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电子信息科学技术是北大好还是清华北大好?

国内一流大学(如清华、北大)与世界一流大学(如哈佛、耶鲁、斯坦福)的差距在哪?
办学理念有什么不同?人才培养模式有何差异?为什么很多国内一流大学的学生 与世界一流水平差距甚远?
按投票排序
以上很多答案都很有道理,我说个我的实际的见闻吧。案例1:前阵子因为业务的关系,和我的母校有比较多的接触(也算是国内顶尖的理工科大学之一吧)。和学校的老师啊,教授啊,系主任,研究所所长啊什么的交流了很多,他们的话题和关心的内容中最主要的就是他们什么样的东西可以转化成生产力啊(也就是转化成生意,转化成经济效益),事实上,他们很多课题评选,学生培养都明确得指向了经济效益和实用价值这个目标。乃至整个中国大学都在鼓励所谓的大学生创业。案例2:前两年在美国的时候,被apple联合常春藤联盟一起拉去参观了一个小型的展览会,是美国各个名校的学生自己在apple的各个平台上(主要是ios)的作品展览。我去哪逛的头20分钟,几乎忍不住要笑出来。这都是些个什么玩意啊,没一个有用的东西,都挺好玩,但没有一个有哪怕有一点点商业或者技术上的意义,和我原来想象的美国大学生们利用自己出色的创造力不断再创造什么下个微软,下个facebook的美好想象大相径庭。但是20分钟以后我笑不出来了。事实上,在场的大学生,以及教授们充满了认真和执着,而且到场的人,没有一个人谈什么产品转化啦,市场前景,社会价值啦之类的话题。所有的长者,包括教授,哪怕是商业人士,都对这些毫无现实意义的小创新报以关注和鼓励。以至于我一直想问的:"这有什么用啊?"的问题一直没有问出口。展会的后半场,我想明白了,正是这样的一种氛围,才是创新的真正原动力和基础。尤其在学校,大家有更宽容,更正面的态度去对待各种创新,哪怕毫无意义,因为大学相对企业来说,创新的习惯,和创新的能力远比创新的价值更重要。大学是孵化场,是培养能力,培养思维的地方,而中国的大学,哪怕抛开教条体制这些弊端,现在已经沦为了商业市场了,从根上就扼杀了伟大创造诞生的可能。
谢谢邀请。没去过题目里说的几所大学,就只能从北大和牛津给我感受不同之处来谈。希望牛津依然也还能算世界一流大学。1. 历史的沉淀。牛津是一所有900多年历史的学校。在牛津的历史上也走过很多的弯路,留下了许多血腥的事件。譬如说Town & Gown的冲突,学者和市民的矛盾激化,死伤若干,于是一小部分学者远走建立了剑桥。(oyeah我们是爸爸) 而剑桥的一小部分人去建了哈佛。(oyeah我们是爷爷)。
在这样900多年的沉淀下,整个学校的浮躁之气就被磨平了,渐渐地多了踏实。整个城市的速度都很慢,学期间晚上随处可见穿着长袍去dinning hall参加formal dinner的学生。许多传统一留就几百年,虽然有微小的改动,依然是几百年的传统(赛艇比赛,5月1跳河,考试戴康乃馨,长袍正餐,拉丁祈祷等)。历史感太强,学生的存在感就减弱。学校亦没有灌输“你是主人,今天你以牛津为荣明天牛津以你为荣”的念头。牛津校训就是简单的一句拉丁文"Dominus illuminatio mea". 主是我的亮光。
而虽说北大亦有百年历史,但经历过各种战乱,沉淀的时间还是不够多。希望以后北大也可以有流传几十年几百年的独特传统。2. 政治。政治方面大家都说的很好了。在学校时看到好多乱七八糟的规章制度政策,我就想说:“啊呸”。3. 师资力量。 没有世界一流的老师,谈何世界一流的学生? 诚然,不是所有一流的学生都是师从一流的老师的。但大部分一流的学生都师从一流的老师。
北大有很多非常有风度的老教授,听一堂课受益一生。他们在国内绝对是顶尖人物。但除了中文及相关专业,站在世界的高度上再来看他们的水平呢?世界级的大师,真没几个。不过,不是电视上出现新闻上出现的那一两个教授就能代表整个北大。
而牛津一贯都是试图从全世界请教授来,但英国国力衰退太快,现在很难抢过美国。所以师资力量渐渐地在衰退。
前一段还有个北大-牛津的朋友感慨,咱们没出生在好时代。早出生80年,一听说牛津留学,回国都是金光闪闪的大师。80年后,在牛津留个学回国和北大学生也并不差很多。 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些年来北大进步了不少。
牛津的学生比起英国非牛剑的学生就好很多么?未必。清华北大的学生比起非清华北大的学生就好很多么?一样未必。每个国家有多所高校崛起挑战原本那一两所的教育垄断地位,这是好事儿。4. 资源保证。 这来自于之前图书馆应不应该对公众开放的问题。清华北大学生提出暂不应该对公众开放,因为现在去图书馆已经需要占座了。于是遭到各种指责“自私”“北大已死”“把人画成三六九等”“清华北大是纳税人的钱建的凭什么纳税人不能看书”等等。
牛津这个小城怕是图书馆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城中有超过50座图书馆。在对公众开放这一点上,牛津大学图书馆“只对其余英国高校的研究型学生注册开放”。换句话说,其他学校的PhD学生是可以来的。而每个系的图书馆亦不对其他系的学生开放。牛津是学院制,我是Trinity college的学生我就进不去St John's college的图书馆。
从社会的角度谈,或许这样的措施是一定的资源浪费。但,在现有资源不能做到公平对待所有人的情况下,物尽其用也许是个更好的选择。把资源提供给更有需要的人。牛津做到了尽力提供给自己的学生最好的资源。
而北大,不开放,好多人骂“北大已死”。开放了,图书馆和教室现在已经不够了,学生能学习的地方更少了,学生学习质量下降。好多人继续骂“北大的学生给世界一流提鞋都不配”。 这样来说,北大也很为难啊~~5. 国民态度。
国内一听说北大,大部分人都会立刻指着你对自己孩子说,你看人家姐姐多努力学习,你还玩。 然后又转向我说:“你快教育教育我家孩子你是怎么学习的。” 之后就会转去问你的工资。甚至我听到过人家嘀咕说“北大的学生才挣这么点钱”。
这其实是一件很无奈的事情。英国也做的不够好,比国内略好些。英国整个国家高度依赖于金融业,所以很多人毕业之后都转去学金融。国内则大部分人都是以挣钱多来衡量成就高低。这点来说我觉得可能还是俄罗斯做的比较好。lab的俄罗斯人跟我说,科学家在俄罗斯最受尊重地位最高。6. 学术态度。
整个国内的研究风气一团糟。这导致了大部分真正有志于学术研究的人转去国外做学术。从而大家都知道,要想真正做学术,国外环境更好一点。从而恶性循环。
当我们的科技已经比人落后很多的时候,我们的很多创新,不过是人家玩腻的东西。我们的起跑线已经比很多国家晚了几十年,跑的再快,也是要先追赶上,再来超越。
从教学角度来看,最大的不同是我们重点教“这件事怎么做”。西方国家重点教“为什么要做这件事”。 即便北大,依然还是“这件事怎么做”为重点。7. 学生自己的态度。 @马啸 说的非常好,北大有很多学生在学自己不喜欢的专业。甚至为了进北大而去一些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再努力转系。
我自己没参加高考,一直喜欢计算机竞赛,从小学开始参加。高二拿到全国NOI22名保送。 所以我一直对保送制度有好感,毕竟自己是受益者。多谢国家当年给了我一次重新做人的机会。我高中几乎没有死记硬背过政治,也没有写过多少篇为了高考而写的作文。基本上都是在做自己喜欢的事。
英国这边的高中生是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几项科目来学习并参加考试,并不需要考试全部。于是我就看到我的邻居物理博士给我的两个神学博士邻居讲什么是sin什么是cos,讲到tan的时候神学博士感慨" oh!amazing!!!" 而后我就一脸黑线地飘出了厨房。
高考制度让很多有才华却不是全才的人未能获得与其能力相对应的教育。而以金钱来衡量成就的社会又会再埋没一批有才华却意志不够坚定的人。
至于大学生每天都在做什么,北大和牛津的大学生都是普通大学生,不是神。
从学生智商角度来说,没什么区别。最后,北大从未赶上过世界一流学校,但不可否认的是北大一直在努力追赶。诚然北大现在有很多不尽人意之处,但他始终在努力为自己的学生提供更好的环境。只要还有一个北大人在,北大就不会死。 很多事情,说起来很容易。每个人都可以列出若干条“北大应该怎样怎样”。校长书记他们都知道。我相信每个学校的校长都是最希望这个学校好的人之一。只是很多时候,有些事情真的是明知应该却不能做,明知不该却不得不。 我敬佩每个敢于站出来做“应该做”抵制“不该”的事情的人。也尊重明知应该却不能做的人。
转一篇当年写的:本人目前在伯克利读EECS(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Computer Science)和Math,即将大三。上学期(2013春季)有幸来到清华电子系无13班交换了一学期。作为学EECS的吊丝,交换期间不仅和电子系,也和软院,贵系,姚班的同胞们交流不少。聊天扯淡中最常谈到的话题就是中美教育的差异。这个话题在近几年也越来越热,不过网上大部分文章都着眼于big picture,比较美国liberal arts和国内教育的异同,本文更专注于国内外顶尖大学本科工科教育的对比。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来说明中美顶尖大学工科教育的异同。
1.教育理念上的差异
2.硬实力的差异
3.对一些常见观点的辟谣教育理念上的差异一、学术——工程师or科学家?
