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广东省2011理科高考的高三理科生。现在距离高考还有170多天。我不知道自己现在该怎么形容自己,真的很绝望。

距离高考还有20多天,高效率复习策略是什么呢?_百度知道
距离高考还有20多天,高效率复习策略是什么呢?
我是文科生 现在自己在家进行考前复习
参加全国2卷考试成绩不是很好 400多分的水平 尤其是数学很差(40—50之间)150满
自然地理掌握的不好
语文作文分不是很高关于英语的听力 现在应该多听哪些题呢?各省市高考,还是模拟呢?我想充分利用剩下的时间进行复习 达到提高成绩(提高到500以上)数学提高到90以上我该如何进行复习啊?做哪些题效果会比较好呢?谢谢了!
数学基础很差……该怎么办呢?谢谢! 每年高考数学填空,大题的题型,都是固定的吗?谢谢!
提问者采纳
文科数学我有经验 我是从90+提高到高考138 就一个月 主要方法就是:1.列出你哪个部分不太清楚 然后重点突破 接着做高考真题 就买5年内的 先挑全国卷做 2.做真题有个最重要的就是你要把题分几个类型 概率 导数 立体几何等 然后把每类真题搞懂 总结出做题套路 3.就这样 做个20套真题你就差不多了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5条回答
高考看个P的GOSSIP GIRL啊......误人子弟.....1,保持心态平稳,情绪起伏不要太大,既不太高兴也不太失落.对周围的人尽量友善,多做好事.你身边的同学不是你的敌人,你的竞争对手在全省乃至全国. 2,复习的时候书的目录很重要(特别是文科),借助目录来梳理知识体系.课本多看,我当时历史地理政治书,每一本,翻了3遍,这还只是高考的前一周之内看的数量.我们的一个考到北大的学姐,据说她看了8遍. 你需要在脑子里形成这本书的影象,让自己可以在脑海里翻书. 3,做完题后对答案的过程很重要,我们老师的要求,也是我们几个月的复习的做法是,自己做完试卷,自己批改,把没答好的部分,全部补上去.并且补的时候要注意分析为什么自己没答好,这个过程很痛苦,但是效果显著. 4,最重要的一招,分析出题老师的意图和得分点.比如一道16分的大题,分为2问,那么可能第1问是8分,第2问是8分;如果分为3问,可能第一问是4分,第2问和第3问都是6分.这具体要看问题有多重要. 在基本分析以后,你可以大致猜测这一问你需要答几小点才可以拿全分数.比如:4分的题可能需要答2小点或者4小点,6分的题可能需要答3,4,6小点.作为文科生而言,当然是越全面越好.通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概念,内容,本质,结果,影响,意义.如果是讨论内容或者意义,则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政治意义,经济,文化,社会,历史影响等. 以上文字作者咩咩没肉吃
数学是基础积累起来的,我是理科生出生的,这点我很清楚,最后一个月很难提高多少分数,建议你多看看文综吧! 一、综述
(一)要点与误区1.处理好单科与综合的关系 原则:搞好单科,学会转换
误区:大搞跨学科综合搞好单科,是指把95%的精力放在单科的学习上。为什么呢?分析近年文科综合高考题,基本是单科拼盘。其中,几乎所有小题、前几个大题,根本就是只涉及一科;而最后两道大题,名曰“跨学科综合”,实际上也是每个学科分别设几问,然后生硬拼接起来。所以,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单科学习上。学会转换,是指思维能够在各学科间迅速切换。这是对付“拼盘”的技术要求。技术问题都不难解决,只要多做套题练习就可以了。当然,由于政、史、地具有天然的联系,分析一些问题,要以单科为主,其他学科可起辅助作用(比如政治问题常涉及历史)。但这不可以过分强调。
2.处理好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原则:夯实基础,注重能力
误区:抛开知识搞“能力”夯实基础,是指要非常重视知识的学习。第一,这是文科的特点决定的。文科的记忆性很强,不背书,搞能力就是空中楼阁。第二,这是文科综合高考的实践证明的。注重能力,是指要在知识学习中有意识地锻炼能力。文科综合考试毕竟不同于单科考试,最明显的一点,就是疏于考查低能级的背记内容,注重考查分析性、开放性的内容。这就是“能力”的含义。怎样提高能力呢?第一,要着重掌握课本中的分析性、论述性内容(而不是纯记忆内容);第二,注意应用因果分析法、分析与综合,尤其是多因素综合分析的方法,这是高考的能力热点。
