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因北归来归去来下一句下一句

风尘老却少年心
比起后来诸多念叨开元盛世,李杨爱情的诗人,关于大唐盛世的覆灭,关于那举世瞩目的爱情。韦应物其实才是最有资格说亲身经历过的人。
他出身于唐代最显赫的家族——韦氏家族,当年长安有谚谣云:“城南韦杜,去天尺五。”意思是这两个世家高门,离皇帝很近。
韦应物少年时曾做过玄宗的近卫。每次玄宗带着贵妃出宫游乐的时候,他总是骑着高大的骏马扈从左右。
这年轻的侍卫,早年是典型的五陵公子的派头,风流浪荡,不好读书,基本上大字不识,早上就捧着赌具去找人赌博,晚上就跑去和姑娘私会……放荡形骸,专爱斗鸡走马,纠结伙伴作出种种违法乱纪的事情,家里窝藏着亡命之徒,因为他门第清高,又每天要到皇帝面前去当值,仗着皇帝的恩宠,司隶校尉也拿他无可奈何。
大约过了二十年后,这位骄横跋扈的年轻侍卫却成为盛唐最后一位大诗人。&
他后来的诗,最为人称道的是《滁州西涧》和《寄全椒山中道士》——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滁州西涧》&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寄全椒山中道士》
诸如此类清淡闲适的诗都是他日后改任文官以后的诗作,也可以说,是和他前半生行事风格判若两人,迥然不同的作品。
关于韦应物这个人,历史上记载并不多,连他的表字亦不见有载,因他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他为“韦苏州”。
如果他单纯是一个如王孟一般的山水田园诗人,那么有王孟二人珠玉在前,韦应物就算再出色,其实也无甚特别。妙就妙在他的人生如陈子昂一样有令人意想不到的反转。
少年时是任侠使气,飞扬跋扈的“恶少”,麻烦到众人想到他就摇头叹气,23岁却往修身养性的路子上走,开始苦读诗书,继而痛改前非,继而成为一个儒学诗者,一个勤政爱民的官员,一个半隐半仕的高人。李肇在《国史补》说他后来“为性高洁,鲜食寡欲,所居焚香扫地而坐。”全然一副高士行止。
虽是半路出家,他后世诗名却和王(王维)孟(孟浩然)柳(柳宗元)并称,诗风清丽闲远之外,又接续高适、岑参的刚健雄浑之气,各体俱擅,这般后发先至,不是不吓人的。
最早的时候,他15岁,以三卫郎出身,担任玄宗的近卫,这是世家子弟才好担任的清贵之职,他亦满意。少年得意,豪纵不羁,种种行径,令人又爱又恨。
当年,对于韦应物这般的五陵闲少,长安人爱之、怨之,称其“轻薄儿”。
据《天宝遗事》载:“长安侠少,每至春时结党联朋,各置矮马,饰以锦鞯金络,并辔于花树下往来,使仆人执酒皿而随之,遇好囿则驻马而欢。”
你若叫韦应物自己来说,他少时的生活可不就是如此么?结党连朋,纵酒欢聚,打架闹事,每每的一阵风来,一阵风去,真正是风一样的男子。
却还不止,他比那普通的游侠少年还多了一份出入宫闱,扈从游幸的威风。
这一切的风光就如他在《温泉行》中所叹的:“身骑厩马引天仗,直入华清列御前。玉林瑶雪满寒山。上升玄阁游绛烟。平明羽卫朝万国,车马合沓溢四鄽。蒙恩每浴华池水,扈猎不蹂渭北田。朝廷无事共欢燕,美人丝管从九天。”
那是繁花盛坠的开元盛世,明皇正爱着他那天下无双的美人。
每一年的十月间,李隆基都会带着杨玉环离开长安的兴庆宫,移驾骊山的华清宫。那时正是十月寒天,满山都是琼枝雪蕾,在飘渺的御烟中,随着帝王的仪仗一路走向山顶的朝玄阁,这种华美气派,就像是仙人在天上巡游。
第二天天明,三卫郎们护卫着皇帝,接受万国使臣的朝拜,彼时车马喧阗,挤满了行宫四周的街市。蒙受皇帝的恩宠,他们这些近侍也能得以在温泉中赐浴(华清宫的温泉分为不同等级的汤池,可以赐浴近臣)。
扈从皇帝打猎的时候,他们也很守规矩,谨记着不去践踏良田。那时正是太平年景,天下无事,君臣们常在一起举行宴会,那席间的女子美如天仙,风姿令人难忘,那丝竹管弦之声,亦不似人间能够听闻的曲调。
作为亲身经历过盛世宫廷生活的诗人,韦应物的经历是寻常诗人不可比的,所以他忆旧的诗作《温泉行》笔笔写来,皆有身临其境,令人感伤的情味。
思来往事皆如梦,伤心最是忆旧时。令人感慨的是今昔对比,待玄宗幸蜀,仓皇离京,三卫子弟多半解散,连韦应物也潦倒沦落。又一朝玄宗西去,他再到华清宫时,看到离宫别苑,市井萧条更非昔日之模样。
风流云散,青山萧瑟,世事如白云苍狗,这满心的伤怀,亦就更尽在不言中了。
“”,这一阵兵乱,战火流离,惊破的,又何止是帝妃二人长相厮守的美梦,还有,这些曾经不可一世的少年的青春幻梦。