在教学上,伯克利和清华对本科生的从目标上就不相同。伯克利的培养的目标似乎是能做出东西的工程师,而清华则是动笔演算的“科学家”。在理论方面,清华讲的东西要多于伯克利所讲的。但是在动手方面,则不如伯克利锻炼的多,就我所收集的资料,像贵系,软院,每学期大概2000多行C++代码。而在伯克利,至少3000+,而且其中很大部分是用python这样的语言。此外,很多project和业界实际在做的很相似,这样基本保证了毕业后能在硅谷当个码农。EE方面也是一样,伯克利更注重动手操作。下面举个例子对比一下:
信号与系统
伯克利的信号与系统由两门课组成,EE20N interpretation of signal and system和EE120 signal and system组成。
EE20N的理论部分很少,只讲了复数运算,卷积,信号与系统的表示和离散傅里叶变换。这门课大部分时间是花在了lab上。每周3小时lab 可以保证学生熟用LabView,并且lab的内容涵盖了基本Filter的设计,语音信号处理,图像处理等实用内容。
比如这张经典的Lena:
EE120则是EE20N 的理论拓展,傅里叶,Laplace,z变换,抽样等内容。与清华的信号与系统非常类似。但不同点体现在作业上,EE120中很多作业需要用matlab:
清华则把理论与实验直接分成两门课,而且还不在一学期。而其中理论课讲的真的像数学课一样,从泛函讲起,其中很多内容在伯克利已经属于研究生课级别。
可以说伯克利与清华的教授顺序的理念是相反的。伯克利先告诉你这门课的应用,并让你实际动手做出来,你若有兴趣则可以继续往深了学习其理论和数学基础。而清华则是先讲数学基础,再讲理论,最后会提到应用。不过听说近几年一直在教改,要把专业课提前,这或许就是在朝着伯克利的方向改进吧。二、管理—管的多or管的少?
美国大学的自由是出了名的,从选专业,选课到选advisor都很自由。而国内则从方方面面管得更细,更严格。很多人鼓吹美国的自由更利于个人的发展。对于一些奇才来说,可能确实是这样,但高自由度同样会产生很多失败品。相对的,或许是由于文化的缘故,国内更是注重整体的稳定,或许很少有奇才的出现,但是管得多也会使失败品的比例更低,同时保证社会上各类人才的数量的稳定。下面从选专业问题和辅导员问题来说。选专业
很多人都在说美国选专业有多么多么自由,每个人似乎都选到了最适合自己的专业。然而事实上,这一点只对美国上层家庭成立,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选专业基本上就是市场导向。在伯克利,很多文理学院的人挤破了脑袋想进HASS商学院。在伯克利和MIT的工程学院,学CS的人是最多的,而目前CS是最好找工作同时赚的很多的专业。
而在清华,每年输出的各专业毕业生基本符合计划需求,而不是市场需求。这样对国家来说或许更有利一些,然而对个体并不有利。首先,很多专业并不好找工作。第二,有些学生确实不适合本专业。可喜的是清华转专业已经越来越容易了。
综上,美国的模式对于个体来说是最优的,但就整体来说却不一定优于国内。 辅导员 VS Advisor
从功能上来说,advisor对于学生提供的服务仅是辅导员的一个子集。仅仅只有选课时候提供点建议,然后经常会发邮件提供实习,实验室招人等信息。而清华的辅导员则除了选课,提供信息外,更有党建,生活学习,情感交流等等更多的项目。更重要的区别是, 学生要主动找advisor寻求帮助,而辅导员有事会主动来找你交流。
个人认为,辅导员制度对于大多数学生是有利的。辅导员都是从本科生过来的,了解本科生的想法和感受,对于本科生的建议自然十分中肯。学生如果参与社团过多,成绩下降时,辅导员会主动找谈话。但是,对于一些极端个例却不一定有利。辅导员毕竟也只是研究生,视野也有限,要是有学生想像扎克伯格那样想辍学创业(在基本没人认为能成功的时候),辅导员还是会主动劝回的吧。这样的结果就是保证了整体的稳定,但却很少能出现奇葩的人才。三、社交---同质化or差异化?
除了上课之外,大学生拓展视野最重要的渠道就是与同学的交流了。
大学生社交方式就是那么几种。在中国,一般学生认识其他同学的主要方式有同班同学,宿舍,上课,学生组织(其实现在还有校内,微信和陌陌= =)。而在美国则是少了同班同学这一项。但国内为了管理方便导致同班同学,宿舍,上课,社团这四种社交渠道认识的人差异性很小。
在清华,同班同学宿舍基本是安排在一起的,上课也是和本系的同学在一起,而由于系学生会,团委的存在,很多学生参与的学生组织活动也是和本系的在一起。这样就导致很多同学的社交圈仅在系内。在美国,首先宿舍是随机分配的(男女同层的哦~~)。第二,虽然每个major有协会,但影响力和国内系学生会和团委比差太远了,因此学生只参与自己感兴趣的社团,而与自己所在的major没有关系。这两点使学生通过不同渠道认识的人有很大的差异。
国内的模式,同学可以认识一批巨铁的哥们(楼主这学期感受很明显),而且同一专业这一特点在未来的工作中也会起到帮助。但从另一点说,同一专业的人思维模式,兴趣点,话题也比较相近,对于同学个人视野的拓展并不有利。
系学生会团委在政治由于政治上的原因应该在近些年改变不了多少。但宿舍或许可以随机分配一下,至少让室友不是同一专业的(类似北大元培或复旦书院那种)。这样虽然不利于互相抄作业,要版本,但让经管的高帅富教教电子系工科男如何穿戴打扮,和女生搭讪还是有必要的。硬实力差距
一、尖端科技
在伯克利的很多导论级课上,我们就接触到目前在硅谷最尖端的科技。比如database和data science课上,我们讲Spark。而在清华的不管是电子,软院,贵系,姚班对目前最新的技术都介绍的很少。这一点差异的原因是教授水平的差异,在伯克利,很多教授就是最新技术的发明者,自然愿意在课上讲讲。
二、教科书
国内的教科书真可以用微言大义来形容啊。比如这学期我上的 电磁场与波 教材只有300页左右,B5, 每张一堆公式推导,几个定理配几个例子,有的还没有例子。而在伯克利用的教材则有500多页,而且是A4, 可以用详实来形容。每个定理必配很多例子,还有大部分插图,生怕你看不懂。个人认为从吸收知识的角度,美国的教材理解起来效率更高,这或许就是伯克利翘课人数比清华多得多的原因之一,因为完全可以自学= =
这点大家都知道,等什么时候有钱了再说吧。
四、教授水平
众所周知,不过似乎差距在缩小?
