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星球.gliese 581g行星c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Gliese 581 c
or Gl 581 c is a planet orbiting the
. It is the second planet discovered in the system and the third in order from the star. With a mass at least 5.5 times that of the , it is a
(a planet of 1 to 10 Earth masses). At the time of discovery, it was the smallest known
star but on April 21, 2009, another planet orbiting Gliese 581, , was announced with an approximate mass of 1.9 Earth masses.
Gliese 581 c gained interest from astronomers because it was reported to be the first potentially -like planet in the
of its , with a temperature right for liquid water on its surface, and by extension, potentially capable of supporting
forms of Earth-like life. However, further research casts doubt upon the habitability of Gliese 581 c.
In astronomical terms, the Gliese 581 system is relatively close to , at 20.3
(192 trillion km or 119 trillion miles)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constellation of . This distance, along with the
coordinates, give its exact location in our galaxy. It is identified as Gliese 581 b it is the 89th closest known star system to the Sun.
The team released a paper of their findings dated April 27, 2007, published in the July, 2007 journal . In the paper, they also announced the discovery of another planet in the system, Gliese 581 d, with a minimum mass of 7.7
of 0.25 , though the existence of this planet has been subsequently refuted as it has been shown that stellar activity on Gliese 581 itself was responsible for the radial velocity variations at this period.
The existence of Gliese 581 c and its mass have been measured by the
of detecting . The mass of a planet is calculated by the small periodic movements around a common centre of mass between the host star Gliese 581 and its planets. When all six planets are fit with a
solution, the minimum mass of the planet is determined to be 5.5 Earth masses. The radial velocity method cannot by itself determine the true mass, but it cannot be very much larger than this or the system would be dynamically unstable. Dynamical simulations of the Gliese 581 system which assume the orbits of the planets are
indicate that the planets cannot exceed approximately 1.6 – 2 times their minimum masses or the planetary system becomes unstable (this is primarily due to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lanets e and b). For Gliese 581 c, the upper bound is 10.4 Earth masses.
Since Gliese 581 c has not been detected directly, there are no measurements of its radius. Furthermore, the
used to detect it only puts a lower limit on the planet's mass, which means theoretical models of planetary radius and structure can only be of limited use. However, assuming a random orientation of the planet's orbit, the true mass is likely to be close to the measured minimum mass.
Assuming that the true mass is the minimum mass, the radius may be calculated using various models. For example, if Gliese 581 c is a
planet with a large iron core, it should have a radius approximately 50% larger than that of Earth, according to Udry's team.
on such a planet's surface would be approximately 2.24 times as strong as on Earth. However, if Gliese 581 c is an
planet, its radius would be less than 2 times that of Earth, even with a very large outer , according to density models compiled by Diana Valencia and her team for . Gravity on the surface of such an icy and/or watery planet would be at least 1.25 times as strong as on Earth. They claim the real value of the radius may be anything between the two extremes calculated by density models outlined above.
Other scientists' views differ.
at MIT has speculated that Gliese 581 c and other five-Earth-mass planets could be:
"rock giants" mostly of .
"cannonball" planets of solid .
"gas dwarfs" mostly of
carbon-rich " worlds"
purely hot " worlds".
purely " worlds".
If the planet transits the star as seen from our direction, the radius should be measurable, albeit with some uncertainty. Unfortunately, measurements made with the -built
space telescope indicate that transits do not occur.
The new research suggests that the rocky centres of super-Earths are unlikely to evolve into terrestrial rocky planets like the inner planets of our Solar System because they appear to hold on to their large atmospheres. Rather than evolving to a planet composed mainly of rock with a thin atmosphere, the small rocky core remains engulfed by its large hydrogen-rich envelope.
The orbits of the
planetary system, as per the 2009 analysis excluding planets g and f. In the picture, Gliese 581 c is the third planet from the star.
Gliese 581 c has an
("year") of 13 Earth days and its orbital radius is only about 7% that of the Earth, about 11 million km, while the Earth is 150 million kilometres from the . Since the host star is smaller and colder than the Sun—and thus less luminous—this distance places the planet on the "warm" edge of the habitable zone around the star according to Udry's team. Note that in astrophysics, the "habitable zone" is defined as the range of distances from the star at which a planet could support liquid water on its surface: it should not be taken to mean that the planet's environment would be suitable for humans, a situation which requires a more restrictive range of parameters. A typical radius for an M0 star of Gliese 581's age and
is 0.00128 AU, against the sun's 0.00465 AU. This proximity means that the primary star should appear 3.75 times wider and 14 times larger in area for an observer on the planet's surface looking at the sky than the Sun appears to be from Earth's surface.
Because of its small separation from Gliese 581, the planet has been generally considered to always have one
facing the star (only day), and the other always facing away (only night), or in other words being . The most recent orbital fit to the system, taking stellar activity into account indicates a circular orbit, but older fits use an eccentricity between 0.10 and 0.22. If the orbit of the planet were eccentric, it would undergo violent tidal flexing. Because tidal forces are stronger when the planet is close to the star, eccentric planets are expected to have a rotation period which is shorter than its orbital period, also called pseudo-synchronization. An example of this effect is seen in , which is tidally locked in a 3:2 resonance, completing three rotations every two orbits. In any case, even in the case of 1:1 tidal lock, the planet would undergo
and the terminator would be alternatively lit and darkened during libration.
Models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planet's orbit over time suggest that
resulting from this tidal locking may play a major role in the planet's geology. Models proposed by scientists predict that tidal heating could yield a surface heat flux about three times greater than the 's moon 's, which could result in major geological activity such as volcanoes and plate tectonics.
The study of Gliese 581 c by the von Bloh et al. team has been quoted as concluding "The super-Earth Gl 581c is clearly outside the habitable zone, since it is too close to the star." The study by Selsis et al. claims even "a planet in the habitable zone is not necessarily habitable" itself, and this planet "is outside what can be considered the conservative habitable zone" of the parent star, and further that if there was any water there then it was lost when the red dwarf was a strong X-ray and EUV emitter, it could have surface temperatures ranging from 700 K to 1000 K (430 to 730 °C), like
today. Temperature speculations by other scientists were based on the temperature of (and heat from) the parent star
and have been calculated without factoring in the margin of error (96 °C/K) for the star's temperature of 3432 K to 3528 K, which leads to a large
range for the planet, even before eccentricity is considered.
Using the measured stellar luminosity of Gliese 581 of 0.013 times that of our Sun, it is possible to calculate Gliese 581 c's
temperature. (note: this probably differs from its ). According to Udry's team, the effective temperature for Gliese 581 c, assuming an
(reflectivity) such as Venus' (0.64), would be -3  (27 ), and assuming an Earth-like albedo (0.296), then it would be 40  (104 ), a range of temperatures which overlaps with the . However, the effective temperature and actual surface temperature can be very different due to the greenhouse properties of the planetary atmosphere: for example, Venus has an effective temperature of 34.25  (307.40 ; 93.65 ), but a surface temperature of 463.85  (737.00 ; 866.93 ) (mainly due to a 96.5% ), a difference of about 430  (770 ). Studies of the habitability (i.e. liquid water for extremophile forms of life) conclude that Gliese 581 c is likely to suffer from a
similar to that found on , as such, is highly unlikely to be habitable. Nevertheless, this runaway greenhouse effect could be prevented by the presence of sufficient reflective cloud cover on the planet's day side. Alternatively, if the surface were covered in ice, it would have a high
(reflectivity), and thus could reflect enough of the incident sunlight back into space to render the planet too cold for habitability, although this situation is expected to be very unstable except for very high albedos greater than about 0.95 (i.e. ice): release of
by volcanic activity or of water vapor due to heating at the substellar point would trigger a runaway greenhouse effect.
Gliese 581 c is likely to lie outside the . No direct evidence has been found for
to be present, and it is probably not present in the liquid state. Techniques like the one used to measure the extrasolar planet
may in the future be used to determine the presence of water in the form of vapor in the planet's , but only in the rare case of a planet with an orbit aligned so as to
its star, which Gliese 581 c is not known to do.[]
Theoretical models predict that volatile
and , if present, might evaporate in the scorching heat of the sunward side, migrate to the cooler night side, and condense to form . Over time, the entire atmosphere might freeze into ice caps on the night side of the planet. However, it remains unknown if water and/or carbon dioxide are even present on the surface of Gliese 581c. Alternatively, an atmosphere large enough to be stable would circulate the heat more evenly, allowing for a wider habitable area on the surface. For example, although
has a small axial inclination, very little sunlight reaches the surface at the poles. A slow rotation rate approximately 117 times slower than Earth's produces prolonged days and nights. Despite the uneven distribution of sunlight cast on Venus at any given time, polar areas and the night side of Venus are kept almost as hot as on the day side by globally circulating winds.
(Goldilocks phenomenon)
Robertson, P Mahadevan, S Endl, M Roy, Arpita (3 July 2014). "Stellar activity masquerading as planets in the habitable zone of the M dwarf Gliese 581". . :. :.
Than, Ker (). . .
Valencia et al.; Sasselov, Dimitar D.; O'Connell, Richard J. (2006). "Radius and Structure Models of the First Super-Earth Planet".
656 (1): 545–551. :. :. :.
Than, Ker (). . .
. BBC News. April 25, 2007.
van Leeuwen, F. (2007). . Hipparcos, the New Reduction.
Udry et al. (2007). "The HARPS search for southern extra-solar planets, XI. Super-Earths (5 and 8 M⊕) in a 3-planet system".
469 (3): L43–L47. :. :. :.
