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约自主招生科目招试题数理化科目的题型分布是怎么样的?就是几题选择几题填空几道大题?谢了…

[转载]2012自主招生“北约”“华约”各科试卷评析:语数英物化
梦里江河的话:
这些“评析者”,都在著名的课外辅导机构“学而思”执教,而且都是“自主招生研究中心”的工作人员。他们基本都是北大毕业生,听说都是名师了,其言论并不局限于具体题目,虽然说的都是一家之言,还是很能启发思考的,至少比记者写的东西要好的多。转贴在此,高三家长就不要多看了,主要推荐给后面的家长和学生,兼听则明。
我是不赞成学生上自主招生的课外辅导班的,认为这基本是劳民伤财,事半功倍(补注:应为事倍功半,感谢网友指正,立此存念)的事。人大附中的老师也不赞成学生上这种班,而且也不赞成学生为自主招生而劳心费力去准备。听说,学而思的一些老师也不赞成报班,但是留了一句类似“自主招生不报班,报班就报学而思”的名言,结果学而思的自主招生辅导班早早报满,严重的供不应求。
2012自主招生“北约”“华约”语文试卷评析
日&   (文章来源:学而思自主招生研究中心&
  伴随着北大失去自主招生阅卷权的消息终被确认,自主招生的语文考试已经越来越与高考语文趋同。自从2010年清华大学组织五校联盟、并将命题权与阅卷权移交给考试院起,“华约”的语文题就再也没有了千把字的文学批评与读后感写作,也没有了多少能够看出一些“自招”努力的四大篇现代文阅读和名词解释。直到今年,考试院又成为了“北约”语文的阅卷方,即便官方一再澄清这不会带来多少影响,我们也必须承认:有些题目,只有北大中文系的师生才能知晓个中深意、也只有北大中文系的师生才能够最精准地把握其背后的评判维度。这样的题目,今年是一定无法再出现在“北约”的语文试卷中了;取而代之的,则是那些熟稔高考评判尺度和相关流程的考试院老师更为适应的“准高考题”。
  先说作文。2011年华约考“忧患意识”,导语第一段明确要求结合中国现阶段发展状况;先前的2010年考“电击网瘾”,2011年自主招生夏令营考“傍老族”,时评色彩更为强烈。今年考富兰克林关于理解与尊重的材料,仅要求“结合现实”。由“时事评论”到“结合现实”,华约过去自招语文就接近高考水准,现在连“接近”都可以省了。北约在2011年考的是“无尽的远方和无数的人们”,2010年考的是林庚评价李白(也用来评价林先生自己,林先生欣然接受)的“少年精神,布衣情怀,盛唐气象,建安风骨”。2012年的“暖”,却仅只剩下点儿个人的小感动。没有了精神和风骨,也没有了气象和情怀,自主招生下落到高考水准,已然成为不争的事实。今年的自主招生语文考试,基本坐实了其作为高考零模的预热性质。
  结合试卷其它题目,从2010年自主招生语文考试起,连带自主招生夏令营(甚至部分保送生考试),“华约”的试卷风格不是稳中求变,而是根本不变。两篇现代文阅读,一篇社科类一篇文学类,文学类考小说(今年考《马车夫彼得》,同前年一样是俄国作品);一道诗歌鉴赏、一道文言断句、两句文言翻译,今年亦然,毫无新意。我在之前的课堂上反复强调过的、以“时间性价比”为维度取舍主、客观题的答题策略,现在看来完完全全都用得上。至于今年“北约”的文言文、现代文阅读,尤其是那篇谈自杀的《生命的滋味》,也很难讲比起高考来有什么实质性的区别,答案想必也会较前几年规定得更为死板、更容易阅卷操作。
  简而言之,现今的自主招生语文科目,几乎已经沦落为给“北约”的数学和“华约”的英语争取答题时间的工兵性科目——据说数学老师和英语老师对于自己所授科目也是如此看法,那就未免更让人啼笑皆非了。就是我个人曾经寄予厚望的前十道客观选择题,也因为考查的内容由自主招生夏令营和保送生考试的现代汉语知识——更确切地说,是最最基本的从题干中提炼信息并推广判断的学术潜质——变为了语意衔接而黯然失色。然而,无论我们现在内心感受如何,我们必须看到:今年的变化,实际上是顺应了一个大的趋势,而非一次简单的逆流。联系到2012年内教育部将公布高考改革调整方案,今年秋季全国新课标将基本铺开,这样的大背景下,自主招生不可能恢复到过去那种自己拍板自己说了算的真正自主,它必然会面对各种力量这样那样的博弈,说不定这次的改变只是一次序曲,今后还会有更为猛烈的暴风雨也未可知。那么,拭目以待也好,静观其变也罢,或者是骑驴看唱本走着瞧,我希望每一位语文教师、乃至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能够好好想想语文教育与国家未来的关系。成绩只是个结果,考试只是个形式,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语文教育,语文教育是否需要更为多元化的考评标准,这些问题才是根本性的问题。要让形式服务于内容,而非让内容被形式牵着鼻子走。再这样戴着镣铐跳舞,作为鸡肋的语文,怕是连“弃之可惜”这样的评语都很难拿到了。
