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对待中国高等教育信息网的教育?

怎么看待我们中国的教育 应试教育怎么样_百度知道
怎么看待我们中国的教育 应试教育怎么样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1、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是否构成对立面???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构成对立面,并不意味着考试和素质教育构成对立面。王策三先生就是在这一点上有所混淆,根据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竞争,离不开考试,素质教育也不能不考虑学生的应试,因此才得出“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不构成对立面”的结论。但事实上我们反对应试教育,并非反对考试这种手段,而是反对把本来是手段的东西作为目的,进而使整个教育的发展方向都受到扭曲。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们的目的不同:前者单纯地以通过考试,在考试竞争中成为优胜者为根本的、唯一的目的;后者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完整的人为终极目标。应试教育思想发展到极端,就会导致考试分数成为师生为之努力的唯一目标,一切教育实践都只为提高分数以在考试中胜出。就目前的考试形式而言,它还只是一种通过相对单一的量化指标来考察学生的发展水平的手段,由于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相对于情感、意志、态度、价值观等人格因素而言更容易用量化指标来考察,实际上就成为考试的唯一内容,因此知识教育才成为应试教育的核心。但这种前提下的知识教育从本质上说忽略知识本身的存在意义和存在价值,它将学生看作装知识的容器,教师的任务就是尽可能高效率地向这个容器灌输一切考试涉及的知识,“考什么教什么”、“怎么考怎么教”这些典型的思维模式足以说明这种知识教育的畸形发展。在这样极端狭隘功利的思想观念指导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怎能是一个“全面发展的完整的人”?应试教育非但培养不出素质教育所追求的理想的人,而且从根本意义上阻碍着这样的人的产生,因此,它与素质教育无法不形成尖锐的矛盾对立。??应该指出,与“素质教育”不同的是,所谓“应试教育”并不是对教育目的、教育价值、教育功能进行理性思辨的产物,也不是通过国家意志和政府机关自上而下公开推行的官方教育指导思想,本质上说,它是功利主义横行于教育领域导致的弊端的集中体现,是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实践中迫于各方面的功利考虑而逐渐自发形成的一种实用指导思想。“素质教育”则体现了一种比较抽象的,理想化的教育理念,带有更多形而上的因素。从理性与良知的角度出发,很少有老师不赞成“素质教育”、不反对“应试教育”,但是落实到行动上,可能还是会“应试”优先“素质”其后。就这一点而言,“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矛盾,其实也是现实的教育与理想的教育的矛盾,是实践中的功利主义与观念上的理想主义的矛盾。????2、知识教育是否与素质教育构成对立面???真正的素质教育自然包括知识教育。只有应试教育下的那种畸形发展的知识教育才与素质教育构成对立面。提倡素质教育,意味着提高原本被应试教育忽视的德育、体育、劳育、美育的地位,但这是否就意味着智育必定受到轻视呢?不一定。因为这几个方面的教育并非截然分明,事实上完全可以做到彼此渗透——只有“应试教育”的思维模式才会把它们分得那么界限明确。
建议你应试的同时,多学点别的有用的``
不愿意服从,但我已经来不及了
其他类似问题
应试教育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张培强(潍坊市经济学校 山东 潍坊 262200)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对现实的教育体制、教育观念、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等均会产生深刻的影响。要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对现实教育的影响,把握其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积极策划有针对性的教育改革对策。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现实教育 影响&&
&&&&&&& 中华文明五千年来一脉相承,经过历史的涤荡与沉积,铸就了博大精深的文化。在这种丰厚的文化滋养环境中,孕育了中国人独特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在这种文化的传承过程中,由于文化所固有的稳定性,无论是适应现代社会的文化特质还是不适应现代社会的文化特质,都深入到人们的思想内核中,指导着人们的行动,挥之不去,比如传统的价值取向、宗教信仰、伦理道德、行为规范、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和知识体系等。正确看待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对教育的影响,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既不能全盘肯定,也不能全盘否定,要通过分析、鉴别、取舍和改造,在教育的过程中,消除其不利影响,发扬其有利因素。
&&&&&&& 一、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对现实教育是一把两刃剑,它的影响具有鲜明的两重性。
