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硬件有必要配置4核吗?都是ARM的arm架构处理器,那个性价比好?

智能手机使用的 SoC,是否处理器主频越高越好?
【pansz的回答(57票)】:
反对目前很多答案。在其他参数相同的情况下,主频当然是越高越好,这个毫无疑问。
高主频意味着这款 CPU 具有更好的体质。而且对手机来说,高主频仅仅决定了满负荷时的最高主频,休眠时的频率并无影响。很有可能一款高主频CPU跟一款低主频CPU在休眠时频率相同。换句话说,高主频让你动如脱兔,但不影响你静如处子。
但不同的 CPU 很多其他参数不同,所以无法单纯用主频去比较性能。
首先苹果集成的 GPU 不同,而通常这部分的硬件参数你是不关注的。GPU 性能的大幅度领先导致了其优异的性能,当然在 6 时代,是否仍然能够保持领先需要观察,不过一般人不会关注 GPU 核心数量等等参数,这也为苹果造成了「不拼硬件」的假象,而实际上,流畅的界面离不开强大的硬件。
然后苹果的这款 CPU ,集成的一级缓存,二级缓存,三级缓存数量,都高于同档次的其他手机产商 CPU(缓存大约是同档次其他 CPU 的 2倍-4倍。),这通常可以在保证功耗前提下提高性能,稍微有点 DIY 知识的玩家应该懂得一级二级三级缓存的全面提升意味着什么。
再然后,不同 CPU 的功耗以及发热量不同,如果发热量更大,那么可能更早的达到了降频的阈值,就可能更早的开始出现性能下降。如果功耗大,则更早的消耗了电量,更早的触发了省电管理,这也都会影响实际使用中的性能。
以上三个只是例子,有很多因素可能影响 CPU 的实际性能表现,但在所有其他参数都等同的情况下,CPU主频当然是越高越好。
【TaoLu的回答(25票)】:
主频只是评估一个CPU性能的一个纬度,最后总是一个性能、功耗和成本的均衡。但从性能角度考虑,影响CPU性能的因素除了CPU主频以外,其实非常依赖于微架构:
这个CPU的核心(core)是否是超标量的,每个cycle支持几条指令(多issue)的并发,这些指令是顺序执行的还是乱序执行的;多issue和OOO这些都是额外的芯片面积(成本、功耗)这个CPU是否是一个硬件多线程的核心,这个可以提高多issue的使用效率,降低memory access latency;硬件多线程也是额外的芯片面积(成本、功耗)这个CPU的核心(core)的流水线是怎么设计的,是多少级的流水线,一般来说流水线越长,越容易设计一个更高主频的CPU核心,但是发生指令跳转的时候受到的惩罚越高;配套的Cache是什么样的架构,多大的容量,多少位联合等,cache越大,一般来说cache miss越低,但是访问时延越大,当然成本也越高;cache当然也是额外的芯片面积(成本、功耗)内存(DDR)的带宽和访问效率如何以上仅仅是从CPU core的角度来看的,所以答案是当然不是主频越高性能约好(不过在使用同样的微架构或者核心的情况下,主频上来性能会提高);最终手机的应用性能还取决于其他配套的模块的性能,譬如GPU的性能如何等等
【何煁的回答(7票)】:
打个不太准的比喻吧。假设cpu就是一辆轿车。咱们的a8是保时捷911。
好了,主频是什么?对应911发动机的转速。转速快走的就快?你去三环试试。
是cpu的振荡周期的倒数。1G主频,1ns周期。
主频就相当于保时捷911的发动机输出转速n,然后那些什么时钟机器周期指令周期依次是传动机构上某齿轮的转速。
主频对应指令周期 相当于 发动机转速对应车轮转速。
那软件运行呢,相当于咱们911跑在路上。软件解决不同应用问题,那咱911就是围着中国转。你的程序代码什么就相当于我怎么从帝都到魔都的路由。
性能就是你旅途的感受,功耗,就是你花的毛爷爷了。
首先,处理器分很多类,什么intel,arm,sun,ibm等等等等。他们各自有各自的不同。然后又有arm下a7,a15等乱七八糟分布。
汽车发动机这样。应该你比我懂。
首先明确,a8只给ip6两个手机用。记得apple也有arm股份吧,买ip核应该更容易,使用也更懂吧。就像某天朝国家加入了基因组测序,然后将来就可以较容易使用基因组成果了。
苹果处理器是买来ip核再开发的芯片。我有着超强的技术团队,我有的是钱,然后我就只供两个机型。