*五、地点,氛围
这或许是伯克利和斯坦福特有的优势。两校都在硅谷附近,EECS同学间的话题也离不开各种新的high tech或创业神马的。另外,大量的硅谷IT公司就近招人对两校学生也是个优势。这一点在美帝的其他学校可能也比不了。对一些常见观点的辟谣
1.据说伯克利教授教得都巨好?
呵呵。要是真那么好,怎么会有那么多课只去不到1/4的人。教授水平高体现在科研上,但可不是教学上。科研做的好与课教的好真的关系不大。有些东欧来的教授口音连美国人都听不懂= =
2.据说在伯克利教授与学生上课经常谈笑风生?
首先,好多教授教的就不好,学生自然也没谈笑风生的心情。第二,理工科东西相对就比较死一点,讨论并不多。说谈笑风生主要还是文科。
3.美帝由于师生比大,所以学生的科研机会更多?
或许对于国内的一般大学确实科研机会少一点。但在大清,我大部分同学最晚大二下都进组搬砖了,还有的大一就开始了的。在伯克利最早开始做research的也是大二左右。
4.国内顶尖大学与国外比很功利,学生都朝着赚钱的方向走,不利于培养学术人才?
这是在网上疯传的一个观点,不过从我在清华所见所闻来看,研究生阶段才会有这个特点,在本科阶段并不是很明显。首先,要承认的是大部分学生并不适合走学术道路 ,而选择一个赚钱多的专业自然也不是错事,比如国内大量人想学经济,商科,电子。而在美国,近几年CS最好找到工作而且赚的也多,因此不管在伯克利还是MIT,学CS的人都非常多。第二,对于真正适合搞学术的人(指有能力且有兴趣),在本科阶段清华和伯克利都提供了足够的支持 。唯一的区别只是本科阶段带你的教授水平的差异。
5.国外大学生在课余都热衷于学习历史,政治,艺术等人文课程,扩充自己的认识,而国内大学生知识面则很窄?
同样是在网上疯传的观点。个人认为,这种观点的产生是由于美帝liberal arts的教育观点深入人心,因此人们就认为美帝的学生在历史,政治,艺术等方面比中国学生更强。
持有这种观点的人似乎认为,人文方面的造诣差距的来源就是多了这么几门课。然而事实上,人文上的造诣最重要的是长期的对某领域的关注所产生的积累。而这一点并不会因学校多设了几门课而改变。就我观察而言:第一,不管在中国还是美国,大部分学生还是会挑简单,水,给分好的课去上。这样的态度决定了几门课并不会产生太大的差距。第二,对于真正对人文感兴趣的同学,不管在中国还是美国,自然会去选感兴趣的课,看相关的书籍,加入相关的社团。我在清华电子系的同班同学中就有对中国文学和历史,意大利语等很感兴趣的,不仅主动选修相关课程,更阅读了大量相关书籍。
以上就是一些个人观点,欢迎拍砖。
伯克利EECS官网:杜少雷
在把问题拔高到行政权力归属之前,不如先想想我们有哪些可以做却没有做到的事情。如果由我来说,那么大学的问题其实只是初高中基础教育问题积累之后的产物罢了。大学老师教课还能怎么教?真要批评,我觉得国内的教法相比国外实在是太松太放任学生了。但大学老师真的严格了,现在也就能换来国内学生的恶评如潮和诸如“扼杀创造力”这样的论调吧。但俗话说得好,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身。我觉得差距主要是由学生的普遍态度决定的——当然正因为是普遍的,这种态度的形成的绝大部分责任不能说在学生身上。缺资源?至少文献资料库大部分已经和国际接轨了吧?试问国内那些喊着专业水的学生对这些东西的利用率如何?说真的,那句“就大部分人的努力程度而言,还谈不上拼天分”同样适用在这里,只是吧“天分”换成“资源”而已。那么学生的消极态度又是怎样形成的呢?我觉得根源在于“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这种问题在美国也并非没有,美国的大一新生也普遍有类似的迷茫,但是美国的初高中教育给予了学生们自由向感兴趣方向发展的资源与机会,并且充分鼓励学生这么做。找到了兴趣所在的学生,在有支持的情况下,其进步速度能有多快,这大家心里都明白。而这些学生构成了美国顶尖高校的主要生源,也构成了中美顶尖学府的差距来源。换言之,在美国虽然同样没人阻止你混日子,但是未来该带头的已经早早被发掘出来了,而在中国,这个过程一直被初高中教育所压制,以至于很多攒够了分数进了顶尖学府的人还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所以北大清华绝对是有优秀的专业和优秀的学生的,问题在于初高中刻板教育造成的迷茫者实在太多,因此掩盖了优秀专业,也令各专业难以进步和突破。
本人从8月从哈佛入读待到现在,暂且说一下自己的看法吧。以上各位所指出的问题,我都认同,所以以下回答并不旨在反驳上面各位的观点,而是仅从自己的角度为大家描述一下哈佛。以前网上盛传的哈佛大学凌晨4点现象,真实的情况呢,哈佛某位本科生同学已经在这里澄清过了 不再赘述至于图书馆墙训什么的,确实没有见过。还有所听闻的,校园内不见LV名牌包等,这个呢,我需要澄清下。每天出入图书馆,眼前都会闪过几个LV的,哈佛学生的穿着挺素雅,干净,简单,很多人穿J-Crew的牌子,一件衬衫大概七八十美金的样子。其实很多国人看待哈佛的眼光,是很中国化的。有LV又如何呢?有墙训又如何呢?这里不是那个头悬梁锥刺股的世界,也不是满眼仇富,人们看到LV就会侧目直视的世界,这一切在这所学校里,都不重要。哈佛的录取,背景重要么?当然,薄瓜瓜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有不少国际生(中东),都是某国王子公主什么的。但是即便如此,又怎样呢?这样就说明录取不平等了么?在这里,人们确实相信,有权有势有钱的人,更容易成功,因为他们有更多的资源。正因为如此,让这些人成为有社会责任感,有道德,有理想的人,变的很重要,因为他们可以改变世界。说起背景,国人可能又会想,“关系户”吧!背景在这里,对于一个人的意义是不一样的,它意味着一个人的修养,见识,素质。它不是一夜暴富的代表,它不是权力压迫的代表,更不是以权换优惠的代表。背景的重要性,并不会影响一个出身一般,但各项资质都出色的申请者。在这里,获得全额奖学金入读的本科生比例很高,他们像其他学生一样,努力学习,用功,有自己的目标和理想。在这里,背景不会影响你看待一个人,背景都被弱化了,你的性格,能力,资质,是你的代名词。我见过太多对于哈佛这个名字的神化,它在你眼中意味着什么?如果你只是要享受那样学校的名气,你并不是学校想要的人。如果你只羡慕学校的氛围,你该知道,校园之大,你可能也会找不到属于你的磁场。学生的天空之大,不该是被学校名字所困住的。这些学生的生活高度不是由考试成绩堆积成的,他们的成就也不是学校名字给他们的。反而,学校名字是他们带来的。处处学习,处处为家,处处展现坚忍,聪慧,领导能力。这是学校想要教给他们的。学生食堂是一个不是图书馆的图书馆,经常可以看到学生在用餐时,讨论作业,讨论工作,讨论申研,创业等。这里的气氛确实很严肃,上面有提到学校管理问题的。我就在这里简单说下。国内的高校我并不是特别了解,但是据我所知,政治,行政权力,对于治校的干涉还是存在的。我想说说行政在美国高校意味着什么。行政administrative staff说白了就是为学校师生提供方便的职位,学生有任何生活,学习上的问题,都可以找行政解决,比如国际学生的签证,学生的转学,交换,休学,退课等等。这里的行政部门没有权力干涉你任何决定,只要你确定你想做,并不违反学校的规章准则即可。我有朋友来国外交换,回国转换学分的时候被卡,在这里,行政,教务,没有权力做这样的决定,如果教授同意你这门课可以转学分,你就可以转,如果教授不同意,那就不可以。有关学术方面的问题,教授是有很大权力的。在哈佛,行政人员不仅不会干涉学生的学习生活,他们还有责任建设一个有活力,健康,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学生有问题,行政人员会主动出面解决。