&&&&&&& 传统文化是教育的重要工具,也是重要的教育材料。对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而言,可谓是精华与糟粕并存。北京故宫既可以让人体会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又可以让人联想到统治阶级生活的奢侈豪华,从不同的角度教育学生,可以得到截然相反的两种结果。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对教育的影响,一方面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特别是传统文化中的优良部分,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增强民族自信心的基石, 是构建良好民族心理的基础,是提升国家综合实力的精神资源,是促进世界走向大融合的重要思想源泉。但另一方面,传统文化对现实教育的消极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例如,传统文化中的价值取向问题,中国人的价值取向一直是追求同一,思维模式倾向于聚合。这有利于中国大一统的稳定社会局势的形成,但同时也成为除旧立新的严重障碍。这种价值取向表现在教育上,长期集中统一的管理体制所造成的素质教育的改革异常艰难,课程的整齐划一,使得地方和学校没有自主决策和选择的权力,也就根本没有灵活性和特色可言,更谈不上对学生个性的尊重。可以说,这种整齐划一的管理方式导致了教育的僵化和封闭,造成培养出来的学生千人一面,缺乏创新的意识与能力。我们看看下面的例子:
&&&&&&& 【这5分该不该丢】
&&&&&&& 小儿在一次语文测验中丢了5分。
试题是这样的:把每组词连成句子,写下来,再加标点。给的词是:发明、蒸汽机、瓦特、是、的。小儿的答案是:&是瓦特发明的蒸汽机。&尽管语句通顺,也符合要求,而且是个正确的强调句式,但小儿没得一分,理由是和标准答案不符。原来上面的标准答案是:&蒸汽机是瓦特发明的&或&瓦特是发明蒸汽机的&。
&&&&&&& 类似的例子在我国的教育当中比比皆是。在课堂上,很多教师的教育过程就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惯有的思维和教育模式:教师是课堂的主宰,教师的意见是判断是非的标准,而学生只不过是教师思想的忠实接纳者。学生必须与教师的思路保持一致,学生回答的必须是教师想要的答案,一切都发生得顺其自然、理所应当。这样新生一代的想象力、创造力和独立人格都会受到严重削弱,与现代知识经济的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显然是对立的。
&&&&&&& 二、在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对现实教育影响的基础上,注意积极吸收其他民族文明的优秀成果。
&&&&&&& 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发展和道德进步,除了要注意继承和弘扬本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之处,还必须积极吸收其他民族文明的优秀成果。人类文化和文明发展进步的过程表明,一种文化通过与异质文化的交流和碰撞、冲突和融合,是保持其生命力、实现自我更新和发展的重要机制,是文化演进发展的一种规律性的现象。当今任何民族或国家的文明发展和道德进步都不可能不受到其他民族或国家的文化或道德文明成果的影响。我们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对现实教育的影响,也要认识到其他民族文化对教育的影响,从中汲取有益的东西。例如:
&&&&&&& 【同一类的漫画引出的不同的结果】
&&&&&&& 2002年河北省永年县的一名学生答写高考数学试卷时,在卷面上偷偷画了一个人头,并在旁边写着&看,这个丑陋的人就是我的数学教师&。因此,其数学分数被阅卷老师扣掉了30分,并得到了阅卷委员的一致同意。
&&&&&&& 2000年美国迈阿密的一所中学,学生阿瑟答完数学试卷后,在卷子上画了个肥胖的数学老师的画像。数学老师在批完了卷子之后,用红色的铅笔把画像上那肥胖的身躯改成了肌肉发达的样子,然后写上:&这样看上去更美一些。&过了几天,阿瑟送给数学老师一些关于如何减肥与锻炼的简报。
&&&&&&& 这是发生在中、美两国的真实故事。情节相似,但结果却完全不同。从表面上看,这是老师对学生行为容忍程度的问题,但深层次却隐含着传统价值观、教育观和思维方式对人们价值判断和行为方式的巨大制约。中国历来具有重权威的价值取向,在学校中崇尚&师道尊严&,自然难以容忍学生的&越轨&行为;而美国人崇尚民主,在学校中倡导&平等&的师生关系,更容易把学生的&恶作剧&理解为&幽默&。两种文化背景,两种处理方式,收到的教育效果自然是相差迥异的。
&&&&&&& 在实施具体的教育改革时,我们不仅要考虑传统文化可能带来的积极影响,还要考虑传统文化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采取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减小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弘扬传统文化的积极影响,以保证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站长推荐
&&期刊推荐
&&原创来稿文章
&&网络读者服务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邮件地址:
写信给编辑
您的邮件地址:如何看待中国教育“大”与“强”的关系,怎样求解“钱学森之问” 政治问题
如何看待中国教育“大”与“强”的关系,怎样求解“钱学森之问” 政治问题 100
不区分大小写匿名
大是学校多,强的话就不要说了,只有行政控制能力强
哥哥哥哥哥哥哥哥哥哥哥哥
我国的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已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但是要使我国教育赶上发达国家实现科教兴国伟大战略目标就要改变办学模式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人才的模式办学推进教育创新教育才能做强如变应试教育为学生素质教育和学生能力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敢于质疑勇于实践敢为人先等等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电影电视领域专家高考地方站&&自命题:
&&&&&&&统一命题:
试题搜索:
分数线搜索:
高校专业搜索:
作文搜索:
院校搜索:
高考信息查询:
中国教育,如何应对海外留学潮?