2012自主招生“北约”“华约”数学试卷评析
  今年的自主招生刚刚落下帷幕,和去年相比,教育部在政策上对自主招生有所收紧,因此今年北约虽然保留了命题权,但阅卷权已经移交给考试院,造成的直接结果便是在数理化三科中均增加了选择题,减少了主观题的数量,北约的数学试卷从习惯的5道大题变成了6道选择+3道解答的形式,而华约数学的整体结构仍然和去年相同,10道选择+5道解答。这样的转变无疑传递出一个信号:在高考改革的大背景下,自主招生的“自主性”已经极大地遭到削弱。而当年我在公开讲座中提到的希望高校能够以自主招生为契机,对现有的高校选拔模式和考试风格作出修正的想法,也已经悄悄地湮没在目前的风向里,这点我会在今后的文章中继续谈及。
  单从今年命题来看,考试院在之前2010年AAA测试,2011年AAA测试和2011年卓越联盟考题中所体现出来的风格基本没有改变,在高考的考纲边界附近游动,既保留一定数量的高考核心考点,但着力点和区分度着重放在高考中并非十分重视的一些知识点和方法上,甚至在全国考试的范围内略微超出部分省份的高考说明要求,比如在今年的试卷中,椭圆准线的考察。但这样的出题方式无可厚非,因为对于一个较高素质的学生而言,这些高考“边角”的知识反而是应该引起其兴趣的问题,针对这点而言,学而思自主招生研究中心在之前的多次讲座中提到的“重视日常学习中的小想法和新问题”会对同学们有所帮助。此外,在前两年出现过的综合学科的试题(2010年的生物和概率结合,2011年的物理和立体几何问题)在今年的试卷中也消失了,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而组合数学的问题引入大题不能不说有欠考虑,倒数第二题的方程问题也并不是那么好入手。从这些角度来说,今年这张华约试卷的区分度和整体质量较之去年有一定的下降,具体的题目分析,将由学而思自主招生研究中心的田轶平老师给大家专门撰文给出。
  而北约的试题整体难度略高于去年,三道解答题第一个题目考查三角函数的性质,属于常规问题;第二个题的平面几何简单得过分,但实际在我们的采访中发现很多同学居然没有做出来,看来受思维的局限还是很大;第三个题让我们大跌眼镜,用的是2010年清华大学夏令营的原题,参加过学而思自主招生G类课程的同学应该对那道问题了如指掌吧。这三个问题还是很符合北约习惯的风格,即题目描述简单,如果想到了,解答就三四行的事情。而选择题难度也不高,预计正常情况下数学比较好的同学应该不至于太难,但整体而言,向高考偏转的风向已经形成。选择题3个代数,分别涉及到数列,函数,方程,另外3个分别为解析几何,平面几何(跟三角相关)和组合问题,大题上利用直观思想就可以解决,应该能给同时考试的语文留下一些时间。这方面的题目分析,将由学而思自主招生研究中心的问延炜老师给出。
  纵观近三年的自主招生,本以为能带来一片新世界的希望一再落空,倒像是池中养鱼,就这么大的地方,难以折腾出大的水花,无论是选拔形式,优惠政策等,在当今的形势下越来越趋近于高考的一次预热,标准化本身并没有问题,关键在于标准化的试题所体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选拔标准,或者说,高校到底希望通过自主招生选拔出怎样的人才,也许这个话题过于宽广,并不是自主招生一件事情可以涵括的,但既然大家都在路上,不妨从立足处求证,走好自己的每一步。最后,还是期待着有一天,自主招生能够在真正意义上指引中学的相关教学。
  (文章来源:学而思自主招生研究中心 邓杨)
2012自主招生“北约”“华约”英语试卷评析
  日,“北约”“华约”自招考试一如既往的在同一天落下帷幕。对于英语考试而言,经历了9年的不断的题型探索,难度的不断调整,在近两年的考试中基本上题型已经趋于稳定。学而思自主招生研究中心的老师们在第一时间了解到了考试的内容,以下便是学而思自主招生研究中心的吕腾飞老师为两套试卷所作的评析。
  “华约”英语卷题型与2011年相同、难度变化不大
