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y取何值时,2y-1\|y|的值为非一个正数的绝对值

当前位置: >>
八下数学练习册
第一章 1.当分式 A. x ? 02分式与应用 11.如果把 ) D.x ?12y 2x ? 3y中的 x 和 y 都扩大 5 倍,那么分式的值( C、缩小 5 倍 D、扩大 4 倍)3 x ?1有意义时,字母
x 应满足( B. x ? 0 C. x ? 1A、扩大 5 倍 12.把分式方程B、不变1 x?2 ? 1? x 2? x2.若分式x ?9 x ? 4x ? 32? 1 的两边同时乘以(x-2),约去分母,得()的值为 0,则 x 的值为()A.1-(1-x)=1 13.当 xB.1+(1-x)=11 x?5C.1-(1-x)=x-2 时,分式D.1+(1-x)=x-2( m ? 1)( m ? 3) m ? 3m ? 22A.3 B.3 或-3 C.-3 D.0 3.甲、乙两人分别从两地同时出发,若相向而行,则 a 小时相遇;若同向而行,则 b 小时甲追上乙.那么甲的速 度是乙的速度的( ) A.a ?b b时,分式12无意义;当 m ?12的值为零倍1 bB.b a ?b倍C.b?a b?a倍D.b?a b?a倍14、各分式 x ? 1 x ? x x ? 2 x ? 1 的最简公分母是_________________2,x ?1,4.已知 5.1 a-=5,则2 a ? 3 ab ? 2 b a ? 2 ab ? b的值是15.已知:4 x ?12?A x ?12?B x ?1是一个恒等式,则 A=______,B=________。1 a ?1 a?3 a ?1216.已知实数 a 满足 a +2a-8=0,求 为 0.000073m。此数据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为( A、 7 . 3 ? 10?4??a ? 2a ? 126.同学们都知道,蜜蜂建造的蜂房既坚固又省料。那你知道蜂房蜂巢的厚度吗?事实上,蜂房的蜂巢厚度仅仅约 ) C、 7 . 3 ? 10?6a ? 4a ? 32的值.mB、 7 . 3 ? 102 ?1? m x?3?5mmD、 73 ? 10?5m17.、 分)解分式方程: (5x- 2 x?2?16 x ?42?x?2 x?27.若关于 x 的方程 A、-3 8.解方程x x?2 ?x?3无解,则 m 的取值为( C、 -1) D、3x3 2B、-2x?2 x?2 ? 8 x ?42先化简,再求值:? x2x? x?1? x2x ?1,其中 x=2 18.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的总人口已达到1 300 000 000人,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这个数,结果正确的 是 ( ) 8 A.1.3×10 B.1.3×109 C.0.13×1010 D.13×109 19.不改变分式的值,将分式x ? 0 .0 2 x29、先化简,再求值 (3 x ?1?1 x ?1)?1 x ?12,其中 x=2 A、x ? 2x20 .2 a ? 3 b2中各项系数均化为整数,结果为()2 a ? 3bB、50 x ? x10 a ? 150bC、50 x ? 2x210a ? 3bD、x ? 2x210 a ? 150b10.下列各式中,分式的个数有( )x ?1 3、b2a ?1、2x ? y?、?1 m ?2、1 2?a 、(x ? y) (x ? y)2 2、2 ?1 x、?5 1120.如果把分式xy x? y中的 x 和 y 都扩大 2 倍,则分式的值( B、扩大 2 倍; C、不变;)A、2 个B、3 个C、4 个D、5 个A、扩大 4 倍; 若3 a ?1D 缩小 2 倍 B.2 个 C.3 个 D.4 个表示一个整数,则整数 a 可以值有()A.1 个2 21、一批货物准备运往某地,有甲、乙、丙三辆卡车可雇用,已知甲、乙、丙三辆车每次运货量不 变,且甲、乙两车单独运送这批货物分别用 2a 次、a 次完成. 若甲、丙两车合运相同次数,运完这 批货物时,甲车共运了 180 吨;若乙、丙两车合运相同次数,运完这批货物时,乙车共运了 270 吨. 问:⑴ 乙车每次所运货物量是甲车每次所运货物量的几倍?⑵ 现甲、乙、丙合运相同次数把这批 货物运完时,货主应付车主运费各多少元?(按每运 1 吨付运费 20 元计算)第二章 反比例函数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24 分) 1、下列关系式中,哪个等式表示 y 是 x 的反比例函数( A. y ?3 x2) D. y ? ? ) D. 不确定 )1 xB. y ?k xx 2C. y ?1 x?22、 函数 y ? ? kx 与 y ? A. 0 3、若反比例函数 y ? A.(-2,-3)( k ? 0 )的图象的交点个数是( C. 2B. 1k x( k ? 0 ) 经过(-2,3) ,则这个反比例函数一定经过(B.(3,2)2009 xC.(3,-2)D.