比如前不久,有两位访问学生在回家的路上被歹徒袭击了(访问学生按理是要在校外找房子,不能住在学校里),学校知道了这件事情,不仅帮他们破例搬进学校宿舍,还为他们交了之前租房地方的违约金。这里,bureaucracy, administrative staff都是为提供方便,安全,而存在,为学校日常生活的顺利进行而存在。再说说哈佛学生的理想。22%-26%的毕业生去了投行,咨询,14%去了法学院,这个数字在各常青藤盟校都是比较正常的。对于聪明优秀的学生来说,接受了优秀的高等教育,跻身投行和咨询这类竞争激烈的行业,对他们来说,反而是很简单,方便的决定。曾参加过几次创业研讨会,有一个Venture for America的老总提到,他担忧,这个世界上享受着最好资源的学生,竟然大部分都去了行业规范都已经很明确,回报可观的领域,他认为,这些学生应该有义务去创造就业,而不是为自己就业。我个人的观点也是如此。比如耶鲁的求职中心,10份工作有7份是去投行咨询的,优秀选择范围竟然如此狭窄,是我个人比较担忧的问题。当然,很多人也是抱着,先去这些行业摸爬滚打两年,再出来创业的想法。所以,在哈佛这类学校,为学生提供创业启动资金,mentorship 的合作公司,机构,非常多。哈佛确实功利,但功利的表现和国内高校不一样。学生每一步都会认真计划,贯彻执行。这里,人们功利,但不浮躁。
我觉得主要差距在:一是国内的绝大部分学生和学生家长把大学当成一个职业培训学校, 而不是当成求知的地方; 美国的大学, 尤其是优秀的大学, 还是有一定比例的学生是有很强的求知欲望的,这个欲望比较单纯,和物质需求是脱钩的。在美国读研究生的时候这样的学生见了不少。我在做博士论文的时候,数据多, 运算慢, 而另外一个美国同学听到这个事情后, 跟他无关的课题,他自己居然就开始琢磨解决办法,后来给他琢磨出了一个办法,告诉了我,运算速度成倍地提高, 而他自己并没有从中得利。后来他毕业后去了一个清苦的研究机构, 完全因为兴趣。所以现在把职业教育和研究型大学教育区分开来, 让对求知有兴趣的学生去综合性研究大学,对职业兴趣更高的去职业性培训大学, 很有必要.二是国内的绝大部分教授把大学的职位只当成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 没有研究的传统和热情,没有激发学生思维和探索的热情和方法;而美国优秀的大学,对研究和引导学生充满了热情的书呆子教授,也是有一定比例的。两个例子说明我是如何从国外导师的帮助下得到好处的, 这个好处不牵涉到金钱利益, 但终身受益:记得在读硕士生的时候,做一个独立课题,我那时已经要离开该专业和学校, 心里想的是如何混过必修学分。在国内没有经过训练, 本科毕业论文胡写一通也顺利通过, 对怎么做研究还有怎么写论文都很无知。 而课题的导师是个博士刚毕业的助理教授,不厌其烦地从写论文的ABC教我,如何搜集数据, 如何严谨地提出论点论据,写论文的规范是什么, 把我都给感动了,最后交的论文自己都满意得不得了,很有成就感。另一个例子, 读博士的时候的导师,也是个年轻人。她给我最大的帮助,不光是做研究, 还有如何展示研究成果。在一次做presentation前的准备中, 她听了以后, 推翻了我全部的presentation, 一张一张slide的指导如何用最直观易懂的办法展示自己的研究, 后来博士论文答辩的时候也做了同样的事情。这个帮助我终身受益。从此以后以后再也不怕presentation了,对后来的工作帮助尤其大。
大学只能在尊重知识,尊重传统,自由平等的地方才能存在。去过港大,感受很深,就你的问题,谈谈自己的想法。“办学理念有何不同?”,办学理念当然有很大区别,抄写一段话,“随着我国进入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历史进程,迫切需要中国大学能够培养出一大批厚德博学的高层次创新型杰出人才,这已成为贯彻和实现国家长期发展战略的关键之关键”,从这段话看出来,我们的大学基本还是一个“生产作坊”,即制造出政府需要的东西,而政府不需要,大学就不会制造,本质上,大学是政府的附属物,政府在则大学在,政府不在,则大学不在。中国大学的办学理念从来不会,也不可能是超越政治,超越阶级,超越国家,超越意识形态的去传播知识,传播文化。在我们的官方意识形态里面,一直有一个观点:人才,是可以通过某种手段“培养”出来的,手段之不同,则培养出来的人才也不同。在这种“培养”理念里面,预先设了一个前提,就是人的异化。跟种菜一样,农民要的是菜,而不是别的。西方一流大学办学理念,多种多样,归结起来,其实就是自由的传播知识,启发学生去思考,不预先设定目标,不刻意培养一国之政权的需要。所以西方大学是独立的,先有大学,而后有政府比比皆是。其二就是怎么治理学校。前面几位已经回答了,中国大学是官方治校,原因很清楚,既然大学乃政府之附属加工厂,则政府势必派出代表来管理。而西方一流大学一律施行“教授治校”,即学校由学校的教授组成一个委员会来管理学校,教授委员会乃学校之最高权力机构,一切事情都经由这个委员会来管理,校长基本就是一个CEO,委员会主席的权力比校长大得多。教授治校,保障了学校始终处于独立的品格,保障了学校一直处于一个尊重学术,尊重学校的人管理之下。中国大学,基本处于外行管理之中。看李开复回答有人询问他办学的事情,觉得和这个问题有关,粘贴如下:2003-4年,我得到一位爱国华侨支持,愿意捐赠20亿人民币,打造中国的“加州理工学院”,用美国运营方式(严格tenure体系,国际一流期刊,允许离职停薪创业,但是学校不办企业。。。),吸引国外最优秀学者和国内最优秀学生。先打造博士硕士班,在研究领域做出一番成就,再招收本科学生。(这个顺序的理由:先招博士生的目的是吸引一流师资,因为他们马上可以有博士生做研究。然后再用这批一流老师来吸引本科生)这个项目得到各个地方政府高度支持,都愿意赠予最好的地。国际知名学者也有一些有兴趣参与。在国内运营,我们也同意在设立党委书记,并在政治教育方面,做到和其他学校一般。但是,后来因为种种因素,决定放弃。不适合谈太多细节,但是碰到的主要几个问题是:相关部门无法破例,让一个这样的学校申请“博士点、硕士点”。(如果我没有记错,需要先从本科做起,14年后才有可能招收博士生)类似这样的问题,还有很多(例如校长国籍问题、是否参加高考等问题。。。)。一些本土顶尖高校和他们的成功校友反对这个计划。除了地方政府提供土地,没有别的援助。20亿只够前五年运营。那位爱国华侨愿意放弃命名权,并赠送命名权给配比出资者,但是依然没有找到其他捐赠者。这些挑战让我们感觉这件事情成功概率渺茫,于是就放弃了。然后我就寻找别的回国机会,后来就到了谷歌。其实,中国创立这样高校的黄金时期已经过去,甚至2003年都有点晚了,而应该在改革开放力度更强的时候,一方面可以给当时大批希望归国的青年教师提供机会,另一方面上面破例等问题更容易化解。因此,每当有人问我是否还抱着办学的希望,我的回答是:“不,因为历史机会已经过去,过去碰到的问题仍然无法化解。但是,从某些角度来看,创新工场也未尝不是一个黄埔军校,并且更能够利用我真正的价值。毕竟,我最有价值的经验是在三个顶尖科技公司,而非教育。”现在看到朱清时校长在南方科大碰到的种种阻挠,一方面庆幸自己当时放弃,另一方面也为中国教育的未来感叹。
