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如何完善网络渠道,推进品牌建设求国防的文章章

湖州市科学技术协会 - 文章正文
加快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李安安 更新日期: 来源:中国科协网 今日/总浏览:6/33
――在科普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日,根据记录整理)李 源 潮  今天,中国科协召开科普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很有意义,这项工作确实需要加紧推动。上午,我和尚勇等同志一起到北京35中高中部、金融街街道看了科普信息化应用情况,然后到新华网网络科普事业部看了科普信息化平台。刚才,延豪同志全面介绍了科普信息化建设的进展和下一步打算,丁平、刘勇、刘敏、嵇晓华、杨建荣、李春阳和范志红同志作了很好的发言,听得很有味道,很受启发。我有两个感觉,一是科普信息化大有空间,二是科普信息化大有可为,我们要适应信息传播方式的革命性变革,赶上科普信息化的时代潮流。  进入信息时代,信息化成为科技和生产力进步的主动力。从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三化”,到十七大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五化”,再到十八大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信息化一直都是党推进经济社会建设的重要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科协认真贯彻党和国家关于信息化建设的战略部署,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年)》为统领,带领各级科协组织和广大科普工作者积极推进“互联网+科普”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推出“科普中国”品牌战略,目前已接入全国62家优秀科普网站,新建20个科普信息化专栏;二是拓展网上科普渠道,包括网上科普专栏和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20多项移动科普渠道,中国数字科技馆也进行了虚拟体验方面的探索;三是积极构建开放协作的科普信息化工作格局。在财政部的支持下,通过战略合作、招投标等方式引进新华网、腾讯、百度、果壳等互联网知名企业;通过学会组织、项目引导等方式调动科技工作者积极性,范志红同志就是积极献身于科普事业的优秀科技工作者代表;通过科普创客空间、竞赛活动等方式吸引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广泛参与。总的看,科普信息化建设呈现蓬勃发展的好势头,对各方面的贡献要给予表扬,对各级科协组织和广大科普工作者的努力要充分肯定。  党中央对科普工作高度重视。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为科协工作包括科普工作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制定“十三五”规划的建议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科普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树立和落实五个发展特别是创新发展,必然要求以人为本的创新,这也是科普事业改革创新的重要指导。下面,我就科普工作贯彻落实中央精神,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更好服务发展大局、服务人民群众,讲几点意见。  第一,落实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保持科普工作的先进性和群众性。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讲话的核心要求。不同群团组织、不同工作领域,贯彻落实“三性”要求的重点有所不同。对科普工作来说,保持和增强“三性”,最重要的是跟上科技发展的步伐,适应群众不断增长变化的需求。一是要与时俱进保持科普传播的先进性,包括技术先进性、手段先进性和理念先进性。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科普要传播先进生产力,自身必须保持先进性,否则就会落后时代,无法完成担负的责任。目前,科普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和社会信息化进程相比,技术、手段、理念都还显得滞后。保持科普的先进性,从技术上看,目前重点是数字技术与全息技术的应用。比如,腾讯网介绍的科普移动化、游戏化、视频化,都是利用新技术的有益尝试。从手段上看,重点是网络手段与电视手段,互联网增长最快,电视受众最多。比如电视节目“最强大脑”,以娱乐化的方式激发观众的兴趣,也是很好的科普创新。从理念上看,重点是强化体验与互动。上午在北京35中,我问两个高一学生科普游戏怎么样?他们说比考试有趣,但与网络游戏相比还是枯燥一些。看来,在体验和互动上还要下功夫。二是科普要适应社会的变化,紧密联系群众,有效服务群众。过去搞科普,先是到马路边办专栏,后来建科技馆,搞科普大篷车下农村,都很受群众欢迎。现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大多在网上、在手机上,科普要跟着群众走,科普阵地要与群众活动的空间一起转移。目前,中国网民达到6.68亿,通过网络获取科技信息的公众比例从2010年的26.6%提高到2015年的53.4%,也就是说,多数科普对象在网上。科普工作上网,建设“网上科普”或“互联网+科普”,才能与科普对象保持紧密联系,提供有效服务。青少年是科普的重点,科普工作要追着青少年的兴趣走,不仅要上网,还要有知有趣有用,否则青少年就会“过门不入”。无论是网上科技馆,还是数字科技馆,“门”要开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兴趣上。当然,青少年的兴趣也要科普来引导。  第二,抓住难得时代机遇,推进科普事业特别是科普信息化加快发展。中国科普事业是一个紧跟时代进步、不断创新发展的过程。上个世纪50年代主要是办科普宣传栏、黑板报、报刊连环画,60年代科普读物、科普电影成了主流,70、80年代开始建科技馆、科普基地,90年代有了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电视节目。新世纪以来,科普信息化成为科普事业发展的时代标志,很多高校、科研院所、企业都办科技网站,开展网上科普服务。目前来看,科普信息化建设又面临一波难得的时代机遇。一是国家发展的机遇。我们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将推动科普事业特别是科普信息化的大发展。2010年中国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为3.27%,2015年提升到了6.20%,2020年的目标是达到10%――这是进入创新型国家的门槛。上午新华网看到“科普中国实时探针”统计分析,网民关心的科普内容,第一位是健康,第二位是环保,五个发展将带来对科普信息化的强大需求。二是社会建设的政策机遇。科普是面向大众的科技教育,对教育、科技、人才、文化事业发展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文化强国,各种投入和政策支持的力度越来越大,其中都要给科普留有相应的份额。三是社会信息化发展的机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广泛应用,移动互联、社交网络、线上线下(O2O)等传播方式异军突起,互联网给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都带来革命性的变革。科普中国要乘上社会信息化的时代快车,在社会信息化进程中有为有位。