  比较连续3年英语试卷,可以发现华约试卷在考试院全面负责之后试题题型完全固定下来,这对于广大考生而言是个好消息。英语试卷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完形填空、六选五阅读、阅读与总结、翻译和写作。2012年的难题集中在六选五和翻译与写作两部分。根据考生回忆,
  第一部分:完形填空考查的是一篇关于职场压力的议论文。20道题,80个选项,每小题1.5分和高考相同。虽然议论文体裁会让北京的考生不习惯(北京高考英语以记叙文为主),但词汇的难度不大,在整张的试卷中是做的比较顺的一道题。
  第二部分:六选五阅读。5个空,每空3分。难度大的原因是词汇,文章主要讲的是美国社会现在面临的问题,包括隐私方面和网络方面的花销等问题,时效性很强。考生反映,做题的难处在于选项含义比较模糊,部分关键词是四六级词汇影响对选项和文章的理解。
  第三部分:阅读与总结难度适中,1000词左右的时事类说明文。大体内容是英语政府出台了新政策,要求英国选择在家教育孩子,不让孩子到学校学习的家长们,每年要到政府相关部门注册,说明给孩子安排的课程,以保证这些青少年的学习效果。要求用200字左右中文总结文章内容。考查考生的英文理解能力和中文的总结、归纳和表达能力。
  第四部分:翻译与写作。给出一段中文,然后考生需要完成两个任务,首先把两行中文内容,用英文翻译;然后根据这段内容写一篇200词左右的文章。今年年的内容,是关于发现个人身上潜力的重要性。第一部分10分,第二部分15分。考生普遍反映翻译相对简单,关键是写作部分不好立意。北京考生熟悉的情景作文和开放作文的书写套路,对于这种纯粹的自由命题议论文写作形式,如果没有经过训练,很容易写跑题。
  整体而言,“华约”英语卷无论是难度和题型都和差别不大,体现了对考生英文理解能力、总结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考查,在备考的时候如果按照四六级阅读的难度准备,会有非常大的帮助。
  “北约”英语卷,题型不变,时效性强,注重阅读能力考查
  “北约”英语对于阅读能力的考查非常明显,完形和阅读分数就超过的及格分。考生普遍的反映是时间不太充裕,阅读耗费时间较长。试卷结构如下:
  一、完形填空一篇,20道题。
  二、阅读理解5篇,25道选择;
  三、方框选词一篇,15词,阅读文章10个空,可重复使用词汇;
  四、改错一篇;
  五、翻译句子5个。
  完形、改错和方框选词难度中等。完形内容新颖,讲述了乔布斯对苹果公司的影响及其离世后苹果公司可能遇到的困难。改错部分基本和六级难度相当。侧重语法和词汇的使用能力。
  阅读、翻译重时事,词汇要求远高于高考。阅读方面,五篇阅读均为说明文和议论文,包括中国rich
people子女出国问题的讨论,艾滋病问题等。篇幅长,四六级词汇不仅局限于文章,题干和选项中也比比皆是。这种考查形式,对那些把目光只集中在高考上面的考生是非常苛刻的。翻译方面,包括对世界名著Gone
Wind《飘》中的名句。“土地是世界上唯一值得你去为之工作、为之战斗、为之牺牲的东西;因为它是唯一永恒的东西。”
  正确的翻译如下:Land is the only thing in the world worth working for,
worth fighting for, worth dying for, because it’s the only thing
that lasts。此外也有关于时事政治的翻译内容。考生需要对时事词汇有一定的积累,然后结合恰当的语法结构完成翻译。
  纵观两个联盟的考试,总体体现了稳定的特色。但词汇和难度远高于高考,对于明年的考生而言,一定要提前准备。除了熟悉题型和命题思路之外,要在词汇和阅读方面提高到四六级难度。
(文章来源:学而思自主招生研究中心 吕腾飞)
2012自主招生“北约”“华约”物理试卷评析
  2012北约华约自主招生笔试刚刚结束。今年物理题目总体而言风格和去年没有太大的变化。总结起来两句话:第一没有竞赛专用知识点,不给学生制造知识性障碍;第二北约考试对物理原理理解能力、过程分析能力、计算能力考察明显高于高考,仅仅专注于高考的学习难以应对,而华约考试则全面贴近高考。
  学而思自主招生研究中心分析,稳定的风格背后体现的是参加考试对象,考察的目标都没有太大的变化。核心的目标是对于顶尖学生进行区分,因此必然要有更高的区分度,然而自主招生考试不应当成为考生额外的负担,所以没有必要加入太多竞赛内容。
