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上好大学公共课 教学时客观条件限制 :比如教学环境,教学对象,授课对象模式选择等以及相关对策 ,谢谢!

官方微博官方微信
《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模式的建立》结题报告
中国教育学会&十五&规划立项课题
此课题为我校独立承担的第一个国家级课题。2007年4月,在广东省教育学会&十五&规划课题研究成果评比中荣获一等奖。
《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模式的建立》结题报告
深圳&& 北京师范大学南山附属学校课题组
摘&要:本课题从一个学校的角度详尽探讨了在网络环境和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将信息技术作为实现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根本变革的资源背景和重要载体,建立新的教学模式,去推动课堂教学的整体改革,并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阐明了自身在此探索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关键词:网络环境 &&&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 整合&&& 课程改革
一、问题的提出
技术一直改变着世界。铁的使用、蒸汽机的发明、电气革命等,划时代地推动着人类社会步入一个个新的纪元。今天,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正深刻地改变着世界的面貌,网络、超文本、超媒体等数字化元素正重构着我们的生存环境,冲击着我们习以为常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教育和学习方式,渗透到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使得对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利用能力成为与传统&读、写、算&同等重要的生存基本能力,信息素养成为信息社会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养。这种数字化生存环境客观上为教育发展提供了资源、媒体和技术手段,为教育变革提供了无限可能。诚如国务委员陈至立所言:&现代教育科学、心理科学和信息科学技术的综合和相互渗透,已成为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强大动力;传统的教和学的模式正在酝酿重大的突破,教育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变革。这场教育的大变革不仅仅是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化,更重要的是将对教育的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产生深刻影响。&
为迎接信息时代的挑战,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利用因特网进行教育教学。英国、法国、加拿大等国,在利用网络、利用远程教育方式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方面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在国内,近年来,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推进教育改革、教育信息化的政策和决定。2000年启动的 &校校通&工程,与2001年秋季启动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更掀起了我国教育信息化的一轮高潮。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近万所中小学建立了校园网,有的学校还通过各种渠道办起了教育网站。然而,我们不得不思考的是,技术繁华的背后,学校教育教学是否真正发生了预期的变革?如何真正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究竟还存在哪些制约因素?对这些问题的审视和追问,促使广大中小学积极寻求一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效实践新的教育教学理论的方式,即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基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念,建构网络环境下符合课改发展方向的新的教学模式。
正是在这种社会背景和教育现实条件下,2000年春天,北师大南山附校诞生了。尽管建校之初,全校只有10余台电脑,35位教师,18个班,500余名学生,校领导却敏锐地意识到了课程改革和教育信息化带来的机遇,积极响应南山区教育局提出的抢占&课程改革、国际化人才培养和教育信息化&三个制高点的号召,毅然地担负起课程改革实验和现代教育技术实验的光荣使命。为此,学校特向中国教育学会独立申报&十五&规划课题《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模式的建立》,并于2001年10月被学会正式立项。2001年11月,学校课题组进行了课题开题论证。北师大林崇德教授、沃建中教授、华南师大莫雷教授、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王鉴副研究员、南山区教育科学研究所刘新生研究员等出席了开题论证会。课题组组长陈俊辉校长作了开题陈述,专家们发表了精辟、中肯的意见和建议,一致同意该课题正式开题。
本课题以经济发达的特区环境下一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北师大南山附校1-9学年段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为研究对象,以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师教学质效、促进学生高效学习、学校教学特色形成为目标。课题的研究性质是新世纪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各学科在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模式转变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可以丰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理论,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教育信息化问题的理论工作者提供典型范例,为其他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其实践意义在于,基于整合的理念,将信息技术作为实现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根本变革的资源背景和重要载体,去推动课堂教学的整体改革,克服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弊端,建立新的教学模式,使各种教学资源、各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组合、重构,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
二、相关概念、研究进展与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
网络环境,我们把它理解为由连接校园网与互联网的硬件系统、配合各学科教材内容的一整套软件系统以及具有一定信息素养的教师、学生有机组成的,能使学校教育教学方式发生变革的一种体现教育信息化特征的文化氛围。
关于教学模式,1972年美国学者乔伊斯和威尔出版的《教学模式》一书中,开创性地将其作为教学研究领域的一个独立研究方向,并把它界定为&一种可以用来设置课程、设计教学材料、指导课堂或其它场合教学的计划或范型&。在国内教育界,经过二十多年的研究,为多数人认同的界定是: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一定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何克抗,2001年)。我们尤为关注的是华中师大廖哲勋教授(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曾兼任北京师范大学深圳南山附属小学特聘教授,对学校课程改革和本课题研究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理论指导)的观点,他认为教学模式是在特定教育环境下,人们按照一定教学理论和教学经验建立的由特定的教学主张、功能目标、教学结构和教学程序组成的一种具有典型性、简约型和鲜明个性的教育范式。由于这个界定不仅科学、严谨,而且对教育教学的实际操作具有很强的理论指导意义,因而被本课题所采纳。
廖教授认为,教学模式主要包括教育环境、教学主张、功能目标、教学基本结构、教学程序、必备条件等六个要素。教育环境指一定教学模式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外部条件。教学主张是教学模式设计者关于建模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的教学价值观。功能目标是教学模式的倡导者或设计者期望通过一定的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发展状态和发展水平所能达到的预期效果。教学基本结构是由教师、学生、教材、媒体四个基本要素组成的整体。教学程序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开展学习活动的主要步骤。必备条件指一定教学模式的实施对教师素质、教材建设、媒体配置、教学评价制度、教学管理制度以及经费投入等方面提出的基本要求。作为教学模式建构的背景、条件、目标指向、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南,各要素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不可或缺。
(二)研究进展
1、教学模式研究的历史进程
自20世纪80年代《教学模式》一书传入中国,教学模式引起我国教育界的关注并日益受到重视。其研究自1981年至2000年大体被划分为如下三个发展阶段:
以教学模式的介绍与引进为主的研究时期(1981─1988),这个时期的研究到80年代中期达到高潮。如对加涅教学模式、塔巴教学模式、布鲁姆教学模式的介绍与引进等。
以教学模式的理论探讨为主的研究时期(1989─1994),这个时期教育学界全面深入地研究了教学模式的理论问题,内容涉及教学模式的概念与结构、特点与功能、历史演进、选择与应用、分类与建构等方面,标志着我国教学模式研究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一时期,学术界同仁在理论认识上达成一些共识;对国外一些相关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合我国教育实践进行了教学模式本土化的探索;对教学模式的应用条件及过程等现实问题也进行了探讨,为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与操作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以新型教学模式的建构为主的研究时期(1995─2000),这个时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针对传统教学的弊端,提出改革的设想或从传统教学中挖掘符合现代教育教学意义和价值的内涵和精神。第二,对教学模式建构的基本理论问题如建构的理论依据、基本原则、策略方法和程序系统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科学的研究。第三,尝试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手段和方法来建构新型教学模式。第四,对现代教学模式特别是对建构主义教学摸式的基本原理及其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更加重视。这个时期的研究突出地体现出研究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多样化的时代特征。
此间,涌现出了大量的教学模式。如关注学生需求和兴趣的&成功教育&教学模式、主体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模式、合作学习摸式等;关注教师成长的反思性教学模式、微格教学模式等;关注知识结构的分层(分组)教学模式、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等。也有人根据师生在教学模式中的地位及各要素的相互关系把它们分为传统的教师中心教学模式、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的学生中心教学模式、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双主教学模式等。这些模式及分类方法在特定时期都对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2、网络时代的教学模式研究现状
自2001年以来,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校校通&工程的推动下,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得到广泛而深入的应用,构成课堂教学的四要素&&教师、学生、教材、媒体及相互之间关系都较之传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网络环境已悄无声息地渗透到教育教学之中,不可避免地成为教育环境的一部分;信息技术与网络使得资源来源渠道更广,信息获取更方便快捷,知识呈现方式更符合学生认知需求,教师的知识权威地位逐渐被打破,个性化学习成为可能,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加灵活,课堂更加开放互动,营造最佳的学习环境成为可能。在这种背景下,教学模式的研究呈现多元化和现代化的特点。而以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论和加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等为指导,在网络环境下将现代信息技术整合于课程、应用于教学已成为时下教学模式研究的重点和热点。