(-3,-2)4、如图,过反比例函数 y ?(x>0)的图象上任意两点 A、B 分别作 x22..市政工程公司修建一段 6000 米长的河岸,修了 30 天后,从有关部门获知汛期将提前,公司决 定增派施工人员以加快进度,工效比原来提高了 20%,工程恰好比原计划提前 5 天完工. 求该公司 完成这项工程实际的天数.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 C、D,连接 OA、OB,设△AOC 和△BOD 的面积分别是 S1、S2,比较它们的大小,可得( A.S1>S2 B.S1=S2 ) C.S1<S2 D.大小关系不能确定5、已知反比例函数 y ?k ( k & 0 ) 的图象上有两点 A ( x1 , y1 ) B ( x 2 , y 2 ) ,且 xx1 & x 2 则 y 1 ? y 2 的值是() C.非正数4 z23.(-1) +(-01 2) -5÷(1- 2 )-10A.正数B.负数D.不能确定 ) D.不能确定 )6、若 y 与-3 x 成反比例, x 与 24.先化简再求值: (x2成反比例,则 y 是 z 的( C.一次函数x?3?9 x?3)?1 x ? 3x2,其中 x =1 3A.正比例函数 7、函数B.反比例函数k xy ? kx ? 1 与 y ?在同一坐标系内的大致图象是(25.. 请 从 下 列 三 个 代 数 式 中 任 选 两 个 ( 一 个 作 为 分 子 , 一 个 作 为 分 母 ) 构 造 一 个 分 式 并 化 简 该 分 式 ,a2? 1, a2? a, a2? 2 a ? 1 ,然后请你自选一个合理的数代入求值。A. 8. 在 y ?1 xB.C. ) .D.的图象中,阴影部分面积不为 1 的是(26.某商场用 5 万元从外地采购一批衬衫,由于销路好,商场又紧急调拔 18.6 万元采购上一次 3 倍数监督衬衫, 但第二次比第一次每件贵 12 元。 (1)求两次共购进多件衬衫?(2)若商场以每件 80 元的价格出售,最后 400 件按 6.5 折处理,并很售完,求商场在这笔生意上盈利多少元?二、填空题(每小题 3 分,共 24 分)3 9、如果函数 y ? ( k ? 2 ) x k2?5是反比例函数,那么 k=k x.A B O(第 10 题)10、如图,在反比例函数 y ?( k ? 0 ) 图象上取一点 A,分别作 AC⊥ x 轴,AB⊥ y 轴,且Cx18、本题 8) ( 如图,Rt△ABO 的顶点 A 是双曲线 y=k x与直线 y=-x-(k+1)在第二象限的交点.AB⊥x 轴于 B,且 S△ABO= x yy A BO C x3 2.S 矩形 ABOC = 12,那么这个函数解析式为 11、已知正比例函数 y ? kx 和反比例函数 y 为 12、函数y ? k ?1 x? 3 x. 的图象都过 A(m,1) ,则 m= ;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1)求这两个函数的解析式; (2)求直线与双曲线的两个交点 A、C 的坐标和△AOC 的面积.. 的图象分布在第二,四象限,则 k 的取值范围是8 x. 的 图 象 上 , 则 直 线 AB 的 函 数 解 析 式 19、 (本题 8 分)已知反比例函数 y 函数的图象.? k x13 、 已 知 直 线 AB 上 的 点 A(4,m),B(-1,n) 都 在 反 比 例 函 数 y ? 为 14、反比例函数 y? ( 2 k ? 1) x2过点 P(2,-3) ,求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并在直角坐标系中作出该.k ?2在每个象限内 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则 k=1 x15.如图,正比例函数 y=kx(k&0)与反比例函数 y ? 连接 BC,则△ABC 的面积为 16. 如 图 , 已 知 反 比 例 函 数 : y ? 为 三、解答题k1 x ,y ? k2 x的图象相交于 A、C 两点,过 A 作 x 轴的垂线交 x 轴于 B,.,y ? k3 x在 x 轴 上 方 的 图 象 , 则 k1 , k 2 , k 3 的 大 小 依 次 排 列.(从大到小排列) 20、 分)为了预防流感,某学校在休息天用药熏消毒法对教室进行消毒.已知药物释放过程中,室内每立方米 (8 空气中的含药量 y (毫克)与时间 t (小时)成正比;药物释放完毕后, y 与 t 的函数关系式为 y ? a ( a 为常数) , t 如图所示.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 写出从药物释放开始, y 与 t 之间的两个函数关系式及相应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据测定,当空气中每立方米的含药量降低到 0 .2 5 毫克以下时,学生方可进入教室,那么从药物释放开始, 至少需要经过多少小时后,学生才能进入教室?17、 (本题 9 分)已知点 p (2,2)在反比例函数 y ? (1)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 (2)当 x=-3 时,y 的值 (3)当 1〈x〈3 时,y 的取值范围。