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超高手入 加利福尼亚气候寒流

百度经验——实用生活指南
春天已到来,小伙伴们一起来咬春吧!
红红火火,来年一切红火兴旺
春天已到来,小伙伴们一起来咬春吧!
红红火火,来年一切红火兴旺
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蒜来一口
有暖气的地方养水仙,再适合不过
美丽不能拿健康来换
一秒变清新,你值得拥有
上帝把她给我吧
识别假盐,让生活更健康
chaplinlong
上帝把她给我吧
孔雀开屏,带孩子一起diy
度娘菜园和厨房
度娘菜园和厨房
摄影细节,为你的宝贝加分
来来去去的龙猫
阿兹猫cecilia
时尚新锋思晨
新手上路,更要考虑汽车功能
名字取长才霸气
haiguifurong1
7大问题,hold住面试
避免电脑突然罢工,日常保养不能少
分享学习交流
经济适用_00高中地理必修一测试卷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11页免费11页免费9页免费8页免费13页免费9页免费8页免费7页免费10页免费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8页1下载券5页1下载券9页免费17页1下载券3页免费
高中地理必修一测试卷|高​中​地​理​必​修​一​测​试​卷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高一地理第一学期教学质量自查-高中一年级地理试题练习、期中期末试卷、测验题、复习资料-高中地理试卷-试卷下载
当前位置: - -
高一地理第一学期教学质量自查
高一地理第一学期教学质量自查
高一地理(必修第1册)试卷
试题分为必答题和选做题,满分为150分。第Ⅰ卷、第Ⅱ卷是水平测试题(100分),为必答题;第Ⅲ卷是附加题(50分),为选做题。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70分)
一、单项选择题(1―50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1.以地球为中心的天体系统是:               &
  A.太阳系    B.地月系   
C.银河系    D.总星系
2.太阳成为太阳系中的中心天体,根本原因在于:                 
  A.太阳自身能发光,照亮太阳系     B.太阳辐射是九大行星能量的来源
C.太阳质量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以上  D.太阳的位置正好位于太阳系的中心
3.关于地球自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是逆时针方向 
  B.除南、北极点外的地表各地线速度相同
C.赤道地区角速度最大    &
D.地球自转一周(360°)所需时间为24小时
4.十月一日国庆节时,太阳直射点正处在:
A.赤道至北回归线之间  B.赤道至南回归线之间  C.北回归线上  D、南回归线上
5.关于地方时与区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同一经线上的各地地方时相同 
B.同一纬线上的各地地方时相同
C.同一时区内的各地地方时相同&
D.同一时区内位于东边的地方区时比西边的地方区时早
6.12月22日,下列昼夜长短情况正确的是:
A.北极圈及其以北有极昼现象  B.南极圈及其以南有极夜现象
C.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    &
D.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
7.自3月21日至9月23日,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北极圈内极昼范围的变化:大→小→大  B.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大→小→大
 &C.地球公转速度:快→慢→快      
D.北半球夜长的变化:短→长→短
8.下图1-A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
A.从南纬90°向北减少    
B.从北纬90°向南减少
C.从赤道向南北递减     
D.从北回归线向南北递减
9.下图1-B中反映的是北半球: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10.下列关于太阳和太阳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的主要成分是氦和氮
B.黑子、耀斑和极光都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
C.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大约是10年    
D.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11. 下图中A、B、C、D四地位于同一纬度,其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12.与地球上出现生物无关的条件是:
 A.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       B.地球的体积质量大小适中       