此时,不少理论工作者和一线教师或有组织地,或自发地都各自从理论、技术或教学层面,多角度地对基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念的教学模式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研究。一方面,揭示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念的内涵、特点,整合的原则与方法,比如北师大余胜泉等人比较系统地探讨了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对象,作为演示工具、交流工具、个别辅导工具,提供资源环境,作为情境探究和发现学习工具、信息加工与知识构建工具、协作工具、研发工具,作为评价工具、和教学管理工具等与课程整合的方式,另一方面,涌现出了大量基于不同角度的新型教学模式,如有人侧重探讨学习模式,提出了基于多媒体网络教室的&双主&学习模式、基于多媒体教室的协作学习模式、基于计算机反馈系统的交互学习模式、基于多媒体电子阅览室的导航学习模式(潘克明,2004年);也有人在通用的整合模式如讲授型模式、个别辅导模式、操练与练习、讨论学习模式、探索式学习模式、协作学习模式、头脑风暴模式、专题探索&&网站开发教学模式、&资源利用&&主题探索&&协作学习&模式等的基础上,从信息技术与学科领域整合的角度,提出了信息技术与文史类课程教学整合模式如&开放式讲认做玩&幼儿教学模式、网络环境中主题活动课教学模式、识字教学模式等,信息技术与数理类课程教学整合如概念的归纳&&获得教学模式、规律的应用&&探究教学模式、几何概念、规律的&数学实验&教学模式、基于综合性应用问题的协作研究学习模式、基于几何画板的数学教学30几种(余胜泉吴娟,2004年)。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模式的研究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呈现出了多样的特点。
强调学生主体,强调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强调网络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强调计算机多媒体等数字元素与教学模式的结合,强调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优势互补,构成了网络时代教学模式研究的重要特征。
3、目前教学模式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国内对于教学模式研究的主要问题在于:一方面表现在理论研究上的分歧,对教学模式的若干基本理论问题如分类,人们至今未达成共识,且现在少有经过系统的理论研究和扎实的实践探索而建立起来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学模式。另一方面是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尽管已被密切关注并广泛运用,但真正上升至模式水平的探索还是很有限的。而即使是不断涌现出来的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模式,这些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还是要依赖于那些学校所具备的网络环境的建设状况和水平。与此同时,这些模式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切入,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但不代表全部。
我们这一课题正是基于此来深入进行研究的。我们将以学校现代化的网络教学设备设施为物质基础,以课堂教学为主战场,紧密围绕各学科不同教学模式对信息技术应用的要求,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研究,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系统总结、概括和提炼出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模式。
(三)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模式建立的理论基础
任何关于教师怎么教的主张都是建立在学生怎么学的理论基础上的。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是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模式建立的最重要的理论。因为多媒体、计算机和基于Internet的网络通讯技术所具有的多种特性特别适合于实现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或者说,它们可以作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理想认知工具,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所以,随着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的飞速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正愈来愈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并在世界范围内日益扩大其影响。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知识的获取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为此,&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教师是学生意义建构的指导者和帮助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教学,不再是拥有知识的人把想法转移到没有知识的人那里,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媒体也不仅仅作为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学生进行主动学习、协作探索和会话交流的认知工具。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可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何克抗,1997年)。
此外,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论、多元智能理论也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指导。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对当前教学模式的研究现状和新模式建立的理论基础有了较全面的把握,结合学校实际,我们认为,本课题所尝试建立的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模式,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主要理论基础,强调学生主体、教师主导,但不排斥&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强调新,但不排斥传统,因为唯有吸取传统教学的精华,新的教学模式才能实现最有效的学习;强调充分开发和利用网络资源,以及利用网络创设最佳的学习环境,但不惟网络,不过度依赖网络而忽视其他;强调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但反对以信息技术为中心,反对为技术而技术。技术始终要服务于教学,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为目的。还需要指出的是,本课题尝试建立的这些模式可能只涉及到一些学科、一些课型、部分教学内容,甚至是在使用某些特殊的现代信息技术设备时才适用。
三、主要研究内容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
1、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进展。
2、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模式建立的理论基础。
3、在汲取传统教学精华的基础上,基于新课程的理念,深入探讨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极其扮演的角色,实现课堂教学的整体优化。
4、在大量课堂实践的基础上,系统总结、概括和提炼出各学科教学模式及其特点。
四、研究方法
由于本课题研究在过程上必须立足于课堂教学,研究的结果又必须应用于课堂教学,因而它是一个以实践为主要特征和内容的课题。这就决定了我们的课题必须沿着理论学习与实践创新相结合,行动研究与实践反思相结合,相对独立与全员参与相结合,研训一体与日常工作相结合,专家指导和技术支持相结合的思路,以行动研究法为主,综合应用文献研究法、实验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研究方法展开。
五、新的教学模式的建构及探讨
尽管本课题在研究方向上与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具有同一性,但我们并不是将信息技术仅仅作为一种辅助教师教学的技术手段,而是更加侧重于研究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将信息技术作为实现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根本变革的资源背景和重要载体,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去推动课堂教学的整体改革,为实现基础教育的历史性变革作出我们应作的尝试。因此,在研究定位上,我们更加坚定了此项课题始终与课程改革相融合的研究之路,将新课程理念的学习研讨与实践创新一直贯穿于本课题研究的始终。随着课题研究的逐步展开、推进和提升,我们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上也走出了三个不同的阶段,每一阶段的渐次递进都代表着课堂教学改革的逐渐深入。三个阶段构成了我们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的总体模式,而每个阶段又分别包含了各学科不同的具体的应用模式。下面,我们就以这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为线索,来阐述我们在网络环境下对新的教学模式的探索和思考。
(一)信息技术在媒体层面上的运用
这是基于&辅助&的理念,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即课件来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在这个层面上,信息技术扮演的是媒体角色,发挥的是媒体功能,体现的是媒体特征。我们用简单的图示来表明它在教学中的运用:
信息技术媒体观
信息技术在媒体层面上的运用,我们的探索与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创设鲜活多样的教学情境
多年以前,老师挂一副图,或说几句导入的话也创设了课堂情境,并能收到一定的效果。如今,网络环境下把多媒体引入课堂,辅助教学,尤其利用多媒体时空交互的巨大优势,就能够改变传统的平面传播的课堂结构,在狭小的课室里,给学生们创设一个宽广的视野,打开一扇开阔的窗口,使得造成问题的情景、说法、事例或要解决的、有疑惑的任务栩栩如生地站立起来,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唤起他们的情感活动,促进其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我们认为,营造出一个生动的教学环境,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重要手段。
网络环境下用多媒体进行艺术情景教学,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去创设情境,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艺术的兴趣,帮助学生深入体验艺术美的意境、品位艺术深刻的内涵,提高艺术审美能力,进而提高艺术的综合素养。
例如,陶莉老师在上《京剧脸谱艺术》一课时,伴着一上课京调音乐的奏响,屏幕上立即呈现出形态各异的京剧脸谱,短短两分钟的情景导入,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兴奋点。李士军老师在上《黄土地的畅想》一课时,通过播放歌曲《黄土高坡》导入新课,接着,屏幕上一一出现了陕北的延安窑洞、西安秦始皇的兵马俑、敦煌的石窑、丝绸之路、西北民间的彩陶、青铜、刺绣、剪纸 &&令学生们目不暇接,他们在国画《黄土情》、《高原春色》中畅想黄土地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张湘闽老师在自创教材《迷人的探戈》时,通过网络搜集有关图片,制成精美的课件,让孩子们充分领略异国风情,感受探戈的迷人魅力,课堂上孩子们个个蠢蠢欲动,连听课的香港教师都脚尖发痒,跳起探戈来。在教学《蓝色多瑙河》一课时,张老师又让学生们一边聆听她对作品的曲式结构、调式和主题的分析,一边欣赏多瑙河的粼粼波光和沿岸的瑰丽风光,倾听华丽优美的旋律,之后又再一次欣赏大型管弦乐队演奏的乐曲。这样,学生就可以在教室里感受到如同音乐厅一样的现场效果。
为了上好7年级史社《生我养我的故乡》这一课,我校的一位地理老师和两位历史老师共同进行了教学设计,3位老师和两个班的学生在多媒体教室共同上课。第一位老师在介绍完我国的地域划分后,学生就开始了&猜故乡&的游戏,猜完之后&找老乡&,并将不同区域的老乡重新组合在一起,形成新的活动小组。接着,在另外两位老师的引导下,观看祖国各地的风光片,描述各自家乡的风土人情,比一比,看看谁的故乡美,进行&夸故乡&。然后,为我们的第二故乡&&南山来设计新社区,&建故乡&。最后,将主题升华到我们共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每一个教学环节的展开,都是以多媒体课件上截取的视频为导入的:中国行政区域图、各地风光人物、深圳风貌等等。每播放一段视频,都引来学生的阵阵赞叹。
白智敏老师的《我爱我家》充分挖掘师生自身家庭生活的体验和感悟,师生共同用多媒体镜头去记录、编辑和再现家庭生活中的精彩场面,传达家庭生活的各种感悟和新的认知。
利用多媒体技术,我们采用图片、视频、电影、电视或其他形式的资料来鲜活地演绎、观照教材文本,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引导学生在丰富生动的教学情境中更好更快地达成教学目标。这种教辅方法对教师而言,也简单易行,容易操作,创设情境的资料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得:从光盘中截取,网上下载,自主开发等。
2、解决教学过程中的疑难点
过去,解决教学过程中的疑难点无非就是靠着教师到位的讲解或辅之以相应的教学挂图、教学模型等等,教师吃力不说,许多教学水平、教学经验不是很好的教师往往还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学生听起来也单调乏味,兴趣索然。在我们课题展开的4年里,我校广大教师已经形成了借助课件来帮助解决教学难题的应用意识,尽管它与传统的教学挂图、模型、标本等并无本质的区别,但它能够化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单、化静态为动态、化无形为有形、化无声为有声,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缩短了学生的认知过程,大大加快了课堂节奏,其教学效果是&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的传统授课方式所无法比拟的。
在7年级科学《脊椎动物》一课中,陆晖老师充分利用多媒体的视听效果和一些素材性课程资源,将动物的大量信息、各种难得一见的珍贵镜头鲜活地展现在课堂,如:鲫鱼的慢镜头的呼吸、蜥蜴的产卵与孵化、家鸽的慢拍飞翔、鸭嘴兽的独特习性、大熊猫野外生活的真实情景等等,帮助学生对枯燥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让活生生的脊椎动物在大家面前进化!