  先来说北约。形式上由于考试院阅卷的要求增加了4道选择题,另有3道填空,4道解答题。每道题都有体现了出题人明确的考察目标,可以说都是仔细斟酌过的。对大多说考生来说,题目依旧很难,北京考生预计平均分也不会和去年的46分有过大变化。而今年的试题的表述比去年更加贴近学生,便于理解;同时避免了复杂的计算。将区分度的重点放在了对物理原理的理解,和情境的分析上。
  这是解答题第二题。在北京高考中,关于杨氏双缝的实验,只需要定性知道这验证了光的波动性即可,而条纹宽度的公式则成为记忆要求。仅仅知道高考的应试技巧是完全不能解决这道题目的。解题需要完整的了解双缝实验的原理。去年华约考试中也出现了双缝实验,作为选择题同样考察的基本的原理,这是高于历年高考题要求而又是基于课本的。本题第一问考察基本高考知识。第二问需要在理解“干涉条纹明暗由光程差决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计算,分析出“不同明暗条纹叠加可能导致区分度消失”,同时还考察学生对光程差具体计算。第三问要求学生对于计算结果有一个动态的理解,需要知道不同条件具体怎样影响结果。本题在物理竞赛中相当于预赛难度试题,同时又不超出高考的知识范围。仅仅在考前突击记忆竞赛公式是没有用处的,而作为教师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做出这方面的拓展,帮助学生加深对干涉的理解,也未尝不可。
  再看华约的题目。作为自然科学考试的一部分,分值仍然为70分左右。形式上和去年完全相同,而题目设计上略有变化,一句话总结是全面贴近高考。去年选择题中有部分定性分析的题目,给出不同于高考的模型,让学生从头开始分析,而非简单的回忆原题。今天的选择题的更多的是利用高考原题模型,选项上也和夏令营、保送生考试一样,更多的是要计算具体数值,将区分度放在了计算和做题量上。去年实验题原理很简单,但是需要重新分析情景,而今年的实验体是高考中重点训练题目,只是公式需要推导一下。下面展示的解答题,模型和北京某区的期末考试题非常相近。整套试卷和高考的主要区别在于,自招考试更加注重对动态的分析。对学生来说更多的挑战可能在于自然科学和数学一起考试,时间共3个小时,由于数学试题较难,总体时间可能较为紧张。
  对于明年和后年考生有什么建议呢?对于北约的考生来说,对物理特别感兴趣、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接触一下竞赛,但是重点在于培养兴趣、拓展视野、锻炼分析和理解能力,而不是记忆超纲知识和反复的计算;同时对于不学选择竞赛的同学可以在课内学习的时候注意基本知识的拓展和迁移。对于华约的考生,把握考试中不变的重点,针对性的增加熟练度较为重要。
  (文章来源:学而思自主招生研究中心 蔡子星)
2012自主招生“北约”“华约”化学试卷评析
  2012的北约试题和华约试题,对之前的风格有所继承,但可能因为各种原因的影响,变化还是较大的,下面我们就来作以对比分析。
  一、从考察内容来看,北约的试题,较大幅度地向物理化学(对应到中学的化学平衡部分)作了倾斜,有机“打酱油”的地位没有改变。华约的题在坚持结构第一位的基础上,稍微加入化学性质与实际相联系的问题。
  二、从考试难度来看,北约的题相比于2010年,难度稳中有升;华约的题难度小幅度下降,从以前主要进行大学知识考察,转为稍有关注一些化学基本思想和方法。
  三、考试合理性和选拔效果分析:
  (一)北约试题
  的北约题,主要是用高中范围内元素化合物的性质作为载体,来呈现了化学思想与化学方法在学习和研究过程中的应用,既同时符合新课标高考和北大自招的要求,从实质上选拔了有具备化学学科素养的人才;又给中学生以易入手但区分度高的好的考试体验。
  这两套题以元素化合物为主,充分结合了氧化还原和离子反应的基本思想、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应用、分析化学的思路和能量变化的考虑,把化学理论充分用于实际情况。
  这样的命题,实际上实现了高校选拔和中学教学的完美契合。
  但是,2012年全面转向物理化学为主,就和中学实际偏离太远。在中学课本上,我们对于这个模块的处理,是放在选修四的前面。焓变、熵变和吉布斯自由能的部分,只是作了简单的介绍。由平衡的定量分析来推测反应的发生,是中学考察重点,但由热力学数据计算再间接推测,不符合中学思路。甚至于在化学竞赛中,这个部分也不是主要的考察方向。