Mayor, M.; Bonfils, X.; Forveille, T.; Delfosse, X.; Udry, S.; Bertaux, J. -L.; Beust, H.; Bouchy, F.; Lovis, C.; Pepe, F.; Perrier, C.; Queloz, D.; Santos, N. C. (2009). "The HARPS search for southern extra-solar planets".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507 (1): 487–494. :. :. :.
Valencia and S Sasselov, Dimitar D.; O’connell, Richard J. (2007). "Detailed Models of Super-Earths: How Well Can We Infer Bulk Properties?".
665 (2): . :. :. :.
Seager (2008). . . ISSN.
(January): 22–25.
Black, Charles. .
Lammer, Helmut. .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2013.
Overbye, Dennis (). . 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
Girardi L., Bressan A., Bertelli G., Chiosi C. (2000). "Evolutionary tracks and isochrones for low- and intermediate-mass stars: From 0.15 to 7 M☉, and from Z=0.0004 to 0.03". Astron. Astrophys. Suppl. Ser. 141 (3): 371. :. :. :.
Vergano, Dan (). . USA Today.
"becomes tidally locked in less than 1 Gyr. "
Beust, H. et al. (2008). "Dynamical evolution of the Gliese 581 planetary system".
479 (1): 277–282. :. :. :.
Hut, P. (1981). "Tidal Evolution in Close Binary Systems".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99 (1): 126–140. :.
Perlman, David (). . .
Jackson, B Richard G Rory Barnes (2008). "Tidal Heating of Extra-Solar Planets". ApJ 681 (2): 1631. :. :. :.
von Bloh et al. (2007). "The Habitability of Super-Earths in Gliese 581".
476 (3): . :. :. :.
Selsis et al.; Kasting, J. F.; Levrard, B.; Paillet, J.; Ribas, I.; Delfosse, X. (2007). "Habitable planets around the star Gl 581?".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476 (3): . :. :. :.
Bean, J. L.; Benedict, G. F.; Endl, M. (2006). "Metallicities of M Dwarf Planet Hosts from Spectral Synthesis".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653 (1): L65–L68. :. :. :.
"Gl 581c is very unlikely to be habitable"
"would be habitable only if clouds with the highest reflectivity covered most of the daytime hemisphere. "
Abstract, 3. Figure 4.
Alpert, Mark (). . Scientific American.
Ralph D Lorenz, Jonathan I Lunine, Paul G Withers, Christopher P. McKay (2001).
(PDF). , University of Arizona Lunar and Planetary Laboratory.
Wikimedia Commons has media related to .
Dennis Overbye (June 12, 2007). . .
. BBC News. .
Than, Ker (). . <.
Hazel Muir (April 25, 2007). . NewScientistSpace.
. . April 24, 2007.
. Daily Mail. April 26, 2007.
Ian Sample (April 24, 2007). . The Hindu.
J. R. Minkle (April 24, 2007). . .
. World Science. April 23, 2007.
ANI (April 23, 2007). . .
. Cosmographica.
. The Geochemical Society.
. NASA. Astronomy Picture of the Day. .
: Hidden categories:Gliese&581c&红矮星(多图)
&&该星球与地球有类似的温度,有水,大小和地球差不多,科学家们说,从理论上讲,“
&&&&&&&&&&&&&&&&&&&&&
两位科学家拿着一张绘制图片
&&&&&&&&&&&&&&&
&&&&&&&&&&&&&&&&&&&&&&&科学家绘制的图片(From
&&&&&&&&&&&&&&&&&&&&&
行星表面状况(From CRI)
&&&&&&&&&&&
&&&&&&&&&&&&&&&&&&&&&&&&
行星表面状况(From CRI)
&&&&&&&&&&&&&&&&&&&&&&&&&&行星表面状况(From
Gliese 581 c 围绕红矮星“Gliese
581”运转的模拟图
&&&&&&&&&&&
Gliese 581
c与其周围几颗行星的比对情况
&&&&&&&&&&&&&&&&&&&&
Gliese 581 c行星表面的猜想图
&&&&&&&&&&&&&&&&&&&&&&&&&
现场观察的观众(From CRI)
&&&&&&&&&&&&
Gliese 581 C(左)与地球(右)的比较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葛利斯581c--地球以外的地球
葛利斯581c -
1、摘要&&&&&
欧洲天文学家于美国东部时间日宣布,首次在太阳系之外发现了一颗可能适合人类居住的行星,在这颗星球上也许存在海洋和生命。这颗行星的质量大约为地球的五倍,距离地球20光年,围绕一颗名为“Gliese
581”的红矮星运转,因此被命名为“Gliese 581c”。目录
2、基本介绍
到目前为止,在已经发现的约200颗太阳系以外行星中,Gliese
581c是质量最小的一颗。此外,它的运转轨道处于“可居住区”之内,如果其它条件合适,就有可能存在地表水和生命。
&   Gliese
581c由一个11名欧洲天文学家组成的小组发现,目前该小组已经撰写了相关论文,并提交给《天文和天体物理学杂志》。不过,日内瓦天文台的天文学家、论文主要作者斯蒂芬妮·尤德里(Stephane
Udry)表示,现在还无法得出Gliese 581c存在液态水的结论。麻省理工学院的行星专家萨拉·西格尔(Sara
Seager)表示:“如果Gliese
581c的大气层比金星还要厚,液态水将由于温度过高而无法存在。”两年前,天文学家在“Gliese
581系”发现了一颗质量与海王星相似的行星。在此之后,天文学家又在“Gliese
581系”发现了一颗质量为地球八倍的疑似行星。新行星的发现,意味着Gliese
581将成为人类未来太空航行的首选目标。哈佛·史密森天体物理学中心的天文学家迪米塔·萨瑟罗夫(Dimitar
Sasselov)表示:“这颗新行星距离地球仅有20光年,我们完全有能力到达。”
3、发现过程
&   在寻找Gliese
581c的过程中,尤德里和他的团队使用了一个直径141英寸的光谱天文望远镜,该望远镜位于欧洲天文台。在此之前,天文学家发现的最小太阳系之外行星的质量为地球的6倍,发现者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格夫·马尔西(Geoff
Marcy)和卡内基大学的保罗·巴特勒(Paul Butler)。
&   Gliese 581c每13天围绕主星Gliese
581运行一周,轨道距离主星约700万英里。根据萨瑟罗夫及其同事绘制的行星模型,Gliese
581c的体积约为地球的一倍半大,主要由岩石和水构成。他表示:“最令人激动的是,新发现告诉我们,这类行星具有很多共性。由于经历了数十亿年的地质运动,这类行星可能比地球还适合生命居住。美国航天局即将启动的Kepler计划可能会发现数百个类似的行星。”尽管Gliese
581c同主星的距离远远小于地球和太阳的距离,但由于Gliese
581的亮度仅有太阳的百分之一,所以700万英里的距离并不影响生命居住。尤德里表示,Gliese581c的温度取决于它的反照率。以地球和金星作为参照,他预计Gliese
581c的地表温度在0到40摄氏度之间。在距地球20光年之外的地方,欧洲的天文学家们发现了一颗和地球十分类似的行星。这颗被命名为Gliese
581C的行星重力是地球的1.6倍,地表温度为0-40摄氏度,可能具有液态水。这是科学家们在太阳系之外发现的第一颗适合人类居住的行星,这一天文学发现将被载入史册。
4、第二地球
  发现类地行星,证明地球并不是宇宙间一个孤独的偶然性个体—这也许是所有天文学家的最大心愿之一了。类地行星,科学家们将它们定义为“大小类似于地球,而温度则允许液态水存在”的行星。包括火星在内,虽然很多被观测到的行星曾经位列类地行星的候选名单,但是最后观测的结果大多令人失望,直到Gliese