此外,运用多媒体技术,陆老师给8年级的孩子们演示了分子的排列组合;给9年级的学生演示了生态系统的发育、演化和动态平衡;给高二的学生演示了细胞的有丝分裂;并将自然界中的水循环、天体运动的规律、光的传播和成像等都制成了视频。如果缺少了媒体技术,换成别的手段来上这些课,教学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
数学符号是单调的,数学定理是枯燥的,数学内容是无味的。但在信息技术的介入下,我校的数学老师却成功地让数学活起来,动起来。中学部几乎100%的数学老师都能娴熟地使用几何画板来帮助自己的几何教学。比如,他们利用几何画板的动态功能来制作难以以动态演示的几何状态图像,通过直观、生动、形象的画面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几何命题,自主发现数学事实,感悟几何知识的形成、发展与演变,领略来自数学的奇异的美,进而变苦学为乐学,真正实现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的统一,让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发散思维能力都得到较好的锻炼。
深入浅出是教学的一种至高境界,信息技术无疑为教师搭建了通向这一至高境界的阶梯。
3、在组织教学中发挥作用
由于优秀的多媒体课件具有表现力强、内容涵盖广、节奏快、效率高的特点,因此,我们许多老师都喜欢借助它的形式来组织课堂教学,将其贯穿于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如导入、深化、迁移、提升等不同的阶段,以求提高课堂效益。
数学教材中,大多数公式定理的呈现都是一览无余的,没有给学生留下思维的空间,学生不用通过思考就知道老师要得到的结论,所以很多学生失去了问题探究的兴趣。而网络的&超文本链接&特点,就像谜语书一样,必须先呈现谜面,然后经过点击才能找到谜底。谜面具有诱惑力和挑战性,答案和提示均不是一览无余的,要通过超链接才能展示出来,这就促使学生不得不积极思考。在教师为学生搭建好的学习平台上,学生针对教师提供的教学资源,在探究、发现、猜想的过程中,可以点击超链接,但它一般给出的不是问题的直接解决方案,而是部分的提示。这样的定理呈现方式使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往往能设计出多个问题解决方法。这是我校数学教师在推导、论证一个数学公式定理时常常喜欢采用的方法,并且将其从定理课推广到概念课、习题课、复习课等等。
像《欢欢喜喜过大年》,它是王珏教师&自编、自导&的一堂艺术课,尝试着将春节这一中国民俗第一大节日引入到课堂,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了解春节、感受春节、感受年文化。从民间传说、年节中吃的、用的、玩的、春节晚会到年节活动;从了解过年到模拟过年;从盼望过年的吃、穿、玩、乐到体验过年的祥和、喜庆、过年的内涵,感受我们民族的年文化。随着电脑屏幕上过年场景一幕幕的展开,学生们激动地说:&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对于团圆的渴望、对于生活的祝福、对于新年的祈盼从未停止过,这就是我们的中国心,这就是我们的中国情&。整个教学活动过程都借助于多媒体而展开。
姜华老师《秋的情怀》一课,也同样利用信息技术来贯穿整个课堂,层层递进地展示出秋的色彩,秋的美妙,秋的旋律,秋的动人之处,让每个学生用心去感受秋天带给人们的启示,提高学生对艺术美的感悟能力和欣赏水平。
当然,信息技术在组织教学中发挥作用,只是将老师课前的教学设想有机地贯穿起来,而不是一出已经定稿的剧本,不能机械、教条、按部就班地照本宣科,而要视学生的课堂反应灵活顺变,因势利导,要经历一次次课堂教学之后的对比、反思和提升,因而,它始终处于一种自我校证、自我完善的动态发展之中,有时甚至完成在教学之后。
综上所述,在本课题实施的最初阶段里,我们将信息技术用于学科教学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将其作为了演示工具,这种在媒体层面上的课件运用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最低层次,目前,大多数中小学老师仍采用这种方式。当然,此时的信息技术仍然掌握在教师手中,是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运用,并不引起真正意义上的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但这种模式的运用显然改进了教师的教学手段,唤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对系统知识体系的传授,具有比较好的效果。因而,它是不容被忽视的,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它不仅存在而且仍将继续发挥它在课堂教学中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信息技术在工具层面上的运用
这是基于&整合&的理念,将信息技术像显微镜、望远镜等其它所有可能获得的教学工具一样作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扮演的是学习、研究工具的角色,发挥着新型探索工具的作用。我们仍以一个简单的图示来表明它在教学中的运用:
问题解决策略工具
&&&&&&&&&&&&&&&&&&&&&&&&&&&&&& 信息技术工具观
各学科在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使用时,也创设了适合自身学科特点的一系列不同的模式。
1、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点面互动&的教学基本模式的建立
小学部的语文老师在经过100多节研究课的探索之后,总结并提炼出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点面互动&的教学基本模式:
&点面互动&阅读教学模式,按时间分为&课前预习&&&课内研读&&&课外探究&三个步骤。&课前预习&,旨在让学生粗读课文,整体感知,自己发现问题,并借助网络了解背景,尝试解决问题;&课内研读&,主要是引导学生运用网络信息,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研读品读,深层体悟,理解重难点、体会情感、感悟方法、积累运用语言,与此同时训练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在课内研读的基础上,如果发现新的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再通过&网络阅读&或开展活动,进行更深入的课外拓展探究,尝试运用。整个教学过程力求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实施大阅读策略,使全体学生的语文素养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例如,六年级学生在预习《长征》时就提出:&既然要经历那么多艰难险阻,红军为什么还要长征?&李虎老师让学生课前通过上网,很快就查到&五次反围剿&的背景资料,知道了&五岭&、&金沙江&和&大渡河&的知识以及长征的起因。开课后,李老师首先请学生观看网上的《长征》电影片段。观后,请学生谈印象深刻的镜头或最受感动的地方。在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下来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感悟七律的夸张、对仗等表达手法,在学生感悟到方法的基础上,李老师又从网上下载了一些对联以及七律《解放军占领南京》,让学生欣赏之后模仿创作对联。学完《长征》,学生有的想知道更多的长征故事,有的对毛主席的诗词感兴趣,有的对诗词格律产生了进一步探究的欲望。于是,全班举行了《再走长征路故事会》,使长征精神再度升华。
2、小学综合艺术教学模式的建立
小学综合艺术教学新模式包含三种课型,即:网络环境下的单元导入综合艺术课、网络环境下的主题式综合艺术课、网络环境下的有所侧重的综合艺术课。其教学步骤如下:第一步,课前的资料收集;第二步,师生间网络资源的交流与展示;第三步,课后的收集与延伸。这三种课型的三个基本教学步骤是递进的关系。第一步,资料的收集阶段。第一种课型具有相对&开放性&的特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网络资料的收集;第二种课型则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有&选择性&的网络资料的收集;第三种课型重点在于指导学生进行有关&专业知识技能&网络资料的收集。第二步,资料展示与交流。第一种课型以&学生的网络资源&自主展示为主,围绕多种艺术活动进行交流;第二种课型以&教师的网络资源&展示与引导为主,围绕即兴的艺术活动进行师生互动与交流;第三种课型以&提高学生艺术能力的网络资源&展示为主,围绕各种专业知识技能结合电脑制作进行学习与交流。第三步,形成资源包。第一种课型在于网络资料的收集,培养学生初步的信息汇总能力;第二种课型在于利用网络资源进行二度创作,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第三种课型在于形成网络资源包,进一步完善艺术资源包。
如:课题组王敏老师的网络单元导入艺术课《跳动的火焰》,一组学生在展示了利用网络收集到的关于彝族的介绍资料及舞蹈视频后,以&大家一起跳起来&的艺术形式,邀请全班同学一起学习彝族舞蹈的基本舞步,并提供收集的彝族乐曲进行互动,网络与现场互动、载歌载舞欢乐无限。陆海老师的网络环境单元主题艺术课《宝莲灯》,巧妙地运用多媒体教学以影视欣赏贯穿教学,并结合动画作品开展戏剧表演,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学生的表演能力与创作能力;课后请学生结合生活中的用品运用电脑绘制、收集各具形态的宝莲灯,形成了多姿多彩的美术资源包。张汉华老师的美术侧重课《对称纹样》,则直接让学生利用电脑软件进行绘画,不但省去了烦琐工具的准备,学生还可以任意地选择自己喜爱的绘画工具和绘画形式,例如水彩、水粉、油画、装饰画等等。通过网络,老师的示范作品和学生的学习作品相互传递并展示,师生、生生的审美思想和专业技能得到充分的交流。
3、初中科学探究教学模式的建立
几年来,在科学课程的实践中,我们初步建立起一种&以主题或专题为主线,以任务带问题、以分工来协作、以技术促研究、以收获给评价,以活动贯穿始终&的新型教学模式。具体地说,这种&探究&型的教学模式包含如下的结构要素:
主题(专题)&&任务&&问题&&假设&&分工协作与验证&&技术运用&&研究讨论&&收获提交&&评价(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同伴评价)。
主题(专题)
师生共同参与
分工与验证
科学探究学习模式的框架图
其中,初中阶段,由于是相对低级的探究活动,主题、任务、教师评价、活动组织这四项要素重在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问题、假设、技术运用、分工协作与验证、交流研讨、成果提交和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是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重要环节,是学生主体作用的主要体现。
事实证明,这种新型科学探究教学模式的运作是卓有成效的,是我校科学课程对新课程理念所作出的个性化的演绎和实践。尤其是信息技术在这当中的运用,为其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可以说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成为科学探究学习模式中无可替代的角色。
比如,学习《声音的特征》对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无论我们在课件中播放多少种声音,他们都觉得抽象。这时,李拔壮老师让各小组学生自己先用科学探头&抓住&声音,收集电子琴不同键的声音,输入到电脑中,然后,引导学生用眼睛&看&声音,观察分析波形的特点,最后才建立起周期、频率、音调、振幅等一系列描述声音的概念。学生也为能够留住声音而兴致勃勃&&
有时,学生自己运用工具平台的创造性思维就连老师都始料未及。
在《宇宙的演化》一课中,学生对&离我们越远的星系运动速度越快&无法理解。此时,有一个学生自己打开电脑中的《几何画板》,创建了一个小圆,依次标上A、B、C三个点,连结AB和AC,并度量线段AB和AC的长度,将圆扩大时,两线段同时变长,但在相同的时间里变长的长度不相等&&全班豁然开朗。
《几何画板》一般用在数学上,但在本例中,学生却用来模拟天体运动,并且是动态展示其过程和原理。可见,只要用得合理,教学平台是没有学科界线的。
更多的时候,我们是随时随地地利用网络来寻找我们所需要的资料。
4、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 &主题和任务驱动式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建立
史社学科中&主题和任务驱动式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围绕一个明确的主题或任务,以学生学习小组的形式来展开活动,如图所示。其中的网络环境有二层含义:即它不仅是一种具有多种通讯机制的多媒体学习环境,还是一种基于网络通讯而日益形成的信息社会下开放的教育大环境。生本性、开放性、分工合作性和动态生成性是此教学模式的特点。表现为:
(1)学习小组的建立,学习主题、学习任务的确立和划分,学习方式的选择都是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由学生自主选择,教师自始至终是指导者和促进者,是平等对话中的一员。
(2)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开放性,即师生互动不仅仅在课堂上,而是通过网络等多种工具在课内外进行。
(3)学习内容、学习时空的开放性和动态生成性,即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要,围绕主题,确定各小组任务。
如在学习&国家与地区&时,各小组分别以某一国家或地区的概况(面积、人口、民族、国旗、国徽等)、简史、地理环境、景观、文化习俗、资源、经济、环保等作为本小组的学习任务。利用网络等工具从信息社会里(而不仅仅是从教材)获取知识,自我建构;利用分工合作和分享探讨下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学习新知识,并不断发现新问题,生成新的情感与知识技能。学习不仅仅局限在课堂和学校,而是延伸到家庭、社区和整个社会,学习不仅仅是一种个人行为,而是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乃至不同国家和地区人们之间的知识的交流与思维的碰撞。
网&络&& 环&& 境
教&&&&&&&&&&&&&&&&&&&&& 师
学生学习小组
收集整理资料
技术资料指导
问题意识指导
解决新问题
生成新问题
确定呈现方式
5、初中数学&主题研究&学习模式的建立
&主题研究&教学模式,是指在网络环境下,通过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从而研究数学现象的本质和数学规律。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环境给研究性学习提供了有效的手段,让学生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的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 &主题研究&教学模式的实施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进入问题情景阶段、完成体验阶段、表达交流阶段。在学习过程中,这三个阶段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交叉和交互推进的。
&&& 依据不同的目标定位和客观条件,主题研究学习的实施也可以有不同的切入口和操作点,在实践中,有的过程完整、操作规范;有的则可以截取过程中的某一环节,或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着重做资料收集工作,或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根据教师所提供的材料,筛选、整理、形成结论等等。
教师&&&&&&&&&&&&&&&&&&&&& 主题研究&&&&&&&&&&&&&&&&&&&&&& 学生
&&&&&&&&&&&&&&&&&&&&&&&&&&&&&&&&& 学习过程
问题情景阶段
研究的具体方法和具体程序的设计。
完成体验阶段
作好知识的铺垫,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诱发研究动机。
教师给予一定的时间保证,并对学生进行方法指导。
学生作好记录,写下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 &&&&&&&&&&&&&&&&&
表达交流阶段
引导学生整理资料,处理信息。
学会客观地分析和辨证地思考,学会以恰当的方式表达研究结果。
比如,七年级数学《多边形的应用》是一个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怎样才能使学生直观地去感知、认识它呢?为此,这节课,蔡泽慧老师以《地面装修中的数学问题》来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电脑上模拟铺地砖,探索、发现、总结出正多边形(组合)能铺满地面的理由。课前,学生分小组合作探讨&用一种正多边形来铺地面,哪些能铺满&的理由,并将小组总结出来的结论以&课件&的形式在课堂上展示出来。课上,通过展示学生作品,得出用一种正多边形来铺地面,能铺满的理由。继而上升到&用两种正多边形的组合来铺地面,哪些能铺满&的探索。学生在整个探究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思想的火花不断碰撞,擦出许多小亮点。而苹果电脑绚丽多彩的图形界面、轻轻松松的小电影制作、apple works的作图操作、ichat的师生互动都让学生欣喜若狂,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做&数学的快乐。
6、初中思想品德&网络体验&教学模式的建立
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对思想品德课堂的那种&抽象、空洞、说教&的印象已形成了很强烈的&社会刻板&,在所有学科当中,思想品德课几乎成了最需要唤醒激情和活力的学科。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所创造的教学条件,为政治课堂带来了福音。&网络体验型&教学模式的建立,旨在改变传统教学中&传递&&接受&、忽视学生心理感觉的思想品德课模式,注重学生个体的亲身经历与自我认识,帮助学生综合运用认知的多种器官,去看,去听,去说,去想,去操作,去扮演,去体验,去感悟,在此基础上,萌生个人独特的感受和独特的见解,实现受教育者情感与道德体验的内化过程。
多媒体创设情景&&引出话题
链接信息源&&分析、解决问题
(讨论、合作、交流、探究)
学生描述与分享&&生发新问题
个案的解决
总结、升华
完整的教学过程分为四个步骤:
1.多媒体情境创设&&引出话题(感官体验)。师生共同网上查找喜闻乐见的小故事、设计有趣味性的游戏、播放声像资料、放映动画、演示漫画、小品表演等。七年级的教师设计了课前五分钟的时事开讲,八年级的老师则设计了今日说法。
2.持任务网络漫游&&分析解决问题(网络体验、合作体验)。这一过程主要是以口头的方式进行的,是课堂学习进程中最火爆、最热烈的部分。在讨论中经常会生发出许多意想不到的新问题,需要再次链接信息源,甚至是再讨论。
3.小案例应用生活&&扩展、延伸(角色体验)。所谓&小案例&,就是指与本课所学知识相关的现实社会中和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典型事例。这些典型事例,可以是学生自己提供的,也可以是教师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现的。用发生再学生身边的例子来教学,才能使正确的思想和观点入其心,显于行。
4.师生合作&&总结与升华(体验成功)。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对重难点加以提炼总结,体验学习成功的快感。