关于背记,补充说明几点。第一,绝对要背书。这是基础的基础,不下苦功不行。第二,要有重点地背。一是注重主干知识,反对繁琐哲学;二是注重分析性知识。第三,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背,反对死记硬背。总之,学文科,背记要刻苦;学文综,背记要动脑。
3.处理好热点与知识的关系
原则:精炼材料,整合落实
误区:没有重点,忽视落实
文科综合考试的重要特点,是以问题为中心,而这些中心问题,多是社会的热点问题。热点问题学习,是近年来文科生很头疼的事,集中反映在:背了很多都不考;考的东西似曾相识,但又都拿不准。为什么呢?就是没有做到精炼落实。
(1)精炼材料
精炼材料,是处理热点材料的原则。复习时期,各校都会发很多热点问题的补充材料(主要是政治)。这些材料的处理步骤有:
第一步,分清主次材料。所谓主要材料包括教育部和考试中心的权威发布,以及《考试大纲》明确规定的时政材料(例如2003年的十六大报告)。其他的一切内容,都是次要的,是用来补充说明主要材料的。切忌喧宾夺主,或主次颠倒。
第二步,研读主要材料。例如研读2003年的十六大报告,要认真看原文,并结合教育部的《指导意见》学习。这一步骤与学习课本很相似。同时,有选择地看一些辅助材料。注意,参考书的作者再有名,他也不是出高考题的,他也在猜测考试中心的思路。所以,一定不要被参考书束缚住思路,更不可以用参考书代替最主要的材料。
第三步,总结主要材料的核心内容。这是高考复习中容易缺失的一步。例如十六大报告,核心内容有:物质文明,核心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包括所有制、分配制、管理制等内容;政治文明,核心是政治文明的概念、建设要求,以及党的建设和领导。实际操作中,对核心内容的总结,还要更细致些。以上是精炼原则的体现。
(2)整合落实
整合落实,是将热点转化为能力,切实掌握的过程。
第一是整合,就是把上面一步的总结内容,与课本基础知识融合在一起。换言之,就是针对当年的热点,对课本进行一次“修订”。整合结果,在本书《政治导学》一章中。
第二是落实,就是把整合完毕的内容,一体背记掌握。注意,热点问题的学习,最终的成果应该是整合好的总结,而不是一堆别人写的或印的材料。关键是要把知识提炼出来,变成自己的。
(3)关于热点问题的补充说明
第一,注意长期热点。环境、主权、科技等问题,关乎人类发展的根本,在任何时候都是热点。这种长期热点,是高考的主要内容(见考试中心2004年的《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设计》)。我们学习热点,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这些长期问题上。一是掌握基本的知识和判断依据(在课本中),二是了解分析长期热点的新表现(在时政中)。
第二,怎样处理当年的热点。其一,不要去背,也不要管细节。近年的高考,当年热点基本都是作为背景材料出现,没有正面考查的(这完全不同于前些年政治高考的时事题),因此只要“脸熟”就可以。其二,要放在长期热点的大背景下分析。例如,美国不签署《京都议定书》,大背景是全球环境问题、发展问题,我们的着力点在于对环境问题、发展问题基本知识的把握,并运用它来分析美国的行为。千万不要就事论事,脱离了宏观的背景。现在总强调的“人文关怀”,就是指这些关乎人类前途和命运的大背景。
(二)几点建议
1.踏下心来,研读以下内容
(1)《考试大纲》;
(2)历年高考题(近年为主,文综为主)。
2.关于复习时间分配、建议
(1)用50%的时间复习文综。文综复习容易摊子铺得过大,把三门主课挤了,这从分数上讲是不合算的。 (2)抓住零碎时间,进行知识背记。二、历史
(一)历史复习要点
1.熟记史实
历史是最强调背记的学科。为什么呢?历史背记的内容,主要有两部分,一是史实,二是分析。而政治的背记,主要是分析,对事实的记忆则很少,所以远没有历史难记。不背行不行呢?不妨分析几次历史试卷,看看有多少分是记忆不清丢失的,答案不言自明。事实上,史实不清、审题不细,是历史丢分的两大原因。怎样背记史实呢?
