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华中农业大学考研农业资源与环境(水土保持方向)的学生,想报考中科院水保所,请问好考吗?

当前位置:&>&&>&&>&
华中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
&  华中农业大学是一所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校园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南湖狮子山,三面环湖,风景秀丽,环境幽雅,建筑楼群鳞次栉比,自然园林风貌引人入胜。
  学校历史悠久,历来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其前身是清朝光绪年间湖广总督张之洞1898年创办的湖北农务学堂,几经演变,1952年由武汉大学农学院和湖北农学院的全部系科以及中山大学等6所综合性大学农学院的部分系科组建成立华中农学
院。建国后,学校曾直属中央高等教育部,后实行农业部和湖北省双重领导。1979年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全国重点大学,直属农业部。1981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成为首批具有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校。学校具有教授和博士生导师评审权。1985年更名为华中农业大学。
2000年由农业部划转教育部直属领导。
  华中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
  农业资源与环境(含水土保持方向)学科背景
本专业已建立起&本科&硕士&博士&完整的高层次人材培养体系。所设土壤学、植物营养学是湖北省重点学科,具有硕士、博士授予权。农业资源利用具有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及博士后流动站。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农业资源与环境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土地、环保、农资、教育等部门或单位从事土壤、肥料、环境保护、植物营养、生态农业、资源调查与评价等领域的教学科研、管理、技术开发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水土保持方向:本方向在学习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重点培养水土保持工程学、林业生态工程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本方向毕业生能在水利、土地、环保等部门从事水土保持、区域农林规划、水土流失检测等工作。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土壤、水、肥料等农业资源的管理及利用、农业环境保护、农业生态、资源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资源调查与规划、土壤和植物营养与施肥技术、农产品品质与安全、水土保持、农业资源环境分析的基本训练,具有实现农业资源高效和可持续利用及对农业资源和环境信息化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水土保持方向:本方向学生除学习专业必修课程外,还要掌握水利工程、森林生态学、水土保持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水土保持防治措施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环境监测与评价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水土流失的监测与防治、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修业年限 四年授予学位 农学学士
  主要课程
地质与地貌、土壤学、农业环境学、生态学基础、植物营养学、植物营养研究法、土壤与农化分析、资源调查与评价、作物营养诊断与施肥水土保持方向:测量与遥感、土壤侵蚀原理、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水土保持工程学、地质地貌学、林业生态工程学、水文与水资源学。
  学生应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1.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基本理论知识;
2.掌握农业资源的管理与利用、农业环境保护、土壤改良、土壤肥力管理、生态农业建设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
3.掌握农业资源调查,环境质量评价、化学及仪器分析、植物营养的研究方法、科学施肥与科学灌溉、农产品品质分析与安全、农业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土地规划、资源信息管理和精准农业等方面的方法与技术;
4.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基本知识,了解资源与环境科学的前沿及发展趋势; 5.熟悉资源管理与利用、环境保护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7.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
  水土保持方向:在掌握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还应掌握的知识技能:
1.掌握水土保持、防沙、治沙的规划设计方法和监测、评价技术; 2.熟悉我国林业、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生态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3.了解国内外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监测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有关国际公约;毕业生适应工作范围
毕业生能胜任各级土壤肥料管理和科研部门,化肥农药生产、经营及有关应用化工部门,土地规划管理部门,环境管理、监测及科研部门,各级水利、水土保持科研和管理部门以及大中专院校的生产、经营、管理、科研、教学等方面的工作。
  特别说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断调整与变化,育路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及家长参考,敬请考生及家长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请选择籍贯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空乘高铁乘务专业
飞机维修专业
飞行员专业
机电一体化
酒店管理专业
学前教育专业
影视表演专业
艺术设计专业
工商企业管理
会计财务金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其他人还看了
决战高考 |
地区导航 |
育路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育路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育路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育路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高考热门专业推荐
重点院校排行
高考备考辅导
学员报名服务中心:北京市海淀区大钟寺中坤广场E座901F()
咨询电话:010-
传真:010-
育路网-百万会员学习社区:
北京育路互联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13热门推荐: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六月下旬,高考成绩即将出来,同乡会群开始活跃,朋友圈也开始刮起安利风。
  而网友也给了华中农大较高的评价:
  大狮兄随手翻了一下近期华农的新闻和推送,其实也不就是列了一部分华农的辉煌成绩。
  以及一些知名学者、优秀校友。
  但是,对于刚刚挤过千军万马的独木桥,在一场无硝烟的高考战争奋斗过的勇士,仅仅就是因为学术成绩优异,著名校友众多而报考国家211工程,重点农业大学,全国排名50强的华农吗?
  对,以上大狮兄说的都对
  但,没那么简单。
  作为过来人,大狮兄今天就要告诉你们:我不推荐你们报考华中农业大学!
  为什么?下面这些都是资深华农人总结的几点经验,听仔细了!
  优秀,你才上得起华中农业大学
(各年录取线)
  就每年各省省控线看,华中农业大学录取线远超一本线,尤其在农林高校里,华中农业大学真是杠杠的。所以这就至少说明了一点,高中如果不优秀,高考如果不高分,你很难进华中农业大学!
  (最美华农)
  办学源头久远了,到处都有历史气息
(华农主页上的部分简介)
  华中农业大学的办学源头可溯源到清朝末期,前身是清朝光绪年间湖广总督张之洞1898年创办的湖北农务学堂, 1985年更名为华中农业大学,至今已有118年。历史悠久,办学资质深厚!
(历史上的华农古建筑)
  环境太好,找不到下家
(建筑与植物交错之美)
  华农三面环湖,不只有湖,山多,树也多。湖光山色交相辉映,绿树繁花香飘四季,建筑楼群错落有致。你一定感到很奇怪,校园这么漂亮还不好?呵!我只能说你们的脑子想得太简单了!环境这么好,毕业离了这里,找下家会好挑剔的。
  (运动场集体合影)
  学校太大,怕你找不着北
  (狮子山下,南湖一瞥)
  华农占地面积495万平方米,校园大大,就会有很多麻烦。比如我差不多花了一年时间,才搞懂学校各个饭堂的具体位置。比如上个课至少要提前半个钟出门,要不铁定迟到。比如方向感不太好的大狮兄迷路几次之后,就从来不敢一个人出去了。
(食堂春韵)
  学科优势这么明显,到底哪个适合你
  (学生在图书馆查阅资料)
  在2012年全国第三轮一级学科评估中,6个学科名列同类学科前三位。其中,园艺学第1,畜牧学、兽医学第2,作物学、水产、农林经济管理第3,农业资源与环境第5,植物保护第7,生物学第8(排名率进入前10%),食品科学与工程第10(排名率进入前20%)。农业科学、植物与动物学、化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五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国际同类学科领域前1%。这些专业优势这么强,填报志愿的时候,大狮兄可是纠结了好久呢!
(学生在教室看书)
  奖学金多,一不小心就骄傲了
  (大学生活动中心颁奖)
  华农在奖学金方面一直都很“壕”!新生奖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学习成绩专项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等。据说有些学霸通过各类奖学金和比赛奖金,吃穿用度不用拿家里一分钱,容易让人骄傲啊!
(领奖现场合影)
  各领域牛人太多,容易掉队
  (国家重点实验室)
  在华农,每个人都在努力奔跑。考上华中农业大学,意味着跟牛人一起拼命学习=你在成为牛人的路上,要和自己死磕,和学业死磕,和科研死磕,为梦想死磕,学习很多,成长很快,一不小心还担心自己掉队。
  (图书馆日常自习场景)
  课外活动相当丰富,参加得过来吗
  (白岩松做客狮子山讲坛)
狮子山讲坛,国学讲坛,环校长跑等等各类特色创意的文体活动,大学四年在华农,你真能体会到什么叫课外活动多得你想都想不到,大狮兄就默默问一句,参加得过来吗?
  (体育老师自创健美操)
  颜值这么高,美食还多
  (《华农一周说》主播)
如今天下,吃货泛滥。最怕的是什么?胖啊!来了华农,无论你是女神软妹子or帅哥美男子都有分分钟让你的嘴停不下来。单就华农八大食堂,就能让你大快朵颐、流连忘返。人美、景美、连食物都美,大狮兄也是服了!
  (食堂美食)
  不来遗憾,来了就不想走...
  (2016年毕业典礼现场)
  以上九点,根本不够盘点华农,第十点,大狮兄就想对你说一句话:不来华农读书,你会遗憾的!不过来了华农,就真真不想离开了!
  更有不少华农人,在华农读了本科四年,还想继续攻读研究生、博士生呢。也许就是因为这里有最美好的狮山青春记忆:你会在宿舍结识一帮哥们姐们;去梧桐路步行街吃遍每一种小吃;和心上人去南湖散步聊天;在主楼下留一张照片……所以,当你转身告别时,真的舍不得离开。舍不得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瓦,舍不得这座山,这汪水……
(I love HZAU)
  以上均为华农老腊肉的肺腑之言,请广大学子奔走相告。
  当然,如果看到这里,你还是打算或者已经决定填报华农。那么大狮兄我只能说:学弟(学妹),好眼光!华农欢迎你!