k x(k≠0)的图像上,21、 (本题 10 分)如图,已知一次函数 y 1 ? ? x ? a 与 x 轴、y 轴分别交于 D、C 两点,和反比例函数 y 2 ? A、B 两点,且点 A 的坐标是(1,3) ,点 B 的坐标是(3,m). (1)求 a,k,m 的值; (2) 求 C、D 两点的坐标,并求△AOB 的面积; (3) 利用图像直接写出,当 x 在什么取值范围时, y 1 ? y 2 ? Dk x交于4 22、 (本题 8 分)已知 y? y1 ? y 2, y 1 与 x 成反比例, y 2 与(x-2)成正比例,并且当 x=3 时,y=5,当 x=1 时, 一、选择题 1、函数 y ? A.1 2k x反比例函数测试? 的图象经过点 A (1, 2 ) ,则 k 的值为(y=-1,求 y 与 x 的函数关系式。) D. ? 2 )B. ?2 x1 2C. 22、已知反比例函数 y ? 23、 (本题 11 分) 如图, 正比例函数 y ? 垂足为 C ,且△ BOC 的面积等于 4.1 2 x 与反比例函数 y ? k x,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的图象相交于 A 、B 两点, B 作 BC ? x 轴, 过2 A.图象必经过点 (1,)B. y 随 x 的增大而减少 D.若 x ? 1 ,则 y ? 22C.图象在第一、三象限内 (1)求 k 的值; (2)求 A 、 B 两点的坐标; (3)在 x 轴的正半轴上是否存在一点 P ,使得△ POA 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点 P 的坐标;若不存在, 请说明理由.y3、用电器的输出功率 P 与通过的电流 I 、用电器的电阻 R 之间的关系是 P ? I R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P 为定值, I 与 R 成反比例 C. P 为定值, I 与 R 成正比例 B. P 为定值, I 与 R 成反比例y2)D. P 为定值, I 与 R 成正比例 )M2AC O4、如图,某反比例函数的图像过点 M( ? 2 ,1) ,则此反比例函数表达式为(x1 OxA. y ?2 x-2 B. yk x? ? 2 xC. y?1 2xD. y? ?1 2xB5、若反比例函数 y ? (1 2 k x 1 23 的图象经过点 ( m,m ) ,其中 m ? 0 ,则此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24、 (本题 10 分)如图,点 P 是直线 y ?x ? 2 与双曲线 y ?在第一象限内的一个交点,直线 y ?x?2与) A.第一、二象限;B.第一、三象限 ;C.第二、四象限; D.第三、四象限 6、已知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则它底边 a 上的高 h 与底边 a 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 h O A. a h O a h O a h O a)x 轴、y 轴的交点分别为 A、C,过 P 作 PB 垂直于 x 轴,若 AB+PB=9.(1)求 k 的值; (2)求△PBC 的面积.B.C.2 xD . 的 x 的取7、如图,一次函数 y1 ? x ? 1 与反比例函数 y 2 ? 值范围是( A. x ? 2 ) B. x ? 2 或 ? 1 ? x ? 0k2 x1) ? 的图像交于点 A ( 2, , B ( ? 1, 2) ,则使 y 1 ? y 2C. ? 1 ? x ? 2 的图象大致是(D. x ? 2 或 x ? ? 1 )8、已知 k 1 ? 0 ? k 2 ,则函数 y ? k 1 x 和 y ?5 y xy xy xy x 21、已知正比例函数 y ? kx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 y ? (1)求两个函数图象的交点坐标;5?k x 5?k xO A.O B.O C.O D.( k 为常数,k ? 0 )的图象有一个交点的横坐标是 2.9、已知函数 y ? ? x ? 5 , y ?4 x,它们的共同点是:①在每一个象限内,都是函数 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②都 )(2)若点 A ( x1, y1 ) , B ( x 2, y 2 ) 是反比例函数 y ?图象上的两点,且 x1 ? x 2 ,试比较 y1, y 2 的大小.4 有部分图象在第一象限;③都经过点 (1,) ,其中错误的有( ..A.0 个B.1 个C.2 个? ?D.3 个5? ? ? ? 2, ? , E 2? ? ? 5 ? 3, ? 3 ? ?5 ? 