很多人说了跟行政体制有关的原因,我从别的角度来说说吧。1.从根本上来讲,很多学生在学自己不喜欢的专业,这也是中国大学的通病之一,虽然北大、清华的学生可以学习的很好,但是本质上很多人不喜欢自己的专业,也对自己能不能再进入社会之后成为所谓“温拿”非常在乎,清华还好,理工科就业要比北大的人文学科容易多了。北大人文学科虽然全国领先,但还是有一些人文专业的学生因为就业压力太大(如哲学)想转专业,或者修CCER的经双,数量不在少数,对自己的专业没信心、没兴趣,学好了又如何?这也怨不得大学生,物价那么高,当然要往高薪行业去了。2.课程设置的问题,没用的课程,如政治课,浪费时间。北大的通选课,名义上是拓宽学生视野,但是由于学生本来专业课压力已经很大了,特别是理工科的同学,再去认真学其他领域的课程很困难,所以大部分北大的通选课很水,学生也基本上喜欢挑容易的、老师厚道的课选,这其实也是浪费时间。暂时就想到这两点在本科生阶段体现的比较突出的问题。最后吐个槽吧,虽然现在一些发达城市的高中生里最顶尖的已经在本科阶段去常青藤了,但全中国最优秀的本科生们还是集聚在那几所大学,这些学生很勤奋,读个大学比高三还累,每年很多优秀的学生都去了名校,牛人也很多。我有时候会YY,这些牛人在自己的专业和英语上的造诣有的超过了同龄的美国人,如果没有花大把的时间学英语,考GT,不知道会牛成什么样。中国的大学其实都有一样的问题,我说的两点在哪个大学都有。只是仅有的几个名校因为学生和老师的水平高,这些问题体现的不是那么严重,所以还能输出很多人才,但中国大学的本质已经决定了这些名校也会屈服于某些压力。现在的很多民众也许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他们还觉得北大、清华就该是如何如何,应该保留着民国遗风,这没什么,我也想北大清华发展快点。但是,一些人一出什么毛病马上上纲上线,说什么大学精神已死,北大已死。校长笑得夸张一点也会引来人身攻击。说实在话,中国这些名校的学术不自由么,我觉得其实基本上够自由了,特别是理工科这个问题就不难么突出了。而且研究的尺度也越来越大了。国内科研环境不好真的是因为所谓学术不够自由或者XX的束缚吗?在当下,有些问题完全可以再现行的体制内得到改进。中国大学是受着政治的约束,但是大学生逃课、沉迷网游,教授学术作假,抄袭论文是因为学术不自由,是因为有党支部管着吗?显然不是。政治的束缚,我不觉得是大学堕落的最根本原因。问题很多,实在难以下手。我一个回答也表达不清楚我所有的观点,如果有兴趣,可以继续讨论。
@珵cici 说得已经很好。我在北大读的是理科,电子系,从工作的角度来看,学了很多陈旧无用的课程(比如基础力学,热力学,光学,电磁学,数理方程,都算是专业课程)当然这么说会有争论,但在我看来,一方面功利性地只教授企业所需知识比如Java编程而不教汇编语言等底层计算机知识,这样不好,但设置一大堆目的是把所有人培养成教授的课程也不好。这是两个极端。还记得当时系里有很多人对这些授课内容都有质疑,排名系里前三的一位大牛解释说这些课程并非无用,可以培养锻炼科研思维云云。十年后回头看,我想他当时也是努力想说服自己罢了。虽然在北大上学的这些人都是通过高考前挑万选出来的,但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也无非是认真上课上自习,复习,逼着理解各种不喜欢的深奥晦涩的课程,考个高分弄个高GPA各奔前程而已。没有时间质疑。其实当前所有国家的教育体制都有问题。我们只是更恶劣一些而已,或者说恶劣得有些令人发指。TED上有一个视频 - “Ken Robinson says schools kill creativity” -
演讲幽默有趣发人深省。目前的教育体制&模式都受工业革命影响巨大,目的是为了快速为企业输送合格的受过专业技能的人才。因此这种教育模式也是流水线模式,忽略个体差别,从流水线上下来千人一面。而 Ken Robinson 觉得,良好的教育模式应该是农业模式,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重视个体差异,挖掘每个人的潜能。这样培育出来的人才才具有创造力。我个人比较同意这个观点。从这个意义上说,其实各国的教育制度都有问题,都还停留在流水线阶段。但差异在于,西方发达国家人口整体素质比较高,家长或社会以及学校能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农业模式的教育观点已经初具萌芽。从流水线上下来的产品也颇具个性。而且大部分人也会去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有兴趣,就更容易出成果。我想象中的教育的未来,北大清华或者哈佛耶鲁这些学校都将不复存在,或者说以另外一种形式存在,它们为网络课程提供内容,让千百万学子能够在家里通过网络选择自己喜欢的教育,每个孩子有自己的家庭老师提供答疑辅导。就像我所知道的欧洲现在的医疗一样,生病了先去找自己的家庭医生,或者是附近的小诊所。他们解决不了的疑难杂症就会推荐病人去大医院。教育完全可以走这样模式。因为无论什么时候,检验教育的都是市场,而不是学校本身。未来的企业将有自己的一套挑选人才的标准和机制。
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因为这个问题的回答被反复推到我的timeline上,这些答案论证详尽,见解精到,作者也都经历丰富,学识优良,令人深为赞叹。我有一些不一样的看法,借机说说。问题:国内一流大学(如清华、北大)与世界一流大学(如哈佛、耶鲁、斯坦福)的差距在哪?(办学理念有什么不同?人才培养模式有何差异?为什么很多国内一流大学的学生与世界一流水平差距甚远?)回答:没差距——如果不说国内一流大学做得更好的话。这个回答很多人肯定不接受。所以必须解释一下:首先,请抛却对当下现状的认知,把思绪拉远一点,比如退回到百万年前,回答这个问题: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教育的目的是传承知识、培养继承人。比如说有两个部落家庭,一个善于捕鱼,一个善于狩猎,他们要分别教育自己的下一代对应的技巧——也就是知识,从而让下一代能和上一代一样生存,如果能发展这些知识就更好不过了。再以中国文字承载的知识为例。商朝时,掌握文字的人是固定的史官,在家族中传承,兄终弟及,父死子替。到了周朝,文字教育在贵族阶层中传播,孔子虽然野出,但是也沾了点光。自孔子后,教育开始以私授的方式传播,平民也有了学习的机会,但是范围极窄。汉晋以后,知识以家族为中心,以学派为中心传播,不算广。汉代开始有了太学,这是国家级别的最高教育机构——或者说那个时候的大学。这是董仲舒的提议:“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随着科举兴起,教育的重心下沉并平均化到地方,但是最高教育机构依然形式性地存在:国子监、翰林院。教育从私学到公学的过程,也就让教育培养的继承人从家族延伸到了族群、国家。也就是说,太学或者翰林院出来的人,不管他们来自何方什么出身,他们接受的是国家的教育,要满足的是国家的需要。中国几千年来相对稳定,就是因为我们的教育体系保持了一贯的发展中的稳定。西方的教育体系长期不如中国。说长达一千年的中世纪是黑暗的,就黑暗在整个民众是在宗教洗脑中度过的,读写技能仅在教会中传习,而民众遍地都是文盲,作为虔诚的基督徒死去却终生没看过圣经。西方的大学或说起源于博洛尼亚,那是类似行业工会的存在,不值一提。然后教会也插了一脚,成立教会大学,培养神职人员,这才是西方大学的主流,诸如牛津、剑桥都是这个源头,美国哈佛、耶鲁也一样。教会大学有学术自由么?别开玩笑了。所谓学术自由、大学自治这些理念,是晚近到19世纪才在柏林大学出现的。西方大学的目的是什么?不管大学处于什么时期和阶段,有什么理念,培养继承人这个核心使命从来不会变!只是随着社会的变化和发展,大学也会变化和发展,然后培养出来的继承人不太一样而已。看看中国这二十年的领导层。可以预期,中国一流大学对于中国各行各业领导层的占据是不可动摇的。再看美帝,也差不多:区别是富家子弟如肯尼迪、布什刷藤校的本科;平民子弟如克林顿、奥巴马刷藤校的研究生。