581C的出现重新沸腾了天文学界。据观测和分析研究的结果显示,Gliese
581C是迄今观测到的最接近地球环境的一颗行星。它直径是地球的1.5倍,重量是地球的5倍,地心引力是地球的1.6倍,地表温度为0-40摄氏度之间。岩石结构,有大气层,大气成分待定;有液态水,甚至可能有液态海洋存在……总之,这颗行星被称为太阳系之外的“第二地球”。
Gliese 581C是由它所环绕的恒星Gliese 581命名的。Gliese
581是距地球最近的100颗恒星之一的一颗红矮星,只有20光年的距离。跟太阳相比,它的表面温度只有太阳的一半,而由于Gliese
581C运行在离这颗恒星更近的轨道上,所以它的地表温度达到了一个类似于地球的、适于人类居住的平衡。Gliese
581C每13天就能完成一次公转。行星Gliese 581C最终是由安放在智利拉斯拉((La
Silla)的欧洲南方天文台太空望远镜发现的。这台太空望远镜拥有一种特殊的仪器,可通过分光来发现不同波长的天体摇动。而这些摇动则可以揭示天体的存在。美宇航局天体生物学家克里斯·麦克凯说:“据观测结果看,虽然星球上不一定存在生命,但在潜在宜居性方面它是颗像地球一样的行星。”乐观的天文学家和天文学的爱好者甚至已经在幻想Gliese
581C上的新生活了。在Gliese
581C上,人们每13天就能过一次生日,所以不得不同时面对年龄飞涨的问题;体重会看上去比在地球上重一倍多,所以减肥会成为更严峻的问题;能看到比地球上大上9倍的红色太阳,但由于没有自转,新地球Gliese581C将总是一半处于白天一半处于黑夜……这些担忧似乎已经在考虑的范围之内了,但问题在于,天文学家们口中“相对较近的”20光年,换算成人们熟悉的尺度,大约是190万亿公里,就人类目前的运载手段来说,即一个宇航员50亿年的行程。美宇航局退休天文学家、美国天文学会发言人史蒂夫·马兰说:“我们不清楚在人的一生中如何才能到达那里。”
5、不能到达
不能到达,但仍能载入史册。虽然在一个切近的未来,Gliese581C不可能被设想成人类的殖民地或度假村,但这并不影响它将被载入史册瑞士日内瓦大学天文学家米歇尔·迈耶说:“这是朝寻找宇宙生命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
美国华盛顿卡内基研究所科学家艾伦·博斯也称此次发现是“天文学领域的重要里程碑”。欧洲和美国各有一个研究小组致力于发现类地行星,但在此之前,天文台的望远镜将90%的时间都用于寻找像太阳的恒星,而像红矮星这类能量低、体积小的恒星则被认为不会是可能适于生命存在的行星的“宿主”。而Gliese581C的发现,则无疑会引发新一轮对环绕类似恒星旋转的行星的研究热潮。地球附近恒星中约80%的是红矮星。
581C的发现者之一、里斯本天文台的泽维尔·庞菲尔斯说:“如今,我们可能会发现更多的宜居行星。天文学家们最终也许会发现数十颗,甚至数百颗宜居行星,但无论如何,Gliese
581C肯定会作为第一颗太阳系外宜居行星载入天文学史册。”
&   Gliese
581C的存在还给我们提供了天文学上的一个开放性的视角。太空航行终究是一项正在不断推进、势在必行的研究和计划。正如法国格勒诺布尔大学天文学家泽维尔·德尔佛希在一份声明中表示的那样:“众所周知,液态水是生命存在的必备条件。鉴于其温度和相对邻近,这颗行星最有可能是未来专门用于搜寻地外生命的太空任务的很重要目标。
==========================
葛利斯581d
葛利斯581d2007年4月,欧洲天文学家宣布发现一颗新类地行星,行星编号为葛利斯581c,位于离地球不远的天秤座,质量是地球的5.5倍,大小是地球的1.5倍。它围绕距地球大约20.5光年的编号为吉利斯581的红矮星旋转,距该红矮星的距离大约为地球距太阳距离的1/14。由于红矮星比太阳小得多、暗得多,也冷得多,科学家推测,这颗新行星的平均温度大约在0摄氏度至40摄氏度左右。在这种温度条件下,水可以保持液体状态,也比较适合生命生存。2011年5月中旬,法国巴黎拉普拉斯学院的一组科学家发现它适合地球生命居住。
1、星球简介
葛利斯581d行星右,外表呈暗红色葛利斯581d[有版本也称为葛利斯581c(英语、德语:Gliese 581
d)]是一颗系外行星,绕行位于天秤座的红矮星格利泽581,距离地球约20.5光年。它的质量为地球质量的8倍,被认为是一颗超级地球。于2007年发现格利泽581d的科学家小组在2009年4月下旬藉由新的观测结果判断该行星位于适居带当中,意味着它可能有液态水或生物存在。
编辑本段发现过程。瑞士日内瓦天文台的天文学家史帝芬·奥戴利等人(St&phane
Udry)于日使用欧洲南方天文台位於智利拉息拉天文台(La Silla
Observatory)3.6公尺望远镜的高精度视向速度行星搜索器(High Accuracy Radial Velocity
Searcher)发现格利泽581d。该研究小组使用径向速度法来搜寻行星,这种方法可以根据主恒星轨道受到重力的影响程度来测量行星的质量与大小。研究小组判断格利泽581d的质量上限为格利泽581b的一半,所以它的质量最多为44倍地球质量。在这种情况下,格利泽581d的密度将会与土星内部核心的物质密度相当,甚至达到HD
149026b的程度。
2、相关推测
  一开始科学家认为格利泽581d的轨道位於理论的适居区之外。但2009年4月的进一部研究显示该行星确实位在适居区之内,代表液态水可能存在行星上。发现者史帝芬·奥戴利认为:格利泽581d可能被深且巨大的海洋所覆盖,它也是首颗被认真考虑的海洋行星候选。格利泽581d可能是太过巨大而非仅由岩石所构成,不过我们可以推测它可能逐渐接近恒星的冰冻行星。科学家原先认为格利泽581d太冷而无法让液态水存在,因此无法支持类似地球的生命型态生存。但是因为地球没有任何温室气体的情况下约为摄氏-18度,而且根据格利泽581d理论上的温室效应,天文学家现在支持该行星的气候条件可以允许液态水的存在,因此生物可能可以在行星表面生存。欧洲南方天文台在日宣布发现格利泽581e的消息,并且更精确的测量格利泽581d的轨道,确认它确实位在适居区域当中。
3、主要特点
  1、葛利斯581d行星目前所具备的条件可以支持一些类似地球生命的生存,其上可能有淡水资源和降水,科学家们对于这个发现感到非常吃惊。因为早前葛利斯581d行星被他们排除在适合生命居住的行星行列之外。科学家们认为,这个发现将为今后探索适合人类栖息的星球铺下道路。
  2、今后到达该星球的航天员可能会发现,这个星球周围的环境与地球有着天壤之别。天空是暗红色的,引力也是地球的两倍,在这上面的生命可能会比地球上的重两倍,而且,这个星球目前的二氧化碳层还不适合人类呼吸。
  3、葛利斯581d是太阳系外、距离地球最近的“类地行星”,它在2007年4月被发现,距离地球约20.3光年,质量是地球的8倍,上面的大气层、温度、水很适合生命存在。
  4、要造访这颗行星,太空航行科技必须有所突破。以目前的火箭科技,需要30万年才能抵达!即使有接近光速的太空船也要花20年。
4、发送地球信息
  澳大利亚向外星人发信息一位艺术家想像中的格利泽581
d是一颗超级地球。在2008年10月,电脑网路网站Bebo的成员发送出出自地球的信息,使用隶属于乌克兰国家太空机构的RT-70电波望远镜,发送了强力的信息至格利泽581
澳大利亚人向葛利斯581d发信息[1]信息将在2029年附近抵达格利泽581的系统;而在对方作出反应之后,接到回应的最早时间可能是2049年。
  作为在澳大利亚国家科学周庆祝活动的一部分,宇宙杂志推出从地球来的问候网站收集邮件,送出信息至格利泽581
d。每则信息的最大长度限制为160个字节,并且只能使用英文,总共收集到来自全球195个国家,25,880则信息。这些信息由位在澳大利亚特宾比拉的坎培拉深太空通讯设施使用DSS-43的70米电波望远镜于日传送出去。[2]
编辑本段适合人类居住
  2011年5月中旬,法国巴黎拉普拉斯学院(the Institut Pierre Simon
Laplace)的一组科学家近日在太阳系外部发现了适合地球生命居住的星球。&
葛利斯581d1该星球名为葛利斯581d(Gliese
581d),是太阳系外距离地球20光年的一颗行星,它是科学家首度发现并官方承认的适合生命居住的行星。小组成员罗宾·华兹华斯(Robin
Wordsworth)博士表示:“这个发现非常重要,因为这是首个被气象分析员认定具有供生命居住可能性的星球,并且其他观察员也认同该星球的存在。”
  葛利斯581d行星目前所具备的条件可以支持一些类似地球生命的生存,其上可能有淡水资源和降水。科学家们对于这个发现感到非常吃惊,因为早前葛利斯581d行星被他们排除在适合生命居住的行星行列之外。科学家们认为,这个发现将为今后探索适合人类栖息的星球铺下道路。
但报道指出,今后到达该星球的航天员可能会发现,这个星球周围的环境与地球有着天壤之别。天空是暗红色的,引力也是地球的两倍,在这上面的生命可能会比地球上的重两倍,而且这个星球目前的二氧化碳层还不适合人类呼吸。要造访这颗行星,太空航行科技必须有所突破。以目前的火箭科技,需要30万年才能抵达。即使接近光速的太空船也要花20年。
& 参考资料
澳大利亚人发信息&&
澳大利亚网站征集留言给外星人发短信&&
太阳系外发现首颗适合地球生命居住星球&&
&&& 扩展阅读:
5、葛利斯581c
  葛利斯581c(英语:Gliese 581
c)是一颗绕行位于天秤座葛利斯581红矮星之太阳系外行星里的“超级地球”,距离地球约20.5光年(193.9万亿千米)。它环绕恒星的轨道恰好处于其行星系的适居地带中,位于此地带行星的地表温度约在摄氏0至40度之间,因此葛利斯581c可能存在液态水。由于液态水是已知型态生命存在的必要因素,所以葛利斯581c有可能有生命存在。它所环绕的恒星葛利斯581,是依照德国天文学家威廉·葛利斯(Wilhelm
Gliese)制作的星表识别的。
&  葛利斯581c与其恒星之间的距离比地球与太阳近得多,但是由于葛利斯581是颗红矮星,所以葛利斯581c得以维持适合液态水存在的温度。
&  迄今为止,它是太阳系之外所发现的最小行星,也是少数类似地球的行星。按其质量估计,它约比地球大50%、重5倍,估计重力约比地球强2.2倍,它环绕轨道公转一圈只需花13个地球日。不过,天文学家仍无法判断这颗行星是否有自转。
百科百科:
========================================
发现海洋型行星 质量是地球7倍