第一,精细读书。要一个句号一个句号读,包括导言、注解、图示在内。2002年高考,有一题问葱岭的地理位置,得分率很低。其实,“帕米尔高原和喀喇昆仑山”,答案就在古代史课本的小注里。这启示我们一定要细心读书,尤其是在第一轮复习时。
第二,动手总结。一定要落实到笔头上,因为看和写的感觉完全不同,而考试是写,不是看。尤其是第一轮复习,宁可罗嗦些,也要把总结写全。以下给出分析历史事件的通用格式,具体操作时,应有所取舍:
1.名称及其含义(例如:早期维新思想,维新思想)
(1)原因(事物发生的必要性):主要原因(主要矛盾)、次要原因(次要矛盾),根本原因(社会主要矛盾)、具体原因(根本原因的具体表现),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导火线
(2)条件(事物发生的可能性):政治、经济、阶级、思想、时代、其他
(3)目的(原因和条件是客观的,而目的是主观的)
3.经过:力量、领导、阶段及阶段特点等
4.意义:性质、作用、影响,特点(极其重要!特点=不同点=考点),经验、教训
第三,注意特点。特点就是不同点,例如《农政全书》的特点主要是介绍西方水利技术。特点就是考点,所以要非常重视,尤其是时代特点,往往是答题隐含的大背景。
第四,定期背记。读—写—记是一个完整的链条,所以在平时就要有计划地逐步背记。例如一星期背一章,或与老师的复习同步。不要到考试前再背,那样很不牢固;也不要考什么背什么,那样很不系统。
2.把握联系
高中历史的特点,是注重前因后果,注重分析知识的相关性,而反对孤立的知识点背记。其实,出题的过程,就是建立新的联系的过程;做题的过程,就是剖析联系的过程。把握联系,主要有两个步骤:
第一,纵横结合。一方面要注重纵的联系(时间联系),另一方面重视横的联系(比如地域联系)。特别注意因果联系,这是所有联系的核心。
第二,编织网络。纵横结合,经纬交错,就成为知识网。
3.加强审题
近年的高考,越来越强调从题目中获取信息(尤其是材料题),与课本知识结合,共同构成答案。这样,审题的重要性凸显出来。审题要注意三点:
第一,准。就是问什么答什么,切忌答非所问。一道大题设多问,不仅要审大题题干,还要审每一问的题干;一组选择题有多道,不仅要审每道的题干,而且要审总的题干。
第二,全。就是问的都要答,切忌答漏。题干的每一句话(尤其是材料题),一般都包括至少一个信息点,答案上每个点都有分。
第三,注意“弦外之音”。近年文综高考的答案,常有些是“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而这些分都爱丢。例如2002年高考历史大题,考查旅大主权的变迁,如果仅按上面要求审题,会丢掉“不尊重中国领土主权”“背着中国拿中国主权和利益作交易”等要点。这些要点,来自题干的“弦外之音”:本题的主旨是主权问题,故应围绕此点答题。这种分很不好拿,但是如果做题时想一下每题的宏观主旨(而不是单纯就题论题),就有希望得分。
(二)误区辨析
第一,不可以做代记。靠做题记知识点,永远不够系统,会割裂联系。做题这个手段很好,但不可滥用。
第二,不可滥搞联系。要以把握基本的知识网络为主,专题史不要太多(今年考试范围大为缩减,许多专题已不成系统,应该舍去)。
(三)关于本书《历史导学》
(1)纵向把握,理清历史线索,总结时代特点;
(2)横向把握,讲解历史专题,示范总结方法;
(3)助学资料,给出历史年表和细碎知识总结,帮助大家背记。
3.限于篇幅,本书未收入练习题,对许多类似问题仅给出总结示范,未予一一列举。希望读者自行补充练习题,并建立自己更完整的总结体系。三、政治
(一)政治复习要点
1.注重方法
由于政治的学科特点,在学习时,应注意一些特殊方法:
第一,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结合。经济常识各章(第一章除外),都是先讲普遍的经济原理,再推进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政治常识各章,都是先讲普遍的政治学原理,再推进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理论的特殊性。在学习时,一定要既分清普遍性与特殊性,又搞清二者的联系。
第二,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结合。哲学常识阐述一个原理,都是先讲世界观,后讲方法论。在学习时,一定不要把两者混淆,要搞清对应关系。(见本书《政治导学—精神文明》一节中的总结)
第三,主次结合,突出重点。通过做题可以发现,政治考查的内容非常集中,这些就是重点。把主要精力放在掌握重点知识上,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2.注重热点
