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高手帮忙,谁了解广州大学研究生学费外语学院语言学方向的实力如何,近几年复试分数是多少?最重要的真题...

2012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考研经历
2012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考研经历
一、为什么考研
二、考研复习时间日程表
三、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备考书籍及历年真题下载
四、考研初试各科复习计划
五、复试分值以及复试计划
六、录取比率
七、中大外院考研常见问题
漫长的考研过程终于结束,4月6日在公司上完课后,下午三点心急如焚赶到外院,表面无比平静,内心无比激动地看到自己的名字排在前面,拿到奖助金,当时感觉好像做梦一样,再多确认几次,没错,是我的名字,啦啦啦,真的是无比开心。虽然复试出来感觉不错,知道被语言学方向录取问题不大,但对于自己能否拿奖助金还是很没底。考完复试之后,回去大睡了一觉,头脑清醒的时候就一直在想奖助金的问题。当时不停地在脑海中回忆复试的内容,然后不停地猜自己日语可以拿多少分。复试语言学写了两张纸,除了把课本提到的所有理论都写上去,还写了很多自编的例子,当时觉得就算不拿满分,至少95分以上是没有问题的。日语听力倒是我最担心的科目,考完复试感觉就是:成败就看日语听力了。14道题,只有7道题一定可以拿分,其他7道题都是猜的,不过猜的答案都是根据听到的内容进行合理的推理,再加上当时人品大爆发,居然给我猜对了很多,所以复试笔试成绩还蛮不错的。而复试面试用英文,这个绝对是我的强项。我这个人平时比较闷骚,但在正式的场合或面试场合,面试官越多的情况下,我的发挥就会越好。虽然面试不是最高分的,但也还算不错了。在工作两年之后再次回到我的康乐园,心情非常舒畅。
一、为什么考研
这个问题我想了很久,大学本科毕业就进入某培训机构工作。在工作一年之后我就开始想考研这个问题,但一直没有付诸实践,因为第一年自己对自己的教学内容以及工作内容不熟悉,所以备课还是比较累的,还要兼顾行政工作,当时完全没有时间或精力去看工作范围以外的书籍。而且工作一年之后我的笔记本被盗,当时真的超级崩溃,工作一年所有的备课材料和行政工作材料全部丢失,还有我大学四年所有的资料以及我五、六千张的和家人、朋友的照片,痛心得不行,这就是没有备份的严重后果。当时想到辞职,因为要恢复我所有的上课资料将会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工程,主要是体力劳动,要做几个科目的PPT,还要找图片,重新再回忆自己上课的内容,再把这些上课内容再次整合到PPT上。崩溃真的好崩溃。但后来,我想通了,我不能在这个时候走,如果就这样走了,我对自己无法交代,对我的学生也极其不负责任。我担心如果自己连这样的困难都应付不了,都要逃避,那我以后在生活工作中会不会每次遇到困难挫折都会选择逃避呢。为了锻炼自己强大的内心,我选择了留下来,并开始课程的恢复,所以在接下来的半年了,我过得比刚进来的时候还要更艰难。所以在公司一直都很忙碌,本来以为工作一年就在原课件基础上修改就可以了,这样就会轻松很多,不过又发生电脑被盗这样的事情。所以毕业两年一直都处于很抓狂的状态。不过当时我的导师教学督导帮了我很大的忙,因为我上的课程中有两门和她的一样,她把她所有的课件无偿提供给我,真的感激到爆。在你很困难很困难的时候有人肯这样帮你,你真的会很感动很感动。我的性格一直以来就是从来不会巴结领导,只会很努力很踏实地工作,用工作去证明自己的实力和存在价值,和同事也能比较融洽相处。在公司环境还算比较单纯吧,但很多东西我不是很喜欢。比如周末和节假日是一定要上课的,所以自己错过了很多可以跟家人或朋友共度节假日或外出旅游的日子。每次都要他们请假或什么的迁就我,才可以待在一起,觉得好愧疚。而且自己非常喜欢徒步露营的活动,大三阶段几乎每个月都会出去徒步或旅游,非常喜欢徒步累到倒下就可以睡着的感觉,那种感觉超好,而现在工作让我完全没办法继续自己的兴趣爱好。Life
is more than work, I don’t want to become a workaholic. I want to
enjoy my work as well as my life.