科学家发现,海洋型行星,覆盖海洋的行星,最潮湿的行星,Gliese,581d,适宜生命居住的行星,科技-绍兴特快报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日前,科学家发现首颗完全覆盖海洋的行星,它环绕着一颗红矮星运行,距离地球20.5光年,它是迄今发现最潮湿的一颗地外行星,其表面可能拥有数千公里深的海洋,在该恒星中还有另一颗行星质量非常小,仅是地球的1.9倍,它是迄今探测到的质量最小的地外行星。
Gliese 581恒星系统拥有迄今发现最潮湿的行星——Gliese 581d
四颗行星与恒星之间的距离和质量数据
最潮湿地外行星
这颗潮湿行星被科学家命名为“Gliese
581d”,它并不是科学家最新发现的行星,之前天文学家对它产生了错误认识,现在发现它的轨道运行要比之前更接近恒星,它位于该恒星体系中“适宜生命居住区域”,能够在行星表面存在液体水。瑞士日内瓦天文台的迈克尔-梅厄(Michel
Mayor)说:“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惟一一颗位于适宜生命居住区域的低质量行星。”梅厄和他的研究小组同事使用欧洲南方天文台的智利3.6米直径的望远镜观测低质量恒星“Gliese
581”,并用叫做“HARPS”的精密分光仪分析了该恒星的光度。他们发现了4颗行星的微弱踪迹,由于环绕的行星使恒星轻微摇摆,从而使该恒星的光产生轻微的“多普勒频移”(Doppler
shift),除Gliese 581d之外,其他三颗行星之前曾被发现过。
表面海洋深数千公里,是否存在生命尚不清楚
之前科学家认为,离恒星距离最远的行星——“Gliese
581d”公转周期为83天,由于其距离太远,对于小质量恒星的轻微热度而言难以在行星表面持续液体水,但这是一个错误。梅厄告诉英国《新科学家杂志》说:“当初我们仅进行了有限数量的观测,目前经过三次以上的观测,我们发现这颗行星的公转周期为66.8天,实际上它距离恒星更近,大约是地球和太阳距离的四分之一,位于这颗红矮星的适宜生命居住区域。”
581d的质量是地球的7倍,因此它的质量非常小很难形成像木星一样的巨大气态行星,但或许它非常大很难形成像地球一样的岩石行星。梅厄说:“由于环绕着这颗小质量的红矮星,Gliese
581d很难在最远的距离持续太多的岩石物质。这颗行星很可能非常类似于海王星或天王星,其表面受控于冰冷的海洋、氨气和甲烷。”Gliese
581d处于一个温暖的可适宜居住区域,其表面能够形成数千公里深的海洋。梅厄说:“Gliese
581d可能是我们观测到的第一颗海洋类型地外行星,这是我对这颗行星的最好定义。但目前该行星是否存在生命,我还无法断定。”
它的“同胞兄弟”是质量最小行星
在Gliese 581恒星体系中,科学家们还有了新的发现,环绕这颗红矮星运行的共有四颗行星——Gliese 581d、Gliese
581b 、Gliese 581c和Gliese 581e。其中Gliese
581e的质量仅是地球的1.9倍,是迄今发现环绕一颗正常恒星运行的质量最小行星,Gliese
581b的质量是地球的16倍,Gliese 581c的质量地球的5倍。由于Gliese
581e距离恒星非常近,公转周期仅3.15天,因此其表面被认为非常炽热,难以维持液态水。目前,这项最新研究发表在4月21日召开的欧洲天文学和太空科学周会上。据悉,在过去20年里,科学家在银河系内探测到300多颗环绕恒星运行的地外行星,其中多数行星都接近于木星的质量,或者比木星更大。
=======================================
人类关于外星人的十大猜想&
土卫二是土星第六大卫星,它虽然比较小,但却可能孕育着生命。实际上,土卫二是三个外层太阳系星体中观察到有火山喷发的星体之一。更为重要的是,它的喷发物包含大量的水,使得许多专家相信这个卫星冰冷的表面下存在着一个液态的海洋。而有水的地方,就可能存在生命。
土卫三是土星最大的卫星,也是我们太阳系中最大的卫星。它的表面主要由硅酸盐和水冰组成,但是表面以下200千米被认为存在着一个由盐水构成的海洋,这个海洋夹在土卫三的冰层之间。跟土卫二和其它靠近大型的行星的卫星一样,土卫三也受到潮汐热的作用,这使得它表面以下的某一地层保持足够的热量,从而促液态水的形成。
土卫四是土星轨道上第二大卫星,它比土卫二和土卫三都远离土星,因此受到的潮汐热作用较小。尽管如此,许多科学家相信它的表面下有一层液态水。由于它的辐射强度低,所以一直被认为是木星系中最适合人类建立未来基地的地方。
葛利斯581d是天秤座中一颗名为葛利斯581恒星轨道上的一颗行星,它也是在太阳系之外发现的为数不多几个与地球大小相当的行星之一。Gliese
581d所处的位置非常有利于液态水的存在,因此有可能存在生命。由于它的表面极可能覆盖着深厚的水体,它也成为首个“海洋行星”最有力的候选者。茫茫宇宙,究竟有没有外星人?美国硅谷有一批科学家执著地相信,人类不是孤独的智慧生命,银河系存在着大约1万个地外文明。半个世纪来,他们孜孜不倦地探索星空,希望接收到来自遥远星球的信号。
科学家称外星人可能不友好 不愿回复地球人
也许人类从地球上诞生之日起,就没有停止过探索浩淼宇宙和寻找地外生物的脚步。如今,一些科学家大胆地提出,人类要主动向外星人发去信号,而另外一些科学家则认为,地外生物也许并不像大多数人们想象的那样友好,可能根本不会回复地球人的呼叫。
据英国《泰晤士报》和《每日电讯报》1月24日报道,英国皇家学会将于25日和26日两天在伦敦召开题为“探测地外生命及其对科学和社会的影响”的研讨会,相关领域的科学家们为此次会议提供了很多新颖观点。有科学家认为,人类应该向太空发送专门的讯号,以寻找外太空的智能生命。俄罗斯科学家亚历山大·扎伊采夫已经向邻近的一些星球发出过4次专门制作的讯息,不过目前人们还不知道这项尝试的结果。扎伊采夫也将出席这次会议。英国格林威治皇家天文台天文学家马雷克·库库拉虽然赞成这种做法,但他同时警告说:“如果存在智能生物,我们可能喜欢假定它们是聪明和友善的,但我们还没有这方面的证据。”
对于各种可能的结果,库库拉建议:“鉴于与地外生物的联络结果可能与我们最初希望的不同,因此我们需要各国政府和联合国参与我们的讨论。”
这些话题都将在此次研讨会上展开。据悉,今年4月,科学家们还将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召开类似主题的研讨会。天文学家们已经在我们的太阳系之外发现了大约300颗行星,科学家们指出,找出与地球类似的行星是迟早的事。英国剑桥大学教授西蒙·康韦·莫里斯说,这也就意味着,在我们的星系之外有很多地外文明存在。大约一个世纪以来,人们通过各种方式向地外发送过电磁信号,一些信号已经传播到100光年远的地方,但目前人们还没有得到外星人发来的消息。对于这种情况,一些科学家认为,外星人可能也接到了我们的信号,只是决定要保持沉默。莫里斯教授打趣道:“他们可能像我们一样。我可能也不会接这通电话。搜寻外星人6大方法:捕捉外星文明光污染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网站报道,茫茫宇宙,是否存在外星人,天文学家一直在努力寻找着答案。截至目前,对外星文明的搜寻主要集中于监听外星人有意发给我们的无线电信号。不过即使外星文明并没有试图引起我们的注意,他们的活动也会产生可探测的痕迹。位于美国伊利诺伊州巴达维亚的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的理查德-卡利根在最近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提出了寻找外星人的6大方法。以下就是他所提出的人类可以探测的6大外星人活动痕迹。
1.搜寻外星文明光污染
在夜间从太空可以看到地球上的城市,因为城市有大量的人造光源照亮了夜空。相应地,人口稠密的外星球也能产生光污染。不过要想发现外星人的光污染并非易事。纵使地球上全部的电能都被用来产生光,仍然比从地球上反射的阳光微弱数千倍。由此可知,即使外星文明也有光污染,那也是非常微弱的,难以搜寻。
&2. 在外星球大气搜寻化学污染物
我们也可以在外星球大气搜寻化学污染物存在的证据。人造化合物——氯氟碳化合物具有吸收特定波长的红外线的能力,即使大气层里只存在万亿分之几的这种物质,也能够从遥远的距离探测到。这就为我们搜寻外星文明提供了一种思路:探测外星球大气中的氯氟碳化合物。但是要想发现这种物质,需要特别灵敏的望远镜,这种望远镜的甚至要比目前最强大的望远镜的灵敏度还高。
3. 搜寻核裂变产物
外星人或许已经掌握了利用核能的技术,但是倾倒核废料会在外星球上留下大量因核裂变而产生的罕见元素,比如锝和钕。我们可以在星光中发现这些罕见元素存在的痕迹。但是这些元素的量必须足够大,才能被探测和识别。阿根廷国立圭梅斯大学的吉列尔莫预测,大约需要10万吨的锝。这一数量非常巨大。与之形成对比的是,理查德-卡利根表示,在过去的世纪,地球上的核反应堆总共才制造出100吨锝。
&4.搜寻“戴森球”
外星文明或许因巨大的工程项目而泄漏自己的行踪,比如“戴森球”。弗里曼-戴森(Freeman
Dyson)早在1960年就提出一种理论,即所谓“戴森球”。他认为,地球这样的行星,本身蕴藏的能源是非常有限的,远远不足以支撑其上的文明发展到高级阶段;而一个恒星—行星系统中,绝大部分来自恒星的辐射的能源都被浪费掉了。戴森认为,一个高度发达的文明,必然有能力将太阳用一个巨大的球状结构包围起来,使得太阳的大部分辐射能量被截获,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支持这个文明,使其发展到足够的高度。戴森所设想的这种可以包围恒星的球状结构,被称为“戴森球”。“戴森球”能全部或部分遮挡住恒星的可见光,但是由于它被恒星炙烤,会发出能够从地球上观测到的红外线。不过目前,天文学家仍没有发现过任何的“戴森球”。
&5. 探寻“费米气泡”
探寻“费米气泡”
不仅仅是遮挡住一颗恒星的光线,外星文明或许会围绕多个恒星建造数个“戴森球”。这样就会在其所在的星系产生暗区,科学家称之为“费米气泡”。同单个“戴森球”一样,“费米气泡”也会辐射热量,使其在红外线波段可见。但是想要搜寻到“费米气泡”也并非易事。如图所示的风车星系,充斥着星际尘埃和暗区。而那些光亮度比较均匀的星系,比如椭圆星系,或许是寻找外星人的更好选择。
&6. 寻找外星人改造恒星的证据
寻找外星人改造恒星的证据
一个高级文明或许能够改造其母星来保证自己的星球宜居。因为随着恒星进入暮年,其内核的氢气会耗尽,它们就会膨胀为红巨星,将行星和行星上的生命吞噬。而外星文明可以通过延长恒星的寿命来逃避灾难。比如,将恒星其他部分的氢气同内核氢气相混合,去除恒星物质或调整其转动的速率来改变内部压力。这些都会给恒星带来独特的特征,是高级外星文明存在的有力证据。
外星生命早已定居地球?
