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苏丹红是什么一号及其检测方法"是多少卷的?

苏丹红一号及其检测方法--《肉品卫生》2005年05期
苏丹红一号及其检测方法
【摘要】: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TS207.3【正文快照】:
今年2月18日,英国食品标准局紧急责令召回享氏和联合利华在内的359个品种(目前为618个品牌),称其含有苏丹红一号。2月23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出通知,要求加强对含有苏丹红一号的食品监管,严防其进入中国市场。3月2日、3日北京检测发现,享氏美味源(广州)公司生产的批号为2003年7月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潘卫东;;[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徐志祥;王硕;方国臻;;[J];中国调味品;2006年09期
冯新昌;;[J];卫生职业教育;2006年17期
初晓娜;李彦;孙革秀;赵燕飞;;[J];中国兽药杂志;2007年08期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江彤;陈伟;;[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6期
陈良冬;李雁;袁宏银;庞代文;;[J];癌症;2006年05期
郭利军,王晶,申元英,王涛;[J];大理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王炫,沈骎;[J];化学教育;2005年05期
刘永波;赵海峰;张明霞;;[J];分析试验室;2006年04期
郭桢,彭聪,徐小艳;[J];广东农业科学;2005年02期
李军,袁航,赵奎,洪霞,刘艳梅,马岚,白玉白,李铁津;[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3年07期
褚佳强,张卫华,俞耀庭,朱伯儒,陈长治;[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4年08期
喻凌寒,牟德海,李光宪,阎世平;[J];光谱实验室;2004年06期
刘耀驰,项伟中,徐伟箭;[J];化工学报;2004年10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毛黎娟;[D];浙江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彭碧宁;梁玉英;冯家望;丘琼;陈晏;;[J];现代食品科技;2011年06期
潘高月;;[J];科技传播;2011年17期
田玉平;武晓剑;;[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11年07期
张瑞玲;郝杰;罗世芝;张云霞;刘云国;;[J];农产品加工(学刊);2011年10期
蒋丽施;;[J];肉类研究;2011年01期
严瑞东;谢岩黎;王金水;张鑫潇;;[J];农业机械;2011年23期
胡红梅;王雅静;齐洪林;王鹏;张海鹏;程榆茗;;[J];肉类工业;2011年08期
陈静;孙健;;[J];中国食品工业;2010年10期
任春明;孟橘;田玉霞;;[J];中国油脂;2011年07期
梁宝爱;武向勇;孙丽萍;;[J];大众标准化;2007年S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马淑玲;刘力;王丽英;任亚琪;李春昊;王会冲;杨光;周鑫;宋雅芬;;[A];“科技支撑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现代畜牧业”论文集[C];2012年
王建平;洪晨跃;苏洪伟;郑宇英;;[A];第十届陈维稷优秀论文奖论文汇编[C];2007年
潘志芳;;[A];北京食品学会2004年论文集[C];2004年
郑申西;刘巧;陈柯星;郑艳影;;[A];2005年全国有机质谱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胡子豪;励建荣;;[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五届年会暨第四届东西方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任俊琦;贺稚非;卢彩霞;赵季;刁雪洋;;[A];重庆微生物学会第九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朱军莉;叶丽芳;孙群;熊春华;励建荣;马永军;;[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王强;曹炳波;刘小闹;李金城;;[A];2008印刷版材发展技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章建军;付有利;;[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河南)食品论坛论文集[C];2008年