既然是一流高校,就要承担为国家和社会输送一流人才的任务。反过来,能输送一流人才才能称得上是一流高校。所以,既然是各自国家的一流高校,那么他们的核心任务完成得就没区别。由于中国是国立高校,有高考这条线,所以中国的教育平均化做得比西方好多了。如果算上这个因素,中国高校做得更好。事实上,如果提问的人,只保留主问题,问大学本身的差距,是可以说出很多的。而他补充的三个小问题(办学理念有什么不同?人才培养模式有何差异?为什么很多国内一流大学的学生与世界一流水平差距甚远?),似乎才是重点,回答都必须是:没区别,没差距!那么国内一流大学和世纪一流大学有差距么?当然有差距。这部分大家说得很多,在不同的回答里,分门别类,精彩异常,我就不再补充了。再拉杂扯点别的,这些差距可以弥补么?如何弥补?我觉得是可以弥补,顺其自然弥补就好了。大家都是中国人,都是中国教育培养出来的人,(很多本科就出国的,不敢说都是中国高校培养出来的)首先是要有信心么~信心不能瞎扯,必须建立在自己坚定的认知上的。宏观认知是天下大势,中国崛起又不是神话,是现实啊。微观认知是自我评价,你比外国人蠢么?就算这辈子赶不上,现在都睁眼看世界,你儿子还比外国人蠢么?教育这东西是系统工程,单纯说教育要怎么做,高校要怎么做是没用的,必须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特别是经济条件,都好了,才会慢慢反馈到教育上。而且事物总是渐进演化的,今天这个人大提案,明天那个校长喊话,今天图书馆多买100本书,明天再建个实验室,一点点,一滴滴,三五十年之后,也许我们会看到完全不一样的东西。不妨拭目以待。
看到这个问题,忍不住出来泼点冷水。别人说过的我都不说了,说点不同的看法。我个人(强调一下纯属个人看法)非常不欣赏美国的教育,包括很多名校。我最不喜欢拿美国和中国比,但题主问到“差距”,所以如果不做个比较的话便答非所问了,我只能说,如果你们认为中国的高等教育浮躁而功利,那美国的高等教育一样非常功利,而且越来越功利,“差距”就在于,他们的功利并不“急功近利”,并且懂得如何合理地将这种功利做到最大化。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个“差距”确实非常大。我不敢称自己是学者,但是作为目前还暂时混迹在人文学术圈的一份子,每时每刻都在看到越来越多的人文项目在美国大学中销声匿迹,为计算机让步,为商学院让步,为法学院让步。在大学预算收紧的时候,人文科系从来都是首当其冲的牺牲品,这些其实和国内大学不无相似之处。我不是说不应该扩大这些实用学科的研究,这些是推进社会进步的动力。我也不是说从事这些学科就是功利,丝毫没有这个意思,我知道很多人是出于喜好与追求,这简直再好不过。我只是不欣赏(嗯,只是不欣赏而已,这事没有对错之分)出于功利目的而选择学习方向,更不欣赏高校出于功利目的而以牺牲其他学科的代价来着重发展某一学科,这种行为本身就是对学生的一种引导。很多人说这个社会就是这样,大学也要适应社会。我不这么认为,大学就是改变社会的力量,不仅是技术上,更应该是精神上。不管这个社会多么浑浊,大学都应该是我们能找到最后一块净土的地方,如果大学都不走在社会的前面,那么我们还能靠谁?在这一点上,无论是中国的一流大学,还是美国的世界名校,都不能让我“欣赏”。每当我看到人文学科的危机,都不免很遗憾,因为在我看来,这些才是使“高等教育”不同于“职业教育”的地方。我们上大学,不仅仅是为了将来能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而已。网上流行的一些美国高校的公开课,确实有很多很火的人文类课程,我其实很欣赏这些课程所做出的尝试,他们努力将一些本来有些枯燥艰深的内容变得浅显并且接近生活,这也是这些顶级牛校以及他们的大师级学者让我钦佩的地方。(你看,该夸的地方我还是不吝赞美之词的)但即使这样仍然不能掩盖越来越多的原本以完整体系存在的人文项目在北美众多大学中被缩减的事实。而人文学科的缩减,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学生不愿意学。在美国上过大学的都知道,美国大学是全校范围内选课的,也就是说不管你是什么专业,都可以随便选课,选一门课就交一门课的学费。人文教育和其他学科一样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而越来越多的学生认为他们花大量时间学习的很多人文类课程“没有用”,于是就不选了,这就是我说的“出于功利目的”而非出于内心喜好而选择学习方向。招不到学生最后自然就只能缩减项目了。我无法不把这个现象视为教育导致的结果。兰小欢在《一转念》这本书里说到专制政府“洗脑”的一个方法就是“降低文科教师的工资,减少文科专业的经济收益,进而贬低全社会对文科的看法。[...] 人文教育薄弱,理工科独大,那教育永远都是死气沉沉,根本谈不上培养科学精神,更谈不上‘塑造人的灵魂’,只能用来塑造幽灵和鬼魂。”当然他说的不是美国,很明显他想说的“专制”是哪里的“专制”。我不谈政治,我也不认为人文教育的影响真能像他说的严重到如此地步。我只是想说,从这种意义上来看,美国大学人文教育的集体衰退,是不是也是一种“专制洗脑”的结果呢?只不过他们受到的是现代资本主义社会里实用价值和经济效益至上这种教育理念的“洗脑”,而这种“洗脑”似乎更容易根深蒂固。那篇文章里还提到“这类真正塑造灵魂的学科能在西方大学里兴盛”,可惜的是在美国的很多高校中,这些学科如今很多都江河日下了,当然依然还是比中国要“兴盛”(我实在是很讨厌比较)。不过让人感到庆幸的是,这种“兴盛”的确在很多“西方大学”里依旧存在。我还记得在柏林的时候,有一次来了我们文学图书馆,然后因为我要找一本书,我们就一起去了大学的总图书馆。后来他就说,(当时我们所在的所学校)果然重视文科,文科图书馆比学校图书馆还大。我想,这也是一种“差距”吧。我知道我想法比较偏激,我本身就是个挺偏激的人。我也知道世界名校之所以成为世界名校,确实有很多令人称道值得学习的地方,这些很多人在这里都有说到。我把我的想法里一部分“偏激”的东西拿出来和大家讨论,只是为了提供一个不同的视角。毕竟任何东西都有它的不足,当谈到“顶尖名校”的时候,所有人都对它们赞不绝口,我就出来泼点冷水好了。
差不差我不知道,但是B格太低基本GPA没有90很难上国外一流大学,但是GPA有85留清华读研甚至读博就不难。
从北美方面补充cici的几点和自己的一些想法:历史上的清北有他的辉煌,但是历史上的清北也因为战争,文革被摧毁打击至岌岌可危。相比之下,不论是英国还是美国的学校,历史遗留问题的影响在他们的高等教育面前都是微乎其微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文革的危害延续到现在便是大师的断层。硕果仅存的学术界代表性人物已经垂垂老矣,青壮一代又尚未成气候,这中间的断层只能靠时间来弥补。以美国来说,不管是人口,资源积累,平均教育水平还是整体生活压力,各个方面都有着太多先天优势。破而后立,我们还没有资本和他们拼资金投入,拼师生比例,甚至是拼学术风气。不能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中华民族教育文化的发展延续千年到现在,从“学而优则仕”到“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再到现在的金融经济热,期间存在质的转变。延续千年的对人才的衡量标准里“科技”也就是“格物”从未像现在一样置于首位。简单来说,我们这几十年来被迫在试图适应一种新的游戏规则,并试图在保留自身文化的同时吸纳,融合。意识形态的转变是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并没有优劣之分。学以致用和学以致知本来就是一体两面,美国大学同样有liberal art(注重学习是为了掌握真理)和application&engineering(注重学习是为了应用和实践)的分歧和角力,两者相持不下,各有千秋。另:网络言论≠民意≠所有人的言论≠表现出来的现状≠事实情况≠根本原因
