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可以说一下加拿大国际学校的学校情况吗?

加拿大高中的真实生活是怎样的?
——【照片在最后】——// 吐槽一句:(??ω?`) 关于在加拿大高中的真实体验,其实是有很多因素在影响的呢(?o??o?) ? 比如…分学校、分团体、也分人。1. 学校公立/私立,本地人的私立/中国人的私立都是不一样的。因为公立学校对加拿大人是免费的,所以一般本地人都上公立学校。私立学校就会收学费了,一般价钱在20000加币/年左右。所以去上学的都是本地的有钱人和国际留学生。私立学校的学生按说就会乖巧礼貌一点(并不)。但是,确实在私立学校里面,周围的学霸/土豪比例会高很多。公立学校大部分应该是没有校服的。有的宗教学校会有t恤和裤子/裙子。私立学校会要求白衬衫、领带、西装外套、西装裤子/裙子,皮鞋。?这是我们学校的整套校服,只有重要活动的时候要穿成这样(胸前的小花是因为那天有活动?平时不用穿西装外套。就是酱紫。?平时不用穿西装外套。就是酱紫。?然后、体育课要换上运动服。2. 团体 and 个人根据留学生对自己定位/要求的不同,还有身处的圈子(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的不同,留学生活的体验也会完全不一样…所以呢…把这篇答案当留学攻略看的小伙伴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自身情况来决定到底如何确定自己的方向。此排名(也许)不分先后。大家开心就好。(占全体留学生的比例 是我根据我们学校的情况算的。应该可以代表大部分的情况。)1. 学业&社交兼顾的tops们 — 5%如果真的想做到学业与社会活动兼顾,那日程表一定会排的特别特别满、以至于几乎不可能有打游戏/躺在床上发呆的时间。首先作为一个留学生、学习成绩肯定不是小问题。语言和文化的差异,还有一堆大大小小的杂事(比如和房东的关系、homesick、办理各种手续文件),要好好学习并不是容易的事情。很多时候,对于新到国外的学生来说,就算上课完完全全集中注意力听讲、回家认认真真完成作业,最后的成绩也不一定让人满意。加拿大的教育系统和中国是完全不一样的。你的每次assignment(大作业)、小测验、单元考试、实验报告、期中/期末考试都是算在成绩里的。就算是天才每次考试都能拿100分,不认真完成每个作业的话,最后的平均分很可能也上不了90。私立学校还好,每月班主任会给家长/监护人打电话汇报你的学习情况/成绩。而作为公立学校的家长,很有可能半年都接不到一个电话,只能到学期结束的时候,拿到report card(成绩单)然后惊奇地发现:我孩子拿的这什么瘠薄分数?什么意思呢。靠自己。学音乐要靠谱,学其他科目还是要靠自己…没有人会催着你写作业…私立学校3:15放学,公立学校2:30,你可以回家就开始lol一直到晚上11点。并不会有人催你…坚持写作业复习预习、说得简单,但是等到压力大了、累了困了烦了、往床上一趟,一天就过去了。但是,一旦适应了这种情况,养成了真正的自律的习惯,适应了加拿大学校的游戏规则,拿个可以炫耀的分数其实也并不难。但是、难的是兼顾社会活动。在鼓励大家好好学习的同时、留学生的老师/监护人/家长一定会催促你融入外国人的圈子,多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答主学校是地区很有名的私立学校,活动也特别多。按时间顺序简单把大型的每年都有的活动列一下:学生会、音乐剧、Inside Ride、时装秀、文化秀、戏剧表演、模拟法庭、艺术节。包括上百个社团:Yearbook、BBQ(是的(?_?))、Out Reach(做志愿者)。十多个个运动队:排球、篮球、橄榄球、网球、羽毛球、乒乓球、田径、游泳… 【答案最后有照片】然而、我们只是个人很少(和公立学校比起来)的高中。一个年级不到200人的高中。但是,举行大型活动的时候,我们可以为慈善机构募捐到5、6万加币。是的,每次,单个活动。(想通过这个数字侧面反映一下,我们并不是一群小屁孩瞎闹,而是真的很专业很酷很了不起的一群人在做事。)所以,如果真的想在学校活动中有所作为,投入的时间和精力绝对不比好好学习要少。想要学习&社团活动兼顾,如果不是天生智商情商高+行动力爆表,那就要付出非常大的努力了。答主的建议是:量力而行,学习第一。2. 学神(nerd) — 10%这一个团体里的学生,主要是高二/高三毕业来加拿大读高中的学生。因为文化知识已经掌握的差不多了,加上在国内已经打下了异常扎实的基础,所以他们在英语过关的前提下,理工科碾压歪果仁简直小菜一碟。如果在国内也有认真学英语,那么全科碾压歪果仁也完全没问题。或者,如果智商超高的话,空降进这个团体也不是没可能的。而且不用付出多大努力,轻轻松松high 90。举个这个团体里的例子,基佬D是和我一年来的学生,当时北京某市级重点初中初二毕业,考过西城区第一。来加拿大的第一年拿了7科第一名。我记得平均分好像是98。数学考试永远能碾压我2~3分,不管我多认真地刷题。然而他每天只回家打打dota,玩玩GTA。没办法(??ω?`) 父母都是高智商,还是土豪。(我真后悔当年眼瞎,在他追我的时候拒绝了他 (?_?))再举个例子,小白脸A。数学课从来不听讲,也不记笔记,自己坐在后面看奥数书玩。“你要记笔记的,不然你都不知道答题的格式,这个老师很严的。” 我一脸认真地提醒道。“没关系呀,” 小白脸A一脸天真无邪的样子:“我都会,而且过程我看一眼就记下来了。”我一脸 (?_?) 的表情,继续记我的笔记。第一次大考分数出来了,他97,我92,11年级数学拿了一个学期第一名,12年级第一次考试就被一个人畜无害的新生超了。我怨念嫉妒愤怒的目光对上他人畜无害的傻笑,我再一次感受到了智商被碾压的无力感。继续说学神这个团体。普通学生的话,少玩玩手机少出去浪,回家踏踏实实学习,不要急着参加一堆社团活动,静下心来也能进入成为学神的一员的。(但是答主还是建议,不要因为在国内学过知识,就觉得自己变成天才了,就觉得自己智商高了,就觉得自己不用努力了。其实真正的天才分分钟碾压你。在国外的竞争一样激烈,脚踏实地才是唯一的选择。)当然,既然说了是nerd,所以其实这个团体里的学生很少参加学校的活动。因为他们把大部分时间花在了学习/读书/学术研究/学术比赛上,所以在学校也普遍很默默无闻。即使像基佬D一样一天当着全校领了7个奖,在本地学生眼中也只是个很聪明的Asian而已。叫不上名字。3. 普通学生 — 75%绝大多数的留学生都在这个团体里。对于学习付出一般的努力,成绩在low 80左右。如果来加拿大一两年了,成绩可以到mid-high 80. 学校组织的活动也会看心情去参加。学音乐的会参加band演出,学美术的会参加art show。毕竟老师家长都鼓励大家要多参加学校活动,所以门槛比较低的活动是普通学生门的首选。活动的话,在不耽误学习的情况下自然多多益善,更何况对于申请大学也有帮助。?选修了Music的同学都必须参加Art Show。大致就是每个年级组个乐队演出(答主右二?选修了Music的同学都必须参加Art Show。大致就是每个年级组个乐队演出(答主右二当然,『普通学生』这一个团体也可以根据各种特征,分成一些小团体,比如:打游戏的基佬们、看动漫的二次元、喜欢化妆打扮的姑娘们、普普通通的高中生, etc.所以,其实跟国内学生差不多。大家互相帮助(我们学校留学生圈子风气比较好)(因为学生会主席好)(对就是我)相处的也挺不错的。4. 吃喝玩乐er — 10%10%这个比例只是在我们学校的比例。在全体留学生圈子里,可能能达到40-50%。我讲真。不得不承认的是,很多留学生留学的原因就是为了混个文凭。在国内学习不太好,考不上好大学,于是想出国读书。直接上大学不太现实,那就先读两年高中,学一下语言吧。愚蠢的家长们,所以你们觉得你们的孩子在国内不认真学习,出了国就会幡然悔悟、突然觉醒,开始刻苦努力地读书了嘛?并不啊。但是我估计你们也清楚这一点,于是就默认他们出来混个毕业证,然后走你们铺好的路继承家业了吧。并不想再过多指责这些学生和家长。总之在吃喝玩乐er这个团体里的学生,比大家过得都要轻松很多。高中成绩单/毕业证书什么的,甚至大学文凭,花个几万刀还是能弄的到的。他们不需要担心『融入加拿大人圈子』之类的问题,也不用担心分数高还是低。吃好喝好,晚上去喝个酒飞点叶子,第二天上课补觉就好。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不是吗…人与人之间是有差距的,家庭与家庭之间也是有差距的。智商不够勤奋补;诸君的家庭承担不起诸君吃喝玩乐的花销的话,诸君也就只能乖乖学习了不是吗?