四是市场机制创新的机遇。市场机制创新配置资源的动力是巨大的,互联网时代近似“零边际成本”的扩容,不断造就数以亿计、活力旺盛的信息化市场力量。像百度新开发科学大观园,投入边际成本很小,但产生的效益是巨大的。科普不能光靠政府和群团干,要善于运用市场机制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三,以科普信息化为核心,制定好“十三五”时期科普发展规划并且纳入国家规划。任何一项国家事业的发展,都要有规划,这也是国家治理的经验。国家正在制定“十三五”规划,中国科协制定科协事业发展规划,包括科普发展子规划,很有必要。你们起草的科普发展规划(年)讨论稿总的很好,一个核心、两个目标、四个理念、六项工程、四大保障,系统全面,重点突出,前瞻性、指导性和操作性都比较强。制定科普发展规划要以国家创新为导向,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个大局服务;以群众关切为主题,满足群众的科普需求特别是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和获取科技知识的需求;以政府政策为支柱,发挥好科协等群团组织参与社会建设的职能;以市场机制为动力,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投入科普事业,最关键的是以科普信息化为核心,引领建设中国现代科普体系。科普发展规划要发挥应有作用,一要与国家规划合拍,二要符合科普事业的发展规律,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你们这一期科普发展规划可以叫科普信息化发展规划,这样目标明确、用力集中、重点突出,可以取得比较好的效果。一是规划的指导思想要突出科普信息化的引擎地位,使信息化成为科普创新、提升、协同、普惠的强大引擎。二是重点科普工程要突出信息化引领作用。规划稿提出的六项重点工程,有的本身就是信息化建设工程,比如排在第一位的互联网+科普建设工程;有些是传统科普工作,像科普创作、科技馆体系建设、科技教育体系提升、科普传播协作、科普惠民服务拓展,这些工程也要以信息化建设为引领。你们在腾讯网上创办的科普创客空间,激发了科普创作者的创意和热情,探索了繁荣科普创作的新路子。三是通过改革创新解决制约科普信息化的难题,推进科普机制创新。科普信息化将带来科普机制的创新变革,比如,建立扁平化、跨界融合的组织机制,个性化、泛在化的服务机制,众筹、众包、众享的参与机制等。我们要转变观念、解放思想,推进改革、探索创新,解决机构设置、资源配置、工作模式、工作习惯等方面的不适应问题。比如,很多地方包括一些欠发达地区都花不少钱建了科技馆,这是科普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但现在面临信息化的挑战,怎么用好这些科技馆,能为群众服务,要有机制甚至是体制上的创新。四是科普队伍建设要突出提升信息化能力这个关键。科普信息化建设离不开资金、技术、政策,但是关键在人才。“知乎”网有1000多万用户,经常回答问题的占10%,能得到认同和点赞的占1%,也就是10万人。如果全国6亿网民算,“科普中国”至少需要有数百万高素质的科普信息化骨干。建议研究预测未来科普信息化人才发展需要,不仅要有定总量目标,还要定分类目标,提出实现目标的政策措施。  总之,制定科普发展规划是个系统工程,要与国家“十三五”规划要求相一致,要与部门制定的科技、教育、文化等事业发展规划相衔接。中国科协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将科普发展规划纳入到国家和相关事业发展规划中去。要加强对全系统制定科普发展规划的指导,统筹利用科普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地方科协要根据本地发展需要制定科普发展规划,使之纳入地方发展总规划。  第四,加大建设力度,把科普信息化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科普信息化要靠建设,要落在应用上,确保见实效。要围绕科普信息化的目标任务,抓几件实事。一是要落实科普信息化建设的财政支持。今年你们搞的20个信息化专项,财政投入了2.1亿元。规划稿提出到2020年东中西人均科普经费的标准,这个标准怎么定,经费怎么落实?既要有一个整数,也要有一个合理增长机制,科目列支是在科技预算还是教育预算,还是分列在几个预算中,要同财政部门研究协商予以落实。二是要抓好科普信息化建设的龙头工程和示范项目。规划稿提出的“互联网+科普”建设工程是科普信息化的领头工程,要做好项目策划,合理布局,加快建设。我这次去上海,看到正在拍“三体”科幻电影。“三体”这个题材很好,希望能拍出一部或几部有较多科技内容、较高科普水平的大片。除了科幻电影,科普游戏、科普动漫也都大有可为,要加快推进,实现突破。三是要动员各方力量建设依托网络的数字科技馆。要用数字化、信息化的手段改造提升数字科技馆,增强体验、互动、服务,把科普信息服务与网络连起来,争取办成线上线下融合,做到在家上网也能进馆,进馆也能用网,靠网上资源大大丰富科普内容,让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觉得能用、好用,经常使用。地方科技馆开发科普内容的手段有限,也可以考虑由中国科技馆组织力量创作信息化的科普内容,各地科技馆一同分享共创。四是要抓好科普信息化的落地。科普信息化要进社区、进乡村、进中小学、进家庭,尤其要努力覆盖基层和偏远地区。基层和偏远地区对科普的需求很强烈,但科普资源要比大城市落后很多,要发挥信息化的传播优势,加强基层和偏远地区的科普服务。要大力宣传表彰为科普信息化事业热忱奉献的优秀科技工作者特别是面向基层群众、深受青少年欢迎的先进典型,鼓励更多科技工作者加入科普创作和服务队伍。要注意采用群众推荐、群众评选的方式,发现和激励科普爱好者、科普创作者、科普志愿者,发动群众发掘壮大科普力量。要探索建立众筹、众创、众扶的科普信息化工作机制,把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和广大科普工作者、志愿者、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合力推进科普信息化。  科普信息化建设关系国家的创新发展。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加大支持和保障力度,领导干部要当好科普的“后勤部长”。中国科协和各级科协组织要解放思想、推进改革、大胆创新,加快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您是本站第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 湖州科协
地址:湖州市仁皇山新区仁皇山路(市科技馆内) 邮编:313000 电话:
技术支持:湖州市信息中心 电话:南通日报数字报纸文章
& & & & & & & &
第A05版:版面
&&&&&&&&&&
中共南通市委关于制定南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上接A4版)突出创新、开放、绿色开发,坚持港产城同步开发,高标准建设通州湾江海联动开发示范区,重点加大产业项目招引和配套设施建设力度,努力建设长江经济带北翼桥头堡、江海联动现代物流集聚区、江海产业联动发展先导区、陆海统筹综合配套改革先行区。  创新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完善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健全有利于合作共赢并同国际贸易投资规则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复制用好上海自贸区建设经验,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深化开放型经济体制改革和商事制度改革,推进“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全面实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和通关一体化,推进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加快发展综合保税区,努力成为上海自贸区辐射带动的先行区。