这一问题,见本节“(一)综述一、要点与误区――3.处理好热点与知识的关系”。
3.注重做题思路
政治题的显著特点,是题型清晰、思路相对固定。例如:一看到环境问题,我们就有如下哲学思考,答题时很少出圈。这种东西要多总结。建议大家只用一本权威练习册(比如《最新五年高考真题汇编》、《十年高考试题汇编》),把每道题都搞透,每种问题的套路都总结出来。
唯物论: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界关系的基本前提
辩证法:联系: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矛盾:一分为二地看待人对自然的影响;量变:适度开发。
认识论: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规律的统一;
价值观: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
(二)关于本书《政治导学》
鉴于热点学习是难点,该章给出了热点问题与基础知识的整合结果,也就是热点学习的最终成果。如果可能,希望大家自己动手做一遍;如果时间不允许,也可直接使用本章的总结。另外,注意补入新的热点(比如现在的《三个代表学习纲要》就很重要)。四、地理
(一)地理复习要点
1.注意分析性、综合性问题
高中地理区别于初中的显著特点,是从强调知识的识记,过渡到强调知识的分析和综合。比较多的是因果分析,尤其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分析。例如2002年地理大题,考查巴尔喀什湖一半淡、一半咸的原因,是气候、径流共同作用的结果;2003年全国卷的地理大题,考查10度等温线的成因,是纬度、地形共同作用的结果。可见高考出题的连续性!一定要把主要精力放在研究联系上,注意全面分析,不要陷入繁琐哲学。
2.注意图文结合和转化
高中地理区别于政治、历史的显著特点,是图文结合。由于图像问题可以综合考查学生获取信息、转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所以这几年一直是热点。学好图像问题要注意几点:
第一,认真学好常见图像。包括课本中的图(统计图、示意图、景观图等),以及练习册中的常见图。如晨昏线图的基本形式在书中,而练习册中有很多种变式,要一一掌握。
第二,掌握分析图像的共性方法。高考题很少出以前见过的图,但是分析图像是有通法的,比如折线图一定要注意坐标名称,注意走向、交点、数值水平。这一点应多咨询老师。
第三,学会作图。2001年的高考,考查了画剖面图,在2003年春季高考中再次出现,因此不可忽视作图。尤其要会画比较难的图,如剖面图、等值线图等。
3.注意“捡起来”
高中地理复习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显著特点,是在高二暂停学习一年后,要把知识捡起来。建议在高二暑假通读课本,详细总结,并复习高一的练习册和《会考说明》。通过自学完成第一遍复习,这样就赢得了高三的主动权。
数学系统整理知识点!! 英语我是看GOSSIP GIRL学着说,背单词!一楼咩咩没肉吃
,我就是现在高三的!一星期看一次又不会怎样,可以放松!! 理清思路,看材料答题!! 现在是读文综和英语的时候!!数学我们老师说现在主要是基础梳理一遍,没什么提高的空间了,主要是细心!! 不该错的不要错,各科积累这样可以捡很多分!! 整理最好是自己整理,比较有印象!! 对于新课改我们老师说读书没用,重要的是平时的笔记,因为书上考的比较少!! 历史注意通史复习(政治、经济、文化、对外) 政治是各本书每课主要讲什么要有清晰的概念!政治生活是按(党、政府、国际生活|等等分模块整理!)经济生活也是按消费…………主要是原理+材料分析+时事术语 地理就那几句话,多整理常出现的那几句话,记得归纳,总结,注意用词准确!!
努力努力再努力呗~~希望一切都顺利,考出理想的成绩~~上一个好的大学不如选择一个好的专业~推荐,东北科技职业教育学校,开设的几个专业很走俏,就业服务做的蛮到位~你可以参考下看是否对你的选择有所帮助~!:)加油~~~
看书,唯一最有效的方法
高效率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回答者: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据高考还有200天,我现在成绩就300左右,我是文科生,我不知道该怎么备考,我想考上一本,该怎么做,有..._百度知道
据高考还有200天,我现在成绩就300左右,我是文科生,我不知道该怎么备考,我想考上一本,该怎么做,有...