首先我可以为他挖专用道路,你在三环堵车呢,我在地铁旁开个道,不怕,咱有钱。买个地铁。把车胎放进铁轨里。哎,走的好孤独,真想拉个妹子一起享受。
高通,mtk,nv 三棒子,ti,华为呢?咱的路要适合所有车,咱要搞国道。没事,堵是他们的事,只要我能开车就行,咱靠量取胜。
然后我有高明的路由算法,也就是我ios开发只为我自己用,我不用考虑别的液晶和其它硬件怎么接入。我只想这十几个东西怎么适配就行了。安卓呢?各种乱七八糟的传感器,主板,还好这些linux帮了一些忙。
从魔都到帝都?咱修条直线的,不怕,咱有钱。咱们明明会矩阵来算路径为什么要用穷举法呢?咱不穷。
好了,啰嗦这么多,你也懂了吧。
a8是强在他人才众多但只适配两三个。
我觉得,这些比参数都是小米搞出来的,拿着一些稍微有用的参数出来,来看啊,谁可以比较出1.7和2.3大小,谁会长按电源和音量键就是发烧友啦,too young,too naive。发烧友 多高大上啊。好像你比上万个工程师牛似的。
当然这些参数也是有用的,但不是绝对的。
好了,利益相关,我不是果粉,我也不是任何公司职工。我只是一个穷学生,连宽带都没在这默默手机码字。
当然如果哪公司要我求之不得,包括米啊
非相关专业,手机码字,如有问题多谢指出。
上个图吧,不知手机会成功嘛
【知乎用户的回答(2票)】:
最简单,AMD的主频高吧,i3秒他全家。
主频高只能说明单条指令处理快,但是这不是唯一标准,还要考虑吞吐量,功耗。
【何老师的回答(4票)】:
记住一点:一个系统最终的表现,不是取决于系统最强的部分,而是取决于系统最弱的部分。
而最弱的部分,我们有一个词来形容,叫做瓶颈(bottle neck)
概括的说,苹果手机的最终表现好,就是因为它没有瓶颈,系统的各个地方都是一样的顺畅,所以最终给用户的体验就是,十分流畅。
具体的说。
首先,讲点简单的:并不是cpu越快,系统就会越快。要知道,cpu只负责计算,而计算的数据是从存储器取出来,通过总线交给cpu的。如果存储器速度慢,或者总线速度慢,那么cpu再快也是没有用的。打比方说,一个屋子里面放了一个诸葛亮,能很快的处理各种事物。但是要处理的公文都放在一个满是垃圾的房间里,每次找公文都要花费小弟们很多时间。另外从存储公文的房间到诸葛亮的房间是一个草丛遍布的山路,每次送文件也要花费半天的力气。那么,诸葛亮再聪明,他的大部分时间也是花在等待上。总的表现上,处理能力就很差了。
很多系统看起来处理器和别人差不多,但是表现很差,就是因为路没有修好,只看指标。比如很多Android系统,说是只能手机,但是存储器只能装几十M的程序,随便装个软件就满了。
其次,稍微复杂点的,CPU的频率和CPU的计算能力并不是简单的比例关系。拿Intel的CPU来说,1G主频的赛扬和至强肯定是不能比的对不对?现在各种芯片厂商的处理器架构都不同,每个都会针对特定的情况进行优化,所以频率只有在同架构的cpu中才有比较价值,跨架构,跨厂商之后就完全没有比较意义了。多核什么的不说了,CPU的内部总线设计,协处理器,多级缓存都会影响到cpu的表现。再加上前面所说的外部总线设计,外部存储器速度,外部设备等等都会很大的影响到最终产品表现。
再次,cpu和硬件的体系架构做好了,还需要有良好的软件来配合。IOS的沙盒避免了恶意软件对系统的破坏,IOS禁止后台多线程大大提高了前台程序的流畅度等等。
功耗的话,举例来说,一般我们每个模块都有关闭电源的功能,就是在不使用该模块的时候关掉部分电源以节电。另外,多线程也是相当耗电的,系统中大量消耗CPU但是平时无用的程序(比如某数字公司的所谓杀毒的),不但消耗CPU,还是用网络,这些当然会费电了,所以操作系统如何处理这些也是需要进行大量的调整的。但是很多小公司可能就不会花精力在这方面的调整上,所以多少会影响续航的能力。Android因为开放度太高,以至于很多东西操作系统管不了,应用程序乱折腾。而IOS完全是由系统管理,这样的话对cpu/网络的消耗自然少,也就相对比较省电了。
【知乎用户的回答(2票)】:
我只是个做软件的,还不是做功耗的,只能谈谈基本原理了。
同一处理器纵向比较,从需求来说,不同情况下有时要高好有时要低好。
在绝大多数的usecase,比如待机,看网页,玩游戏,听音乐,看视频等等,CPU频率都不是跑满的,此时性能的需求是有限的,在处理器不变的情况下频率当然越低越好。
