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直接反应不? 还是加水形成对应alcl3 酸碱反应再反应?

化学复分解反应顺序比如溶液中有HCl和CaCl2(角码),再加入Na2CO3,是怎样反应的?这一类反应的顺序是怎样的?(酸碱盐混合等等)
ycycedc3924
先和HCL反应,假设NA2CO3和CaCl2反应生成CaCO3,则CaCO3又会和HCL反应生成CaCl2,一般来说,如果有酸有碱,则酸碱中和反应先发生,其次是有气体生成的反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Na2CO3既能与HCl反应,也能与CaCl2反应,从最终的结果看,应该先与HCl,再与CaCl2反应若与CaCl2反应,生成CaCO3,还要溶于HCl,相当于直接与HCl反应
复分解反应1.复分解反应的概念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可简记为AB+CD=AD+CB复分解反应的本质是溶液中的离子结合成难电离的物质(如水)、难溶的物质或挥发性气体,而使复分解反应趋于完成。为了正确书写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必须熟记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表,正确地运用物质的溶解性。方法指导:复...
要考虑结果的合理性。假如碳酸钠先和氯化钙反应则生成碳酸钙,碳酸钙和盐酸会反应则这个反应不可能先进行。
扫描下载二维码本题难度:0.60&&题型:书写
某兴趣小组对中和反应进行如下实验探究:【探究实验一】借助无色酚酞试剂,证明酸碱发生了反应.甲同学按图1进行实验,证明了盐酸和NaOH溶液能发生化学反应,他依据的实验现象是&&&&,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探究实验二】检验反应生成的水,证明酸碱发生了反应.乙同学取硅胶(一种不与酸、碱反应的干燥剂,吸水后由蓝色变红色)、无水醋酸(一种酸,常温下为液体)和固体氢氧化钠进行图2所示的三个实验.①实验A和B可以作为参照,其目的是&&&&;②加入试剂后迅速塞紧橡胶塞的原因是&&&&;③能证明酸和碱反应有水生成的现象是&&&&.④实验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NaOH→CH3COONa+H2O,中和0.05mol的无水醋酸(化学式为CH3COOH)需要&&&&g氢氧化钠固体(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来源:2016o浦东新区二模 | 【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某兴趣小组对中和反应进行如下实验探究:【探究实验一】借助无色酚酞试剂,证明酸碱发生了反应.甲同学按图1进行实验,证明了盐酸和NaOH溶液能发生化学反应,他依据的实验现象是&&&&,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探究实验二】检验反应生成的水,证明酸碱发生了反应.乙同学取硅胶(一种不与酸、碱反应的干燥剂,吸水后由蓝色变红色)、无水醋酸(一种酸,常温下为液体)和固体氢氧化钠进行图2所示的三个实验.①实验A和B可以作为参照,其目的是&&&&;②加入试剂后迅速塞紧橡胶塞的原因是&&&&;③能证明酸和碱反应有水生成的现象是&&&&.④实验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NaOH→CH3COONa+H2O,中和0.05mol的无水醋酸(化学式为CH3COOH)需要&&&&g氢氧化钠固体(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2016o招远市模拟)某兴趣小组做中和反应的实验.如图1所示,没有观察到现象,于是取30g中和后的溶液,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21.2%的Na2CO3溶液,并测得溶液pH的变化如图2.(1)则与CaC12反应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为&&&&g.(2)计算生成沉淀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并在图3的坐标系中画出产生沉淀的曲线.
中和反应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应用.某学生课外兴趣小组对中和反应进行研究.(1)对于没有明显实验现象产生的中和反应,如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要证明它们之间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可通过如下实验来进行.①向一锥形瓶中倾倒20g质量分数为4.00%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入3滴酚酞试液,振荡,再逐滴滴入质量分数为3.65%的稀盐酸,边滴边振荡,直至溶液刚好变为&&&&色为止,共用去稀盐酸20g,则反应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结果精确到0.1%).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可用&&&&的方法(填一操作名称)使其析出.②向一支试管内倒入约2mL氢氧化钠溶液,再逐滴滴入盐酸,边滴边振荡.然后用玻璃棒蘸取反应液沾到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因无法通过肉眼观察到反应进程,需间隔数滴多次检测溶液的pH,所以每使用玻璃棒蘸取溶液前,必须进行&&&&的预处理.下列使用pH试纸的方法中,正确的是&&&&(填序号).A.将pH试纸剪成几段使用B.将pH试纸直接插入待测液中C.将pH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干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D.将pH试纸湿润后放在表面皿上,用干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E.读数时,在30秒内将pH试纸呈现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③如图1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根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氢氧化钠溶液中存在的微粒是&&&&,稀盐酸中存在的微粒是&&&&,该反应过程中减少的微粒是&&&&.反应后溶液pH&&&&7(填“>”“<”或“=”).(2)①对于某些有明显实验现象产生的中和反应,如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的反应,只要将稀硫酸滴加到氢氧化钡溶液中,观察到&&&&现象,就可说明反应已经发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②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钡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硫酸至过量,下列图象与该反应事实相符合的是&&&&.