C.地球只有一颗卫星        &
D.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比较稳定
      
图2                 &
13.北半球某城市,冬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为45°(如上图2),为保证建筑物底层居室有一定日照,南北两栋楼房间距至少应是:
A.楼高的一半  B.与楼高相等  C.楼高的两倍  D.楼高的三倍
14.上图3是南半球气压与空气水平运动流向示意图,画法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15.关于四季划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方国家传统的四季划分都立足于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而我国不是
B.北温带许多国家根据气候统计划分四季
C.我国把“二分”“二至”作为四季的起点
D.西方国家的四季是以二十四节气中的“四立”为起点
16.在无风的地点点燃蚊香,可见烟雾总是上升且只能上升到一定程度,这是因为:
  A.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到一定高度因重力作用下沉          
B.空气遇冷收缩上升,到一定高度因重力作用下沉 
  C.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到一定高度后气压改变导致空气向周围分散流动          
D.空气遇冷收缩上升,到一定高度后气压改变导致空气向周围分散流动
17.我国北方有寒潮活动的天气,用浓烟笼罩大白菜地,可以防治大面积冻害,主要原因是:
A.浓烟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大气温度   B.浓烟吸收地面辐射,增加大气逆辐射       
C.浓烟散射地面辐射,增加大气温度   D.浓烟吸收太阳辐射,增加大气逆辐射  
18.地面因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最基本的形式。下面图4所示的热力环流中,错误的是:
19.读图5的两幅等压线图,风力最大的是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20.自然地理环境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是:
  A.水圈   B.生物圈    
C.大气圈   D.岩石圈
21.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
  &A.地球内部的热能   B.重力能   C.潮汐能  D.太阳辐射能
22.岩石圈是指:
  A.地壳 B.地壳和地幔 C.地壳和上地幔  D.地壳和软流层以上地幔部分
23. 就北半球而言,夏季气压和风带:
A.北移      B.南移  
C.东移     &D.西移
24.图6的四幅图中,表示北半球以副热带为中心大洋环流流向的是
25.关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错误的是:
A. 对高、低纬度间热量的输送和交换有重要意义  
B. 著名渔场跟寒、暖流交汇有关,单一性质洋流不能形成著名渔场
C. 洋流的运动使海洋污染范围扩大,加快净化
D. 对大陆东西岸的气候有一定影响
26.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这句诗描写的景象主要是受(  &
A.冷锋   &B.暖锋   &C.准静止锋   D.西风
27.图7所示意的地质构造或地貌景观中,主要由于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A. ②④   B.②③   C.①③     D. ①④
28.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表现在:
①自然环境各要素虽然构成一个整体,但它们是独立存在与发展的
②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因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的改变
③各要素对环境影响作用是相同的
④自然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
A.②④   B.①③  C.①④  D.①②
29.下列关于南北半球风带和风向的组合,正确的是:
A. 北半球低纬信风带――东南信风     B.北半球中纬西风带――西南风
C.南半球中纬西风带――西南风      D.南半球低纬信风带――东北信风
30.当右图中的天气系统到达北京时,北京的天气会
  A.气温下降、气压升高
  B.气温升高,气压下降
  C.气温和气压都升高 
  D.气温和气压都下降
31.关于全球变暖对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中国温度带北移后,热带北缘的橡胶、咖啡等作物再也不会遭受现在偶尔出现的冻害
B.高纬度地区升温幅度最大,作物生长期缩短,作物减产
C.气候变暖,植物病虫害会因气温升高而减少,农业受害也因此而减少