在《温泉行》中,他诉说了自己在安史之乱之后的落魄:“今来萧瑟万井空,唯见苍山起烟雾。可怜蹭蹬失风波,仰天大叫无奈何。弊裘羸马冻欲死,赖遇主人杯酒多。”到如今,蹭蹬失势,如蛟龙失却了风云之助,身穿弊裘,身骑瘦马,浪迹江湖,差一点就要冻饿而死,幸而遇到一位好客的主人款待收留我。
安史之乱是韦应物人生的转折,对他个人而言,未必是坏,早年间他是一个饮酒放浪的莽撞少年,是安史之乱后他失去庇护,只得入太学潜心读书,渐通人事,继而慢慢成为大家。
我喜欢韦应物的诗是那样真诚,他的诗都是他性格的流露,毫不作伪。我先前说的那些“英雄”事迹,无赖行径,并不是胡编,都是源自于他的自述诗。
他写自己年少时是——
少事武皇帝,无赖恃恩私。身作里中横,家藏亡命儿。&
朝持樗蒲局,暮窃东邻姬。司隶不敢捕,立在白玉墀。&
骊山风雪夜,长杨羽猎时。一字都不识,饮酒肆顽痴。&
武皇升仙去,憔悴被人欺。读书事已晚,把笔学题诗。&
两府始收迹,南宫谬见推。非才果不容,出守抚茕嫠。
忽逢杨开府,论旧涕俱垂。坐客何由识,惟有故人知。
&&&&&&&&&&&&&&&&&&&&&&&&&&&&&&&&——《逢杨开府》
这般剖白,笔笔见血,真是《忏悔录》了,他也不是忏悔了就完事,他是真的浪子回头,洗心革面呐!难得!
所以我读他后来的诗,总觉得少年时经些忧患,未必是坏事,历练入了心,到老来才知平淡从容。他早年的飞扬跳脱,与后来的淡于名利,顺其自然并不冲突。
他后来的诗,有种繁华落尽,自甘淡泊的美。世家子弟一旦收心向好,比苦出身的屌丝男境界高太多。
再说他那几首声名遐迩的名作。《滁州西涧》自不必提,北宋徽宗的皇家画院曾以“野渡无人舟自横”一句为画题,考入院的画工,很多人依表面诗意作画,都不如赵佶之意。唯有一人,画一孤舟,舟上有鸟,自在鸣唱,此境得赵佶称许。由此亦可知,韦应物此诗名声之盛,连那品味挑剔已极的宋徽宗都念念于心,深赏他“一段天趣,分明写出画意”的境界。
另一首《寄全椒山中道士》,就更为宋人所称赏,其中最忠实的拥趸者就是苏轼,此诗更见韦应物后来“高雅闲澹”的诗风,诗是写给全椒山中的一个道士,以叙思念之情。全椒是安徽滁州的一个属县,因此这一首和上一首都是他在做滁州刺史所作。
大意是,我的郡斋(官署)很冷,突然想念山中的道士。想你应该在山中伐薪煮饭,过着清寒而自在的生活,我突然想带一瓢酒,去探望你,可是,在寂寞的深山中,恐怕只能看见满山落叶,又如何去觅你的踪迹呢!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是宋元以来,诗评家公认的妙笔。都认为这两句诗语出天然,可以与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媲美。读起来感觉出人意表,思索起来又是那么,一点也不刻意,没有搜肠刮肚苦吟痕迹。
苏轼极爱韦应物的诗,他在惠州时,读了韦应物这首诗,忍不住技痒,步原韵仿作了一首,寄给罗浮山中的邓道士,诗云:
一杯罗浮春,远饷采薇客。
遥知独酌罢,醉卧松下石。
幽人不可见,清啸闻月夕。
聊戏斋中人,空飞本无迹。
&&&&&&&——《寄邓道士》
我历来是东坡最忠实的粉丝,他的这首诗单看并不差,只是还不能跟韦应物的原作比,韦应物的原作全不用力,无意之间意境全出,妙意自显,东坡则见出用力的痕迹,“遥知”、“空飞”等词便显得刻意了。
又,我还想推荐韦应物的另外两首诗,也是我常念念不忘的——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何因北归去,淮上对秋山。
——《淮上喜会梁川故友》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寄李儋元锡》
他后来离开京洛,出任地方官,在东南一带写下很多传世名篇。这两首写给友人的诗,都写了人世浮沉,世事苍茫之概,读来悲切却不失气骨,不失从容气度。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深受宋元之后的文人赞赏,这两句自愧自己未能尽父母官之职,爱民如子之心,可让许多尸位素餐的人惭愧。
要流水浮云之后,才见得一颗内外明澈的心。对生活顺其自然,待人接物诚恳平和,对世情看得通透,既不过分积极,也不消极。
有些诗,你说不上它为什么那么打动你,就像有些人,你说不出为什么那么喜欢他,所有的理由单独看来都不是理由,可它就是能触动你心里最隐约的那根心弦。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首届“杏花村杯”全国电视书法大赛银奖 李守银 书法欣赏