2 ? , F ? , ? ,其中 ? ?2 ?22、某工厂计划为震区生产 A, B 两种型号的学生桌椅 500 套,以解决 1250 名学生的学习问题,一套 A 型桌椅 (一桌两椅)需木料 0 .5 m ,一套 B 型桌椅(一桌三椅)需木料 0 .7 m ,工厂现有库存木料 3 0 2 m . (1)有多少种生产方案? (2)现要把生产的全部桌椅运往震区,已知每套 A 型桌椅的生产成本为 100 元,运费 2 元;每套 B 型桌椅的生 产成本为 120 元,运费 4 元,求总费用 y (元)与生产 A 型桌椅 x (套)之间的关系式,并确定总费用最少的方 案和最少的总费用. (总费用 ? 生产成本 ? 运费) (3)按(2)的方案计算,有没有剩余木料?如果有,请直接写出用剩余木料再生产以上两种型号的桌椅,最多 还可以为多少名学生提供桌椅;如果没有,请说明理由.3 3 3? 5 10、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六个点 A (1,) , B ? ? 3,5? ? ? , C ( ? 5, 1) , D 3?有五个点在同一反比例函数图象上,不在这个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点是( A.点 C B.点 D C.点 E D.点 F)二、填空题 11、已知广州市的土地总面积约为 7 434 km2,人均占有的土地面积 S(单位:km2/人)随全市人口 n 人)的变化而变化,则 S 与 n 的函数关系式为_ __.5) 12、一个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 P ( ? 1, ,则这个函数的表达式是(单位:. 23、已知反比例函数 y ? .y ? k x13、反比例函数 y ?k x的图象经过点(-2,1),则 k 的值为.k x的图象经过点 ( 4 , ) ,若一次函数 y=x+1 的图象平移后经过该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212 3) 14、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 ( m,) 和 ( ? 2, ,则 m 的值为点 B(2,m),求平移后的一次函数图象与 x 轴的交点坐标.1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 y 中,直线 y ? x 向上平移 1 个单位长度得到直线 l .直线 l 与反比例函数 图象的一个交点为 A ( a, ) ,则 k 的值等于 2 .的16、蓄电池电压为定值,使用此电源时,电流 I(安)与电阻 R(欧)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若点 P 在图象 上,则 I 与 R(R>0)的函数关系式是______________. 17、一个函数具有下列性质:①它的图像经过点(-1,1) ;②它的图像在二、四象限内; ③在每个象限内,函 数值 y 随自变量 x 的增大而增大.则这个函数的解析式可以为 . 三、解答题 19、已知一次函数 y ? x ? 3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 y ?? (1)求 a 和 k 的值; 分) (4 (2)判断点 B ( 2 2,k x4 的图象都经过点 A ( a, ) .24、 (2010 年海淀二模)17.如图, 直线 y ? x ? n 与 x 轴交于点 A. 与 y 轴交于点 B. 与双曲线 y ?4 x在第一象限内交于点 C(m,4). (1) 求 m 和 n 的值; (2) 若将直线 AB 绕点 A 顺时针旋转 1 5 ? 得到直线 l . 求直线 l 的解析式.2 ) 是否在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4 分)20、已知点 A(2,6) 、B(3,4)在某个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 (1) 求此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若直线 y ? mx 与线段 AB 相交,求 m 的取值范围.25、已知:如图,正比例函数 y=ax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 y ?k x的图象交于点 A(3,6 2). (1)试确定上述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2)根据图象回答,在第一象限内,当 x 取何值时,反比例函数的值大于正比例函数的值; (3)M(m,n)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一动点,其中 0<m<3,过点 M 作直线 MB∥x 轴,交 y 轴于点 B;过点 A 作直线 AC∥y 轴交于点 C,交直线 MB 于点 D.