  因此可以预见,今年的北约试题,区分度是不好的,一般的同学(除了化学竞赛深入学习过)面对试卷的反馈是相似的,无法区分化学素养。
  (二)华约试题
  清华历年出题,都是结构为主,并且重点考察知识学习,缺乏思维过程,缺乏和实际相联系。只利于参加过化学竞赛学习的同学,知识面广是更有利的。
  而今年试题,至少在变化方向上是可喜的,碘量法测定有效氯的题目,开始考察从实验数据进行逻辑推理,进而指导新的实验,这是重大的突破。
  清华的化学试题现在还是倾向于对参加竞赛同学有利,但转变趋势是向着“北约”的方向的,我们期待2013的清华试题。
  (文章来源:学而思自主招生研究中心 郑瑞)
<font STYLE="FonT-FAMiLY: 楷体_GB2312,楷体; FonT-siZe: 16px" COLOR="#FF-10-13 10:18:08
<font STYLE="FonT-FAMiLY: 楷体_GB2312,楷体; FonT-siZe: 16px" COLOR="#FF-09-09 16:38:16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华约”“北约”部分试题搜集与分析
《法制晚报》
清华、北大两大自招联盟结束笔试
记者多方“淘宝”搜集试题——
乔布斯逝世 成北大英语考题
&&&&昨晚,北京两大自主招生联盟——清华系7校、北大系11校的自主招生笔试落下大幕。
&&&&记者了解到,和去年一样,两大联盟考试科目并不一致。清华系七校联盟考试,考生须考3科,分别是阅读与写作、数学、自然与科学(理科)或人文与社会(文科);北大系自主招生笔试仍按传统科目语文、数学、英语、化学等7科进行。
&&&&记者从诸多参加考试的考生中了解到,今年两大联盟的考题虽然题型有些变化(见A07版分析),但各类考题与时事热点结合仍然紧密,如乔布斯对苹果的影响、碳排放等有关问题都进入了自招的考题。
&&&&清华联盟试卷
&&&&清华联盟包括清华、上海交大、人大、中国科技大学、西安交大、南京大学和浙大7所学校。
&&&&阅读与写作
&&&&·古诗词阅读《蝶恋花》(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远知何处?
&&&&问:这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关于人生三重境界的描述之一,另外两重是什么?
&&&&·作文:给出一段材料,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论述文(材料大意如下):
&&&&富兰克林下楼梯时看到前边一位女同事滑倒,他打消了与自己同行的同事打算上前帮忙的念头,并解释称,有谁希望别人看到自己的尴尬相呢?我们躲起来是让那位女士确信,没人看到她难看的一面,这是一种理解,也是一种极大的尊重。
&&&&请联系社会生活实际,选择一个角度进行探讨,发表你的见解。
&&&&·翻译题:每个人都有很多潜能,但是总得不到发挥。迫于环境的逼迫、自身的懒惰等,每个人往往过早地给自己定了模式,让我们把偶然出现的夹缝当做我们的人生之路,从而让潜能只有很小一部分得到释放,极大部分被抛弃了。
&&&&1.请将这段中文翻译成英文。
&&&&2.请结合这段文字,谈一谈你的见解。
&&&&·阅读与总结:给出一篇1000个单词左右的时事类说明文。大体内容是英国出台了新政策,要求不让孩子到学校学习的家长们,每年要到政府相关部门注册,说明给孩子安排的课程,以保证这些青少年的学习效果。要求用200字左右中文总结文章内容。
&&&&·有N个学生在一个班级,他们要参加乒乓球双打比赛,班里先举行了热身赛。这N个学生,两两互为搭档,恰好都参加了一次热身赛。请你写出N的所有可能的值并写出其中一个比赛安排方案。
&&&&人文与社会(文综)
&&&&·给了一幅巢湖周围的农业生产模式图。图中间是农田,农田四周是水渠,它们的北边是村庄,农田中间有一条公路贯穿南北,连接至村庄。这个地方目前实施生产承包制,问每个家庭为什么分到的田是小块的分散的田地?
&&&&·引用胡适1916年一段话,讲述的是,戊戌变法失败之后,国家实行共和制。如果当初戊戌变法成功的话,中国就会有满族帝室,有社会变革,会出现官僚政治。现在国家根基之所以稳固,还要拜戊戌变法的失败所赐。
&&&&问:(1).胡适为什么会产生这些感想,原因是什么?