这也是我回来考研的一个原因。当然最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身体已经承受不住太高强度的工作,身体本来比较瘦弱,以前都是一直坚持体育锻炼才可以保持身体健康,现在工作之后经常下班之后预要备课就没有心情运动了。2011年的暑假,我上了6门课程,有2门衔接课程是之前完全没上过的,所以暑假持续了差不多两个月,这段期间几乎每天上四到八个小时的课,通常是站着的,早上上完一个校区的课下午通常还要赶不同的校区,搭车一两个小时,有时候一边搭车还要一边备课。所以每天晚上回到家,一倒在床上就会睡着,灯总是亮着的,因为自己倒下床之前都会对自己说:休息十几分钟,然后再起来备明天的课程,但没有一次可以起来,实在是太累了,很多时候醒来已经是半夜两三点,然后就想算了,明天五六点起来再备吧,然后又继续睡。早上通常五六点起来准备新课或完善以前的课件,然后八点之前赶到校区上课,开始一天的奔波,通常晚上八点多才可以回到家。差不多两个月都是这样的生活状态真的是超级恐怖的,每天都在计算暑假还剩几天,还有多少课。很多时候我都会不想上课,有课给我上我都会不太愿意上,就是不想让自己太累了。真的不知道那几个寒暑假是怎么挺过来的。2010年的寒假也恐怖得不得了,当时一个老师生病住院了,要我代她上一天8小时的课程,当时负责人在前天晚上九点多才通知我,当时我还在上课,让我去代那个老师上一个我之前都没有上过的课,也没有给我PPT,当时又崩溃了,上完课回到家晚上十点多,当晚通宵没有睡觉,一直备课备到第二天早上七点,匆忙赶到学校,接下来一整天站着上了八个小时的课,而且前一天也上了8个小时的课。上完那个课程之后身体出现了极严重的问题,发烧感冒头痛流鼻血失眠,好可怜。每次回想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熬过来的。而且2011年上完暑假的课之后,我的喉咙开始不太舒服,出现慢性咽喉炎前期症状。我决定我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不能为了短暂的利益牺牲自己的身体,赚的钱都不够自己把身体调养回来,我是何必呢又何苦呢。虽然很喜欢做老师的感觉,因为跟学生待在一起,感觉真的很好,前提是课不要太多。但如果我现在都受不了这种工作强度,以后老点更不可能上那么多课,我这种身体状况只能吃青春饭,而且自己又不想在公司往行政管理方向发展,还真担心自己老了怎么生存。所以在2011年九月份我就下定决心考研,希望重新再给自己一个机会。另外,我一直非常非常喜欢中大,那里有我太多太多美好的回忆,
超级怀念跟华仔一起逃课坐在足球场边互读小王子的日子,怀念两人经常去小北门吃“翅客”烧烤的日子,怀念华仔经常偷偷在宿舍煲虾粥给我喝的日子(中大宿舍不允许煮东西),怀念一起经常去买绝味鸭头鸭脖子吃,然后辣到嘴唇变成香肠的日子,怀念宿舍里早上经常和华仔,小桥一起赖床聊天的日子,怀念跟美女鱼在珠海校园雨中赤脚漫步的日子,怀念珠海体育馆免费经常去打球的日子,怀念跟Lily她们坐在荣光堂大草地前晒太阳,中秋赏月吃月饼的日子,怀念跟何老、业彬他们一起环珠江跑步吃烧烤的日子,怀念跟红会哥们一起徒步的日子,大学生活真美好,很想再次回到那古色古香的校园好好再静下心来读读书。
二、考研复习时间日程表
八月底上完暑假的课,九月份下定决心考研,10月份正式辞职,转为part-time。2011年暑假之后的时间安排。
9月10日之前有个VIP要上课,所以继续上课的状态,但是已经没有暑假的时候变态,可以稍微休息会了。
9月11日-9月17日在家休息了一段时间。
9月17日-9月21日决定回中大准备考研,所以在广州怡乐路租了房子准备备考,搬家花了一段时间。
9月22日-9月25日和公司组织去珠海玩了几天。
9月27日-9月30日考研开始复习。
10月1日-10月8日去广西阳朔玩。10月9日之后开始专心备考,十月份还去上了几次课,11月底生病一个星期基本没怎么复习,10月30日在公司上完2011年的最后一次课,11月和12月没有做part-time,完全投入备考,基本上都是呆在图书馆专心复习。
1月7日、8日考研初试,1月7日上午考政治,下午考日语,1月8日上午考基础英语,下午考语言学。
1月9日—2月29日&
主要是休息。1月份在家好好过年,2月份回到广州,有个VIP要上课,之后偶尔去上上课,其他时间全部胡思乱想,整天担心政治会挂掉,担心初试会过不了,所以开始想没考上研之后的生活。想考公务员,所以买了本公务员的考试题,做了两份试卷,后来不想做了,实在是没有心情。那段时间身体状况也不是很好,又比较忧虑,所以2月份过得相当的艰难,什么都做不下,因为初试成绩没出来,那段时间为了排解郁闷,我看了几十部励志电影,每次看完心情就会好点。有时候又会想考研过了之后要不要去读的问题,因为自己太老了,读了出来就更老了。就这样在郁闷焦虑和痛苦的猜测政治过没过以及要不要读研的抑郁情绪下度过了2月份。
2月28日中午12点出考研成绩,出考研成绩之前我自己写了一篇日记,当时写道:”不管结果如何,我都会接受,政治挂掉了我会重新考虑工作的问题,通过了就开始准备复试,不过从此人生是两条完全不一样的道路,但只要我还是我,一切都会过去,每种生活都有他的精彩之处。加油啊!”