尹淑涛;薛文通;张惠;;[A];2007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分会学术年会暨中国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产学研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通讯员 吴敏 林建忠 记者 张小燕;[N];厦门日报;2005年
方烨;[N];经济参考报;2006年
陈晓静?苏志明;[N];中国质量报;2007年
李涛;[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6年
康启来;[N];中国包装报;2002年
顾钢;[N];科技日报;2009年
李选刚 吴森明;[N];中国食品报;2010年
周清春;[N];科技日报;2008年
周祥;[N];消费日报;2006年
曹吉根;[N];中国质量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孙秀兰;[D];江南大学;2005年
王晓宇;[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关荣发;[D];浙江大学;2006年
李研东;[D];吉林大学;2009年
何梅;[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8年
郑秋月;[D];沈阳农业大学;2009年
杨大进;[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邓舜洲;[D];南昌大学;2006年
郝凯;[D];江南大学;2006年
马良;[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春香;[D];中南大学;2012年
朱立鑫;[D];南昌大学;2011年
庞艳玲;[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刘伟;[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杨玉霞;[D];广西大学;2007年
林菲;[D];江南大学;2011年
赵丽娜;[D];河南科技大学;2011年
孙硕;[D];吉林大学;2012年
范祚舟;[D];南京大学;2012年
蔡其洪;[D];厦门大学;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试卷代号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上传于||文档简介
&&试​卷​代​号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7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您所在的位置: &
2005食品安全拍案惊奇 还有多少苏丹红将会重来
  -惊奇一:1996年我国食品添加剂卫生标准就明令禁止使用苏丹红,然而10年之中我国食品质监专家从未检测过苏丹红
  -惊奇二:许多企业异口同声说“我们没有苏丹红”,话音未落苏丹红在各地纷纷露出马脚
  -惊奇三:有关部门说苏丹红是洋玩意,没过多久被查出的苏丹红均为本土生产
  -惊奇四:苏丹红风波未平,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又发布“丙毒”警告,然而“丙毒”的危害在中国还未引起重视
  -中国对苏丹红的追杀围剿源于英国对含有苏丹红一号产品的大规模召回
  日,英国食品标准署就食用含有添加苏丹红色素的食品向消费者发出警告,并在其网站上公布了亨氏、联合利华等30家企业生产的可能含有苏丹红一号的359个品牌的食品。截至2月21日,清单上的产品增加到了419种,近日该清单上的产品又扩大到618种,这些产品包括虾色拉、泡面、熟肉、馅饼、辣椒粉、调味酱等。英国食品标准署不仅要求立即召回这些产品,而且还要求销售这些产品的商家立即将其下架,否则追究法律责任。此消息一经传出,全球哗然,并引起中国的高度关注。2月23日,中国也对苏丹红一号下达了追杀令,一个星期后,含有苏丹红一号的食品首先在北京被查获,由此揭开了中国对苏丹红一号实行从生产、流通、餐饮各环节拉网式围剿行动的序幕。
  苏丹红可致癌是新闻吗?
  苏丹红可致癌不是新闻,是新闻的是,在我们将苏丹红列为食品禁用物之后10年,我们从来没有查过苏丹红,不仅如此,事到如今,我们甚至连认定苏丹红的方法和标准都成了问题。
  实际上,有关苏丹红有致癌性的事实并非新闻。早在1996年,我国出台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就规定,禁止将苏丹红一号作为食品添加剂用于食品生产。既如此,为何苏丹红一号仍然大量存在于我们的食品中呢?
  由于“苏丹红一号”具有毒性较强的致癌物,自1995年以来,欧盟和其他一些国家已开始禁止在食品中添加“苏丹红一号”染色剂。1996年,我国出台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就规定,苏丹红绝对禁止用于食品生产。
  人类首次因“苏丹红一号”而引发的食品召回事件发生在2003年6月。当时,法国发现英国某公司出产的辣椒制品中含有“苏丹红一号”,因此要求其立即召回这种产品。尽管那次的召回行动规模不及英国的这一次,但是它却改写了欧盟的进出口条例。欧盟规定,从2003年7月起,凡进入欧盟各国的辣椒粉都要出具不含“苏丹红一号”的证明。