例如,高彦国老师是这样完成《环境问题》一课的教学的。课前,师生一起将美丽的校园环境和社区环境拍摄下来,再将校园和小区中人们随便乱扔垃圾破坏环境的现象拍摄下来,编辑成课件&&&拍下来,看一看&。在课上播放出来,当同学们在美与丑的强烈反差中形成心灵震撼时,教师随即进入下一个环节:&静下来,想一想,这节课我们应该学习什么?&由大家共同商量有关&环境问题&应该学习的几个问题(表现、危害、成因、策略),根据学习内容和学生特点,教师将把学生分成A、B、C、D四个研讨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研究任务。随后,大家相互之间交流讨论各自的研究成果。最后,大家达成共识,决定从小区的分类垃圾箱形同虚设做起,同学们回家后各自向家人宣传分拣垃圾的好处,教父母如何分拣垃圾,以实际行动保护环境。
7、初中语文教学模式的建立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网络环境的建立,改变了中学语文教育的模式,改变着语文阅读与学习的方式方法,它们使得语文教学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变化。如下图所示:
与前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学模式相比,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学发生了很多变化。这些变化首先表现在文本样式的多态性,这种文本格式的多样化又决定了教学模式的复杂性与教学手段的新颖性,师生关系已不再是单一的授受关系,而是一种多层次的平等互动的对话关系。
经过实践与研究,我们认为,网络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相结合的常见方式有以下四种:
第一,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根据相应的主题,搜集并且处理语文信息,完成学习任务。
这类整合主要适用于教材没有提供学习资料,或者提供的资料不充足的情况,为了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或者网络资源来完成。比如,&漫游语文世界&,&探索月球奥秘&,&追寻人类起源&,&古诗苑漫步&,&话说千古风流人物&等等。每一次这样的综合性学习无一不与网络世界发生密切的联系。
第二,利用网络环境延伸课堂,拓展学习内容。
比如,王爱娣教师在教学《珍珠鸟》一文时,将可爱的珍珠鸟与人类对其触目惊心的疯狂捕猎的视频交替回放,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来自不同感官的阅读体验和强烈的震撼,向学生传达环保的意识,延伸课堂的范围。
第三,借助网络信息技术,用别种形式的阅读体验来观照教材,提升文字的意义。
在9年级语文课教学《音乐之声》电影剧本时,老师将这部电影播放给学生们看,学生们的眼光被牢牢地吸引在电影屏幕上!学生们无不为影片中精彩的对白、演员的生动表演所折服。观看之后,学生们纷纷表示电影比剧本好看。为什么?简单地说,原因就是小说与戏剧的区别。老师引导学生了解并掌握剧本塑造人物的方法与手段。
第四,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生动直观地展现教材内容,佐证作者或教师自己的观点。
在七年级下册教材丰之恺的艺术随笔《竹影》一文中,需要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特点:
&中国画不注重&像不像&,不像西洋画那样画得同真物一样。凡画一物只要能表现出像我们闭目回想时所见的一种神气,就是佳作了。所以西洋画像照相,中国画像符号。&
教师在教学时利用多媒体或网络技术搜集一些典型的中国画和西洋画的素描作品,通过欣赏画作充分理解语言的意义,并且以此证实作者的观点,使学生对两种不同的画有一个生动直观的了解。
因此,网络环境与新课程改革条件真正地更新了语文教学的手段,扩大了语文学习的资源,从而改变着语文教学的整个面貌。
综上所述,随着本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和推进,我们将信息技术从教师手中的媒体逐步变成了学生手中的工具。这种在工具层面上的网络运用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较高层次,信息技术在&工具&层次上应用的重要特征,就是引发教学方式的变革: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一统天下,在老师的引导、辅助和支持下,学生们娴熟地将信息技术变成了问题解决的策略工具、效能工具和研发工具,信息技术掌握在学生的手中,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探究。实现了建构主义理论所倡导的知识意义由学习者主动建构的宗旨,与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高度吻合的。目前,我校大部分教师都处在这种层面教学模式的运用、深化和完善上。
(三)信息技术在学习资源层面上的运用
这是在更高的层次上实现计算机的人工智能化。这时的信息技术已作为构建自主、探究学习环境的重要要素来支持教学,它扮演着学习资源的角色,这也正是我们目前正在探索的发展目标。我们将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创建新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生态环境,让学生真正获得学习的自由,为他们提供可以自由探索、尝试和创造的条件,真正促使教学从传统的教师中心模式向学生中心模式转变。到那时,一个学生虽然只面对一台计算机,背后却有无数的专家和海量的信息资源的支持,更加使得探究性的教与学在信息资源的海洋里游刃有余、再创新高。
信息技术资源观
信息技术在这个层面上的运用,我校主要是伴随着学习交流网站的开发和建设而开始的。
随着实验的深入探索,我们中小学的许多老师意识到,网上尽管有大量的资源,却未能根据学习者的实际需求进行合理的选择和组织,从而很难因材施教,为学习者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信息支持;而如果利用信息网络的开放性、交互性、共享性、超媒体、大容量等优势,创设一个个针对性、实效性很强的学习网站,上述的难题就迎刃而解了。这样,另一种崭新的数字化学习方式&&网站,就应运而生了。
1、班级式学习网站的构建
小学语文人教版第九册第十课《秋天的怀念》,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母亲深切的怀念,再结合曾学过的《麻雀》,李虎老师发现,&母爱似歌&这一主题感动了许多学生。他们通过网络查找到大量与母爱主题相关的文章,将它们转载到班级网站的论坛中,实现资源共享。接着,学生在阅读材料之后跟帖发表自己的读后感,也将自己亲身感受到的、看到的、听说的体现母爱的小故事写出来,发到论坛里和大家交流分享。学完《地震中的父与子》后,班级师生又以&父爱如山&为主题进行网络阅读活动。李老师依托这个班级学习网站,对症下药地引导每个学生在课堂的学习、实践、课后的阅读、交流和探究,不仅让学生获得知识,而且能够使学生进行知识的重构和创造,产生了实质性的&学习革命&。
像范翠玲老师、许琦老师这两位班主任的班级网站则充分发挥了家校互联、班级管理的育人功能。有些学生受特区多元文化的影响,比较早熟,有主见,戒备心理强,不太愿意开诚布公地和老师谈心。因此,借助网络一对一的时空交互、在线交流,老师开始了走进学生内心的艰难工作。开始时先和学生聊一些琐碎的小事和他们关心的问题,比如,影视、歌坛、国内外新闻等等,达到共鸣。有时,老师还故意向学生请教一些问题,如电脑问题等等,让学生感到老师也是人,不是神,老师是如此地尊重、相信自己。经过一段时间的网上真诚的交流沟通,师生之间敞开心扉谈学习,谈思想,谈生活,不见面比见面反而减少了几分面对面时的顾忌、尴尬和拘谨。老师也能够更好地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地实现教育的主旨。
2、专题式学习网站的构建
在专题学习网站中,孩子们根据教师预先制作好的教学内容,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或项目,自己收集、分析信息资料,并与其他学习者进行交流。在教学第七册课文《月球之谜》时,小学四年级的语文老师们设计了一个专题学习网页。集图、文、音、像等信息于一体。在主页上,将&课文内容&安排在主界面,通过对关键词、句设置各种超级链接,将信息多样化呈现,这样的环境真正体现出网络资源的多媒体化。在网页的结构上,设计了以下几大版块:&月球档案&:概括地介绍月球的知识。&登月创举&:通过美国阿波罗号等上月球的创举,展示人类伟大的创造力。&月球图片&提供了人类拍摄的各种月球图片。至今仍然令人难解的&月球之谜&,引起人们无限美好遐想的&月球传说&和&月亮诗歌&。并且给学生推荐几个相关的链接网站。为学生创设了一个信息量大、且具有人文色彩的自由、开放的学习环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点击进入不同的版块。然后将学习所得或自己创作的作品发送到&月亮论坛&或&我的作品&里。
实验过程中,我们还开展了&追寻孔子&、&春&、&我们共享美好家园&、&中华历史小故事&、&中外名人简介&、&世界未解之谜&和&日本侵华史&等系列网络主题阅读活动。专题网页《月球》《太阳》、电子杂志《各式各样的桥》等就是在这种背景下由师生一起创作完成。
3、学科特色网站的构建
语文等学科还建立了自己的特色网站。如,由马兴贵老师牵头,率领一批学生创建的&巅峰E语在线&(www. )网站,在充分考察、研究和比较同学科网站的基础上,结合深圳课改环境下学科、学生、课堂的特点和实际,与现代技术整合,让学生在欣赏与阅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提升,体现时代性和人文性特点,实现了学科资源的积累和再现功能。别具一格的多方位互动和反馈功能,也实现了虚拟课堂对个性化写作和学生人格发展的指导功能。BBS在线心灵论坛的成长引领功能以及心灵与文字成长的成就性博客功能,促进了学生走向文字个性表达的巅峰、语文素养的巅峰和心灵成长的巅峰理想。目前,马老师的&巅峰E语在线&已覆盖全国各大省市,在线师生注册、交流人次高达数千人次,成为区域内外颇有影响的优秀学科网站。
俊腾数学网(www. )则是我校初中数学组开设在INTERNET上的正式网站,依托学校和社会的资源,抢占数学教育信息化的制高点,为教师创建一个无纸化办公的平台,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示数学才华的舞台,为家长开通一条走近数学教育的渠道,为市民开拓一方讨论数学教育热点问题的热土。俊腾数学网包括数学教学、数学学习、数学文化、数学博客、数学超市五大模块。作为数学网站,最值得自豪的就是数学学习模块中的数学快餐,它是数学在线测试系统,应该说还是目前较少数学网站能够做到的。其次是数学文化,其中的数学价值、数学史话、数学名人、名题、名言、生活随笔等栏目有助于人们真正了解数学的意义所在。