以贸易便利化、投资自由化、金融国际化、行政高效化为重点,深化叠石桥国际家纺城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引导支持贸易与制造互动、试点区域与周边区域联动,促进产业链发展和贸易方式创新,加快联网信息平台、海关监管场所等配套设施建设,推动内外贸融合、线上线下融合、大电商与大物流融合,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打造江苏面向世界的区域性重要外贸基地。  (七)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深入落实国家和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战略部署,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优化城镇结构和城乡空间体系,加快建设沿江城市带和沿海城镇轴,促进城镇化从数量规模向质量内涵转变、从空间扩展向全面发展转变、从重视城市建设向注重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转变。  着力提高中心城市首位度。围绕建设长三角北翼中心城市,在共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中找准定位,集中力量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市,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繁荣发展新城区,改造提升老城区,推动周边镇(街)加快融入主城区,形成“一核四片区”紧凑型的大城市格局。做大做强市区经济,因地制宜实施“优二进三”,引进和发展适宜城市发展的高端产业,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良性互动、产业与城市深度融合,形成若干竞争力较强的产业板块,发展楼宇经济、总部经济,加快提高中心城市经济贡献度。结合智慧城市建设加大设施投入,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提升濠河、狼山景区和重要景观建设管理水平,增强城市开放、商务、文化、生态、旅游、宜居、宜业等综合服务功能。放宽进城落户政策,引导高素质人才向中心城市集聚。完善快速路网系统建设,科学规划、积极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创建全省公交优先示范城市,逐步解决停车难、乱停车的问题,优化形成立体、现代、快捷、绿色的城市交通体系。  加快培育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坚持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大力发展特色县域经济,推动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成为城乡一体化的重要节点、县域经济的重要增长点。注重县城内涵发展,推进建成区有质量的适度拓展和人口较快增长,实现产业与城镇充分融合发展,完善功能配套,建设品质之城。加大对国家和省新型城镇化改革试点镇、省级以上重点镇、市级中心镇、沿海前沿区镇发展的指导支持,挖掘城镇发展空间和资源潜力,盘活老镇区存量资源。深化新型城镇化相关领域改革,注重在产城融合、要素集聚、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率先探索,支持有条件的镇发展成为小城市,指导海安开展全国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探索和推广如皋长江镇、启东吕四港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经验。  提升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把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理念融入城镇规划建设,实现市县和城乡建设规划与主体功能区、产业布局、土地利用、生态环保等规划相互衔接、多规合一。坚持集约节约建设,合理控制开发强度,从城镇发展、民生急需的事情办起,提高城镇开发综合效益。加快雨水蓄排顺畅、合理利用的海绵城市建设,统筹规划地上地下空间开发,稳步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推动管线安全水平和防灾抗灾能力明显提升。完善镇村生产、生活、生态功能,注重地方特色保护和乡土风貌塑造,让人们记得住乡愁。把精致化、智能化贯穿到建设管理各个环节,优化完善城管执法体制,构建以人为本、管建并举、共治共享的城市治理模式。  深入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开展“强富美高”新农村创建活动,加快城乡规划、产业布局、资源配置、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社保、生态文明、社会治理一体化,不断缩小城乡发展差距。调优镇村布局规划,强化规划约束力和引领力。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引导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权利和义务。建立财政用于民生支出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同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机制。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支持引导其依法自愿有偿转让上述权益。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实现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加快公共服务资源、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执法管理力量向农村和城乡结合部倾斜。结合重大基础设施、产业项目建设和农田向种养大户流转,稳妥推进农民住宅按规划集聚建设。  三、持续改善民生,着力加快“百姓富”  落实民生共享战略,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把改善民生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内容,深入实施民生幸福工程,坚持为民办实事与制度性安排相结合、政府主导与社会力量参与相结合,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推动民生建设迈上新台阶。  (一)大力促进就业创业。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健全覆盖城乡的人力资源市场和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创造更多就业岗位,重点推动青年人就业,努力实现既有数量又有质量的就业,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实施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开展贫困家庭子女、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农民工、失业人员和转岗职工、退役军人免费接受职业培训行动,着眼产业需求创新技术工人定向培养模式。