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必修一练习题2物理题

/5该会员上传的其它文档:5 p.5 p.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测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关于匀速圆..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测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关于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线速度不变B.角速度不变C.频率不变D.周期不变2.在发射宇宙飞船时,利用地球的自转可以尽量减少发射时火箭所提供的能量,那么最理想的发射场地高一物理必修2期末试题及答案详解(考查全面)相关文档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关于我们常见问题关注我们官方公共微信高中物理必修二ppt(课件+对点练习+习题课+题组训练+章末整合+章末测试全套84份打包)
资源简介:
  5.1 曲线运动 对点练习(人教版必修2).doc
  5.1 曲线运动 课件(人教版必修2).ppt
  5.1 曲线运动 题组训练(人教版必修2).doc
  5.2 平抛运动 对点练习(人教版必修2).doc
  5.2 平抛运动 课件(人教版必修2).ppt
  5.2 平抛运动 题组训练(人教版必修2).doc
  5.3 实验:研究平抛运动 对点练习(人教版必修2).doc
  5.3 实验:研究平抛运动 课件(人教版必修2).ppt
  5.3 实验:研究平抛运动 题组训练(人教版必修2).doc
  5.4 圆周运动 对点练习(人教版必修2).doc
  5.4 圆周运动 课件(人教版必修2).ppt
  5.4 圆周运动 题组训练(人教版必修2).doc
  5.5 向心加速度 对点练习(人教版必修2).doc
  5.5 向心加速度 课件(人教版必修2).ppt
  5.5 向心加速度 题组训练(人教版必修2).doc
  5.6 向心力 对点练习(人教版必修2).doc
  5.6 向心力 课件(人教版必修2).ppt
  5.6 向心力 题组训练(人教版必修2).doc
  5.7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对点练习(人教版必修2).doc
  5.7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课件(人教版必修2).ppt
  5.7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题组训练(人教版必修2).doc
  6.1 行星的运动 对点练习(人教版必修2).doc
  6.1 行星的运动 课件(人教版必修2).ppt
  6.1 行星的运动 题组训练(人教版必修2).doc
  6.2-6.3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 万有引力定律 对点练习(人教版必修2).doc
  6.2-6.3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 万有引力定律 课件(人教版必修2).ppt
  6.2-6.3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 万有引力定律 题组训练(人教版必修2).doc
  6.4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 对点练习(人教版必修2).doc
  6.4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 课件(人教版必修2).ppt
  6.4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 题组训练(人教版必修2).doc
  6.5 宇宙航行 对点练习(人教版必修2).doc
  6.5 宇宙航行 课件(人教版必修2).ppt
  6.5 宇宙航行 题组训练(人教版必修2).doc
  6.6 经典力学的局限性 对点练习(人教版必修2).doc
  6.6 经典力学的局限性 课件(人教版必修2).ppt
  6.6 经典力学的局限性 题组训练(人教版必修2).doc
  7.1-7.2 追寻守恒量——能量& 功 对点练习(人教版必修2).doc
  7.1-7.2 追寻守恒量——能量& 功 课件(人教版必修2).ppt
  7.1-7.2 追寻守恒量——能量& 功 题组训练(人教版必修2).doc
  7.10 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 对点练习(人教版必修2).doc
  7.10 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 课件(人教版必修2).ppt
  7.10 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 题组训练(人教版必修2).doc
  7.3 功率 对点练习(人教版必修2).doc
  7.3 功率 课件(人教版必修2).ppt
  7.3 功率 题组训练(人教版必修2).doc
  7.4 重力势能 对点练习(人教版必修2).doc
  7.4 重力势能 课件(人教版必修2).ppt
  7.4 重力势能 题组训练(人教版必修2).doc
  7.5 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 对点练习(人教版必修2).doc
  7.5 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 课件(人教版必修2).ppt