此外,我们的校园网上还有各学科网页、环境教育网页、教师个人主页、各种在线交流等,我校教师也充分利用BBS论坛、校园网电子邮箱,移动短讯、腾讯qq、博客等现代技术手段与功能,多渠道地实现师生互动,交流共享。
总之,信息技术在以上三个层面上的运用,并不是彼此对立、水火不容的,而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
信息技术在媒体层面上的运用是它和课程整合的最低层次,现在,大多数中小学的课堂仍采用这种方式。我国传统的教学结构是在行为主义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教师是课堂的绝对权威。这种以听讲、记忆、模仿、练习等为特征的接受式学习其价值在于引导学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获得尽可能多的知识和技能,这种教学方式对系统知识体系的传授具有比较好的效果,是不能被全盘否定的。有了信息技术,传统教学课堂无疑增加了&催化剂&,焕发出崭新的活力。但其忽视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在培养学生获取知识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有所欠缺。
信息技术在工具层面上的运用会引发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是目前许多学校正在积极探讨的课题。旨在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灌输的对象;教师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
信息技术在环境资源层面上的运用代表着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未来的发展方向。因为信息技术为学习者提供了最理想的教学环境。此时,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借助网络和媒体,经过整理、组合、互相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也就是促进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的变革,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标。
即使到了第三阶段,我们仍然不会也不能说第二或第一阶段就不会再运用或者已经失去了意义。正如有了电脑电视,报纸收音机照样存在一样。基于上述的理解和把握,我们勾勒出的我校教育教学的理想状态应该是:&课堂&&家庭&&网络&实施渠道的三位一体,&知识&&能力&&情感&达成目标的三位一体,&学习&&发展&&创造&学习过程的三位一体,&科学&&技术&&社会&思想意识的三位一体。
当然,我们目前的探索还是浅表性的,仍有诸多问题留待进一步深入的探讨。但我们相信,这种藉信息技术在三个层面上所构建起来的教学模式所蕴涵的勃勃生机,相信它所代表着的正确的方向,假以时日,它一定会日趋成熟和完善。
六、实验的效果及分析
回首该课题的申报与立项、实施与探索,我们深感庆幸,其选题无论是在四年前还是在今天来审视,都是立意深远、与时俱进的一个课题。一路走来,学校计算机文化氛围日渐浓厚,教育教学的整体面貌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课堂质效师生都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
(一)促进学生发展
此课题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我校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之间的有效整合。通过利用各种资源和网络技术改变了师生的教学方式,提升了学生信息素养、科学素养、人文素养,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为其全面的可持续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4年,市级学校评估组的专家在对我校进行评估时曾盛赞我校的课堂教学&最接近新课程的理想课堂&。自建校以来连续三届的中考中,我校应届毕业生都在强手如林的实验区脱颖而出,名列前茅;我们的学生在国家、省、市、区有关单位和部门举办的语文、数学、英语、信息技术等各类学科竞赛中,捷报频传,创出了令人瞩目的佳绩。所有这些,都受到了相关领导和社会各界广泛的赞誉和高度的评价。
下面,以小学高年级&点面互动&语文阅读模式为例阐述其对学生产生的影响。
经过几年的探究性实验,两个随机确立的电脑实验班的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情感、态度有了可喜的改观,语文能力和信息素养有了比较明显的提高。具体表现在:
1、学生爱上网络阅读课
实验前,喜欢上语文课的同学只占40%,实验开始后,喜欢上网络研究课的达到了95%,每当同学们听说要上网络研究课,个个欢呼雀跃,积极查找资料,制作信息卡片。课堂上的气氛十分活跃,学生有效参与率达到100%。全国著名课程专家廖哲勋教授听了研究课《匆匆》后,高兴地说:&整堂课学生学得主动,悟得深刻,练得有效。尤其是信息技术的运用恰到好处&。
2、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有效拓宽了知识视野
2004年3月,实验班按&点面互动&教学《詹天佑》和《向往奥运》。对照班在自然状态下进行教学,但相关的信息老师会在讲读课文的过程中介绍给学生。到五月份,在都没有任何复习的情况下,对学生理解课文的深度和广度进行检测。测试结果见表一:
(表一)六年级小学生理解课文记忆信息情况对比测试&
检测结果显示:小学生上网搜集信息与其它方式搜集信息或老师告诉相比,实验班对课文理解的深度和广度显著优于对比班。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一是上网搜集信息是学生喜爱做的事;
二是实验班学生搜集加工整理信息的过程,是学生眼、脑、手共同参与的自主实践活动;
三是上网时大量的信息在相关的情节和联系中,具有形象的依托,有利于记忆;
四是上网是最便捷的搜集信息的方法。
因此,&点面互动&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加深了,进而有效地拓宽了知识的视野。
3、整体语文素养有所提高
实验前,实验班的语文基础在平行班中是最薄弱的。经过一年的实验,2004年7月在毕业考试中,实验班的及格率达到了100%,优秀率达到了94%。在深圳市小学生现场作文大赛中实验班学生获南山区预选赛第一名,获深圳市决赛二等奖。在毕业前夕举行的六年级朗读比赛中,实验班学生囊括了所有五个一等奖。
4、运用网络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提高
根据调查统计,实验前实验班学生对因特网不了解或一般了解的占80%,而一年后,除几名插班生和家里没有电脑的同学外,都能熟练地运用网络搜集信息、整理信息、解决问题。今年六月,课题组从今年毕业的实验班和对比班中各随机抽取20名同学,从&抓关键词搜集资料&、&提出问题的质量&和&运用网络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三个方面选择了六个问题,进行对比测试,结果见(表二):
(表二)小学六年级语文、信息素养测评对照表&
测试表明:
(1)实验班学生与对比班学生在运用网络抓关键词搜集资料和提出问题方面,没有出现显著差异,有的问题对比班甚至超过实验班。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主要是上网搜集资料在我校中高年级已经是普遍的做法,学生搜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普遍较强。
(2)实验班学生与普通班学生在运用网络信息进行分析解决问题方面出现了显著差异。测试的结果说明:一是实验班开展的网络环境下主题阅读活动,使学生搜集信息的目标更明确,搜集的路径更简捷,处理信息的方式更科学。二是班级网站的建设为孩子们提供了师生、生生互动的平台。在互动的过程中锻炼了思维、训练了技巧,从而提升了速度。三是点面互动&强调课堂教学要找准教材中语文素养与信息素养的结合点,在理解课文的同时训练信息素养;在课外进行网络探究中围绕主题进行思考和编辑,在搜集整理信息的同时进行了语文素养训练。实现了语文素养和信息素养的双赢发展。
(二)促进教师发展
2000年9月学校创建伊始,在全校电脑拥有量总共不到15台的情况下,学校就敏锐地意识到,信息技术给教育带来的大变革将不仅仅是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化,更重要的是将对教育的思想、观念、模式、内容、方法和组织等各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没有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就没有教育的现代化,也就没有现代化的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谁要是抢占了信息技术的制高点,谁就能在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中独占鳌头。那么,网络环境下,教师到底应该如何教?学生到底应该如何学呢?全校开始了关于这个话题的大讨论。
在老师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基础上,校领导亲自点将,将中小学各科的精兵强将抽调一起,多渠道查阅、调研相关的最新的研究动态,集中时间、集中精力深入探讨这个问题。课题《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模式的建立》就这样诞生了。在5易其稿之后,正式向中国教育学会提请立项,并于2001年10月通过中国教育学会的审批,成为我校独立承担的第一个国家级课题。
今天看来,该课题从思想萌芽、思路理顺、合作撰写到独立申报的整个过程,恰恰就是我校教师自主研究意识觉醒的过程,是学校范围内研训一体化校本培训启动的过程。
1、创建学习型组织,改善心智模式