我的图书馆
首届“杏花村杯”全国电视书法大赛银奖 李守银 书法欣赏
李守银,逸海堂雨点楼主人,1965年11月生于江苏徐州。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徐州贾汪书法家协会主席。书法作品参加中国书法家会主办的全国第七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第四届中国书壇新人作品展、全国第三届楹联书法大展、第二届全国行草书大展、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作品展,并获中央电视台首届“杏花村杯”全国电视书法大赛银奖、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展全国奖(全国最高奖)。作品发表于《书法》、《中国书法》、《中国书画报》、《江苏书法五十年》等出版物。各地碑林、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收藏其作品,中央电视台、徐州日报曾专题报道。作为地方文化名人载入地方志,出版《李守愚书法作品集》。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何因北归去,淮上对秋山。
李守银:行草书韦应物诗
李守银:行书扇黄山谷语句
李守银:隶书 草从画长云为诗留
发表评论:
馆藏&83305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韦应物我有一瓢酒 【范文十篇】
韦应物我有一瓢酒
范文一:涧边幽草居处崇
--------韦应物进退不得的一生
摘要:韦应物是中国著名晚唐诗人。长安(今陕西西安)人。自天宝十载(751)至天宝末,以三卫郎为玄宗近侍,常出入宫闱,扈从游幸。任侠使气,狂放不羁。安史乱起,玄宗奔蜀,他流落失职,始立志读书,应举中进士。先后任滁州、江州、苏州刺史、左司郎中。其一生所创作之诗作的内容包括关心民间疾苦、表达忤时愤世、描写田园景物,语言简洁,风格秀朗。诗人在仕途生涯中,忧政治之弊端,疾百姓之贫苦,有志改革而无力,欲归隐而不能,常常被出仕、隐退所困扰,只好不进不退,任其自然。
关键词:友情 时光 归隐 时政 矛盾
正文:年少轻狂的日子里,韦应物以三卫郎为玄宗近侍,常出入宫闱,扈从游幸。作为一名年轻的贵族少年,他没有经历过世事沧桑,他只看到繁华的大唐盛世,瞻仰着唐玄宗这位伟大的君主,在宫闱里尽情享受着优越的生活,任侠使气,狂放不羁。但是,安史之乱打破了社会表面的繁华,揭露了唐王朝盛极而帅的现实。在动荡的社会现实下,战乱使得韦应物不再少年轻狂地过日子,他青年时期意气风发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面对混乱动荡的社会现实,他立志读书,希望能够凭借自己的才能改革政治弊端,给百姓带来安定幸福的生活。
战争史可怕的,它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给人们的心理带来了极大地变化,战乱毁掉了韦应物这一代文人意气风发的生活,带来给他们希望幻灭的暗淡现实。韦应物在其早期的作品中还带有盛唐的余韵,例如,《寄畅当》中“丈夫当为国,破敌如摧山。何必事州府,坐使鬓毛斑。”气势壮大,表现了韦应物希望通过自己的指点江山,挥斥方遒来打败敌人,为国建功。但是战乱从它的一开始,就注定了国家社会以后的不稳定,文人是软弱的,他们不可能全权肩负起治理保卫国家的重任,只凭文人在政治上的理想愿望是不可能治理国家了,现实使残酷的。所以在韦应物后期的作品里,慷慨为国的昂扬之气消失了,诗中表现的是诗人的无奈和进退两难,韦应物在应举中第后,在官场中起起伏伏,诗人对从政已经失去信心,向往隐逸的宁静,但是他又忧心百姓的生活,有志施展才能改变政治弊端。韦应物是有志改革而无力,欲归隐而不能,处在这种矛盾心理下,诗人无奈地生活在世俗中,他独怜涧边幽草,却只能居于庙堂之上,韦应物将他的无奈表达在诗中,寄给他的挚友们,希望有人能够与他分享自己的无奈。作为一个读者的观点,在读过他的诗后,感觉韦应物总是处于孤独中,虽然进入仕途,但是自己却无法发挥自己的才能,向往归隐遁世的心理倾向,却无法放下对百姓的关心,只能寄情于山水和友情,创作了许多优秀的诗作。
