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七年级上数学测试题语文形成性测试题(六)、(五)作文题目T-T

新城区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七年级语文试卷
芊芊是神′噩﹏
一、积累与运用(共24分)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伫(zhù)立 酝酿(ràng) 枯涸(hé) 骇(hài)人听闻B.藏匿(nì) 御聘(pìn) 看(kān)护 忍俊不禁(jìn)C.堕落(duò) 雏(chú)形 收敛(liǎn) 猝(zú)然长逝D.玷(diàn)污 泯(mǐn)灭 欹斜 (qī) 苦心孤诣(yì)2.下列各项中都有一个错别字,找出来改正在后面的括号里.(4分)A.肥硕 各得其所 慷慨 轻飞慢舞 ( )B.倔强 班门弄斧 磅薄 一年之际在于春 ( )C.诀别 头晕目眩 憔悴 可望不可及 ( )D.行乞 走投无路 迷漫 厉厉在目 ( )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从我同桌温和沉静的性格中我获益匪浅.B.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C.对于老师提出的几条建议,大家都随声附和.D.在一场突如其来的战争中,他的父王被杀.4. 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2分)A.绿色蝈蝈啊,如果你拉的琴再响亮一点儿,你就是比蝉更胜一筹的歌手了.B.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C.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D.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2分)A.《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B.《金色花》的作者是印度文学家泰戈尔,他曾获诺贝尔文学奖.C.《绿色的蝈蝈》的作者是德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他著有《昆虫记》.D.《世说新语》是南朝人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6.根据语境,填入下边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走进这片树林,每一株树都是我的知己,A.向我打着青翠的手势. B. 我打着青翠的手势走去.C.它打着青翠的手势欢迎我. D. 每一株树都打着青翠的手势.7. 下列对《伊索寓言》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它是一部世界文学史上流传最广的寓言故事集之一.B.《伊索寓言》大部分是动物寓言,少部分以神或人为主人公.C.《龟兔赛跑》《蚂蚁和蝉》《两只口袋》等故事都出自《伊索寓言》.D.相传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人,《伊索寓言》是他一生辛苦所著.8.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8分)① ,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② ,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③成语“任重道远”源自《论语》: , .④ ,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⑤商女不知亡国恨, .(杜牧《泊秦淮》)⑥ ,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⑦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二、综合性学习(共7分)9. 班中举行了《感受自然》综合性学习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题目:(1)寒来暑往,四季更替,由于性格和经历的不同,人们对四季的感受千差万别.朱自清说“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何其芳说“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老舍认为“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梁衡要“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你喜爱哪个季节?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你所喜欢的那个季节的独特景色.(3分)(2)古诗中有不少诗句是描写景物,如“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请你再写出两句描写景物的诗.