有些时候需要飙频率,比如偶尔处理很多任务,benchmark,ART下装软件等等,此时性能要求是无限的,限制因素就是功耗。只要不烫伤用户,烧掉板子,恨不得超频(有的真超,比如睿频)。此时就是频率越高越好,直到温度太高再开始降频。
以前是绝对性能不够,现在手机处理器绝对性能上来了,cortex-A9, cortex-A7大多数时候都算够用,更不用说apple A7 A8,denver这种大核了。
怎么实现这个需求,这要不同处理器横向比较了。
首先上基本公式:动态功耗=C(寄生电容)x F(频率) x V2(工作电压平方)
其中频率与工作电压正相关,因此频率上升,功耗非线性上升更多。
架构要着破布才能说清楚,大体来说要同频性能高就要堆晶体管,堆的效率有高有低,但一般来说堆到一定程度再往下堆性能收益就开始变低了。
但是这里这个对比里功耗取决于晶体管*频率,加静态功耗。
以big.LITTLE的宣传图来说明:
图一是实际的实现,出现一个断层是因为cortex-A7切A15频率不变。
图二是cortex-A7和cortex-A15的性能-功耗曲线存在交叉图二是cortex-A7和cortex-A15的性能-功耗曲线存在交叉
图二中,在较低的性能需求下,小芯片的性能功耗比更高;较高性能需求时,大核更有效率;更高的时候只能上大核或者大家一起上。
这是cortex-A这一系的,苹果apple A7,denver这种套进来的话就是更大的核,在高性能需求时以较低频率/功耗可以达到高性能,但是性能需求很低时功耗可能更大。apple引入M7协处理器可能与此也有关。
在一般use case下,大核实现相同性能需要频率更低,但功耗不一定更低。
需要高性能时,瓶颈在于功耗和散热。对相同架构来说,频率能飙得越高越好,说明这个处理器设计合理工艺好,比如都是A17+A7的MTK6595就比只能飙到1.8的全志A80T好。都飙到最高频率以后横向比较,此时既有krati这种高频,性能强,功耗还小一些的,也有apple A7这种面积大低频性能强成本高和OS结合紧密表现好的。好和频率没太大关系。和Cortex-A15比,大家都挺好。
【祖亚洲的回答(1票)】:
从电池续航能力的角度说,屏幕的耗电量比 Application Processor 大很多
从处理器性能的角度看,包含很多模块,ARM-based CPU 只是一部分了。事实上,如果你去看手机SoC的layout,GPU占了好大一块,各种其他功能的ASIC占了好大一块,比如codec, audio, 等等。
比方说你玩Angry bird, 其实你对CPU做underclocking,性能的影响并不大。为什么呢?因为大部分图画rendering是GPU在完成,CPU只是处理gaming中一小部分的逻辑。(这个实验实验室的同学做过,前阵子刚看到他的数据,拿来分享一下)
又不是跑 HPC Workload, 频率不会那么重要。尤其在手机这种交互式应用中,处理 burst of events (爆发式的输入,比如你的手指触屏)的能力更重要。
Apple的系统好,是整体优化做得好。处理器、操作系统、编译器、语言,都是他们自己开发的,接口做得非常好。
单拼处理器频率实在很无聊
【段睿的回答(2票)】:
首先说明答案:主频并不是越高越好
处理器的性能跟主频的关系并不是线性的,因此不同的设计在考虑性能和功耗的平衡时选择的频率是不同的
一个设计是否优秀跟他的主频大小关系不大(只要不是太离谱)
与其看主频不如看达到相同性能和功耗所需要的晶体管数量更合理一些
苹果1.XGHz的频率,功耗也不比高通2.xGHz还是四核的功耗低
先简单说一下 之后再补充更多的答案
【Mr.dos的回答(0票)】:
频率当然越高越好 但发热 功耗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果子从A6的Swift开始自己设计IC 每一代的规格都有提升(A8可能是优化IPC)
A系并非总是比市场上其他SoC强 至少A6之前是这样 A4的GPU比S5PC110弱 A6的CPU相比高主频 多核心的无优势
低频的GPU和8064的A320也是没有多少胜算的
但A7的Cyclone就猛了
挺宽的架构 性能和其他的SoC(如S800/801 Exynos5420)比起来也不差
这就是微架构的魅力