无论如何,nerd和土豪都是小部分,不是你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下面是一些没条理的心里话。认真读的话,我想应该很有用吧。(不是鸡汤也不是好为人师,作为你们还算优秀的前辈,很想告诉你们而已。)总之,如果诸君觉得“出国”真的是去爽的,是去逃避升学压力的,我只能说,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是这样没错。你们再也不需要早上6点起床,晚上6、7点到家,艰苦卓绝地刷着题应对高考。也不需要每天晚上只能睡5、6个小时挑灯夜战。大冷天不用再去做操跑步。体育不好的(比如我)可以再也不需要换上运动鞋、走上操场。理科就是渣的姑娘们可以一辈子不再碰物理化学,可以直接选修超级简单的数字(data management)。男孩子们可以直接和政治历史生物说再见,选择数理化+computer science。但是…(诸君知道这儿肯定会有个但是)但是你们将会失去的是国内高中生钢铁一样扎实的基础,如果一起上大学的话很有可能分分钟秒杀你们。没有老师家长再督促你学习了,没有每天都要写的作业了(因为老师根本不会查),取而代之的是你们可能早已耳熟能详的assignment、essay和各种project。管理不好自己的时间的话,被虐的体无完肤死去活来可是常事哦。哦对了…如果你们只是学习课本的知识的话,感觉好像会不够用呢…毕竟我们学的东西真的没有国内多啊。而且,就靠每天在学校里呆着,真的就能得到所谓的“批判性思维”还是什么的了吗?留学并没有这么神奇啊。而且,也许你的英语口语会突飞猛进,但是再也没有人系统地教你语法了,你会继续系统地背单词系统地学习英语吗?你觉得英语课是教你怎么说英语的吗?仔细想想,在国内的时候,你在语文课上学会的是说中文的正确形式吗?(所以在加拿大,英语课=讲英文的语文课。)所以高中毕业之后,说不定词汇量会比初中同学少呢…这不是很羞耻吗。而且…在被说英语的人们围住的时候,肯定会感到难受不是吗…你们的内心真的已经强大到不被周遭影响了吗?真的可以在被看作“weird Asian”的时候依然昂首挺胸、不卑不亢并且坚持不懈地努力吗?在遇到各种各样的留学生的时候,诸君真的可以保持单纯不被带坏吗?啊…举几个例子好了。不过两年,同一年来到加拿大的小伙伴们,大家的路已经完全不一样了。男生D因为态度不端正,被转到其他学校了。最近听说在溜冰玩。男生A因为英语实在不行(但是被家长强行送出国,以为环境就是最好的老师),现在已经回到国内继续念书了。男生J和我一样混进了Student Council,并且已经和华人圈子断绝了来往。刚刚高分过了SAT,准备去美国读书。女生A原本是个素面朝天的小姑娘,很漂亮,但是在认识了其他几个女孩子之后,每天化着网红妆来上学,我和死基佬们都感觉难受得要命。然后,基佬D(就是之前那个学神)从小屌丝一个逆袭成了高帅富,虽然情商高的一如既往地低(皱眉),但是智商仍然在持续增长。各种专业知识说的溜溜的,穿衣打扮也非常得体,甚至让吐槽之王(我)赞不绝口。只要不逗比,就是高冷总裁的感觉。哦对,还有低年级小女生喜欢(呵)。啊对了,还有H君。最开始英语语法差的让我不忍直视,口语也像 一样。到现在英语词汇量竟然已经在我之上,口语也被老师夸“和本地人没区别”了(wtf)。日常生活也从每日每夜打游戏/推galgame(死宅什么的最恶心了)变成了和外国小伙伴厮混在一起,甚至有了可以和我相比(其实是在我之上)的人气。真尼玛励志。我一脸厌恶地说道。更可怕的是,他还钓到了学生会主席(??ω?`)
……呸!明明是个臭屌丝,反倒变成了人生赢家一样!!(?°????????ω°????????`)啊…讲了这么多故事要告诉大家什么呢…无非是鸡汤而已,无非是劝大家珍惜美好年华读书而已。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一样。但是既然来到了加拿大,诸君就应当珍惜我们有机会学我们真正想要的东西。我们可以花更多的时间读书(可以提升自己的专业类书籍)、可以花更多的时间睡觉(有好精神呢)、可以花时间养成良好的习惯(比如健身拍照发朋友圈、比如姑娘们练练跳舞唱唱歌)、可以趁着青春年华做很多让自己变的了不起的事情呢!这些可是在国内还是小伙伴们得不到的机会啊。总之,『意识到自己想要变得更加厉害,因为在这个特殊的环境里有了机会,于是为之努力奋斗,然后成为更加了不起的人』,这就是我在加拿大读高中的体验。就像我主编的读读日报《成为一名了不起的高中生吧!》一样正能量满满!给了诸君勺子了,请慢用!.·°∴ ☆..·°.·°∴ ☆..·°.·°∴ ☆..·° .·°∴ ☆..·°.·°∴ ☆..·°.·°∴ ☆..·° 另附:【*** 答主学校(私立)的作息时间 】7:30 起床收拾吃早饭
(运动队的同学已经到了学校开始练习)8:00 校车8:30 到学校8:45 — 11:30 上课11:30 午餐+社团活动(题主的一周:周一学生会+音乐剧,周二Fashion Show组织委员会开会,周三合唱团,周四音乐剧,周五合唱团)12:30 — 15:15 上课15:20 坐校车回家15:30 — 17:00 社团活动(如果有的话)(题主:周一音乐剧,周二回家,周三乐队,周四音乐剧,周五练舞)到家吃饭、写作业、玩、睡觉…    /) /)   ?(o - o)? 啊、最后放几张照片好了。?今年的「骑自行车的募捐」活动,我们学校某个慈善机构募捐了50k刀。?今年的「骑自行车的募捐」活动,我们学校某个慈善机构募捐了50k刀。?MCBC — 请了很多有头有脸的大人物来学校演讲,靠卖门票和彩票(抽奖)又募捐了好多钱。?MCBC — 请了很多有头有脸的大人物来学校演讲,靠卖门票和彩票(抽奖)又募捐了好多钱。?Remembrance Day 请一位高喊peace和love的黑人兄弟来演讲,又募捐了好多钱(?_?)?Remembrance Day 请一位高喊peace和love的黑人兄弟来演讲,又募捐了好多钱(?_?)?合唱团为了Remebrance Day献歌。右一是穿上西服外套就会变肥(并不是自身原因我强行说道)的答主。?合唱团为了Remebrance Day献歌。右一是穿上西服外套就会变肥(并不是自身原因我强行说道)的答主。?跑步比赛(没有参加任何体育项目的答主表示,我也不知道这是什么)?跑步比赛(没有参加任何体育项目的答主表示,我也不知道这是什么)?学校最强nerd们的集合。一排右二是唯一的留学生。?学校最强nerd们的集合。一排右二是唯一的留学生。? 4月份的Fashion Show — 答主是模特+ executive成员。每年都会募捐50k刀以上。? 4月份的Fashion Show — 答主是模特+ executive成员。每年都会募捐50k刀以上。?音乐剧《芝加哥》 最后一幕 — 长的像渡边麻友的是答主(?o??o?) ? 找不到也没关系… (虽然有很多亚洲面孔,但其实答主是唯一的留学生)?音乐剧《芝加哥》 最后一幕 — 长的像渡边麻友的是答主(?o??o?) ? 找不到也没关系… (虽然有很多亚洲面孔,但其实答主是唯一的留学生)哦对了还有一张….......哎都…你们确定要看嘛……( o?? _ o?? ) ........现在停下还来得及的说…......看过的话,要点赞哦…...........?被绞死的答主。?被绞死的答主。“我感觉要窒息了。”啊…要点赞哦… (/ /o/ω/o/ /)有问题的话可以在评论里面问,我会在下面更新的说~ (?????????)另:没礼貌的私信和评论不会回复(比如一上来不自我介绍也不打招呼、劈头盖脸查水表的)(把答主当中介一副屌样问东问西一句客气话没有的)。答主脾气并不好。作为ESL会长也不想让没礼貌的中二少年来我们学校碍眼影响别人。暂时以上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割一下。这篇回答是半年前写的了。鉴于好多好多好多好多同学/家长问我关于高中留学的事情,我就申请了一个专栏,专门解答/解释关于加拿大高中留学的事情: 。希望多少能帮到大家。