D.一般来说,全球变暖会使中纬度地区农业生产受益,高纬度地区农业生产受损
32.寒潮对人类有利的一面主要体现在:
  ①有助于地球表面的热量交换  ②是风调雨顺的保证   ③可减轻来年的病虫害  ④能带来风力资源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3.目前人类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有:
A.深层地下水           
B.大气水 
C.河水和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D.冰川水
34.针对全球水危机,人类要做的工作是:
  ①控制人口数量的增长,使人口增长同水资源的供应能力相协调    ②植树造林,保护好环境   ③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④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大力开发南极的固体淡水资源  ⑤节约用水,人人有责    ⑥加强水污染的治理 
A. 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⑤⑥
35. 下列排序属于正确的是:
  A.按因果关系排列:地面受热不均→气压差异→空气垂直运动→风→地转偏向   
B.按大小的包含关系:总星系→河外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C.按因果关系排列: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昼夜长短及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四季的形成     
D.按因果关系排列:地球不透明不发光→昼夜交替→时差
36.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
A.红外光区  &
B.紫外光区   C.波长大于0.76微米的可见光区    D.可见光区
37.下列自然现象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
A.生物的活动         
B.大气和水体的运动&
C.煤、石油的形成       
D.火山的爆发
38.臭氧层位于:
  A.对流层顶部   B.对流层与平流层的交界处   C.平流层   
D.高层大气
39.纬度地带性分异是:
  ①地表景观和自然带沿纬线方向有规律地更替 ②地表景观和自然带沿纬度变化的方向有规律地更替 ③地表景观和自然带与纬线大体平行地伸展成条带状 ④地表景观和自然带沿经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40.一般来说,布局城市的理想环境是:
A.山区河谷地带  B.平原地形  C.高原地形  D.丘陵地形
读青藏铁路建设有关资料,分析回答50~51题
从勘测设计道开工建设,前后经历了半个世纪,倍受世人瞩目的青藏铁路于2005年10月15日全线贯通。青藏铁路格尔木~拉萨段,全长1118千米,于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段就有965千米,其中多年冻土地段550千米,是全球目前穿越高原、高寒、缺氧及连续性永久冻土地区最长的铁路。
41.沿线冻土广布的原因是:
A.沿线地区受夏季风影响降水丰富      &
B.沿线地区地势高,气候寒冷
C.沿线都处在河谷地势低洼         &
D.沿线地处高原,降雪量大
42.青藏铁路穿越冻土最主要的办法是:
A.避开冻土筑路    &
B.“之”、“8”字型弯曲
C.“以桥代路”     
D.扒开冻土筑路
水资源 (%)
人口总数 (%)
耕地资源 (%)
读我国东北、华北、西北、东南、西南五个地区水资源、人口总数、耕地资源占全国比例比较表,回答52―53题。
43.④比③水资源丰富,是因为:
A.④降水比③丰富
B.河网④比③稠密
C.④比③距海较近
D.④比③多高山冰川
44.①、②、③、④代号所对应的地区,人均耕地  
资源最丰富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45.有人在洛杉矶海岸拾到一只来自菲律宾的漂流瓶,该漂流瓶是顺着下列哪组洋流漂流至此的? 
A.日本暖流DD北赤道暖流DD加利福尼亚寒流
B.日本暖流DD北赤道暖流DD秘鲁寒流
C.日本暖流DD北太平洋暖流DD加利福尼亚寒流
D.加利福尼亚寒流DD北大西洋暖流DD日本暖流
46.南亚西南季风的成因是:
A.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B.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C.地形影响      &
D.洋流影响
47.“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所描写的自然现象属于:
  A.经度地带特征        
B.纬度地带特征
  C.垂直地带特征        
D. 非地带性特征
48.如果前往火星考察的宇航飞船因故必停在月球上等待救援,在月球上,下列物品中你认为最重要的三件是
①星空图 ②氧气瓶  ③瓶装水  ④地图  ⑤火柴 &
⑥收发报机 ⑦急救药品
A. ①⑤⑦    
B.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③⑤⑥
读图8及“神舟六号”有关资料,回答49~50题.
