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好吗

当前位置:&>&
院校所属分区
考研地区竞争力排行
高校研究生教育综合排名
是否是985院校
是否是211院校
是否是34所自主划线院校
是否有博士点
院校类型排名
学费及奖贷学金
学费、奖助学金和助学贷款(一)学费1.学术型研究生:自筹经费9千元/年,委托培养1.2万元/年。2.专业学位研究生:(1)法律硕士研究生学费为人民币1.5万元/年。(2)工商管理硕士(MBA)学费详见MBA教育中心网站。(3)公共管理硕士(MPA)学费3年共3万,分2次交清。3.中欧法学院各专业(含学术型和专业学位)学费为1.7万元/年。(二)奖学金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的精神,以及《中国政法大学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纲要》,自2010级硕士研究生开始,我校实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试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后,被我校正式录取的硕士研究生均需按照有关规定缴纳学费。同时,学校将根据有关标准及申请审批程序,为硕士研究生提供奖学金、助学金或科研资助(MPA、MBA两个专业除外)。1.新生奖学金新入学的一年级研究生(MPA、MBA两个专业除外),成绩优秀的可以享受“新生奖学金”。有关新生奖学金的说明:(1)评定原则:拟录取类别为“自筹经费”的考生,根据奖学金名额和初试、复试成绩排名,确定是否享受新生奖学金。(2)获奖比例:各专业录取总人数的70%左右。(3)奖学金金额:除法律硕士学院、中欧法学院、证据科学研究院外,其他各学院均相同。2013年新生奖学金金额待定。(提供2012年奖学金金额供参考:一般为人民币9千元,法律硕士学院、中欧法学院和证据科学研究院奖学金金额见学院网站公告。)(4)录取类别为“定向”的考生,不享受奖学金,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定向生相关待遇。2.二年级、三年级奖学金根据前一年的在校学习成绩和综合表现,评定奖学金。(三)助学金在奖学金体系之外,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学校设置“助教”、“助研”和“助管”等勤工助学岗位,让学生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通过勤工助学来获得生活补贴。详细信息请查询“学生工作部”网站“研究生工作办公室”栏目(http://gate./xsc),或者“研究生院”网站“通知公告”-“奖助学金”栏目(http://yjsy.)。(四)助学贷款根据《中国政法大学国家助学贷款实施办法》,家庭经济困难的自筹经费研究生可申请国家助学贷款。详细信息请查询“学生工作部”网站“资助管理”栏目(http://gate./xsc)。
奖、助学金:我校在2013年继续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全面提高硕士研究生(不含委培生、定向生)的奖、助学金的金额和受益面。(一)奖学金:2013年我校将继续实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与学术型硕士完全相同的奖学金待遇。同时,我校正在制定新的奖学金方案,将对原有奖学金方案进行调整,提高奖学金的额度,形成一个更能吸引优秀考生、更加科学、更加以学生为本的奖学金方案。具体方案我校将尽快出台,敬请关注我办网页上发布的相关信息。(二)助学金:学校为2013级硕士研究生提供各类助学金总额约1000万元(助学金以承担助教、助研、助管工作的方式获得)。(三)奖、助学金的申请和获得条件请详细阅读厦门大学有关奖、助学金的管理办法。(请详见厦门大学学生处网页:http://xsc.)。学费:1、各学术型专业和全日制双证专业学位的学费:全程3.3万元人民币(含两年学制、两年半学制和三年学制。两年学制的,我校每年收取全程学费的二分之一;两年半学制和三年学制的,我校分三次收取学费,每次收取全程学费的三分之一。以上学费标准若有调整,最终以物价部门核准的收费标准为准)。2、各在职双证专业学位的学费: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教育管理,以及税务、金融和社会工作(在职方向)专业学位硕士的学费正在调整审批中,具体学费标准我校将尽快出台,敬请关注我办网页上发布的相关信息。(两年学制的,我校每年收取全程学费的二分之一;两年半学制和三年学制的,我校分三次收取学费,每次收取全程学费的三分之一)住宿以及费用:(一)在职研究生不安排住宿。(二)被录取在生命科学学院、海洋与地球学院、环境与生态学院、医学院、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和能源研究院的考生将入住我校翔安校区。校本部和翔安校区的教学实验设施、师资、全校性选修课等教学资源共享。翔安校区位于厦门市翔安区,在厦门岛的东北方向,与大陆相连,北靠香山风景名胜区,南与大海毗邻,风景优美。翔安校区总建设用地面积3645亩,距校本部34公里,通过翔安海底隧道半小时左右车程可直接抵达。(三)我校为全日制硕士生统一安排住宿学生公寓。由学生提出申请,住宿费用自理。住宿条件一般为,双人包间:独卫、电话、网络、空调、热水器、保险柜,住宿费1600元/人o年;四人包间:独卫、电话、网络、空调、热水器、保险柜,住宿费1200元/人o年。(收费标准若有调整,最终以物价部门核准的收费标准为准)。每栋宿舍楼提供自助洗衣机服务和免费开水供应。学生公寓设施齐全,环境优美。学校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提供住宿不超过三年。具体住宿安排在录取时另行通知。