初三毕业之后,我就毅然决然要求出国留学,当时就是想出国“闯”一下,属于脑子突然一热突然做出的决定。不过现在来讲没觉得有特别后悔或是遗憾什么的,顺其自然一个人在外不知不觉三年就这样坚持下来了。(忍不住夸一下自己肿么那么独立勇敢/(/ /o/ω/o/ /)/哈哈哈初三毕业之后,我就毅然决然要求出国留学,当时就是想出国“闯”一下,属于脑子突然一热突然做出的决定。不过现在来讲没觉得有特别后悔或是遗憾什么的,顺其自然一个人在外不知不觉三年就这样坚持下来了。(忍不住夸一下自己肿么那么独立勇敢/(/ /o/ω/o/ /)/哈哈哈OK,顺便说一下温哥华BC省这边的教育阶段的划分:Daycare:托儿所,每天早上7:45就可以接纳孩子,下午5:30接。在那里午饭和午睡,合适爸爸妈妈都是上班族的家庭。Kinergarden:幼儿园,相当于国内的学前班,BC省是当年满5岁的孩子就可以上了。Elementary school:小学,就相当于国内一年级到六年级。Middle School:中学,7年级和8年级,不过每个省middle school都不一样,有的是7、8、9年级时middle school。不过就目前我所了解我们学区SD43是这样。High School:这就是高中,四年时间,9年级到12年级。9年级和10年级又叫Junior high;11年级和12年级叫senior high。之后就是college或者University,或是直接工作,这就看个人选择了。提前说明以下内容全基于个人经验,具体情况具体看待,不适用每个人。温哥华每个学区的高中情况都不一样。不过我只说说我们学校的具体情况。我所就读的是温哥华高贵林市的一所公立高中,叫Pinetree Secondary School时间安排:我们学校是从早上8点到下午3点半放学,大部分加拿大高中都是这样子安排的。我们每天有5节课,其中一节是off block,用来让你要么休息,要么学习,要么谈情说爱。每节课时长大概70分钟。早上三节课,下午两节课。中午吃午饭时间只有40分钟,从12点到12点40,所以每次吃午饭就必须要抓紧速度去微波炉前排队热饭,然后快速解决掉,有种打仗的feel。不像国内还有午休时间,不过谁叫我们放学早呢。 课程选择:国外高中的一大好处就是课程选择超级超级丰富。首先课程分为必修/选修,必修课就是你必须上完这些课修完规定的学分才可以从高中毕业,并且这些课会直接影响你申请大学的好坏。而选修课就更偏向个人爱好,一般有艺术课,电脑课,舞蹈课,烹饪课,手工课,摄影课啊,等等,就看你喜欢什么。选修课对大学申请没有太大影响,但是这些课会对你的平均分也有影响,所以也要好好听课,争取取得一个优秀的成绩。 饮食:一般国外高中都有自己的餐厅,餐厅每天都会有不同的伙食。不过也没啥美食,大部分就是热狗啊,薯条,披萨,pasta,等等那些老外爱吃的食物。像我就不爱吃那些高热量的餐,吃不惯,所以很少去买我们学校餐厅的食物。还好我是留学生,住的是中国寄宿家庭,每天中午都有中餐带去学校吃。课外活动:公立学校的活动有很多,一般这里的孩子从小就培养出对于个人爱好的追求。家长和老师也很鼓励孩子要多多参加课外活动,丰富业余生活,平衡学业。像我们学校就有很多俱乐部,每个学生就可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去选择俱乐部。记得我10年级参加过reading club,刚开始的时候会因为自己撇脚的英文而羞于举手大胆的发言,之后又因为种种原因退出了这个club,总之觉得自己还是不积极主动,有时候挺讨厌这样的自己,导致自己错过了这个锻炼自己口语能力的机会。之后我又参加了学校的田径队,我跑步根本就不快,和那些从小练田径的老外比起来那简直就逊爆了。也不知道自己何来的勇气,不过就当体验一下,最后还是退出了,老外跑步爆发力超强,我还是算了吧。然后又参加了合唱团,参加了一年的时间,期间老师还组织了一次去Edmonton旅行演出,总之很开心能参加合唱团,认识了一些朋友。这也许是我最喜欢的club。考试制度:加拿大高中和国内高中最不同的就是考试制度了吧。加拿大高中科目评分标准是在各种quiz、test、还有老师平时布置的assignment,project里。像英语老师可能还会有speaking,就是演讲这类,上课回答问题的积极度来评价你的成绩。留学圈有这样一段话:出国唯一好一点就是:国外不会用Exam成绩去衡量学生。想想也是,因为除了Exam,我们平日每天还有Quiz、Test、Essay、Paper、assignment、Individual project、Group Project、Presentation、presentation、Extend Essay。哪能一个考试就放过你?!!!想来也是,不像国内期中期末考试两个考试就决定学生的成绩,国外考试还是蛮人性化。即使你第一次考试没考好,可只要你努力,后面考试争取取得好成绩,最后你的总体成绩也不很差。人际关系:加拿大高中不像国内高中,一个班级就在一起三年时间。加拿大高中的授课方式是老师是呆在一个教室,而学生却要在学校穿梭来去找对应的教室上课。所以朋友在加拿大一般分几种:第一种是上课时的朋友。就比如说你们这学期有课在一起,所以认识了,上课可以一起讨论学习问题。这类朋友也仅限于课上,下课了你们也许不会有太多交际。第二类,是指你的知心朋友,一般这类朋友比较难交,也看缘分。知心朋友一两个足矣,你们之间可以互相交流,讲什么都不会介意。第三类是你的朋友圈,一般老外都有固定的朋友圈,中午吃饭或课间休息,他们就会在一起玩啊。所以你也要有自己固定的朋友圈子,不一定要是很好的朋友,但是平常可以说说笑笑,都没有问题。多交朋友,尽量让自己不会觉得孤单吧。学校旁的马路. ↓餐厅.↓图书馆.↓图书馆.↓谢谢,晚安。
这个答案拖了一年了。这一年里断断续续一直有人点赞,让我有动力把高中时的故事一点一点的写出来。今天把这个坑填上。1. 这是我当年上高中的学校:虽然名字里带个圣约翰,其实是个公立学校。我们这个城市叫圣约翰。这是我9年级时的数学老师 Mr Keaveney对,你没看错,他专业是教 PhysEd的。我的数学真的是体育老师教的。。。2.我的生物老师Ms Garland 特别热心肠。有一次她问我:你是不是没有女朋友啊?我给你介绍一个吧。被当时的我婉言谢绝,现在的我快后悔死了。3.我的好朋友Pierre, 一个不到一米七的法裔小男孩。弹钢琴,打篮球,家里有钱,长的可爱。10年级的时候追一个比他高半头的姑娘Lindsay。那天早晨Pierre满面红光的跑来上英语课,特别兴奋的跟我说: I slept with Lindsay last night! 声音大到全班都听到了。老师听到后笑眯眯的说: Look like someone had a good time.4.还是10年级,我locker旁边的Asaf是个长的有点黑黑的小男孩。有一天有个姑娘跑到Asaf旁边钩着他的肩说 "Asaf, I like you, can I be your girlfriend? "Asaf说:“No, I don't like you, go away!"第二天那个姑娘又跑过来,打扮的花枝招展,在自己脸蛋上用眉笔写了Asaf的名字。看见Asaf抱住就亲。Asaf使劲推她,但完全推不动。我还记得当时Asaf那可怜的眼神。过了不到一个礼拜,俩人手拉手在学校里走了。我们毕业的时候他俩还在一起,后来不知道怎么样了。5.我这个高中在传说中的新不伦威克省,相当于是加拿大的海南岛。这里远离中央,但历史悠久,我们学校据说是加拿大第一所公立高中。四个年级(9-12)一共是一千多人,绝大多数都是爱尔兰裔和法裔。我在的四年一共有过11个说普通话的同学,8个是移民,3个留学生。不过中加学校有一年来过20多个人上了一学期课。9年级开学后一个多月的时候,我们家从安省搬了过来。上学的第一天看着学校走廊里白花花的面孔真有点不适应。我在安省那个学校的学生都是五颜六色的,非常真实的反应了加拿大马赛克文化的真谛。6.我们学校的楼也有150多年的历史,坐落在圣约翰裆烫,夏天的时候会有大把大把的游客来我们这吃龙虾。港口就在我们学校的正前方。上课的时候经常能看到各种船入港,这个时候我们全班人马包括老师会一起趴在窗口看船,超浪漫的。附上一张我同学的摄影作品7.Mr Keaveney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体育老师,我在学校的那四年他是体育组的主任。不过他的数学教的实在是马马虎虎。我在他的课上不知道给他指出过多少次错。有一次在座位上实在说不清楚,我就直接走到黑板前帮他把板书改了。。。我高中四年居然没有被老师虐待。。。8.给老师挑错的事,四年中我不知道做了多少回。终于有一个老师被我惹毛了。12年级的物理老师是个小年轻。有一次好像是讲楞次定律,一个铁棒在一个圈圈中进进出出,我们全班人都被他搞迷糊了。我接连几个问题问的他不能自圆其说,他一气之下说道:“Get out!”我当时一愣。他接着来了一句:“get out before I call the principle’s office."我一看这样,好汉不吃眼前亏,走吧。。。老师跟出来,和颜悦色的教训了我几句就让我回家了。