充分激发南通深厚的民间创业基因,进一步推动全民创业,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产业,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和创业引领计划,带动青年创业就业。构建新型和谐劳动关系,依法保障职工基本权益,维护劳动者平等就业权利。  (二)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深入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实行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的政策,鼓励促进按劳分配和多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明显增加低收入劳动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完善最低工资增长机制和适应机关事业单位特点的工资制度。着力提高经营性收入,多渠道提高财产性收入,稳步提高转移性收入。坚持高水准推进新一轮脱贫帮扶工作,强化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实施低收入农户和经济薄弱村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对丧失劳动能力、因病致贫等相对贫困家庭实行分类扶持,对相对贫困人口应保尽保;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强经济薄弱村内生发展动力。支持慈善事业发展,动员社会力量开展社会救济和社会互助、志愿服务活动。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关爱服务体系。  (三)建设教育现代化示范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提高质量为核心、促进公平为重点,深化教育改革,强化素质教育,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加大普惠性幼儿园建设力度,完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普通高中特色化发展。保障残疾儿童少年、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等群体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对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除学杂费。创新发展职业教育,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优化高等教育学科专业布局和人才培养机制,吸引国内外知名高校来通合作办学。推进高校协同创新,提高服务地方发展能力。发展社会教育,畅通全民学习、终身学习通道。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加强师资队伍特别是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健全教师管理和激励机制。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开发共建共享。  (四)推动健康南通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行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深入推进市级和如皋等地国家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指导启东完成省综合医改试点,基本建成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坚持公益性,破除逐利机制,建立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通过多种形式降低大病慢性病医疗费用。建立现代药品供应及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坚持中西医并重,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在全社会倡导尊重医生、文明就医的风尚,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支持社会力量办医,满足群众多层次医疗服务需求。优化城乡医疗资源配置,积极探索并完善分级诊疗、医疗联合体、互联网医疗等新型服务模式,加强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推进全科医生、家庭医生、电子健康档案和急需领域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工作,促进医疗资源向社区、农村流动,健全上下联动、衔接互补的医疗服务体系。打响长寿品牌,发展健康经济。加快建设体育强市,发展体育事业产业,深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强化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育,加快发展青少年足球,增强全民体质。落实食品安全战略,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以安全、保供、价廉、便捷为基本要求,持续抓好菜篮子工程建设。  (五)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和职工基础养老全国统筹为契机,以提升待遇水平和保障制度有机衔接为重点,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城乡一体化,健全社会保险待遇确定和正常调整机制,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不同群体之间待遇水平差距。强化以五项保险为重点的基本保障,发展以年金和商业保险为重点的补充保障,促进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和城乡统筹,建立城乡居民统一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完善重大疾病医疗等专项救助制度,全面实施基本照护保险制度,规范以低保为重点的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制度,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保工作,深化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落实国家关于实行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的政策。统筹推进救孤、济困、优抚等福利事业发展。完善住房保障制度,提高住房公积金覆盖率,提高动迁安置房建设质量、品位和效率,有序推进多元安置,实现城镇常住人口住房保障应保尽保,加快实施危旧住房、老旧住宅小区和城中村改造。  (六)优化人口结构减缓老龄化。落实人口发展战略,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提高妇幼保健、托幼等公共服务水平。帮扶存在特殊困难的计划生育家庭。注重家庭发展。大力吸引有较高素质的外来年轻人口。