  大狮兄友情提示:点击阅读原文,可进行各省高考分数查询哦!
  文字|高| 吴池
  图片|各路大神,感谢供图
  编辑&策划|吴池
  监制|丁玲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中国高校校报协会副会长......
北京教育音像报刊总社评论部评论员.....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首席专家
美国独立教育顾问协会认证顾问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教授《中科院水保所》_精选优秀范文十篇
中科院水保所
中科院水保所
范文一:关注石漠化整治
发展生态农业——中科院水保所研究员田均良一行到双山镇考察毕节地区是贵州省石漠化的集中分布区域,石漠化范围广、面积大。由于陡坡耕种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我镇岩溶石漠化在全省全区来说都极为典型,同时也备受全国有关部门和专家重视。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加强荒漠化、石漠化治理,促进生态修复。中国地质科学院溶岩地质研究所深刻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于2008年派出专家到我镇进行考察,对我镇石漠化坡耕地土壤地下漏失严重的整治作出详细规划,拟定 《长江上游坡耕地整治与高效生态农业关键技术试验示范——课题7:云贵高原岩溶山地石漠化坡耕地整治与高效生态农业》,确定以双山镇木格村为整治石漠化示范基地之一。2009年,在双山镇党委、政府的配合下,专家组正式启动示范基地建设。经过近两年的大力整治,目前,示范基地初见成效。2月28日,中科院水保所研究员田均良、中国地质科学院溶岩地质研究所谢运奇等有关专家在我镇党委书记张基贵、镇党委委员雷育贵的陪同下,对示范基地进行了考察。考察组详细了解示范基地的建设情况。对我镇建设示范基地的工作和成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考察组认为,示范基地水土保持良好,果树已经发芽且成活率在97%以上,石漠化得到明显改善。考察组表示,将对示范基地的石漠化坡耕地坡式梯田整治技术、岩溶坡地高效生态农业技术与示范、退耕还林地特色木本植物种植技术与示范等方面加大支持和研究力度,确保早日防止石漠化坡耕地土壤地下漏失。田均良说:“示范基地的成功,将会使云贵高原岩溶坡地土层薄、成土速率低、坡耕地土壤流失量超过容许土壤流失量、石漠化严重、坡耕地土壤肥力低、含蓄水分能力差、易遭旱害、作物产量低而不稳等现象得以整治,进而提高土地的使用价值”。镇党政委书记张基贵表示:“今后将加大对实验基地的管理,确保实验基地顺利发展,并积极推广成功经验,建设好全镇其他石漠化严重土地”。(双山镇党政办
余亚)原文地址:关注石漠化整治
发展生态农业——中科院水保所研究员田均良一行到双山镇考察毕节地区是贵州省石漠化的集中分布区域,石漠化范围广、面积大。由于陡坡耕种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我镇岩溶石漠化在全省全区来说都极为典型,同时也备受全国有关部门和专家重视。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加强荒漠化、石漠化治理,促进生态修复。中国地质科学院溶岩地质研究所深刻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于2008年派出专家到我镇进行考察,对我镇石漠化坡耕地土壤地下漏失严重的整治作出详细规划,拟定 《长江上游坡耕地整治与高效生态农业关键技术试验示范——课题7:云贵高原岩溶山地石漠化坡耕地整治与高效生态农业》,确定以双山镇木格村为整治石漠化示范基地之一。2009年,在双山镇党委、政府的配合下,专家组正式启动示范基地建设。经过近两年的大力整治,目前,示范基地初见成效。2月28日,中科院水保所研究员田均良、中国地质科学院溶岩地质研究所谢运奇等有关专家在我镇党委书记张基贵、镇党委委员雷育贵的陪同下,对示范基地进行了考察。考察组详细了解示范基地的建设情况。对我镇建设示范基地的工作和成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考察组认为,示范基地水土保持良好,果树已经发芽且成活率在97%以上,石漠化得到明显改善。考察组表示,将对示范基地的石漠化坡耕地坡式梯田整治技术、岩溶坡地高效生态农业技术与示范、退耕还林地特色木本植物种植技术与示范等方面加大支持和研究力度,确保早日防止石漠化坡耕地土壤地下漏失。田均良说:“示范基地的成功,将会使云贵高原岩溶坡地土层薄、成土速率低、坡耕地土壤流失量超过容许土壤流失量、石漠化严重、坡耕地土壤肥力低、含蓄水分能力差、易遭旱害、作物产量低而不稳等现象得以整治,进而提高土地的使用价值”。镇党政委书记张基贵表示:“今后将加大对实验基地的管理,确保实验基地顺利发展,并积极推广成功经验,建设好全镇其他石漠化严重土地”。(双山镇党政办
范文二:[1]梁银丽,周茂娟,韦泽秀,林兴军,黄茂林,吴燕. 温室蔬菜品质的水分效应[A]. .[C].: ,2009.42.[2]张成娥,梁银丽,贺秀斌,郭东伟. 地膜覆盖对土壤微生物量与土壤有效养分的影响[A]. .[C].: ,2001.33.[3]陈志杰,梁银丽,徐福利,张淑莲,杜社妮. 发展绿色食品蔬菜是陕西蔬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A]. 钟天润,邵振润,梁帝允.中国农业出版社[C].中国农业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82.[4]陈志杰,梁银丽,张锋,张淑莲. 黄土高原地区设施蔬菜病虫无害化防治技术[A]. 邵振润,梁桂梅.中国农业出版社[C].中国农业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152-153.[5]梁银丽,翟胜,陈志杰,徐福利,由海霞,杜社妮. 黄土高原设施农业与土壤环境效应[A]. 张玉龙.《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编辑部[C].《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编辑部:《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编辑部,-582.[6]杜社妮,梁银丽,徐福利,陈志杰. 日光温室种植蔬菜年限对土壤生物和理化性质的影响[A]. 陈焕春.《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编辑部[C].《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编辑部:《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编辑部,-147-148.[7]陈志杰,梁银丽,张锋,雷虹,张战利. 陕西设施蔬菜药害发生现状及预防对策[A]. .[C].: ,-190-191.[8]陈志杰,梁银丽,张锋,雷虹,张战利. 陕西设施蔬菜药害发生现状及预防对策[A]. 邵振润,梁帝允.中国农业出版社[C].中国农业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224-225.[9]陈志杰,张锋,张淑莲,梁银丽,王琦. 黄土高原温室黄瓜根部主要病害发生特点及生态控制效应研究初报[A]. 成卓敏.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C].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305-306-307-308-309.[10]徐福利,汪有科,梁银丽,袁彦云. 秸杆覆盖与少耕的土壤环境及玉米产量效应[A]. 张宝文.中国农学通报期社[C].中国农学通报期社:中国农学通报期社,-551-552.[11]彭强,梁银丽,陈晨,贾文燕,田治国,. 土壤水分对辣椒叶片光合特性及保护酶系统的影响[J]. 灌溉排水学报,2010,(4).[12]罗安荣,梁银丽,朱艳丽,吴兴,郝旺林,陈晨,林兴军,彭强,. 温室樱桃番茄水分效应及水分生产函数[J]. 灌溉排水学报,2010,(4).[13]曾睿,梁银丽,要晓玮,罗安荣,. 不同水分条件下温室番茄土壤呼吸变异性分析[J]. 灌溉排水学报,2011,(6).[14]吴燕,梁银丽,. 灌溉方式对温室樱桃番茄结果期根系特征与产量的影响[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2,(4).[15]吴兴,梁银丽,郝旺林,罗安荣,彭强,陈晨,. 覆盖方式对温室辣椒结果期生长和水分利用的影响[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1,(1).[16]朱艳丽,梁银丽,郝旺林,罗安荣,林兴军,白彩虹,. 番茄果实品质和叶片保护酶对水肥水平的响应[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1,(1).[17]贾文燕,梁银丽,白彩虹,朱艳丽,彭强,林兴军,陈晨,. 不同前茬对线辣椒生长生理和品质的影响[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1,(1).[18]杜社妮,白岗栓,梁银丽,. 土壤水分和光照对西葫芦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2011,(4).[19]苏敏,梁银丽,汪道辉,. 基于路径记忆算法的智能小车控制系统的设计[J].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2011,(1).[20]郝旺林,梁银丽,朱艳丽,吴兴,林兴军,罗安荣,. 农田粮一菜轮作体系的生产效益与土壤养分特征[J]. 水土保持通报,2011,(2).[21]朱娟娟,梁银丽,TREMBLAY Nicolas,. 不同水氮处理对玉米氮素诊断指标的影响(英文)[J]. 作物学报,2011,(7).[22]梁银丽,彭强,陈晨,贾文燕,吴兴,郝旺林,. 光照强度和土壤水分对辣椒品质和产量的影响[J]. 灌溉排水学报,2011,(4).[23]杜社妮,梁银丽,张成娥,. 施肥对西红柿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呼吸的影响[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1,(5).[24]韦泽秀,梁银丽,黄茂林,周茂娟,曾兴权,. 黄瓜结瓜期根系伤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西藏科技,2011,(10).[25]郝旺林,梁银丽,吴兴,林兴军,朱艳丽,罗安荣,. 不同前茬冬小麦土壤呼吸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J]. 环境科学,2011,(11).[26]要晓玮,梁银丽,曾睿,吴兴,. 不同有机肥对辣椒品质和产量的影响[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0).[27]杜社妮,白岗栓,梁银丽,. 灰藜光合日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相关性的研究[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10,(1).[28]梁银丽,苏敏,. 基于ARM和WinCE的USB视频采集系统的设计[J].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S2).[29]陈晨,梁银丽,吴瑞俊,彭强,贾文燕,黄茂林,. 黄土丘陵沟壑区坡地土壤有机碳变化及碳循环初步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2010,(4).[30]韦泽秀,梁银丽,周茂娟,黄茂林,贺丽娜,高静,吴燕,. 水肥组合对日光温室黄瓜叶片生长和产量的影响[J]. 农业工程学报,2010,(3).[31]贾文燕,梁银丽,白彩虹,朱艳丽,林兴军,彭强,陈晨,. 