但IOS的优化也有关系
更新:A8跑分(转自瑞记的微博)
【李健的回答(0票)】:
当然不是,就跟汽车一样,马力再足,你传动系统,控制系统不好,开车水平不好,一样是一摊废铁。cpu还有构架,GPU,软件系统的利用等问题。效果好不好,跟很多因素有关
【高一的回答(0票)】:
通常认为:处理器性能和频率成正比,当然是频率越高性能越好。
考虑到频率升高电压也会提高,所以能耗的增高其实更快,比如从1GHz升到2GHz,性能增加一倍,能耗可能增加1.5倍,能效比是降低的。
A8的厉害之处就是跑1.4GHZ就有相当于4核2.5GHz的801的性能,单核性能还要更强,这是远远领先于友商的。
这既有apple自主设计的64位架构比较先进的原因,同时这颗SOC本身也非常彪悍(20亿的晶体管真不是唬人的)。同时由于坚持双核心设计,单核性能真的出众。即使安卓,一般的应用很少会用到4核心以上,apple这种双核设计确实是合理的,最能有效利用处理器性能的。
apple如果让A8跑2GHz以上,那性能真要默秒全了,但是性能够用的情况要apple肯定要考虑功耗。
这也是为什么6Plus只要2900的电池续航就完胜大部分安卓手机了,apple的SOC都很省电。
最后,如果说实际性能表现优异的话,当然还有IOS的功劳了。
【OnlyMonroe的回答(0票)】:
其实不是,主频只是CPU的一个性能指标之一,并且是比重不高的一个参数,这个拿amd和因特尔举例了,amd的打桩机、什么推土机,主频看着都比因特尔的高,但是性能上却不如因特尔的,内部因素很多,晶体管数量,制程,还有优化,等等……
CPU的性能晶体管数才是王道!!单纯的提高主频,实际意义不大。这个苹果的处理器和高通的处理器也是很好的例子。
iphone首先给一个概念,就是iPhone的配置一点也不比安卓的差,CPU,gpu。各个方面,都不比安卓差,虽然数字上不好看,但也只是数字上。801四核全开的性能只能说和双核A7打个平手吧。
表现优异,这个只能说是软硬结合。
先说iPhone,iOS都知道,伪后台,你的程序一但后台了,就像截图了一样,只是个图片实际不运行,为啥我微信退了还能收到信息呢?推送机制,扯的有点远啊。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双核足以,不用四核的多任务能力。一样可以很流畅。这样的机制使的iPhone整体表现好,因为你所需要的只是处理好这一个程序就够了!
再来安卓。虚拟机,就是你每打开一个
程序,都运行了一个虚拟机程序,你的程序在虚拟机上运行,每个软件独立,每一个软件都有一个虚拟机,加上安卓还是实时后台,虚拟机运行效率打折扣,还实时后台,所以安卓会吃硬件,多任务能力,大的运存,加上现在的软件,都自行后台运行,浪费了权限和资源,所以安卓会越来越卡。
总结流畅的原因。
1:系统自身的特点,伪后台,加推送机制。
2:迎合自己系统的特点,强大的单核性能,配合系统的特点。
厂商做的,硬件上。联发科的A7架构的芯片注意是arm 的A7。这个就是均衡功耗和性能的,再就是异构芯片,三星的猎户座4+4结构,英伟达的T什么什么那个4+1结构的,都是性能和功耗的一种方案,现在芯片的发展速度也放缓了,同样是去均衡性能和功耗。
软件方面,系统能做的多了。强制限频,关闭不用的核,异构的平时用性能不高的核,等用的时候再开其他核。
【夏丹的回答(0票)】:
谢邀。这个问题
来回答要合适的多。我等只能抛砖引玉。
原题包含两个子问题,分别作答吧。
『使用的 SoC,是否处理器主频越高越好?』
- 对实际使用来说,否。众所周知,1)功耗和发热的限制;2)对I/O密集型的任务,提高CPU速度不如提高总线带宽和外设速度。但对卖手机来说,是。
1. 为什么 Apple A 系列芯片的主频对比 Android 阵营的同时期竞品都不高,但是设备实际性能表现优异?这是什么原因?
- 我不知道。猜测的话主要是因为苹果自身对软硬件乃至生态系统都有完全的掌控能力(废话)。这样首先从方向上苹果可以得到整个生态圈的用户使用习惯的数据,从而做有针对性的优化。一方面可以在硬件的架构设计上真正优化影响用户体验的瓶颈,比如GPU, Cache, RAM带宽等;另一方面软件上因为不需要兼容太多硬件,也可以做针对性的优化。
2. 为了平衡性能和续航(功耗),厂商是怎么做的?
