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常用的弹簧秤秤外壳质量为m0 实验室常用的弹簧秤秤挂钩的质量...

BA、控制变量法&&&&&&&B、等效替代法C、小量放大法&&&&&&&D、建立理想模型法②在该实验中,为减小实验误差,下列措施可行的有BC.&&&&&&&&&&&&&&& A.两弹簧秤的读数应尽量接近B.描点作图时铅笔应尖一些,作图比例适当大一些C.用两个弹簧秤拉时,两弹簧秤的示数适当大些D.用两个弹簧秤拉时,细绳套间的夹角越大越好(2)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想用如图2所示的电路探究一种热敏电阻的温度特性.①请按电路原理图将图3中所缺的导线补接完整.为了保证实验的安全,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在开关闭合前应置于a端.(选填“a”或“b”)②正确连接电路后,在保温容器中注入适量冷水.接通电源,调节R记下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计算出该温度下的电阻值,将它与此时的水温一起记入表中.改变水的温度,测量出不同温度下的电阻值.该组同学的测量数据如下表所示,请你在图中的坐标纸中画出该热敏电阻的R-t关系图4.
温度(摄氏度)
阻值(千欧)
0.8③对比实验结果与理论曲线(图中已画出)可以看出二者有一定的差异.在相同的温度下,热敏电阻的测量值总比理论值偏大(填“偏大”或“偏小”),引起这种误差的原因是(不包含读数等偶然误差)电流表内接法造成的误差.④已知电阻的散热功率可表示为P散=k(t-t0,其中k是比例系数,t是电阻的温度,t0是周围环境温度.现将本实验所用的热敏电阻接到一个恒流电源中,该电源可以使流过它的电流在任何温度下恒为40mA,t0=20℃,k=0.16W/℃,由理论曲线可知,该电阻的温度大约稳定在50℃.
(1)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要求每次合力与分力产生相同的效果,必须:AA.每次将橡皮条拉到同样的位置&&&&&&&B.每次把橡皮条拉直C.每次准确读出弹簧秤的示数&&&&&&&&&&D.每次记准细绳方向(2)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的关系”实验中,设计出如下的实验方案,其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已知小车质量M=214.6g,砝码盘质量m0=7.5g,所使用的打点计时器交流电频率f=50Hz.其实验步骤是:A.按图1中所示安装好实验装置;B.调节长木板的倾角,轻推小车后,使小车能沿长木板向下做匀速运动;C.取下细绳和砝码盘,记下砝码盘中砝码的质量m;D.先接通电源,再放开小车,打出一条纸带,由纸带求得小车的加速度a;E.重新挂上细绳和砝码盘,改变砝码盘中砝码质量,重复B~D步骤,求得小车在不同合外力F作用下的加速度.回答以下问题:①按上述方案做实验,是否要求砝码和砝码盘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否(填“是”或“否”).②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2所示,由该纸带可求得小车的加速度a=0.77m∕s2.③某同学将有关数据填入他所设计的表格中,并根据表中的数据画出a-F图象(如图3).造成图线不过坐标原点的一条最主要原因是在计算小车所受的合外力时未计入砝码盘的重力、砝码盘的重力,从该图线延长线与横轴的交点可求出的物理量是砝码盘的重力,其大小是0.07N.
砝码盘中砝码的质量m/g
砝码盘中砝码的重力G/N
小车的加速度a/m?
实验题在“验证牛顿运动定律”的实验中,采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量用M表示,盘及盘中砝码的质量用m表示,小车的加速度可由小车后拖动的纸带打上的点计算出.(1)当M与m的大小关系满足M远大于m时,才可以认为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盘及盘中砝码的重力.(2)一组同学在做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实验时,保持盘及盘中砝码的质量一定,改变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量,测出相应的加速度,采用图象法处理数据.为了比较容易地检查出加速度a与质量M的关系,应该作a与的图象.(3)如图2所示为甲同学根据测量数据作出的a-F图线,说明实验存在的问题是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时角度过小..(4)某同学在做加速度和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测得小车的加速度a和拉力F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a/(m?s-2)
0.51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坐标纸中作出a-F图象(图3);(5)图象的斜率的物理意义是小车的总质量的倒数;(6)在“探究两个共点力的合成”实验中,某小组做实验时得出如图4所示的图(O为橡皮条与细绳套的结点).图中F是F1与F2合力的实验值,为使橡皮筋沿竖直方向伸长,那么互成角度的两弹簧秤所施的力F1和F2必须C.A.等大&&B.互相垂直&&C.水平分力,等大反向&&D.竖直分力等大(7)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小车带动纸带通过电火花计时器,打出的部分计数点如图5所示.每相邻两点间还有四点未画出来,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的是220V、T=0.02s的交流电,求:电火花计时器打第2个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v2=0.49m/s,小车的加速度a=0.88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A.如图1弹簧秤甲的示数为&N,乙的示数为&N.B.某同学为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而设计了如图2所示实验.他用弹簧秤水平拉动木块在水平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读出并记录弹簧秤的读数.实验中改变被拉木块的数量、改变接触面的材料、改变接触面积的大小及改变木块速度的大小,并将若干次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试根据该同学的实验数据,分析总结并回答下列问题.