但我当时委屈的差点哭了。。。9.9年级时曾有一个全年级数学考试,选拔参加省里数学竞赛的人。考完之后数学组的主任Mr Holder来找我。Mr Holder是一个你看见他会被他吓到的一个人,因为他两米零三。。。比当时红遍加拿大的飞人卡特都高出五厘米。他真的是我从小学到博士见过的最好的数学老师,虽然我觉得他的体育应该比Mr Keaveney好多了。Mr Holder跟我说,我给你安排到一个难一点的数学课去吧。然后把我带到了十年级的数学课。教那个课的女老师给了我一张试卷让我做,想看看我数学是什么水平。做完卷子的第二天,Mr Holder又来了,跟我说:“走,上我的班去吧。”Mr Holder教的是12年级的IB数学,他们好像是在学积分。我跟着他们上了一个礼拜课,迎来了一次测试。我记得我打了个零蛋。。。9.1先不讲故事了,说一说我们学校的课程分级。就拿数学课举例吧,其他科目类似。九年级新生是随机分班,上的课都是一样的。从十年级开始可以自己选课,有三个等级:菜鸟级,正常级,和IB级。菜鸟级就是给你学分让你高中毕业的,上这种课一般申请不到大学。正常级就是正常水平的课。。。(废话)我们学校当年是为数不多的有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IB) Program的公立学校。别的高中可能会有Advanced Placement (AP)。如果两个都没有一般也会有类似的高等级课程。到了12年级IB数学会分成两个班,一个给文科生的,一个给理科生的。10.从那以后我就走上了参加数学竞赛这条不归路。全国的高中数学竞赛都被水卢大学(waterloo/滑铁卢)垄断了。9年级的竞赛叫Pascal,10年级的叫Cayley,11年级Fermat,12年级叫Euclid。可以跳级考(Euclid我考了三次)我在国内只上过小学奥数,而且上得心不在焉,完全是因为有喜欢的女孩才去的。所以我也不知道这些比赛跟中国的奥数比起来算不算难,但是我个人感觉每个竞赛的最后三道题都还是很有难度的,成败都在这三道题。我12年级的时候也有幸被邀请参加过一次Canadian Olympiad选拔赛,那可是选拔国家队的比赛哦!我记得很清楚,3个小时5道题,我一道也没做上来。。。然而9年级选拔的那个是我们省的数学竞赛,在UNB Fredericton举行。那也是我第一次坐着校车代表学校去省会参加比赛(没想到是最后一次,因为省里的数学竞赛是6-9年级的。。。)11.在Fredericton的考场上我看见了一个中国小姑娘。大眼睛,个子矮矮的,穿了一件浅黄色的衣服,十二三岁的样子,是个美人坯子。她的嘴长的很奇特,让你一眼就能记住。很多年后我对她说,我数学竞赛的时候见过小时候的你,那时你穿了一件浅黄色的衣服。她都惊呆了,说:“这你居然都记得!我当时确实有一件特别喜欢的浅黄色的衣服!”12.有人问起被歧视的事。这个问题问得好!我得退回去一点,讲一件初中时的事情。我刚到加拿大的时候,在安省蛤蟆屯 (Hamilton ON) 的一个公立初中上八年级。Ms Baker是我的ESL老师(英文第二语言课)。她看我当时一句英文也不会,就给我找了一个早来了几年的中国男生小李带着我。我坐他同桌,上课有什么听不懂的就让我问小李。没多久,小李开始不耐烦了。我再问他点啥,他回我一句,你都来了一个月了你咋啥也听不懂啊?后来有人教我说:“I am gay“,还说是“我很高兴”的意思。我发现他不怀好意就没有跟他学。但从那以后,有两个人到处宣传说我是gay。一个是个白人小胖子,另一个是小李。(是的,当年加拿大的中学里gay也是骂人话)有一天小胖子跟我隔壁locker的川妹子说:“why are you talking to him? He's gay”。川妹子立刻就火了,开始跟小胖子对骂。川妹子比我小两岁,平时说话特温柔,听她吵架我都惊呆了。可惜那时我英文不好也不知道她都骂了些什么。把小胖子骂走,她还安慰我说:“别听他瞎bb”。我记得那一天,川妹子浑身都焕发着女神的光芒。这件事的结局并没有很精彩。小李到处说“he is gay”,越说越上瘾。有一天班上的一个韩国哥哥看不下去了,去Ms Baker那打了报告。Ms Baker把小李和小胖子私下教训了一顿。小李脸皮薄,被教训之后回到座位上痛哭流涕。13.小时候学英语也是一个非常神奇的过程。我在国内三线城市长大,13岁之前没碰过英语,刚到加拿大时就是个聋子。我又超级不爱背单词,还好初中里有ESL,每天跟着Ms Baker边玩边学的练俩小时英文。其他的课都是傻乎乎的听着。大概出国四个月的时候,突然有一天,我发现我能听懂电视里的卡通片了!我能听懂老师讲课了!我能听懂别人骂街了!让我自己说我还是说不出来连贯的句子,但是我能明白别人的意思了!那种感觉实在是太神奇了。然后我的英文水平就进入了瓶颈期,瓶颈了4年。。。14.就在我刚刚能听懂别人说话的时候,我们班上新来了一个韩国男生金小洋。我俩人同岁,又都是新来的,很快就建立了友谊。我和他无话不说,说了他也听不懂。像什么法语课这种完全没戏的课,老师会发给我们绘画书,我俩就躲在角落里一起画个画。带他的那个韩国小男生也不是什么好鸟,管了他没两天就丢下不管了,跟带我的小李差不多。没多久之后,8年级结束了,我们初中毕业。我和金小洋一起被分配到了市里的一所ESL高中: Sir John A MacDonald Secondary School, 传说中的SJAM。SJAM是一所很烂的学校,五年或者六年才毕业的学生非常多。金小洋到了这里以后认识了一堆韩国妹子,也开始变得怪怪的。有一天他突然特别大声的开始对我说韩国话,语气很挑衅,说完之后班里其他的韩国人都开始笑。我猜他肯定没说什么好话,就站起来冲他喊:“you wanna fight?"然后他也站起来了。我突然发现这小子这俩月居然长高了,比我高了半头。但是话已出口也不能立刻示弱。我俩相互推搡了两下,我发现我打不过他,只好笑眯眯的拍拍他的肩膀说了句:“come on, we are friends”,然后就坐下了。这小子想在韩国小姑娘面前装逼,居然拉我当垫背的。不过我俩到还是朋友,写作业的时候还是他抄我的我抄他的。我在SJAM这个破学校呆了不到两个月就搬走了。15.一个高中到底好不好,其实是有很多硬性指标可以查询的,比如什么平均成绩啊,毕业时间啊,升学率啊等等。想看排名的话可以看这个Fraser Institute Ranking:俺们SJAM在这个排名里面是720多名,安省一共750所高中。。。加拿大高中的好坏一般跟附近的房价成正比。多伦多房子最贵的地方应该算是列治文山吧,你看人家Bayview secondary,排第三名。但排名这个玩意看看也就算了。SJAM的学生照样上大学,“北约克名校” 的学生大学也挂科。16.搬到NB省之后,学校里同学的种族成分单一了许多。我隔壁locker的两个小孩,偷看了我locker锁的密码,然后把我的锁藏起来了。对我的东西下手这种事我是绝对不能忍的。我一手一个抓住他俩的衣服,用胳膊卡在他们脖子上,让他们把锁交出来。其中一个小孩虽然瘦瘦的但是力气十足,很轻松就挣脱了,我还是狠狠的按着另外一个人不放。他俩本来也没有很团结,又发现惹我居然需要成本,也就把锁还我了。你说这些算是歧视吗?我觉得不算,只不过是校园欺凌未遂罢了。我个人的宗旨是,在我背后胡说八道我可以不过问,但要是敢当我面动手,我一定在第一时间反抗。Bully这种东西在哪都一样,都是捡最软的柿子捏。作为一个跟别人长得不太一样的外国人,比较容易变成别人眼中的柿子,但是绝对不能让他觉得你是软柿子。我后来发现,真正能打的人都忙着打球健身嗑药泡妞,不一定有兴趣捏柿子。之后我交了几个篮球棒球橄榄球队的朋友。从此没再被人当过柿子。17.加拿大的高中有三宝:恋爱,嗑药,打电脑。出国前我觉得我是一个爱情观很前卫的小男孩,出国以后,我被加拿大的小孩儿们吓傻了,爱情观从此崩溃。17.19年级的数学课,我旁边一排有一对情侣Joe和Lisa坐前后桌。虽然Mr Keaveney 是个体育老师,但人特别好,所以Lisa上课从来不听讲,反着坐在椅子上玩Joe。先摸手,再摸脸,后来抓着Joe的手摸自己,再后来把手申到桌子底下,具体摸了啥我没看见不好下结论。17.2当时班上还有一个姑娘,白白净净的,不是很漂亮但很可爱,经常跟我说话。有一天她把她的一岁大的孩子带到了学校。。。原来是我们学校有个support group,每年都有那么一天所有有孩子的学生都把孩子带过来。。。17.3高中小孩的party也是一个很神奇的东西。我因为太nerd没怎么啪踢,去过的也都很素。但也听Pierre说起有一些啪踢,没有家长管,就越啪越乱套,最后变成群啪啪。17.4各位想象一下,我这么一个文明古国三线城市长大的热爱数学的小男孩,面对这酒池肉林,会是什么反应?