当四边形 OADM 的面积为 6 时,请判断线段 BM 与 DM 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A)一定不会 (B)可能会 (C)一定会 (D)以上答案都不对 6/。如图 2,正方体盒子的棱长为 2,AB 中点为 M,一只蚂蚁从点 M 沿正方体的表面爬到点 C ? ,蚂蚁爬行的最 短距离是()(A) 13(B) 17(C) 5(D) 2 ?57。有下列说法:①若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则此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②在△ABC 中,a、b、c 分别是∠A、∠B、∠C 的对边,若 a ? b ? c ,则△ABC 是钝角三角形;③在△ABC 中,a、b、c 分别是∠A、2 2 2∠B、∠C 的对边,若 b ? c ? a ,则∠C=900;④在△ABC 中,a、b、c 分别是∠A、∠B、∠C 的对边,∠C2 2 2≠900,则 a ? b ? c 。其中正确的是()2 2 2第三章勾股定理(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④ 8。在△ABC 中,AB=13,AC=15,高 AD=12,则 BC 的长是() (A)4 (B)14 (C)14 或 4 (D)以上都不对 9。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长之比为 1:1: 2 ,则这个三角形三条边上的高线之比为() (A)1:1: 22 ; ② a:b:c=1:2:3 ; ③一、相信你的选择(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 1。三角形各边长度的平方比如选项中所示,其中不是直角三角形是是() (A)1:1:2 (B)1:3:4 (C)9:25:26 (D)25:144:169 2 。 在 △ ABC 中 , 三 个 角 和 三 条 边 分 别 满 足 下 列 条 件 : ① ∠ A= ∠ B , a:c=1:(a ? b) ? c2 2(B) 2 : 2 :1(C) 2 :1:1(D)1:2: 210。如图 3,在长方形 ABCD 中,AB=3,BC=4,若将它折叠使点 A 与点 C 重合,则折痕 EF 的长为() (A)3.74 (B)3.75 (C)3.76 (D)4? 2 ab ;④ a ? b ? 14 , ab ? 48 , c ? 10 。其中能证明△ABC 是直角三角形的有()AED(A)1 个 (B)2 个 (C)3 个 (D)4 个 3。张师傅测量了一个等腰三角形的腰、底边和高的长,但他把这三个数据与其他数据弄混了,请你帮他找出来, 是数据() (A)5,8,4 (B)13,10,12 (C)12,12,8 (D)13,12,12 4。将一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变为原来的 2.5 倍后,得到的三角形是() (A)锐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无法确定 5。如图 1,所示,在一块平地上,李大爷家屋前 14 米远处有一颗大树,在一次强风中,这颗大树从离地面 5 米 处折断倒下,量得倒下部分的长是 13 米。出门在外的李大爷担心自己的房子被倒下的树砸到,大树倒下时会砸BF 图3C二、慎思妙解,细心填一填(每小题 4 分,共 32 分) 11。 在△ABC 中, b、 分别是∠A、 a、 c ∠B、 ∠C 的对边,a ? m 2 ? n 2 ,b ? m 2 ? n 2 , c= 当 时, ∠B=900。 12。一根 49 厘米长的绳子被折成如图 4 所示的形状并钉在 A、B 两点,AB=7 厘米,且 PA⊥AB,则 PB= 厘 米。到李大爷的房子吗?()7 PCA 图4BAD 图8B13。有一个边长为 1 米的正方形洞口,想用一个圆形盖去盖住这个洞口,则圆形盖的半径至少为 14。如图 5,已知小正方形的边长为 1,那么 3 个并排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矩形的对角线的长为米。 ,n 个并排20。 分)作图:在数轴上(如图 9)作出表示 3- 2 的点(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6 。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矩形的对角线的长为。图515。小明的叔叔家承包了一个矩形养鱼池,已知它的面积为 48m2,对角线长为 10 m,为建栅栏将这个养鱼池围 住,则需要这样的栅栏至少 m。 16。如图 6 所示的图形中,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其中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 为 9cm,则正方形 A、B、C、D 的面积和为 cm2。C D B A-101 图923421。 