出成绩那天我一睡睡到11点,出去吃个午饭回来就12点了。
12点之后系统一直处于崩溃状态,所以自己上中大考研论坛逛了一下,在论坛上看到很多期待出分的帖子,有人在出成绩前一天说:“睡还是不睡?”有人回:“关键是睡不着。”有人说:“查分紧张得我手都抖了。”每年都有无数落榜的,有些人考了三四次,结果都还是没过,突然觉得好可悲,也觉得好好笑,那么多人被这个成绩折磨着,包括我自己,因为我也极有可能会落榜。一点了,网络继续瘫痪,然后我就看电影,看艺术家,一部很好的片子,看得挺难受的,特别是当乔治失意的时候,要去当铺典当,要去拍卖行拍卖,挺心酸的,不过相信他会熬过去的。看到他失意无奈,天天在床上翻来覆去的时候,就想到自己在等待考研成绩的失落与焦虑。艺术家看完了,是个happy
ending。我也该查分了,开始有点紧张,不过无法逃避,成绩出来了,还是一个挺让人高兴的成绩,排名也还挺靠前,进复试应该就没问题了,a
happy ending。
3月2日---4月4日,偶尔做做兼职,其他时间都待在图书馆复习。复试阶段的复习没有初试轻松,因为中大每年招的人都非常少,上一年英美文学方向语言学那个专业只招了3个人,而参加复试的人超过20个,压力相当大。
4月5日复试 ,上午考日语听力和语言学笔试,下午面试。
4月6日早上出成绩,我当天早上很早起床赶去上课,当天3点看到成绩就去体检,忙到六点多才回到家。回到家给好朋友发短信,通知他们我的复试情况,好朋友小明说:“看到你我觉得人生有时不得不乐观点,我又开始相信奇迹了。”可能因为出成绩的前一天我跟小明说我复试考得挺顺利的,就是有点担心日语听力,但是日语听力如果被我猜对很多,我就很有可能拿奖学金啦。可能在大学阶段经常不务正业,整天徒步啊,旅游的,参加许许多多乱七八糟的社团活动,就没怎么学习过,都被他们看透了,他们很多时候可能都会认为我根本就静不下来看书。不过有一点要说的是虽然大学阶段没怎么学习,但是我是真的挺喜欢英语的,所以大学课程英语听说读写的分数基本上都会维持在90分以上。大学专四专八的成绩也不会很低,就是日语一个班十几个人,排名倒数第五,当时没怎么去背单词,所以考研日语对我是个极大的折磨。
考研前前后后准备时间差不多三个月,每天复习时间都相对比较规律:
8:30—11:30& 复习
11:30---3:00午饭时间和午睡时间
15:00---18:00& 复习
18:00---19:00& 晚饭以及散心时间
19:00---22:00& 复习
一般是这个作息时间有时候心情很好就看11个小时,有时候没状态或有朋友过来看我就看六七个小时,平均下来大概每天9个小时左右的看书时间。10月份相对放松一点,到考研前最后20天基本上都10个小时以上。在暑假经过高强度的工作之后,复习考研对我来说完全是休息,每天早上骑着自行车到图书馆,中午骑车回去睡午觉,睡完午觉再回图书馆,生活过得无比规律和惬意。从我住的地方骑车到图书馆15分钟左右,每天在中大校道上骑着自行车优哉游哉实在是非常幸福的一件事情。
复试平均每天看书7、8小时,复习效率没有初试高,因为科目少了,到最后10天冲刺,精神就变得高度集中。
&建议如果要考研,不要把初试准备时间拖得太久,最多半年就好了,如果可以完全静下心4个月应该是足够的了。因为我的英语基础相对比较好,所以我基础英语不需要怎么投入时间,我在那三个月的时间就主攻语言学,日语和政治。时间不会太长,刚好在我状态最亢奋的时候就考试。而且我是一个做事情极其专注的人,可能由于星座的缘故,一旦投入某个事情,我就会陷入自己的世界,旁边的人说什么我都会完全忽略,外界一切都会被我自动屏蔽,我的朋友应该会深有体会,经常和她们聊天的时候我就会神游,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自娱自乐。我做事情的时候会特别认真,之前我的boss就说:biaobiao怎么连吃面都那么专注(我的整个头都快浸到碗里面去了),吃水果的时候也是很专注,玩游戏的时候也是如此(打豆豆或荷塘春色)。虽然我的准备时间不算特别长,但是我该复习的时间都是全身心投入的。我在准备考试的时候的想法是:没有退路,如果考不上,我还会在接下来很长时间内继续寻找自己的梦想,继续极其忙碌的生活。如果考不上研,我的人生将会朝着另外一个完全不同的方向发展。所以这次考研对于我自己来说,是一场改变命运的战争,我一定不可以失败。抱着“我一定不可以失败”的信念,在比较短的准备时间内,我只能全身心投入。
三、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备考书籍及历年真题下载
中山大学所有学院的备考书籍以及历年真题在中大研究生院网上查找到,我在10月份到这个网站把所有科目历年真题都下载下来,按照年份整理好备用,然后把所有的电子版打印成纸版。
2012中大外院的参考书籍是:(和英语相关的专业—包括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英语教育等初试科目以及参考书籍都是一样的)
1.& 日语: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初级上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黄色封面)
2.& 语言学:胡壮麟《语言学教程》第三版(英文)&
复试语言学方向和外国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方向:George Yule的“the study of language”(second
edition)/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3.& 政治:没有参考书目,可自行选择,一般人都会买考试大纲或任汝芬的系列丛书
4.& 基础英语:《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朱永涛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我复习的时候用的参考书:
1.& 日语:
初试阶段: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初级上下册以及新版中日标准日本语同步测试卷上下(做了24~48课的练习,上册的没有时间做)以及中大外院日语历年真题。