- 除非苹果和三星这样的领导厂商,自己能做关键芯片,能做任意需要的软件改动,并且基本上可以要求供应商做任何必要的改动。其他厂商实际上能做的不太多,硬件上主要是根据手机产品的定位,查查各家供应商器件的spec写写算算,做做排列组合看那种组合更合适。但这样的计算也只是参考,在实际选型中基本上要服从于其他方面的考虑,比如成本,上市时间,供货能力,甚至外观设计。软件上的优化就比较发散了,基本上要靠大量的测试和profiling,实际工程中的思路,我见识所限,也比较简单。性能上就是就是把串行的流水线工作拆成并行工作分配到不同的CPU核,协处理器,GPU,DSP;功耗上就是不用的部件就关掉,能睡的时候尽量睡,要醒的时候尽量把多个任务合在一块醒,醒一次就把活都干了而不是醒好几次。
【朴云龙的回答(0票)】:
答案当然不是了。核心数量,协处理器,i/o性能,底层架构,制程工艺,运算指令集还有基于芯片的软件优化,而且很多智能手机soc还要集成基带芯片,ram。这些都严重影响soc的表现。可以说手机芯片是多种利弊权衡的结果。
说起来实在复杂。对于同一款芯片来说,绝大多数情况下还是主频高的好些。尤其是对于手机,复杂程度完爆电脑,需要权衡利弊的因素也太多。
【forestwang的回答(0票)】:
第一次被邀,谢。
先下结论,对于智能机来说,主频不是越高越好。
再说一下我认为的好。发热量/功耗可接受的前提下,性能最佳。
一般来说,在架构和制造工艺相同的情况下,主频的增长必然带来发热量和功耗的攀升。
因此在遇到主频天花板后,厂商开始尝试用多核架构和增加缓存等方式来提升性能。换言之,对于如今的处理器主频高不等于性能高。
【何洪举的回答(0票)】:
谢邀。这个不太懂,只能说一下自己的想法。
首先处理器主频越高是越好,但是这个越好不代表拥有这个处理器的设备就越好,不能将处理器和设备混为一谈。这就像中国足球队,就算放一个梅西进来我估计世界杯也依然不能出线。另外还有一方面,虽然各方面设备都是最好的,但是组装成一个设备后也不一定是最好的,因为这也像球队一样是一个整体,不是只靠单兵能力。就像大巴黎、曼城豪砸了那么多巨星,但是欧冠遇到强队还不是不堪一击……
至于苹果手机实际性能表现比较优异,这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它的系统、设备、处理器等这些都是独家的,所有零配件都是自己围绕自己整合的,都能把性能发挥到(最)优,而且系统又只为这个设备来优化,比安卓的优化简单太多了,有时候系统方面有什么要求直接在硬件层面再改一改进行底层支持,反正只有它自己用,随便改自由配合使之发挥最大效能,当然是事半功倍。所以不能简单的看处理器好坏。胡乱猜测一句:如果IOS系统像安卓一样让广大厂商都可以用的话,估计比安卓的现状还惨,更让人诟病……
【王贤优的回答(0票)】:
居然被邀请来了,其实要我回答这个问题的,首先要对楼主的“好”下个定义,不同的定义有不同的结果,如果好是指性能好的话,那么毫无疑问是对的,但是必须加上同架构下几个字,不同架构的处理器直接比较主屏是很不科学的,因为不同架构的Cpu效率是不尽相同的,手机方面我了解不是很深入,参照电脑的话典型就是奔四的“高频低能”,使用超长流水线拉高了主屏却降低了同频效能,苹果在Arm架构的基础上深度开发出了自己的A系列处理器绝对是当今世界效率最高的移动处理器之一,另外对于那些说苹果不堆硬件的才是真的不懂硬件,苹果的移动处理器采用的台积电20纳米工艺,更小的工艺意味着更低的功耗和更高的集成度,可以实现在同功耗下更高的性能,现在桌面i7 也才14亿晶体管,而苹果A7在更小的核心面积下就实现了20亿晶体管和4M的三缓,比低压i3的三缓还要多,如果这都不算堆硬件我都不知道那些小米什么的堆的是什么。
如果“好”的定义是要满足移动设备的长续航,性能够用的前提下,那就不是主频越高越好了,实际上手机SOC可以简单看做一个发热电阻,学过初中物理就知道当处理器发热变高,电阻值变大,SOC的功耗会呈现指数级增长,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要平衡功耗和性能来定一个合适的主频,
一个智能电子产品,实际的体验是要取决于很多方面的影响的,大致上影响最大的有两方面,一个是硬件,硬件性能的提升必然带来实际体验的提升,比如玩游戏不卡拉,切换微信和陌陌更快啦,开的聊天窗口也跟多啦(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找不到女盆宇啦),系统的流畅性有一半都体现在硬件上。还有一半自然是软件方面啦,软件的优化有点类似于老师对于学生的因材施教,假如张飞和诸葛亮同时拜了一位世外高人为师,那个世外高人让张飞被史书,让诸葛亮学习砍人技巧,我想大概这世外高人估计活不过一炷香就要被咱们大眼张一刀砍了了事,软件优化也是这么个道理,但是因为成本的关系软件不可能做到面对所有的硬件都出一款优化的版本,所以一本都只针对大部分硬件做优化,而苹果手机硬件都是统一的,软件厂商只需对着一种硬件进行优化就好啦,而安卓手机就不一样了,硬件参数千变万化,从低端到高端都有,产品免涵盖太广,软件厂商若是只面对其中一种硬件做优化就会损失大量客户,这样说你懂了木有啊?