中和反应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某学生课外兴趣小组对中和反应进行研究.(1)对于没有明显实验现象产生的中和反应,如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要证明它们之间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可通过如下实验来进行.①在盛有稀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入2~3滴酚酞试液,用胶头滴管吸取稀盐酸逐滴加入到上述烧杯中,边滴边用玻璃棒搅拌,当观察到&&&&现象时,证明它们之间发生了中和反应,且恰好完全反应.②稀盐酸逐滴匀速加入一定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中,用数字化仪器对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温度、pH进行实时测定,得到的曲线如图所示.由图示可知,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已发生中和反应的判断依据是&&&&(2)对于某些有明显实验现象产生的中和反应,如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的反应,只要将稀硫酸滴加到氢氧化钡溶液中,观察到&&&&现象,就可说明反应已经发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中和反应在工农业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某学生课外兴趣小组对中和反应进行研究.(1)对于没有明显实验现象产生的中和反应,如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要证明它们之间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可通过如下实验来进行.①在盛有稀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加2~3滴酚酞试液,用胶头滴管吸取稀盐酸逐滴加入到上述烧杯中,边滴边用玻璃棒搅拌,当观察到&&&&现象时,说明它们之间发生了中和反应,且恰好完全反应.②将稀盐酸逐滴匀速加入一定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中,用数字化仪器对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温度、PH进行实时测定,得到的曲线如图1、图2所示.由图1、图2可知,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钠已发生中和反应的判断依据是&&&&,&&&&.(2)对于某些有明显实验现象产生的中和反应,如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的反应,只要将稀硫酸滴加到氢氧化钡溶液中,观察到&&&&现象,就可说明反应已经发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解析与答案
(揭秘难题真相,上)
习题“某兴趣小组对中和反应进行如下实验探究:【探究实验一】借助无色酚酞试剂,证明酸碱发生了反应.甲同学按图1进行实验,证明了盐酸和NaOH溶液能发生化学反应,他依据的实验现象是,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探究实验二】检验反应生成的水,证明酸碱发生了反应.乙同学取硅胶(一种不与酸、碱反应的干燥剂,吸水后由蓝色变红色)、无水醋酸(一种酸,常温下为液体)和固体氢氧化钠进”的学库宝(/)教师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分析】【探究活动一】根据酚酞在酸、碱溶液中的颜色的变化分析【探究活动二】(1)根据硅胶的颜色的变化分析反应是否有有水生成(2)根据空气的成分分析(3)通过实验对比硅胶颜色的变化分析
【解答】解:【探究活动一】无色酚酞试液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显红色滴入了稀盐酸变成了无色说明了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探究活动二】①通过实验A、B的实验现象的对比证明了无水醋酸和氢氧化钠不含有水不能使硅胶变色由试验③硅胶的变色说明了中和反应有水生成.②空气中含有水也能使硅胶变色迅速塞紧橡胶塞可防止空气中的水分进入试管干扰试验③能证明酸和碱反应有水生成的现象是:实验AB对比C硅胶颜色的变化④设需要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xmolCH3COOH+NaOH═CH3COONa+H2O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1005mol&nbsp x1005mol=1xx=005mol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005mol×40g/mol=8g故答案为:【探究活动一】红色变无色NaOH+HCl=NaCl+H2O【探究活动二】(1)证明无水醋酸和氢氧化钠固体中不含水(2)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试管(3)硅胶由蓝色变红色④8
【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看答案
知识点讲解
经过分析,习题“某兴趣小组对中和反应进行如下实验探究:【探究实验一】借助无色”主要考察你对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知识点试题推荐
1&&&&2&&&&3&&&&4&&&&5&&&&6&&&&7&&&&8&&&&9&&&&10&&&&11&&&&12&&&&13&&&&14&&&&15&&&&