  7.5 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 题组训练(人教版必修2).doc
  7.6 实验: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对点练习(人教版必修2).doc
  7.6 实验: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课件(人教版必修2).ppt
  7.6 实验: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题组训练(人教版必修2).doc
  7.7 动能和动能定理 对点练习(人教版必修2).doc
  7.7 动能和动能定理 课件(人教版必修2).ppt
  7.7 动能和动能定理 题组训练(人教版必修2).doc
  7.8 机械能守恒定律 对点练习(人教版必修2).doc
  7.8 机械能守恒定律 课件(人教版必修2).ppt
  7.8 机械能守恒定律 题组训练(人教版必修2).doc
  7.9 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对点练习(人教版必修2).doc
  7.9 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课件(人教版必修2).ppt
  7.9 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题组训练(人教版必修2).doc
  第5章 曲线运动 章末检测(人教版必修2).doc
  第5章 习题课 曲线运动 对点练习(人教版必修2).doc
  第5章 习题课 曲线运动 课件(人教版必修2).ppt
  第5章 习题课 曲线运动 题组训练(人教版必修2).doc
  第6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 章末检测(人教版必修2).doc
  第6章 习题课 天体运动 对点练习(人教版必修2).doc
  第6章 习题课 天体运动 课件(人教版必修2).ppt
  第6章 习题课 天体运动 题组训练(人教版必修2).doc
  第7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章末检测(人教版必修2).doc
  第7章 习题课 动能定理 对点练习(人教版必修2).doc
  第7章 习题课 动能定理 课件(人教版必修2).ppt
  第7章 习题课 动能定理 题组训练(人教版必修2).doc
  第7章 习题课 功、功率 对点练习(人教版必修2).doc
  第7章 习题课 功、功率 课件(人教版必修2).ppt
  第7章 习题课 功、功率 题组训练(人教版必修2).doc
  第7章 习题课 机械能守恒定律 对点练习(人教版必修2).doc
  第7章 习题课 机械能守恒定律 课件(人教版必修2).ppt
  第7章 习题课 机械能守恒定律 题组训练(人教版必修2).doc
  第六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 章末整合 课件(人教版必修2).ppt
  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章末整合 课件(人教版必修2).ppt
  第五章 曲线运动 章末整合 课件(人教版必修2).ppt
  1 曲线运动
  对曲线运动的理解
  1.关于曲线运动的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速度的大小与方向都在时刻变化
  B.速度的大小不断发生变化,速度的方向不一定发生变化
  C.速度的方向不断发生变化,速度的大小不一定发生变化
  D.质点在某一点的速度方向是在曲线的这一点的切线方向
  答案 CD
  对曲线运动条件的理解
  2.质点在三个恒力F1、F2、F3的共同作用下保持平衡状态,若突然撤去F1,保持其他力不变,则质点 (  )
  A.一定做匀变速运动& B.一定做直线运动
  C.一定做非匀变速运动& D.可能做曲线运动
  答案 AD
  解析 质点在恒力作用下产生恒定的加速度,加速度恒定的运动一定是匀变速运动.由题意可知,当突然撤去F1时,质点受到的合力大小等于F1的大小,方向与F1相反,故选项A正确,选项C错误;在撤去F1之前,质点保持平衡,有两种可能:一是质点处于静止状态,则撤去F1后,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二是质点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撤去F1后,质点可能做直线运动(条件是:F1的方向和速度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也可能做曲线运动(条件是:F1的方向和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故选项B错误,选项D正确.
  3.若已知物体运动的初速度v0的方向及它受到的恒定的合力F的方向,如图所示.则可能的轨迹是 (  )
  答案 C
  解析 物体做曲线运动时,速度沿曲线的切线方向,合力方向和速度方向不共线,且指向曲线凹的一侧,则运动轨迹在合力与速度之间,且向合力的方向弯曲.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4.如图5-1-6甲所示,在一端封闭、长约1 m的玻璃管内注满清水,水中放一个蜡烛做的蜡块,将玻璃管的开口端用胶塞塞紧,然后将这个玻璃管倒置,在蜡块沿玻璃管上升的同时,将玻璃管水平向右移动.假设从某时刻开始计
  时,蜡块在玻璃管内每1 s上升的距离都是10 cm,玻璃管向右匀加速平移,每1 s通过的水平位移依次是2.5 cm、7.5 cm、12.5 cm、17.5 cm.图乙中,y表示蜡块竖直方向的位移,x表示蜡块随玻璃管通过的水平位移,t=0时蜡块位于坐标原点.