分)如图 10△ABC 是一块等边三角形的废铁皮,利用其裁剪一个正方形 DEFG,使正方形的一条边 DE (8 落在 BC 上,顶点 F、G 分别落在 AC、AB 上。若所裁剪的正方形的边长为 3 ,求该等边三角形的边长。9cm 图6? x ? y ? 23 ? y? x ? 7A G B的解,则这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F E 图10 C17。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长恰好是二元一次方程组 ?D长是 。 18。如图 7,已知某学校 A 与直线公路 BD 相距 3000 米,且与该公路上一个车站 D 相距 5000 米,现要在公路边 建一个超市 C,使之与学校 A 及车站 D 的距离相等,那么该超市与车站 D 的距离是 米。23。 分) (10 农民牛伯伯承包了一块四边形水稻田 ABCD (如图 13) 他量得边长 AB=90m, , BC=120m, CD=130m, DA=140m,且边 AB、BC 正好位于两条相互垂直的公路的拐角处,请你帮牛伯伯计算一下这块水稻田的面积。DBCDAA 图7三、挑战你的技能(共 38 分) 19。 分)如图 8,在等腰△ABC 中,AC=BC,CD 是角平分线,且 CD=8,AC-AD=3,求△ABC 的周长。 (6B 图13C8 11、等边三角形的高为 2,则它的面积是 。 2、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分别为 6cm 和8cm,则斜边上的中线长为 A 3、如图,有一块直角三角形纸片,两直角边 AC=6cm,(如图) 在正方形 ABCD 中,F 为 DC 的中点,E 为 BC 上一点,且 EC= 4 BC,。求证:?EFA=90?.EBC=8cm, 现将 直角边 AC 沿直线 AD 折迭,使它落在斜边 AB 上,且与 AE 重合,则 CD 等于 。 4、如图,在矩形 ABCD 中,AB=8,BC=4,将矩形沿 对角线 AC 折迭,点 D 落在点 D′处, 求重迭部分△A FC 的面积. D C D B C阅读下列解题过程:已知 a、b、c 为△ABC 的三边,且满足 a2c2-b2c2=a4-b4,试判断△ABC 的形状. 解:∵a2c2-b2c2=a4-b4,(A)∴c2(a2-b2)=(a2+b2)(a2-b2),(B)∴c2=a2+b2, (C)∴△ABC 是直角三角形. 问:①上述解题 过程是从哪一步开始出现错误的?请写出该步的代号_______;A D,FB②错误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③本题的正确结论是__________.5、如下图,今年的冰雪灾害中,一棵大树在离地面 3 米处折断,树的顶端落在离树杆底部 4 米处, 那么这棵树折断之前的高度是 米.(选作)如图,在△ABC 中,∠ACB=90°,AC=BC,P 是△ABC 内的一点,且 PB=1,PC=2,PA=3,求 ∠BPC 的度数.5.如图,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 1,则网格上的△ABC 是________三角形.A DF第四章四边形1、已知:在△ABC 中,∠A、∠B、∠C 的对边分别 a2+b2+c2+338=10a+24b+26c.试判断△ABC 的形状.BEC是a 、 b 、 c , 满 足一、填空题(每空 3 分,共 30 分) 1. 用 14 厘米长的一根铁丝围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短边与长边的比为 3:4,则短边和长边的长分别为 2. 矩形 ABCD 的对角线 AC、BD 相交于点 O, AB=4cm, ∠AOB=60° 则这个矩形的对角线长是 , 3. 在 ABCD 中,已知∠A+∠C=200°,则∠B= 4. 如图,在菱形 ABCD 中,∠BAD=80°,AB 的垂直平分线交对角线 AC 于点 E,交 AB 于点 F, F 为垂足,连 接 DE,则∠CDE= ° 5. 如图, 在梯形 ABCD 中, AD∥BC, ∠ABC 和∠DCB 的平分线相交于梯形中位线 EF 上的一点 P, EF=3, 则 若9 梯形的周长为 6. 如图,已知 P 是正方形 ABCD 对角线 BD 上一点,且 BP=BC, 则∠ACP 的度数是 D A A D DPA FEECPF18. 如图,在 ABCD 中,点 A1, A2, A3, A4 和 C1, C2, C3, C4 分别是 AB 和 CD 的五等分点,点 B1, B2 和 D1,D2 分 别是 BC 和 DA 的三等分点.已知四边形 A4B2C4D2 的面积为 1,则 ABCD 的面积为( ) A.2 B.3 5C.3 5D.15B 4题图B 5题图CB 6题图C7. 如图,菱形 ABCD 中,∠BAD=60°,M 是 AB 的中点,P 是对角线 AC 上的一个动点,若 PM+PB 最小值是 3,则 AB 长为 8. 若一个平行四边形的边长为 8,一条对角线长为 6,则另一条对角线 x 的取值范围是 9. 