据高考还有200天,我现在成绩就300左右,我是文科生,我不知道该怎么备考,我想考赴倩催较诎记挫席旦芦上一本,该怎么做,有什么具体的方法,谢谢了
实事諣蜡迟竿侏放虫虱矗僵求是说,现在就300分左右,要考上一本相当难。高考没有捷径可走,勤奋+有效的方法,是取得自己理想的成绩的唯一途径。多读,熟悉巩固考点知识;多练,有针对性地做习题,掌握审题、答题方法、规范,提高答题速度;补缺漏,有意识地弥补自己薄弱学科知识和答题能力的缺漏,持之以恒,必会有收效。但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目标先定低些,抓紧每一天,一点一点去积累、努力,也许会有意外收获。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3条回答
还是现实一点吧,翻肢耻荷侪沽抽泰处骏考一本并非不可能,只要你努力,你在网络上发表你的梦想说明你还是迷恋于网络,断开网络学习吧
把知识点归纳成图表,提纲挈领的复习,针对你的薄弱点重点练习。
播音主持什么的
文科生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我是一名高三理科生,_百度知道
我是一名高三理科生,
过不了多久就要高考了,而我成绩很差,考试下来分数很低,但发现卷子上的题有基本会做,但一到考试就错,考试下来又会做。怎么办呀
提问者采纳
心理问题处理好!一切就好!!基础要扎实。如果说你会做那做错跟不会做是一样的。做题细心,谨慎!关键还是心态!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2条回答
这是很正常的。现在发现问题才是好的。之后就一直提醒自己,会做的一定细心做。
远大的学习目标 + 良好的学习习惯 + 踏实的学习态度他人之石 可以攻玉“刻苦拼搏
攀登人生理想的巅峰”——一位清华在校生的报告下面是其中部分内容
供参考……(二)永远不要说你已经尽力了有的同学觉得自己已经很努力了,可是就是没有办法把成绩再提高一点。他自己安慰自己“我已经尽力了”。我记得电影《勇闯夺命岛》有这样一句台词:“永远不要说你已经尽力了!”我个人觉得,当你还有力气说出“我已经尽力了”的时候,你根本就没有尽到力。我觉得人的潜力是无限的。举一个我自己的例子,大家看看人的潜力有多大。我在高中时体育特别差,跑1000米都很要命,从来都是不及格。相信在座的好多同学也对这项体育达标深恶痛绝。到了清华之后,第一节体育课,老师告诉我们体育好是清华的传统,我们每年要测3000米长跑,跑不过不许毕业,取消推研资格。怎么办?谁来到清华都不想拿不到毕业证吧,我的同学大部分和我一样体育很差。于是每天晚上10:30,我们的自习教室关门后,清华的操场上人就多起来了。跑半个小时再回寝室继续学习。练了一个学期,我瘦了40斤,最后考试的时候我仅用了12分56秒就跑下了3000米,我们班最胖的人也在15分钟以内跑完了。想起我高中向体育老师抱怨:“我已经尽力了,1000米就是不及格。”现在觉得很搞笑。清华的校训中这个“自强不息”我觉得给我的影响非常大。当你觉得自己已经尽力的时候,往往再坚持一下就会突破自己的极限,唤醒自己的潜力。思维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可以把全世界图书馆藏书的信息都装进去,然而人类思维至今才仅仅开发出百分之七到八。所以在这里我希望同学们一定要努力努力再努力,永远不要说自己己经尽力了。什么叫成功?人们死活不相信你能做到的事情,你做到了,这就叫成功。(三)怎么学好高中的课程接着上一个问题,永远不要说自己已经尽力了,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努力呢?我在高中听过不少关于学习方法的报告,也很多次给别人介绍自己的学习方法。但是直到大二我才真正明白怎样才能把知识学好。大二我们上一门课叫《模拟电子线路》,特别难。我们的老师——高文焕院士告诉我们一句话:“学习模拟电子线路和学习其它学科有一个共同的窍门,八个字——题海战术、题海战术”我当时非常费解,从小到大老师都说要讲方法,不要死做题,怎么院士这么说呢?