作业互助QQ群:(小学)、(初中)、(高中)1.含有AlO2-的溶液加入下列试剂中,不能得到Al(oH)3的是A(Co2)B(NH4CL)C(Na2CO3)D(AlCl3)请问如何判断溶液酸碱性?2.22.下列化合物的无水固体只能用单质相互反应直接制取,而不能用水溶液反应后加热蒸发得到的是A 硫化铝B 硫化铜C 氯化铁D 氯化钙3.4.欲除去含有1mol/LMg(HCO3)2和2mol/LCaCl2的混合溶液中的Ca2+、Mg2+,选用下列一种试剂(适量)即可,该试剂是A.NaOH B.Ca(OH)2 C.Na2CO3 D.NaHCO3
挥霍美轮美奂
1溶液酸碱性要根据阴阳离子来判断,NH4+会与水中的OH—发生水解,还深沉了H+,溶液就会显酸性.又如CO3会水解成HCO3—还有OH—生成,所以写碱性,这不 是一句两句说得清的,高一还没交这些呢.2 A选项中的硫化铝溶液在加热是会发生双水解,生成Al(oH)3和H2S.C中氯化铁易水解成Fe(OH)3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1,强酸弱碱盐显酸性,强碱弱酸盐显碱性2,硫化铝水解,氯化铁加热时水解3,NaOH与Mg(HCO3)2反应,得到MgCO3沉淀和Na2CO3,Na2CO3再与CaCl2反应,CaCO3沉淀
扫描下载二维码相关推荐: |
你当前的位置: >>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学设计与反思
地区: 福建省 - 漳州市 - 龙海市
学校:龙海市第六中学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初中化学 & & & 人教2011课标版
知识与技能:1、知道酸和碱发生的中和反应。2、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2、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3、体会化学与社会的密切关系,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
授课班级是九二班,,共36人,在九年级五个班学习纪律较好,学生思维活跃,善于动脑,学生好动,对学习化学也很感兴趣,这节课又是实验探究课,有前面学习化学的基础,学生一定会喜欢,这节课也一定能上好,学生一定能学好。
&教学重点(1)中和反应及其应用。(2)认识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教学难点(1)中和反应的理解和应用。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讲授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几种觉的酸和碱,要求写化学式。是不是食醋中含有的醋酸和皮蛋中的碱发生了化学反应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十单元课题2──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酸和碱之间是否会发生化学反应?如果发生化学反应,又会有什么特点?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演示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实验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新获取的信息思考回答问题观察并记录现象又为课题的引入作铺垫。讲台演示:①取一支试管,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②用滴管向试管中滴加盐酸溶液&。③观察现象,分析原因。提出猜测后动手实验,实验后讨论交流,分析原因突破平时在教师指导下实验现象总明显的惯例,使学生形成悬念为下面的科学探究做好准备。启发:溶液的酸碱性我们可以用酸碱指示剂来指示,如果我们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先滴上几滴无色酚酞试液,在点滴板上进行上述实验,又会出现怎样的结果呢?按课本要求进行探究实验。学生通过比较实验获得新的知识,增强了求知欲。边分析边书写化学方程式。氢氧化钠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现在红色褪去,说明氢氧化钠消失了,生成了其他物质。NaOH+HCl = NaCl+H2O像NaCl这样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物质,我们称之为盐。再举例:其实其他的酸和碱也能发生类似的反应,(学生仿写化学方程式)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Ca(OH)2+2HCl = CaCl2+2H2O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2NaOH+H2SO4&= Na2SO4+2H2O观察三个生成物在构成上的共同点:都是盐。观察三个反应的共同点:都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揭示中和反应: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其实所有的酸和碱之间都能发生中和反应。像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没有明显现象,所以我们要借助无色酚酞观察反应是否发生,而有些酸和碱反应是有明显现象的,就不需要借助酸碱指示剂了。4、课件展示:演示酸碱中和反应的微观变化。2、明确基本概念;3、通过多媒体形象、直观地感受中和反应中的微观变化。在实验完成后能将酸溶液或碱溶液直接倒进下水道吗?应该如何处理呢?积极思考,利用所学的新知回答问题现学现用,巩固知识。通过问题情景的创设把课堂教学引向实际生产生活展示有关中和反应在实际应用中的一系列图片工业如硫酸厂的废水中含的酸溶液比实验室的废液中多得多,需要用熟石灰进行中和处理后排放农业如经常下酸雨形成的酸性土壤可以加入熟石灰中和酸性生活如用食醋中和腌制皮蛋产生的碱,从而去除皮蛋的涩味如用含氢氧化铝的胃药治疗胃酸过多,你会写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吗?