  去年6月14日,英国食品标准管理局也曾向消费者和贸易机构发出有关苏丹红一号的警示,原因是此前该局在超市一批新食品中发现了“苏丹红一号”这种含有潜在致癌物的色素。英国食品标准管理局不仅要求食品生产厂商必须继续警惕红色污染,还重申严禁使用含有潜在致癌物、禁用产品目录中的“苏丹红一号”。
  但是,这两次苏丹红一号事件似乎并没有引起我国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因为此后我国一如既往,既没有要求他国的相应产品在进入中国时要出具不含“苏丹红一号”的证明,更没有将其列为常规的检测项目。中南地区最大的国家级综合实验室武汉质量检验所化验室主任曾爱民告诉央视记者,尽管我国在1996年就出台了《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禁止把苏丹红一号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但在他十余年的从业过程中,从来没有进行过苏丹红的检测,也没有任何单位提出过进行苏丹红检测的申请,事实上就连曾爱民自己都没有见过苏丹红的标样。很多监管部门的官员坦承,如果这次不是因为英国出现了苏丹红事件,他们甚至从未听说过“苏丹红”这个名词,真让人有点匪夷所思。尤其感到令人吃惊的是,在目前苏丹红一号已成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之时,即使有关部门查出了苏丹红一号原料及其含有苏丹红一号的产品,也无法立即对其进行立案调查,这给查处工作带来一定困难。
  而质检部门也有自己的苦衷,目前国家还没有出台统一的检测方法和标准,这给检验苏丹红一号出报告上带来了判定依据上的不足,因此目前他们还没有能力出具检测报告。而一些商家在自己的产品被查出问题之后也是抓住这点不放,宣称“食品安全检验报告上从来没有苏丹红这个指标”、“关于苏丹红的定性,国家还没有出具官方的材料”。
  禁而不查,查而无标准可循,无法据可依,这使得苏丹红一号在我国明令禁止其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的情况下,依然作为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暗藏达10年之久,同时也给今日的执法查处工作带来尴尬。
相关专题:
?( 07:30:39)
?( 07:06:44)
?( 06:51:01)
?( 07:17:45)
?( 10:41:24)
?( 07:54:26)
电话:010-
(请将“#”改为“@”)
Copyright & 1998 - 2016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党性在检验中升华----记奋战在“苏丹红一号”检测一线的党员们
发表时间: 17:17:20&&浏览次数:436&&来源:
&& 当全国各地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各地共产党员围绕当代共产党员先进性标准开展大讨论的时候,我院的共产党员经受了一次检验,以实际行动回答了什么是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日,英国食品标准署就食用含有添加苏丹红色素的食品可引起致癌向消费者发出警告,并下令召回所有上述食品。2月19日,当广大人民群众还深浸在新春佳节欢乐气氛中时,我院副院长杨万颖同志就通过互联网了解到这个情况,他马上将这一情况向院长李翔汇报,职业的敏感性让他们感到事态的严重:如果我国也存在这些食品,那将会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构成多大的损害!&& 他们马上将这一情况向深圳市质监局有关领导汇报,市质监局张士明局长高度重视,立即指示有关部门密切关注事件发展动态,并要求我院迅速研究“苏丹红一号”的检测方法。任务就是命令,我院立即成立以党员和先进份子组成的青年突击队,发挥在食品检测方面的技术优势,想方设法取得“苏丹红一号”的标准样品,着手开展检测方法技术攻关,突击队员们发挥冲锋在前、吃苦在先的精神,连续奋战,加班加点,在短短的2天时间里,即2月23日就完成检测方法的研究工作。2月24日,当收到国家质检总局“关于加强对含有苏丹红一号食品检验监管的紧急通知”后,我院以强烈的责任感向国家质监总局报告研究情况,并主动请缨承担有关检测任务。&& 3月2日晚上11点多,我院接到国家质监总局、省质监局的检验任务,时间紧,任务急,尽管寒冷的北风夹着细雨消蚀着人的意志,但为确保按时完成检验任务,院食化检测部的青年党员和先进份子连夜赶回院里,召开技术研讨会,研究制订检验方案,当方案确定时,东方已泛鱼白。3月3日早上5点多,省质监局执法检查的样品送抵该院,李翔院长和杨万颖副院长亲临现场指挥,食品化工部的青年突击队员在主任罗美中的带领下,不顾劳累,马上投入检验中,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晚上9点时,最后一批样品检测完毕并得到验证,当把检测结果汇报给在现场等候的市质监局领导、汇报给在一线稽查的省质监局领导、汇报给在北京焦急等待的国家质检总局领导后,参加检验的同志才感到肚子咕咕响,原来晚饭还没有吃!当李翔院长代表院党总支向他们表示感谢时,罗美中主任很平淡地说:“这是我们该做的”。&& 3月3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出特急通知,要求全国质检系统立即开展辣椒制品和番茄酱产品专项抽查工作,剿杀“苏丹红一号”。