我是直接被吓尿了。吓得我一直对白人小女孩有成见,怎么看她们怎么觉得不顺眼。所以,当我再一次见到当年Fredericton考场上那个小美女的时候,我看着她是多么的顺眼。18.其实,“白人小女孩看着不顺眼”这绝对是句谎话。似乎是11年级的时候,我旁边locker是一个叫Julie的妹子。她是我们学校里我看着顺眼的几个白人小女孩中的一个。当然了,人家一直有男朋友。有一次课间,Julie的朋友跑过来问她:do you have &X#%S? 那个单词我从来没听说过,不知道她要的是什么。只见Julie从locker里掏出来两个纸包着的小棍,跟圆珠笔差不多大小,我更是从来都没见过。我这个亚洲小学霸当时瞬间好奇心泛滥,盯着那两个小棍问:what are these?她俩看着我微微的笑了。Julie还说,you are so cute。大概过了五年,我才明白她俩拿的是什么东西。18.写这个答案写的很欢乐。现在想想高中那时真的是无比的幸福却又无比的痛苦。关键还是身边没有一个谈得来的朋友。其实我在高中的那几年学校里还是有另外两个说普通话的孩子,小付和小东。小付比我小一岁,小东比我小两岁。整个城市就只有我们三个普通话是母语的高中小孩,那种感觉还真的很独特。我们仨还都是男生,所以方圆一百里之内没有一个能说话的同龄姑娘。我们仨个的集体活动就是跑去附近大学(UNBSJ)的体育馆打篮球。由于球技很差,我们仨还负责给校队的比赛计分。19.11年级春天的某一个长周末,我被邀请去fredericton参加牛逼大学(UNB)举办的math camp。被邀请的小孩都是省里数学学的好的小nerd。参加math camp的小男孩居多,神奇的是居然只有我一个中国人。可想而知我们省里的中国人少到什么程度。然而跟他们在一起我突然有了一种久违的归属感。一改往常的闷骚形象,和他们相聊甚欢。这个时候,参加math camp唯二的两个姑娘在一群男生的簇拥之中走了进来。她们人还没进屋,声音先传了进来。我听到一股浓厚的chinese accent,她那非常流利的英文中隐隐混杂着一点北京口音(然而她并不是北京人)。我听的又亲切又好笑。其实我完全没有资格嘲笑人家。我到现在说英语都是一口不知道什么地方的accent,其中混杂着Chinese, Indian, Korean, Canadian and British。总之听我的口音绝对听不出我是哪里来的。走进屋来的两个女孩里果然有一个中国小姑娘。但见她小巧玲珑的身型,鹅蛋般的脸上带着婴儿肥,深邃的杏眼英气逼人,前翘的嘴唇似嗔非嗔。她当时的样子肯定也是个美女,但我估计是因为两年没见同龄中国女生了,已经失去了最基本的审美能力,只是听着她那浓厚的口音,心中忍不住的笑。别看这姑娘口音重,说起英文来一点不含糊,和白人小男生们嘻嘻哈哈打成一片,比那个白人女孩都大方,一点都没有中国女孩矜持腼腆的样子。那个年代的我脑子有问题,无来由的不喜欢这种特别外向的女生。三天的math camp我愣是没跟她说一句话。math camp结束后,我坐在回家的校车上,猛然间想起来了她的那圆鼓鼓的嘴。原来她就是两年前fredericton考场上见过的那个小美女。叫她小美女太别扭了,还是叫她“省里唯一女生”吧。20.math camp之后,“省里唯一女生”加了我的MSN messenger。即便我只见过她两次还没当面说过一句话,即便她非常不是我喜欢的女生的类型,即便她和我之间相隔百里,我俩依然成了朋友。和她聊MSN逐渐的变成了我生活中最有意义的一件事情。12年级之前我从来都是11点之前就睡觉,然而和她聊天却经常能聊到凌晨两点。可想而知我当时的生活是多么的空虚。偌大的saint john居然没有一个我能说话的人。她当时的处境跟我差不多。她们学校也有两三个中国人,但听她的口气,那些人喜欢勾心斗角,她这样的直肠子跟那些人完全玩不到一起。我身边虽然有小付和小东,但总觉得跟他们之间有代沟,打球还可以,谈心却不行。虽然她表面上跟外国人嘻嘻哈哈打成一片,但她心底里并不认同当地人。我俩的聊天内容也主要围绕着吐槽身边的同学。今天我们学校跟隔壁打群架了。今天她们学校有人在草丛里啪啪啪了。今天她们学校舞会又不知道为啥来了一堆警车。今天我们Mr keaveney从体育活动室的冰箱里翻出来一袋子大麻,然后默默扔掉了。。。此外,我们也会相互讲述自己留在远方的感情。她给我讲在国内时喜欢的一个比她小一岁的男孩,男孩不能接受她的强势,如今她却越来越优秀,两人之间的距离也越来越远。我也给她讲在国内那个和我一起上奥数的女孩,和远在安大略的四川妹子。21.我们两个人的性格是那么的不同,但遭遇和观念却离奇的相似。有一次我对她说:“有时候我觉得你好像一个失散多年的亲妹妹。”“哈哈,你这是要跟我结拜吗?”“可以啊,你愿意吗?”“拉倒吧,太奇怪了,听着像是要结婚一样。”有一次我跟她说:我其实两年前去fredericton考试的时候见过你,那会儿你穿一件黄色的衣服。她特别惊讶的说:“天啊,你这记性真好。我那会儿确实特别喜欢穿一件黄色的衣服。那么久了,你又不认识我,你咋知道是我的?”“你的嘴跟别人长得不一样,一眼就能认出来。”“哎,我最讨厌我的嘴,长得太难看啊。”“哪有,你的嘴一点都不难看,只是特别而已。让你跟别人不一样吗。”“嗯,我挺愿意跟别人不一样的。”“话说我都好久没有见过你了快忘了你长啥样的了。”然后她就哐哐发过来了三张她的照片。用过MSN messenger的估计知道。当时穿照片需要点“accept”,然后messenger会自动把照片存在“你的照片”文档里面。从此我的电脑里就有了三张她的照片。22.在交际这个方面,她实在比我强太多。虽然我俩人都是看不上身边这些不求上进的本地人,都是一毕业就走人永远没有再回去。但是我一直做出一副高傲的姿态,每天只是打熬筋骨,基本不去social。然而她却是学习party两不误。有一次她跟我说她头疼,好像是前一天晚上去dance被朋友悄悄下了药。我一听就气大了,把她的朋友骂了一顿。她却说:relax, they just want me to have a good time.12年级是我高中四年过的最充实的一年。打羽毛球,给yearbook当编辑,给学校编排的歌剧Chicago做舞台设计,申大学,考ib。就这样的毕业了,上大学了。当时觉得四年的高中生活没有一点让我觉得值得留念的地方。十多年过去之后,突然觉得当时的生活还是很幸福的。年轻的时候不知道珍惜那种有着无限可能的感觉。23.我跟“省里唯一女生”聊MSN的次数在我去了滑铁卢之后开始逐渐变得少了。刚上大学我就开始谈恋爱,只不过四年多没跟女生正经打过交道,在感情方面一通被虐。我会跟“省里唯一女生”讲一讲自己的遭遇。有时候也会问她我该怎么办,她给的建议听着像是男人给男人的建议。当时我有一个特别不靠谱的朋友,特别爱跟我吹嘘他曾经如何如何上了前女友。有一天他看到了我电脑上她的照片,就没完没了的要求我把她介绍给他认识。我说:“你给我离她远远的。”“为什么?”“不为什么。”“你是不是喜欢她?”“我不喜欢她。”“你不喜欢她为什么不把她介绍给我?”“不为什么,就是不想。”“你要是喜欢她你就去追她,你要是不喜欢她你就把她介绍给我。”(这是什么逻辑。。。)24.一年之后,她也上大学了。滑铁卢数学系给了她全奖。我超级希望她能来滑铁卢的,可是哈佛也给了她全奖。。。然后她就去了波士顿。开学不到一个月,她跟我说:“哎呀我喜欢上一个男生。”“可是我不知道他是不是也喜欢我。。。”“他跟我好不一样啊,他家特别贵族,我觉得自己是个乡下人。”“他说喜欢跟我在一起,到底是什么意思?”“他昨天还陪我,今天就不理我了,怎么回事。。。”渐渐的,她越来越忙碌,我也越来越忙碌,我们聊的越来越少了。我觉得自己离她越来越远,已经不是一个世界的人了。有时候我觉得我俩这关系有点搞笑。她是我高中时候最好的朋友,我却从来没有面对面跟她说过一句话。可想而知我的高中生活是多么的悲惨。然而我没有想到,五年之后,我会在波士顿见到她,然后跟她说很多很多话。当然,那个时候的她已经从婴儿肥变成了尖下巴,嘴也不是那么鼓鼓的样子了。她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小美女。25.在波士顿的时候我们聊起当年在高中里的事情,我俩一致认为那个地方生活太安逸,节奏慢到让人失去灵魂。我说我觉得波士顿的节奏有点太快了,让我有点喘不过气。她却不以为然。她认为纽约的节奏更符合她的胃口。我说,其实人生就这么几年,一个不注意就过去了。我还真不想一直这么累,我的理想就是毕业之后能做到衣食无忧,然后好好享受生活。她说,她的理想是有一天拥有自己的帝国。她可真是一条好汉。。。一转眼又已经过了五年。如今的我已经过上了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日子。如今的她是某fortune 500亚洲地区的director。想到五年前的她还不过是波士顿一家金融公司的小职员,按照这个发展速度,她的伟大理想指日可待了。我俩确实不是一个世界的人。-----------------------------------------------------写到这里,这个答案终于可以收尾了。本来是写高中生活,却跑题写了一大堆高中之后的事情。感谢所有看我答案给我点赞的人。顺便欢迎来围观我的另外一个答案,这里面也有写一些高中的事情
