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语言(法语与西班牙语。意语)

共10项&&nbsp第1页/共1页
你与梦想只有一步之遥
咨询热线 :
预约免费试听课程
手机联系方式
我们将安全存储你的个人信息并不会外泄。法语入门_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测评表_沪江
分类学习站点
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测评表
编辑点评:欧洲共同语言参考标准(CEFR),是欧洲议会在2001年11月通过的一套建议标准,为欧洲语言在评量架构和教学指引、考试、教材所提供的基准。这是欧盟的外语学习标准。大家可以自己评价一下,看自己能达到什么程度。
欧洲共同语言参考标准(Common European Framework of Reference for Languages;CEFR),是欧洲议会在2001年11月通过的一套建议标准,为欧洲语言在评量架构和教学指引、考试、教材所提供的基准。其政治与教育上意义在于可用来评估语言学习者在所学语言的成就,同时也给予教育评估方针。
设立的标准从入门到精通共分为6级,于2009年1月发布修正版,将原本的6级修正为9级,但要求基本相似:
【测评总表】
A1 能理解并使用熟悉的日常表达法和一些非常简单的句子,满足具体的需求。会自我介绍和介绍他人,并能向他人提问,例如:住在哪里、认识什么人、有些什么东西等等,也能就同样的问题作答。在对话人语速慢、口齿清楚并且愿意合作的情况下,能与之进行简单的交谈。
A2 能理解最切身相关领域的单独句子和常用词语,如简单的个人与家庭信息、购物、四周环境、工作等。能就自己熟悉或惯常的生活话题完成简单而直接的交流。能用简单的词语讲述自己的教育经历、周边环境以及切身的需求。
B1 对工作中、学校里和休闲时遇到的熟悉事物,能理解别人用清楚和标准的语言讲话的要点。在目的语国家和地区旅游时,能用所学语言应对碰到的大部分情况。能就 一些熟悉的主题和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发表简单而有逻辑的看法。能叙述一起事件、一次经历或者一个梦。能介绍自己的期待和目的,并能对计划和想法做简单的解释 和说明。
B2 能理解一篇复杂文章中的具体或抽象主题基本内容,包括学习者专业领域的技术性讨论课题。能比较自如流利地跟讲本族语的人进行交际,双方都不感到紧张。能清楚、详细地谈论广泛领域的话题,能就时事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能对各种可能性陈述其利弊。
C1 能理解广泛长度的高难度长篇文章,并能抓住文中的隐含之意。表达自如、流畅,几乎无需费心遣词造句。在其社会、职业或学术生活中,能有效、灵活运用语言。对复杂主题表述清楚,结构合理,表现出对篇章的组织、衔接和逻辑用词方面的驾驭能力。
C2 能轻松理解几乎所有读和听的内容。能连贯地概述各类口、笔语信息,不漏内容及其论据。表达自如、精确、流畅。能把握复杂主题中细微的含意差别。
自我评价表:包括理解、说和写三大部分。
理解:分听和读两部分。
A1 如果说话人语速慢,口齿清楚,我能听懂关于自己、家庭以及我身边具体环境的熟悉词语和非常通用的表达法。
A2 我能听懂与自己有密切关联的表达法和常用词汇,例如我自己和家庭的情况、购物、周边环境、工作等。能理解简短、清楚的通知和留言的主要内容。
B1 如果谈论的是工作中、学校里和休闲时遇到的熟悉主题,而且讲话清楚、标准,我能听懂要点。在语速比较慢并且清楚的情况下,我能听懂很多广播电视的时事节目要点,以及其他自己感兴趣的个人话题或有关工作的主要内容。