  3& 实验:研究平抛运动
  (时间:60分钟)
  1.在“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为了求平抛物体的初速度,需直接测的数据有 (  )
  A.小球开始滚下的高度
  B.小球在空中飞行的时间
  C.运动轨迹上某点P的水平坐标
  D.运动轨迹上某点P的竖直坐标
  答案 CD
  解析 由平抛运动规律,竖直方向y=12gt2,水平方向x=v0t,因此v0=x g2y,可见只要测得轨迹上某点P的水平坐标x和竖直坐标y,就可求出初速度v0,故C、D正确.
  2.(1)在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时,除了木板、小球、斜槽、铅笔、图钉之外,下列器材中还需要的是________.
  A.停表
  B.坐标纸
  C.天平
  D.弹簧秤
  E.重垂线
  (2)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应使小球每次从斜槽上相同的位置自由滚下
  B.斜槽轨道必须光滑
  C.斜槽轨道末端可以不水平
  D.为使描出的轨迹更好地反映真实运动,记录的点应适当多一些
  E.为了比较准确地找出小球运动的轨迹,应该用一条曲线把所有的点都连接
  答案 (1)BE (2)AD
  解析 还需要的器材是坐标纸和重垂线.做平抛运动的实验时,斜槽末端必须水平,以保证小球做平抛运动.为使小球运动轨迹相同,应使小球每次从斜槽上相同的位置无初速滚下.描点法画物体运动的轨迹时,应用平滑的曲线连点,偏离轨迹较远的点应舍去.
  3.两个同学根据不同的实验条件,进行了“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
  图5-3-9
  (1)甲同学采用如图5-3-9甲所示的装置.用小锤击打弹性金属片,使A球沿水平方向弹出,同时B球被松开,自由下落,观察到两球同时落地,改变小锤击打的力度,即改变A球被弹出时的速度,两球仍然同时落地,这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采用如图乙所示的装置.两个相同的弧形轨道M、N,分别用于发射小铁球P、Q,其中N的末端可看做与光滑的水平板相切,两轨道上端分别装有电磁铁C、D;调节电磁铁C、D的高度使AC=BD,从而保证小铁球P、Q
  5& 向心加速度
  (时间:60分钟)
  题组一 对向心加速度的理解
  1.如图所示,细绳的一端固定,另一端系一小球,让小球在光滑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关于小球运动到P点时的加速度方向,下列图中可能的是 (  )
  答案 B
  解析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就是向心加速度,其方向指向圆心,B正确.
  2.关于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由an=v2r可知,an与r成反比
  B.由an=ω2r可知,an与r成正比
  C.由v=ωr可知,ω与r成反比
  D.由ω=2πn可知,ω与n成正比
  答案 D
  解析 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与物体的线速度、角速度、半径有关.但向心加速度与半径的关系要在一定前提条件下才能成立.当线速度一定时,向心加速度与半径成反比;当角速度一定时,向心加速度与半径成正比.对线速度和角速度与半径的关系也可以同样进行讨论.正确选项为D.
  3.下列关于向心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向心加速度表示做圆周运动的物体速率改变的快慢
  B.向心加速度表示角速度变化的快慢
  C.向心加速度描述线速度方向变化的快慢
  D.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不变
  答案 C
  解析 匀速圆周运动中速率不变,向心加速度只改变速度的方向,显然A项是错误的;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是不变的,所以B项也是错误的;匀速圆周运动中速度的变化只表现为速度方向的变化,作为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向心加速度只描述速度方向变化的快慢,所以C项正确;向心加速度的方向是变化的,所以D项也是错误的.