反对楼上答主,加拿大高中完全不残酷好吗,早上八点半的课每节一个半小时,每天四节课,中午午休时间可能不一样学校不一样,我是一个半小时相对的下午放学是四点半。国内经历过初三中考的人都会觉得加拿大高中爽到爆,当然这里主要看平时是真的,平时quiz和assignment什么的占挺多百分比的,就是这样的assignment经常是group assignment,可以认识很多人,因为你们要自己主动的组织起来去做作业啊什么的,我们学校全校我基本都能混个脸熟当然我们学校不大。加拿大高中是个考验自立能力的地方,事情都要你主动去做,不会有班主任追着你问的情况,你忘了就是忘了,十二年级大多数比较忙但完全不到楼上说得那么夸张的地步,因为你要忙着申请大学,不是国内填志愿就行而是要写申请文,看的是你高中三年的成绩。但这个只要你定好计划心中有数,最多手忙脚乱一些,不会有大问题的。我的很多同学文理科都有都说国外数学不难啊,有点底子的90+刷过,没底子的也大都在80+我觉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但大多数人应该都没问题。英语的确难,但是english as second language入学要考试按英语水平决定你要不要上esl,分Ao到Eo,我觉得Do及以上英语一般都没问题。肯定没有90+但是60还是有的,平均分用理科拉就行,我就是这么直接。加拿大大学才开始残酷。高中你都坚持不下来的话估计也只能去college了。高中的时候多参加点社团啊什么的,有些大学很看重这个。想要考cs的可以早点开始自学。每个省的要求可能有些不一样,有问题可以私信我总的来说高中其实还是要以学业为主,发展social技能为辅,合理安排时间,都可以过得很愉快地。祝楼主高中生活快乐,以及之后能顺利考上理想的大学
早上八九点上课,下午两三点下课。中午有够吃饭用的午休,大概三十分钟。一天四节课,一节课一个半小时。跟大学一样,每门课都有不同的教室。教室亦是同课老师的办公室。没有固定的班级,上什么课就遇到什么同学。基本上全年级的同学都能见着面。基本上没有班主任,有问题找辅导员,办公室在接待处,校长办公室也在。校长也是老师,也教课,课间在大厅站着,跟同学关系融洽。上课有老师讲课,也做活动,做实验,参与感强,肯定不会老师一直讲。课程内容不难,都是基础,但是比较实在,好习惯多。经常讲时事,讲故事。也有作业,但是不多,主要是自己复习预习什么的,高中真的不难。有体育课,体育课参与感极强,每个人都要参加,各种不同的运动,不同的比赛。课外活动也多,有郊游,有学生自发性活动,比较热闹。有各种社团,放学就自己浪吧,做运动比较多。很多人也玩,放学逛街啊吃饭啊。上大学后就是另一个世界了/再见
看你怎么读…首先风景优美这是我和我的宿友重点来了第一这里是一个充满奇迹的地方我宿友刚来的时候数学50多分在我一个学期的调料之下上了low80感動得我不要不要的第二英語好的後果就是跟本地生玩得挺好結果一不小心被带坏了发现说话挺粗鲁的例如:假期结束刚见面就说Did u get some pussy?Want some dope?简单直白戳中要点但是身为Asian还是含蓄点好第三作业真他妈多Grade 12 要修English 30-1一门local才60多刚pass的科目还有social30-1对于生活在大陆的学生来说你确定能知道 the issue of civil disobedience 当年这篇论文我打了三次草稿最后才拿了个80……这是social作业的一小部分,后面还有八页纸第四行动准备:英语一定要好,来到这边再学的都是bullshit 来到这边口语能学啥?slang!要是混在留学生圈子里不出去那你就窝囊一辈子吧还有重中之重!!!!!!一定要多看书多看新闻John mill的on liberty读完Adam smith的the wealth of nation讀完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威尼斯商人,麦克白这些东西趁你还有机会读中文的时候看了不然换成英文就真的看不懂了这些写论文都要用到…第五心理准备首先Do not judge anyone一定要有包容的心啊其次不要总觉得别人在歧视Asian有的人就一天到晚躲在房间打游戏荒废了学习英语也不怎么样曾经有local直接shout at that AsianIf u don't understand what we r talkingThen get the fuck out off this country
mean but true though对了Bully的話世界各地都有尽量做一个不那么讨厌的人先到這裡吧大家加油
每天下午三点就有一堆高中生在占领skytrain叽叽喳喳真是青春活力我知道你们放学早学姐可是看通宵才考完midterm啊…让学姐在车上小憩一会儿好嘛…
这个分学校和教育系统。我在IB,每天写大量的实验报告,还有学期论文。班里平均休息时间是12之后,因为大家都在写作业,做project,赶论文。我是11年级转到IB的,进了就呵呵。2000字的论文,物理化学生物各写一篇。实验报告一般至少5页,从设计写到材料写到分析写到总结写到如何提高,一项都不能少。英语一般随堂考试就是给篇文章或者诗,然后开始分析,普遍1000字往上。然后每学期读很多书,分析,做presentation。上学期经济期末考,2小时写了8页A4纸,最多的要了延时半小时有写到16页的。今年马上毕业,又是各种论文,几个用于毕业测评的presentations,几个重要的实验,然后自己要设计3个实验,做完实验后2000字的论文。数学12页的论文。diploma的学生还要写一个4000字的extended essay,科目自选。然后学校有测抄袭的系统,一旦发现文章有任何引用但是没写reference或者有抄袭倾向,直接0分。加拿大记分都是累计的,所以一次零分就可能screw up你整个平均成绩。普通班的学生就很轻松,我感觉。
加拿大公立高中11年级学生在读~加拿大多数高中都是四年,9-12年级,我今年高中第三年了。 我们学校正常的上课时间是8点50,其他高中也基本都在九点前后了。 每天四节课,一节课一个多小时。3点半放学。 加拿大高中生活很灵活,你可以自由选课,自由安排课余活动(extracurriculars),自由管理时间。 高中生活可以很轻松,什么都不用做 也不会有老师管,当然这也意味着所有科都要fail掉高中无法毕业。 高中生活也可以很忙很累,可以累成狗。 这一切都取决于 1. 选课的难度 2.对于学业的重视和分数的追求。 3.有的人参加很多学校的组织,活动之类的,会花很多时间。 是的,加拿大高中不只有期末考试(exam) 还有quiz(小测验),quest(中测验),test(大考),presentation,group project,essay,summative project,etc. 这一切都是evaluation,都会被算入最后的总成绩中。————————————————————————12.15更新关于加拿大高中华人得多少,取决于地区和学校。大城市,比如说多伦多,温哥华之类的,移民多,华人自然也多。拿多伦多的高中来说,多数学校都是比较diverse的,就是说比较文化多元化。我们学校华人很多,其中新移民不少,也有很多在这里出生或从小在这里长大的。至于学校的社交,这个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性格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学校的新移民中国人大多数抱团,也有少数融入到外国人的圈子里的,但真的太少。其实主要是性格问题了。学校里多数中国人,包括我,在文化不同的环境下都不是适应性很强交际很好的那种。多多少少会有些顾虑,所以总是表现得很shy,不step out of comfort zone,所以自然没有融入。即使已经来了几年,还是无法融入。