复试阶段:
新版日语能力测试三级历届真题精解及点评年真题(在广州购书中心6楼买的,网上没有发现有比较完整的听力真题,看到评论说网上很多都没有音频的)
2). 新日语能力测试全真试卷(N3),在考前5天广州购书中心买的,总共有六套题,只做了两套,觉得好难。
3). 最新日本语能力考试强化训练与辅导.听解
3-4级(东华大学出版社)以及日本能力考试大全(闵治平—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这两本书是大学本科阶段的室友给的。
2.& 语言学:
胡壮麟的《语言学教程》
胡壮麟的《语言学教程中文版》
胡壮麟《语言学教程》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红色封面)圣才考研网主编,中国石化出版社,觉得还挺不错的,主要有很多历年真题。
3.& 政治:
全国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解析(一好朋友帮我在广州大学城买的,不舍得花五十多块钱买本和政治相关的书,实在是太贵了,那样的书都要五十多,真是坑爹,所以支持盗版,哈哈,才10块钱)
风中劲草2012考研思想政治冲刺背诵核心考点以及配套练习题及答案 (大学城买很便宜)
肖秀荣的1000题,黄色封面
肖秀荣最后四套题
4.& 基础英语:基础英语:《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朱永涛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我买不到第二版的,只能买个第三版的,但是买回来都没翻过,根本就没时间看。
四、考研初试各科复习计划
1.& 语言学复习计划
语言学这本书我很认真地看了四遍,语言学是我投入时间最多的复习科目,因为有很多概念要理解并背诵。而且我差不多11月份才开始看政治,前面的时间基本上都投入到语言学和日语上去了。第一遍的复习是先看英文,口头把英文翻译成中文再和中文版对照意思。刚开始看语言学这本书真的有点吃力,觉得好无聊,然后又很多都不太懂,经常很想睡觉,所以为了让自己打起精神,我选择的复习方法都是要让自己脑子不停地运转,把英文书口头翻译成英文就可以让我保持清醒,而且也有助于我理解里边的每一句话,也会很有成就感。而且语言学多看几遍之后还蛮有趣的。第一遍语言学复习每天大概看三四十页,10天左右完成第一遍复习。第二遍复习是做笔记,把每一章每一节自己觉得重要的句子划出来并一个一个字写在笔记本上,圈出可能或出填空题的关键词,第二次复习在11月18日完成。复习的时候还是经常会犯困,但是一边做笔记一边看书就可以保持清醒,虽然很多时候我也只是享受抄的过程,但是抄完之后一点印象都没有。当时开始有点担心,这么厚一本书不知道怎么背,不过担心也没有办法,只能一步一步来。反正每天按照自己的计划,认真做完成了就可以了。笔记做完了之后我就把那两本笔记本扔在一边,完全没有时间去看了。真可惜,我抄的很漂亮(相对于我平时写的字而言),像练书法那样,而且买的笔比我通常用的笔要贵七八倍,而且很快写完,几乎是三四天一支。所以后来我干脆全部都买1块钱的蓝色笔,好写又实惠。第三遍语言学看得最辛苦,11月18日之后我开始每天拿着语言学那本书一段话一段话背诵,之前看了两遍之后完全没有印象,每天背书背得很想吐,真的很辛苦,我的记忆力不是很好,所以背书对于我来说真的是很头疼的一件事情。而且背完之后就会忘掉背了的内容,但也还是没办法,每天还是得赶进度,当时只剩下48天了,再不背就真的来不及。可能那段时间背书背得太累了,11月底我病了一个星期。12月病好了之后继续奋战。12月8日,我完成了语言学的第三遍复习,背得比较粗糙,而且几乎是一天一个单元,时间赶得不行,还要兼顾其他科目。为了激发自己的斗志,我在日记本上又写道:我要用一个月的时间创造一个奇迹!语言学第四遍复习相对没那么痛苦,这一遍我是查漏补缺,一边做圣才语言学考研资料的练习,一边继续巩固自己完全没有印象的知识点。圣才这本书有很多填空题、名词解释还有一些大题。我做题不会完全把自己的答案写出来,而是把几个点,几个关键词写出来,然后一边回忆内容,再对照课本的叙述。这样会比完全写出答案节省很多时间。但很悲哀的是,我发现第三遍背诵的内容我基本上没有印象。所以我只能依靠参考书前面列的一些知识点一个一个概念地过(参考书所列的知识点比较浓缩,一个单元七八页,重点突出也比较方便背诵,这一次我不再死记硬背,而是一个一个概念去理解,理解了之后再次去做历年真题。经过第四次复习之后,终于对语言学的框架有点感觉了。所以第四遍效率非常非常高,因为是理解记忆,而不是单纯背诵,大概在考前10天完成第四遍复习。然后把语言学教程课本放到一边就专门拿着圣才那本参考书背诵,当然那本参考书很多地方都被我在第四遍的时候参照课本修改过,所以按着自己的思路去背,一切都变得很简单,当时我只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去背诵。还有几天的时间我开始猜题,把历届语言学的考题都罗列在一起,然后看出题规律,发现前一年考的概念一般不会再出现,所以11年考过的概念基本上不用怎么理。然后再整理圣才中出现的中大历年真题,然后大概猜测一下每一章大概会出哪些概念。当时犯了很大的一个错误,觉得第六章很难,所以直接没去背,只是大概看了一下,但是后来出了好几个题目。还有最后一章,今年出了case
grammar,当时考试看到这个就崩溃了,我完全知道这个概念在书本上的哪个角落,但就没有什么印象。所以很多都是凭借仅有的一点点印象去编造,总不能让试卷空着,随便写写自己对那个概念的理解或许会撞对一些。因为语言学那本书背的次数实在太少了,所以直接导致对大多数的概念我只有个模糊的影子,幸运的是,因为之前一直做英语教学工作,所以对英语这门语言还是有很多比较直观的例子可以写上去。所以很多概念我都完全按照自己的理解和自己接触的例子去写了。估计教授也比较喜欢学生自己理解的答案,因为答案如果和书本完完全全一样,这完完全全就体现不出英文的功底了,只是记忆力好一点或功夫下了很多,能背到一字不漏我觉得实在恐怖。语言学出来的成绩不是太差,但是我不大满意,因为考完出来我的感觉非常好,后来突然回想起来,我有个题目搞错了,就是componential
analysis我误看成是constituent analysis.