(2分), .(3) “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描写常常表现人物心情.“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些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2分)三、文言文阅读(共12分)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0-13题.(甲)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乙)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0.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2分)项为之强: 徐喷以烟:与友期行: 入门不顾:11. 下面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与“下车引之”中“之”字的用法不同的是( )(2分)A.昂首观之 B. 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C. 项为之强 D. 使之冲烟飞鸣12.翻译句子(4分)(1)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2)与人期行,相委而去.13.两个文段中的孩子,各自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4分)四、现代文阅读(27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4-19题.(15分)秋叶的思念①深秋的早晨,打开房门,满地都是金黄的落叶,厚厚的、柔柔的,轻轻踏上去,犹如走在绒毯上,细细体会,如仙如梦,让我一时忘掉周围的一切.我爱极了这情这景--这秋叶.②微风清荡,落叶如万只彩蝶飞舞,在朝霞的映照下,红如玛瑙,黄如玉片,艳丽极了;树上的枝丫沙沙作响,像在深情地为离开的叶子[甲]( );落下的叶子[乙]( ),那么安详,毫无悲怨.此时我总会小心翼翼地拾起她们中的一片,痴痴地欣赏,幻想着把她们串起来,缀成金色的衣裳,穿在身上,也许会显得特别美丽.我捡些形状好看的叶子经常带回我的小屋,小心地夹在厚厚的书本里,过些日子取出来,她们便成了很好的标本.或者,我会用彩线在标本上系一个小蝴蝶结,做成漂亮的天然书签;或者仔仔细细地把她们用透明胶带贴在墙上,拼成美丽的图形.③有人喜欢嫩叶,[丙]( );有人喜欢绿叶,[丁]( ).我却偏偏喜爱这秋天的落叶,她们从不自耀,不求赞美,无声地来,无声地去,走完了自己该走的路,做完了自己该做的一切,或化为灰烬,或为明天的绿树成阴而甘于融入泥土,而她们依然是一片沉默、安详……④啊,好思念你--秋天的落叶!14. 第①段画波浪线一句中的“这情这景”是指哪情哪景?(2分)15. 第②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是病句,病因是语序不当.请你根据病因进行“治疗”.(2分)修改后的句子为:16.请你选出最恰当的选项填入第②、③段的甲、乙、丙、丁处的括号里.(4分)A.欣赏她带来的浓浓春意 B. 吟唱着一支送别的歌C.赞美她蓬勃盎然的生机 D. 含着微笑静静地躺着17. 最后一段的表达方式是: (2分)18. 作者热爱秋天的落叶、思念秋天的落叶的原因是什么?(2分)19. 这篇文章在语言上很有特色,修辞手法大量使用.请从文中摘出你最喜欢一句话,从修辞角度赏析一下它的表达效果.(3分)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赏析:(二)阅读下文,完成20-24题.(12分)人生的试金石著名的亚历山大图书馆在一次大火中被毁,人们在废墟中发现了残存的一本书.可惜这本书没有什么学术价值,拍卖时,没有人愿意买这本书.最终,一个穷学生以3个铜币的低价购得了这本书.这本书不但没有学术价值,内容也枯燥无味.那名穷学生在少有书读的情况下,还是经常把这本书拿出来翻阅.翻到后来,书被翻破了,书脊里掉出了一个小纸条,上面写着试金石的秘密:试金石是能把任何金属变成纯金的一种小鹅卵石,它看起来和其他的鹅卵石没有什么两样,静静地躺在沙滩上,然而,一般的鹅卵石较冷,只有试金石摸起来是温暖的.穷学生获知这个秘密后欣喜若狂,立即赶到大海边寻找试金石.穷学生满怀信心地挑选鹅卵石,可是那些石头摸起来都是凉凉的.穷学生渐渐地有些失望了,他愤怒地把捡来的鹅卵石朝大海深处扔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扔鹅卵石的力气越来越大,那些鹅卵石也被越扔越远.多年后的一天,穷学生捡到一块温暖的鹅卵石.然而,他已经形成了到手就扔的习惯,当他意识到那是块温暖的鹅卵石时,那块鹅卵石已被他扔到了深海中.他懊恼地潜入海底,寻找了许多天,还是找不到他扔出的那块试金石.穷学生终于失望了,他一无所获地回到了首都.当时,国内正在举行建国百年庆典,国王一时开心摆擂台寻找全国力气最大的人.冠军将被封为伯爵,并可获得黄金和良田的赏赐.穷学生想起这么多年来在海边扔鹅卵石的经历,觉得机会来了.