由于在“苏丹红一号”检测上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我院成为国家质检总局指定承担这次抽检工作的全国两家检验机构之一。接到任务时,已是下班之后,我们的党员干部们感到肩上担子的沉重,因为检验的时间长短和数据的准确性事关重大,检验工作缩短一分一秒,意味着食品监管工作主动一大步;检验数据准确意味着人民群众可以吃上放心的食品,企业的生产将得到科学的引导。强烈的责任感演化为工作的动力,他们下定决心:用最短的时间拿出最准确的检验结果,向人民群众、向政府、向企业交出满意答卷!院有关领导和部门连夜召开会议,成立专门小组,制订抽检方案。&&& 由于媒体对“苏丹红一号”已经进行较多的报道,为防止生产商、供销商销毁、藏匿相关食品,抽样小组兵分六路,分头出击,放弃周六周日休息时间,在短短的二天半时间,行程超4000公里,完成抽样70多批次。抽样组的同志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不放过一丝蛛丝马迹,抽样中,一组同志在调查一家“苏丹红一号”原料贸易商交易情况时,发现一家生产“黑芝麻油”的厂家曾购进这种原料,他们马上将这一情况向有关部门报告,并建议进行追查抽样,最终证实该厂家生产的“黑芝麻油”含有“苏丹红一号”。&& 为及时准确地拿出检测数据,从接到第一批抽查样品后的6天里,食化检测部的党员干部们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质量卫士精神,通宵达旦奋战在检测第一线,饿了喝口水啃个面包,累了打个盹,共产党员先进光辉在实验室闪耀着:为保证检验数据科学准确,罗美中和李碧芳同志不顾连夜奋战,身体极度疲劳,第二天早上,两人又坐上飞机飞往大连,参加同类机构的比对实验,确保检验数据的准确性;陈泽勇、许俊妹和李冲三位同志由于连续工作到凌晨2点,加上抽风机老化,三人吸入过量的有毒溶剂,均出现头痛、神经麻木和流鼻血等症状,大家都劝说他们先休息两天,但想到群众、政府、企业正在等待着检验结果,他们说:“共产党员轻伤不下火线”!稍事休息后,第二天又准时出现在实验室里;特别令人感动的是技术部党员何小青同志,患有白血病,正处在治疗后恢复期,他不顾身体虚弱,也主动投入到紧张的检测工作中。忘我的工作精神使我院高效、准确地完成了国家质监总局、省质监局交予的检验任务,成为全国第一个检出“苏丹红一号”的质检机构,得到国家质监总局党组李传卿书记和有关领导的表扬和肯定。&& 在检验“苏丹红一号”过程中,我院的广大党员也经受了党和人民的“检验”,并以实际行动实践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新时期党员的先进性做出了最好的诠释!&
&&&&版权所有: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千呼万唤之下,由国家质检总局会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称“国标委”)共同发布的检测苏丹红的国家标准———《食品中苏丹红染料的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终于在3月29日出台。
对此,舆论纷纷叫好,甚至将其形容为“亡羊补牢的关键之举”。
然而,在国标委相关部门负责人国焕新看来,“现在出台这个标准,只是应急之举”。对于此前众口一词将“苏丹红事件”暴露出的食品安全监管问题部分归罪于“标准缺失”,他认为“很没有道理”。
拿标准“说事儿”没道理?
“苏丹红事件”爆发后不久即有媒体指出:我国早在1996年出台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就严禁将苏丹红一号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但由于未将其作为检测项目列入标准,才使得“涉红”食品“堂而皇之地走出厂门”。
这种说法似乎也为当事人所认同。在不久前召开的全国标准化工作会上,国家质检总局党组书记李传卿就称:苏丹红“目前还缺乏权威的检测标准”,必须尽快制定。
新标准颁布后,赞誉声四起,有媒体称之为“填补了我国食品监管领域中的一个重大漏洞”,并为一个多月的苏丹红风波“画上了完满的句号”。
但国焕新对这种评价却有些不以为然:“首先要搞明白,苏丹红是工业染料而不是食品添加剂。作为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它自始至终就不被允许使用在食品中。工业染料有几千种,都不能在食品中添加,难道我们以后对每一种都出一个标准?”
他甚至举了一个极端的例子:“要不要也制定一个食品中‘毒鼠强’的检测方法呢?”
“一出了问题,就拿标准‘说事儿’,叫嚷着没标准,我觉得是没道理的。”国焕新说。
而一些食品专家也持相同的看法。卫生部食品安全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食品卫生标准委员会主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教授陈君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表示,对食品做全方位检测是不现实的,有点“理想主义”,“在食品中不许用的东西比允许用的要多得多,如果什么都要检查,你想想,生产一罐辣椒酱要花多少钱?”