B2 我能听懂较长的报告会和演讲。如果是自己比较熟的主题,我甚至能听懂复杂的论证。我能听懂大部分的电视新闻节目,能看懂大部分标准外语电影。
C1 我能听懂长篇大论,虽然演讲的结构不好,上下文的衔接也很含蓄。我能比较轻松地看懂电视节目和电影。
C2 能很好地理解生活中的或是广播中的任何口语表达,包括讲本族语人的说话速度。对带口音的口语,经过一段时间后也会熟悉。
A1 我能读懂通知、布告和产品目录单中的常用名词和简单句子。
A2 我能阅读非常简短的文章。能在诸如广告、宣传手册、菜单和时刻表等日常阅读材料中找出可预知的特定信息。能读懂简短的私人信件。
B1 我能读懂主要用日常语言写的或者是与自己的工作有关的文章。能读懂私人信件中讲述事情、情感和愿望的内容。
B2 我能阅读有关当代问题的文章和报告,其中的一些作者立场独特,有一定的思想。我能看懂现代散文体的文学文章。
C1 我能看懂长篇复杂的写实性或文学性文章,并能鉴赏其不同的文学风格。我能看懂专业论文和较长的技术说明书,即使内容不属于本人的专业领域也无碍。
C2 我能轻松阅读各类文章,无论其内容和形式是抽象或是复杂的,如教材、专业论文或者文学作品等。
【说】:分口语会话和连贯口语表达两部分。
A1 如果对话者愿意重复,或者愿意以更慢的速度改述,如果对话人能就我想说的帮助我表达,我则可以进行简单的交际。我能就我熟悉的主题或切身需求的话题提问和作答。
A2 我能在只需简单和直接交流的活动中,就熟悉的主题和任务进行交际。即使在不能完全听得懂,难以持续交谈的情况下,我也能完成简短的沟通。
B1 我能在目的语国家和地区旅游时,用所学语言应对遇到的大部分情况。我能在无准备的情况下谈论我熟悉的、自己感兴趣的和日常生活的话题,例如家庭、休闲、工作、旅游、时事等。
B2 我的口语表达已达到一定程度的自如流畅,足以同讲本族语的人进行正常的互动交际。我能在熟悉的环境下积极参与讨论,发表和捍卫自己的观点。
C1 我能自如、流利地讲话,几乎不需刻意地寻找词语。能在社会和职业交往中灵活有效地应用语言,精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并能有机地接续谈话者的话题。
C2 我能轻松参与任何会话与讨论,非常熟悉各种口语和惯用语。表达流利、精确,能传达语义的细微差别。遇到困难,会灵活补救,其做法几乎不为人所察觉。
连贯口语表达
A1 我能用简单的表达法和句子描述自己的居住地和我认识的人。
A2 我能用一连串的句子或表达法描述自己的家庭、他人情况、自己的生活状况、本人学历,以及自己目前或最近的工作。
B1 我能简单地讲述自己的经历、自己的梦想、希望或目标。能简单阐述自己的观点和个人打算,并做出解释和说明。我能讲述一本书的故事内容、一部电影的情节并发表个人的看法。
B2 对自己感兴趣的广泛话题,我能清楚、详尽地发表自己的看法。我能就时事主题阐述自己的观点,并能对各种可能性陈述其利弊。
C1 我能就复杂的话题进行明确而详细的阐述,融入与之相关联的主题,推演自己的观点,并能恰到好处地结束发言。
C2 我能以适时的语气明确而流畅地展开叙述或论述,讲话有逻辑,并能帮助听众注意和记住重点。
A1 我能写简单的明信片,如有关度假的。填写调查表时,我能详细写明本人情况。填写酒店登记卡时,我会写本人姓名、国籍和地址。
A2 我能写简短的便条和留言。会写很简单的私人信件,如感谢信等。
B1 我能就自己熟悉的或个人感兴趣的主题写出有逻辑的简短文章。会写私人信件,叙述自己的经历和感受。
B2 我能就自己感兴趣的广泛话题写出清楚和详细的文章。我会写评论和报告,传达信息,或者就某一观点提出赞同或反对的理由。我会写能充分反映自己对相关事件和经历有所看法的信件。
C1 我能写出观点明确、结构完整的文章,知道阐释自己的观点。在书信、评论或报告中,我能就复杂的主题,提出自己认为重要的观点,并能根据受众对象采用相应的写作风格。