前茬作物对辣椒生长发育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5).[32]杜社妮,白岗栓,梁银丽,. 灌溉方式对黄瓜生长、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10,(4).[33]翟胜,梁银丽,王巨媛,张二勋,戴全厚,张玉斌,. 黄土丘陵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与对策研究[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11).[34]梁银丽,由海霞,周茂娟,. 设施蔬菜持续生产的理论与技术研究[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0,(11).[35]彭强,梁银丽,陈晨,贾文燕,田志国,郝旺林,吴兴,. 辣椒叶片生理特性对光照强度和土壤水分的响应[J]. 农业工程学报,2010,(S1).[36]贺丽娜,梁银丽,熊亚梅,周茂娟,高静,韦泽秀,. 不同前茬对设施黄瓜产量和品质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9,(1).[37]周茂娟,梁银丽,贺丽娜,高静,韦泽秀,黄茂林,吴燕,. 地表覆盖方式对辣椒水分利用效率、果实品质及氮素分布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9,(1).[38]梁剑鸣,周杰,何忠,刘卫国,梁银丽,程积民,. 黄土高原现代自然降尘的特征——以固原安塞为例[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9,(1).[39]黄茂林,梁银丽,韦泽秀,周茂娟,吴燕,. 水土保持耕作及施肥对盛花期大豆光合生理的影响[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9,(3).[40]吴燕,梁银丽,. 灌溉方式对黄瓜结果期根系特征与产量的影响[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9,(3).[41]韦泽秀,梁银丽,山田智,曾兴权,周茂娟,黄茂林,吴燕,. 不同水肥条件下番茄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其与产量品质的关系[J]. 植物生态学报,2009,(3).[42]黄茂林,梁银丽,周茂娟,韦泽秀,吴燕,. 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保持耕作及施肥下农田土壤种子库特征[J]. 生态学报,2009,(7).[43]韦泽秀,梁银丽,井上光弘,周茂娟,黄茂林,古建锋,吴燕,. 水肥处理对黄瓜土壤养分、酶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2009,(7).[44]吴燕,梁银丽,朱娟娟,陈晨,彭强,. 灌溉方式对樱桃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8).[45]黄茂林,梁银丽,陈晨,孙存喜,. 黄土丘陵区免耕条件下两种土壤酶活性变化[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9,(5).[46]陈志杰,张锋,张淑莲,李英梅,梁银丽,杨兆森,. 太阳能消毒对温室土壤环境效应及防治黄瓜根结线虫病效果[J]. 生态学报,2009,(12).[47]彭强,梁银丽,陈晨,朱娟娟,韦泽秀,贾文燕,吴燕,. 土壤含水量对结果期温室辣椒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48]翟胜,梁银丽,王巨媛,戴全厚,杜社妮,刘辉,. 黄土干旱区嫁接与地面覆盖对温室黄瓜的增产效应[J]. 江苏农业科学,2009,(6).[49]曹晓萍,梁银丽,. 王东沟试验区与长武县农民收入的比较分析[J]. 水土保持研究,2006,(1).[50]陈志杰,张淑莲,张锋,梁银丽,徐福利,. 温室黄瓜病虫害化学防治现状及其无公害防治对策[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6,(2).
范文三:2000年中科院遥感所博士生入学考试(RS)一、
名词解释 (每个5分, 共25分)1. 高光谱遥感
2. 空间分辨率
小波变换二、
论述题:(任选三, 每个25分)1.
微波遥感的成像机理。2.
多源数据复合的方法及关键技术。3.
遥感的发展及前沿综述4.
结合你的专业,谈谈遥感应用的关键技术2002年中科院遥感所博士入学考试(RS)一、名词解释(20分)1. 波谱分辨率2.
密度分割3.
全球定位系统4.
遥感制图5.
监督分类二 简答(40分)1.
多源数据信息融合的基本原理2.
雷达遥感的主要特征3.
纹理特征提取的方法4.
遥感信息地学评价标准三 问答(40分)1.
成像光谱仪的基本原理2.
遥感影像解译的主要标志3.
结合您的专业,谈谈遥感应用的关键技术北京师范大学2010资源学院遥感概论考博真题一、名词解释1、中值滤波2、伪彩色合成3、二、简答题1、遥感分类常用方法并加以对比分析2、遥感数据融合的目的和方法3、国内外常见的光学遥感数据源及其应用领域4、遥感技术及其应用的主要发展趋势(这个题目有点模糊,不知道是讲技术的发展趋势还是应用份的发展趋势三、论述结合自己科研经历讲讲遥感在资源环境生态等方面应用的潜力,并讲讲自己的科研计划
范文四:中国科学院、教育部 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4年 硕士 研究生招生简章主管部门:研究生部通讯地址:陕西省
西农路26号 邮政编码:712100 电
话:029- 电子邮件:rjb@ms. 网
址:http://www.一、研究所简介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http://www.),是中国科学院在西北地区建立的第一个科研机构(成立于1956年),是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首批试点单位,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机构,全国水土保持科研协作网牵头单位。该中心面向全国,以黄土高原为重点,开展半干旱半湿润地区水蚀环境中的水土保持科学研究,解决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中心”现有职工20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欧亚科学院院士1人。“中心”有黄土高原国家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节水灌溉工程技术研究(杨凌)中心、水利部水土保持生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同时设有流域生态研究室、区域水土保持与环境效应研究室、林草生态研究室等研究单元。在实验设施方面,在宁夏、陕西等地建有6个长期野外研究试验站(包括陕西安塞、长武国家野外生态试验站),所内有国际一流的人工模拟降雨大厅、人工干旱环境气候室等。建所五十余年来,取得国家级成果奖12项,省部级成果奖120余项。为国家西部大开发、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科技支撑,受到了政府及群众的高度重视,胡锦涛、江泽民、朱镕基、温家宝、吴邦国等曾先后到中心视察。中心与美、澳、日、德、英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研究生和访问学者派出频繁。在研究生教育方面,1981年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设立学位授权点。“中心”现有土壤学和生态学2个博士学位授予点,土壤学、生态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3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生物工程、环境工程、农业资源利用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建有农业资源利用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有博士生导师38名,硕士生导师42名,80%以上具有国外留学经历,主持或参与重大科研项目。在学研究生有专门的学习工作位、研究生公寓。“中心”所有招生专业均接收应届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土壤学专业可接收直博生。2014年度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招生将按照国家规定进行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改革,对新入学研究生收取学费,同时将完善研究生奖助政策体系,提高优秀在学研究生的奖助力度。研究生在学期间可申报中国科学院的“院长奖学金”、“地奥奖学金”等数种冠名奖学金,及“所长奖学金”。为加强互动交流,硕士生在北京进行一年的基础课程学习。工作、学习成绩出色的研究生有机会被选送国外进行联合培养。建立“学生自荐,导师推荐”的就业指导模式。中心环境幽雅,是从事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科学研究的理想场所。二、2014年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目录2014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说明一、培养目标及招生人数: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社会责任感,在本学科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面向社会需求,面向科技前沿,适应工程技术发展和创新需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相关专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与普通学术型硕士学位研究生一样,在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属同一培养层次的不同类型。均通过全国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选拔录取,在导师指导下进行全日制脱产学习且具有学籍,毕业时达到培养要求者颁发硕士研究生毕业证和硕士专业学位证,双向选择联系就业并正常派遣。与普通学术型硕士不同的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主要面向社会应用需求进行招生和培养,在培养过程中更加侧重于专业技术技能和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我中心2014年计划招收25人。其中:生态学、土壤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3个专业的学术型硕士学位研究生19人,环境工程、生物工程、农业资源利用3个专业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6人。各专业均接受优秀应届本科生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土壤学专业可接收直博生。二、报考条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采取“分列招生计划、分开报名考试、分别确定录取标准”的招生考试模式,两种类别报考条件相同: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或往届本科毕业生;2、报考年龄不超过40周岁;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标准(复试阶段进行体检); 4、往届生须提交:(现场确认交费后将以下材料邮寄到我中心研究生部) (1)、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复印件; (2)、网报信息表(3)、报考定向培养的的考生,需要培养单位人事部门出具证明;5、各专业均接收具有推荐免试资格的高等学校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为硕士生。能在高校取得推荐免试资格的考生,可尽早同我中心研究生部联系推免生接收事宜。推免生须通过中国科学院大学招生信息网“网上报名”→“推免申请系统”提出网上申请(网址:http://admission. ),并提交推荐免试材料和进行相关考核。被确定接收的推荐免试考生应按时参加全国统一的研究生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三、考试科目:1、生态学专业考试科目为四门,政治理论、英语均为国家统一命题;高等数学(丙)为中国科学院大学命题;专业课考试科目均由我中心自行命题。2、土壤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考试科目为四门,政治理论、英语、数学三)均为国家统一命题;专业课考试科目由我中心自行命题。3、环境工程、生物工程专业考试科目为四门,政治理论、英语二、数学二均为国家统一命题;专业课考试科目由我中心自行命题。4、农业资源利用专业考试科目为四门,政治理论、英语二均为国家统一命题;农业知识综合一、 专业课考试科目由我中心自行命题。农业知识综合一主要由植物生理学、农业生态学、土壤学三门课程内容命制试卷,每个科目的内容各为50分。5、考试科目中有任选科目的,报名时考生应在“报考登记表”中有关栏目内注明选定的考试科目。6、参考书目:《土壤学》:
参考《土壤学》,黄昌勇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自然地理学》:
参考《自然地理学(第三版)》,伍光和等,高等教育出版社。 《水土保持原理》:参考《土壤侵蚀》,刘秉正等编著,陕西人民出版社。《植物生态学》
参考《植物生态学》,姜汉侨等编,高教出版社;参考《植物生态学》,祝廷成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农业生态学》:
参考《农业生态学》,骆世明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参考《农业生态学》,王留芳主编,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植物生理学》: 参考《植物生理学》,武维华,科学出版社。 四、报名时间和地点2014年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的考生,报考时一律采取网上报名方式。 报名网址: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cn/或/)。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具体以教育部公布的时间为准。报名地点:考生网上报名后需持有效证件到各省区、市招办报名点进行现场确认、照相并参加考试。报考学术型及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考生应选择招生单位所在的省市“陕西省”,招生单位栏选择“80129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院系所栏不选,之后选择报考专业及考试科目等。推荐免试生须在10月25日前到我中心办理接收手续。被接收的推荐免试生须在网报规定的报名时间内到指定的报考点进行网上报名,并办理现场确认手续。被接收的推荐免试生不得再报名参加全国统一考试。否则,将取消推免生资格,列为统考生。五、考试时间和地点:考试时间:具体以教育部公布的时间为准。考试地点:考生在网上报名时所选择的报名点和参加考试的考点应一致,以准考证通知的考试地点为准。六、复试:我中心采取公开差额复试,具体复试办法会在复试前通过本所网页向考生公布。复试时采取英语口语提问、综合能力测试等多种测试形式进行考生选拔。复试成绩不及格者不予录取。体检由我中心在复试阶段组织考生在二级甲等以上医院进行。体检标准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和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精神执行。七、录取根据考生入学考试的成绩并结合其复试成绩和思想政治表现、业务素质以及身体健康状况确定录取名单。在成绩优秀考生(不含专业学位型硕士)中择优遴选若干名硕博连读生。八、其它:1、我中心不举办考研复习辅导班,不办理参考书的购书业务,请与出版社联系。2、考生在网上报名填写联系方式和通讯地址必须详细、真实、有效,凡是由考生失误造成不能按时接到准考证、成绩单和复试通知书等情况的,由考生本人承担责任。3、我中心各专业均招收定向培养研究生,根据国家有关文件精神,定向单位应向培养单位交纳定向培养费;定向生不转档案及工资关系,福利及医疗费等由定向单位发给。九、在读研究生的学习和生活待遇 1、学习年限攻读学术型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最长不超过4年;硕博连读生学习年限一般为5年,最长不超过8年。攻读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实行弹性学制和学分制。全日制专业学 位硕士研究生不能进行硕博连读和提前攻博,但获得硕士学位后,可参加博士研究生公开招生入学 考试。学生学习期满,完成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方案规定的内容,修满学分,成绩合格,通过学位论 文答辩,符合学籍管理有关规定的,颁发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达到上述毕业要求,且满足学位授 予有关规定,经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通过后,授予专业硕士学位。2、学习安排入学第一年统一在北京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完成一年的学位课课程,第二年返回中心跟随导师 做二年的研究课题并完成学位论文。3、生活待遇(1)2014年招收的学术型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将按照国家规定进行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改革,对新入学研究生收取学费,同时将完善研究生奖助政策体系,提高优秀在学研究生的奖助力度。(2)野外补助根据参加课题情况另计。(3)在学期间可参加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各类奖学金的评选,毕业时可申报所长奖学金。 (4)有一座研究生楼供学生学习使用,每人一个工作位。 (5)有两座研究生公寓楼,执行两人一间的住宿标准。十、联系方式:单位代码: 80129联系部门: 研究生部
电 话: 029-
联 系 人: 魏春兰、党廷辉 、黄瑾 地
址:陕西省杨凌区西农路26号
E - MAIL:rjb@ms. ; 中心网址:http://www.iswc. 地 址: 陕西省杨凌区西农路26号
邮政编码: 712100
范文五: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高能物理研究所
理化技术研究所
过程工程研究所云南天文台
长春人造卫星观测站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动物研究所
生物物理研究所计算技术研究所
半导体研究所
自动化研究所
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光电研究院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筹)物理研究所
力学研究所
化学研究所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遥感应用研究所大气物理研究所心理研究所
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
微电子研究所
电工研究所
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北京基因组研究所
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筹)理论物理研究所
声学研究所
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国家天文台*新疆天文台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植物研究所微生物研究所
*农业资源研究中心软件研究所电子学研究所
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青藏高原研究所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
信息工程研究所(筹)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烟台海岸带研究所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上海高等研究院(筹)城市环境研究所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水生生物研究所
华南植物园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成都生物研究所金属研究所
海洋研究所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农业技术中心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上海巴斯德研究所
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紫金山天文台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武汉植物园
广州能源研究所
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上海天文台 上海药物研究所
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南京土壤研究所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南海海洋研究所
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光电技术研究所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筹)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国家授时中心
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青海盐湖研究所 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所昆明动物研究所地球化学研究所地球环境研究所
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昆明植物研究所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近代物理研究所