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弘扬敬老、养老、助老社会风尚,加强规划和政策扶持,创新养老服务体制机制,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积极鼓励居家养老,重点发展社区养老,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养老,加快适老住区建设,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探索虚拟养老等多种服务模式,推动各类市场主体增加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产业,创建省级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区。  四、更高水平建设生态文明,倾力打造“环境美”  深化拓展可持续发展战略内涵,深入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工程,推进美丽南通建设,走出一条生态文明和经济发展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新路。  (一)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建立全市主要生态功能区,突出抓好生态空间管控与保护,严守城市开发边界、耕地保护和生态保护三条红线,优化布局生产、生活、生态三类空间,推动产业从限制、禁止开发区域有序转移。运用国家逐年减少长三角地区建设用地增量倒逼机制,坚持锁定总量、控制增量、优化存量、提高质量,推动重点开发区域提高产业和人口集聚度,重点生态功能区实行产业准入负面清单。科学划定海洋生态红线。加强水生态保护,加强湿地保护与修复。持续开展植树造林,提高林木覆盖率,推进城镇园林绿化,建成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二)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突出生产方式的绿色化,实施更严格的环境准入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和产品能耗限额标准,实行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实施全民节能行动计划。按照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经济产业化的要求,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控制重点行业碳排放,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优先发展绿色能源等节能环保产业,推行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园区循环式改造,促进产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和再制造产业化,推动绿色经济加快发展。突出生活方式的绿色化,加强资源环境国情市情和生态价值观教育,培养公民环境意识,推动大众养成绿色出行、绿色消费、厉行节约、低碳生活的习惯。  (三)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把维护群众生态权益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要求,坚持铁腕治污,持续改善群众普遍关切的生态环境。实施蓝天行动计划,以PM2.5防控为重点,加强工业废气污染协同治理,控制扬尘污染,加强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推广使用清洁能源、新能源汽车,加快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努力提升大气环境质量。实施清水行动计划,完善“双水源”体系建设,提高水功能区达标率,推进工业污染源全面稳定达标排放,加大区域性污染排放整治力度,加强饮用水源、重点流域和地表水、近岸海域保护与污染治理,开展城乡河道集中整治行动,进一步推进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实现城镇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全覆盖和稳定运行,探索实施达标尾水深海排放。实施绿地行动计划,强化重金属污染防治和危险化学品、危险废物管理,加强企业污染场地治理与修复,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不断改善土壤环境质量。综合整治城乡环境,实施村庄环境改善提升行动,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进种养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置,完善农村环境长效管理机制,建设美丽乡村。  (四)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深化生态环境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完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生态环境监管、资源环境生态红线、生态保护补偿、政绩考核、责任追究等制度,基本建立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以行政区为单元,建立空间规划用途管制、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差异化绩效考核等构成的空间治理体系。完善环境信息发布和重大项目公示、听证制度,严格执行环评、稳评、安评等项目实施规范程序。完善生态受益地区与保护地区之间、流域上游与下游之间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实施环境网格化管理,提高生态环境监测预警预报能力,健全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机制。加强环境综合执法监管,依法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五、注重文化建设和社会治理,努力促进“社会文明程度高”  顺应社会发展进步、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和社会治理创新,提升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为“十三五”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  (一)加快建设文化强市。落实“三强两高一前列”的要求,深入实施文化建设工程,突出思想引领、全民参与、融合发展,推动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加强先进思想文化引领。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大力弘扬“三创三先”江苏精神和“包容会通、敢为人先”南通精神。加强公民人文素质教育,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强化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和管理,坚持正面引导与依法管理相结合,发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净化网络环境,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放大精神文明“南通现象”群体效应,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推动形成良好的政风、行风、校风、社风、乡风、家风,开展“扫黄打非”,推进社会志愿服务制度化,重视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狠刹封建迷信、大操大办、赌博等风气。从建设规划、教育引导和规范管理入手,依法整治违建寺观,深化殡葬改革。