日至17日,我国自主研制的神州六号飞船首次实现了两人多天外太空飞行,实现中国载人航天的第二次飞跃。……飞船运行的轨道倾角42.4度,飞船入轨后先是在近地点200公里,远地点350公里的椭圆轨道上运行5圈,然后变轨到距地面343公里的圆形轨道,绕地球飞行一圈需要90分钟。------
49.“神舟”六号飞船飞行的轨道位于大气层中的:
A. 对流层   &B. 高层大气  &
C.臭氧层     &D. 平流层
50. 下列纬线地区,“神舟”五号飞船不可能飞过其正上空的是:
A. 赤道    B.北回归线
   C. 南回归线  &
&D. 北极圈
二、不定项选择(下列每题有1个或1个以上的答案是正确的,选择正确得2分,错选、多选、少选不得分,10小题共20分)
51.关于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辐射是气候形成的基本因素  
B.大气环流无法调整全球热量和水分的分布
C.下垫面因素直接影响到大气的水热状况乃至运动特征
D.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形成没有什么影响
2004年夏季,我国很多地区出现持续的高温天气,而上海、广州等大城市气温更高,东莞也未能幸免,导致城市空调使用率急剧上升,产生了电力供应不足的问题。据此回答52~53题:
52.导致城市气温偏高的原因是:
A.局部环流旺盛,将郊区热量传输到市区    B.人口密集,工业集中
C.生产与生活释放的废热、废气过多      D.直接吸收太阳辐射大多造成的
53.下列属于城市“热岛效应”产生的影响是:
A.高温日比郊区多        &
B.城市风的形成
C.我国北方某大城市冬季某品牌绒服滞销
D.上海市区的春、夏早于郊区,而秋、冬迟于郊区
54.读海洋某区域的表层海水等温线图,以下的叙述正确的是
该区域在北半球、洋流性质是暖流
该区域在南半球、洋流性质是寒流
该洋流对沿岸气候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
该洋流对沿岸气候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
55.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的形成,说法正确的是:
&  A.外力起主导作用   B.形成初期外力使峡谷越来越深,现在外力作用不再作用
&  C.现在高耸的孤峰是内力作用的结果
D.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56.读图9“水循环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
  A、这是海陆间循环的示意图
  B、该图已完整地表达了水循环的所有环节
C、该循环使水资源得到不断的更新
D、A环节是水汽输送,B环节是地下径流
57.图10四幅图中,当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梅雨时,地球所在的位置是:
A.        B.        &C.    
58.形成我国北方“秋高气爽”天气的天气系统一般是:
  A.低气压  B.高气压  C.气旋  D.反气旋
59.下图11: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纬度相当,但青藏高原比四川盆地气温日较差大得多,原因
是青藏高原的:
①地势高,离太阳近  ②太阳高度角小得多  ③云层厚,而且夜长  
④地势高,空气稀薄  ⑤白天太阳辐射较强  ⑥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弱
A、①②④⑤⑥   B、③④⑤⑥   C、④⑤⑥  D、②④⑤⑥
60.关于水资源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水资源可以循环更新,因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B.时空分布具有均匀性
C.利用的广泛性和不可替代性   
D.水利水害双重性
第Ⅱ卷(30分)
三、读图分析题(20分)
61.读图12黄赤交角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角②的度数是    &
,平面③的名称是    &
(2)当太阳直射点在F点时,可能的日期是    &;当太阳直射点在H点时,可能的日期是    &
A.3月21日前后           B.6月22日前后
C.9月23日前后           D.12月22日前后
(3)当太阳直射点由E移至F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增大   B.北半球各地昼渐长夜渐短
C.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减小   D.北半球各地昼渐短夜渐长
(4)当太阳直射点由G移至H的过程中,下列现象中可能出现的有:(  )
A.我国大部分地区逐渐进入少雨季节   B.我国北方春回大地,春天悄然而至
C.我国北方森林已经秋风起,秋叶落成堆 D.东莞大岭山荔枝挂满枝头
(5)若黄赤交角为20°,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A.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所需的时间减少   B.北纬20°纬线成为北回归线
C.直射点在南、北纬20°之间作回归运动  D.赤道上获得的太阳辐射能减少
62. 读部分纬度大气环流示意图13,回答(6分):
(1)图中A处是_________气压带,C处是_________
气压带,B、C之间是_________风带。
(2)1月份,由于海陆分布的影响,A、B、C三处中,
_____处的气压带被分裂成高、低气压中心。
其中,对我国影响最大的高压中心名称是_________,
在其影响下,我国可能出现的灾害天性天气是_________
63.读图14“我国北部自然带分布略图”,回答。(每空
1分,共4分)
(1)根据图中的标号,写出各自所表示的自然带名称:
如:A温带森林带、 B    &
&、 C       &。      
(2)根据自然带分布规律,图中自然带的分布体现了              &