如图, 在等腰梯形 ABCD 中, AD∥BC, ∠B=60° AD=4, BC=7, 则梯形 ABCD 的周长是 , 10. 如图,在△ABC 中,EF 为△ABC 的中位线,D 为 BC 边上一点(不与 B、C 重合) ,AD 与 EF 交于点 O,连 接 DE、DF,要使四边形 AEDF 为平行四边形,需要添加条件 (只添加一个) D C D AA MB B B C A E 9题图 7题图 10题图 二、选择题(30 分) 11. 一个菱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分别为 5 和 8,那么这个菱形的面积是( ) D C A.40 B. 20 C.10 D.25 12. 如图, 在 ABCD 中, E 是 AB 延长线上的一点, 若∠A=60° 则∠1=( , ) 1 A.120° B. 60° C.45° D.30° A B E 1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12题图 A.等腰梯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B.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C. 正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 D.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14. 如果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 3 和 5,那么连接这个三角形三边中点所得的三角形的周长可能是 ( ) A.4 B. 4.5 C.5 D.5.5 15. 矩形 ABCD,O 是 BC 中点,∠AOD=90°,矩形 ABCD 的周长为 30,则 AB 长为( ) A.4 B.5 C.6 D.7.5 16. 等腰梯形 ABCD 中,E、F、G、H 分别是个边的中点,则四边形 EFGH 的形状是( ) A.平行四边形 B.矩形 C.菱形 D.正方形 17. 如图, 正方形 ABCD 的边长为 3, CD 为一边向两旁作等边△PCD 和等边△QCD, 那么 PQ 的长为 以 (19. 如图,在梯形 ABCD 中,AB∥CD,∠D=60°,AD=CD=4,AB=1,F 为 AD 的中点,则 F 到 BC 的距离是 ( ) A.2 B.4 C.8 D. 1 D A E 20. 如图,在矩形 ABCD 中,AB=1, AD= 3 , AF 平分∠DAB, O 过 C 点作 CE⊥BD 于 E, 延长 AF、EC 交于点 H,下列结论中: C ①AF=FH; ②BO=BF; ③CA=CH; ④BE=3ED, 正确的是( )B F A.②③ B. 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20题图 三、解答题(60 分) 21. (8 分)如图,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BE∥DF,且分别交对角线 AC 于点 E、F, 连接 ED,BF. 求证:∠1=∠2 A D E 12 F C 22. (8 分)如图,在梯形 ABCD 中,AD∥BC, BD=CD, ∠BDC=90° AD=3, BC=8, 求 AB 的长. , BP CF ODHADBC)23. (10 分)已知:如图,四边形 ABCD 是菱形,过 AB 的中点 E 作 AC 的垂线 EF, 交 AD 于点 M,交 CD 的延长 线于点 F. ⑴求证:AM=DM E A B ⑵若 DF=2,求菱形 ABCD 的周长.MA.A P3 23B.D Q2 33C. 3 3D C4 C3 C2 C1 C B2 B1 A1 A2 A3 A4 18题图 BD A FD. 6 3BD1 D2 AFDCB10C 17题图C 19题图 24. (12 分)如图,在 Rt△ABC 中,∠ACB=90°,∠B=60°,BC=2. 点 O 是 AC 的中点,过点 O 的直线 l 从与 AC 重合的位置开始, 绕点 O 作逆时针旋转, AB 边于点 D. 过点 C 作 CE∥AB 交直线 l 于点 E, 交 设直线 l 的 旋转角为α . ⑴.①当α = 度时,四边形 EDBC 是等腰梯形,此时 AD 的长为 ②当α = 度时,四边形 EDBC 是直角梯形,此时 AD 的长为 ⑵当α =90°时,四边形 EDBC 是否为菱形,并说明理由. E CO?26. (12 分)如图,在四边形 ABCD 中,AB=CD,E、F 分别是 BC、AD 的中点,连接 EF 并延长,分别与 BA、 CD 的延长线交于点 M、N,则∠BME=∠CNE(不必证明) (温馨提示:在图(1)中,连接 BD,取 BD 的中点 H,连接 HE、HF,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证明 HE=HF, 从而∠1=∠2,再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可证明∠BME=∠CNE) ⑴如图(2) ,在四边形 ADBC 中,AB 与 CD 相交于点 O,AB=CD,E、F 分别是 BC、AD 的中点,连接 EF, 分别交 CD、BA 于点 M、N,判断△OMN 的形状,请直接写出结论. ⑵如图(3)中,在△ABC 中,AC>AB,D 点在 AC 上,AB=CD,E、F 分别是 BC、AD 的中点,连接 EF 并 延长,与 BA 的延长线交于点 G,若∠EFC=60°,连接 GD,判断△AGD 形状并证明. A MNC OG AEA DBA F 1 H 2 B DF MNF BD? 