然后非常洋洋洒洒地写了一大篇,写完之后还在心里想这道题一定拿满分,可谁知道一道15分的大题就因为我没有好好审题而壮烈牺牲了。如果这15分拿到手,那初试成绩也不用拿得那么委屈。我那个悔呀,而且semantic
feature那个概念我是非常熟悉的,真的亏大了。今年语言学考的概念都是我没有怎么关注到的,我个人觉得有点偏。因为很多概念在往年都考过,所以有些很细或容易被人忽略的地方就会被考到。所以如果时间充分还是不要随便乱猜测出题了,踏踏实实地把每一个概念都理解了才是拿高分的王道。根据回忆,今年语言学出的题目有以下一些内容(可以上中大研究生院下载真题):
十个概念(每个概念5分): Grammatical construction/ metonymy/ clause/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logic semantics/ RP,GA/ orthographic
change/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conventionality/ verbal
三个概念举例分析题 (每个概念10分):Case grammar/ contrastive analysis/
orientational metaphors
三道论述题(每 道题15分): Componential analysis/Leech’s 7 meanings/
distinctive features
2.& 日语复习计划
日语在11月8号完成第一次复习。日语是我一直最最担心的科目,之前大学学过一年,但是我的日语基本上都是全班倒数,单词基本上没有怎么背过。再加上毕业已经两年以前的学的东西也完全丢光了,所以日语的复习进度很慢,上册的内容相对比较简单,所以就一天看几个单元,到下册的时候单词难了很多而且量大,所以一天大概只能复习一个单元。第一次复习主要是背单词,然后抄课文,抄课后解析的句子。因为初试不考听力,所以我基本不听课文,初试只需要看着单词认识就可以了,所以我每天就不停地手写单词,拼写,抄写,寻找对日语笔试的感觉,我也完全没有去背课文,只是最大限度地去熟悉,因为如果去背课文,我将会非常痛苦也会很耗时,我真的是很怕背东西。日语的第二遍复习重点在看课后语法点,然后尝试把课后语法点的中文句子翻译成日文。同时把课后所有的副词的用法总结整理出来,把所有的日语动词变形总结整理出来,经常翻看。日语第二遍复习在12月3日完成。第三遍复习主要是做下册的新版中日标准日本语同步测试卷,每天两个单元,12月13日完成。日语第四遍复习重点熟悉前面的课文和背单词,重点看课后最后一页的练习,并且主要看下册的最后14单元,因为非常的不熟悉。复习完四遍之后时间也没多少了,然后我又把课后的语法点过了一遍,开始做中大外院历年真题试卷。刚开始做发现自己没有几道题的答案是可以确定的,后来找了日语字典查选项里不懂的单词,然后再查看书本上的语法点,中间有去找一个日语系的师弟,他给我讲解了一个半小时,但由于时间有限,我也没问到几道题,还是有很多题目不确定。到最后,因为也没有老师可找,以前本科日语的同学都忙得很,也不好意思去找他们帮我做这些日语真题,没办法只能靠自己的感觉去选。后来考试的时候发现很多题目都是往年真题,很郁闷,如果当时可以找到一个人告诉我这些真题试卷题目的正确答案,应该再多个五六分也没有问题。总体来说今年的日语难度比较低,往年题目多,而且翻译部分很简单,比如翻译句子“初次见面,请多多关照”。但估计我有些细节还是没有注意到,应该扣分比较厉害。当时考出来感觉日语拿个90分以上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很遗憾,日语没拿到90分。历年真题都认真研究过,然后可以确定每个选项都正确,就算不看课本,拿个60分估计问题不大。
3.& 政治复习计划
对于政治科,刚开始我还是比较乐观的,因为自己大学的马哲临时突击一两天都可以拿九十多分。但我忽略了一点,大学马哲不考选择题,只考论述题。到考完初试之后,政治成为让我最放心不下的科目,因为我考完后对了一下网上选择题的答案,选择题部分50分我只拿了28分,这个28分一直让我非常忐忑不安。中大外院对政治的要求比很多其他学院都要高,至少要过60分才有资格去参加复试。后来结果出来了,过了,但是没有70分,还好论述题高分一点,要不整个初试就毁在政治选择题上。