地带性特征,这种地带性的产生受    &条件影响较
四、综合题(10分)
64. 根据图15及文字资料,完成下列问题:(7分)
据我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日8时58分,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近海(北纬3.9度、东经96度)发生8.7级地震。震中距海岸约30公里。地震引发强大的海啸,给印度洋北岸国家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有关此次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2分)
A. 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B.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
C.处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
D.处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
(2)发生地震时当地地方时为_____时_____分。(2分)
(3)在成因上此次地震属于:(1分)
A.火山地震  B.水库地震  C.冲击地震  D.构造地震
(4)灾害发生第二天,一批获救的日本游客乘轮船回国,经北印度洋时:(1分)
A.顺风顺水  B.逆风逆水  C.顺风逆水  D.逆风顺水
(5)对海啸灾害,合理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是:(1分)
  A.将人们迁离海岛和沿岸居住   &B.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
&C.在海岸复种红树林保护海岸   &D.增高海岸堤防围海造陆
65.阅读下面寒潮警报,该寒潮警报中有五处错误,请至少指出3处。(3分)
9月1日上午强冷空气前锋已到达我国东南沿海一带,并将继续向西北方向移动,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预计明天珠江三角洲地区将出现大范围的雨雪天气。后天将到达云贵、西藏一带,并出现8级大风,气温将下降2到3摄氏度。
第Ⅲ卷(附加题,50分)
五.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表中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1小时25分
13小时56分
66.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A 甲地      &B
乙地     &
C 丙地     
67.所处纬度从高到低顺序排列的是:
A 甲乙丙丁   &
B 甲乙丁丙   
C 丙丁乙甲   
D 丁丙乙甲
68.形成四地白昼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①地球的公转 ②地球的自转 ③黄赤交角的存在 ④地方时的不同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读图16回答69~70题
&         甲      乙       
丙      
69.上述气温的垂直变化示意图中,对流运动旺盛有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是:
A.甲图  
 B.乙图   C.丙图    D.丁图
70.该地气温垂直变化由甲依次演变到丁,可推知该地:
A.大气污染减轻        &
B.大气污染加重 
C.大气污染状况没有改变    D.大气污染彻底消除
读下表分析完成71~72题
71.从表中可以看出对四川省交通线路分布影响最大的自然因素是:
  A. 河流   B.水文   C.地形   D.气候
四川省不同地形类型区和交通线密度比较表
交通线密度(以全省平均值为1)
城市化程度 较高的地区
盆地(平原)
城市化程度 较低和一般 农牧地区
盆地(平原)
丘陵与山地
山地与高原
72.从表中可见四川省交通线路分布情况是:
①山地和高原地区交通线密度大   ②山地和高原地区交通线密度小         
③盆地(含平原)地区的交通线密度相对大     
④盆地(含平原)地区的交通线密度相对小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读图17我国某些地区水热状况图,回答73~75题
73.三地区中.海拔较低的是:
A.甲地    B.乙地     &
C.丙地    &
D.乙地和丙地
74.三地区水热条件的变化属于:
A.纬度地带性  B.经度地带性  C.山地的垂直地带性  D.非地带性
75.甲地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A. 水资源不足  &B. 地广人稀  C. 云量多,日照时间短 D.&
多大风天气
六.读图分析、绘图、(共10分)
                
76.读图18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每项1分,共12分)
 ⑴下列各地中,每年两次受到太阳直射的地点是(1分):
   A.20°N, 30°E&
         B.25°N, 25°E&
23.5°N, 60°W       
&D. 40°S, 120°W
 ⑵ 在图18上用箭头画出地球自转、公转的方向。(2分)
 ⑶写出①②③④点的节气名称或日期(每空1分,共4分)。
  ①       & &②         ③         ④        
 ⑷ 在图18上画出③位置时昼半球、夜半球的状况(用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1分)
 ⑸ 当地球公转速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时,它刚好位于公转轨道上的  &
附近。(1分)
   A. ①   B. ②  &
C. ③   D. ④
 ⑹ 当地球位于⑥位置时太阳直射的位置正处于下图中的    (a、b、c、d) 段。(1分)
                   