韦应物虽然在年轻时曾经狂放不羁,但是在战乱的洗礼下,他脱胎换骨,他身上并没有很强的文人清高气质,而是有很强的忧国忧民之心,在他的诗风和诗的内容上都有所表现,诗风淡雅闲适,语言简朴,并没有过多得炫耀自己的写作技巧,而是将重点放在了诗所要表达的内容和感情上,这样的创作方式使得韦应物的诗很容易被理解,也能更透彻地感受诗人所要表达的感情,例如,《寄李儋元锡》“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诗歌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切思念,倾诉了自己的内心矛盾和“邑有流亡愧俸钱”的愧疚心情。首联中说自己去年与朋友分手后已有一年时间,非常惦念,可见二人友情之深,颔联写诗人有志无奈的烦恼和苦闷,自己作为朝廷官员又无所作为。颈联写诗人内心的矛盾,既想归隐田园,但眼看百姓贫穷逃亡,感觉自己职责未尽,感到非常愧疚。尾联表明诗人急切期盼友人的到来,也急切希望自己内心的痛苦能够得到缓解。这首诗充分塑造了一个清廉正直的地方官的矛盾思想和苦闷心情。
韦应物的诗清雅闲淡,语言简洁,感情真挚,诗风明净淡雅,一点也不矫揉造作,给人一股清新的微风,其中最能体现其诗歌特点的就是其山水田园诗,例如,《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这首诗是诗人出任滁
州刺史期间,春游滁州城西郊野两山之间的溪流所作,诗人通过对比,从涧边写到涧中,以情写景,借景抒意,写暮春游西涧赏景与晚雨渡口所见,恬淡的胸襟和忧伤的情怀在诗中得到自然流露。首句中诗人独独偏爱涧边幽草,表现了诗人洁身自好的人品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也表露了诗人安贫守节,不高居媚时的胸襟,后两句在水急舟横的悠闲景象中,蕴含着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忧伤的情怀,诗人认为自己的无所作为,正像水急之时的野渡舟横。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春潮、 雨、 野渡、 横舟创设出一种孤寂、闲适的意境,更为诗人当时感时伤事的心境增添一笔忧伤无奈。
结论:作为大历时期能自成一家的著名诗人,韦应物诗歌创作风格的变化表明了社会的极大变化,战乱使得他从云霄跌倒地面,随着韦应物心境的变化,他的诗歌创作风格也随着他的心境发生着变化,韦应物将自己对现实的无奈和忧愁转化到诗歌中。在那样一个动乱的社会中,韦应物感到自己个人的渺小,他无力回天,但他仍然想作为一个父母官陪在受苦的百姓身边,哪怕是尽自己微薄的力量,他也要坚持下去。虽然他很想像陶渊明那样潇洒地脱离世俗,归隐田园,但是他有自己的信念必须去坚持,有自己的理想必须去完成,尽管现实已经告诉他不可能,他还是坚持地走了下去,在这个过程中,他拥有友情的支持,虽然在许多诗歌中韦应物塑造了孤寂的形象,但是他有着一定数量的诗是写给他的友人们的,例如《淮上喜会梁州故人》、《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赋得暮雨送李曹》等。韦应物的这一生虽然进退不得,也只能无奈处之,但是他坚持了自己的信念和理想,同时又有友情的支持。这些都注定了韦应物不平凡的一生。
范文二:韦应物的诗  1、《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2、《寄全椒山中道士》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3、《赋得暮雨送李曹》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4、《闻雁》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5、《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何因北归去,淮上对秋山。  6、《七夕》  人世拘形迹,别去间山川。  岂意灵仙偶,相望亦弥年。  夕衣清露湿,晨驾秋风前。  临欢定不住,当为何所牵。  7、《答赵氏生伉》  暂与云林别,忽陪鸳鹭翔。  看山不得去,知尔独相望。  8、《答郑骑曹青橘绝句》  怜君卧病思新橘,试摘犹酸亦未黄。  书后欲题三百颗,洞庭须待满林霜。  