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历史课件吗?

第11课 先民的智慧与创造
一、教学目标:
了解都江堰修建的日期、位置,知道都江堰的主持修建者是李冰父子。依据示意图,说出都江堰的结构和运作过程,引导学生掌握读图与识图的基本技能。
知道编钟的由来,通过欣赏图片和音律,提高观察和审美能力。第10课 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
一、教学目标:
知道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及孔子的教育思想;了解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分析百家争鸣的时代背景,初步接触“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哲学观点。
教学重点:了解孔子和诸子百家的主要思想成就
教学难点:第8课 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广泛使用。
2.掌握商鞅变法的内容和作用。(重点)
3.分析“公作则迟”“分地则速”的社会现象出现原因。(难点)
二、引导自主学习:
请认真阅读教材41第7课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引言:世袭制使无能的人为天子,周王室的实力越来越弱,分封制分封的诸侯势力越来越大,他们想取代周天子,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因此中原大地上刀光剑影、战乱不断。在争霸战争中先后出现了“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第4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
课标要求:
简述夏朝建立的史实,知道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
了解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
说出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夏、商、西周三朝更替的基本史实;归纳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原因并概括其相似之第24课
异彩纷呈的艺术成就

【合作探究】
项目
人物
生活朝代
代表作品

书法




绘画




雕塑




【拓展练习】
1.“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是称赞(

A.王献之的字
B.顾恺之的第23课
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
【教学目标】
1.知道祖冲之推算圆周率的史实
2.知道《水经注》《齐民要术》是我国古代地理学、农学领域的重要著作
3.学习三位科学家的探索精神。
【课内检测】
1.贾思勰生活在什么时期?他是怎样写成《齐民要术》的?
4.郦道第22课 北方的民族汇聚
【教学目标】
1.概述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措施,知道孝文帝是我国古代少数民族杰出的改革家。
2.分析孝文帝改革促进民族融合的作用,认识到改革才能促进社会发展。
【课内检测】
1.东汉魏晋以来,内迁的“五胡”指哪些少数民族?
2.内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成就。
2、了解老子及其他思想家和军事家的主张。
2、能力目标
过程与方法:
学会归纳知识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新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孔子的教育成就,树立良第8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甲骨文、金文等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了解夏朝和商朝的历法、战国的24节气;知道扁鹊的成就;了解屈原和编钟。
2、过程与能力:通过分析史料和搜集资料,培养学生收集、处理、运用资料的能力,培养提取有效信息的第7课 大变革的时代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工具、牛耕等生产工具的使用情况,理解先进生产技术在促进社会发展方面的巨大作用。
2、能力目标:通过分析理解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的现象,认识到封建生产关系比奴隶制更能适应生产力发展。在掌握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掌握春秋和战国的历史时期,了解春秋大国争霸和战国七雄兼并战争的情况及其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春秋和战国时期大国争霸战争的进程,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分析看待历史现象的能力第5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
教学目标:
知识和和能力
1.比较全面的掌握夏、商、西周时期以青铜器铸造业为代表的奴隶制经济发展的基本史实,包括手工业、农业、畜牧业发展的状况;了解奴隶制下奴隶的悲惨生活。
2.通过学习和思考本课所叙述的夏、商、西周我国经济发展的状况,第4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一) 知识目标
了解夏、商、西周的更替的脉络,对每个朝代的建立时间、建立者、灭亡时间、亡国者等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掌握西周分封制;
(二)能力目标
通过对夏朝奴隶制国家建立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我国是世界上教学
年级

教学时间
年
课时

课 题

课型
新授
主备
教师

二次备课教师


教学
目标
1.了解公车上书、百日维新、戊戌政变和戊戌六君子等基础知识,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教学
年级

教学时间
年
课时

课 题

课型
新授
主备
教师

二次备课教师


教学
目标
1.了解洋务运动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民用工业、近代学堂,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作教学
年级

教学时间
年
课时

课 题

课型
新授
主备
教师

二次备课教师


教学
目标
1.了解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的组成及侵华罪行,掌握《辛丑条约》
2.讨论归纳八国联军侵华战第12课
大一统的汉朝
知识与技能
了解“文景之治”;列举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评价汉武帝,培养学生辩证、综合、分析史实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借助虚拟人物播放动画创设情境导入,由虚拟人物穿越,引导学生感受汉朝的兴衰,通过第 13 课
两汉经济的发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两汉时期经济发展为我国两汉盛世奠定基础。培养学生综合归纳的能力;使学生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作用与反作用有一个初步认识。
2.过程与方法
教学中用第 12 课
大统一的汉朝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以教材中课文出现的基本人物、事件、时间和提示为对学生应掌握知识的要求。
2.过程与方法:
(1)以多种角度来训练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的初步运用能力;
(2)将阅读、听讲、识记三方面材料综合
【上一页】[1]&&&&&&&&&&&&&&&
All Rights Reserved要写一个初中历史的课件,选哪一个比较有新意?比较纠结
爱你需要理由11
9.18事变同今天保钓鱼岛联系起来写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汉武帝的汉族的盛兴
时下兴哪部历史剧,就讲那个历史事件,让学生门都感兴趣!!
扫描下载二维码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第1课_七年级历史_上册第一课课件【精品】
下载积分:5000
内容提示:第1课_七年级历史_上册第一课课件【精品】,七年级生物上册课件,七年级地理上册课件,七年级上册英语课件,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七年级上册数学课件,七年级上册语文课件,七年级上册政治课件,七年级上册音乐课件,七年级上册课件
文档格式:PPT|
浏览次数:52|
上传日期: 11:50:00|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第1课_七年级历史_上册第一课课件【精品】
官方公共微信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七年级历史课件]从公天下到家天下——所有资料文档均为本人悉心收集,全部是文档中的精品,绝对值得下载收藏!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七年级历史课件]从公天下到家天下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