学生练习:Al(OH)3+3HCl==AlCl3+3H2O如被蚊虫叮咬后因其分泌的蚁酸而感到不适,可涂碱性物质(如稀氨水)来缓解痛痒。提问:能涂氢氧化钠溶液吗?观看图片并不断思索,寻找生活中其他的例子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化学课上所学知识能密切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讲授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几种觉的酸和碱,要求写化学式。是不是食醋中含有的醋酸和皮蛋中的碱发生了化学反应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十单元课题2──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酸和碱之间是否会发生化学反应?如果发生化学反应,又会有什么特点?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演示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实验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新获取的信息思考回答问题观察并记录现象又为课题的引入作铺垫。讲台演示:①取一支试管,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②用滴管向试管中滴加盐酸溶液&。③观察现象,分析原因。提出猜测后动手实验,实验后讨论交流,分析原因突破平时在教师指导下实验现象总明显的惯例,使学生形成悬念为下面的科学探究做好准备。启发:溶液的酸碱性我们可以用酸碱指示剂来指示,如果我们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先滴上几滴无色酚酞试液,在点滴板上进行上述实验,又会出现怎样的结果呢?按课本要求进行探究实验。学生通过比较实验获得新的知识,增强了求知欲。边分析边书写化学方程式。氢氧化钠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现在红色褪去,说明氢氧化钠消失了,生成了其他物质。NaOH+HCl = NaCl+H2O像NaCl这样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物质,我们称之为盐。再举例:其实其他的酸和碱也能发生类似的反应,(学生仿写化学方程式)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Ca(OH)2+2HCl = CaCl2+2H2O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2NaOH+H2SO4&= Na2SO4+2H2O观察三个生成物在构成上的共同点:都是盐。观察三个反应的共同点:都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揭示中和反应: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其实所有的酸和碱之间都能发生中和反应。像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没有明显现象,所以我们要借助无色酚酞观察反应是否发生,而有些酸和碱反应是有明显现象的,就不需要借助酸碱指示剂了。4、课件展示:演示酸碱中和反应的微观变化。2、明确基本概念;3、通过多媒体形象、直观地感受中和反应中的微观变化。在实验完成后能将酸溶液或碱溶液直接倒进下水道吗?应该如何处理呢?积极思考,利用所学的新知回答问题现学现用,巩固知识。通过问题情景的创设把课堂教学引向实际生产生活展示有关中和反应在实际应用中的一系列图片工业如硫酸厂的废水中含的酸溶液比实验室的废液中多得多,需要用熟石灰进行中和处理后排放农业如经常下酸雨形成的酸性土壤可以加入熟石灰中和酸性生活如用食醋中和腌制皮蛋产生的碱,从而去除皮蛋的涩味如用含氢氧化铝的胃药治疗胃酸过多,你会写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吗?学生练习:Al(OH)3+3HCl==AlCl3+3H2O如被蚊虫叮咬后因其分泌的蚁酸而感到不适,可涂碱性物质(如稀氨水)来缓解痛痒。提问:能涂氢氧化钠溶液吗?观看图片并不断思索,寻找生活中其他的例子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化学课上所学知识能密切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精品导学案酸碱反应的小问题HCl 和 CH3COOH 分别和 Na2CO3 和 NaOH 进行反应四个反应分别有什么可以比较的?已知实验结果如下:HCl+Na2CO3 少量气泡不停冒CH3COOH+Na2CO3 少量气泡HCl+NaOH 看上去什么都没有发生,但是pH值约为7CH3COOH+NaOH 看上去还是什么都没有发生,pH 10我的意思是对于强酸和弱酸碱强不强有没有什么影响~
大爱研子836
强酸电离出来的H+多,H+浓度大了,反应的速率就快了,所以HCl和Na2CO3 气泡就是不停冒,醋酸就会少一些.另外弱酸和碱反应生成弱酸强碱盐,这样的盐会水解又会生成弱酸和强碱,所以溶液会显示碱性.应该说碱的强弱对于反应还是会有影响的.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HCL是一元强酸 它在水中完全电离出H+和CL- 醋酸是弱酸 1000个醋酸分子在水中只能微弱电离出13个H+ 所以醋酸和Na2CO3放出的CO2量少且速率慢强酸强碱反应生成的盐为中性 所以PH约为7而CH3COOH+NaOH反应生成的CH3COONa为强碱弱酸盐 所以溶液呈碱性PH约为10...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alcl3 酸碱反应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