C2 我能写出清楚、流畅和文风相宜的文章。我写的信件、报告和有一定难度的文章结构清楚,能使读者抓住并记住要点。我能对专业著作获文学作品进行书面综述和评论。▼ 亲,升级 法语角VIP 后查看精彩内容哦
O(∩_∩)O~
英法德西意俄等欧洲语言的学习体会【精】
13:54:16,
0回 / 829阅
经常有一些好友问我选择二外应该学哪门语言比较好?或者是问法文难还是德文难?这些问题都另我非常头痛,因为确实无法给出一个公正并且客观的答案。于是我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学习经历,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这些语言的看法和理解。&
当然对于某一种语文的评价,是可以有各种不同的切入点的,比如:文学文化资源、经济实力、使用人口规模等等。我本人学的是文学,所以可能多少会往这方面倾斜。
牛人可忽略此文,本文不从语言哲学或者更高的视角去比较和分析。纯粹只是一些感性的理解,希望能帮助那些在不同语言中纠结的童鞋做出选择。
正文前的一些基本概念:&
* 综合语:综合语主要通过句子中词的屈折形式来体现词与词之间的语法关系。也称为屈折语。典型的如:拉丁语,德语,俄语等&
* 分析语:分析语不通过词的屈折变化,而是通过句子中的词序来确定语法关系和句子含义。比如:英语,现代汉语等&
* 屈折(inflection):指单词拼法的改变,导致语法功能改变,进而使其代表的意义也有所改变。比如名词的性数格,动词的变位,形容词的比较级等等。具体举例为:thought, thinking, thinks皆为think的不同屈折形式;bigger,biggest均为big的不同屈折形式;boys为boy的屈折形式。&
* 性(gender):此处的性指的是语法上的性。大多数印欧语均有此特征。性分为阴阳,或者阴阳中,视具体语言而定。语法性原则上来说和生物性别无关,只是作为语法的一个手段而存在。&
* 格(case):表示一个词在句子中的不同成分,分为主格,所属格,与格,宾格,呼格,夺格等。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等现代语言的格大量简化,基本只存在与人称代词中。但德语和俄语等综合语仍保留格的语法特征。&
* 动词变位(conjugation):动词在不同人称后根据时态而变化的不同屈折形式,称为动词的变位。英语的动词变位已经非常弱化,但仍保留第三人称单数后动词需要加s。而其他现代欧洲语言基本都保留了比较完整的变位,在每个人称之后都有不同的变化。&
· 法文(母语人口约 9 千万,第二语言人口约 2 亿)&
法文是主要的西罗曼语中比较难的语言,其他的主要西罗曼语包括葡萄牙文,西班牙文,意大利文等(还有加泰罗尼亚文等)。法文和英文归属于不同的语族,英文从语言分类上来说更接近德文,同属于西日耳曼语。但是很多同学会觉得从单词拼写,语序安排来看,法文似乎比德文更接近英文,甚至很多词是完全可以猜出来的。这是因为英国在1066年后为诺曼人所征服,法国贵族统治了英国将近三四百年,而在这时期里,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中古英语,收到了主要来自法文的巨大影响,英文的拉丁化现象非常严重,古英语的格,性和其他大量的屈折形式明显减少。到了乔叟写《坎特伯雷故事集》的时候,乔叟的语言已经非常的法国化了。在加上英国国内崇尚说法文的风潮猛烈,导致英文出现两套不同的话语体系,如说羊为sheep,而羊肉则为mutton(来自法文的mouton),说猪为pig,而猪肉为pork(来自法文的porc),可见养这些活物的为底层使用英文的劳动阶层,而上桌后使用的语言则是英国国内的法裔贵族。这种分化现象在英文中屡见不鲜,几乎大部分词都会有两套语体,如help和aid,meet和encounter,watery和aquatic,yearly和annual,love和adore等等,前者都是和德文同源的日耳曼词(被称为low English),而后者则是来自法文的拉丁词(被称为high English)。&