之后几件事我明白了这八个大字的含义。我们班有一个山东的省高考状元,得了713分(750满分),我问他,你到底是怎么学成这么“牛”的。他说:我高中的时候只要市场上能买到的习题集我都做过。如果大家觉得省状元离我们太远的话,我再举一个河南省高考第76名的同学的例子,看看他是怎样做题的;他的智商不会比在座各位高的,因为他在清华电子系学习非常吃力。他说他高考6个主科的题典他至少做了五遍。所以我觉得高文焕院士还是对的,题海战术绝对是学好高中课程的好方法。我自己也有体会,比如我高三时英语的短文改错总做不好,于是一个周末,我连续做了50篇改错,之后的英语考试短文改错几乎没有错过。大家可能觉得大学生就很少做题了,我不知道其它大学的情况,但我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我在清华每年做的题肯定比我高三的时候做得多。现在同学们一定会说,想题海战很容易啊,但是哪有时间啊?这就引出我下面的问题。(四)怎样挤时间下面,我告诉大家我在清华了解到的一个湖北同学的高中是怎样度过的:他在一个县城的重点高中,他们学校全体学生住校,每年春节时放假三天,其余每个月放假半天。一年一共放假9天。我想我们中学还不敢这么变态,但是那些湖北的学生真的是比我们少浪费了太多的时间了,这也导致了他们的基础比我们要好得多,也导致了清华宁可在湖北扩招30人也不在河北扩招一个。回想我的高中,我现在非常后悔,如果当时我像那些南方的同学那么抓紧时间,我高考绝对会拿省状元。同学们,我们已经不是小孩子了,我们身上责任很重,如果我们还是把好多时间都用来娱乐和休息,当我们进入大学、走向社会的时候,就会感到那些南方省市来的人对你的巨大压力。那么我们怎么挤时问呢?首先,我个人觉得在座各位的走路速度太慢,我看到的是大家有说有笑踱着步子慢慢走。大家如果到了清华可以看到,所有的学生骑车都是飞车,走路几乎都是小跑。我们没有必要把时间浪费在这些没有意义的事情上。你很快从校门走进教室就可以比别人多看一会书,多做一道题。时间久了,日积月累,你就会在时间上占有绝对的优势。其次,我们的课间十分钟也非常宝贵,这一点我到了高三下学期才意识到,充分利用课间十分钟,我们一天可以挤出将近两个小时,可以比别人多做一套题。再有就是我们最好别看电视了。我在高中的时候每天必须看电视,当时主要是因为要面子,看了体育比赛、晚间新闻去和别人侃,看了电视剧去和别人吹。整天装出一副不太用功但成绩不错的样子,归根结底还是希望别人说自己聪明。我现在的观点是被人说“他聪明但就是不学习”的人是最蠢的人。不管你是否真的智商超群,但是如果我们把太多的精力用在那些与自己前途无关的事情上,就是对自己的最大的不负责任。我现在在清华的好多同学都是在高中期间没看过一眼电视——包括春节晚会,有的同学甚至从初中开始都没看过电视。现在在学校,我们每个寝室都有电视。但是我们寝室的电视几乎就没开过。期末考试之后都没人看一场欧洲杯。大家考试后没有休息放松,所有的人都是准备下学期的课程,准备托福、GRE考试,或者是学一些实用的技术。所有人脑子里想的都是利用别人休息的时间来充实自己,使自己在今后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同学们不要把清华的学生想得太牛了,清华学生中智商超群的人至多占学生总数的四分之一。其他学生的智商不会比在座的各位高到哪里去,他们比你们多的东西我觉得只是对待自己未来的态度。清华学生身上有一种非常令人敬畏的精神力量。他们可以为了自己的目标放弃任何诱惑。就算在大年三十清华的自习教室也会人满为患。用一位美国教授的话说:“Students of Qinghua,no Satumay,no Sunday,no holiday!”(清华的学生,没有星期六,没有星期日,没有节假日),就是这种精神铸就了清华的神话,不这样就很难考上清华。有的同学可能会说:你说的很对,但是我们很难让自己坚持下去,最多三分钟热血。之后就不想再努力了,好的,我们下面就讨论怎样让自己的血一直热下去。…… “刻苦拼搏
攀登人生理想的巅峰”全文百度上可以查到
高三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高考理科生如何从530提到600分呢? 还有150多天_百度知道