*兰州油气资源研究中心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范文六:北京 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力学研究所 物理研究所 高能物理研究所 声学研究所 理论物理研究所 国家天文台 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 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理化技术研究所 化学研究所 过程工程研究所 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大气物理研究所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遥感应用研究所 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 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数学科学学院 物理科学学院 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地球科学学院 资源与环境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管理学院 人文学院 外语系 计算与通信工程学院上海 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上海天文台 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上海药物研究所 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 所 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声学研究所东海研究站 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沈阳 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 金属研究所 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海洋研究所长春 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 所南京 紫金山天文台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南京土壤研究所 南京天文仪器研制中心西安 国家授时中心 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地球环境研究所兰州 近代物理研究所 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兰州地质研究所 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青海盐湖研究所 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合肥 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武汉 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武汉植物园 水生生物研究所 武汉病毒研究所云南 云南天文台 昆明动物研究所 昆明植物研究所原文地址:工程教育学院 动物研究所 植物研究所 生物物理研究所 微生物研究所 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心理研究所 计算技术研究所 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半导体研究所 电子学研究所 自动化研究所 电工研究所 软件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 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 心 微电子研究所 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长春人造卫星观测站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 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 青藏高原研究所 北京基因组研究所 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烟台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城市环境研究所广州 广州化学研究所 南海海洋研究所 华南植物园 广州能源研究所 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地球化学研究所成都 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 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成都生物研究所 光电技术研究所 成都计算机应用研究所新疆 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国家天文台乌鲁木齐天文站北京 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力学研究所 物理研究所 高能物理研究所 声学研究所 理论物理研究所 国家天文台 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 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理化技术研究所 化学研究所 过程工程研究所 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大气物理研究所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遥感应用研究所 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 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数学科学学院 物理科学学院 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地球科学学院 资源与环境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管理学院 人文学院 外语系 计算与通信工程学院上海 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上海天文台 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上海药物研究所 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 所 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声学研究所东海研究站 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沈阳 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 金属研究所 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海洋研究所长春 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 所南京 紫金山天文台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南京土壤研究所 南京天文仪器研制中心西安 国家授时中心 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地球环境研究所兰州 近代物理研究所 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兰州地质研究所 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青海盐湖研究所 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合肥 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武汉 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武汉植物园 水生生物研究所 武汉病毒研究所云南 云南天文台 昆明动物研究所 昆明植物研究所阅读详情:工程教育学院 动物研究所 植物研究所 生物物理研究所 微生物研究所 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心理研究所 计算技术研究所 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半导体研究所 电子学研究所 自动化研究所 电工研究所 软件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 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 心 微电子研究所 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长春人造卫星观测站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 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 青藏高原研究所 北京基因组研究所 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烟台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城市环境研究所广州 广州化学研究所 南海海洋研究所 华南植物园 广州能源研究所 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地球化学研究所成都 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 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成都生物研究所 光电技术研究所 成都计算机应用研究所新疆 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国家天文台乌鲁木齐天文站
范文七: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08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试题科目名称:有机化学一.综合简答及选择题。(单选)1.吡啶与NaNH2在液氨中的反应生成2-氨基吡啶,反应历程属于((A)吡啶负离子历程(B)吡啶炔历程(C)吡啶正离子历程(D)自由基历程2.下列反应中,哪一个涉及到碳正离子中间体())(A)(B)(C)(D)(E)3.下列碳正离子中最稳定的是()(A)+CH2CH2CH3(B)+CH2CH2COOH(C)+CH2COOH(D)+CH2NO24.下列化合物与稀碱溶液进行SN2反应速度最慢的化合物为()(A)(CH3)3CCH2Br(C)CH3CHClCH2CH(B)(CH3)2CHCH2CH2Br(D)CH3CHBrCH2CH35.写出下列常用试剂的结构式:(A)DMSO(B)DMF(C)THF(D)NBS6.下列化合物中亲核性最强的化合物为()(A)(B)t-C4H9Li(C)n-C4H9Li(D)LiN(i-C3H7)27.下列化合物哪一个能用来制备Grignard试剂()(A)BrCH2CH2CH2CH2OH(C)(B)HC≡CCH2CH2CH2Cl(D)BrCH2COOH8.下列各组化合物进行氧化时,哪一组第一个化合物释放的能量比第二个化合物明显多()(A)(B)(C)9.下列哪一组最难进行Diels-Alder反应()(A)(B)(C)(D)10.下列化合物哪个不可能有光学异构体存在()(A)(B)(C)(D)11.实现下面转化应采取的试剂为()(A)OsO4,H2O(C)1)B2H62)H2O2,OH