以长效机制引领文明城市常态化建设,推动各县(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建国家和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和城乡文化一体化。增加公共文化投入,建设市文化艺术中心等一批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推动政府向社会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引导文化资源向基层倾斜。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南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打造一批文化艺术精品。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事业,推进地方智库建设,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  培育壮大文化产业。加强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建设,打造骨干文化企业和文化品牌,加快海峡两岸文创产业合作区建设,培育形成一批文化产业集聚区。引导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调优文化产业结构,促进文化与科技、信息、旅游、制造等融合,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探索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生产经营机制,健全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体系。  弘扬江海特色文化。深入挖掘、研究江海文化,主动保护、传承江海文脉,积极弘扬、传播江海文明,与时俱进丰富开放与务实、大气与精细、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江海文化内涵,增强江海文化的认同感、凝聚力。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历史文化街区建设与保护,开展地方史教育,推动唐闸工业遗存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重视对文化遗产、文物资源和档案资源的保护利用。运用现代科技、新媒体等改进创作、生产和传播方式,推动江海特色文化创新。加快文化走出去步伐,构建多层次、宽领域、官方与民间并重的对外文化交流体系。  (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加快形成政府诚信为表率、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建设为重点、信用服务为支撑的诚信南通社会信用体系。深化政务诚信建设,完善政府服务承诺制和行政问责制,提高政府公信力。深化商务诚信建设,实行企业信用等级分类管理制度,营造诚信市场环境。深化社会诚信建设,建立完善自然人在经济社会活动中的信用记录,引导职业道德建设与行为规范。深化司法公信建设,全面推行阳光执法,建立司法公信责任制度。基本建成覆盖全社会、互通共享的信用信息系统。普及诚信教育,弘扬诚信文化,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  (三)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深入实施社会治理创新工程,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培育和规范发展社会组织,引导社会力量和群众自治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强化县镇村社会治理服务平台运行,完善扁平化管理网格化服务,增强社区服务功能,加强村级综合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深化社会矛盾纠纷化解机制,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机制和渠道,在保护公民合理诉求的同时,依法惩处诉访活动中的违法犯罪行为。牢固树立安全发展观念,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健全安全生产、道路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防灾减灾救灾、社会治安防控、信息网络等公共安全体系,严格落实责任和管理制度,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  (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逐步实现全体公民在社会发展各方面享有平等的生存和发展权利。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未成年人、老年人、妇女合法权益,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  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市,为建设新南通提供有力支撑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市“双轮驱动”,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发展活力,提高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和法治手段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  (一)打好全面深化改革攻坚战。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确保到2020年完成全面深化改革各项任务。  深化陆海统筹发展综合改革。在陆海资源要素配置、陆海产业协调发展、陆海生态环境保护、统筹城乡发展等领域大胆突破,率先形成陆海统筹发展的体制机制,争取国家对陆海统筹发展的更多支持。加快市场配置陆海资源要素改革,发展土地和海域、产权、资本、技术、中介服务等市场,推进土地征使用制度、同一乡镇村庄建设用地布局调整试点等改革,构建保障有力、富有活力、流动有序的要素市场体系。  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坚持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着力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加快以事前审批为主向以事中事后监管和服务为主转变;深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试点,构建清晰的执法职责体系,推动执法力量整合和重心下移,提高执法效率和监管水平。推进经济结构性改革,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提高资金使用管理绩效。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体制。以便利化、均等化、社会化为方向,加大政府向社会组织转移职能力度,健全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机制。整合建立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提高公共资源配置效率和效益。推进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加强价格监管,落实全面放开竞争性领域商品和环节价格的政策。  