9、《答重阳》  省札陈往事,怆忆数年中。  一身朝北阙,家累守田农。  望山亦临水,暇日每来同。  性情一疏散,园林多清风。  忽复隔淮海,梦想在沣东。  病来经时节,起见秋塘空。  城郭连榛岭,鸟雀噪沟丛。  坐使惊霜鬓,撩乱已如蓬。  10、《大梁亭会李四栖梧作》  梁王昔爱才,千古化不泯。  至今蓬池上,远集八方宾。  车马平明合,城郭满埃尘。  逢君一相许,岂要平生亲。  入仕三十载,如何独未伸。  英声久籍籍,台阁多故人。  置酒发清弹,相与乐佳辰。  孤亭得长望,白日下广津。  11、《道晏寺主院》  北邻有幽竹,潜筠穿我庐。  往来地已密,心乐道者居。  残花回往节,轻条荫夏初。  闻钟北窗起,啸傲永日馀。  12、《登宝意寺上方旧游》  翠岭香台出半天,万家烟树满晴川。  诸僧近住不相识,坐听微钟记往年。  13、《登楼》  兹楼日登眺,流岁暗蹉跎。  坐厌淮南守,秋山红树多。  14、《登楼寄王卿》  踏阁攀林恨不同,楚云沧海思无穷。  数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荆榛寒雨中。  15、《调笑》  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下。  跑沙跑雪独嘶,东望西望路迷。  16、《独游西斋,寄崔主簿》  同心忽已别,昨事方成昔。  幽径还独寻,绿苔见行迹。  秋斋正萧散,烟水易昏夕。  忧来结几重,非君不可释。  17、《端居感怀》  沈沈积素抱,婉婉属之子。  永日独无言,忽惊振衣起。  方如在帏室,复悟永终已。  稚子伤恩绝,盛时若流水。  暄凉同寡趣,朗晦俱无理。  寂性常喻人,滞情今在己。  空房欲云暮,巢燕亦来止。  夏木遽成阴,绿苔谁复履。  18、《对残灯》  独照碧窗久,欲随寒烬灭。  幽人将遽眠,解带翻成结。  19、《对春雪》  萧屑杉松声,寂寥寒夜虑。  州贫人吏稀,雪满山城曙。  春塘看幽谷,栖禽愁未去。  开闱正乱流,宁辨花枝处。  20、《对雪赠徐秀才》  靡靡寒欲收,霭霭阴还结。  晨起望南端,千林散春雪。  妍光属瑶阶,乱绪陵新节。  无为掩扉卧,独守袁生辙。 *
元稹的诗 *
柳宗元的诗 *
范文三:1、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2、寄全椒山中道士>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韦应物的诗。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3、赋得暮雨送李曹>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韦应物的诗。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5、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何因北归去,淮上对秋山。
人世拘形迹,别去间山川。
岂意灵仙偶,相望亦弥年。
夕衣清露湿,晨驾秋风前。
临欢定不住,当为何所牵。
7、答赵氏生伉>
暂与云林别,忽陪鸳鹭翔。
看山不得去,知尔独相望。
8、答郑骑曹青橘绝句>
怜君卧病思新橘,试摘犹酸亦未黄。
书后欲题三百颗,洞庭须待满林霜。
9、答重阳>
省札陈往事,怆忆数年中。
一身朝北阙,家累守田农。
望山亦临水,暇日每来同。
性情一疏散,园林多清风。
忽复隔淮海,梦想在沣东。
病来经时节,起见秋塘空。
城郭连榛岭,鸟雀噪沟丛。
坐使惊霜鬓,撩乱已如蓬。
10、大梁亭会李四栖梧作>
梁王昔爱才,千古化不泯。
至今蓬池上,远集八方宾。
车马平明合,城郭满埃尘。
逢君一相许,岂要平生亲。
入仕三十载,如何独未伸。
英声久籍籍,台阁多故人。
置酒发清弹,相与乐佳辰。
孤亭得长望,白日下广津。
11、道晏寺主院>
北邻有幽竹,潜筠穿我庐。
往来地已密,心乐道者居。
残花回往节,轻条荫夏初。
闻钟北窗起,啸傲永日馀。
12、登宝意寺上方旧游>
翠岭香台出半天,万家烟树满晴川。
诸僧近住不相识,坐听微钟记往年。
兹楼日登眺,流岁暗蹉跎。
坐厌淮南守,秋山红树多。
14、登楼寄王卿>
踏阁攀林恨不同,楚云沧海思无穷。
数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荆榛寒雨中。