-(B)HSO4,H2O(D)H2O,H3PO4)、()。12.在国计民生中广泛应用的三大合成材料是()、(二.完成下列反应。1.2.3.45.6.7.8.9.10.三.合成以下化合物并注意其立体化学、反应条件和试剂比例(允许应用3个碳原子以下的有机化合物作为辅助原料)1.2.从合适的芳香二醇类及3-戊醇(MeCH2CH(OH)CH2Me)出发,合成下列化合物:3.4.5.从环戊二烯和Cl2CHCOCl出发,利用其他常规有机原料或催化剂及温和的反应条件合成下列化合物:注意:DIBAL-H(二异丁基氢化铝)可以还原内酯(-OC=O)为不开环的-O-CH(OH),请参考使用四、试为下述反应建议合理的、可能的、分步的反应机理,有立体化学及稳定构象必须说明1.2.3.4.五、推测下列化合物的结构1.有环状化合物A(C11H16O2)的IR谱在1714cm-1有强吸收,其它波谱信息如下:1HNMR谱δ(ppm):6.95(t,1H),~3.16(m,1H),2.59(dd,1H),2.32~2.21(m,3H),2.27(s,3H),2.16(s,3H),1.65~1.52(m,4H)13CNMR谱δ(ppm):208.6,199.1,142.9,142.3,47.8,29.9,27.9,26.4,26.3,25.8,17.2请利用相关信息推断化合物A的结构。2.异构体A和B,分子式为C8H10,IR谱中A和B在cm-1处都有吸收峰,1HNMR谱中氢核的化学位移(ppm)为A:2.2(6H,单峰),6.9(4H,单峰),B:1.2(3H,三重峰),2.4(2H,四重峰),7.1(5H,宽单峰)。试推测A、B的结构式。3.某未知化合物质谱图中主要离子的质荷比和相对丰度为:m/z134(分子离子峰,18﹪),105(100﹪),77(42﹪),51(17﹪)。其红外谱图在以下区域显示较强吸收峰:、、、、、、746、691cm-1。试推导该化合物的结构。4.一水溶性并有光学活性的化合物A(C4H8O4)能还原菲林(Fehling)溶液,同乙酰氯成三醋酸酯。A与乙醇-HCl反应得到两个光学异构体B和C(C6H12O4)的混合物。B用过碘酸氧化得一光学活性产物D(C6H10O4),而C用同样方法得E,D与E是对映体。A用HNO3氧化得一光学活性的二元酸F(C4H6O6),求A、B、C、D、E、F的结构。
范文八:全体院士名单数学物理学部·艾国祥 ·白以龙 ·陈彪 ·陈和生 ·陈佳洱 ·陈建生 ·陈木法 ·陈难先 ·陈式刚 ·程开甲·方守贤 ·冯端 ·甘子钊 ·葛墨林 ·崔尔杰 ·戴元本 ·丁伟岳 ·丁夏畦 ·范海福 ·方成·龚昌德 ·谷超豪 ·郭柏灵 ·郭尚平 ·郝柏林 ·何泽慧 ·何祚庥 ·贺贤土 ·洪朝生 ·洪家兴 ·胡和生 ·胡仁宇 ·黄润乾 ·黄祖洽 ·霍裕平 ·姜伯驹 ·解思深 ·经福谦 ·邝宇平 ·李邦河 ·李大潜 ·李德平 ·李方华 ·李家春 ·李家明 ·李惕碚 ·李荫远 ·李正武 ·林群·龙以明 ·陆启铿 ·陆埮 ·吕敏 ·刘应明 ·马大猷 ·马志明 ·闵乃本 ·欧阳钟灿 ·彭实戈 ·钱伟长 ·钱学森 ·曲钦岳 ·沈文庆 ·沈学础 ·石钟慈 ·苏定强 ·苏肇冰 ·孙义燧 ·汤定元 ·唐孝威 ·陶瑞宝 ·田刚·王绶琯 ·王迅 ·童秉纲 ·万哲先 ·汪承灏 ·王鼎盛 ·王恩哥 ·王乃彦 ·王诗宬 ·王世绩 ·王业宁 ·王元 ·王梓坤 ·魏宝文 ·魏荣爵 ·文兰 ·吴文俊 ·吴岳良 ·夏道行 ·冼鼎昌 ·谢家麟 ·邢定钰 ·熊大闰 ·徐叙瑢 ·徐至展 ·严加安 ·杨福家 ·杨国桢 ·杨乐 ·杨应昌 ·叶朝辉 ·叶叔华 ·应崇福 ·于渌 ·于敏 ·俞昌旋 ·詹文龙 ·张殿琳 ·张恭庆 ·张涵信 ·张焕乔 ·张家铝 ·张杰·章综 ·张仁和 ·张淑仪 ·张伟平 ·张裕恒 ·张宗烨 ·周又元 ·周毓麟 ·朱邦芬 ·朱光亚 ·赵光达 ·赵忠贤 ·郑厚植 ·周光召 ·周恒·庄逢甘 ·邹广田化学部·白春礼 ·蔡启瑞 ·曹镛 ·查全性 ·柴之芳 ·陈冠荣 ·陈洪渊 ·陈家镛 ·陈俊武 ·陈凯先·程津培 ·程镕时 ·戴立信 ·段雪 ·费维扬 ·冯守华 ·陈庆云 ·陈茹玉 ·陈新滋 ·陈懿·高鸿 ·高松 ·郭景坤 ·郭慕孙 ·何国钟 ·何鸣元 ·洪茂椿 ·侯建国 ·胡宏纹 ·胡英·黄乃正 ·黄维垣 ·黄宪 ·黄志镗 ·嵇汝运 ·计亮年 ·江龙 ·黄本立 ·黄春辉 ·黄量·江明 ·江元生 ·蒋锡夔 ·黎乐民 ·李灿 ·李洪钟 ·李静海 ·梁敬魁 ·梁晓天 ·林国强 ·林励吾 ·刘若庄 ·刘有成 ·刘元方 ·卢佩章 ·陆婉珍 ·陆熙炎 ·麻生明 ·麦松威 ·闵恩泽 ·倪嘉缵 ·彭少逸 ·钱逸泰 ·任詠华 ·沙国河 ·申泮文 ·沈家骢 ·沈天慧 ·沈之荃 ·宋礼成 ·苏锵·王夔 ·孙家钟 ·唐有祺 ·田昭武 ·田中群 ·佟振合 ·万惠霖 ·汪尔康 ·王方定 ·王佛松 ·吴浩青 ·吴奇 ·吴新涛 ·吴养洁 ·吴云东 ·谢毓元 ·徐光宪 ·徐如人 ·徐僖 ·徐晓白 ·严东生 ·颜德岳 ·杨玉良 ·姚建年 ·姚守拙 ·游效曾 ·余国琮 ·俞汝勤 ·袁承业 ·袁权 ·张存浩 ·张礼和 ·张滂 ·张乾二 ·张希 ·张玉奎 ·赵东元 ·赵玉芬 ·郑兰荪 ·支志明 ·周其凤 ·周同惠 ·周维善 ·朱道本 ·朱起鹤 ·朱清时 ·卓仁禧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贝时璋 ·曹文宣 ·常文瑞 ·陈可冀 ·陈霖·陈竺·郝水 ·陈润生 ·陈文新 ·陈晓亚 ·陈宜瑜 ·陈宜张 ·陈子元 ·邓子新 ·段树民 ·方精云 ·方荣祥 ·龚岳亭 ·郭爱克 ·韩济生 ·韩启德 ·贺福初 ·贺林 ·洪德元 ·洪国藩 ·洪孟民 ·蒋有绪 ·金国章 ·鞠躬 ·孔祥复 ·匡廷云 ·李朝义 ·李季伦 ·李家洋 ·李振声 ·梁栋材 ·梁智仁 ·林其谁 ·刘建康 ·刘瑞玉 ·刘新垣 ·刘以训 ·刘允怡 ·娄成后 ·卢永根 ·陆士新 ·毛江森 ·孟安明 ·裴钢·强伯勤 ·邱式邦 ·饶子和 ·沈善炯 ·沈岩 ·戚正武 ·沈允钢 ·沈自尹 ·施教耐 ·施履吉 ·施蕴渝·童坦君 ·石元春 ·苏国辉 ·孙大业 ·孙汉董 ·孙曼霁 ·孙儒泳 ·唐崇惕 ·唐守正 ·田波·汪忠镐 ·王大成 ·王恩多 ·王世真 ·王文采 ·王正敏 ·王志新 ·王志珍 ·魏江春 ·魏于全 ·吴常信 ·吴建屏 ·吴阶平 ·吴孟超 ·吴旻 ·吴征镒 ·吴祖泽 ·武维华 ·谢华安 ·谢联辉 ·许智宏 ·薛社普 ·阳含熙 ·杨福愉 ·杨弘远 ·杨焕明 ·杨雄里 ·姚开泰 ·叶玉如 ·尹文英 ·印象初 ·曾益新 ·曾毅 ·翟中和 ·张春霆 ·张广学 ·张启发 ·张树政 ·张新时 ·张亚平 ·张永莲 ·张友尚 ·赵尔宓 ·赵国屏 ·赵进东 ·郑光美 ·郑国锠 ·郑儒永 ·郑守仪 ·周俊 ·朱兆良 ·朱作言 ·庄巧生地学部·安芷生 ·常印佛 ·巢纪平 ·陈俊勇 ·陈梦熊 ·陈旭 ·陈颙 ·陈运泰 ·程国栋 ·丑纪范·顾知微 ·戴金星 ·邓起东 ·丁国瑜 ·丁仲礼 ·董申保 ·冯士筰 ·符淙斌 ·傅家谟 ·高俊·郭令智 ·侯仁之 ·胡敦欣 ·黄荣辉 ·贾承造 ·金振民 ·李崇银 ·李德仁 ·李德生 ·李吉均 ·李曙光 ·李廷栋 ·李小文 ·李星学 ·林学钰 ·刘宝珺 ·刘昌明 ·刘光鼎 ·刘嘉麒 ·刘振兴 ·陆大道 ·吕达仁 ·马瑾 ·马在田 ·马宗晋 ·穆穆 ·欧阳自远 ·秦大河 ·秦蕴珊 ·邱占祥·陶诗言 ·滕吉文·王铁冠 ·王颖 ·任纪舜 ·戎嘉余 ·沈其韩 ·施雅风 ·石耀霖 ·苏纪兰 ·孙鸿烈 ·孙枢 ·田在艺 ·童庆禧 ·涂传诒 ·汪集旸 ·汪品先 ·王德滋 ·王鸿祯 ·王水·魏奉思 ·文圣常 ·吴国雄 ·吴新智 ·伍荣生 ·肖序常 ·谢学锦 ·徐冠华 ·徐世浙 ·许厚泽 ·许志琴 ·薛禹群 ·杨起 ·杨文采 ·杨元喜 ·姚檀栋 ·姚振兴 ·叶大年 ·叶笃正 ·叶嘉安·张弥曼 ·殷鸿福 ·於崇文 ·袁道先 ·曾庆存 ·曾融生 ·翟裕生 ·张本仁 ·张国伟 ·张经·张彭熹 ·张宗祜 ·赵柏林 ·赵鹏大 ·赵其国 ·郑度·朱显谟
·钟大赉 ·周秀骥 ·周志炎 ·朱日祥信息技术科学部·包为民 ·保铮 ·陈桂林 ·陈国良 ·陈翰馥 ·陈俊亮 ·陈星弼 ·陈星旦 ·褚君浩 ·戴汝为·何积丰 ·侯朝焕 ·侯洵 ·黄宏嘉 ·董韫美 ·冯纯伯 ·干福熹 ·高庆狮 ·郭光灿 ·郭雷·黄琳 ·黄民强 ·黄纬禄 ·简水生 ·匡定波 ·雷啸霖 ·李启虎 ·李未 ·李衍达 ·李志坚 ·梁思礼 ·林惠民 ·林为干 ·林尊琪 ·刘盛纲 ·刘颂豪 ·刘永坦 ·陆汝钤 ·陆元九 ·罗沛霖 ·母国光 ·彭堃墀 ·秦国刚 ·阙端麟 ·沈绪榜 ·宋健·王守觉 ·王守武 ·王圩 ·王阳元 ·王育竹 ·王越 ·孙钟秀 ·王大珩 ·王家骐 ·王启明 ·王占国 ·王之江 ·吴德馨 ·吴宏鑫 ·张景中 ·吴培亨 ·吴一戎 ·夏建白 ·夏培肃 ·薛永祺 ·杨芙清 ·姚建铨 ·叶培大 ·张钹·张嗣瀛 ·张效祥 ·张煦 ·郑耀宗 ·郑有炓 ·周炳琨 ·周巢尘 ·周兴铭 ·朱中梁
技术科学部·蔡其巩 ·蔡睿贤 ·曹楚南 ·曹春晓 ·陈创天 ·陈达 ·陈能宽 ·陈学俊 ·陈祖煜 ·程耿东 ·程时杰 ·都有为 ·范守善 ·高镇同 ·葛昌纯 ·顾秉林 ·顾诵芬 ·顾逸东 ·过增元 ·韩祯祥 ·胡海昌 ·胡海岩 ·胡文瑞 ·胡聿贤 ·黄克智 ·姜中宏 ·蒋民华 ·金展鹏 ·柯俊·李敏华 ·李述汤 ·李天·卢强 ·李依依 ·林秉南 ·林皋 ·李济生 ·刘宝镛 ·刘广均 ·柳百新 ·卢柯 ·邱大洪 ·任露泉·唐叔贤 ·路甬祥 ·闵桂荣 ·欧阳予 ·潘际銮 ·潘家铮 ·彭一刚 ·齐康 ·任新民 ·邵象华 ·沈志云 ·师昌绪 ·宋家树 ·宋玉泉 ·宋振骐 ·孙家栋 ·孙钧·陶文铨 ·屠守锷 ·汪耕 ·王补宣 ·王崇愚 ·王大中 ·王淀佐 ·王克明 ·王立鼎 ·王希季 ·魏寿昆 ·温诗铸 ·闻邦椿 ·吴承康 ·吴良镛 ·吴硕贤 ·伍小平 ·肖纪美 ·谢光选 ·邢球痕 ·熊有伦 ·徐采栋 ·徐建中 ·徐性初 ·徐祖耀 ·许学彦 ·薛其坤 ·严陆光 ·颜鸣皋 ·杨叔子 ·杨卫 ·杨槱 ·姚熹 ·叶恒强 ·叶培建 ·余梦伦 ·俞鸿儒 ·张楚汉 ·张光斗 ·张兴钤 ·张佑启 ·张泽 ·赵淳生 ·赵仁恺 ·郑时龄 ·郑哲敏 ·钟万勰 ·钟香崇 ·周干峙 ·周国治·朱静 ·朱森元 ·朱位秋 ·祝世宁 ·庄逢辰 ·邹世昌 ·周锡元 ·周孝信 ·周尧和 ·周远注:此名单为目前健在的全体中国科学院院士名单
范文九: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前身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北京),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科学院创办,2000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批准更名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她是我国恢复高考制度后新建的第一所研究生院,是一所专门从事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新型现代化研究生院型大学。作为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一部分,招生纳入国家计划,学位授予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管理,国家承认毕业生的学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是隶属于中国科学院的一所专门从事研究生教育的学校,既有管理功能,又是教学实体。拥有进行研究生培养的雄厚的师资力量和优良的教学设施,是中国科学院培养造就高级科技人才的基地,承担着为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提供人才资源保障和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任。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学校。它是由设在北京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本部、分处全国各地的研究生培养单位(中国科学院各相关研究院、所、中心、园、台、站)构成的网络式教育体系。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运行模式为:全院统一招生、统一教育管理、统一学位授予,实行院所结合的领导体制、院所结合的师资队伍、院所结合的管理制度、院所结合的培养体系。研究生院本部和各地的研究生教育基地是集中开展研究生课程教学、学术交流、公共管理及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和进行综合素质教育的主要场所。