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深入实施名企、名品、名人“三名”工程,更大力度支持民营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鼓励民营企业依法平等进入更多领域,更好激发非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和创造力。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动国有资本合理流动优化配置,促进国资、外资、民资相互融合,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减少政府干预企业决策的行为和涉及企业的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和规范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依法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利益、企业家财产权和创新收益。构建健康良好的新型政商关系,确保企业得到应有的支持与服务。  推动改革举措落地见效。鼓励和支持各地各部门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对实施的重大改革措施,开展督察和跟踪问效。着力抓好现有改革试点,总结改革做法和经验,形成一批制度性成果,同时争取更多改革列为国家和省级试点,充分发挥试点对全局性改革的示范、突破、带动作用,打造具有南通特色的改革品牌。  (二)全面推进依法治市。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丰富拓展法治南通建设内涵,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稳妥开展地方立法。探索建立地方立法体制,制定五年立法规划。坚持党对地方立法工作的领导,建立党委对地方立法重大问题的决策程序,构建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配合、社会参与的立法工作机制。严格按照法定权限行使地方立法权,确保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法律要求。建立完善与法律法规相衔接、体现时代特征、富有南通特色的法规和规章,提高立法质量。  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建立权责统一、运行高效的依法行政体制。完善和坚持“三重一大”等决策程序,健全重大决策听证制度,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建立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和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度,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积极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创新行政复议工作机制,完善并坚持行政机关负责人依法出庭应诉等制度。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众政府信息知情权,加强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提高公正司法水平。支持法院、检察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和量刑规范化改革,规范自由裁量权行使。探索人民群众参与、监督、评判司法的途径和方式,构建阳光司法机制。强化人权司法保障,依法保障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权利。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完善人民监督员制度,规范司法行为。  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市的长期基础性工作,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完善“谁执法谁普法”工作机制,增强全社会特别是公职人员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观念。深入开展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和各行各业、基层法治示范点等创建活动,健全法治惠民网络,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七、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十三五”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顺利实现“十三五”发展目标,党的领导是根本政治保证。各级党组织要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迈上新台阶任务要求,深入实施党建工作创新工程,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党建,推动思想建党和制度建党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各级党委(党组)的领导核心作用、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凝聚改革发展强大合力。  加强党委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制度化建设,完善研究发展战略、经济形势、重大政策等工作机制,提高谋全局、抓大事和科学决策水平。推动各级干部掌握和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掌握和善于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新科技、新知识,加强对改革发展稳定重大问题的谋划和推进,增强把握和运用市场经济规律、社会发展规律、自然规律的能力,提高领导科学发展、做好群众工作、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  坚持从发展需要出发,配强班子、建好队伍,注重选拔培养政治强、懂经济、善治理的领导干部。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健全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考评机制,激发干部干事创业,推动干部能上能下,着力解决一些干部不作为、乱作为问题。重视加强各级党组织建设、干部队伍和党员队伍建设,坚持政治属性与落实服务功能并重,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深入开展领导干部“三解三促”等活动,努力在服务群众中教育、引导和团结群众。  始终坚持把党的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管党治党的各项制度,切实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教育干部自觉践行“三严三实”,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委十项规定精神,(下转A6版)
本站网址:.cn/ 南通日报网络科 E-mail:.cn
南通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求国防的文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