两三年内破解外星生命之谜?
英国一位著名科学家日前表示,过去十年来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让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加接近知晓银河系中是否有外星人存在。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天文学家马丁·里斯说,近年来,人类在探索遥远恒星以及行星方面的技术有了长足发展。他强调说,追溯到上个世纪90年代,人类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还几乎为零。"现在我们知道,和太阳一样,大多数恒星都有自己的行星系统。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这些行星系统中有不少跟地球相似的行星",里斯在接受采访时说。过去十年间,人类在研究探索外太空这一科研领域实现了飞跃,成功解决了人类在探索银河系未知世界以及寻找地外复杂生命体这一领域所遇到的重大难题。"实际上,对于探索地外文明来说,这是一个相当激动人心的时代",里斯说。里斯并不是唯一热衷探索地外文明的科学家。日前,250位声名显赫的科学家出席了在伦敦召开的皇家学会"探索地外生命"研讨会。召开以外星生命体为主题的研讨会对于已有350年历史的皇家学会来说还是头一次。里斯说,美国航天局设计的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在去年春天发射升空等重大科研项目的实施以及先进卫星的发射应用,都令我们离解开宇宙最神秘谜题之一的目标更近了一步。他说:"开普勒是第一个能够探测到大量类地行星的太空望远镜。因此我相信,不出两三年,人类便能够了解掌握许多类地行星的具体情况了。"
外星生命早已定居地球?
据美联社报道,过去的50年间,科学家一直都在仰望天空,仔细搜寻来自外太空的无线电信号,希望能够找到外星生命的迹象。然而日前,一位物理学家指出,人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外星人可能就潜伏在我们周围,甚至有可能就在你我身边。
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执教的著名物理学家保罗·戴维斯日前说,地球生物经历过的进化过程绝对不止一次。
与地球生物完全迥异的生命体(很可能是微小的细菌),或许正堂而皇之地在我们眼皮底下肆意活动。
戴维斯在日前召开的英国皇家协会研讨会上说:"我们何以断定生活在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来自同一个起源呢?人类对于微生物世界的了解仅仅是皮毛而已。"
地球上存在着很多稀奇古怪的有机生命体,这其中包括在深海中依靠化学反应生存的细菌,以及在滚烫的温泉中还能够悠然自得的有机生物。然而,能够在极端环境中生存并不意味着它们就是与地球生物完全不同的外来生命形态。
"究竟要有多怪异才能算是外星生物而不仅仅是尚不为人知的地球生物呢?"对此,戴维斯称只有一个评判标准,那就是这一生物需含有其它任何生命体所没有的外来元素。
迄今为止,科学家还没有在地球上发现符合条件的有机生命体。戴维斯说,人类对于细菌的认识少之又少,到现在为止,人类认知的细菌数量还不到总数的1/100。看来要想找到不同寻常的生命体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不容置疑的是,戴维斯提出的将眼光收回,在地球上寻找外星生物的提议为地外文明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角度。同时这也提醒了那些还在苦苦搜寻外星人行踪的科学家们,在外太空寻找生命体或许比我们一贯认为的要困难得多。
据国外媒体报道,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在探索频道的新纪录片《与霍金一起了解宇宙》里,介绍了他想象中的外星生命的长相。
68岁的霍金因患运动神经疾病瘫痪,他花了3年时间完成这部纪录片。他在第一集里指出,外星生命显然存在,因为宇宙里有1000亿个星系,每个星系拥有数亿颗恒星,因此一定有其他行星像地球一样,可供外星人生存。
《信使邮报》援引霍金的话说:“从数学角度来看,如此大的数字使得外星生命存在的说法合情合理。目前的真正挑战是确定外星人长什么样子。”他想象的外星生命包括陆地食草动物和像蜥蜴一样的食肉动物,这种食肉动物有肢膜,利用这层膜,展开四肢,它们便可以从高处滑翔而下,降落到用真空吸尘器一样的巨型嘴巴从地面吸食食物的两足食草动物身上。
这些陆地上生存的外星生物可能像地球上的动物一样觅食和走动。而在木星的卫星——木卫二上,则生活着像鱿鱼一样的生物,它们生活在冰层下的海洋深处。生活在平均温度低达零下150摄氏度的行星上的生命,其器官成分和生理功能都应该与在陆地行星上发现的主要依靠液态水生活的生命有很大不同。
7、千奇百怪话UFO
多少年来形形色色的不明飞行物(UFO)一直吸引着世人的眼球,人们试图通过对UFO的研究揭开世界之谜。
  自6月30日以来,中国境内相继有市民宣称自己目击空中出现不明飞行物(UFO)。一个月之内达八起之多引起了世人,尤其是科学家的关注,难道真的是UFO光临地球?本策划通过展示不同时期不同国籍的人所见的UFO,一窥UFO的奥秘。
  中国境内八起UFO事件
  十多年过去,据称发现了UFO踪迹的都溪林场的植被已重新生长出来,只有当年被拦腰截断的松树仍维持原状
  为此,羊城晚报记者前往南京,专访我国著名的UFO研究专家王思潮教授。王思潮告诉记者:光是银河系就可能有25亿颗具有先进技术的智慧文明星球,而人类文明不过处于最为初级的阶段。外星飞行器造访地球,似乎并不是没有可能。
8、英国UFO之都再现三维麦田怪圈
这个壮观的麦田怪圈设计出现在距沃敏斯特40英里(约合64公里)远的地方
  鲍尔解释说,他们先是在工作室将麦田怪圈大致设计出来,然后拿着木板和绳子来到麦田,拉着绳子以直径越来越大的圆圈绕麦田走,造出通向另一个相同圆圈的通道。不过,这种过于“现实”的解释并未平息人们对麦田怪圈来历的种种猜想。
9、墨西哥再现诡异“UFO云团”
  据英国《太阳报》2月22日报道,近日,在墨西哥人们再次发现天空出现诡异的云团,其形状犹如影片《独立日》中外星飞船入侵地球时的场景。目前,这段诡异云团的视频正在网上流传,人们猜测这种罕见的现象是地球外某种未知力量作用的结果。
==============================================
葛利斯581d_
葛利斯581d行星 葛利斯581d(Gliese
581d),是太阳系外距离地球20光年的一颗行星。它也是在太阳系之外发现的为数不多几个与地球大小相当的行星之一。Gliese
581d所处的位置非常有利于液态水的存在,因此有可能存在生命,被科学家称为“最适合地球生命居住的行星”。
一位艺术家想象中的葛利斯581d行星右,外表称暗红色葛利斯581d是环绕红矮星葛利斯581的一颗行星,距离地球20光年,它的质量至少是地球的7倍,大小是地球的两倍,位于行星系统的适宜居住区域。它是科学家首度发现并官方承认的适合地球生命居住的行星。
1、葛利斯581d - 发现   
 1、瑞士日内瓦天文台的天文学家史帝芬·奥戴利等人(St&phane
Udry)于日使用欧洲南方天文台位于智利拉息拉天文台(La Silla
Observatory)3.6公尺望远镜的高精度视向速度行星搜索器(High Accuracy Radial Velocity
Searcher)发现葛利斯581d。
 2、该研究小组使用径向速度法来搜寻行星,这种方法可以根据主恒星轨道受到重力的影响程度来测量行星的质量与大小。研究小组判断葛利斯581d的质量上限为葛利斯581b的一半,所以它的质量最多为44倍地球质量。在这种情况下,葛利斯581d的密度将会与土星内部核心的物质密度相当,甚至达到HD
149026b的程度。
3、葛利斯581d - 适居性
 1、葛利斯581d行星目前(2011年5月)所具备的条件可以支持一些类似地球生命的生存,其上可能有淡水资源和降水,科学家们对于这个发现感到非常吃惊。因为早前葛利斯581d行星被他们排除在适合生命居住的行星行列之外。科学家们认为,这个发现将为今后探索适合人类栖息的星球铺下道路。[2]
 2、葛利斯581d是太阳系外、距离地球“最近的”类地行星,距离地球约20.3光年,质量是地球的8倍.