各研究生培养单位作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育的基本单元和培养实体,借助各自的专业特色和科研优势,在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我国现有的12个学科门类中,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拥有10个学科门类,尤其在理学的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学,以及工学的力学、材料、电子信息、自动控制、计算机科学技术、光学工程、机械工程、动力工程、电气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核科学与技术以及农学、医学、管理学、哲学、心理学等专业领域具有明显的学科优势。全院现有26个一级学科授权点,113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3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并拥有工程硕士和工商管理硕士的专业学位授权点,以及44个自主设置的学科专业。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拥有一支知识结构合理、年龄结构优化、与国际接轨的高水平骨干教师队伍,以及一大批学术造诣深、国际影响大、国内公认的学术带头人和导师队伍。全院有4500余位博士生导师(其中有300多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3800余位硕士生导师直接参与研究生的培养和指导工作,他们都是活跃在科研第一线的杰出科学家,有处于国际学术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的研究项目,不仅在学术领域成绩卓著,在培养研究生方面也有丰富经验。此外,还有大量国内外一流的科学家、教育家以及著名教授来校任教或进行学术交流。众多的科学大师、学术巨匠登台讲学,使得研究生“站在巨人肩膀上”的那种体验,成为近在眼前的现实。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面向科技前沿、面向世界开放办学。这里与国内学术界联系密切,与国外学术界交流频繁。在这里可以与国内外一流科学家零距离交流,在这里可以获知世界科技各专业领域最前沿的研究状况和各种学术动态。由于导师都是活跃在科研一线的研究人员,有前沿性的研究课题,因此无论是培养理念、课程学习还是学生的研究选题明显地具有前沿性、高起点的特征。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具有海纳百川的胸怀。由于自己没有本科生,生源全部来自各个高校,因而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精英学子。他们带来了不同的理念、不同的观点,各有所长,各显其能。各种学术思想、各种学术观念、各种学术风格可以在这里交流、融合,形成了一种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生机勃勃、富有创造力和创新性的文化环境。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注重学生知识面的拓宽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研究生教学与科研实践紧密结合,在培养方面既注重“教”,又注重“带”。在传授必要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更多地将研究生看作有潜在创造能力的科研实践者,鼓励研究生主动地、广泛地吸收知识和进行创新性研究,注重将导师的科研方法、科研技巧、科研经验传授给研究生,通过实践环节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研究生从一开始就可参与导师主持的科研项目,介入高水平的研究工作。中科院研究生院采取独特的“两段式”教学模式:第一阶段集中在研究生院或各教育基地进行课程学习,第二阶段在研究所进行论文研究和科研实践。在课程学习阶段实行学分制和“两长一短”的三学期制,学生在各个学期都可以自由跨学科、跨专业选课。前沿学术讲座、Seminar专题讨论与人文、社会科学、艺术、美学教育相结合,开拓了研究生视野,活跃了学术思想。中国科学院有一流的科研设施和良好的学习环境。研究生要掌握社会所需的真才实学、提高动手能力和科研水平,离不开科研条件,离不开科研设备,特别是对实验性较强的理工学科更是如此。中国科学院是国内科研实力最强、也是科研设施最好的科研单位,大多数科研设备是国际上最先进的,其中不少在国内是独一无二的。良好的设备条件给研究生进行高水平的创造性研究提供了基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设有“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朱李月华奖学金”、“刘永龄奖学金”、“地奥奖学金”、“宝洁奖学金”多种奖学金,并实行“研究助理”、“管理助理”和“教学助理”制度。研究生在学期间有良好的生活待遇,各种生活津贴一般可以满足日常的生活需要。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培养了我国的第一个理学博士、第一个工学博士、第一个女博士、第一个双学位博士。截至2009年3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已培养出近6万8千余名研究生,其中博士学位研究生2万8千余名。从1999年到2008年的全国优秀百篇博士论文评选中,中科院研究生院以152篇高居榜首,占总数的15.5%左右。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培养的学生以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而著称,深受海内外用人单位欢迎。毕业生分布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高新技术企业和大中型国有企业、国家政府部门和各级社会机构,也有不少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或到国外深造和工作。2010年,全院有114个培养单位和11个院系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有110个培养单位和10个院系招收博士学位研究生,预计共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6500余名(其中含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300余名)、博士学位研究生5000余名,招生单位分布在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红日初升,其道大光。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将以务实求真的精神、海纳百川的胸怀、创新进取的风尚、激励竞争的氛围为您提供良好的成才环境。加入中国科学院的行列,你可能就是明天的大师、未来的巨匠!
热忱地欢迎您报考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范文十:山地所2006年一、名词解释 30分 河流
土壤机械组成
假整合 二、改错30分1、关于生态系统的问题2、关于山地气候的问题3、关于土壤侵蚀因素的问题4、季风的概念5、地震的概念6、成冰作用的问题 三、简答60分1、西南地区的地貌、气候、植被特征 2、垂直地带性的概念及中垂直带谱的名称3、台风(热带气旋)的概念、形成及分布,并说明其带来的危害 四、论述30分1、泥石流滑坡的成因,分布规律的原因 2、森林的作用方面的论述 新疆所2003年 一 名词解释 大气环流
俯冲型板块
二 简答1 简述地球的圈层构造。 2 图示大气的垂直分层。 3 简述地貌的成因。 4 简述主要的成土过程。5 简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三 论述1 试述影响流域水量平衡的因素及水量平衡方程 2 论述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和未来气候可能的变化 新疆所2004年 一 名词解释 承压水 种群
林德曼效率
牛轭湖 二 简答题1、简述气候变化的原因2、简述冰川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简述自然区划的原则4、简述大气中水汽凝结的基本条件 5、简述风蚀作用的过程 6、影响土壤发育的因素 三 综述题1、举例说明生态系统的调节作用2、论述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在水土开发过程中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调控对策 新疆所2005年一、名词解释(60分) 克氏力
土壤肥力LUCC 灰化作用二、简述1.简述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15分)2.简述水量平衡的通用方程及假设条件(15分) 3.简述经向地带性10分4.简述河漫滩类型及地貌特征10分 5.简述群落的参数特征(15分) 三、论述1. 土地荒漠化的特征及原因(20分) 2.青藏高原对气候的影响(25分) 地理所2002年一、名词解释(28分,每小题4分) 1.冷洋流与暖洋流 5.顶级群落 2.气团与锋 6.土地 3.岩溶峰林与溶原 7.地域分异 4.黑钙土二、填空、选择题(20分,每小题5分)1、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
),此时北纬30度的某地的昼长(
)夜长,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为(
)度。2、逆断层是指:①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的断层,②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的断层,③两盘沿着断层走向相对移动的断层。3、阶地类型主要有:(
)三种。4、土壤粘化过程主要在(
)气候条件下发生,壤粘化作用明显的土壤是(
)。 三、 问答题(30分,每小题10分)1、 太平洋中低纬度的洋流有哪些?形成原因是什么? 2、 秦岭对气候有哪些作用、影响? 3、 垂直地带性地域分异有哪些特征?四、分析论述题(21分,两题中任选一题回答。要求:观点正确、论据充分、论证过程符合逻辑,综合运用知识)1、分析说明如何进行自然区划 2、举例说明洋流对气候的影响 地理所2005 一、名词: 1.矿物 6.生物群落 2.地下水的总矿化度 7.对流层 3.季风 8.土壤4.河流9. 5.地域分异规律10. 二、简答:1.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2.自然区划原则 3.土壤的物质组成 4.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 5.影响地貌形成因素 三、论述:1.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2.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分科以及各学科的联系 地理所2007一、名词解释(50分,每题五分)
1. 变质作用 6.降水强度
2.大气环流 7.流量 3.风化作用
8.生物多样性4.河流阶地
9.土壤质地