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下。
跑沙跑雪独嘶,东望西望路迷。
16、独游西斋,寄崔主簿>
同心忽已别,昨事方成昔。
幽径还独寻,绿苔见行迹。
秋斋正萧散,烟水易昏夕。
忧来结几重,非君不可释。
17、端居感怀>
沈沈积素抱,婉婉属之子。
永日独无言,忽惊振衣起。
方如在帏室,复悟永终已。
稚子伤恩绝,盛时若流水。
暄凉同寡趣,朗晦俱无理。
寂性常喻人,滞情今在己。
空房欲云暮,巢燕亦来止。
夏木遽成阴,绿苔谁复履。
18、对残灯>
独照碧窗久,欲随寒烬灭。
幽人将遽眠,解带翻成结。
19、对春雪>
萧屑杉松声,寂寥寒夜虑。
州贫人吏稀,雪满山城曙。
春塘看幽谷,栖禽愁未去。
开闱正乱流,宁辨花枝处。
20、对雪赠徐秀才>
靡靡寒欲收,霭霭阴还结。
晨起望南端,千林散春雪。
妍光属瑶阶,乱绪陵新节。
无为掩扉卧,独守袁生辙。
范文四:$$$$《调笑》 韦应物 
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下,跑沙跑雪独嘶,东望西望路迷。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
这是较早的一首描写草原风光的词。语言清新、简炼,气象开阔。它借写一匹失群的骏马,日暮时彷徨四顾,寻找不到归路,描绘出一幅旷远的草原画面。
[作者介绍]
韦应物(约737-792)早年当过唐玄宗的侍卫,后来终于在文学史上奠定了自己无可争辩的地位。他的诗卓然名家,“高雅闲谈,自成一家之体”,世以“王孟韦柳”并称,都继承陶渊明而各有特色。 他的词不多, 仅《三台》和《调笑》共四首。“胡马”一阕,极写边塞的荒凉,全无一字写人,却深切地体现了征人远戍的孤独和烦忧,选唐五代词没有不选这一首的。
范文五: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做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韦应物是山水田园诗派著名诗人,后人每以“王孟韦柳”并称。其诗以写田园风物著名,涉及时政和民生疾苦之作,亦颇有佳篇。最著名的诗如《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15岁起以三卫郎为玄宗近侍,出入宫闱,扈从游幸。早年豪纵不羁,横行乡里,乡人苦之。安史之乱起,玄宗奔蜀,流落失职,始立志读书,少食寡欲,常“焚香扫地而坐”。代宗广德至德宗贞元间,先后为洛阳丞、京兆府功曹参军、鄂县令、比部员外郎 、滁州和江州刺史、左司郎中 、苏州刺史。贞元七年退职。世称韦江州、韦左司或韦苏州。韦应物是山水田园诗派诗人,后人每以王孟韦柳并称。其山水诗景致优美,感受深细,清新自然而饶有生意。而《西塞山》景象壮阔,则显示韦诗雄豪的一面。其田园诗实质渐为反映民间疾苦的政治诗。代表作有《观田家》。此外,他还有一些感情慷慨悲愤之作。部分诗篇思想消极,孤寂低沉。韦诗各体俱长,七言歌行音调流美,“才丽之外,颇近兴讽”(白居易《与元九书》)。五律一气流转 ,情文相生,耐人寻味。五、七绝清韵秀朗,《滁州西涧》的“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句,写景如画,为后世称许。韦诗以五古成就最高,风格冲淡闲远,语言简洁朴素。但亦有秾丽秀逸的一面。其五古以学陶渊明为主,但在山水写景等方面,受谢灵运、谢朓的影响。此外,他偶亦作小词。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做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范文六:吏舍踞终年,出郊旷清曙。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依丛适自憩,缘涧还复去。微雨霭芳原,春鸠鸣何处。乐幽心屡止,遵事迹犹遽。终罢斯结庐,慕陶直可庶。【作者】:韦应物(约737-792)早年当过唐玄宗的侍卫,"身为里中横,家藏亡命儿,朝提樗蒲局,暮窃东邻姬",他这番自述,不禁使人联想起在锦衣玉食绿酒红灯中长大的高干子弟,总是无法无天,连地方官也惹不起的。奇怪的是,他却在玩乐够了之后,忽而发愤读书,下决心脱胎换骨。后来他做过几任县令和刺史,曾经严惩不法军吏,又常感到无力拯救百姓而自愧,写下了"邑有泳流亡愧俸钱"这样的名句,终于在文学史上奠定了自己无可争辩的地位。