  4. 如图5-5-5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从半径为R的半球形碗口下滑到碗的最低点的过程中,如果由于摩擦力的作用使木块的速率不变,那么&& (  )
  A.加速度为零
  5& 宇宙航行
  对三个宇宙速度的理解
  1.下列关于三种宇宙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第一宇宙速度v1=7.9 km/s,第二宇宙速度v2=11.2 km/s,则人造卫星绕地球在圆轨道上运行时的速度大于等于v1,小于v2
  B.美国发射的“凤凰号”火星探测卫星,其发射速度大于第三宇宙速度
  C.第二宇宙速度是在地面附近使物体可以挣脱地球引力束缚,成为绕太阳运行的人造行星的最小发射速度
  D.第一宇宙速度7.9 km/s是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最大运行速度
  答案 CD
  解析 根据v= GMr可知,卫星的轨道半径r越大,即距离地面越远,卫星的环绕速度越小,v1=7.9 km/s是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最大运行速度,选项D正确;实际上,由于人造卫星的轨道半径都大于地球半径,故卫星绕地球在圆轨道上运行时的速度都小于第一宇宙速度,选项A错误;美国发射的“凤凰号”火星探测卫星,仍在太阳系内,所以其发射速度小于第三宇宙速度,选项B错误;第二宇宙速度是在地面附近使物体挣脱地球束缚而成为太阳的一颗人造行星的最小发射速度,选项C正确.
  人造卫星运动的规律
  2.日上午,我国首次太空课在距地球300多千米的“天宫一号”上举行,如图6-5-4所示的是宇航员王亚萍在“天宫一号”上所做的“水球”.若已知地球的半径为6 400 km,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9.8 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水球”在太空中不受地球引力作用
  B.“水球”相对地球运动的加速度为零
  C.若王亚萍的质量为m,则她在“天宫一号”中受到地球的引力为mg
  D.“天宫一号”的运行周期约为1.5 h
  答案 D
  解析 “天宫一号”是围绕地球运动的,即地球的万有引力提供了其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水球与“天宫一号”是一个整体,因此可知水球也受到地球引力作用,故A错误;水球受到地球引力而围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具有向心加速度,故B错误;若王亚萍的质量为m,则她在“天宫一号”中的加速度小于重力加速度的值,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下载说明: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高一物理必修2经典例题、知识点、公式详细一点、例题最好有解析
咱叫个小鬼4436
高一物理公式总结 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 (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 –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 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 +Vt^2)/2]1/2 6.位移S= V平t=Vot + 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相邻连续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Vo):m/s 加速度(a):m/s^2 末速度(Vt):m/s 时间(t):秒(s) 位移(S):米(m) 路程:米 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 2) 自由落体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 4.推论Vt^2=2gh 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度直线运动规律. (2)a=g=9.8 m/s^2≈10m/s^2 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 竖直上抛 1.位移S=Vot- gt^2/2 2.末速度Vt= Vo- gt (g=9.8≈10m/s2 ) 3.有用推论Vt^2 –Vo^2=-2gS 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 (抛出点算起) 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 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二、质点的运动(2)----曲线运动 万有引力 1)平抛运动 1.水平方向速度Vx= Vo 2.竖直方向速度Vy=gt 3.水平方向位移Sx= Vot 4.竖直方向位移(Sy)=gt^2/2 5.运动时间t=(2Sy/g)1/2 (通常又表示为(2h/g)1/2) 6.合速度Vt=(Vx^2+Vy^2)1/2=[Vo^2+(gt)^2]1/2 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 tgβ=Vy/Vx=gt/Vo 7.合位移S=(Sx^2+ Sy^2)1/2 , 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α: tgα=Sy/Sx=gt/2Vo 注:(1)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为g,通常可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2)运动时间由下落高度h(Sy)决定与水平抛出速度无关.