政治的复习我开始得比较晚,也完全没有去上什么考验政治班,因为我觉得浪费时间又浪费钱,还是自己看好了。政治是10月20开始复习的,第一遍复习看考试大纲,每天大概看30页左右,看得比较轻松,毕竟是中文的。到11月7日完成政治第一遍考研大纲的复习。政治第二遍,结合疾风劲草核心考点看第二遍大纲解析,12月8日完成第二遍,同时一边做肖秀荣命题人1000题多选题及分析题。12月8日之后开始做风中劲草核心考题,结合考试大纲,查漏补缺,但是很多题目都没有做完,只做了单选题;这段时间还重点看了一下考试大纲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因为那一章比其他章节都难理解。到考前15天,我开始看分析题,在爱问资料库上下载了风中劲草的论述题版,开始背诵。然后买了肖秀荣的最后四套,做题。肖秀荣的那几套题我的选择题准确率都38~42分之间,没想到初试的时候选择题做得这么差,复习过的知识点没怎么考,没有关注的细节倒考了很多,时事题基本没有拿到分。最后在政治考试之前突击背了一下肖秀荣四套的某几个我认为比较重要的论述题,刚好背中了关于诚信道德的那部分内容。其实后期政治我还是投入蛮多时间的,每次修修看到我都会说“你怎么又看政治,其他科目不用复习啊”。所以我选择题花了那么多时间,考了28分,我只能说“唉,看来我的政治觉悟真的太低了,我认了”。政治考试前面做选择题时间太长,觉得时间非常充裕,所以都是慢慢做,到后面发现时间严重不足,手一直没有停,一直在写,高度紧张状态,完全没有时间休息,所以考出来之后整个人都觉得好累,特别是手都麻了。
4.& 基础英语复习计划
基础英语复习时间最短,主要是刚开始准备考研的时候比较紧张这科,因为有听朋友说中大本院的考生都极有可能挂掉,而且也确实之前有过这样的例子,或者很多过了拿的分数都在100分一下。当时很紧张,心想我会不会也是挂掉的那个,据说阅读题考的是GRE的难度,改错题基本上不知道错在哪里,写作也是超级变态,翻译部分也有可能会出现难词,还有那20分的社会文化基本上都拿不到分。所以这科我买了很多书,什么全国历年考研翻译真题啊,GRE阅读啊,GRE写作啊,雅思写作啊。结果是这些书基本没碰过。我还买了另外一本英语八级阅读强化训练,这本书倒是用过一个星期,当时每天做阅读题一个小时,大概做了20多篇,提一下阅读的速度,因为阅读也两年没碰了,估计手感也不太好了。后来其他科目时间太紧张,很多时候我根本完成不了计划,所以我就直接把基础英语放在一边,听天由命吧。在考试前大概20天左右,我觉得自己还是不能放弃基础英语,特别是那20分的社会文化,但我根本没时间去读那两本指定的参考书,所以我在最后20天买了圣才出的对那两本书的归纳版本,然后开始看浓缩版,因为浓缩,内容少,所以我每天大概腾出一个小时的时间去看社会文化部分,还重点看了一下圣才那本书上各地历年的考题(选择题直接忽略,直接看概念题或论述题,因为中大社会文化部分几乎不考选择题)。完成之后也就考试了,所以一切只能看自己的运气了。在考试前几天还做了十几篇八级改错题,还有2010年和2011年中大真题,其他年份的大概看了一下阅读部分,实在是做不下去,看起来文章很短,但是几乎没一道题可以确定答案。2010年和2011年的阅读我就很认真的做了,2011年的阅读非常简单。关于写作部分也看了每年的题目,没有练过笔,因为看着那些题目都不知道要写什么,实在是写不下手。但是我觉得我的运气真的很好,2012年的基础英语除了改错部分和社会文化部分比较难,其他都很简单。阅读很简单,第一篇好像是讲英美国家的人对小概率时间的看法,第二篇是非常优美的散文,第三篇是某人写的一封关于对华盛顿以及南北战争什么之类的看法的信(考试过去时间太久,记得不是很清楚,具体大家可以上中大研究生网站去下载历年真题)。这三篇文章没什么难度,所以我做得很顺利。改错题就很惨了,10道题估计只有一两道确定是对的,我个人觉得比八级改错难多了,直接不是一个等级的。所以这部分虽然只有十道题,我投入了差不多20分钟,导致到最后只有45分钟写作文。翻译部分也很简单,第一篇英翻中和蒙田有关,第二篇中翻英考的是中国的剪纸艺术。翻译部分没什么生词,觉得难度比往年都有所下降。写作今年也很简单,考的是“Is
fame a good thing or a bad
thing?”写作部分我放在最后,从开始审题到考试截止只有45分钟,所以基本上一看到题目就开始写,想到什么写什么,举了很多例子,比如乔布斯,郭美美,澳大利亚的运动员很受国人尊重以及一些明星生活等等。铃声响起之前一秒钟写完。社会文化部分20分有点难度,不过还不至于无话可说,考的内容大概是---英国内战/
king Alfred/ Whitman和他的草叶集的特点/ Canada cultural heritage,
最后一道十分题考Vietnam War.