日07:16&&来源:
E-mail推荐:&&
  刷新刻板化的应试模式,提升教育人本化、成才特色化、课程自主化的国际品质,重塑文化博弈时代“教育中国”的清新形象,不仅化解“生源流失”的种种窘迫和危机,而且在未来全球教育市场的再分配中赢得属于自己的尊严、高贵和应有经济回报。
  912万人参与的本年度高考,弃考人数竟达百万。这种弃考弃读现象,新世纪以来持续不断,名校“尖子生”、“特长生”和“高考状元”们更是受海外学府诸多吸引而赴境外就读。
  就社会外部生态而言,清醒的考生已经自觉认识到本土高等教育正在失去帮助自己凭借高考的渠道而改变社会角色、进入上层社会的传统功能,高考对改变人生命运的“里程碑意义”日渐淡化。就教育自身品质而言,应试导向支配下的教育导致多数学子难于体验作为独特生命个体那种长智的乐趣和探险的惊喜,更难享受思维展示的豪迈和才情挥洒的满足;而围墙内神圣的大学也愈来愈趋向世俗化,日渐失去昔日的荣耀和光环。
  清醒前瞻海外留学潮持续升温的趋势,有助于增强教育改革的危机意识和提升教育国际化品质的使命感。
  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国民个人收入的持续增加,促使更多中国家庭为了改变后代的命运而更自觉地投资其未来,故出国留学的动机将更趋强烈、市场需求将更显迫切。这是留学潮将持续高涨的国民消费内因。一方面,中国家庭日益深刻地意识到职场模式正迅速从传统的“就业型”向全球化市场博弈的“创业型”深度蜕变,意识到这种蜕变所导致由锁进“单位”、安享人生的依赖型向凝聚合力、开辟职场的事业型之观念创新;另一方面,伴随劳动力市场竞争白热化,人们自然将对家庭投资主方向聚焦在后代所受教育及其品位的不断提升上。
  海外,尤其是发达国家的教育魅力,以难于匹敌的优势吸引着众多内地学子实现“成才梦”。这是留学潮持续升温、长创新高的教育主因。境外学校对学子潜才潜力、特色特长和思维创新的格外鼓励,顺应了未来世界公民人性舒展的生命天然欲求,给予个人成才、创业和致富带来强烈的美好预期。伴随国内改革开放的深化,社会各界对“海归”价值器重与用人或晋级中凸显的政策性趋势――所有这些叠加为对境外留学多重回报的超值期待。
  迎接留学潮挑战的“固本之举”是以深度创新思维来提升教育的国际化品质,确立生命教育的人本价值观、特色发展的个体成才观和多元课程的个性选择观。
  一、消解应试教育的工具化倾向,确立生命教育的人本价值观。应试教育最大的弊端在于固守“过去时”的价值取向,以面向已有社会规范和知识体系为特征的“适应论”为教育自身不变的基本价值立场。为了“适应”仅仅“适应昨天”的价值系统,应试教育以“预制”的课程标准去迫使学生统一进入课堂流水线,格式化地就范于课程所负载的价值系统,从而使本应充满文明和尊严的教与学异化为学生个体不断被“产品化”、“工具化”的平庸过程。这里,核心的问题是:教育究竟秉持何种价值观?我们无疑应坚定高度自觉的“成人”意识,即升华人格、完美人性、怡养人本,最后使之成为开创未来、把握明天的新人。尊严、自持、独立、博爱和刚毅等这些完成一生使命、开辟未来路径的人类卓越品格,“温、良、恭、俭、让”这些智慧生命的精神基因中有别于其他物种的美好心性。概而言之,所有这些人类拔萃于其他物种的独特思维、情感、道德和行为之基本特质,不因种族疆界、语言肤色、生活习俗、政治信仰、社会阶层等有异而可以“被残缺”,即使已有的知识体系也不应取而代之。国际化的教育应凭借人性化课程体系而一视同仁地赋予新生命这些公共品行,使之作为立身世界并获得持续增值之“人本”,从而升华为适用于未来不同文化类型和多元价值取向的地球文明人。