教育信息化,关键是打造一支具有现代教学理念、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把数字化生存逐步内化为自己的工作、学习、生活方式的新型教师队伍。为此,学校果断地提出要创建学习型的组织,提高教师的学力(指学习的欲望和能力)。实现教师工作与学习的有机统一:以工作中的问题解决激发学习动机,通过工作能力的变化和工作效益的提高体现学习的价值,做中学,学中做。努力形成一种弥漫于群体与组织中的学习气氛,并凭借这种气氛,让学习、学习、再学习深入人心,成为教师自身的一种需要、一种习惯、一种生活。
学校通过座谈、沙龙、校长亲自宣讲、走出去、请进来、案例、教学反思、研究课等多种形式,并充分利用北师大雄厚的教育资源,在不长的时间段内,先后将一些著名的专家学者如林崇德、沃建中、裴娣娜、朱清时、刘坚、潘懋德等请进校门,传经送宝,与老师们零距离的接触、对话,帮助老师们对这个课题的意义、内涵、目标、任务及实施措施有了较为清晰、深刻的认识,克服了旧的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和束缚,使老师们以全新的观念、视角来看待实验、推进实验。全校几乎所有的任课老师都参与到这个总课题下不同学科子课题的研究中来,在全校营造了浓郁的计算机文化氛围。
2、提升学科素养和信息素养,促进专业化成长
当然,对于中小学教师来讲,一下子就上升到课题研究的角度来进行教研,显然是不现实的。我校许多教师尽管很有科研热情,但遇到具体问题时,往往又不知从何下手。
我们的策略是:以教学反思为切入点,促使教师发现问题,并在反思中不断改善教学行为,成为自身教学行为的研究者;以案例研究为抓手,引导教师系统思考,并在案例研究中以新课程的视角探究问题;以课题研究为突破,有计划、有目的、方案明确、行动有序地解决课改中遇到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这些策略使得我们教学的性质逐渐发生变化:从日常的经验性教学向反思性教学转变,使教学具有了专业性和高品质,激发和培养广大中小学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逐步将他们引入科研的殿堂。
随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三个层面上循序渐进的推进,老师们不仅提升了信息素养,更提升了自己的学科素养。他们亲眼看到了自己成长的足迹,看到了自己水平的提升,更看到了自己潜能的释放。我们一位国家级骨干教师这样感慨道:&以前,我总认定自己是一个不错的教书匠而已,搞科研、写论文,那是大学、研究所里的人干的,与我无关。在学校课题的研究中,我惊奇地发现,我居然也能干他们那些人所干的事!&因此,近几年来,我校教师先后承担了各类公开课、研究课653节,走出去、请进来的教研交流观摩活动约400多次。每年,学校都要进行年度教育科研成果评比,四年来,老师们正式发表的论文及获得的奖项累计达到613项,先后出版了3本教师文集和4本教师个人专著。
3、转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效益
传统的教学方式基本是听讲,学生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新课程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先进的教育理念要通过先进的教育方式体现出来,观念更新本身也要在教育方式转变中进行。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将因此得到真正的张扬和提升。因而,教学方式的转变被看成是本次课改的显著特征和核心任务。
因此,我们注重从&经历、体验、探究、感悟&等这些重要的行为动词来达成教学目标,将单一、被动的灌输式教学方式转化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操作实践等多元化的学习方式,使学习过程更多地还原为学生思考、质疑、批判、发现、求证的过程,为学生搭建好思维的脚手架。上述信息技术每向另一个层面的深入探讨,其实标志着一次质的飞跃。正是这样一次次的实践磨砺,使得信息技术逐步从教师的教具变成学生的学具,由学具向学习方式转化,由学习方式引发课程的整体改革。教师们渐渐地从居高临下的绝对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关注自我向关注学生转变,师生关系发生了实质性的重新定位。
现在,我们欣喜地看到,在我校新课程的课堂上,课堂正慢慢变为学生探索世界的窗口,学生活中的数学,读身边的语文,探寻大自然的奥秘,获得合作的乐趣,生活融入甚至成为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本身就是生活。可以这么说,这样的每一堂课,都是师生人生中美好的记忆,是不可重复的生命的体验。
(三)促进学校发展
自开展该项课题研究以来,一种与该项课题相匹配的观念、行为、管理、资源设施等都在被重新构建。
1、硬件设备的逐步完善
建校初期,在全校电脑拥有量总共不到15台、经费周转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学校果断地借债60万,用于校园网的建设,因为一流的教学设备是学校实现网络教学和推进科研顺利实施的必要条件。小学校园网于2001年1&6月建成,中学校园网于2002年4&11月建成。
目前,学校共有438个信息点,577个终端可直接访问Internet,实现校园资源共享。学校装备有两个可容纳500多人的多功能大厅、两个多媒体音乐教室、三个阶梯教室、两个48位的电子阅览室、四个48位的网络教室、小学部还有4个40位的信息技术实验教室。小学部39间教室配有计算机、34英寸数码彩电、视频展示台、大屏幕,中学部35个班均配有计算机、液晶投影仪、视频展示台、大屏幕。全校教师人手一台电脑,学生每4人一台电脑。
2003年7月,面对瞬息万变的新形势,校领导下定决心,一定要抢占信息技术的制高点,在硬件建设上创出一流。并因此投入上百万人民币,购入苹果电脑近百台,从MAC到 Mac OS X 操作系统,从面向普通学生的iMove个人电影编辑系统、iTunes音乐管理和欣赏软件、iPhoto个人电子像册和iDVD-DVD影碟编著和刻录软件到面向专业的数码视频(DV)编辑应用软件,如Final Cut Pro和Shake等,应有尽有,目前国内只有我们和人大附中两所学校具有这样上规模上档次的设备。
经过四年的努力,今天,我们可以骄傲地说:我们的硬件设备绝对处在深圳乃至全国的领先地位,实现了我们预定的目标。
2、建立健全一整套教科研管理体系
在该课题的实施与开展中,学校努力建立起&统一领导,全程指挥,分级管理,层层负责&的科研管理系统及机制,力求做到校领导意识到位,课题组指挥工作到位,教科室促使落实到位,学科组操作到位,全校教师行动到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健全系列的规章制度,如:研究课制度、沙龙制度、案例制度、考核奖惩制度、督导评估制度等,用制度来规范操作,用制度来加强管理。
在对该课题实施组织管理的同时,以其为龙头而引发的校本培训渐渐地走出了自己的路子,创设了自身行之有效的一整套办法,并在区域内外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和评价。比如,课题启动伊始,在信息技术的校本培训中,我们根据老师们的实际水平,将其分成初级班、中级班、高级班;将学习内容以单元模块划分,如:课件脚本设计、案例整理方法、POWERPOINT、INTERNET及网络知识、AUTHORWARE等;在培训方式上,实行以实例为主线,融基本概念于其中。先将自制的实例做好,再将其实现的电子文档、丰富的多媒体素材和相关的视频学习资料放置于服务器上,通过校园局域网共享。除了每周轮换的固定面授之外,老师们在办公室、教室和网络教室甚至在家里随时随地都可以点击上网,按需自学和自我检测。在考评方式上,我们采取&因人而异、多次考核、一次通过、及时表彰&的方式,让老师们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蹦一蹦,摘桃子&。一年后,全校课堂的信息技术使用率达到80%以上。
事实证明,这种培训模式不仅可以按照模块任意进行个性化设置,而且不受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它解决了教师时间不统一和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的矛盾,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独特性,实现了校本培训的分类要求、分层发展、整体提高。
3、产生一定的辐射作用和区域影响
2001年7月,藉此课题,全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讨会在我校举行;2003年9月,首届数字媒体国际研讨会再次于我校召开。这次研讨会上,我们率先在全国利用苹果机演示了&瓷砖中的数学&、&我爱我家&、&走进大自然&&风景与电脑绘画&,获得与会代表的一致好评。在此基础上,我校又先后承接了中央电教馆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网络环境下的家校互联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研究&、北京市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探索&两课题子课题的研究任务。现在,&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探索&已经顺利结题,获得有关专家的高度评价。2004年,在教育部&信息技术和学科整合&项目组的全国评比中,我校共有6人分获一、二、三等奖;同年,在黄荣怀教授主持的&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课例评比中,全国共有3名获一等奖,我校独占2名。2004年5月,我校被评为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2005年8月6日,我校被评为&全国中小学信息时代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示范校&。
借此东风,有力地推动了我校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无疑为我校的国家级课题注入了崭新的活力,也是激励我校向数字化校园不断迈进的催化剂。
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我们最终必将藉着我校第一个国家级课题强劲的发展势头,提升学校教育教学的整体水平,实现我校教育信息化的美好蓝图!