复试:我校《复试通知》和《复试工作办法》届时将在网上发布。(一)复试时间:4月上旬(二)复试地点:中国政法大学(三)复试分数线:学校依据教育部划定的复试分数线基本要求和录取政策,结合本年度招生计划和考生初试成绩,确定进入复试的总分、单科分数要求。单独考试的复试分数要求,由学校自行确定并公布。(四)复试比例:我校实施差额复试。生源充足的专业复试比例在130%左右。(五)复试内容及比重:专业课笔试(40%)、专业课口试(40%)、外国语听力及口语(20%)。中欧法学院复试内容及比重:见中欧法学院招生简章。(六)复试科目命题范围见附录2:《201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复试科目命题范围》。(七)初试、复试成绩权重:拟录取总成绩:百分制,初试、复试成绩各占50%。(八)同等学力考生(法律硕士(非法学)、MBA、MPA专业除外)加试2门大学本科主干课程,加试科目在复试前通知考生。
复试内容主要包括外语、业务能力和思想政治素质等方面内容的考核。复试采用笔试、面试和实验技能考核等方式,对考生的学科背景、专业素质、操作技能、外语口语水平、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进行全面考核。同等学力人员在复试时须加试两门专业基础课。我校是教育部批准的34所自行划定本校复试基本分数线的高校之一,我校将结合本年度研究生招生计划和报考生源情况,自行确定复试基本分数线。我校原则上以不低于120%的比例进行差额复试。复试一般安排在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具体时间和各专业的复试要求届时请关注招生办和各院系网上通知。在复试阶段,我校将在招生办网页和各相关院系的网页上公布具有复试资格的考生名单及相关复试要求,不再另行寄发书面的复试通知书。届时请各位考生密切关注相关信息。
院校联系电话
院校通信地址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25号中国政法大学研招办(旧1号办公楼304室)
邮政编码:100088
联系地址:福建省厦门大学招生办公室
邮政编码:361005
院校招生专业详情(7)(17)(4)(2)1星(0)(哎_怎么这样)
(美博思远)
(美博思远)
(serena0816)
第三方登录:专题推荐:
您的位置:
>> 中国政法大学怎么样
中国政法大学怎么样
核心提示:中国政法大学怎么样 中国政法大学怎么样?这个问题需要一个全面客观并且可信的回答,下面就和康网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中国政法大学怎么样吧。     中国政法大学怎么样  中国政法大学(C……  中国政法大学怎么样?这个问题需要一个全面客观并且可信的回答,下面就和康网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中国政法大学怎么样吧。  
  中国政法大学怎么样
  中国政法大学(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法学为特色和优势,兼有文学、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是“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大学,入选首批“2011计划”和“1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学校是中国高层次法律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被誉为“政法人才的摇篮”。
  学校诞生于1952年,前身是院系调整时期由北京大学的法律系、政治系,清华大学政治系,燕京大学的法律系、政治系和辅仁大学社会学系等系科合并组建的北京政法学院,是中国著名的“五院四系”重要成员。1960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文革期间因故撤销,1978年复校。1983年,在中央的直接推动下,北京政法学院正式更名为“中国政法大学”,邓小平同志为该校题写了校名。
  应国需、促法兴。中国政法大学自诞生以来,累计为外界培养输送了各类优秀人才20余万,创造了一系列重大科学研究成果。作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最得力的助手”,[3] 中国政法大学直接参与了包括中国第一部宪法在内的国家几乎所有立法活动,引领着中国法学理论的变革和法律思想的更新,为中国法制事业的发展和“依法治国”基本治国方略的实施作出了难以磨灭的重要贡献。
  科研成果
  建校以来,中国政法大学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形成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从1954年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起草,到《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颁布,再到《反分裂国家法》、《物权法》的论证、研讨,直至最终通过,共和国每一部重要法律的诞生和实施,几乎全都存在中国政法大学的身影。