那么既然和法文那么接近,是不是学法文就很容易了呢?其实不然,英文更多的是从法文借词,但是本身的语法特征并未完全拉丁化,总体来说英文的时态多通过增加助动词来实现,而并不是拉丁化的动词本身发生屈折,这点仍和德文类似。不过从拼写上来说,法文就规则很多,一旦掌握了拼写和发音规则,原则上是可以脱离音标念出单词的。但注意,是原则上。法文的例外情况很多,远远超过西班牙文和德文,因此西文词典甚至德文词典可以不标注音标,而法文词典是不行的。法文的联诵(liaison)亦是初学者头疼之处,原则上(法文例外实在太多)前一单词辅音字母结尾,后一字母元音字母开头,都需要连读。这就导致往往一句法文句子,读起来是不停顿的,比如il habite à Paris,这里的il和habite,habite和à均可以联诵,最后听起来就像是一个很长的单词,这对一开始的听力理解有很大的考验。&
从语法上来看,法文的繁琐或许主要体现在动词上。法文动词的变位应该是刚才所述的几门主要罗曼语中最复杂的。而名词的阴阳性,在通过一些规则和积累之后,并不会成为拦路虎。英文好的同学学法文是很有优势的,因为基本上tion结尾的词,英法两文是共通的,ty结尾的换成té就成了对应的法文词;句法顺序上,两门语言都已经是典型的靠词序来决定意义的分析语。除了罗曼语习惯把宾格代词前置以外,英法两文(包括汉语)的语序基本都是相同的,并不存在困难。&
如果是英文专业学习文学的同学,我很建议选择法文为第二外语,因为学习法文对于提高英文是很有帮助的,它能使英文显得更为典雅和正式。另外法国文学对于英国文学的滋养是持续不断的,犹如学习日本文学追根溯源必得学习汉语。&
如果是打算学习古英语,或者盎格鲁撒克逊时期文学,那么我会建议学习德文,而非法文。
· 德文(母语人口约为 1.1 亿)&
德文虽和英文同属于日耳曼语族西日耳曼语支,但是两者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互通。荷兰语(Dutch)是德语和英语之间的过渡语,是目前较大语种里最接近英语的语言。古英语是和德文相当接近的,英文自从由欧洲大陆迁徙到大不列颠以后,千年里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而欧洲大陆的德文则并未有如此根深蒂固的改变,于是隔海相望的两种兄弟语言,就逐步变得互相无法辨认了。&
德文和古英文一样,有四个格,三种性,形容词有强弱变化,动词有变位。时态上要比罗曼语简单很多,和英文类似,经常通过助动词来表示时态。但是格和性,包括单复数不是以加S而是通过不规则词尾体现等语法点,均比法、西、意等罗曼语来得复杂。更需要注意的是,德文仍保持着千年来的综合语特征(古英语虽也是综合语,但近现代以后英语已经成为典型的分析语了),也就是说德文的句子含义,并不通过词语顺序来体现,而是通过单个词的屈折形式(如变位,变格)来体现的,举个简单的例子来看ich liebe dich,ich是第一人称主格单数,liebe是lieben一般现在时第一人称单数的变位,dich是第二人称第四格(宾格)单数,所以每个词都严格体现了它在句子中的成分,即使改变顺序,如dich liebe ich,其意思也不改变,而不需要通过语序体现。(如英文的I love you, I限定了第一人称主格单数,但love可以是第一人称单数,复数,也可以是第二人称单数复数,或者第三人称复数,you可以是主格,也可以是宾格,那么这句句子只能通过语序来判定每个单词的成分)。&
学习德文初期有如被各种语法点轰炸,非常苦恼。但是德文的规则性则远高于法文和英文,显得更为程式化和严谨。德文的拼写和发音是远容易于法文或者英文的(小舌音这种通过一定练习都可以拿下),总体来看,要达到一般交流水平的程度上,德文要难于法文。&