他的诗卓然名家,"高雅闲谈,自成一家之体",世以"王孟韦柳"并称,都继承陶渊明而各有特色。 他的词不多, 仅《三台》和《调笑》共四首。"胡马"一阕,极写边塞的荒凉,全无一字写人,却深切地体现了征人远戍的孤独和烦忧,选唐五代词没有不选这一首的。【简析】:【注解】:旷清曙:在清幽的曙色中得以精神舒畅。澹:澄静;虑:思绪。霭:迷蒙貌。庶:庶几,差不多。【赏析】:??这是写春日郊游情景的诗。写诗人走出官衙,呼吸到郊外清新的空气而心旷神怡,想到要在此结庐长住,表现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大自然的热爱。诗先写拘束于公务,因而案牍劳形。次写春日郊游,快乐无限。再写归隐不遂,越发慕陶。??诗以真情实感诉说了官场生活的繁忙乏味,抒发了回归自然的清静快乐。人世哲,经验谈,话真情真,读之教益非浅。"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可谓风景陶冶情怀的绝唱。
范文七: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独无外物牵,遂此幽居情。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时与道人偶,或随樵者行。自当安蹇劣,谁谓薄世荣。【作者】:
韦应物(约737-792)早年当过唐玄宗的侍卫,"身为里中横,家藏亡命儿,朝提樗蒲局,暮窃东邻姬",他这番自述,不禁使人联想起在锦衣玉食绿酒红灯中长大的高干子弟,总是无法无天,连地方官也惹不起的。奇怪的是,他却在玩乐够了之后,忽而发愤读书,下决心脱胎换骨。后来他做过几任县令和刺史,曾经严惩不法军吏,又常感到无力拯救百姓而自愧,写下了"邑有泳流亡愧俸钱"这样的名句,终于在文学史上奠定了自己无可争辩的地位。他的诗卓然名家,"高雅闲谈,自成一家之体",世以"王孟韦柳"并称,都继承陶渊明而各有特色。 他的词不多, 仅《三台》和《调笑》共四首。"胡马"一阕,极写边塞的荒凉,全无一字写人,却深切地体现了征人远戍的孤独和烦忧,选唐五代词没有不选这一首的。【注释】:
韦应物的山水诗"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之林"(白居易《与元九书》),形成多用五古。《幽居》就是比较有名的一首。诗人从十五岁到五十四岁,在官场上度过了四十年左右的时光,其中只有两次短暂的闲居。《幽居》这首诗大约就写于他辞官闲居的时候。全篇描写了一个悠闲宁静的境界,反映了诗人幽居独处、知足保和的心情。在思想内容上虽没有多少积极意义,但其中有佳句为世人称道,因而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开头二句是写诗人对世路人情的看法,意思是说世人无论贵贱高低,总要为生活而出门奔走营谋,尽管身分不同,目的不一,而奔走营生都是一样的。这两句,虽平平写来,多少透露出一点感慨,透露出他对人生道路坎坷不平、人人都要为生存而到处奔走的厌倦之情,但诗人并不是要抒发这种感慨,也不是要描写人生道路的艰难,而是用世人"皆有营"作背景,反衬自己此时幽居的清闲,也就是举世辛劳而我独闲了。
韦应物实现了脱离官场,幽居山林,享受可爱的清流、茂树、云物的愿望,他感到心安理得,因而"自当安蹇劣,谁谓薄世荣"。"蹇劣",笨拙愚劣的意思;"薄世荣",鄙薄世人对富贵荣华的追求。这里用了《魏志. 王粲传》的典故。《王粲传》中说到徐干,引了裴松之注说:徐干"轻官忽禄,不耽世荣"。韦应物所说的与徐干有所不同,韦应物这二句的意思是:我本就是笨拙愚劣的人,过这种幽居生活自当心安理得,怎么能说我是那种鄙薄世上荣华富贵的高雅之士呢!对这两句,我们不能单纯理解为是诗人的解嘲,因为诗人并不是完全看破红尘而去归隐,他只是对官场的昏暗有所厌倦,想求得解脱,因而辞官幽居。一旦有机遇,他还是要进入仕途的。所以诗人只说自己的愚拙,不说自己的清高,把自己同真隐士区别开来。这既表示了他对幽居独处、独善其身的满足,又表示了对别人的追求并不鄙弃。