接触面材料
拉动木块数
木块放置情况
木块运动速度
弹簧秤读数(N)
16.00(1)物体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数有关?有什么关系?(2)物体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数是无关的?C.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算出小车经过各计数点瞬时速度如下表:
计数点序号
计数点对应的时刻(s)
通过计数点的速度(cm/s)
168.0为了计算加速度,合理的方法是A.根据任意两计数点的速度用公式a=△v/△t算出加速度B.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量出其倾角,由公式a=tanα求出加速度C.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由图3线上相距较远的两点所对应的速度、时间,用公式a=△v/△t算出加速度D.依次算出通过连续两计数点间的加速度,算出平均值作为小车的加速度
(1)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中,平行板电容器的极板B与一静电计相接,极板A接地,静电计此时指针的偏角为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A.将极板A向左移动一些,静电计指针偏角θ变大B.将极板A向右移动一些,静电计指针偏角θ不变C.将极板A向上移动一些,静电计指针偏角θ变大D.在极板间插入一块玻璃板,静电计指针偏角θ变大(2)在一次探究活动中,某同学用如图2(a)所示的装置测量铁块A与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的金属板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已知铁块A的质量mA=1.5kg,用水平恒力F向左拉金属板B&使其向左运动,弹簧秤示数的放大情况如图所示,则&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0.(g=10m/s2)该同学还设计性地将纸带连接在金属板B的后面,通过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下一些计时点,取时间间隔为&0.1s的几个点,如图2(b)所示,各相邻点间距离在图中标出.则在打C点时金属板被拉动的速度v=0.80m/s,金属板的加速度为a=0.63m/s2(B作匀加速运动).(3).某同学用游标卡尺测量一圆柱体的长度l,用螺旋测微器测量该圆柱体的直径d,示数如图3.由图可读出l=2.24cm,d=6.860mm.(4)用示波器观察某交流信号时,在显示屏上显示出一个完整的波形,如图4所示:经下列四组操作之一,使该信号显示出两个完整的波形,且波形纵向幅度增大.此组操作是C.(填选项前的字母)A.调整X增益旋钮和竖直位移旋钮B.调整X增益旋钮和扫描微调旋钮C.调整扫描微调旋钮和Y增益旋钮D.调整水平位移旋钮和Y增益旋钮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作业讨论群:如图1所示,弹簧秤外壳质量为m 0 ,弹簧及挂钩质量忽略不计,挂钩拖一重物质量为m,现用一方向沿斜面向上的外力F拉着弹簧秤,使其沿光滑的倾角为
的斜面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弹簧秤读数为:
对物块受力分析,物块受到重力和弹力及弹簧的拉力F 1 则有
,而整体加速度
,代入可得F 1 =
为您推荐:
扫描下载二维码这是个机器人猖狂的时代,请输一下验证码,证明咱是正常人~如图所示,弹簧秤外壳质量为m,弹簧及挂钩的质量忽略不计,挂钩上吊一重物.现用一竖直向上的外力拉弹簧秤,当弹簧秤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示数为F1;若让弹簧秤以加速度a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弹簧秤的示数为(重力加速度为g)(  ) A. mgB. F1+mgC. F1+maD. (1+)F1
设物体的质量为m0,当弹簧秤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示数为F1,F1=m0g.当弹簧秤以加速度a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2-m0g=m0a,解得2=(1+ag)F1.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弹簧秤的示数等于弹簧的拉力,当弹簧秤以加速度a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弹簧秤的示数.
本题考点:
牛顿第二定律.
考点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能够正确地受力分析,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进行求解.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实验室常用的弹簧秤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