 3、大型行星常会有的高浓度二氧化碳大气层,让葛利斯581d不但气温稳定,温暖的气候可望促成海洋、云层及降雨。浓厚的二氧化碳大气层还可有效地储存热量,此外,恒星发出的红光能穿透大气层,温暖表面气温。
 4、2011年之后到达该星球的航天员可能会发现,这个星球周围的环境与地球有着天壤之别。天空是暗红色的,引力也是地球的两倍,在这上面的生命可能会比地球上的重两倍,而且,这个星球目前(2011年5月)的二氧化碳层还不适合人类呼吸。[3]
要造访这颗行星,太空航行科技必须有所突破。以目前(2011年5月)的火箭科技,需要30万年才能抵达即使有接近光速的太空船也要花20年。
4、葛利斯581d - 相关活动
   葛利斯581d1.2009年,澳大利亚发起了一个“来自地球的问候”活动,意在向外星人传达地球人的友善,日已搜集了来自195个国家或地区、共2万5880条讯息,发送到类地球行星“葛利斯581d”(Gliese
581d)。“来自地球的问候”()是澳洲国家科学周推出的一项活动,发起人、《宇宙》杂志编辑威尔逊达席尔瓦表示,这2万多条讯息“从阿富汗到美国阿拉斯加、从摩洛哥到中国澳门都有。”在美国太空总署(NASA)加州帕萨迪纳的实验室协助下,堪培拉太空讯息中心已将这些讯息译成二进制代码发送至“葛利斯581d”,预计要花20年时间抵达,不过,不保证会有回信。
& 注释与参考: [1]^南方都市报:距离地球20光年的星球葛利斯581d适合生命居住
& [2]^新浪:法科学家发现第一颗能维持地球生命生存行星,日
& [3]^中国新闻网:太阳系外发现首颗适合地球生命居住星球 日
& [4]^中国新闻网,澳大利亚将向"外星人"发2.5万则讯息 全球响应,日
被引用:本词条已被如下媒体引用 我来补充
互动百科互动百科
===============================
距离地球20光年的星球葛利斯581d适合生命居住
  南都讯据英国媒体18日报道,法国巴黎拉普拉斯学院的科学家近日在太阳系外发现了首颗适合地球生命居住的星球葛利斯581d(Gliese
  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称,葛利斯581d是环绕红矮星葛利斯581的一颗行星,距离地球20光年,它的质量至少是地球的7倍,大小是地球的两倍,位于行星系统的适宜居住区域。它是科学家首度发现并官方承认的适合地球生命居住的行星。
  科学家的研究报告显示,这颗行星拥有稳定的大气层,满足维持类似地球生命生存所需的关键条件,例如海洋、云层、降水等。计算机气候模拟结果显示,如果有浓厚的大气层,丰富二氧化碳带来的温室效应可以让行星表面温度超过冰融化点。但目前尚未有确切的研究结果显示这颗星球上有水资源。
  报告指出,这个星球周围的环境与地球有着天壤之别,天空并非蓝色而是暗红色,引力是地球的两倍,在这上面的生命可能会比地球上的重两倍。而且这个星球对人类来说并不是完全宜居的,其大气中含有丰富的二氧化碳,在那里人类将无法呼吸。
  科学家们对于这个发现感到非常吃惊,因为早前葛利斯581d行星曾被认定为不适合生命生存。科学家们认为,这个发现将为今后探索适合人类栖息的星球铺下道路。
  拉普拉斯学院研究员罗宾·华兹华斯博士说:“这个发现非常重要,因为它是首个通过气候模拟认定的具有供生命居住可能性的星球,葛利斯581d的发现证明,看起来与地球并不相像的星球也可能适合生命居住。”
  不过,要确定葛利斯581d是否真正适合人类居住,还需要科学家亲自到它上面去进行探测和研究,而以目前的科学技术条件,人类探测器飞到葛利斯581d需要几十万年的时间。
南方都市报
===================================
1、美科学家发现太阳系外低重行星 比地球重4倍
  美国天文学家已侦测到迄今发现第二小的太阳系外行星,重量仅比地球重4倍。这种被称为“超级地球”(super-Earth)的低重量行星,最近发现的愈来愈多。
  据台湾《联合报》10日报道,这颗太阳系外行星被命名为HD156668b,位于地球距武仙座方向约80光年处。一光年约9兆4600亿公里。这颗行星围绕恒星公转一周仅需4天。
  柏克莱加州大学天文学家霍华德(Andrew Howard)说:“这是了不起的发现。”
  霍华德本周在华府美国天文学会第215次会议上,简报了这个发现,他说:“我们能发现的行星愈来愈小,这显示了我们的进步。”
  过去天文学家发现的最小太阳系外行星,是瑞士天文学家去年4月侦测到的葛利斯581e(Gliese581e),属于天秤座星系,距离地球20.5光年,但公转轨道非常接近它的恒星,以致行星温度比地球高很多。
  负责克卜勒太空望远镜的科学家团队,4日才宣布发现了5颗类似的新行星,不过这5颗行星不但质量大,平均温度更高达摄氏度。天文学家迄今约共发现423颗太阳系外行星,但尚未发现条件与地球相近、适合居住者。
2、美科学家疑发现火山行星 温度达2200度
据美国太空网报道,美国科学家最新研究显示,去年10月份确认的一颗岩质系外类地行星可能是一个火山世界,并不适宜生命的存在。这颗系外行星名为“CoRoT-7b”。科学家认为,非圆形轨道所产生的重力牵引的变化导致了“CoRoT-7b”地表不断扭曲变形,最终造成了大量的火山喷发。
“CoRoT-7b”行星确认于2009年10月,它围绕着一颗距离地球大约480光年的恒星公转。尽管它的表面是岩质地表,但是由于它过于接近主恒星,白天的一面温度最高时可能达到2200摄氏度,因此它的表面并不适宜生命的存在。
美国华盛顿大学科学家最新研究表明,这样一个可怕的世界还有更可怕的一面,它的表面可能正遍布着猛烈喷发的火山,因此更不适宜生命的存在。科学家们在近期举行的美国天文学会第215次会议上宣布了这一发现。
据科学家介绍,“CoRoT-7b”行星表面的火山活跃程度可能比木卫一更强烈,除非是它的公转轨道是一个几近完美的圆形。木卫一是太阳系中火山最为活跃的天体,它的表面可能存在400多个火山。华盛顿大学科学家洛里-巴恩斯表示,“如果实际情况和我们的推测相近的话,那么‘CoRoT-7b’上有无数个活火山在不停地喷发,表面到处都流淌着熔岩。”
大量火山的喷发在不断地塑造行星的表面,因此任何生物体都很难在这里寻到立足之地。此前,关于“CoRoT-7b”行星的研究也表明,其大气层主要由气态岩石组成。这些气态岩石冷凝后会像雨水一样落到行星表面。
巴恩斯和他的研究团队之所以认为“CoRoT-7b”行星表面遍布火山,是因为它距离主恒星太近了,两者之间的距离仅为250万公里左右,大约是地球与太阳距离的六十分之一。根据巴恩斯的计算方法,只要其轨道稍微与圆形有误差,哪怕只有250公里的偏离,“CoRoT-7b”行星都可能会受到这个恒星系统中相邻行星巨大的重力牵引。这种周期性的牵引力变化导致“CoRoT-7b”行星表面不断扭曲和变形,这也可能就是“CoRoT-7b”行星表面大量火山喷发的原因。
科学家们认为,其实地球也存在这种牵引力,不过地球表面的海洋吸收了这种能量。巴恩斯解释说,“‘CoRoT-7b’表面极有可能没有海洋。对于拥有非圆形轨道的行星来说,它运行到轨道不同的点,可能会承受不同的重力牵引。当它距离主恒星最近时,牵引力最大;当它距离主恒星最远时,牵引力最小。当它处于这两点之间时,它的表面就会随着牵引力的变化而扭曲变形。这种变形产生的摩擦力不断加热行星内部,从而在表面形成猛烈喷发的火山。”
3、类太阳恒星旁现身一颗新星 是行星与否待研究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天文研究所3日发表一份公报说,天文学家借助设在美国夏威夷的8米口径“昴宿星团”望远镜,首次拍摄到在太阳系外类似太阳的恒星“GJ758”附近,有一颗围绕该恒星运行的天体与冷行星类似。天文学家将进一步研究其真实身份,以丰富对类太阳恒星周围天体多样性的认识。研究人员说,“GJ758”星的这个若隐若现的“伴侣”,其代号为“GJ758B”,质量估计是木星的10倍至40倍。它可能是个巨大的行星或是一颗轻量级棕矮星(质量大于木星特定倍数以上的太阳系外天体),其运行轨道半径比海王星稍大,温度为约280至370摄氏度,是迄今拍摄到的类太阳恒星“伴侣”中最冷的一个。目前,人类已发现400多颗太阳系外行星,其中大多是通过分析行星绕主星运行时对主星运动和亮度的影响间接发现的。由于主星亮度比行星高得多,拍摄到太阳系外行星非常困难。用天文学家的话说,其难度相当于在几公里外拍摄300瓦探照灯旁的一只萤火虫。但是一旦拍摄成功,研究人员便能得到可供了解该行星轨道、温度和大气组成等宝贵信息。研究人员说,与以往拍摄到的太阳系外行星相比,“GJ758B”星更类似于太阳系行星。它围绕天琴座中的类太阳恒星“GJ758”旋转,与主星的距离和海王星与太阳的距离接近。但是其表面温度比表面零下200多摄氏度的海王星要高出许多。研究人员由此推断“GJ758B”星处于自身发展的收缩期,对于该天体身份的深入研究正在展开。在今年8月拍到的另一张更清晰的图像上,还可以看到距离“GJ758”星更近的另一个天体。天文学家还需进一步观察,才能确定它到底是“GJ758”星的另一个“伴侣”——“GJ758C”星,还是更远处的一颗恒星。如果是前者,那么“GJ758B”和”“GJ758C”极有可能是年轻的行星而不是年老的棕矮星。对于舆论界在评论这类发现时常与太阳系类比或提起外星生命,马克斯·普朗克天文研究所的约瑟夫·卡森博士说,“GJ758B”星的图像信息表明,类太阳恒星周围形成行星等天体及其表面环境有很多种可能性,太阳系及其有利于生命繁衍的环境不过是其中之一。
美行星保护计划揭秘:严防地球生物污染外星日
09:37&& 中国广播网   
已有0条评论 转载到空间 手机新闻网 RSS 打印 大 小
4、未来将登陆火星的新型探测器
无尘室中的海盗号火星探测器,1976年携带生命探测器登陆火星。美国航天局致力于在宇宙探索中,尽可能避免地球和外星球之间微生物和生命体的交叉性污染。长期以来,科学家一直致力于寻找外星人,希望能够在别的星球上发现生命体。但可能会出现一种令科学家们非常尴尬的情况:有朝一日真的在外星球上发现了生命,而这些生命实际上却源自地球!每个宇宙飞船从地球上离开驶向宇宙,很可能搭载着数百万计的微生物细菌抵达外太空。美国宇航局希望未来能够启动“火星标本返回任务”,将火星的勘测样本送返至地球。而努力避免火星和地球之间的微生物交叉性污染应是重中之重。9月份发表在英国期刊《微生物学趋势》的一篇报道阐述了当前美国宇航局的行星保护策略和计划。
1、美国宇航局行星保护计划
该篇研究报道的作者是美国佛罗里达州大学肯尼迪航天中心微生物学、细胞科学系教授韦恩-尼科尔森(WayneNicholson),他说:“假如地球陆地上的虫子抵达火星,它们是否可以存活生长?或者它们能否在极端的外星球环境中繁衍?迄今为止,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地球上的微生物是2、无法在火星上生存的!”