好大的问题,得好多砸好多phd才能说有点眉目的世界级课题啊。其实吧,差距没有那么大,但是呢,差距其实比能想象的大太多了。先说差距没有那么大吧。从硬件来讲,所谓的实验室条件,论文啊,引用啊,就算加上毕业生创业啊之类的,清华北大在未来的20-30年里面,乐观的估计,会和那些顶级学校处在同一个水平上。举个化学的例子,top100的化学家里面,出身国内的至少有5个人,清华北大砸50个亿,一人10个亿全部挖过来,马上清华北大的化学系就是全球top10。按照985的投资力度加上社会各界的捐助,砸钱也能把top2砸成世界顶级。再说关键的吧,差距其实比想象的大多了。清华北大无法塑造这个国家,没有能力为这个国家的发展提供稳定的,持续的动力,没有能力在风雨飘摇的时代里面坚守大学应该持有的价值。这个差距恐怕不是几十年能搞定的。刘道玉那封给清华的公开信里面说道,大学是给永恒一个承诺。到目前来看,清华北大都没有办法给中国一个承诺,因为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两个学校在中国需要他们做选择和坚守的时候,他们都毫不犹豫的背叛了那个关于永恒的承诺。这是清北和欧美名校最大的差距,其实,这也是东京大学不是世界级名校的最根本的原因,服务于政治,而非普世价值。哪怕没有那么多所谓的高质量论文,只要一个学校能够长期的坚守自己的价值,都会慢慢地赢得世界性的声誉的,这显然不是投钱,短期可以完成的,钱甚至在这个过程里面会起反作用。
楼上的都经典了个人还有点补充!这个你得看看中国大学的发展历史.......中国教育最开始毁在了毛泽东的手里!应该是在1952年的时候,毛泽东提出把大学“细分化”“专业化”,农业系独立出来做农业大学,石油系独立出来做石油大学,航空系独立出来做航空大学,师范教育独立出去做师范大学....理工科独立出去做理工大学.....历经发展,到1949年成都解放前夕,四川大学共有文、理、法、工、农、师范6个学院,中文、历史、英文、法律、政治、经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航空工程、土木水利工程、电机工程、机械工程、化学工程、农业、园艺、植物病虫害、蚕桑、农业经济、农业化学、森林、畜牧兽医、教育等25个系,10余个专修科,文科、理科两个研究所。共有教职工981人,其中专任教授113人,副教授53人,讲师79人;在校研究生、本专科生合计5057人,占全省大学生数的三分之二,是当时国内规模最大的高等学校。 院系大调整中的情况
望江秋韵  50年代院系调整前,四川大学拥有六大学院(文、理、法、工、农、师范),共几十大学科。在50年代的院系调整中,四川大学定位为文理综合大学,保留和加强文理学科,其余学科全部调出,四川大学院系调整情况如下:   1)、四川大学航空系,与清华航空系,北京工业学院航空系,共同组建成立北京航空学院。(当时国内高校唯一一架研习飞机,现世界仅存2架的“黑寡妇”,1952年随四川大学航空工程系一并划归北京航空学院)   2)、四川大学土建铁道专业调往参与组建中南土建学院,后中南土建学院分化为长沙铁道学院和湖南工学院,分别为现中南和湖大的渊源之一。   3)、四川大学化工、农产等系与兄弟院校组建四川化工学院,是新中国最早的两所化工专业高校之一。   4)、四川大学工学院剩余部分独立,以其为主体组建成都工学院,成为当时全国八大主要工学院之一。    5)、成都工学院与四川化工学院合并,仍名成都工学院。成都工学院发展为后来的中科院、国家教委(即今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成都科技大学。在与四川大学重新合并之前,成都科技大学的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后流动站、科研经费等重要指标,均雄踞当时的西南地区所有高校第1位。    6)、四川大学政法学院师生400余人调往重庆,与重庆大学法学院共同组建西南政法学院,即后来的西南政法大学。   7)、四川大学农学院园艺、植物病虫害、蚕桑、农化四个系的教师26人,学生165人于1952年调整到西南农学院。调出的教授、副教授,有侯光炯、李驹、张文湘、李隆术、刘佩英、刘明钊,赵烈、王道容等。并从西南农学院、云大农学院等调入小部分师生。西南农学院后为西南农业大学,现并入西南大学。80年代初重庆高校共有3个首批博士点,其中之一是西农土壤学博士点,领军人物就是当时从川大调过去的侯光炯院士。   8)、四川大学农学院剩余部分,独立建院,全迁雅安,成立四川农学院,后为211院校------四川农大。彭家元、曾省、程复新、李荫桢、张松荫、佘耀彤、陈之长、刘运筹、王善佺、陈朝玉,杨允奎,杨凤、杨志农、周开达、颜济、夏定友、荣廷昭、郭万柱等川农的顶梁柱级知名教授,基本都可追源至川大农学院时期。人才济济的川大农学院时期为后来的四川农大在国家科技奖励等科研学术上取得优异成绩提供了强大的人才资源。   9)、四川大学师范学院本科部分调往西南师范学院,现并入西南大学,西南师范学院的主要优势学科教育学科和心理学科的知名开创性的大师级人物,大多都来自当时的实力雄厚的四川大学师范学院,如普施泽、张敷荣 、叶麟、何其恺、张增杰等。   10)、四川大学师范学院专科部分调往当时的四川师院,后该校又分化为四川师院(今川师大)和南充师专(后为南充师院/四川师院/西华师大)。先后担任四川大学教育系主任及教务长的国内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的刘绍禹教授(创建当时西南地区唯一的心理实验室),于50年代调任四川师院院长。   11)、四川大学地质系调往重庆大学,而后重庆大学地质系全部调出,参与组建成都地质学院,即成都理工大学。   12)、四川大学地理系,与浙大地理组,金陵女子大学地理系共同调入南京大学地理系。   13)、四川大学经济系的彭迪先教授受西南局之委派做为四川财经学院筹建小组主任,领导创办了四川财经学院(之后又调回了川大),1951年10月,刘诗白,柴咏,何高著,高成庄,罗经先,税显光和归润章等一批教授随彭迪先教授从四川大学来到了光华园,协助创建四川财经学院(即今西南财经大学),年,四川财经学院由当时西南地区17所学校的财经系科合并成立。   此外,等等,还有一些个别系科从川大调往其他高校、科研院所、社科院所等科研机构。一些本应加强和保留的文理科,也有不同程度的学科和师资外调。   至此,川大自身只剩下了文、理两大学科,并接收来自重庆大学和华西大学的文理学科,遂从综合型大学转变为文理科综合大学,归教育部直属。
大家可能觉得产品细分化是趋势...也可能觉得学校细分化有助于人才的培养,其实不然,人才的培养是一个整体性的东西!就拿现在的管理学院来说....一个管理要分财务管理.........等很多细分化。这样培养出来的人只能是匠人!就像我们的师范学院要学的班级管理.....等!而个人觉得你会班级管理却没得管理意识,行为管理意识...那你会的班级管理只是一种标准的流程.......试问,拿一种标准的管理化来管理人这个特殊的群体怎么可能发现人才,培养人才...............随着大学细分化,高考出现......家长也在改变...(不断恶性循环)慢慢的就变成了我们现在的社会!所以,你不能单怪大学,现在教育如此了!再加上政府介入.....大家也知道“垄断”的危害...........所以才形成了这种差距!