【嘉乐的回答(0票)】:
谢邀,我不是专业人士,但是我从销售角度去辩证的来回答吧.
第一 任何存在的宣传都是为了更好的销售,市场上宣传的双核四核实际效果感觉还没有单核来的实在,这个就不用举栗子,随手拿个国产四核机就是知道了。
第二 核心数越多,主频越高,肯定意味着功耗的提高....台式机可以通过超频获得高频达到更强的性能,移动终端不一样,这玩意得看有没有电....所以,主频越高没有好处。
我好像还没回答问题:
主频越高,没有好处,但是也没有坏处。私以为现阶段手机要解决最大的问题就是功耗问题。手机一天一充简直不能忍!性能什么的.....过剩了吧....IPHONE的协处理器,TEGRE4的A7+A15,都是非常好的解决方案,但是说归说....用这些手机的人们你们不还是一天一充?
不是专业人士,先答这么多,谢谢大家,有问题请指出!鞠躬~~~(づ ̄ 3 ̄)づ
【苹果核的回答(0票)】:
好像题目和内容所提的问题不一样。
当然主频不是越快越好。要平衡电池续航和发热的问题。另外用户体验不是跑分,0.1S出画面和0.2秒出画面对用户没区别,但2S和4S就区别很大了。
苹果的设备主频低但用户体验好主要是因为苹果的iOS是基于C和OC开发的,效率高于Android 使用的Java。另外苹果的iOS的设计理念强调平衡,不一味地追求后台运行。iOS规定只有几种确实需要后台的应用可以在后台运行,其它应用一到后台就不占用CPU了,目的是保证前台的运行顺畅。iOS还有许多地方是强制保证用户体验的设计,如App退出时如果5S内不能自己保存完数据退出就会被操作系统强制退出,数据丢失是App设计不良的责任。Android这点不清楚,但Windows上就不考虑这些。
所以说软件和系统设计也是影响用户体验的最重要因素。现在软件的规模和复杂程度越来越高,软件公司为提开发高效率而牺牲运行效率,运行速度全部变成了硬件的责任,这是很大的误区。
所以,微软和google对大量的电子垃圾的产生和能耗的增加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我是一只鱼的回答(0票)】:
不一定,频率高虽然性能会更好,带来的副作用通常是发热高、功耗高。
过去的奔腾4就是高频低能的典型,面对amd64位处理器的竞争落败
因此,英特尔转型效率更高的酷睿架构一举反超。
智能手机上,更加重视散热和功耗,因此在手机性能过剩的今天,更多的消费者会关注续航和发热,从这个角度,频率高不一定是好事,性能均衡、价格低廉、功耗合理的soc才是将来最合适的
&&&&&本文固定链接:
【上一篇】
【下一篇】
您可能还会对这些文章感兴趣!
最新日志热评日志随机日志自主架构处理器有没有用?