  二、确立特色发展的个体成才观。沿袭至今的要求学子“全面发展”的传统教育观,可能一定程度上适应知识中心主义盛行的工业时代文明发展的范式,但是未必继续适用于知识更新周期加速度的全球信息化时代。且不说这种“全面发展”观内涵上尚有条块分割之嫌疑,更主要的是“全面发展”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已经沦为机械量化、狭隘表浅、渐失智慧内涵的“标准化分数”。显然,这是一种企图以分数“通约”人文大世界的技术主义线性思维。如按这种评价标准塑造出来的只能是规格化和同质化的教育产品。全球化背景下留学潮的考验,正深度挑战应试教育所固守的价值底线。欧美发达教育之所以对全球普遍产生强大的吸附力,根本原因在于对个人价值的发掘与尊崇,对独一无二、顶天立地的那个单数第一人称“I”本质力量的开发和弘扬,其本质当是对个人主体及其潜才潜能、别情别趣的“蔽式发现”。个体成才观的要义是变接受式模仿学习为发现式创造学习,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是在与客观知识内容的邂逅中“镜窥”到自己精神活动的兴趣萌动点、才智爆发点和创新着力点,而这些合成学子主体一生可持续发展的逻辑起点。这样,个体成才观最后就创意地演绎为内涵深刻而丰富的“成己”――成为有别于地球上芸芸众生、无人替代的那个“最好的自己”!
  三、研发全球化的课程资源、开放多元自主的课程空间,扩大学生对课程体系作出个性选择的充分权重。与国际教育比较,内地课程空间相对狭隘和封闭:必修课程的比例太高、学分比值太大,而选修课程的比例太低、学分比值太小,学生基本被动接受课程;而不同学科之间课程内容的同质化程度较高,同一学科不同课程内容的重复化倾向严重,致使学习者对课程作出个性选择的自主权受到极大限制,结果常常学用脱节、创业能力薄弱,遑论创造蔚为可观、独树峰值的职场理想境界。因此,需要深刻有力地拓展课程空间的疆界。首先,以世界视野研发应对国际教育市场和全球人才市场竞争的“全球化课程”体系。即在课程目标上自觉强调“个人发展本位”和“创业能力本位”,注重培育个体分析综合、批判思考和创新化解问题的能力,强调养成其面对快速变革的多元世界所应具备的包容力和理解力,强调促进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的深度渗透,以期造就拥有深广国际价值和丰富人性内涵的世界公民。同时,扩大学生面对开放的课程体系而独立作出个性选择的权重。面对国际教育大市场,中国教育更宜提供学生选修大于必修、独立自学超过大课传授、多元对话重于单一听讲这种富于活力的开放的课程与教学形态,使之能够基于自身发展需求而对课程内容、学习方法、评价形式获得多样化选择的可能。课程形式载体也需解构单一的“课堂在场”――最好为“小组学习课程”“团队实验课程”“个人研究课程”“师生项目课程”“远程对话课程”等等非传统组织形态的“课程群”提供合法性依据,并配以多元化的课程评价和弹性化的学习周期。如是自由开放的课程生态将对全球辐射出积极深广、感染人心的教育影响力。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教育唯有深度刷新刻板化的应试模式,提升教育人本化、成才特色化、课程自主化的国际品质,才能重塑文化博弈时代“教育中国”的清新形象:不仅化解“生源流失”的种种窘迫和危机,而且在未来全球教育市场的再分配中赢得属于自己的尊严、高贵和应有经济回报。(潘 涌 作者系浙江师范大学教授)
(责编:熊旭、林露)
12345678910
名师连中国预测2013年高考作文
东北大学招办负责人解读2013年招生
专家解读2013年高考志愿填报技巧
西南交通大学招办负责人解读2013年招生
  欢迎教育机构、媒体、高校、出版单位联系合作!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萨提亚如何看待成长教育?