虽然不是很难,但是我没什么时间写答案,当时是想腾出1个小时写作文,但是做不到,因为英语文化部分我也只有15分钟的答题时间,所以也是想到什么写什么,不会也随便写点字下去或者根据自己平时积累的一点点英美文学文化的知识去瞎编,写得非常的紧张。还是写了一些内容,所以估计分数不会太低。如果时间再充裕一点,或许可以再多拿一些分,因为还有一些点都没时间写上去了。大学养成了一个毛病,成了last-minute
guy的典型代表,几乎所有的作业都会拖到最后一秒才完成。学期论文一般在期限前的最后一天才开始看书,开始写。老师让我们做的功课,project,PPT或Presentation我通常都会到上课前得最后十分钟完成,然后骑着我的“宝马”赶到学院。虽然时间很仓促,但我总是可以在期限的最后一秒完成,没有失手过,所以那时候练就了极强的爆发力。毕业上班后继续强化了这种状态,课总是在最后关头才搞出来,之前都会优哉游哉好长一段时间,因为知道自己最后是一定会赶出来的,但是这个不会影响我的上课质量。这种爆发力经常会在我考试当中体现出来。但是我还真的有点讨厌自己的这个习惯,因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可以比别人都悠闲,但是到最后阶段我就会处于几近疯狂状态,这个在考试的时候就表现为前面做题时间都会很充裕,然后也觉得后面的时间都会很充裕,但是通常到最后就要拼命地赶,拼命地写,完全没有思考的余地。初试时除了日语提前一个多钟完成的,其他都是到最后一秒才停笔,真的应该要好好改正一下这个坏习惯了。基础英语总共投入的时间估计就是一两天,最后考了跟专业八级差不多的分数,也还算比较满意了。
五、复试分值以及复试计划
初试成绩在二月底已经出来了,但是外院的复试通知直到3月22日才出,我是3月23日才看到。不过因为初试成绩还不错,所以初试成绩出来之后我就开始着手准备复试。
其实历年中大外院的复试分数线都差不多。
(1)& 总分&#分;并且
(2)& 政治及二外均≧60分;并且
(3)& 两门专业课均≧90分。
所以你的分数线如果符合上面的要求,你就可以安心地准备复试了。今年由于非英语专业的考研英语泄题,连中大外院的复试分数都受到影响,往年复试总分都是250(面试100+专业课100+二外听力50),但今年的复试总分变成500分(面试300+专业课100+二外听力100)。看到这个大改革,心里真的好抓狂啊,日语听力变成100分,我一直在想自己会不会考零分,会不会日语被人拉个七八十分,真的担心死了。
1 语言学复试复习计划
初试成绩出来之后,除去五六天上课时间以及办理成绩单的时间,其他时间都待在学校图书馆准备复试,因为真的很想拿奖学金,所以都全力以赴了,没有懈怠。如果拿不到奖学金,两年的学费要我多么辛苦上课才可以拿到呀。想到每天上课四个小时八个小时又想吐了,所以我时刻提醒自己只要努力一个月可以换来好多血汗钱了。我复试的复习计划主要有三部分:一是复习语言学,二是复习日语听力,三是看和语言学相关的书籍,我把图书馆可以找到的当代国外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文库的书的中文介绍部分都读了,然后把自己感兴趣的书名记录下来,以后考上研之后阅读。另外为了准备面试可能出现的“你读过什么语言学的书?”这个问题,我专门去看了“how
English”这本书并做了笔记。因为语言学的复试参考书比较简单,所以我基本上是每天看4个单元。第一遍过完就进行第二遍(口头把英文翻译成中文)。第三遍和第四遍主要是回忆记忆,就是翻到语言研究那本书的目录部分,看着那些概念回忆内容,通常会把涉及到该概念的要点在练习本上列出来,然后再对照课本内容,看看自己漏掉哪些点,这样记忆效果特别明显。3月6日完成第一遍,3月12日完成第二遍复习,3月18日完成第三遍复习,接下来的时间把更多的时间放到日语听力上面,语言学总共看了四遍,基本上书上的知识点都很熟悉了。最后考试写了很多,没有难点,估计这科的分数不会低。语言学的笔试真的很基础,总共三个大题。第一大题有三个名词解释,分别是duality,/interlanguage/
bilingualism. 第二道题有两个小题让你举例说明,,分别是hyponymy/clipping.
第三大题是分析论述题,论述presupposition.
2. 日语听力复试复习计划
日语一直一直都是让我最揪心的科目,特别是复试的听力部分。笔试分数还不错,但是在备考初试的时候就没练听力,所以初试成绩出来之后就一直蛮担心,特别是后来知道日语听力变成100分的时候,那种感觉真的不知道怎么形容。一个月要突破三级听力水平,我也只能是尽自己全力去备考了。刚开始十天都是听标准日本语上册的课文和课后练习,下册都还没开始听,后来有朋友建议直接听四级和三级的真题。因为四级三级的听力跟课本的完全不一样,所以我找到我本科的室友,她日语很厉害,然后她把她以前的日语三四级的书本都无偿献给我了,超级感谢。然后开始练她那两本书。在日语零基础水平的基础之上去听这些四级三级的真题,对于我来说还是蛮具挑战性的。现在翻开我的日记本,不知道看到多少这样的句子“日语听力听得好想呕吐”。所以到第二个十天,由于听得太痛苦,我每天就听两个多小时,然后就会停下来,实在是进行不下去。真的觉得听力的准备比阅读、写作和口语都要耗精力,终于深切感受到托福考生准备听力的痛苦了。最后十天得知听力变成100分,紧张起来,觉得每天2个多小时的听力量实在是太小了,所以跑去购书中心买了真题集,每天听两套,然后再反复听。最后五天,超级担心会按照三级新考纲出题,所以又去买了新题型习题集六套,买回来做了两套已经没有时间了。没办法,自己已经做了的真题,然后也做了一些模拟题,剩下的就看运气了。又很幸运,今年的日语听力觉得不是很特别特别难,跟一般三级真题差不多,做完之后确定一半可以拿分,另外一半排除了两个错误选项之后的二选一,而且后来回来回忆觉得二选一中的答案猜得挺符合逻辑的,所以最后也没错几道。今年日语听力考了14题,前两题是看图题,后面12题都是有四选一的选择题,试卷上有选项看。日语听力很像大学英语四级听力,就是通常四个选项的单词都会被提及,所以只是抓关键词是没用的,因为每个选项的词都出现,还是要把整个句子都听懂才好选题。
3. 面试复试复习计划
面试复试有在网上找一些往年中大外院的复试题目,其实都是大同小异,每年问的问题都差不多。我是最后两三天练习了一下,因为对自己口语还是比较自信的,而且自己有工作经验,所以面试压力不大。建议大家面试还是要好好准备,可以写下来或者经常自己说说熟练一下。我是列点,把每个问题的答案大概列几个点,然后看着那几个点说。千万不要对自己过度自信,因为能复试的人肯定都是很有实力的,如果连个自我介绍都不去准备一下这样就不行了。
我准备以下的一些题目:
1.& 自我介绍
2.& 读研理由?