稿源:PCOnline
对于手机处理器来说,大家不用过多关注核数与主频,应该把目光多投向架构与工艺。判断工艺优劣还是非常容易的,基本就是纳米数越小代表越先进,采用
FinFET晶体管比传统2D晶体管更好。但要判断架构优劣就比较难了,因为有公版和自主架构之分,公版架构了解清楚了命名规则大概就能知晓一二,自主架
构由于厂商不同,想从命名上判断就非常困难。
这些障碍最终阻碍了我们对于一颗SoC优劣的认识,到底是自主架构强还是公版架构好?不同自主架构间性能孰强孰弱?对于这些疑问,我们先从指令集聊起。精简指令集与复杂指令集的博弈CPU内部用来指导运算和优化的硬程序我们称之为“指令集”,它是CPU能够直接识别的最底层指令,分为复杂指令集和精简指令集两种。复杂指令集是通过设置一些功能复杂的指令,把一些原来由软件实现的、常用的功能改用硬件的指令系统实现,以此来提高计算机的执行速度,英特尔著名的X86架构就是典型的复杂指令集产物。在计算机刚诞生,部件昂贵、主频低、运行速度慢的年代,这能极大提升处理效率,但随着复杂指令集的日趋庞杂,这种结构越来越庞大,通用性、运行速度开始变差,于是另一种思路驱动的精简指令集就诞生了。精简指令集的思路是通过简化计算机指令功能,使指令的平均执行周期减少,把较复杂的功能用一段子程序来实现,从而提高计算机的工作主频,同时大量使用通用寄存器来提高子程序执行的速度,ARM公司ARM架构和Imagination Technologies公司的MIPS架构都属于这一体系。目前流行的移动处理器中,几乎全部采用的都是ARM架构,这种精简指令集架构带来了四大优势:一是体积小、功耗低、成本低、性能强;二是大量使用寄存器且大多数数据操作都在寄存器中完成,指令执行速度更快;三是寻址方式灵活简单,执行效率高;四是指令长度固定,可通过多流水线方式提高处理效率。ARM架构也分ARMv6、ARMv7、ARMv8等多代。基于ARMv6指令集设计出来的内核是ARM11,它被广泛用于早年的智能机上,尤其在诺基亚的塞班系统手机中特别常见。ARMv7则是新智能机时代使用最多的架构,我们熟知的Cortex-A7/A8/A9/A15内核都是这一架构的产物。ARMv8指令集发布于2011年11月,它在ARM历史上第一次支持了64位指令集,构成了苹果2013年能首发64位处理器A9的核心基础。而如今我们常见的手机自主/非自主处理器架构都基于arm指令集(除了少数的Intel核心手机为X86指令集)。手机处理器为何会有公版/自主之分虽然凭借ARMvX架构在移动领域奠定了一统的地位,但这家来自英伦三岛的公司并没有学着英特尔一样什么都亲力亲为,而是对外开放授权,让厂商根据自己的需要设计生产最终产品。作为授权,ARM将其分为两种,主流的是授权ARM设计好的IP内核,比如Cortex-A53/A72,厂商拿到此类授权后,只需根据需要选择核心数、总线互联、缓存就基本完成CPU部分的设计。所以我们把这种直接使用ARM设计好的内核方案叫做公版架构,联发科、三星、海思的芯片就属此类。另一种方案则是授权ARM架构,比如ARMv7/ARMv8,厂商获得这些指令集架构后,还得自行设计内核,之后再完成整个CPU部分的搭建。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自主架构,苹果、高通的大部分芯片就是这种方案的产物。第一种公版方案最大的好处是省时省力,节约成本。芯片厂商只需要跟着ARM的节奏走,就必然不会被落下,既能保障性能,又能以最快时间完成成品上市,同时还方便了稍懂手机的人判断芯片的强弱和定位。坏处一是丧失差异化,不能形成独家卖点;二是必须时刻紧跟ARM脚步,一旦落后就轻易被外界感知,瞬间打成低端淘汰的形象。第二种自主方案好处是灵活多变,厂商可以设计出比公版IP更好的单核性能和更低功耗,同时在总线互联上也拥有很高的自由度,发挥空间极大。但这种方案必须建立在芯片厂商烧得起钱、请得起人的前提下,花费很长时间才可能有超越公版的成果。本质上,采用哪种方案只是芯片厂商基于自身实力、财力、时间成本和最终产品需要作出的不同决策。有的厂商可能一直采用公版架构,但相关储备成熟后,它又可能转向自主研发,比如三星。而有的厂商,虽然一直钟爱自主架构,但在节奏被打乱时或者更看重成本的中低端芯片上,它又会回到公版架构,比如高通。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所以我们没必要把精力花在分辨架构的公版与自主,只要关注实际性能表现即可。实际性能不能一锤定音仅仅看架构就能代表实际的性能吗?其实并不是这样的。