图( 1)ECD图( 2)B图( 3)EC25. (10 分)在 ABCD 的对角线相交于点 O. E、F、P 分别 OB、OC、AD 的中点,且 AC=2AB 求证:EP=EFA P D O E B F C11
八年级数学练习册答案_数学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
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举报文档八年级数学练习册答案_数学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 ...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答案人教版_数学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答案人教版_数学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答案人教版 资料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 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答案...人教版八年级上数学练习册答案_数学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 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举报文档人教版八年级上数学练习册答案_数学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 八年级上数学...青岛版数学配套练习册八下答案_数学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青岛版数学练习册八年级下册参考答案 6.1 第 1 课时 1.相等;相等.2.互补.3.120°;60°.4.C.5.B...人教版八年级数学练习册答案_初二数学_数学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 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举报文档人教版八年级数学练习册答案_初二数学_数学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人教版八年级上数学练习册答案_数学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 八年级上数学练习册答案 腰市中学 严 亮 八年级上数学练习册答案 腰市中学 严 亮 ...2015陕西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答案C版_数学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 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举报文档 2015陕西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答案C版_数学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初二下册数学练习册答案_数学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初二下册数学练习册答案1...1、计算:①│-8│+│9│ ③│-12│÷│-3│ 1 ②│-0.6│-│-3 ...八年级数学练习册答案_初二数学_数学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 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举报文档八年级数学练习册答案_初二数学_数学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好题 ...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copyright &copyright 。文档资料库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