来源及资产。 另外 , 李健 ? 鸿、 刘晏齐对台湾社会慈善救济体制的形成、 演变也有系统研究。在华南区域慈善研究方面 , 除学界对广西有所关注外 , 熊燕重点考察了广州九善堂的建立、 活? 动、 经费和内部操作机制, 以及九善堂与社会各阶层的关系 , 强调了善堂/ 护商0 的性质。 东华医院和保良局是近代香港社会最著名的两个慈善机构。香港的李东海对东华三院的本末源流、 发展 演变及其各项慈善救济活动进行了论述 ; 冼玉仪则以早期的东华医院为视点研究近代香港慈善组? 织与政治权力的关系 ; 叶汉明亦探讨了 20 世纪前后在港英殖民统治下保良局救济妇女的善举。而游子安则从善书研究的角度介绍了华南地区的道堂与善堂, 对近代百年以来珠江三角洲慈善事 业作了回顾和评价 ? , 实际上也为华南地区慈善史研究补充了一个不可或缺的侧面 , 弥足珍贵。此 外, 有研究者论述了近代香港的教会慈善事业 ?; 或探讨香港与广州民间慈善组织的异同 ; 或考察 港澳台三地在近代以来慈善事业的兴起、 发展概况及其与内地的联系 ; 或记述澳门镜湖医院在近代? 的慈善救济活动。西部与华北地区的近代慈善事业的研究成果则相对薄弱。谭绿英关于民国时期成都中西组合 慈善会及其慈善医疗活动的研究 ?, 似乎是迄今仅见的有关近代西南地区慈善事业研究的专论。 研究近代华北慈善事业的论著数量亦不太多 , 这引起了学者的注意。作为/ 对学术界历来较多关注 南方慈善组织的一种区域性补充和学术呼应0 , 王娟考察了清末民初北京及其周边地区的慈善事 业, 认为北京地区的传统慈善事业在清末民初已发生重大变化: 数量上呈现较大幅度的增长趋势 ; 救助功能方面普遍地由施养向教养转化 ; 管理方式也逐步走上联合统一的道路。这与北京地区在? 近代所具有的典型社会特征有着密切联系。 她的成果带有区域比较视角, 颇可称道。任云兰探究了华北灾荒期间天津商会与民间慈善团体合作 , 对灾民施行的一系列赈济措施及其特点, 并由此u l  透视出近代慈善救济事业中国家与社会的微妙关系。 同样论及近代天津的慈善公益事业的还有 v l  邱仲麟等人。 赵宝爱亦对 1912 ) 1937 年间山东的慈善救济事业展开了论述 , 并剖析了民间社会 w l  完善的慈善救济系统以及各级政府在慈善救济事业中的角色。 赵军、 沈洁则对抗战后期华北城? ? ? ?林梅 : 5从私立台南仁爱之家看台南市救济事业变迁之研究6 ( 硕士学位论文 ) , 台南师范学院乡土文化研究所 , 2002 年 。李健鸿 : 5边陲统制与伦理教化 : 台湾社会救 济体制 形成之 研究 ( 1683 ) 1945 ) 6 ( 博 士学位 论文 ) , 台北 , 台湾大 学社会 学 熊燕: 5 九善堂与清末民初广州社会6 , 香港科技大学华南研究中心 、 华南研究会合编 : 5 经营文化 : 中国 社会单元的管 理运 李东海编著 : 5 香港东华三院 125 年史略6 , 中国文史出版社 1998 年版 ; Elizabet h Y . S inn , Pow er and Chari ty: The Early系 , 1997 年 ; 刘晏齐 : 5 从救恤到/ 社会事业06 ( 硕士学位论文 ) , 台北 , 台湾大学法律学研究所 , 2004 年 。 作 6, 香港教育图书公司 1999 年版 。 H istory of t he T ung W ah H ospi tal H ong K ong( Hong Kong: O xford U niversity Press, 1989) ; 叶汉明 : 5 慈善事业与殖民主义 ) ) ) 香港 早期的保良事业6 , / 历史上的慈善服务与社会动力学术研讨会0 论文 , 香港 , 1999 年 。? ?游子安 : 5善与人同 : 明清以来的慈善与教化6 , 第 254 ) 302 页 。 夏其龙 : 5十九世纪香港天主教的慈善活动6 、 梁洁芬 : 5 60 年代以前香港教 会的慈善活动6 , / 历史上的慈善 服务与社会 动力学术研讨会0 论文 , 香港 , 1999 年 。? 黄艳: 5 晚清省港民间慈善组织之比较6 , 5 岭南文史6 2003 年第 3 期 ; 周秋光 、 曾桂林 : 5 中国慈善简史6 , 第 409 ) 437 页 ; 吴 润生主编 : 5 澳门镜湖医院慈善会会史 ( 1871 ) 2001) 6 , 澳门 , 镜湖医院慈善会 2001 年版 。 ? ? u l  v l  w l 谭绿英 : 5民国时期基督教在华的慈善医疗事业6 , 5 宗教学研究62003 年第 3 期 。 王娟 : 5 清末民初北京地区的社会变迁与慈善组织的转型6 , 5 史学月刊6 2006 年第 2 期 。 任云兰 : 5论华北灾荒期间天津商会的赈济活动 ( 1903 ) 1936) 6 , 5 史学月刊6 2006 年第 4 期。 邱仲麟 : 5清代天津商人与社会慈善6 , 台北5 淡江史学6 第 7、 8 期合刊 , 1997 年 6 月 。 赵宝爱 : 5 慈善救济事业与近代山东社会变迁 ( 1912 ) 1937) 6 , 济南 出版社 2005 年版 ; 5 山 东女道德 社的慈善 活动简论 6 ,5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6 2005 年第 1 期 ; 5近代济南慈善事业论略 ( 1904 ) 1937) 6 , 5 济南大学学报62005 年第 1 期 。158 曾桂林/ 近 20 年来中国近代慈善事业史研究述评? 乡的民间慈善团体与日本军政统治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其他论文对河南等省慈善事业也有探究, 恕不赘述。三、今后的研究方向及目标通过对中国近代慈善史研究的总览 , 可以发现近十余年来这一史学研究领域不仅已有了为数 可观的成果 , 而且正呈现出十分强劲的发展势头。不过, 在发展过程中亦存在一些倾向和问题 , 诸 如研究方法单一 , 研究内容不够深入 , 研究区域范围的选取不平衡 , 史籍的利用与发掘不充分 , 等 等。所有这些问题都是有关研究者应该深思的, 笔者谨在此提出自己的一愚之得。 首先 , 创新慈善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应当承认 , 老一辈学者邓拓、 金中枢等人在关于中国慈善 史的研究范畴、 对象等理论探讨方面做出了较大贡献, 给晚学开辟了道路。梁其姿、 周秋光、 王卫 平、 朱浒以及日本的夫马进等人近些年来对于慈善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也都提出了不少有益的见解 , 为中国慈善史理论框架的构筑奉献了力量。但也无须讳言, 中国慈善史研究的许多理论问题探讨 不够深入 , 或基本没有涉及。比如 , 近代慈善的界定问题及其与社会救济、 社会保障的关系; 古代慈 善与近代慈善的关联与区别 , 等等。又次 , 研究方法比较单一。由于中国近代慈善事业既寓有政 治、 经济、 文化等方面的因素, 又和宗教、 社会保障等领域密切相关, 这就必然要求多种学科研究方 法的综合。换言之, 政治学、 社会学、 文化学、 宗教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 中国近代慈善史研究都可 以借鉴。而目前这方面的探讨与创新还很不够, 某些研究仍停留在表层描述性的分析, 缺乏深度与 力度。因此, 在今后一段时期 , 采用多学科的研究方法 , 构筑中国近代慈善史研究的理论 , 仍是一项 艰巨的任务。 第二 , 开掘研究深度 , 拓宽研究领域。从前述近 20 年来研究内容分布状况看, 研究着力点的分 布是很不均衡的 , 尚有不少薄弱乃至空白点有待开拓与填补。 ( 1) 慈善人物的研究有待突破。这一突破不但指应对经元善、 张謇等著名慈善家作更细致的探 讨, 而且指应当扩大慈善人物研究的对象( 如施善昌、 沈敦和、 盛宣怀、 李提摩太等 ) , 并应当把近代 慈善家作为近代中国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来加以考察, 从整体上把握该群体的成员构成、 社会心 态、 行为特征及其社会作用等各方面的特点。尽管近代慈善家这一社会群体的人数不多 , 但他们与 近代中国的政界、 商界、 宗教界等领域的联系十分密切 , 社会影响非常广泛。因此, 加强近代慈善人 物及其群体的研究, 将会为中国慈善史研究增添一片新空间。此外, 这一研究还可以同近代士绅 ( 知识分子 ) 群体、 绅商群体、 买办群体、 洋务派以及在华传教士群体作比较研究 , 以期进一步加深对 近代中国社会、 近代中外关系的认识。 ( 2) 区域慈善史的研究有待深化。