⑺ 当地球运行到⑤位置时,北京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
&,昼夜长短的变化趋势是               &。(2分)
                        &
              &
七.阅读下面一段材料,完成要求:(共10分)
 77.喜马拉雅地区共有15万条冰川,除两极地区的冰冠外,这些冰川是世界上冰体最大的组成部分。许多资料表明:近年来,喜马拉雅地区冰川后退的速度在逐渐加快。其中长约5KM的巴尔纳克冰川,自1990年以来后退了近800米。国际冰雪研究委员会指出:如果按目前的融化速度继续下去,这些冰川在2035年之前消失的可能性非常大。
(1).你认为冰川快速融化的原因是什么?(2分)
(2).试将下列的选项按其因果关系,设计一个网络联系框图表现出来(注意:框图内只能填字母代号且不能重复,8分)。
A.全球海平面上升   
B.海洋表层出现的膨胀  
C.极地冰雪融化      
D.沿海低地、良田、城市被淹没  
E.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高
&F.大量燃烧矿物化石燃料 
&G.全球平平均气温上升  
H.大量森林植被受破坏与砍伐
  八`综合应用题 (8分)
78.读2005年11月29日天气形势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两天气系统的名称是A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2分)
  (2)当A、B天气系统处于图中位置时,在两者之间往往会出现如图所示的天气状况,试分析说明形成如此天气状况的原因
  天气C是_____________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气D是_____________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前位置:
>>>假如有人在美国西部的洛杉矶海滩拾到了上海少先队员在东海放出的..
&&& 假如有人在美国西部的洛杉矶海滩拾到了上海少先队员在东海放出的漂流瓶,那么该漂流瓶是借助下列哪组洋流而漂到洛杉矶海滩的
A、日本暖流——北赤道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 B、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 C、日本暖流——赤道逆流——加利福尼亚寒流 D、日本暖流——千岛寒流——阿拉斯加暖流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期末题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假如有人在美国西部的洛杉矶海滩拾到了上海少先队员在东海放出的..”主要考查你对&&洋流的分布规律&&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洋流的分布规律
洋流分类:
1、按成因:风海流:形成动力为大气运动,规模很大。例如:西风漂流、信风带内的洋流;密度流:由密度差异引起,多出现在封闭海域与外洋之间。例如:地中海与大西洋之间、红海与印度洋之间;补偿流:分为水平流和垂直流,多在大洋两岸。例如:赤道逆流、秘鲁寒流。
2、按性质:暖流: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多由低纬流向高纬或为下降流。典型的有:日本暖流、墨西哥湾暖流;寒流: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多由高纬流向低纬或为上升流。典型的有:千岛寒流、拉布拉多寒流。
3、按地理位置:赤道流:分布于赤道附近海区。例如:南北赤道暖流、赤道逆流;大洋流:分布于大洋中心,这种洋流类型较多;极地流:分布于极地海域。例如:南极绕极流;沿岸流:分布于沿海海域,受陆地影响大。例如:我国的沿岸流。影响洋流分布的因素:盛行风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海水在盛行风的吹拂下,形成规模很大的洋流,因此洋流的流向和分布与地面风带模式及其分布有着密切关系。除了盛行风以外,还有海陆分布、地转偏向力等因素,它们共同作用,形成了实际的大洋洋流分布,如下图:全球主要洋流分布图:
世界洋流的成因、分布、性质图:
洋流的分布规律:
规律一:在热带和副热带海区(中低纬度),形成了以副热带海区(30°)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规律二:在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了以60°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规律三:在南极大陆的周围,陆地小,海面广阔。南纬40°附近海域终年受西风影响,形成西风漂流(寒流)。 规律四:北印度洋海区,受季风影响,冬季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夏季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重要的洋流: ①太平洋:北太平洋暖流、日本暖流(黑潮)、千岛寒流(亲潮)、加利福尼亚寒流、秘鲁寒流、东澳大利亚暖流 ②大西洋:北大西洋暖流、墨西哥湾暖流、拉布拉多寒流、本格拉寒流、加那利寒流、巴西暖流③印度洋:西澳大利亚寒流、北印度洋季风洋流 ④环球:西风漂流(寒流) 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图:
发现相似题
与“假如有人在美国西部的洛杉矶海滩拾到了上海少先队员在东海放出的..”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602652026731757712382462121648799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加利福尼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