1、公版实际性能上,公版架构之间比较非常方便,大概可以归结为A72>A57>A15>A17>A9>A53>A35>A8>A7>A5,其中除了A15和A17内核为32位(A17在A12的基础上进行优化,性能接近A15,但功耗更低)外,其余内核命名一位的为32位的ARMv7指令集、两位为64位的ARMv8指令集。2、苹果但加入自主架构后,对比就变得复杂起来,我们首先说苹果的自主架构。苹果从A6处理器开始,就开了自主研发内核的先列,先是推出了基于ARMv7设计的Swift架构,它性能介于公版的A9与A15之间,比同期高通的Krait 300强。到了A7苹果更是展现了空前强大的设计能力,仅仅一年时间就设计出了领先对手一年的基于64位ARMv8架构的Cyclone内核,整颗A7芯片集成了超过10亿个晶体管,仅仅双核的配置性能就等同于四核的A15处理器。再到 6配备的A8芯片时,改进的Typhoon架构提升了处理器25%的性能,单核性能超过A57,多核性能也只稍微落后于八核心A57+A53的Exynos 7420和骁龙810。至于最新的A9芯片,采用了第三代64位架构的Twister内核,CPU性能比A8又提升了70%,单核性能提前领先于采用最新A72架构的麒麟950,至今仍是商用芯片中的最强的单核内核。3、高通另一个热衷研发自主架构的是高通。早在骁龙S1的年代,高通就在QSD8250采用了基于ARMv7架构的Scorpion内核,相较同期流行的A8/A9公版内核,Scorpion增加了部分乱序执行能力,支持异步对称多处理,在高主频、低功耗和加强浮点运算方面有突出的优势,具体性能略弱于A9。这套架构一直沿用了骁龙S1、S2、S3三代处理器,后期已经显得有些老旧乏力,于是高通又推出了Krait内核。Krait内核按时间先后分为Krait 200、Krait 300、Krait 400、Krait 450四代,都是基于ARMv7架构。第一代Krait用于骁龙S4处理器,它一个时钟周期可以执行三次fetch与decode操作,后端执行单元更是从Scorpion的三个增加到了七个,流水线从10级增加到了11级,实际性能略弱于15级流水线的A15。第二代Krait 300内核改进了分支预测模块、添加乱序执行引擎,带来了更好的浮点计算能力,用于第一代骁龙600上,性能接近A15,但功耗更低。第三代的Krait 400采用28nm HPM工艺制造,改进了内存控制器、延迟更小,还采用了频率更高的二级缓存,性能强于A15,我们熟知的骁龙800/801采用的就是这一内核。最后一代的Krait 450用于并不常见的骁龙805上,变化主要是把主频提到了夸张的2.5GHz。Krait 450之后,高通新一代的骁龙810因为竞争原因转向了公版A57内核,表现比较平稳。在即将上市的骁龙820中,高通终于推出了研发已久的Kryo内核,它是高通首个自主研发的64位内核,单线程性能比最新公版内核A72还强。4、其他另外,三星、英伟达也多少涉足了自主研发内核的行列。三星的猎户座芯片一直采用的都是公版Cortex内核,去年还凭借14nm工艺的Exynos 7420出足了风头。然而对一直注重研发的三星而言,肯定是不甘心只看着别人玩自主架构风生水起的,所以配备在即将亮相的三星S7上的Exynos 8890,就采用了基于ARMv8架构自研的Mongoose内核取代了A57,性能同样强于A72,和高通的Kryo不相上下。值得一提的是,在动物界,Mongoose指代的猫鼬正是高通此前Krait(金环蛇)的天敌。除了高通外,英伟达也在此前Tegra K1芯片的一个版本上用过自研的64位Denver内核,但由于上市较晚、功耗和缺少基带等原因,市面上几乎没有采用的机型。后来推出的Tegra X1又重新回到了公版A57+A53的大小核设计。总结经过上面的叙述和回顾,我们基本可以总结出这样的规律,自主架构通常比同期公版架构性能更强一些,但要说明的是,这种性能强指的是单核性能,而多核性能方面,八核设计的CPU无疑要强上许多。虽然自主架构好处良多,但真不是谁都能玩,即便是强如高通也传出下代骁龙830将放弃自主架构的传闻,虽然我不太相信它是事实,但也的确从侧面反映出自主设计需要投入资源的巨大。而作为消费者,只要它们销售的芯片处于同级性能就够了,实在没必要去锱铢必较那多几百的跑分,更没必要以是否自主研发为由互相攻讦。
[责任编辑:ugmbbc]
-5-4-3-2-1012345
当前平均分: 打分后显示
-5-4-3-2-1012345
当前平均分: 打分后显示
Advertisment ad adsense googles}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arm cortex a15架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