穷学生随着众人去看热闹,看来看去,觉得那些人的力气都没有自己的力气大.于是他上台去比试,结果把参赛者一个个打败了,获得了大力士冠军,得到了国王的赏赐.穷学生变成了富裕的伯爵,他感谢那本给他带来好运的书,决定把那本书重新装订并保存起来.他拆开书脊以便重新装订,却在书脊里发现了夹藏的另外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世界上没有真正的试金石,你对人生的态度就是试金石.当你老是抱怨没有机会的时候,或许机会真的到了手边你也把握不了.20.这篇具有很浓童话色彩的小品文,情节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下面已概括了首尾两个阶段.请根据文章内容,用短语补写出中间三个阶段的情节.(3分)获知书中秘密→( )→( )→( )→重新装订获真谛21.联系上下文,说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穷学生想起这么多年来在海边扔鹅卵石的经历,觉得机会来了.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文中的这本书很奇,那么,它“奇”在哪里呢?请简要回答.(2分)23.把文章的最后一节删改为“穷学生变成了富裕的伯爵,他感谢那本给他带来好运的书,便把那本书重新装订并保存起来了”好不好?为什么?(3分)24.认真阅读文章,你认为“人生的试金石”指的是什么?(2分)五、作文:(30分)25. 亲爱的同学们,不知不觉间,我们已经成为一名中学生了.其实,在心灵深处,你一定还在留恋着你那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吧--堆雪人儿、放风筝、一次野外的游戏、一次“疯狂”球赛的趣事,给布娃娃缝制衣服,听奶奶讲故事……让我们在这次考试中放飞心灵,展开美好的回忆,让童年美好的生活再一次唤起我们灵动的思绪吧!题目:童年趣事要求:①叙事完整.②将“趣”写出来.③600字左右.七上语文期末答案一、1.D 2.A.曼B.礴C.即D.历3.C 4.B 5.C 6. A 7. D 8. 略二、9.(1)能够描写出某个季节的景色得1分;能够使用修辞手法得(生动形象)1分;语句通顺、连贯得1分.(2)示例:“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3)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意对即可)三、10. 通“僵”,僵硬/慢慢地/约定/回头看 11. B12. (1)(我)看见细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纹理.(2)跟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我走了.13. 甲文中的“我”--活泼可爱、天真无邪、热爱生活、热爱自然,富于联想和想象等.(2分) 元方--聪明、勇敢、识礼、有节等.(2分)四、(一)14. 深秋的早晨,打开房门,满地都是金黄的落叶,厚厚的、柔柔的,轻轻踏上去,犹如走在绒毯上.15. 我经常捡些形状好看的叶子带回我的小屋16. 甲 B、乙 D、丙 C、丁 A. 17. 表达方式是: 抒情18. 因为她们从不自耀,不求赞美,无声地来,无声地去,走完了自己该走的路,做完了自己该做的一切,或化为灰烬,或为明天的绿树成荫而甘于融入泥土,而她们依然是一片沉默、安详…… (概括答也可以)19.示例: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微风清荡,落叶如万只彩蝶飞舞,在朝霞的映照下,红如玛瑙,黄如玉片,艳丽极了.赏析:运用比喻的方法,将落叶比喻成只彩蝶飞舞,又将她比作红玛瑙、黄玉片,比如十分形象生动,仿佛将读者带入到那个落叶纷飞,美丽无比的秋天,让读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秋天的美,从而产生共鸣.得分要点:找出有修辞的句子且书写无误1分;写出所用修辞方法1分;答出表达效果1分.(二)20.寻找试金石→扔掉试金石→取得大力士冠军.(3分.每点1分,意对即可)21.打败所有对手,获得冠军,得到国王的赏赐.(或可以凭借多年扔鹅卵石练就的力气赢得冠军,得到赏赐.)(2分.意对即可)22.一是没有被大火烧掉,二是书脊里居然夹藏着两张催人深思的小纸条(或“内容单调乏味,却隐含着人生哲理”).(2分.每点1分,意对即可)23.不设统一答案.如持肯定意见,可围绕故事情节直截了当、寓意明了等方面作答;如持否定意见,可从寓意不够深刻、没有揭示试金石的真谛、情节缺乏波澜等方面作答.示例:如同意,可以这样说:故事情节完整,它告诉人们,任何的努力都不会白费,就是在海边扔石头,也能成就某种大业.如不同意,可以这样说:改变结尾后,曲解了作者的用意,“人生的试金石”的真谛就揭示不出来;同时,故事情节缺乏波澜,产生不了震撼人心的力量.(3分.观点明确,理由充分有说服力,语言通顺,得3分;观点明确,有一定说服力,语言通顺,得2分;能结合材料表明观点得1分;只要作答,一般不判0分)24.(1)人生的机遇只是由你自己来掌握,勤奋工作,努力学习,是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2)要及时抓住适合自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3)生活中存在许多机会,但是能够真正把握的人却少之又少.(只要答到“正确对待人生,把握机遇”这两层意思即可得全分)五、作文评分参考:一类文:25分-30分 主题鲜明,材料精当,结构严谨,描写细腻,语言优美.二类文:20分-24分 主题明晰,材料具体,结构合理,描写较好,语言通顺.三类文:12分-19分 主题散漫不明,材料杂乱,结构一般,描写粗略,语言贫乏,语病较多.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当前位置: >>>学年牛津译林版七年级上学期英语期中考试卷