7月24日晚刚刚更新了十年级篇,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好有意思的问题...我也来随便写写,想到哪写到哪,就当回忆高中生活了,可能会多图。我在国内初二毕业后去了加拿大,在当地开学相当于九年级,正好是高中第一年。我所就读的学校是多伦多地区的一所私立学校。入学前一个韩国面试官各种跟我吹牛逼说我们学校是多伦多前三的男校什么什么的,当时就把我唬进去了,不过结果证明虽然我对我们学校的学术教育十分质疑,但是报考大学的确是很有优势,各AP课程开放的也算是到位。第一部分:入学篇九年级刚入学的时候,可是忙碌了一阵。首先要去买自己的校服(其实就是一身西服),还去领了自己的电脑和电脑包,当时觉得学校真牛逼还特么有电脑发。这里跑个题,用电脑上课确实比传统的上课方式更加方便。在Onenote的支持下我们所有授课用的内容基本上都是老师直接share到onenote里,做笔记什么的也很方便,直接用电脑自带的笔在屏幕上写就可以了。当然了最最最主要的是上课随便看看这个看看那个老师管不着....这直接导致了我经常一年根本不听几节课,学习复习全考自己。反正加拿大的课程大纲里的内容都实在是很简单(甚至可以说大部分的ap都很简单)。之后就是进宿舍,都是两人一间的小屋子,每个人有独立的书桌和衣柜,床按照房间格局可能是两张床也可能是上下铺。我第一年的室友是个韩国人,都是亚洲面孔还比较亲切一些。结果刚住一晚上我就开始感伤了,各种消极的情绪涌上心头,毕竟那时候刚刚离开熟悉的环境,就感觉自己一下没朋友了也没家了。大概开学几天以后,宿舍直接给我们拉到了森林里住特简陋的破房子。当时我英文不好也是一脸懵比,后来才知道这是一个培养学习方式的课程,是强制性的,所有新生都要上。结果刚去第一天就开始下雨,我就穿着一件薄薄的T恤体验了一波加拿大的秋天。尽管天气很凉,不过那段时间确实是我到加拿大以后第一段短暂却无比快乐的时光。我在那里才认识到了许多也是刚到枫叶国留学的中国朋友,一共七八个人睡在一个大屋子里,晚上就是侃大山,吹牛逼,聊自己初中的那些风光事。但是最开始的国际冲突也是那时候开始的。因为大家都是中国人嘛,又是刚去,英语也不好,所以都比较老实。正好有了另外一批人,是墨西哥来的的交换生,英语虽然烂的不行,但是人家口语好,又喜欢装逼。结果我们开始就各种被语言欺凌,也有骂回去的但是因为口语口音上的问题反而被他们嘲笑。那会大家都气的不行,对墨西哥人同仇敌忾,也是第一次见识到了什么是Fuck Boys。(歪一下,后来我给这种傻逼老外起了个外号叫TFBoys,Toronto Fuck Boys)。在森林里那几天基本上就是各种培养团队协作的活动,我当时的英语烂到不行,所以根本没有什么体会,也就浑浑噩噩的混下来了。一到团队项目的时候我都十分痛苦,以前在北京(自称)top1的中学风风光光的,结果一到加拿大就彻底被孤立了,团队意见我都没法参与,更别说指挥和领导了。后来就回了学校,上了没几天课军训就来了。我们学校是多伦多地区(应该是)唯一保留cadet(童子军)系统的学校(讲道理我现在是sergeant,你们谁刚开始上cadet还得叫我长官呢哈哈)。跟国内完全不一样,我们坐着大巴去野外,活动就是负重徒步行走在林地里,晚上在一个驻扎区把便携帐篷拿出来搭好,然后三四个人挤在一个帐篷里睡。(说到这我就不得不提一句我十年级的军训了,那会带着耳机跟帐篷里的哥们一起看各种欧美岛国小电影,我还叫他给我当日语翻译呢。)由于是九年级么,算是新生,所以并不是很有难度,两天也就走了7,8公里的林地,不过多伦多地区不像是北京那么平整,路也是稍微有点崎岖的。同组还有个德国小哥半路撑不下去了,我们等他等了好久。不得不说,多伦多的雨下的确实不讲道理,上文说的我们去森林的时候下雨,等到我们回学校之后本来天气都晴朗了几天,结果赶上我们军训又开始下雨。学校商店卖的户外运动服和运动裤防水性根本就不够,我们第二天走到目的地以后我的内裤都特么湿透了。官网上扒的图,当时我们大概就是这个状态。官网上扒的图,当时我们大概就是这个状态。后来回宿舍了,刚开学这一档子事也算是告一段落了,生活也逐渐步入正规:难吃的食堂和听不懂的课堂。虽然在之前去森林的活动里我已经认识了一些中国朋友,但也没能一下就玩到一起去,我初中的时候玩wow和dota玩的很多,结果到了加拿大发现根本就没人玩,游戏方面就一直在沉寂。后来宿舍同楼的一个中国小哥安利我跟他一起玩美服CF,我就下载了一个,有小时候被我爸带着打CS的底子上手也算挺快的,当时还跟着他的朋友打过战队赛,算是重新找回了曾经在游戏方面的荣光。后来我又在数学课上认识了一个比我大两届的中国学长(我九年级上十年级数学,他当时十一年级了因为少个十年级数学的学分也必须要上十年级数学),wow玩的牛逼的不行,据说还跟着黎明之翼开过荒。而且他也打dota,打的也很牛逼。我们直接把数学课弄成了游戏课,每天上课都带着鼠标,要么就solo dota,要么就拉上另一个中国小伙伴一起玩魔兽RPG,也是不亦乐乎。当时的老师是个在这个学校教了很久的老头,对于亚洲人的数学天赋已经见怪不怪了,所以压根没管过我们,只不过其他想模仿我们的外国人全都被怼了,哈哈。除了游戏,另一个就是体育了,当时参加了校足球队U16(Under 16),也就是全都是9,10年级的学生一起比赛。在出国之前我一直比较宅,不善运动,结果报了足球队之后筛选队员的那几天因为跑的够快拼的够猛被教练看上了,当时也是很惊喜,也很珍惜这个机会。后来我就不断地练习,每周末回家都要分出几个小时颠球和做各种训练,赛场上也兢兢业业,就这样打上了主力边后卫。不过我们队在那一届出奇的烂(我们学校向来以体育成绩见长,各体育项目的一队那段日子更是吊打其他学校),赛季前半段基本一直在输球,直到后面才有平局和赢球的情况出现。加拿大秋天短,秋季运动在11月份就草草结束了,我短暂的足球生涯也在当时画上了句号,之后还被评为MIP(most improvedplayer),奖牌至今都在我书房挂着呢。九年级的时候我成绩很烂,总平均分也就七十多,英语和地理这两门课更是只有50、60分,可以说除了数学以外全都是重灾区。当时我也心大,对成绩无所谓,觉得过两年肯定会好起来的,也就没怎么在意过。总结来说,九年级一年是我适应加拿大生活的第一年,结果是我最终也没有融入本地的社交团体,选择了跟熟悉的中国人混在一起。我觉得这样挺好的,什么样的人适合什么样的群体,我实在是很难跟外国人走到交心的地步。这一年里我也经历了从刚离开家的傲娇柔弱小少年到一个比较独立的个体的转变,可以说是我人生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第二部分:生活篇1) 十年级提到生活,这里就不得不说一件在九年级后半年发生的影响了我社交格局的事情了。当时有一位痴迷于游戏的同学突然吃了某学长的一发安利,想要开始打dota2,于是拉着他的室友一起要了邀请码(暴露时间线系列~)。恰巧,他的室友和我在一堂数学课,天天观摩我跟那个大两届的学长solo,还经常参与到我们的RPG活动中,一来二去也就玩熟了。于是我也被他们室友两人一起拉到了dota2,作为一个dota届的长者,我在一起游戏的过程中也向他们传授了一些(人生经验和)游戏技巧。这么一件事初步的让dota在我们这一届中国人圈子里流行了起来,也让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有了一帮闲暇时一起开黑和吃饭时一起扯淡的基友。九年级匆匆而逝,尽管我当时的成绩已经烂到了一个令人发指的地步,我仍然把整个暑假都用在了跟公会一起开荒上(可惜首杀让另一个公会花钱买七煌代练给抢了),书几乎一本没读,英语也一点没学。再回到学校时,我连英语说的都有些磕磕巴巴了,不过对于以英语书写下来的内容却感到了一丝丝不易察觉到的亲切感和熟悉感。也是就在开学不久,我认识了另一位之后一直和我十分要好的兄弟,现在成了第一个给我这篇回答评论的人。在加国高中从十年级开始,一个学生就要对未来的路有初步的规划了——对编程感兴趣的同学可以选择最初级的CS,开始初步地尝试给arduino进行编程并在电路板上完成简单的指令;对商业感兴趣的同学可以选Business,三天两头都有case study来讨论真实的商业案例。学校还开设了一门我们称为career的课程,专门用来帮助你找到以后工作就业的方向,让你对大学专业的选择有个初步的概念。不过说起对我影响最大、改变最深的一门课,却是听起来平平无奇的一门必修课程:历史。用英文学习历史,对于我这样的英语学渣来说,简直难如登天。我们的历史老师知识极为丰富,上课也经常有各种发挥,给我们讲述了自一战开始加拿大政治、军事、经济等全方面的发展与变化。当然了,这些对于我来说等于0,我在课上一个字都听不懂他在讲什么。