&&&&(2).阅读材料体现了胡适先生什么样的社会变革观?
&&&&(3).胡适通过对历史的假设和推断来分析历史,你对这样一个分析历史的观点有什么看法?
&&&&·给出四段材料,考查文科综合能力。
&&&&材料一:在一个小村庄里,政府要征用土地,打算给村民一笔比较可观的补偿金。该村村民通过村委会讨论补偿金的使用方案,在村民大会通过,提交给政府。
&&&&政府按照规定除了给村民补偿金,还给了5万元养老补助。但其中还有两户村民没有得到养老补助,他们是23年前因为政府水库建设而迁来的移民。
&&&&(1)问,通过上述材料中的民主实践过程,谈谈你对发展民主的看法。
&&&&材料二: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签订,1997年,框架契约国签订京都协议书,规定碳排放指标。材料中具体介绍了当时提出的三个碳排放标准。
&&&&材料三,发达国家通过转移技术和其他方式,来换取发展中国家的碳排放权。
&&&&中国目前陷入技术演进的僵局,在清洁发展和低碳产业发展中,资源利用型的产业占80%以上,如水能、水电的利用等,而高新技术升级产业(技改领域)则很少被涉及。中国碳排放压力逐渐增大。
&&&&(2)碳排放市场的交易对象和普通对象相比,有什么区别?碳排放市场化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3)面对中国所面临的更大减排压力,国家将采取怎样的减排措施?
&&&&自然与科学(理综)
&&&&在磁场空间中带电粒子运行问题。
&&&&北大联盟试卷
&&&&北大(含医学部)、北航、北师大、厦大、港大、山大、武大、华中科大、中山大学、川大、兰大11所学校。
&&&&选择题共10道,一般是词语搭配的题目。
&&&&现代文阅读:《生命的滋味》,关于生命的讨论。
&&&&诗词鉴赏:清·赵翼《论诗》只眼须凭自主张,
纷纷艺苑漫雌黄, 矮人看戏何曾见? 都是随人说短长。
&&&&作文题:为“暖”,要求字数700至800字,文体不限。
&&&&方程题:关于x的方程sin2x·sin4x-sinx·sin3x=a在x∈[0,Π﹚有唯一解,求实数a的值。
&&&&函数题:求函数y=
|x+2 |+ |x-1 |+ |x | 的递增区间
&&&&完形填空:讲述了乔布斯对苹果公司的影响及其离世后苹果公司可能遇到的困难。
&&&&阅读理解:第一篇阅读,讲的是中国的教育。提到了虎爸和狼妈之类。
&&&&第二篇阅读,讲的是中国的医保。提到了中国某国家领导人去艾滋病中心访问的情况。也提到了药品的出厂价与零售价之间有较大的差别,可能存在医药代表的回扣等现象。现在买药会很困难,政府可能会出台一些相应的政策。但政府制定政策的过程也是不透明的,是否存在其他问题。
&&&&第三篇阅读,讲的是英国的经济危机。现在的世界经济都面临一个向下的转折,英国也遭到了这种危机。作者并没有感到很惊讶。在英国,最基层的人民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同时英国的福利投入也有所削减。
&&&&改错:讲到一个类似中东国家涉及军事演习的内容。
&&&&汉译英:要求翻译的句子中有题目中给出的两个英文单词。
&&&&1.有一个词能克服所有苦难,这个词就是爱情。
&&&&2.土地是唯一值得我们为之工作、为之战斗、为之牺牲的东西。因为它是唯一永恒的。
&&&&填空题:杨式双缝实验中光源与条纹问题。
&&&&填空题:一块长木板向右运动,有两个激光器,在地面上同时向木板上各烧了一个洞。
&&&&&#9312;若木板停下来,则两个洞的间距为?&&&&&&&&&&&&&&&&&&&&
&&&&&#9313;在板上的人看来,两束激光打在木板上的时间差为?