  关注于学生出现的问题常常并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应该将关注点放在鼓励学生的值得肯定之处。
  有着“家庭治疗之母”美誉的维吉尼亚?女士是国际知名的家庭治疗大师,作为家庭治疗中的领军人物,她的理念和实践在心理治疗领域有着重要地位。治疗模式的惊人效果令人震撼,它采用的技术神秘而独到,宛如一门艺术。在《治疗实录》这本书中,作者米凯莱?鲍德温女士用既具学术风采又通俗易懂的描述,让世人清楚地看到,常常被称为萨提亚的“神奇的治疗性改变”究竟是怎样产生的。作为维吉尼亚的学生及同事,米凯莱?鲍德温女士无疑是极好的阐释者和发言人。
  维吉尼亚的治疗理论脱胎于她的世界观和人性观。对维吉尼亚来说,世界是无限美好和无限变化着的,人类也如此。所以在“威胁与奖赏”模型和“种子”模型中,维吉尼亚坚信后者。“种子”模型认为,每个人与生俱来都有潜能,不同人具有不同的潜能,人与人之间是真正充满爱的关系,不存在控制与被控制。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差异造就了我们的独特性。在“种子”模型中,人们解释任何事件都会考虑各种变量,改变被认为是时刻进行的生命过程。这些观点体现出了人本和建构的思想,这也是对传统“威胁与奖赏”模式的挑战。基于以上的人性观,必然会产生如下关于成长学习的理念:如果孩子不是天性本恶,就没有必要阻止其本性的发展。在这一点上,维吉尼亚和一些教育家一样,认为孩子或者个体的好奇心没有受到阻碍,那么学习的愿望自然存在。
  维吉尼亚对治疗和教育不作区分,她认为它们处于同一连续体中。而在维吉尼亚的成长学习理念中,治疗师和教师有着相似的角色及作用。所以,在本书中一些有关治疗师对来访者应有的观点看法,也可以迁移到教育情境中,从而改变教师和学生之间的陈旧互动模式。
  维吉尼亚认为“学习过程本质上是一个发现的过程,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学习者重新发现某些知识的过程,那些知识来源于个体自身,而他不知道自己拥有这些知识。问题的答案就在提问者身上。治疗者或者教师的角色是使用策略性的提问,帮助来访者或者学生找到自己的答案。这个过程类似于苏格拉底式学习或者领悟式学习,在这种学习中,教师的角色类似于助产士,帮助学生将存在于其自身中的想法分娩出来。当人们接触到一直以来自己都懂得,却不知道自己知道的知识时,他们会感到极度兴奋。”这与传统教学系统中忽视学生自身的成长需要和成长能力,忽视学生的独特性和可能性,单纯依靠教师不加区别地灌输知识理念有着天壤之别。
  维吉尼亚的治疗目标是促进健康,而非消除症状,是将个体或家庭表现出来的病态能量转变为有利的用途。维吉尼亚称之为“人性认同过程模型”。转变和萎缩原则是达到这些目标的基础。即如果导致症状发展的过程改变了,那么症状就会瓦解。这个过程是附加的,因此治疗师不必特意去消除任何事物。维吉尼亚用这样一个生动的比喻解释这个道理:如同走进一个黑暗的房间,当打开电灯,黑暗就消失了。我们所做的只是增加了光亮,并没有消除任何东西。这同我们在教育情景中运用消退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关注于学生出现的问题常常并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应该将关注点放在鼓励学生的值得肯定之处,相信学生的自我成长能力,从而使学生产生认同感,逐渐把能量转移到积极的地方,而问题自然会得到“萎缩”。
  该书第二部分对维吉尼亚技术中蕴含的主要元素及工具技术进行了介绍。作为一种全新的治疗理念,家庭治疗被介绍到我国内陆还不足20年,但是家庭治疗理念已经在我国的心理治疗领域有了不少的应用,维吉尼亚的讨好型沟通、指责型沟通、打岔型沟通和超理智型沟通等沟通模式不仅被一些心理健康工作者接受并应用于指导家庭亲子关系,相关的培训也已经在国内陆续展开。
  《萨提亚治疗实录》维吉尼亚?萨提亚米凯莱?鲍德温著章晓云聂晶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年8月出版
您可能还对以下文章感兴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高等教育信息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