范文八:《闻雁》  作者:韦应物  原文: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翻译:  故乡遥远,模糊不清,  不知道在哪里啊?  归家的思绪正无穷无尽。  在淮河南部的夜晚下着冰冷秋雨,  我听到大雁的叫声由远而近的传来。  赏析:  古代交通不便,远飞的大雁常常引起游子对故土的怀念。本诗作者在秋雨之夜,归思正深之际,听到自远而近的雁叫声,其心中的感触较之常人又深一层。  沈德潜说:“五言绝句,右丞之自然,太白之高妙,苏州之古澹,并入化机”(出自《说诗晬语》)。古澹,确是韦应物五言绝句的风格特征。从这首《闻雁》可以看出,他是在保持绝句“意当含蓄,语务舂容”的特点的同时,有意识地运用古诗的句格、语言与表现手法,以构成一种高古澹远的意境。诗句之间,避免过大的跳跃,语言也力求朴质自然而避免雕琢刻削,()一、二两句还杂以散文化的句式句法。这种风格,与白居易一派以浅易的语言抒写日常生活情趣(如白居易的《问刘十九》),判然属于两途。  首句直抒胸臆,一个“渺”字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悲哀、凄凉;第二句借景抒情,其中“秋雨”以绵绵不绝、淅淅沥沥的雨来衬托诗人一言难尽的愁思,渲染了一种萧瑟、凄清的气氛,“高”字更体现出诗人的孤独。全诗语言纯朴,自然含蓄,耐人寻味,主要表达了远宦思念家乡的情感,也蕴含了对动乱时代的苦闷感受,结尾留下广阔的空间,引读者自己去思考,给读者想象的空间。 *
韦应物的诗 *
韦应物:滁州西涧 *
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
范文九:《东郊》  作者:韦应物  吏舍局终年,出郊旷清曙。  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  依丛适自憩,缘涧还复去。  微雨霭芳原,春鸠鸣何处。  乐幽心屡止,遵事迹犹遽。  终罢斯结庐,慕陶真可庶。  注释:  1、旷清曙:在清幽的曙色中得以精神舒畅。  2、澹:澄静;  3、虑:思绪。  4、霭:迷蒙貌。  5、庶:庶几,差不多。  译文:  整年拘束官署之中实在烦闷,  清晨出去郊游顿觉精神欢愉。  嫩绿的杨柳伴随着春风荡漾,  苍翠的山峰淡化了我的思虑。  靠着灌木丛自由自在地憩息,  沿着涧流旁任凭意愿地徘徊。  芳香的原野落着迷蒙的细雨,  宁静的大地到处是春鸠鸣啼。  本爱长处清幽屡次不得如愿,  只因公务缠身行迹十分匆促。  终有一日罢官归隐在此结庐,  羡慕陶潜差不多能得到乐趣。  赏析:  这是写春日郊游情景的诗。诗先写拘束于公务,因而案牍劳形。次写春日郊游,快乐无限。再写归隐不遂,越发慕陶。??  诗以真情实感诉说了官场生活的繁忙乏味,抒发了回归自然的清静快乐。人世哲,经验谈,话真情真,读之教益非浅。“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可谓风景陶冶情怀的绝唱。 *
唐诗三百首 *
韦应物: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
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
范文十:作者:韦应物
吏舍局终年,出郊旷清曙。
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
依丛适自憩,缘涧还复去。
微雨霭芳原,春鸠鸣何处。韦应物:东郊。
乐幽心屡止,遵事迹犹遽。
终罢斯结庐,慕陶真可庶。
1、旷清曙:在清幽的曙色中得以精神舒畅。
2、澹:澄静;
3、虑:思绪。
4、霭:迷蒙貌。
5、庶:庶几,差不多。
整年拘束官署之中实在烦闷,
清晨出去郊游顿觉精神欢愉。韦应物:东郊。
嫩绿的杨柳伴随着春风荡漾,
苍翠的山峰淡化了我的思虑。
靠着灌木丛自由自在地憩息,
沿着涧流旁任凭意愿地徘徊。
芳香的原野落着迷蒙的细雨,
宁静的大地到处是春鸠鸣啼。
本爱长处清幽屡次不得如愿,
只因公务缠身行迹十分匆促。
终有一日罢官归隐在此结庐,
羡慕陶潜差不多能得到乐趣。
这是写春日郊游情景的诗。诗先写拘束于公务,因而案牍劳形。次写春日郊游,快乐无限。再写归隐不遂,越发慕陶。??
诗以真情实感诉说了官场生活的繁忙乏味,抒发了回归自然的清静快乐。人世哲,经验谈,话真情真,读之教益非浅。?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可谓风景陶冶情怀的绝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归来归去来下一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