七、研究引发的思考
谁都无法否认,在历史跨入21世纪的今天,信息技术正在把人类带入一个全新的数字化文明时代。随着它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其海量的信息膨胀和非线性媒体的呈现方式,打破了地域和时空的限制,也打破了教师对知识的垄断;网络的虚拟现实,又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和热情。这一切,强力地冲击着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也使得教育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变革。
我们这个课题研究的展开,正是顺应时代的要求,在先进理论的指导下,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对在网络环境下能有效的组织并开展的教学活动的流程进行记录、分析和提炼,从中归纳出良好的教学效果和一般规律的在网络环境下开展的教学模式。课题研究四年来,我们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在探索的过程中,我们还是发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认识、澄清与解决不仅会影响到课题探讨的质量、教学功能的有效实现,而且会影响到学生、教师和学校的根本发展。
(一)共识一种教学价值的理念
新课程力图从根本上扭转人们对教学的片面看法,重建教、学、教师、学生等概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开放的教学行为和学习方式,这是对传统教学观的超越。这种教学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是学生的全面、自主、和谐、可持续性的发展。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上的应用,必须有助于或促进这种目标的达成。我们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上所走出的三个不同的阶段,都是把教学质量的提高作为核心任务,紧紧围绕着是否有利于学生学业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与习惯来衡量和判断。因此,这是我们在网络环境下建立新的教学模式首先必须取得的教学价值观上的理念共识,是我们实践教学创新和方式变革的理论基础。
(二)明确教科研的正确方向
在本课题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尽管也随机选取了电脑实验班,但其他班级其实也在进行信息技术运用于学科教学的整合,因为这是时代发展的大势所趋,我们不可能将某一个班级与信息技术绝缘。因此,在本课题研究中,真正意义上的&对照班&是不存在的,只不过电脑实验班更有计划性、目的性、意识性、整合程度更高。在课题研究组成人员上,尽管我们在每一个子课题中都确立了骨干成员,但全校教师,不论是否课题组的成员,都将信息技术运用到了课堂教学中,只不过课题组成员更富指向性、针对性、实效性。我们认为,中小学教科研应立足于课堂,立足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立足于师生的共同发展,所以,科研与教学应是&一张皮&,学校即研究中心、教室即研究室、教师即研究者。教科研的这种性质也就决定了行动研究是教科研的基本方法,全员参与是教育科研的重要特征。我校的这种骨干牵头,全员参与,点上开花,面上结果式的课题研究方式正是代表了中小学校进行教科研的正确方向。
(三)冲破形而上学运用技术的障碍
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并不是对传统教学的全盘的彻底的否定,而是继承基础上的扬弃,改良基础上的创新。我们有些老师在实验开展过程中,就存在着为使用技术而使用技术的形而上学的做法,在依靠传统教学手段能够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时候,非要生搬硬套地使用信息技术来进行贴标签式的教学改革。有的老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知识点上都要依赖课件来展开,即使一句话就可以说清楚的问题,也要用课件来演示一番;有的用信息技术来取代传统的粉笔与黑板,进行更加快速的、高强度的&电灌&,一页页一晃而过的页面,教师做得累、教得累,学生看得累、学得累,实际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还有的老师只注重从学生&&计算机交互角度去过分倚重多媒体、网络对教学的辅助功能,在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缺乏教师具体的悉心的指导、提示和帮助,忽略了教师本身的个性化的教学。这些形而上学的做法极大地损害了教学的内在功能。因此,信息技术如何真正用到实处还需要深入探讨。
(四)营造浓郁的学校计算机文化氛围
在过去的中小学课题研究中,很多时候都是一个课题一旦结题就一了百了,事后很少再被提及。且不论它是否真的产生实际效果,但就其一次性终结而言,它的影响度、辐射面、持久性都是大打折扣的。我们在探讨这个课题的四年间,就着力借此课题在全校范围内营造出一种浓浓的计算机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培养着广大师生计算机的应用意识和信息素养。这种文化氛围一经固定形成之后,就会具有自身的历史延续性,而持久不断地起着应有的作用:它能熏陶浸染,润物无声;它能凝聚合力,引领前进;它不会因为学校人事、时事的变动更迭而削弱、消失。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本次的研究结题就只是阶段性的,因为我们已经拥有了这块肥沃的文化土壤,我们的探索就不会终止,它必将与时俱进,通过无数次的辐射、反馈和强化来使得这种文化不断完善和优化,推动它从一个高度向另一个高度迈进,获得可持续发展的生命活力。这就到了下一个超越模式的课题研究了。
理论不是永恒的,永恒的是实践。
信息时代为我们开辟了大显身手的创新天地。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思想活跃、举措新颖、策略多样。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信息技术到底如何与课程整合不是幻想中的&空中楼阁&,而是需要理论与实践作为支撑;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是一蹴而就的突击,而是一个不断内化积淀的长期过程;教育信息化的探索也不是纸上谈兵的部署,它需要一批批的志愿兵与生力军去冲锋陷阵。让我们为此再创佳绩、奋斗不息!
参考文献:
1.陈至立:陈至立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会议上的报告,中国教育报,。
2.何克抗:当代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与发展趋势,教育技术通讯,http://www./index.htm。
3.何克抗:对我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现状的思考与分析&&评联合国开发署首席技术顾问Allen博士的两篇考察报告,/322.shtml。
4.何克抗:多媒体教育应用的重大意义及发展趋势,/453.shtml。
5.郝志军许继存:教学模式研究20年:历程、问题与方向,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4年第05期。
6.关于网络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思考,教育技术通讯,http://www./index.htm。
7.余冠仕:&混合&:通向未来之路&&何克抗谈教育技术发展新动向,《中国教育报》2004年1月5日。
8.何克抗:基于Internet的教育网络与21世纪的教育革新,http://www./%E8%AE%BA%E8%91%97%E9%80%89%E6%91%98/论著选摘.htm。
9.余胜泉等: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教育技术学科资源网,/html/.html。
10.何克抗: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http://www./%E8%AE%BA%E8%91%97%E9%80%89%E6%91%98/%E4%BD%95%E5%85%8B%E6%8A%97/JianGuo-JiaoXueSheJi.htm。
11.何克抗: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http://www.zjedu.org/xdjyjs/98/2098.htm。
12.何克抗:网络教学结构与网络教学模式探讨,/2066.shtml
13.何克抗:网络应用技术的新发展,/327.shtml。
14.何克抗李克东 谢幼如 王本中:小学生作文心理模型及作文教学模式研究,http://www./articledigest1/xiaoxuesheng-zuowen.htm。
15.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7787.shtml。
16.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深化学科教学改革的根本途径,/9162.shtml。
17.记者李谨:纵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何克抗教授专访,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18.数字化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李克东教授访谈,/Article_Show.asp?ArticleID=16。
19.李克东:知识经济下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726.shtml
20. 吴娟 李文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学科教学改革的先锋&&&四结合&教改试验研究项目的回顾与展望,《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第3期。
21. 姚顾波:Internet与我国教育的整合,&& http://www./academist/ysq/Internet-edu.htm。
22.余胜泉杨琰华:从网络互联到应用互联&&&校校通&的&通&途,《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第6期。
23. :基于INTERNET的教学模式,《中国电化教育》1998年第4期。
24. 杨小娟 何克抗: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电化教育研究》2000年第12期。
25.余胜泉 林君芬:教育信息化(2002)应用回顾与展望,《中国电化教育》2003年第2期。
26.余胜泉余冠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何处是大道,《中国教育报》2001 年10 月21 日。
28.余胜泉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关键问题与策略,http://www./academist/ysq/xin2.htm。
29.余胜泉吴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网络时代的教学模式与方法,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6。}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授课对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