  仅从1978年复办至2000年,该校就有1000余人次参加了国家主要立法的论证和起草工作。其中,钱端升教授任“1954年宪法”起草顾问委员会主席,并率领学校宪法学、行政法学、刑法学的多位学者参与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起草工作;江平教授担任中国民法典起草立法专家小组组长;陈光中教授担任刑事诉讼法修改专家小组组长;巫昌祯教授担任婚姻法修改专家小组组长,学校在共和国重要法律起草和修改过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进入新世纪,仅2006年一年,学校就受最高人民法院、全国人大法工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等机构的委托完成了《合伙企业法》、《反洗钱法》、《反垄断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禁毒法》、《突发事件应对法》、《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法》、《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多项法律草案的修改建议稿。
  学术建设
  在法律思想与法治理念方面,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法律平等”的讨论,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关于“人治与法治”的争论及“法的本质”的再认识,再到“法治国家”的构成理论、“人权理论”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的判断”、“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国港、澳、台地区司法制度研究 ,这些重大的理论问题,法大学人总是扮演着理论策源地和推动力的角色。
  国家法治建设放眼于世界法治建设的有益经验,需要建立有比较眼光和能力的科学研究平台,中国政法大学率先开展德国法、美国法、欧盟法、日本法、韩国法学的研究,开启了中国国别法学和比较法学研究的先河,不仅培养了在一批相关领域和相关国家享有盛誉的学者,而且推出了对国家进行跨国法治借鉴产生重要影响的科研成果。
  中国政法大学在价值哲学、人民币汇率研究、近代思想史、全球化问题,社会学、西方政治思想史、宗教哲学、学术批评等领域在全国同样具有重大影响。
  拓展阅读:学校标志
  日,首任校长钱端升写信给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同志,希望毛泽东主席能为北京政法学院题写校名。同年11月1日,林伯渠回信钱端升并表示毛泽东主席已经同意为学校题写校名。11月23日,毛泽东主席的‘北京政法学院’题字送达。这样,毛主席为新诞生的“北京政法学院”题写校名就交付使用了。
  1983年,北京政法学院更名为“中国政法大学”。邓小平同志为学校亲选校长和新校区以支持学校发展。1985年冬新校正式破土动工,1986年6月,新校址奠基仪式隆重举行。邓小平同志欣然亲笔题写了“中国政法大学”校名。
  “厚德、明法、格物、致公”是中国政法大学的八字校训, 集人文精神、法治精神、科学精神和公共精神为一体。校训涵养着法大学子的精神气质,要看到校训的四目是整体,不能有所偏废:“厚德”强调为人, “明法”强调为事的规矩、法度,“格物”强调为学,而“致公”强调为人、为事。“厚”源自《易经》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载物”,意在培养师生优良的公民道德、职业道德、政治道德,增厚美德,容载万物。这是人文精神的凸显。 “明法”取自《管子?明法》,意求师生学法、懂法、守法、护法、用法,以法治天下、建设法治中国为己任。这是法治精神的体现。“格物”出自《礼记?大学》的“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意促师生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有科学的思维和理性。这是科学精神的写照。 “致公”取法于《礼记?礼运》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此处“致”从“至”,“致公”也为“至公”,出自《管子?形势解》的“风雨至公而无私,所行无常乡”,意为师生要坚持和弘扬公平正义的价值观,有仁爱亲民,献身公益,服务公众的社会责任感。这是公共精神的张扬。
  中国政法大学校徽整体色调为暗红色,与白色背景交错相间,鲜明亮丽。暗红色代表着热情、向上以及一种催人奋进的力量,同时也是中国法官袍的前襟配色。外圆圈内上方是邓小平同志亲笔为该校题写的汉字校名,下方为英文校名。
  标志的主体部分由天平组成,天平的支撑部分被替换为尖顶圈底的剑形图案,既似捍卫公平、正义、法治的宝剑,又似开启知识大门、通往法学最高殿堂的钥匙。宝剑剑柄上的数字“1952”代表了学校的成立时间,天平四周围绕的橄榄枝则寓意和平、友爱。
  中国政法大学的校花是玉兰花,取其圣洁纯净,庄严清澈,凌寒馨香的特质,象征着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的严肃和人文等学科的温馨,各种学科相辅相成。}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