这一深化工作可以从三方面着手。一是将地方慈善史研究 置于区域史研究的范畴之内, 考察地方慈善机构、 慈善事业在当地社会结构中的位置 , 它的主要慈 善活动与社会作用以及它同其他地方社会组织、 团体的关系等等。二是正确认识地方慈善史研究 与全国慈善史研究的关系 , 将地方慈善史研究置于全国慈善史研究的视阈之下 , 避免地方叙事成为 / 破碎的历史0, 而应加强整合, 自觉地把慈善史视为/ 整体史0 的组成部分 , 并注意二者之间的差异 与共通之处。朱浒等学者以跨越地方性的视角对晚清义赈问题进行的开拓性研究 , 就为我们提供 了很好的范例。三是区域间慈善事业的比较研究。全国各地的政治环境、 经济水平、 社会风气与社?赵军 、 沈洁 : 5 抗战后期华北城乡的民间慈善团体与日本军政统治6, 5 近代中国的城市与乡村6 , 第 525 ) 543 页 。159 近代史研究2008 年第 2 期会问题等均不相同, 因而慈善事业的内容、 功能与作用也不尽相同。再者 , 各地慈善机构的主持者 也不是单一同质的, 而是成分复杂 , 并与时推迁, 千变万化。所有这些都表明, 要正确认识把握中国 近代的慈善事业 , 还必须要深入到区域社会内、 区域之间、 时段之间, 做纵横多方面的细致比较。前 述黄艳、 王娟等学者所尝试的区域比较研究颇值得赞赏。总之, 对近代慈善事业进行比较研究将是 今后研究的重要方向。 第三, 加大资料建设力度, 加强慈善史料的整理和发掘。众所周知, 慈善史研究作为社会史之 一门分支 , 相关文献资料非常分散 , 收集和整理非下大力气不可。近几年慈善史相关史料的编纂出 版虽取得一些成绩, 但以目前国内各地档案馆、 图书馆馆藏的相关慈善史资料之丰富 , 譬如各种慈 善组织、 团体所编印的大量征信录、 章程和会史以及一些主事者关于慈善活动的日记、 往来函件等 著述 , 迄今却无一套全面、 系统的专题资料集或丛书出版, 却是不能令人满意的。另外, 当时的各种 报刊上也登载了大量的慈善组织、 团体的活动消息与公启。这些浩繁的档案资料均需花费巨大精 力去挖掘、 整理 , 十分需要学界进行跨地域的合作 , 有计划地编辑有关的索引、 目录或提要。这将是 一桩于学界功在千秋的文化盛举, 有益于中国近代慈善事业史研究取得新的进展、 取得新的突破。 1作者曾桂林, 苏州大学社会学院历史系博士生、 讲师。 苏州 , 2151232 ( 责任编辑 : 杨宏 )#书讯#5民国思想史论6郑大华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 年 4 月出版, 50 万字继5 晚清思想史6 (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年 11 月出版 , 52 万 字 ) 后 , 郑大 华教授的 另一部新 著5 民国思想史论6 由社会科 学文献出 版社出 版 , 除 / 前 言0 和/ 附录0 外 , 全 书分 为 6 编 , 共 50 万 字 。 作为国内第一本专门研究民国思想史 的通论性学术著作 , 该书不 仅宏观考察 了民国思 想史的特 点 、 西学在民国时期的传播 、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民国思想 文化的影响 , 而且还 对西化思 潮和文化 保守主 义思潮 、 / 五四0 时期的 思想文化论争 、 九一八 事变后 知识分 子的思 想变动 、 30 年代思 想界关 于中国 向何处去的争论 、 抗战时期的新儒家 、 民国时期 的乡村建设运动以及 1946 年的5 中华民国宪法6 等问 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 全书内容丰富 , 新 意迭出 , 文笔 流畅 , 具 有重要 的学 术价值 和现 实意 义 。 实际 上 , 我们今天遇到的 、 讨论的 、 感到困惑的许多思想文化问题 , 也都是民国时期的人们曾遇到过的 、 讨 论过的 、 感到困惑过的问题 。5民国思想史论6 的出版 , 能为我们 处理和解 决这些问题 提供有 益的借 鉴。16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翔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