   即使如此,美国宇航局仍然实施了行星保护措施,确保搭载在宇宙飞行器上的细菌不污染外星球的环境。首先要关注的是“返航感染”,也就是外星生命形式被搭载返回地球后,是否会对地球生物圈构成影响;其次要关注的是“向外污染”,当地球上的微生物乘坐太空飞船驶向其他行星时,有可能在那里扎根繁衍。美国宇航局行星保护办公室成员凯瑟琳-康利(CatharineConley)说:“首要问题当然是保护地球不被外星球生物所污染。但实际上我们还从未在外太空采集回任何可能的生命形式样本,因此从实际出发,我们应当更多地关注对外污染。”
3、从一开始就小心翼翼
   行星保护计划启动之初就着重关注“返航感染”。自从前苏联于1957年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进行太空探索任务之后,国际科学理事会专门成立了空间研究委员会(COSPAR)来加快国际空间探索。他们的职责之一就是行星保护计划。1967年签署的“外太空条约”正式规划了所有国家从事太空探索的全球性指导方针。该条约声明:任何外太空探索活动,包括月球和其他行星,都必须尽可能避免出现生物污染。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天体物理学和行星科学教授拉里-埃斯波西托(LarryEsposito)称,虽然人们一直期望科学界努于探索新的太空领域,但在人类探索太空过程中避免返航感染显得更加重要。“尽管可能性微乎其微,返航感染仍然是最大的威胁。”埃斯波西托说:“事实上,我们生活在地球上,能够决定自己的生存方式,同时也是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如果不对返航感染未雨绸缪,很可能对地球生态系统构成潜在的威胁。”近年来,向外污染也成为一个重点,特别是对火星进行探测并寻找可能的生命形式之后。今年3月份,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局进行了LOCAD-PTS探索实验,这是行星保护技术的首次测试。该实验使用高科技棉签对宇航员的手套进行清洁,然后监测棉签以检查微生物。实验结果几乎没发现任何细菌,但在15处发现了带有真菌印迹的葡聚糖。
5、科学家发现32颗系外新行星 未发现有生命存在
人类对外星文明的探索没有终点。欧洲天文学家宣布发现32颗新的太阳系外行星,这意味着系外行星总数已超过400。科学家们在位于智利的观察站通过在天文望远镜上安装特殊装置发现这些行星的。新发现的行星大小有的相当于地球的五倍,有的相当于太阳系中最大行星木星的五至十倍。科学家们说,新的发现应验了40%类似太阳的恒星有环绕的行星的推测,也意味着星系当中可能存在无数的低质量行星。目前还没有发现这些星球有生命存在,不过,新的发现意味着宇宙中将会有更多的星球存在生命。
6、什么样的行星适合生命存在
   科学家普遍认为,一颗适于生命存在的行星必须满足诸多条件,其中最基本的条件是行星表面有液态水。
  决定这一条件的主要因素是行星所在星系的类型,即恒星体积、有效温度和行星轨道。也就是说,可以在一颗特定恒星周围划分出适居区,适居区内缘以外的行星温度极高,行星表面的任何水分都会蒸发,例如水星;适居区外的行星温度极低,行星表面的任何水都会被永久性冻结,例如火星。对于太阳系而言,所谓的适居区大致位于水星与火星轨道之间的区域。
  第二个影响适居性的因素是行星的体积与质量。质量不及地球一半的行星无法拥有足够的表面重力以牢牢“锁住”维持生命的大气层,例如火星;质量是地球10倍以上的行星虽然能够拥有足够的表面压力,但同时也“锁住”了星系形成的基本元素氢和氦,最终成长为气态巨星,例如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因此,探测适居行星的一个目标就是寻找质量大约在半个和10个地球之间的行星,或者说推测半径大约是地球半径0.8至2.2倍的类地行星。这即是美国6日发射的“开普勒”太空望远镜所要完成的使命。
  其他影响适居性的因素还有很多,其中包括大气的规模和构成(影响行星温度并保护其免受紫外线和宇宙射线侵害),以及所在行星系统内的卫星及巨行星的影响,如是否可以保护其免受小行星撞击等。
7、科学家发现太阳系外岩石行星 与地球最相似
    天文学家宣布发现首颗太阳系以外的岩石行星——Corot7b,这为人类寻找宇宙生命燃起了新的希望。该行星在体积上与地球相当,但白天的温度高达1500摄氏度,这意味着不大可能有生物在那里繁衍。然而,这项发现却提示人们,银河中或许存在像地球一样宜居的行星。据介绍,Corot7b在麒麟座星群中围绕一颗500光年以外的恒星做公转运动,它上面到处是赤热的熔岩和汹涌的海洋。尽管科学家已经在太阳系以外发现了330多颗行星,其中包括12颗固态行星,但Corot7b却是迄今为止体积最小、也是第一颗被证实的岩石行星。“我们等待这一天已经很久了,”任教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天文学家西格尔说。“它(指Corot7b)是太阳系以外的第一个岩石世界,并为我们今后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我们为此感到非常非常激动。”科学界认为,生命的开始需要一个固体的表面作为支撑。这颗新行星距离它的恒星较近,只有150万英里(约合240万公里);而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则有9300万英里(约合1.49亿公里)之遥。研究人员表示,它的质量是地球的5倍左右。“这正是科学研究中最令人兴奋和惊异的时刻,”从事该研究的小组组长、瑞士天文学家奎洛兹说。绝大多数太阳系以外的行星都是气态的,就像我们熟悉的木星和土星那样。像地球这样的固态行星大约只有12个。然而这一次,科学家首次精确计算出了上述新行星的密度,从而证明它是一颗地地道道的岩石行星。据悉,研究人员借助一个高精度视向速度行星扫描仪完成了这个工程,历时70个小时。“可以说我们就住在一块岩石上,”研究小组成员之一、德国天文学家哈茨尔斯说,“它(指Corot7b)是我们目前发现的最类似地球的行星,只不过它距离自己公转的恒星太近了。”据介绍,这颗今年年初被发现的“希望之星”只需20个小时就能完成一次公转,而即便是太阳系里距离太阳最近的水星也要花上88天才能绕日走完一圈。“它的温度太高了,因此我们叫它‘熔岩行星’,”哈茨尔斯表示。由于Corot7b距离地球很遥远,人们无法用普通的天文望远镜观测到它。因此,研究人员只能测量它的恒星在其引力作用下出现的“摇摆程度”,从而计算出Corot7b本身的质量、体积和密度。
8、中国天文学家:人类首次观测到太阳系外行星绕恒星运动的踪迹
   中国天文专家表示,这次美国天文学家发现人类首次实拍到太阳系以外一颗行星绕恒星运动的踪迹,应当是天文学历史上里程碑式的重大进展。
   美国哈勃空间望远镜网站日前通报,日,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天文学家保尔·卡拉斯研究团组发布了恒星"北落师门"有行星环绕运动的照片,这颗行星被称为"北落师门b"。
   天文学家、南开大学教授、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长苏宜介绍说,在银河系3000亿颗恒星当中,北落师门应当算地球的近邻。北落师门位于南鱼座,亮度1.16星等,是黄道上四颗著名亮星之一,质量为太阳的2.06倍,直径为太阳的1.82倍,距离地球25光年。
   "北落师门b"距离北落师门约115天文单位(172亿公里),比地球到太阳的距离远115倍,公转周期872年。它的质量约为木星质量的3倍。
   苏宜表示,北落师门虽然年轻,但预计寿命较短,只有太阳的1/10。北落师门虽然温度较高,发出的热量比太阳大10倍,但由于"北落师门b"离恒星太远,不大可能有生命存在。这是因为,按人类唯一知道的生命模式,液态水是生命存活的必要保证。一颗行星即使有水,如果离恒星太远,水会结冰;如果太近,水会变为蒸汽。所以恒星周围的"生命带"有一定的范围限制。对于太阳,生命带必需近于5.4天文单位,所以土星以外的行星上不可能有生命存在;对于北落师门,生命带必需近于20天文单位,所以"北落师门b"也不可能有生命存在。