· 西班牙文(约 3.5 亿人使用)&
西班牙文在西班牙语中有两个词表示,一个是espanol, 一个是castellano(卡斯蒂利亚语),很多情况下拉丁美洲国家的人愿意使用后者,因为espanol听起来太具有地域性。西班牙文的在英文和法文前曾一度称霸欧洲,它的繁荣始于1492年,这一年成为西班牙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1492年有三件大事发生,第一是西班牙人重于将摩尔人赶出了伊比利亚半岛,同时卡斯蒂利亚的斐迪南和阿拉贡的伊莎贝拉女王联姻,统一了西班牙;其二,哥伦布在伊莎贝拉女王的赞助下发现了新大陆;其三,第一本西班牙语语法书《卡斯蒂利亚语语法》发行,为规范西班牙语语言奠定了基础。之后西班牙进入了黄金时期,西班牙语则被奉为欧洲的通用语言。&
西班牙文同属于罗曼拉丁语族西罗曼语,同意大利文,法文,葡萄牙文一样,均最初为拉丁文在罗马各行省的通俗形式。西班牙文的发音要远比法文简单和整齐,通常几个小时就可以掌握所有的规则,并且几乎不存在例外(所以西语词典一般不标注音标)。至于西班牙文的大舌音,只是初学者没有掌握规律或者训练时间还过少,通常一两周时间90%的学习者都可以掌握。(个人觉得,判断一门语言的发音难易,更多是看它的元音,而不是辅音)&
西班牙文和法文一样,有动词变位,有阴阳性。但是西文的阴阳性非常规则(偶有例外),如a结尾为阴性,o结尾为阳性,故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只要在使用时稍加注意即可。而西班牙文的变位或许仍然是学习者最头疼的地方,但西文的变位比法文来的齐整,并且由于西语每个字母均要发音的缘故,导致只看一个动词的变位形式,就可以判断其主语(法语做不到,因为好几个人称的变位,读起来是一样的),也就使得西语的句子,往往是不需要出现主语的。比如Yo soy estudiante(I am a student), 动词ser的第一人称单数直陈式现在时的变位为soy,soy对应的只能是yo,因此这个句子往往就直接变为Soy estudiante,而不需要出现主语yo。这种情况也出现在意大利文中。&
西班牙文也同法文一样,对于扩大英文词汇有很大帮助。因为同是拉丁语言,西班牙文的词汇从英语角度来看是非常典雅和华丽的。&
西语由于使用地域广泛,且母国和当年的殖民国之间的经济对比不如法语国家那么悬殊,因此拉丁美洲西班牙文和西班牙西班牙文的关系有如美国英语和英国英语。拉美西语的发音和西班牙西语的发音有很明显的不同,比如gracias中的c,拉美是直接念成s,而西班牙则是咬舌尖,念出类似英语中的th;至于拉美各国间的区别,比如重音等,则更是百态了。马德里音从来就没有像巴黎音一样成为标准音的典范。&
· 意大利文(使用人口约为 7 千万)&
意大利文在形态上是保留罗曼语中保留拉丁文形式最完整的语言。动词词尾仍如同拉丁文一样,整齐保留了are,ire和ere结尾(少了一个长音的ere),而西文则演变成ar,ir,和er,法文则有更大的不同。&
意大利文是文艺复兴时期最有声望的语言,并在这一时期取得了极大的辉煌。经历了Guido Cavalcanti,Dante,Petracha等人的探索,意大利文臻于完美,一大批的文学经典滋养了欧洲各国的语言和文学。Dante等人均来自托斯卡纳地区的弗洛伦撒,也使得这个地区的意大利文成为标准语言。当时的威尼斯方言也相当强势,包括后来的罗马方言,但直到现在托斯卡纳发言依然是意大利文的标准基础。&
意大利文也如同西班牙文一样,有整齐易学的发音体系,同样也不需要音标就可以完全朗读出来。但相比较起来,意大利文的发音规则比西文稍显复杂,比如e音和o音有开闭之分,这在法文中也是同样出现的,但由于意大利文中并不标注开闭音符号,所以让初学者有些犯难。西班牙西班牙文里的e也曾一度分有开闭音,但近年来已经有合并趋势,所以一般已经不加区分。但意大利语则仍严格恪守。&