宏观的楼上已经说了很多了,我们看一点直观的吧。Yale的宣传片,估计很多人都看过,Why I Choose Yale 一群学生自编自导自演,从头到尾都是在说Yale可以带给学生什么再看看北大的官方宣传片 好一部旅游风光片,一共7分钟不到,片头还浓墨重彩地介绍了一通北京……
之前写过一些爱丁堡大学与浙江大学的比较,主要是针对校友会的情况,直接贴上来,权且当成一个侧面跟诸位共同讨论。这里写的只是我看到的听到的,不一定具有完全的代表性,或者说,它可能仅仅代表爱丁堡大学与浙江大学的差别。早上查看邮件时读到爱大External Engagement部门给校友发来的一封信,里面除了最后提到募捐之外,主要介绍了一些校友可以参与的课程和培训项目,还提及了各地举办校友活动的计划和一些学校建设相关的新闻。对于校友来说,多数课程都是免费提供,但后续是否会号召捐款就是另外的事情了。信中特意提到了一项远程培训的内容,是关于全球环境和生态系统评估管理的(‘Global Environment’ and ‘Ecosystems Values and Management’),可惜到9月份时,我估计也跳出这个圈儿了,不然报名听听肯定也会有所收获。当然,不知道我现在这种身份算不算严格意义的校友,剃头挑子一头热的事儿还是很让人郁闷的。于是我忍不住手贱查了一下“亲”母校浙大校友会的活动。对于像我这样一个对母校的行径从来不吝冷嘲热讽之辞的校友来说,常常一不小心就会“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而且我没有矫情到介意其他学校的人批评浙大,反正国内现行教育体制之下,有几只好鸟机器猫掰着手指头都能数明白。在爱大交流的时候,我就曾想着好好对比一样英国的大学和国内的大学,或者哪怕就是对比爱大和浙大也算对于此次交流有个交待。也许有人会对这样的比较呲之以鼻,毕竟前者的世界排名在前三十,后者能勉强挤进前三百都要感天谢地感谢组委会。但我还是想比较一下,看看真正的差距在哪里,有多少,哪怕是从一个非从事教育行业的普通学生的视角去发现。这种探索不但来源于个人对高等教育乃至一切教育本身的关注,更源于我很喜欢浙大并很以在浙大读过书为荣。尽管那四年的生活让我乡音尽改,但那四年的生活还是让我很有归属感。哪怕潘前校长那番“你们要成为Leaders of Tomorrow”的话是说给竺可桢学院的学生听的。言归正传,找到浙大校友会的网站,浏览了一下活动内容,赫然发现里面几乎全是聚餐、打球、联欢、游玩。除了个别读书会的活动之外,没有发现任何官方组织课程培训一类,更别提是否免费了。当我一条一条活动内容读下去之后,突然有所觉醒。爱大和浙大校友活动内容的不同,恰好也一定程度地反映了两国教育方式或者处世方式的不同。英国人(甚至广义的西方人)重视个人的发展,东方人重视人际关系的维系。无论是聚餐、打球、联欢、游玩,还是知识分享类的读书会活动,主要目的未必是吃饭、锻炼、娱乐或学习本身,更多的是为了在活动中与他人建立联系,进而为未来个人在事业或其他方面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助力。反观英国人,他们也有“聚餐、打球、联欢、游玩,乃至读书会”一类的活动,但这种活动却很少以学校官方的方式来进行。董仲舒的归董仲舒,东方朔的归东方朔。说完校友会的活动,想起来前两天在校内(人人网)上遇到位还在爱大读书的学生,她说今年也要开始找工作了,得常跑跑学校的Careers Service部门。我还在爱大时就有读硕的朋友说起过,那里对学生的就业帮助很仔细很全面,修改简历提供就业指导等等一应俱全。网上那位同学还说到,爱大对校友的就业指导可以延续到毕业两年之内。这恐怕是国内绝大多数高校做不到也不会想去做的,特意查询了一下之后发现,浙大也没有这类的帮助。但这一切背后的原因众多,我只想到一点,就是学校运转所需的资金来源决定了服务去向。欧美许多学校靠校友资助捐款来获取大量的资金,用于校舍修葺一类的硬件维护及教职人员薪金一类的软件维护。而放眼国内,校友资助这一方式并未完善,高校发展的重头主要来自国家或地方政府的财政补贴和项目资助。尽管这种补贴和资助最根本的来源是纳税人,但通过国家机器倒手之后,恐怕也没有哪个学校会在意这钱的到底是来自于工人还是商人。半个多世纪以来的驯化,让国内高校忽视了谁是真正的资助者,跟他们讲“拿人钱财与人消灾”都是对牛弹琴。那些拿着国家财政补贴还要搞地域鄙视的高校,恐怕更不想理会这些是非。作为一个才毕业不久的小校友,从不敢提什么“希望”,但如果有机会让母校“知耻”的话,我相信她也有可能“而后勇”。共勉吧。
为嘛不给多点时间呢? 所有的值钱重要的东西都需要慢慢沉淀的。理念,文化,管理,设备,课程……哪一样东西是可以一蹴而就? 那些是几百年发展未见中断的名校,连垃圾桶的摆放都经过几百年的考验。我们恢复高考才多少年?这就是差距。前人沉淀下来,可供后人继承的东西还不够多。
很可悲,上述解释都没有戳中要害。区别在于:中国教育部北京第一分校、中国教育部北京第二分校、美国私立大学。中国公立大学均为教育部分校,为得到教育部认可,从教育部拿钱,为满足教育部的行政管理而设定的。这样的大学不可能独立,只能在奶娘的怀抱下撒撒娇。美国是州办教育或者私立学校,为培养人才、保留发展地方文化而办教育,不是为夺得教育部的欢心。比如八十年代刘道玉先生在武大的改革,最后的结局还是先生离职。教育部的意思是,你不按照我的套路走,我不会给你职位,也不会给你钱的。亦可参考该问题的答案。
补充LS的一句,中国高校除了有属于教育部的,貌似还有属于工信部的,这就是为什么北邮在通信届那么厉害却既不是985也不是211.个人认为,差别最大的地方还是在于师资力量吧(只了解工科情况)。且不说哈佛耶鲁这种顶级名校,全美排名还不错的学校里面,很多老师都是毕业于MIT, UIUC, UCB,UT-AUSTIN等等这种工科牛校,他们的眼界、水平基本都比清北的教授们要高。再者,我觉得国内的高等教育底蕴和历史比不上美国也是大背景,看一看大家研究的方向哪个先进哪个落后就知道了。为什么研究生考试一定要考英语?为什么大家一定要学英语?以前我也觉得无聊,这些都是个人的权利和自由不应该强迫。可是事实是,当你一旦涉及科研,老师让你去看的都是外国文献、研究国外的老师们做到哪个程度了。这个,也侧面反映了科研实力上不可否认的差距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清华和北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