10.纬度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气候形成的地理因子 2.植被分类3.土壤的一般形态 4.温室效应5.主要成土过程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试述地理地带性2.试述中国自然界的最基本特征 地理所一、名词解释(5×10=50) 1.地域分异规律 6.生物圈 2.风蚀作用 7.太阳辐射 3.降水 8.土地退化 4.径流 9.土壤剖面 5.气候 10.植物群落 二、简答题(10×5=50) 1.成土学说2.基本地貌类型 3.气候变化4.生态系统的组分 5.水量平衡三、论述题(25×2=50)1.论述自然地理学说的研究内容和分支学科 2.论述中国自然地理基本特征 青藏所2006年 一、名词解释 1、 逆温层 7、 冰斗 2、 季风 8、 河流阶地 3、 海陆风 9、 土壤腐殖质化过程 4、 反气旋 10、生物群落 5、 内陆湖外流湖 6、 雪线 二、 简答 1、气候系统 2、成冰作用3、河流的补给形式 4、地域分异规律 三、论述1、冰川对地理环境和人类的作用 2、论述气候变化的原因 青藏所2007年 一、名词解释 1、沉积岩 6、对流雨 2、断层 7、海水盐度 3、第四纪 8、径流系数 4、潜热 9、洪积扇 5、季风 10、???二、简答1、大气分层及各层特征2、河流的补给形式(06年已经考过) 3、土壤中的水分存在形式 4、冰川作用 三、论述1、从全球变化和人地关系方面,论述青藏高原冰川研究的意义2、选择一个你熟悉的区域,然后试述本区域内各个自然要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东北所2004年硕士究生入学试试题自然地理学
一、 分析地貌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30分) 二、 简述土壤发育的气候因素。(30分)三、 举例说明陆地生态系统空间分布格局及形成因素。(30分) 四、 简述不同尺度的地域分异。(30分) 五、 简述河流补给的形式及各自特点。(30分)东北所2005一、分析河流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 二、分析植被对水循环影响的主要途径。 三、根据蓄库不同,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主要可以分为几种主要类型?每种类型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四、举例分析地方气候对地域分异的意义。五、分析人类活动对地球表层环境的作用与影响。 北大1999一、 概念解释(选5题,每题4分共20分) 1. 地球表层2. 沉积物的主要类型 3. 热量带4. 水位与流量5. 土壤氧化还原作用6. 生态因素、生境与处境 二、 简述题(选4题,每题10分,共40分) 1.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主要特点 2.新构造运动的地貌表现 3.三角洲的类型及其特征 4.降水类型及其分布规律5.土壤的基本特点、功能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三、论述题(选2题,每题20分,共40分) 1. 自然地理学在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2.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大势及其对农业分布的意义 3. 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北大2000一、
概念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 自然地理环境2. 河流水情要素3. 湿润系数 4. 气团5. 生物的指示现象二、
简述题(每题10分,共40分) 1. 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2. 基岩对地貌形态的影响3. 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主要特点 4. 流域特征及其对河流的作用 5. 影响生物的生态因素三、
论述题(选2题,每题20分,共40分) 1. 柯本的气候类型及其划分原则、标准与方法 2. 风化作用类型及其机理 3. 论生态系统的功能 北大2006一. 名词解释(15*4')1.大气环流 2.径流深度 3.土壤肥力 4.太阳活动 5.相对湿度 6.地转流 7.气候 8.岩石圈 9.土壤缓冲效应 10.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11.生物多样性 12.植物群落演替 13.(忘) 14.(忘) 15.荒漠化二. 单项选择(5*4')有关于enso的 ,剩下的忘记了 三.简答题(3*10')1.关于地气辐射平衡方程,其中Rs, Qs, 和a 的含义及影响因素 2.关于全球水量平衡方程的,陆地和海洋的公式,含义 3.土壤成土因素分析的影响(好像是这样) 四.论述题(40')共两题1.论述全球碳循环的自然过程,近200年来全球CO2含量上升的原因,环境影响和相关对策 2.地球表层系统的功能 北大2009一、名词解释(20*3’) 地球表层系统 土壤肥力 太阳常数 净初级生产量 相对湿度 田间持水量 岩石圈;潜水 径流系数 二、选择(3*5’)关于“生物量”概念;关于孔隙度;关于垂直地带性(都很简单) 三、简答(3*10’) 1,径流形成过程2,十大生物群落的分布及其气候带(看图说话)3,温盐输送带的路线及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和反馈机制(有图) 四、问答1,全球大地,大气,地气系统年平均辐射特征(看图说话,图是书上的)(20’)2,对地表系统概念模型的理解(25’)兰大2000一. 解释下列概念(30分) 日的距离及其意义
臭氧层及其意义
夷平面腐殖质及其作用
生态位二. 论述地球自转和公转各有那些意义(20分) 三. 简述垂直地带性(15分) 四. 试论西部大开发(35分)兰大2001一. 解释下列概念(20分) 回归年
生物群落二. 阐释下列现象(30分)1. 北半球夏季为什么纬度越高白昼越长? 2. 山地降水与山下孰多?3. 既然有暖低压冷高压之说,为何在副热带形成高压而在副极地形成低压? 4. 在同一河段,两岸越老的阶地看上去相距越远,是否意味着河水越来越小? 5. 极地动物有什么特征,为什么? 三. 试为百科全书写一条目(20分) 题目:地带性规律四. 写一篇科学论文(30分) 论中国西北干旱区地理的基本特征兰大2002一. 阐释以下概念(40分) 宇宙
终碛垄侵蚀基准面
生境二. 回答下列问题(30分) 1. 地球公转有何意义2. 副热带高压和副极地低压是如何形成的? 3. 对地域分异及其机理进行论述。 三. 各抒己见,一展才华(30分)人类面临怎样的生存环境危机?人地关系究竟如何协调?(避免俗套)兰大2003一. 名次解释(40分) 1. 风化壳2. 全球水分循环 3. 陆地生态系统 4. 生物多样性 5. 反气旋二. 简答题(60分)1. 简述海底扩张学说的主要内容。 2. 简述地理环境中地貌因子的作用。3. 简述侵蚀基准面,气候变迁以及构造运动如何影响河流阶地的形成过程。 三. 论述题(50分)1. 论述土壤圈在全球地理环境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2. 论述自然地理环境的地球分异规律的内涵,尺度,以及相互间的联系。兰大2004一. 名词解释(40分) 土壤圈地理信息系统
热带气旋 夷平面二. 问答题(60分)1. 我国季风气候特点及其形成过程。 2. 我国暖温带的特点及其形成过程 3. 黄土高原的特点及其形成过程 三. 论述题(任选两题,50分)1. 我国地域分异规律的特点及其形成过程。2. 全球变暖对我国地理环境未来发展趋势的影响。 3. 青藏高原的隆起过程及其环境效应。兰大2005一.概念填空(50分,每空2分)1. 由于研究背景的差别和学术观点不同,地理学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若干不同的研究传统和学派,主要学派有: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2. 一般来说完整的气候系统由五个部分组成: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3. 对地带性学说存在广义和狭义两种不同理解,广义理解的地带性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狭义的理解地带性主要指_________,并且认为非地带性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_。4. 气候形成的地理因子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5. 不考虑海陆和地形的影响,地面盛行风全球性形式称为行星风系,它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6. 多年冻土在地球上的分布表现出明显的纬度地带性和_________地带性规律。无论其以何种形式分布,多年冻土带都可以分出_________冻土带和_________冻土带。二.野外观测到一河流阶地剖面(如图),由三个地层单元(I,II,III)组成,地层单元I为风成I黄土,厚40米。地层单元II为河流砾石层堆积,厚20米,大小混杂,分选较差。地层单元III为第三纪红色粘土堆积。分别在三个地II层单元中采集测年样品,试验结果为:①1.3万年,②12万年,③14万年,④19万年,⑤III320万年,⑥380万年。请回答:1. 河流流经该地区的年代(3分) 2. 阶地堆积物形成的年代(3分) 3. 阶地开始下切的年代(3分) 4. 黄土堆积开始的年代(3分) 5. 构造运动的年代(3分)6. 阶地的类型(5分) 7. 阶地的形成原因(5分)请回答A、B、C三类土壤的土壤名称、成土条件、成土过程和地理分布。(共25分) 四.写出岩溶作用的化学反应式,分析岩溶发育的影响因素,论述温室效应对岩溶作用的影响。(25分) 五.论述洋流的形成原因,世界大洋的主要洋流系统,及洋流对气候与自然环境的影响。(25分)兰大2006一、名词(15*4=60分) 1对流层 9 不同纬度上经度1度的弧长公式2大陆度(公式)11 3大地构造学说12 4顺向河13 5全球变化14 6反气旋15 7 气候地貌叠置性8 地偏力(公式二、填空(30分)每空5分 1、(具体空记不清楚)有关土壤酸碱度(两种)—— ——
2、风化壳的四个发育阶段—— —— —— —— 三、(四题任选三题)(20*3=60分)论述:1.论述亚洲大陆地形的基本特点与形成因素 2.论述中国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点与形成过程3.论述中国黄土记录气候环境变化信息机制与第四纪以来第主要环境事件
4.全球现代冰盖记录气候环境信息的机制与末次冰期以来的主要环境事件兰大2007一、名词解释(30分6个): 景观 夷平面 米兰科维奇假说 终极群落 铁铝土 中更新世转型 二、论述1、考的是绪论部分,50分: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5分) 研究内容(5分) 研究方法(5分) 学科发展历程(5分)学科现状(5分)学科的主要理论成果(20分)2 自然地理学在构建和谐社会,协调人与环境关系中的地位,作用,应用领域(35分)3 中国自然地理环境分异特点,规律,成因,过程(35分)兰大2008 填空:1.地球自转线速度公式,地球自转速度的历史变化,
历史地球自转速度的计算方法,地球自转的意义2.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的几种类型,六大板块的名字 地质相对纪年法问答:1.季风的成因以及亚洲季风环流对我国环境的影响 2.洋流的成因以及北大西洋洋流对我国环境的影响 3.雪线的影响因素以及冰川的主要类型4.河流阶地的分类以及影响河流阶地发育的因素5.化学风化,喀斯特作用;土壤A层的形成过程对大气化学成分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兰大2009一、名词解释(50分) 1、硅铝层 6、河网密度
7、动力变质作用
3、湿润系数
8、粒雪化过程
4、SI古土壤
9、5、基座阶地10 二、简述中国三大自然地理区的自然特征和形成过程;(20分) 三、中国暖温带的范围、自然地理特征、原因;(20分) 四、东亚与西欧自然地理特征异同及原因;(20分)五、汶川大地震形成原因、机制及重建规划应注意的原则;(20分) 六、全球变暖对我国自然地理和经济发展影响;(20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华中农业大学考研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