“苏丹红事件”爆发一个多月来,媒体的“口诛笔伐”,令有关监管部门承受了极大的压力。
因此,陈君石教授认为,苏丹红检测标准的出台,是“迫于舆论压力的应急之举”。
“对这些关系人民群众利益的标准要随时立项,启动应急程序,尽早审批、发布和实施。”国家质检总局党组书记李传卿在苏丹红事发后的一次讲话中作出的这个表态,似乎也从侧面印证了专家的看法。
而国焕新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新标准的出台,缓解了政府相关部门的压力。”
苏丹红检测早有先例
据记者了解,其实早在此次“苏丹红事件”爆发之前,国内就已依照欧盟的检测方法对苏丹红作过一些检测,只不过被检商品仅局限于出口欧盟的红辣椒及其产品。
日,国家质检总局下发了编号为“国质检食函【号”的《关于输欧盟红辣椒及其产品中严禁使用苏丹红一号化工染料的紧急通知》:“为防止进口红辣椒及其产品中掺杂致癌物质苏丹红一号,欧委会于(2003年)6月20日发布决议,决定对来自非成员国的进口红辣椒及其产品采取紧急措施。为确保我输欧红辣椒及其产品符合欧盟要求,现就有关事项紧急通知如下:一、各检验检疫局要……尽快将欧委会的该规定书面通知当地政府、各相关企业,要求出口企业加强收购、加工等环节的质量自控工作,确保出口红辣椒及产品中无苏丹红一号。
二、出口企业在报验时需按进口方要求提交无苏丹红一号的分析报告。检验检疫部门……可实施抽检。凡检出苏丹红一号的,不得放行。
而广东肇庆盈力外贸开发有限公司在日就为出口欧盟的辣椒干做过这样的检测。
今年3月30日,该公司给记者传来了那次检测的分析报告(编号为F401424)副本,报告的出具人系广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动植物与食品检验检疫中心;检测项目为苏丹红Ⅰ、Ⅱ、Ⅲ、Ⅳ;使用的检测方法就是“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显示“未检出”。
国标委3月29日发布的苏丹红检测“新标准”明显参照了欧盟的检测方法。不过,国焕新称,“新标准比欧盟的方法更简单,精度更高”,所需仪器也很普通,是一种“高效、精确、廉价”的检测方法。
会不会再出现“苏丹蓝”?
尽管只是一种“应急之举”,但苏丹红检测标准的出台,还是给不少陷入“苏丹红恐慌”中的消费者吃了一粒“定心丸”。
“检测标准有了,工商局查得又紧,应该没事了。”4月1日,在广州某超市,一位正在购物的女士拿着一瓶辣椒酱对记者作了这样的表示。
而有关专家在接受采访时则强调,“解决食品安全问题要有新思路”,否则,即使“苏丹红事件”暂时得到解决,也难保今后不会出现“苏丹蓝事件”、“苏丹绿事件”。
按国焕新的说法,生产企业没有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才是“苏丹红事件”爆发的主要原因。他认为,食品安全要靠生产企业自律、诚信;如果单靠监管部门,“说实话,那是根本管不过来的”,“督促食品企业守法经营,这才是治本之策”。
陈君石教授更是指出:“苏丹红事件根本不是食品卫生安全问题,而是假冒伪劣问题。”
“什么是食品安全?蔬菜中农药的残留量超标这类问题才是食品安全问题。”他说,“苏丹红根本就不允许添加在食品中———无论多少都不行,‘涉红’食品应该属于假冒伪劣产品,应由地方政府负责,是地方工商局管的事。”
据悉,为了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相关部门近期将推出一些新举措。
国标委主任李忠海称,今年将对备案食品企业标准全面检查,凡与国家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不符的,一律取消备案;还将启动快速程序制修订应急国家标准,重点安排食品卫生、食品生产安全等400项标准的修订和200项标准的制定任务,力争制(修)订一批食品安全急需标准。李忠海还特别强调,要加快研究和出台食品中有害物质限量及其检测方法等重要标准。
而一些地方也纷纷开始结合当地实际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例如,北京市已将《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条例》作为重点项目列入该市今年的立法计划。该条例将涉及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责任与管理、食品安全制度体系构建、政府监督管理、标准与检测和法律责任等5方面内容。  来源: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佚名
  推荐阅读:欢迎关注,
聚焦进口食品、休闲食品、红酒、白酒、乳品、食品机械、食品添加剂、饮料、保健食品等最新行业大事件!网址:  
免责声明:1.本网中刊登的文章、数据的版权仅归原作者所有,原创文章由食品商务网编辑整合,转载请注明食品商务网出处。
2.转载其它媒体的文章,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网站刊登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下一条:
相关资讯:
相关热点:
本栏目更新
本行业更新
食品商务网讯奥运即将到来,奥运营销做为这个星球上最重要的体育营销,自然各大品牌早就卯足了劲,做足了准备。
食品商务网讯荷兰合作银行发布2016年度“全球乳业20强”榜单。除了超过百年历史的国际巨头雀巢、达能、拉克塔利斯、恒天然、爱氏
食品商务网讯2016年已过半,大部分上市食品公司披露了今年上半年的成绩单。2016年上半年食品版块整体利好,与此同时,也有部分企
资讯频道联系电话:8
食品商务网 版权所有
ICP证:浙B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苏丹红是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