(3)θ与β的关系为tgβ=2tgα .(4)在平抛运动中时间t是解题关键.(5)曲线运动的物体必有加速度,当速度方向与所受合力(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2)匀速圆周运动 1.线速度V=s/t=2πR/T 2.角速度ω=Φ/t=2π/T=2πf 3.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 4.向心力F心=Mv^2/R=mω^2*R=m(2π/T)^2*R 5.周期与频率T=1/f 6.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V=ωR 7.角速度与转速的关系ω=2πn (此处频率与转速意义相同) 8.主要物理量及单位: 弧长(S):米(m) 角度(Φ):弧度(rad) 频率(f):赫(Hz) 周期(T):秒(s) 转速(n):r/s 半径(R):米(m) 线速度(V):m/s 角速度(ω):rad/s 向心加速度:m/s2 注:(1)向心力可以由具体某个力提供,也可以由合力提供,还可以由分力提供,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2)做匀速度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等于合力,并且向心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因此物体的动能保持不变,但动量不断改变. 3)万有引力 1.开普勒第三定律T2/R3=K(=4π^2/GM) R:轨道半径 T :周期 K:常量(与行星质量无关) 2.万有引力定律F=Gm1m2/r^2 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3.天体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GMm/R^2=mg g=GM/R^2 R:天体半径(m) 4.卫星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 V=(GM/R)1/2 ω=(GM/R^3)1/2 T=2π(R^3/GM)1/2 5.第一(二、三)宇宙速度V1=(g地r地)1/2=7.9Km/s V2=11.2Km/s V3=16.7Km/s 6.地球同步卫星GMm/(R+h)^2=m*4π^2(R+h)/T^2 h≈3.6 km h:距地球表面的高度 注:(1)天体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F心=F万.(2)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可估算天体的质量密度等.(3)地球同步卫星只能运行于赤道上空,运行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同.(4)卫星轨道半径变小时,势能变小、动能变大、速度变大、周期变小.(5)地球卫星的最大环绕速度和最小发射速度均为7.9Km/S. 机械能 1.功 (1)做功的两个条件: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物体在里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功的大小: W=Fscosa 功是标量 功的单位:焦耳(J) 1J=1N*m 当 0<= a 0 F做正功 F是动力 当 a=派/2 w=0 (cos派/2=0) F不作功 当 派/2<= a <派 W<0 F做负功 F是阻力 (3)总功的求法: W总=W1+W2+W3……Wn W总=F合Scosa 2.功率 (1) 定义:功跟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的比值. P=W/t 功率是标量 功率单位:瓦特(w) 此公式求的是平均功率 1w=1J/s 1000w=1kw (2) 功率的另一个表达式: P=Fvcosa 当F与v方向相同时, P=Fv. (此时cos0度=1) 此公式即可求平均功率,也可求瞬时功率 1)平均功率: 当v为平均速度时 2)瞬时功率: 当v为t时刻的瞬时速度 (3) 额定功率: 指机器正常工作时最大输出功率 实际功率: 指机器在实际工作中的输出功率 正常工作时: 实际功率≤额定功率 (4) 机车运动问题(前提:阻力f恒定) P=Fv F=ma+f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汽车启动有两种模式 1) 汽车以恒定功率启动 (a在减小,一直到0) P恒定 v在增加 F在减小 尤F=ma+f 当F减小=f时 v此时有最大值 2) 汽车以恒定加速度前进(a开始恒定,在逐渐减小到0) a恒定 F不变(F=ma+f) V在增加 P实逐渐增加最大 此时的P为额定功率 即P一定 P恒定 v在增加 F在减小 尤F=ma+f 当F减小=f时 v此时有最大值 3.功和能 (1) 功和能的关系: 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2) 功和能的区别: 能是物体运动状态决定的物理量,即过程量 功是物体状态变化过程有关的物理量,即状态量 这是功和能的根本区别. 4.动能.动能定理 (1) 动能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用Ek表示 表达式 Ek=1/2mv^2 能是标量 也是过程量 单位:焦耳(J) 1kg*m^2/s^2 = 1J (2) 动能定理内容:合外力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表达式 W合=ΔEk=1/2mv^2-1/2mv0^2 适用范围:恒力做功,变力做功,分段做功,全程做功 5.