学年牛津译林版七年级上学期英语期中考试卷揪错
找名校名卷--->>上
上,找“七年级英语牛津版期中上册”更多相关试卷猜你喜欢——
最新更新试卷——浏览:1319次
评论:0条 &时间:学年度上学期语文七年级形成性测试题答案-五星文库
免费文档下载
学年度上学期语文七年级形成性测试题答案
导读:说明:1.主观题答案与参考答案意思相近即可,如果考生的答案与参考答案不一致,答案中出现错别字每3个扣1分(重复不计),题号分值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父亲的喜悦和幸福形成对比,第四单元一、基础题(25分)1.(4分)学记小戴礼记儒家戴圣2.(4分)(1)迸溅(2)啜泣(3)仙露琼浆(4)头晕目眩3.(4分)(1)删掉“地笑”(2)改成“文化沉淀的集散地、知识的殿堂和信息的载体”(3)把“能否”去掉
一、基础题(25分)
1.(4分) 学记
2.(4分) (1) 迸溅
(3)仙露琼浆
(4) 头晕目眩
3.(4分)(1)删掉“地笑”
(2)改成“文化沉淀的集散地、知识的殿堂和信息的载体”
(3)把“能否”去掉
(4)把“不”去掉
4.(4分) 评分标准:选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1分),运用一种修辞手法(1分),描写景物(1分)。
句子通顺流畅(1分)
5.(4分)
(1) 学位紧、上学远、融入难、沟通少(2分,一个0.5分)
(2)略。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2分)
6.(5分)略(一空1分)
二、阅读题(45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12分)
7.(3分) A
8.(3分)知道自己知识不够,然后才能自我反省,努力向学;知道有困惑,然后才能自我勉励,发奋图
9.(3分)比喻论证(类比论证)(1分),以佳肴不食不知其味设喻,形象生动地引出后文“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困”的观点。(2分)
(3分)(“只是想告诉我们”表达不合文意,太过绝对)
(二)课内现代文阅读(10分)
走一步,再走一步
11.(3分)环境描写(景物描写)(1分),渲染了一种紧张的氛围,交代了悬崖非常的陡峭,突出了“我”
当时恐惧不安的心理。(2分)
12.(4分)这位父亲深知,如果自己上去救,孩子自己的能力就毫无长进。(2分)他让孩子自己下来,经
受一次历练,增长勇气和经验。(2分)
13. B(3分)(“让我心无余悸而喜极而泣”有误,“我”仍是心有余悸的)
(三)课外现代文阅读(15分)
14.(4分)
(1)神清气朗
(2)绿意盎然,生机蓬勃
(3)铮铮硬骨,浩浩正气
(4)妩媚、丰腴、绰约(每空1分)
15.(4分)示例:(A)语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冬日香山拟人化,(1分)形象生动(1分) 地写出
了冬日香山除尽繁华、超凡脱俗、神清气朗的情状以及冬日香山凛然肃穆、厚重大气的形象。(1分)表达
出作者对冬日香山的赞赏、喜爱之情。(1分)
(B)语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冬日香山比作焦墨山水图,(1分)形象生动(1分)地写
出了冬日香山不要掩饰只留本质的特点,景物形象集中,整句散句错落有致,富有节奏,给人以丰富的联
想和音乐的美感。(1分)表达出作者对冬日香山的赞赏、喜爱之情。(1分)
16.(4分)略。能够结合语句内容2分,启示2分,言之成理即可。
17.(3分)
D(主题不是冬日香山的“清”“静”之美,而是它的铮铮硬骨与浩然正气)
(四)名著阅读(8分)
狮子与报恩的老鼠
18.(4分)寓意: 有些朋友也许平时看似微不足道,但却有可能在我们身处困境的时候提供巨大的帮助。
这故事说明,时运交替变更,强者也会有需要弱者帮助的时候。
19. (4分)艺术特色:篇幅短小,形式不拘;想象丰富,寓意深刻,融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采用拟
人化手法,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能结合选文2分,分析艺术特色2分)
三、作文题(50分)
20参考简要评分标准:1.若是作文题目未补充完整,扣2分。
2.错别字每3个扣1分,重现不计,最多扣2分。
3.字迹工整的加1─2分;字迹潦草,难以辨认的酌情扣1-2分。
4.字数不足500字,每少50字扣2分;不足400字,降一等。
5.突出中心,围绕题目中心词展开写作,叙述脉络清晰,酌情提档。