于是,不出意外地,我的第一次历史考试成绩将将及格(高于50分),这还归功于老师在简答和作文部分的心慈手软。这次事情之后,我第一次的感到了学习的紧迫感,不敢再忽视考试了。不过可能与各位看官(如果还有人有耐心读到这里)想法不符的是,我还是没有开始努力学习,每天放学还是该玩玩、该聊聊,甚至我在10年级的运动选择中放弃了U16的足球队,转去选网球以减少训练次数,为了每天多打一会dota。只不过,在第二次历史考试来临时,我开始复习了。说是复习,对于我来说其实与学习无疑。我把老师发出来的可能会考到的简答主要词条的相关内容一一从课本中(也是电子版)筛选出来,用一小段自己的语言概括了一番,然后反复抄写和记忆,直到把每一个主要知识点都捋明白。紧张的一宿过去之后,我意外地发现考试中的大部分内容,除了单选部分,作答起来都行云流水,丝毫没有感到困难。这让我感觉自己仿佛回到了在北京时X华一班时的风姿,直接地培养了我在加拿大学习的自信。之后我就仿佛找到了应试的窍门,尽管在课堂上我总是不务正业地刷网页、玩游戏,但在考前一夜紧张的复习后,我还是能得到一些不错的成绩。都说临阵磨枪,不快也光,可在加拿大高中这种深度的内容里,考生不需要真刀真枪的上去拼杀,反而更像一次大阅兵——表面光滑就够了!于是在十年级里,我在dota中度过了快乐的一年,学年末也在学术上悄然接近了那些平日里高高在上的学霸们。可能大家会觉得我有些虚度光阴,但我觉得,管他呢,开心就好,与其当那被人捧在上面的学霸,不如好好珍惜这段以后可能再也不会有了的轻松时光。再说说课余,冬天的时候,我跟着一个同学家第一次去了加拿大的蓝山滑雪场。蓝山的雪道错综复杂,比以前在北京玩的那些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我第一次体验到了真正意义上的滑雪,而不是那种在几条固定的简单人造雪道中上来下去的运动。入学篇中我曾提到过我在我家练球,我的确是在自己家的草坪上练习的。我家住在一个house里,从外面看是森林中开出的一条曲折小路,待开过短短几百米的driveway,就豁然开朗,可以看到长宽有百米的草坪,颇有桃花源记之感。住在这么浪漫的房子里,日常的起居可一点都不浪漫。全家上下所有的系统和修理都由我爸一个人操办,包括重新设计家里的供暖系统。因为冬天中电力取暖的高能耗导致了屋里很难暖和,我父亲直接购买了一个以吨记重的大炉子,烧各种木头和垃圾。代价是一整套从开着拖拉机把炉子拉到后山上挖地基安装一直到重新修改家里供水系统的大工程。这些全部是由我们家自己完成的,如果请劳工的话价格则会极为高昂。于是,我也开始了参与家庭劳动这一事中。这几年来,我在家里用铲子挖过地基,用一套自家设计的液压系统劈过木头,搬过几十袋三十公斤的水泥,扛过木头,上过房顶贴瓦片等等。虽然跟本地人和华莱士还比不了,但是在同龄的中国人中也算是为数不多地体验过北美家务活的人了。这两张都不是那时候拍的,在家的劳动大概就是这样的,不过比看起来要苦多了。冬天动不动就零下二十多度,夏天又是暴晒,而且都是比较重的活,力气也是一个问题。这两张都不是那时候拍的,在家的劳动大概就是这样的,不过比看起来要苦多了。冬天动不动就零下二十多度,夏天又是暴晒,而且都是比较重的活,力气也是一个问题。总得说来,十年级算是我真正的开始了在加拿大生活的一年。尽管还有很多不尽人意的事情,尽管我怎么都不能拿这里当成自己真正的家,但是生活的进程总是一步一步迈出去的。而十年级,就是我迈在加拿大土地上的第一步。2)十一年级
在我们学校,从十一年级开始,学生们就开始按照大学的方向进行选课了。在这一年,科学类学科从科学这一门一下分成了化学、物理和生物三门,而各种不同方向的课程也多了起来,像经济、会计、各种地理历史、甚至有培养表演的戏剧课程。我大学并不打算学工程,所以没有选两门科学类学科,只是选择了“听说最简单”的ap化学来长长知识(提高平均分)。除此之外,我也选择了CS和ap微观经济这两门课。
这一年没有什么特别值得称道的事,我只是更加地融入了我所在的这个学校。首先说学习,ap化学作为一个两年期的ap课程,在第一年里只教授一些比较简单的,原子层面的知识,外加我们的老师十分的“水”,所以整个一个班里都有很高的平均分。当然了,要说我们班的水平,我也只能撇撇嘴了。虽然跟我一起上课的同学们都算是比较大神的那些,毕竟自认普通的都会去选择非ap课程,但在学期末滑铁卢大学组织的Avogadro Exam里,分数过50%的只有我和我的一个朋友
,而其他没过50分的同学里甚至有7/40这样的神奇成绩。要知道,这个考试一共只有40道选择题,尽管采用答对得分答错扣分的形式,却也十分简单。(这个考试的第一道题所问的是在空气中含量最高的原子是什么,难度可见一斑)。年末我也是以0.2分的差距让
拿到了全班第一,领走了化学的奖。(然而他Avogadro Exam没我高)。
这也是我第一年开始接触正经八北的编程,我们的编程老师很厉害,不光要教我们,还要教其他的ap教师。。。我们的CS是按照AP的标准来学的,而且等到12年级的时候就只有ap CS了,所以是基于java的学习。我在这一年的CS成绩并不是特别出彩,只能说是在课堂内容里走在第一梯队的最前面,但对于竞赛什么的还是完全没有接触过。而且因为我懒,好多assignment都被莫名其妙扣了分,比如学期中有个用applet做一个吹笛子小游戏的作业,我就干脆直接画了个带点的长方形当笛子,结果最后因为没有插图被扣了几分,囧。
再说说微观经济,这是一门很有意思也很简单的课,主要讲了基本的有关供需的内容,以及各类竞争市场,像垄断啊完全竞争啊都在学习的范围内。之所以说他简单,是因为我太强了(划掉)主要讲的就是一些比较基本的内容,只要理解了那些关系图背后的含义,ap考试的5分也就变成你的囊中之物了。
这里我要说一说学习方法。看到这的同学可能开始心里纳闷,因为我在前两篇中说过我是个学习不是很好,上课不听,只有考试前才会复(yu)习的学生,怎么在这画风大变一下就什么ap5分,考试第一了呢?其实主要还是学习方法有关,当然了,这个也是因人而异的,要是真害的有些学弟学妹们开始效仿我不学习,只在考前复习,搞出了事情,等于我也要有责任的对吧?在十年级篇里我也说了,我的学习方法其实就是在考前把知识整理出来看一看,该背的就背一背,这里面的重点就在于理解。有些同学比如
每天考前都整理好几页的复习资料一字一句的背,这是很不科学的,所以你看他到最后ap微观经济才得了4分,在我们几乎全班5分的情况下根本抬不起头来!只不过理解这个事情,是和你脑子转的过来转不过来有关的,比如,在你学习某一张经济学里的关系图的时候,不要光看这张图是怎么怎么样的,要去思考背后的关系,甚至代入现实生活,这是有用处的。另外就是要合作,你一个人复习涵盖的内容很可能不全面,像@XXXXX Chai的笔记。效率更高的方法是学会了以后给别人讲,给别人讲是特别能巩固自身知识的一件事,等你能把别人讲明白了,能回答别人在不懂的时候提的问题了,你也自然就没问题了。
总而言之吧,十一年级的我在学习上算是步入正轨,尽管英语仍然很差,只有70分出头的样子,也把总平均分维持在了92,93左右,还算是比较不错的一个成绩。其实十一年级在开学的时候我有很大压力,担心这一年成绩差,导致12年级压力更大,结果是我也成了那些个走路摇头晃脑一天三顿吃烧烤的学霸们中的一员,也算是很满意的一个结果了。
除掉学习,我要说的另外一件事则是我们的cadet(童子军)。之前说过,我们学校是加拿大私立高中里少有的还保留cadet的学校,其实不光每年开学要去野外军训、每周四放了学要去上课,我们每到三月假期结束回到学校的时候,就要开始天天放学列队准备一次走到大街上的游行阅兵和两次阅兵仪式。那个时候,我们都要穿上鲜红色的军装,就是影视里英国火枪兵的那种,以及苏格兰短裙。上个照片给大家观摩观摩。
其实我不是很喜欢这个活动,因为他占用的是宝贵的打游戏时间,只不过毕业了之后倒是对它也挺怀念的,当时我们整个学校的人走在大街上,四周都有警车护驾,占用Yonge st整个半侧的车道齐步走。打头的还有装扮更加拉风的行进乐队,敲鼓的吹风笛的都有,简直酷毙了好么。除此之外,十一年级好像也没有什么别的津津乐道的事情了,当然如果还有什么我后来想起来的很coooooool的事情没写的话,那就放到12年级篇里好了~
总结起来,十一年级是我初步晋身学霸的一年。尽管打游戏的时间一点没落下,我的成绩却蹭蹭地窜了上去,只不过真正参加的业余活动还是很少,连毕业所需的40个小时志愿者我都才做满一半而已。唉~都留到12年级好了~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加拿大国际学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