重力势能 (1) 定义: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 用Ep表示 表达式 Ep=mgh 是标量 单位:焦耳(J) (2) 重力做功和重力势能的关系 W重=-ΔEp 重力势能的变化由重力做功来量度 (3) 重力做功的特点:只和初末位置有关,跟物体运动路径无关 重力势能是相对性的,和参考平面有关,一般以地面为参考平面 重力势能的变化是绝对的,和参考平面无关 (4) 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形变而具有的能量 弹性势能存在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中,跟形变的大小有关 弹性势能的变化由弹力做功来量度 6.机械能守恒定律 (1) 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总称 总机械能:E=Ek+Ep 是标量 也具有相对性 机械能的变化,等于非重力做功 (比如阻力做的功) ΔE=W非重 机械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2) 机械能守恒定律: 只有重力做功的情况下,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 发生相互转化,但机械能保持不变 表达式: Ek1+Ep1=Ek2+Ep2 成立条件:只有重力做功 回答者: 煮酒弹剑爱老庄 - 高级经理 六级 1-28 20:51 高中物理公式,规律汇编表 一,力学 胡克定律: F = kx (x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原长,粗细和材料有关) 重力: G = mg (g随离地面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重力约等于地面上物体受到的地球引力) 3 ,求F,的合力: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 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法则.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1-F2 F F1 + F2 (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两个平衡条件: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 F合=0 或 : Fx合=0 Fy合=0 推论:[1]非平行的三个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则这三个力一定共点. [2]三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其中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一定等值反向 (2 )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条件:力矩代数和为零.(只要求了解) 力矩:M=FL (L为力臂,是转动轴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5,摩擦力的公式: (1) 滑动摩擦力: f= FN 说明 : ① FN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 ② 为滑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无关. (2) 静摩擦力:其大小与其他力有关,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不与正压力成正比. 大小范围: O f静 fm (fm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 说明: a ,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 b,摩擦力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还可以不做功. c,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 浮力: F= gV (注意单位) 7, 万有引力: F=G 适用条件:两质点间的引力(或可以看作质点,如两个均匀球体). G为万有引力恒量,由卡文迪许用扭秤装置首先测量出. 在天体上的应用:(M--天体质量 ,m—卫星质量, R--天体半径 ,g--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h—卫星到天体表面的高度) a ,万有引力=向心力 G b,在地球表面附近,重力=万有引力 mg = G g = G 第一宇宙速度 mg = m V= 8, 库仑力:F=K (适用条件:真空中,两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 电场力:F=Eq (F 与电场强度的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 10,磁场力: 洛仑兹力: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 公式:f=qVB (BV) 方向--左手定则 安培力 :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 公式:F= BIL (BI) 方向--左手定则 11,牛顿第二定律: F合 = ma 或者 Fx = m ax Fy = m ay 适用范围:宏观,低速物体 理解:(1)矢量性 (2)瞬时性 (3)独立性 (4) 同体性 (5)同系性 (6)同单位制 12,匀变速直线运动: 基本规律: Vt = V0 + a t S = vo t +a t2 几个重要推论: (1) Vt2 - V02 = 2as (匀加速直线运动:a为正值 匀减速直线运动:a为正值) (2) A B段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Vt/ 2 == (3) AB段位移中点的即时速度: Vs/2 = 匀速:Vt/2 =Vs/2 ; 匀加速或匀减速直线运动:Vt/2 