&&&&选择题:第7题考查了关于可逆反应平衡常数的判断,本题的考查形式是对c-t
图像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问答题:考查关于草酸及草酸钠混合物的分析。增加了计算分析的部分,根据计算来判断发生反应的物质到底是什么。
&&&&选择题:下面哪部著作不是康有为的作品?A《孔子改制考》B《新学伪经考》C《大同书》D《戊戌政变记》
&&&&下面哪件事情发生在50年代的经济领域?A三反B五反C反右运动D肃反运动
&&&&以下哪个和北大没有直接关系?A戊戌变法B詹天佑C严复D西南联大
&&&&论述题:概述世界三大宗教的概况。
&&&&叙述秦汉至明清我国地理版图的形成过程。
&&&&文/记者
信息来源:《法制晚报》
阅卷权移交 引发考题变革 自主性减弱 向普通高考看齐
专家评析——
作文写“暖” 没了精神和风骨
&&&&记者邀请学而思自主招生研究中心的老师们对今年的自主招生笔试试卷进行了分析。
&&&&老师们认为,教育部在政策上对自主招生有所收紧。北大联盟虽保留命题权,但阅卷权已经移交给北京市教育考试院,造成的直接结果便是考题中增加了选择题。清华联盟的试题类型则继承了去年。
&&&&虽各科难度不同,北大联盟和清华联盟的试卷也不同,但都体现了自主招生难度趋近高考的大方向。
&&&&学而思自主招生语文学科首席专家&&&刘纯
&&&&考查衔接&&&客观题黯然失色
&&&&最老套
&&&&今年的自主招生语文考试,几乎成了高考模拟考试的预热。
&&&&自从2010年清华大学组织五校联盟,并将命题权与阅卷权移交给考试院起,清华联盟的语文题就再也没有了千把字的文学批评与读后感写作,也没有了多少能够看出一些“自招”努力的四大篇现代文阅读和名词解释,变得更加老套。
&&&&今年,考试院又成了北大联盟的阅卷方,北大联盟的考题,包括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更贴近高考题。
&&&&十道客观选择题有了较大改变,往年考查现代汉语知识,即从题干中提炼信息并推广,今年则变为了语义衔接,使得考题黯然失色。
&&&&作文写“暖”&&没了精神和风骨
&&&&最狭隘
&&&&就作文而言,前几年清华联盟的考题时评色彩更为强烈,如2011年的“忧患意识”,明确要求结合中国现阶段发展状况,而今年考富兰克林关于理解与尊重的材料,仅要求“结合现实”,由“时事评论”到“结合现实”,清华联盟的自招语文已是高考水准。
&&&&北大联盟在2011年考的是鲁迅先生“无尽的远方和无数的人们”,2010年考的是林庚评价李白的“少年精神,布衣情怀,盛唐气象,建安风骨”。2012年的“暖”,却仅只剩下个人的小感动,没有了精神和风骨,也没有了气象和情怀,显得更狭隘。
&&&&虽然语文题越来越向普通高考看齐,但从整体看今年的变化,实际上是顺应了一个大的趋势,即2012年内教育部将公布高考改革调整方案,今年秋季全国新课标将基本铺开,这样的大背景下,自主招生将会越来越向统一高考的趋势发展。
&&&&学而思自主招生研究中心主任&&&邓杨
&&&&跨界结合
今年没有再出现
&&&&最遗憾
&&&&由于阅卷权的移交,今年北大联盟考题最大的变化是数理化三科中均增加了选择题,减少了主观题的数量,北大联盟的数学试卷从习惯的5道大题变成了6道选择+3道解答的形式。整体而言,向高考偏转的风向已经形成。
&&&&清华联盟数学的整体结构仍然和去年相同,10
道选择+5道解答。
&&&&其出题范围在高考的考纲边界附近游动,既保留一定数量的高考核心考点,但着力点和区分度着重放在高考中并非十分重视的一些知识点和方法上,甚至略微超出部分省份的高考说明要求,比如在今年的试卷中,椭圆准线的考查。
&&&&这样的出题方式无可厚非,因为对于一个较高素质的学生而言,这些高考“边角”的知识反而是应该引起其兴趣的问题。
&&&&倒是在前两年出现过的综合学科的试题(2010
年的生物和概率结合,2011 年的物理和立体几何问题)在今年的试卷中也消失了,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老师建议,较高素质的考生仍应重视日常学习中的小想法和新问题,不能只局限于高考的考点。
&&&&学而思自主招生研究中心英语学科负责人
&&&&结合时事
&&&&完型题目考查乔布斯
&&&&最鲜活
&&&&纵观两个联盟的英语试题,总体体现了稳定的特色,时效性强,且难度类似四六级考试。
&&&&纵向来看,比较清华联盟三年英语试卷,可以发现自从考试院全面负责之后,试题题型已经固定下来,主要分为四个部分,20道完形填空、六选五阅读、1000词左右的说明文阅读与总结、两篇翻译和写作。