高考理科生如何从530提到600分呢? 还有150多天
我是黑龙江考生成绩大概是在525——545左右
数学一般是100零几 英语110多
语文100左右
物理89左右
化学80多 生物60多
其实说实话,我问什么会提这样的问题,因为现在的我不论是自己还是老师都知道我没有努力,我现在就是上课很认真听。提做的就是老师留的作业。除了学校时间其他时间我可以算是没有在学习。 所以我现在想,我应该有个学习计划提高自己,我认为上600还是很有希望的吧~
希望大家献计献策呀~ 谢谢~
PS:理综物理110满 化学100满
提问者采纳
同学你好,通过你的状况发现,你不是一个偏科的学生。但以你现在的状况整体提升成绩还是有难度的,首先你没有突出的的科目数学语文英语几乎在一个分数段上,整体提升和单项提升难度不是一个数量级上的,既然还有150多天时间看你怎么使用决定你的成败,首先是生物,那么文科的东西你不会才考60分吧,只能说明你么把精力放在生物上,生物很简单,多看几遍书,多做几套题自然为题不大,不是有套复习资料叫做世纪金榜吗,一周只能搞定它,这个生物成绩只要提起来,几乎不会反弹下去,东西就那些,几乎没什么变数的,这个分数的保证对你提升分数十分有必要。至于物理和化学80多分证明你的基础还是没问题的,以后多注意下细节,保持好就行。至于你的三门主课,真的不清楚哪个是你的强项,看你化学物理都不错,数学没有理由会低啊;和你说下数学的提升方法吧,大量的习题和错题记录以及举一反三的思考,想要把数学提高到130多140多,要付出的代价太大了,不是太建议这么做,数学的分数分配是7 2 1,7成的简单题,也就是送分,150分的题105分是送的,剩下的2,也就是那30分,应该在单选的最后两道,填空题以及某些大题的第二问,而那15分是最后个大题和变态的选择题中,有时放弃掉那15分,是很明智的选择。和你算个帐,如果一个选择题的难度和最后大题差不多,你花了10-15分钟,那个大题也是10-15分钟,做出来的话还好,万一做不出来呢,半小时没了,信心估计也没多少了分数自然不用多少,把那些时间放弃掉去检查有把握的题,拿到该拿的分数,120多分的话,应该算是不错的分数了,而且平时也不用去花额外的时间做大量的练习找题感,省时在高考复习中尤为必要。再说说英语,一共3500个单词高中,用寒假1个月搞定它应该没问题吧,一天才200个,有一半你至少都认识吧。没有什么比看不懂单词更悲剧的了,记的英语老师说过,想想语文考试中很多字你不认识,你能考多少分?英语那300字的阅读,如果读懂了,题目还是和文章字面有关的,还做错了,只能说明小学语文不及格。其次才是语法,找个家教集中几周就差不多了。总之英语就是一个,只要单词都会问题不大的。我高中拿的出手的就只有单词,没做过练习,也没去过补习班,平时考个120多,也蛮正常的。语文的话一直是瘸腿,不能给你建议了。先这样吧,祝你有个好的计划,实现自己高考目标~
其他类似问题
你提这个问题就很自负,现在不努力什么时候努力,复读的时候再努力吗?清醒吧,数学这个分数是远远不够的,要想考好学校,数学不上130就不可能。另外物化生不知道你是按百分算还是按理综算,理综的话挺不错的,但是百分的话就远远不够了,多做题,融会贯通,是唯一的办法,想要偷懒,没有捷径可走,只有死路一条。
按默认排序
其他5条回答
理综合应该是你主要的突破点,再涨几十分应该没有问题;另外如果你足够聪明,数学在认真点再涨20分应该没有问题;英语和语文提高较慢,但是你的语文有点低,建议你好好准备一下英语和语文的作文,这样还能提些分。
那就认真起来咯~找一个能激励你的动机~读书读不耐烦了就想想你的动力~一定要是强有力的动机
比如看到父母为了你能够吃好穿好安心高考
在单位受气受累之类的...貌似讲得太过分了
不好意思啊
提高语文成绩……还有作为理科生理综要拿得出手。加油。
我很想和你认识,我也是一名高考生,希望能互相切磋切磋,把你的联系方式留一下
埋头苦干150天
高考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广东省2011理科高考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