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1s ,2s,3s……ns内的位移之比为12:22:32……n2; 在第1s 内,第 2s内,第3s内……第ns内的位移之比为1:3:5…… (2n-1); 在第1米内,第2米内,第3米内……第n米内的时间之比为1:: ……( 初速无论是否为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连续相邻的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一常数:s = aT2 (a--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T--每个时间间隔的时间) 竖直上抛运动: 上升过程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下落过程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全过程是初速度为VO,加速度为g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上升最大高度: H = (2) 上升的时间: t= (3) 上升,下落经过同一位置时的加速度相同,而速度等值反向 (4) 上升,下落经过同一段位移的时间相等. 从抛出到落回原位置的时间:t = (5)适用全过程的公式: S = Vo t --g t2 Vt = Vo-g t Vt2 -Vo2 = - 2 gS ( S,Vt的正,负号的理解) 14,匀速圆周运动公式 线速度: V= R =2f R= 角速度:= 向心加速度:a =2 f2 R 向心力: F= ma = m2 R= mm4n2 R 注意:(1)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向心力就是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总是指向圆心. (2)卫星绕地球,行星绕太阳作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 氢原子核外电子绕原子核作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库仑力提供. 15,平抛运动公式:匀速直线运动和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 水平分运动: 水平位移: x= vo t 水平分速度:vx = vo 竖直分运动: 竖直位移: y =g t2 竖直分速度:vy= g t tg = Vy = Votg Vo =Vyctg V = Vo = Vcos Vy = Vsin 在Vo,Vy,V,X,y,t,七个物理量中,如果 已知其中任意两个,可根据以上公式求出其它五个物理量. 16, 动量和冲量: 动量: P = mV 冲量:I = F t (要注意矢量性) 17 ,动量定理: 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它的动量的变化. 公式: F合t = mv' - mv (解题时受力分析和正方向的规定是关键) 18,动量守恒定律:相互作用的物体系统,如果不受外力,或它们所受的外力之和为零,它们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研究对象: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或多个物体) 公式:m1v1 + m2v2 = m1 v1'+ m2v2'或p1 =- p2 或p1 +p2=O 适用条件: (1)系统不受外力作用. (2)系统受外力作用,但合外力为零. (3)系统受外力作用,合外力也不为零,但合外力远小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 (4)系统在某一个方向的合外力为零,在这个方向的动量守恒. 19, 功 : W = Fs cos (适用于恒力的功的计算) 理解正功,零功,负功 (2)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重力的功------量度------重力势能的变化 电场力的功-----量度------电势能的变化 分子力的功-----量度------分子势能的变化 合外力的功------量度-------动能的变化 20, 动能和势能: 动能: Ek = 重力势能:Ep = mgh (与零势能面的选择有关) 21,动能定理:外力所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增量). 公式: W合= Ek = Ek2 - Ek1 = 22,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 = 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 条件:系统只有内部的重力或弹力做功. 公式: mgh1 + 或者 Ep减 = Ek增 23,能量守恒(做功与能量转化的关系):有相互摩擦力的系统,减少的机械能等于摩擦力所做的功. E = Q = f S相 24,功率: P = (在t时间内力对物体做功的平均功率) P = FV (F为牵引力,不是合外力;V为即时速度时,P为即时功率;V为平均速度时,P为平均功率; P一定时,F与V成正比) 25, 简谐振动: 回复力: F = -KX 加速度:a = - 单摆周期公式: T= 2 (与摆球质量,振幅无关) (了解)弹簧振子周期公式:T= 2 (与振子质量,弹簧劲度系数有关,与振幅无关) 26, 波长,波速,频率的关系: V == f (适用于一切波) 二,热学 1,热力学第一定律:U = Q + W 符号法则:外界对物体做功,W为"+".物体对外做功,W为"-"; 物体从外界吸热,Q为"+";物体对外界放热,Q为"-". 物体内能增量U是取"+";物体内能减少,U取"-". 2 ,热力学第二定律: 表述一:不可能使热量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表述二:不可能从单一的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对外做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表述三:第二类永动机是不可能制成的. 