意大利文的语法体系,总体来说是和西班牙文大致对应的。只是在细节处略显繁琐:比如阴阳性和单复数,意大利文不是简单的加S,或者以oa区分,e结尾的单词变化规则也是西语中所没有的。另外冠词部分,意大利文也稍显复杂,和法文相当。&
其他的主要语法比如动词变位,主语省略,语序等皆可参考西班牙文。意大利文和西班牙文的差异,要远比意大利文和法文的差异小很多。也曾有人指出,意大利人和西班牙人互相操自己的母语沟通,是可以相互理解至少7成以上的,当然如果是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交流,可能理解程度更高。葡萄牙文有鼻音,发音上比意大利文和西班牙文都要复杂些。&
意大利文的重音有明显的拖长和降调,和西班牙文截然不同,也导致听起来更富有音乐性。英语直接从意大利文的借词不如从法文来的多,但意大利文伟大的文化积淀和文学财富,非常值得学习。&
· 俄文(使用人口约 3 亿)&
鄙人上大学前的曾一度梦想将俄文作为自己的第一志愿。中学时期读了大量的俄国小说,心中一直对这个北方国度有强烈的情节。只是后来阴差阳错,学了别的专业,但俄语一直是心中的一个夙愿。俄文是我最近才开始学的,所以可能理解不够,只是大概说一下自己的感受。&
俄文属于斯拉夫语族,虽然和上述语言同属于印欧语系,但由于采用了自古希腊文演变来的西里尔字母体系,所以感觉上和那些拉丁字母语言有很大的不同。实则非也,西里尔字母如果拉丁化以后,会发现俄文很多词汇和英文,法文都是一样的,完全是在一个文化体系中的。&
不过西里尔字母多少还是成了学习俄文的一个拦路虎。上述语言至少不需要重新学习字母,但俄文不得不花一段时间从字母开始学期。如果你学过古希腊文,那你会觉得西里尔字母是非常好认的,否则就需要适应一段时间了。&
俄文的发音算不上是特别难,但也相当不容易。元音字母ы我个人认为是最难发标准的,而硬辅和软辅也让初学者并不容易完全掌握。好在俄文也是规则拼音文字,这点和欧洲大多数语言一样,最悲惨的就属英文了。&
俄文的文法无疑是目前总结下来的语言中最复杂的了。基本上之前出现过的文法现象,在俄文中进行了一次大聚会:变位,变格,单复数不规则,性。。。。俄文分为6格,比现代德文多了两个格,甚至比拉丁文都多了一个格,和德文拉丁文一样,俄文也是通过屈折来体现句意,并不按照语序安排来体现。由于古老的斯拉夫语在千年中的变化较小,所以语言并没有获得西欧语言那般的极度简化。俄文是几门大语种中保留印欧语语法特征最完备的语言。
好在普希金(Пушкин),陀思妥耶夫斯基(Достоевский),托尔斯泰(Толстой)等人的伟大作品能激励每一个热爱文学的人去克服学习俄语的艰深和枯燥。当你能用原文念一首普希金的短诗的时候,会是莫大的激动和宽慰。&
· 拉丁文&
对于Latin这个单词多少觉得有些憧憬,就像之前看梁文道的文中说他有一次看见一位师兄在列车上读塞内加(Seneca)的原文剧作,顿时觉得这为师兄周身都开始发着金光,崇拜之情油然而生。&
学欧洲语言的,或多或少总会和拉丁文牵扯上关系,不管是背词根的时候,或者是读原著时碰到的引用。拉丁文之于现代欧洲语言,就如同古汉语之于现代汉语,前者是取之不尽的宝库,滋养和哺乳着后者。&
所以我不同意说“拉丁文已死”。&
拉丁文明明还活在英文,德文,更不用说它的嫡亲后代法文,西班牙文,意大利文中,怎么说它死了呢?古汉语也没有死,它只是通俗化了,演变成了现代汉语,拉丁文亦然。&
有人夸张的说古罗马留给后世最大的两个财富一个是罗马法,一个就是拉丁文。可见拉丁文的重要性。&
国内始终没有古典学系,也鲜有拉丁文课程和教材(虽然大多数人都可以从不同渠道获得英文版的教材),可算是西学研究的一个缺憾。不过对拉丁文有兴趣,并且在埋头学习的朋友确也不少,我亦有所涉猎,虽然只是皮毛,也大致啰嗦几句。&