3.& 考上研究生的打算?
4.& 为什么离开原来所在公司或单位(针对有工作经验的人)?
5.& 大学学过哪些语言学课程?
6.& 大学四年选了什么课,最喜欢哪一门?
7.& 喜欢语言学的哪个分支,为什么?
8.& 读过什么语言学的书?
9.& 大学论文写什么?
10. 大学学的东西和工作有什么关系?
11. 你为什么报这个专业?你对这个专业有什么了解?
今年复试很多人都被问到以上问题,我被问题的问题也在上面,比如我被问到的专业问题就是“你喜欢哪个语言学的分支,为什么?”我的回答当中有涉及到language
teaching的理论,还有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sociolinguistics以及讲了一些和chomsky,Halliday,Hymes的communicative
competence有关的东西,扯得挺顺利的。有些同学会被问到比较偏的题目,比如“你对林书豪现象怎么看?”好像还要求结合语言学的构词法去分析这个现象。面试的时候不要遇到不懂的问题一定不能随便乱说,因为中大外院的老师会顺着你说的东西继续问下去,真的会问死你。我听一个报文学方向的女生说她在面试的时候说自己很喜欢某个诗人,然后面试官就顺着她说的这句话问下去“你最喜欢他的哪首诗,为什么?”如果回答不出来,那结果就会非常囧。记住一定要对自己说的没一句话和每一个字都负责。你自己在回答了某个问题之后一定要再想想面试官还有可能怎么延伸下去。我准备面试问题的时候都是一个接着一个问题,比较有逻辑地排列下来的,因为我觉得教授在我回答完哪个问题之后就会问什么问题。结果面试出现的题目都是我有准备到的。今年复试有些同学会有自我介绍部分,有些同学则被要求朗读一段和语言学相关的文字吧(只是大概,具体我也不是很清楚,因为我排得比较前,中午面完试我就回去睡觉了,也没去问其他同学问了什么问题)。当然,中大外院的老师都是非常nice的,看到他们的微笑就不会紧张的了。其中常院长的招牌笑容就让人印象非常深刻。另外再说一下面试穿着的问题,我个人觉得没有必要穿正装,但最好不要太随便。我自己是穿了件有领的衣服(半正式),黑裤搭帆布鞋,有活力干净整洁又不会让人觉得太随便。女生半正式的衬衣在G2000好像还蛮多的。
六、录取比率
英语语言文学方向20人进入复试,15个语言学方向,5个文学与文学批评方向,最后文学与文学批评方向录取3人,语言学录取6人。(2011年语言学录取3人,文学与文学批评方向录取6人)
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方向69人进入复试,最后英语教育方向录取30人,这个专业其他方向(包括应用语言学和翻译理论与实践)总共录取6人。
七、中大外院考研常见问题
1.& 关于初试排名问题
初试排名是专业排名而不是小方向排名,举个例子,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有两个小方向语言学和文学与文学批评,你选的是语言学方向,如果你的初试排名是第五,那就是说你在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这个专业排名是第五,而不是语言学排名第五。
2.& 初试语言学是中文考试还是英文考试?
初试语言学英语专业方向都是英文考试的。
3.& 呵呵,暂时想不到其他什么问题
从4月8号开始写自己的考研经历,因为这段时间一直在上班,比较忙也比较累,都是在自己空余时间断断续续完成的,想到什么写什么,没什么逻辑。真是不好意思,希望对要考研的朋友们有帮助。之前也看过很多师兄师姐的经验贴,获益匪浅,也希望自己的经历能给外院的考生一点启发。
后记:很多人都觉得读了研究生就镀了一层金。因为读研究生,你又重新开始了未来未知的生活,你又重新获得了选择的权利。但是当你研究生读完了,你还是要出去找工作,要选择某一个具体的行业。某个具体的工作有时会让人觉得很绝望,生活没有期待,每天都按部就班,过着无聊又没什么意义的生活。有聊一点的工作又充满挑战,充满压力,有时候让人喘不过气或身体就不能承受每天的刺激与奔波。很多人说我很厉害,可以在工作之后考上研究生。但我的想法是工作很累,身体需要调养,但又不想停止前进的步伐,所以回来读研是一个很好的休息机会。每天写作业看书还是会比工作轻松很多。考上研究生还会给自己一个重新选择行业或公司的机会。我自己觉得研究生毕业我也未必能找到一份薪水比现在好的工作,事实上很多人读了研究生也不能找到很好的工作。但是想想,人生除了钱,还有很多更重要的东西:你的身体,你的家人还有你想要的生活状态,这些东西都是无价的。自己还是会努力朝着自己理想的生活状态而努力,只要自己还对生活充满激情、对生活有所期待就是一件非常非常幸福的事情。而且希望自己的人生可以丰富多彩,考研究生也是我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后回想起来也无悔了。所以我考研究生的意义不是为了以后可以赚更多的钱,而是为了以后不要生活得太累。工作两年觉得女人还是不能太累,能养活自己,有钱给自己买衣服买鞋子就好了。祝福每位考生!
&&&&&&&&&&&&&&&&&&&&&&&&&&&&&&&&&&&&&&&&&&&&&&&&&&&&&&&&&&&
&&&&&&&&&&&&&&&&&&&&&&&&&&&&&&&&&&&&&&&&&&&&&&&&&&&&&&&&&&&&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广州大学研究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