3,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1)适用条件: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三个状态参量同时发生变化. (2) 公式: 恒量 4,热力学温度:T = t + 273 单位:开(K) (绝对零度是低温的极限,不可能达到) 三,电磁学 (一)直流电路 1,电流的定义: I = (微观表示: I=nesv,n为单位体积内的电荷数) 2,电阻定律: R=ρ (电阻率ρ只与导体材料性质和温度有关,与导体横截面积和长度无关) 3,电阻串联,并联: 串联:R=R1+R2+R3 +……+Rn 并联: 两个电阻并联: R= 4,欧姆定律:(1)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U=IR (2)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 = 路端电压: U = -I r= IR 电源输出功率: = Iε-Ir = 电源热功率: 电源效率: = = (3)电功和电功率: 电功:W=IUt 电热:Q= 电功率 :P=IU 对于纯电阻电路: W=IUt= P=IU = 对于非纯电阻电路: W=Iut P=IU (4)电池组的串联:每节电池电动势为`内阻为,n节电池串联时: 电动势:ε=n 内阻:r=n (二)电场 1,电场的力的性质: 电场强度:(定义式) E = (q 为试探电荷,场强的大小与q无关) 点电荷电场的场强: E = (注意场强的矢量性) 2,电场的能的性质: 电势差: U = (或 W = U q ) UAB = φA - φB 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U = - W 3,匀强电场中场强跟电势差的关系: E = (d 为沿场强方向的距离) 4,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铀? Uq =mv2 ②偏转:运动分解: x= vx = y =a t2 ; vy= a t a = (三)磁场 几种典型的磁场:通电直导线,通电螺线管,环形电流,地磁场的磁场分布. 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安培力):F = BIL (要求 B⊥I, 力的方向由左手定则判定;若B‖I,则力的大小为零) 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洛仑兹力): F = qvB (要求v⊥B, 力的方向也是由左手定则定,但四指必须指向正电荷的运动方向;若B‖v,则力的大小为零)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当带电粒子垂直射入匀强磁场时,洛仑兹力提供向心力,带电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即: qvB = 可得: r = , T = (确定圆心和半径是关键) (四)电磁感应 1,感应电流的方向判定:①导体切割磁感应线:右手定则;②磁通量发生变化:楞次定律. 2,感应电动势的大小:① E = BLV (要求L垂直于B,V,否则要分解到垂直的方向上 ) ② E = (①式常用于计算瞬时值,②式常用于计算平均值) (五)交变电流 1,交变电流的产生:线圈在磁场中匀速转动,若线圈从中性面(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开始转动,其感应电动势瞬时值为:e = Em sinωt ,其中 感应电动势最大值:Em = nBSω . 2 ,正弦式交流的有效值:E = ;U = ; I = (有效值用于计算电流做功,导体产生的热量等;而计算通过导体的电荷量要用交流的平均值) 3 ,电感和电容对交流的影响: 电感:通直流,阻交流;通低频,阻高频 电容:通交流,隔直流;通高频,阻低频 电阻:交,直流都能通过,且都有阻碍 4,变压器原理(理想变压器): ①电压: ② 功率:P1 = P2 ③ 电流:如果只有一个副线圈 : ; 若有多个副线圈:n1I1= n2I2 + n3I3 电磁振荡(LC回路)的周期:T = 2π 四,光学 1,光的折射定律:n = 介质的折射率:n = 2,全反射的条件:①光由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②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 临界角C: sin C = 3,双缝干涉的规律: ①路程差ΔS = (n=0,1,2,3--) 明条纹 (2n+1) (n=0,1,2,3--) 暗条纹 相邻的两条明条纹(或暗条纹)间的距离:ΔX = 4,光子的能量: E = hυ = h ( 其中h 为普朗克常量,等于6.63×10-34Js, υ为光的频率) (光子的能量也可写成: E = m c2 ) (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Ek = hυ - W (其中Ek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W为金属的逸出功,与金属的种类有关) 5,物质波的波长: = (其中h 为普朗克常量,p 为物体的动量) 五,原子和原子核 氢原子的能级结构. 原子在两个能级间跃迁时发射(或吸收光子): hυ = E m - E n 核能:核反应过程中放出的能量. 质能方程: E = m C2 核反应释放核能:ΔE = Δm C2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例题和知识点都能够在课本上找到的,静下心来好好认真的看一下,又不理解的虚心请教别人,公式要慢慢理解,不能靠死记,记住了几个符号是没有意义的。我说的帮不了你多少,物理只得靠自己看书听课。我就是这样的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