   苏宜介绍说,截至日,全球天文学家已发现系外行星333颗,大多数都是用间接方法发现的。像"北落师门b"这样直接拍到行星图像的只有几例,拍到行星运动踪迹的仅此一例而已。
   苏宜表示,所有已发现的系外行星,质量都在木星级范围,质量如同地球的系外行星,还在人们的期待之中。天文学家寄望于将在2009年发射的Kepler探测卫星,2013年发射的新一代空间望远镜JWST,和2020年发射的类地行星搜寻者TPF,不仅探测行星,还要探测这些行星上是否有大气和水的存在。(
9、瑞士科学家发现两颗与地球相像行星 可能有水
    我要评论(25)
天文学家在寻找类似地球行星过程中发现与地球特别像的系外行星,一颗接近于地球大小,一颗处于“适宜居住区”。瑞士日内瓦大学的迈克·马约尔等人21日在英国赫特福德郡大学举行的新闻发布会公布新发现。据马约尔等人介绍,通过欧洲南方天文台安装在智利的望远镜,天文学家发现了被称为Gliese581e的系外行星。它的体积仅为地球的约1.9倍,离地球大约20.5光年,位于天秤星座内。它离所围绕的恒星不远,使得它太热,不适于地球上的生物生存。但天文学家们称这一发现证明“天文学家们在寻找类地行星过程中正取得进展”。Gliese581e和2007年发现的Gliese581d均围绕Gliese581恒星运行。借助Gliese581e,天文学家还计算了Gliese581d的运行轨道和质量。根据新计算出的数据,Gliese581d约为地球质量的8倍。马约尔说,新研究显示,Gliese581d处于“可居住区”之内。“可居住区”是指系外行星离它所围绕的恒星不太近也不太远,可适于液态水存在,也可适于生命存在。研究小组成员斯蒂芬·乌德里说,由于Gliese581d体积大,可能不仅仅由岩石构成,可能被大且深的海洋覆盖,是首颗值得认真对待的“水世界”候选星。
10、地球能否不孤单 开普勒为我们寻找特殊行星  日08:12  
新华网   
1、新闻缘起
  3月5日,美国航天局(NASA)将发射开普勒探测器,完成首次寻找太阳系外类地可居住行星的任务。
  按照预定计划,当地时间3月5日晚22时48分(格林尼治时间3月6日3时48分),开普勒探测器将搭乘德尔塔—2型运载火箭,从位于美国东南部佛罗里达州的卡纳维拉尔角升空。这是美国航天局安排的首次旨在寻找类地岩石行星的任务,开普勒探测器是NASA为发现具备类似地球环境的行星所做努力的关键因素。太阳系外有多少个地球?直到现在也几乎没有答案,原因就在于目前的天文观测还不足以探测到这些“特殊”的行星。但是随着日美国航天局(NASA)开普勒空间望远镜的上天,我们将可能揭开这些“特殊”行星的面纱。
2、原有观测方法存有缺陷
  “我们都希望存在许多这样的行星,”“开普勒”的首席科学家、NASA艾姆斯研究中心的威廉·博勒基(WilliamBorucki)说,“如果有许多太阳系外地球的存在,那么就可能会有许多生命。也许甚至有地外文明正等着我们和他们联系。”通过地面上望远镜对引力透镜的观测以及2006年发射的“科罗”外星行星探测器对行星凌星的观测,已经发现了两颗比地球稍大的太阳系外行星。这两颗可能由岩石组成的行星的质量约为地球的几倍,都围绕着红矮星Gliese581转动。两者中至少有一颗位于宜居带中,不过非常靠近宜居带的边缘,因此还很难确定它们的表面是否真能有液态水的存在。问题的关键在于目前发现这些行星的方法。大部分的太阳系外行星是通过“视向速度”方法被发现的,它通过寻找恒星光谱中可能是由于行星的引力作用而产生的周期性运动信号来探测它们。不过这一方法对于和地球质量相仿的低质量行星并不敏感。
3、两大优势,观测更敏感
  “开普勒”就是专门设计来寻找这些“失落”的世界。它通过监测超过10万颗恒星的周期性亮度变化,就能在行星出现在恒星和“开普勒”之间的时候来发现它。“开普勒”会在远离地球的轨道上围绕太阳转动,以避免地球对它观测的干扰。这就使得它可以在三年半的时间里不间断地观测同一片天区。与之形成对比的是,“科罗”是围绕地球转动的,因此地球会遮挡住它的视线。同时为了避免阳光对观测的影响,因此“科罗”对同一片天区的最长连续观测时间只有五个月。由于可以长时间的监测目标,“开普勒”至少能看到三次轨道周期为一年的行星凌星。这是确认这些严格周期性事件所需的最少观测次数,由此才能排除诸如恒星亮度自身涨落等干扰因素。同时“开普勒”也会比“科罗”灵敏得多。它的有效直径为95厘米,是“科罗”的3.5倍。这使得它可以看到大小只有地球一半、和火星差不多大的行星。
4、一周联系望远镜两次
  来自科罗拉多大学巨石城分校大气与太空物理学实验室(LASP)的20名学生和16名专家组成的小组,将在科罗拉多大学研究园的LASP太空技术大楼里操纵开普勒望远镜在佛罗里达卡纳维拉尔角的发射升空。LASP任务操作与数据分析主管比尔·波塞尔表示,此科罗拉多大学巨石城分校任务操作小组正在和贝尔公司通力合作。贝尔公司制造了开普勒望远镜的主要部件———一个直径一米大望远镜和众多感光微芯片以及开普勒望远镜飞行系统,并对此任务的操作工作提供支持。一旦开普勒望远镜进入狩猎行星的阶段,LASP开普勒任务控制小组将一周联系此望远镜两次,以监视其上面配备的仪器,包括传感器、电池定位控制系统、电压和温度以及负载指令。波塞尔表示,此望远镜将受令每月指向地球一次,将数据“倾卸”给美国航天局分布在地球赤道附近的深空监测网,之后,这些数据将被传送到科罗拉多大学巨石城分校大气与太空物理学实验室,此传输工作有时会持续36到48个小时。接着,LASP将这些数据传送到美国巴尔的摩的太空望远镜科学院,之后再由美国航天局的阿姆斯研究中心进行数据的科学分析。
5、期待“开普勒”的答卷
  没有人知道“开普勒”能发现多少颗和地球相仿的行星,但是发现大量和木星大小的太阳系外行星应该是不在话下的。大约15%%的类太阳恒星会具有类木行星。由于形成木星需要大量的物质,因此博勒基说:“我们认为木星的形成要比地球难得多。”
  无论“开普勒”发现了什么,都会使得太阳系外行星探测进入下一个纪元。如果类地行星是普遍存在的,那么未来的计划将仔细地研究其中是否有氧存在以及其他和生命有关的证据。NASA和欧洲空间局(ESA)正在分别评估“类地行星发现者”和“达尔文”计划,它们计划在2020年前发射用于观测位于恒星宜居带中的行星。其中主要的目标是观测那些穿过行星大气的光线的光谱,以此来寻找和生命有关的氧和其他化学成分的信号。这些计划最终是否能成功完全取决于“开普勒”。如果最终发现类地行星是普遍存在的,那么在未来15年内必定掀起一股仔细研究这些行星的热潮。但是如果“开普勒”最终发现宜居带中的类地行星是非常罕见的话,那么在我们的观测能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就可能没有适合我们研究的目标。而探测更遥远类地行星的计划,不但在技术上还存在很大的障碍,而且也需要花很长的时间。现在历史至少给了我们一个机会来了解太阳系外类地行星是否是罕见的。自从哥白尼把地球从宇宙的中心拉下来以后,地球在宇宙中的地位“每况愈下”。地球不过是众多行星中的一颗,而在发现了上百颗围绕其他恒星的行星之后太阳系也显现的并不那么特殊。宇宙中是否普遍存在着大小和特性都和地球类似的行星?“开普勒”将会为我们做出解答。
6、欧洲的“科罗”外星行星探测器
  在“开普勒”空间望远镜致力于发现第一颗太阳系外真正的类地行星的时候,也不应该忘了先前的计划。法国建造的“科罗”外星行星探测器发现了迄今最小的太阳系外行星。距离我们390光年远的Exo7b的直径是地球的两倍。尽管还不确切知道它的质量和组成,但是它的密度和岩质的类地行星相仿。它的轨道非常靠近恒星,公转周期只有20个小时,是已知公转最快的行星。其表面的温度超过;,因此无法承载生命,但是在这个系统中还极有可能有其他行星的存在。得益于细致的设计过程,当然还有一些运气,“科罗”的表现超出了人们的预计。在“科罗”发回来的数据中还有数百个有趣的信号留待后续的大型地面望远镜来观测研究。“科罗”的发现支持了地球附近还存在太阳系外类地行星的想法,这对于“开普勒”而言无疑是一个好消息。而“开普勒”也许能够发现更多其他的地球。
已投稿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gliese 581g行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