很多历史语言学教材上都把拉丁文看成是proto-romance,也就是法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等的原型罗曼语。只是拉丁文的这些子孙千年来变化太大,早已背离了拉丁语大部分的语法特征,只是形似而已了。现代罗曼语基本已经是分析语言,而拉丁语则是非常典型的综合语。和德文,俄文一样,拉丁文的语序安排非常灵活,比如&
Pater amat fīlium.&
Pater fīlium amat.&
Fīlium amat pater.&
Fīlium pater amat.&
Amat pater fīlium.&
Amat fīlium pater.&
这句句子表示的都是Father loves the son, 由于有严格的屈折变化来限定每一个词在句子中的格,所以无论怎么颠倒语序,表达的意思都是不变的。&
在这一点上,拉丁文比德文走得更远。拉丁文的动词屈折形式,不仅仅可以提示出主语,还能表示被动或者主动,时态等等信息,所有的语法信息都浓缩在一个动词的结尾变化上,而不需要借助外在的助词等去完成意思的表达,这导致表示同样的意思,拉丁文用的词数要远少于现代语言,是一门非常economic的语言。这点有点像古汉语。&
动词变位,名词变格等等,拉丁文都比德文来得复杂得多,但和俄文不相上下。这些其实都是可以通过多多练习来习得的。很多人都跟我说,学习拉丁文一段时间以后,即便只是浅尝辄止,也回过头去发现原来觉得confusing的德文,俄文语法,突然变得豁然开朗。&
拉丁文的发音规则也是非常规律的,伊拉斯莫曾经还原了古典拉丁文的发音,但目前比较流行的是意大利式发音和德式发音。比较麻烦的是拉丁文的元音也分长短音,并有此导致重音的位置不同,这点在记单词的时候也增加了不少麻烦。&
拉丁文丰富的文献和伟大的文学作品是西方人绕不开的财富,我想也是对于喜欢欧洲语言和文化的朋友所无法回避的。&
最后我恕唠叨几句英文。&
我一直不赞同说英文是最简单容易的语言。诚然,英文是上述语言里通过最短的时间就能够开始交流的语言,但是要把英文学好又谈何容易。&
英文的发音和拼写规则是最复杂的。英文的元音音位远比德文,西文,意大利文,拉丁文什么的多,和法文不相上下。而英文的重音又是如此的不规则,大部分词还是得最终通过词典去确认发音和重音音节,否则误读的几率是最高的。&
英文的拼写就是更大的杯具了。表示f音,除了ph和f,居然还能用gh(如enough),而gh音在though中又不发音。s什么时候发s什么时候发z,简直无规律可循,比如你能一下子区分possess,disease,release等词中s的发音吗?&
其次,英文的词汇是一个大熔炉。在前面讲法文的段落里,已经谈到high English和low English了,这种不同语体的近义词数量,可能是其他欧洲语言所不及的。经常要根据不同情况去选择究竟是I help her, 还是I aid her, 抑或是I assist her....这就导致英文的近义词无与伦比的多,能表达出各种细微的情感变化。有意思的是,日耳曼词虽然不如拉丁词高贵,但在表达最原始和最直接的情感时,即使英国女王跌入水中,也只会喊help,而不是aid!&
英文的文法固然也不如德文法文复杂,但是旁支错节的琐碎点超多,句式也更为灵活。有时候有条条框框的规则反而让人有径可循,而反而过于灵活和自由却令人束手无策。这点,我认为日文亦是。&
【注:此文转自网络】
后进行话题回复,如果您还没有法语角账号,赶快
&2013 版权所有
&沪ICP备号-3
&&&&&Designed by HuaLinfo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法语与西班牙语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