附加题(10分)
1 .(2分)
(1)派;或“派遣”;或“命令”;或“让”;或“叫”
(2)辞别;或“告别”;或“诀别”;
(每空1分)
2. (3分)
其人曰/儿何不捕之/儿言雉方雏/不得捕。
(划对1杠得1分)
3. (2分)
围绕“袁安听说鲁恭以德化民,对百姓不用刑罚,袁安对此深表怀疑”回答。(或“探察鲁恭重德化,不用刑罚的情况是否属实”;或“考察鲁恭的政绩”)(答出任何一点即可得2分)
4. (3分)
看到(儿童不捕幼雉)当地有“三异”(蝗不犯境、爱及鸟兽、儿童有仁心)现象;地方百
姓善良、民风淳朴、社会风气良好;鲁恭不用刑罚,用道德教化百姓效果明显;考察目的已达到。(共3分,答出任意一点,意思对即可)
说明:1.主观题答案与参考答案意思相近即可;如果考生的答案与参考答案不一致,但符
合题目要求且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除有特别说明的题目外,答案中出现错别字每3个扣1分(重复不计),但扣分
不得超过该小题的分值。
3.附加题给分应从严。
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1分)
昆虫的故事
阅微草堂笔记
(4)遥遥在望 (每小题1分)
示例:春天不仅给人们带来了温暖的阳光和和煦的春风,而且还给人们带来了鸟语花香。你看,
大地苏醒了,生机勃勃的小草,吐露芬芳的花朵,将春天点缀得五彩斑斓,春天真是一个令人
神往的季节。
(两个词语各1分,主题1分,语意连贯1分)
B(删去“注视和”)
(1) 在国内一些污染严重的城市 ,(1分)一些体质敏感的人均可能会出现一些呼吸道疾病和
身体不适。(1分)
或者:由于空气严重污染导致的呼吸道疾病。(2分)
(2) 不使用塑料袋;尽量乘坐公共汽车或步行;拒绝使用一次性用品等。(1分)
秋天的菊花正在争妍斗艳呢。它们有的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小姑娘;有的像一位害羞的小姑娘;有的像一个个毛绒绒的雪球;有的像天上那五光十色的焰火;还有的像飘带,像大海葵,像烟花??
D(A在;B离开;C罢了;D停止/已经。)
但是天下间的事,只是知道事情的一方面,而不知道其他方面的人(事)太多了,怎么能单靠
片面的理论就胡乱判断呢?
石性坚重,沙性松浮(1分)
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1分)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1
B“客观实际”改为“自己从书本上学来的知识主观”
当蝈蝈捕蝉时用“狂热的狩猎者”;当蝈蝈成为笼中观察和实验的对象时,作者用“笼里的囚犯”;当蝈蝈吃蝉的时候称“蝉的屠夫”。作者这样变换称呼,使文章更生动、形象,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蝈蝈的喜爱之情。(三个称呼全对得2分,错一个扣0.5分。表达效果占1分)
作比较,例如:说明绿色蝈蝈捕食蝉时:将绿色蝈蝈与鹰作比较。说明绿色蝈蝈同类相食时:将绿色蝈蝈与螳螂作比较。作用:既能使读者了解其他动物的习性,又能突出蝈蝈的习性,突出了绿色蝈蝈的习性,说明作者对各种动物的习性了如指掌。
打比方,例如:就像鹰在天空中追捕云雀一样……作用:生动形象地说明绿色蝈蝈的生活习性,使文
章更有趣味性。
举例子,例如:①对于金龟子一类的昆虫,它毫不犹豫地都接受,吃得只剩下翅膀、头和爪。②为了变换食物的花样,我还给蝈蝈吃很甜的水果:几片梨子,几颗葡萄,几块西瓜。作用:具体准确地说明了蝈蝈的生活食性。(举一例得1分,分析作用得1分。要有两种说明方法和作用的分析)
C(注意分析:“尤其”一词)
父亲耐心地引导孩子主动和“我”打招呼,说“嗨”;父亲鼓励孩子自己吃晚餐;父亲带着孩子到活动空间放松活动;父亲抱着儿子排队上洗手间;父亲和儿子游览万里长城。
(答对一点给1分,只要答对四点即可给4分)
(1)运用动词(或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父亲的细心,突出父爱的无私。(2分)
(2)运用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父亲面对孩子的要求的无奈,并与下文孩子自己吃饭,
父亲的喜悦和幸福形成对比,强调孩子的每一个进步都让父亲感动。(2分)
善良;有爱心;有责任心;循循善诱;善于引导、鼓励孩子;善于赏识孩子的每一点进步;平等对待孩子。(答对一点给1分,答对四点给4分,意思相近即可)
诗集的主题:对母爱的歌颂;对童真的歌颂,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每一点得1分)
4 写法上突出的特点:篇幅短小,语言精练,清新明丽,富有诗情画意,蕴含着生活哲理。喜欢的
诗言之有理即可(特点2分,喜欢的诗及其理由2分)
包含总结汇报、文档下载、专业文献、人文社科、IT计算机、考试资料、教学研究、党团工作、外语学习以及学年度上学期语文七年级形成性测试题答案等内容。本文共7页
相关内容搜索浏览:1153次
评论:0条 &时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七年级上数学测试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