&&&&北大的英语试题和时事结合最紧密,如完形填空还提到了乔布斯,五篇阅读均为说明文和议论文,包括中国富人子女出国问题的讨论,艾滋病问题等。
&&&&清华联盟的阅读题讲述美国社会现在面临的问题,如隐私和网络方面花销等,时效性强。
&&&&改错接近六级
&&&&作文容易跑题
&&&&最困难
&&&&清华联盟的翻译包括中英文的两篇文章翻译和按照中文翻译写作,考题相对简单,关键是写作部分不好立意。北京考生熟悉的情景作文和开放作文的书写套路,对于这种纯粹的自由命题议论文写作形式,如果没有经过训练,很容易写跑题。
&&&&另外从难度上讲,改错部分基本和六级难度相当,侧重语法和词汇的使用能力。对四六级的词汇要求不仅局限于文章,题干和选项中也比比皆是。这种考查形式,对那些把目光只集中在高考上面的考生是非常苛刻的。翻译方面也有对时事政治的翻译内容,考生需要对社会热点问题有一定的了解。
&&&&对明年的考生而言,清华联盟考生应注重英文理解能力、总结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高,北大联盟考生应注重阅读能力的提升。另外,在词汇和阅读方面都要按照四六级的水准来准备,并多多关注时事。
&&&&学而思自主招生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博士&&&蔡子星
&&&&更加贴近考生&&&避免复杂计算
&&&&最简单
&&&&今年物理题目总体而言风格和去年没有太大的变化。横向对比来说,北大系比清华系更难一些。北大系对物理原理理解能力、过程分析能力、计算能力考查明显高于高考,仅仅专注于高考的学习难以应对,而清华系则全面贴近高考。
&&&&纵向来看,北大联盟今年的试题表述比去年更加贴近学生,便于理解;同时避免了复杂的计算,将区分度的重点放在了对物理原理的理解和情境的分析上。
&&&&清华联盟的题目作为自然科学考试的一部分,题目设计上略有变化。去年实验题原理很简单,但是需要重新分析情景,而今年的实验题是高考中重点训练题目,只是公式需要推导一下。整套试卷和高考的主要区别在于,自招考试更加注重对动态的分析。
&&&&对于明年志在考北大联盟的考生来说,可以接触一下竞赛,但是重点在于培养兴趣、拓展视野、锻炼分析和理解能力,而不是记忆超纲知识和反复的计算;同时对于不学竞赛的同学,可以在课内学习的时候注意基本知识的拓展和迁移。对于志在清华联盟的考生,把握考试中不变的重点,针对性地增加熟练度较为重要。
&&&&学而思自主招生研究中心教师&&&陈恒舒
&&&&3年前考点
今年又出现
&&&&最反复
&&&&纵向来看,由于阅卷权的移交,北大系的历史试卷出现了选择题,它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整张试卷的难度,特别是在时间方面。过去8个名词解释,考生起码要花20分钟来解决,现在改成选择题,优秀的同学完全可以在2到3分钟之内解决,这样可以为后面的两个大题节省大量的时间。
&&&&从大题来看,考查了考生知识面,并直击高中历史教学的软肋——知识匮乏,线索凌乱。
&&&&另外,试卷虽然没有和过去完全一样的题,但是有不少知识点曾经出现在过去的北大自主招生试题中。如“新学伪经考”,2008年试题;“三反五反”,2006年试题;“戊戌变法”,2009年考过“京师大学堂”,考点基本重合。
&&&&不要简单地认为过去考过的题目一定不会再考。原题再出的概率不大,但是同样或相关的知识点却有很大复现的可能。
&&&&第一,不要忽视过往的考题。第二,注意拓展课外知识面。“三大宗教”的题就相当典型,教材中涉及较少,只有在课外做适当的拓展,才能答得比较完善。第三,注重细节。如果明年选择题增加难度,一定会在细节上做文章,一个细节可能就导致丢掉四五分。
&&&&学而思教师&&郑瑞
&&&&继承往年
难度变化小
&&&&最稳定
&&&&2012年北大系和清华系化学试题,对之前的风格有所继承。
&&&&纵向对比来说,从考试难度来看,北大系相较往年,难度稳中有升,但区分度不好;清华系的试题难度小幅度下降,从以前主要进行大学知识考查,转为稍有关注一些化学基本思想和方法。
&&&&从考查内容来看,“北约”的试题,较大幅度地向物理化学(对应到中学是化学平衡内容)作了倾斜,有机化学“打酱油”的地位没有改变。
&&&&总的来说,清华的化学试题现在还是倾向于对参加竞赛同学有利。对高考来说,两边的考题都比较难,对考生没有太大的参考价值。
&&&&文/记者&&徐天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约自主招生科目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