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四川师范大学的日本近代先秦政治思想史史...

四川师范大学——许晓光
用圣才电子书APP或微信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也可分享给你的朋友。
许晓光,男,1955年3月生于北京海淀。1973年四川师范学院附中高中毕业。1974年3月至1978年3月在四川剑阁县白龙公社插队务农。1977年改革高校招生制度后,在农村参加了首批高考,并被西南师范学院历史系录取。1978年3月至1982年1月,在西南师范学院历史系本科学习,毕业后获学士学位。1982年1月至1984年8月,在四川师范学院历史系任教。1984年9月至1987年7月,在西南师范大学历史系世界史专业亚洲史研究方向攻读研究生,毕业后获历史学硕士学位。1987年7月至1994年8月,在西南师范大学历史系任教。1994年8月至今,在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系任教,现任教授,世界历史教研室主任。中国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研究会理事,四川省历史学会理事。2007年在四川大学获历史学世界史专业博士学位。曾任成都市第十、十一、十二届政协委员,现为成都市第十五届人大代表,中国民主同盟四川省委委员、成都市委常委、四川师范大学委员会主任委员。教育部社科课题评审专家,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聘请评审专家。
在教学方面,曾为大学专科学生开设世界通史、世界近代史等课程。为历史本科学生开设世界古代史、世界中世纪史、世界近代史、伊斯兰文化史等课程。为旅游本科学生开设旅游宗教学、旅游日语等课程。为硕士研究生开设日本近代政治思想史、西方近代政治思想史、中外关系史专题、近现代外交人物评介等课程。
在科研方面,曾参加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研究项目《伊朗史》的研究工作(主研),国家教委社会科学基金研究项目《伊朗的伊斯兰革命和地方霸权主义》、《以色列的经济、政治与中、以关系》的研究工作(均为主研)。独立承担并完成四川省教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同时完成了四川师范大学年度校内自选科研课题《元代中国与伊朗关系的特殊性》和《论1260年后蒙古大汗与伊儿汗的宗藩关系》。年独立承担并完成四川省教委重点课题《伊斯兰文明》的研究。年,独立承担并完成四川省教育厅社科重点课题《明治时期日本近代化政治思想研究》。2008年,独立承担教育部后期自制项目《日本近代早期非传统政治思想研究》。.多年间克服了科研经费严重不足和研究资料匮乏的困难,在亚洲历史、经济史、政治、国际关系、宗教、民族问题等方面深入钻研,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科研成果。主要包括以下这些成果∶
一、承担的科研课题
1、《伊朗通史》  1987年国家社会阶基金&七五规划&重点课题(主研)
2、《伊朗的伊斯兰革命和地方霸权主义》 1992年国家教委社科重点课题(主研)
3、《以色列的经济政治研究》    1992年国家教委社科重点课题(主研)
4、《中古时期的西亚、中亚》   1995年四川省教委社科青年课题
5、《伊斯兰文明》      1998年四川省教委社科重点课题
6、《明治时期日本近代化政治思想研究》  2004年四川省教育厅社科重点课题
7、《日本近代早期非传统政治思想研究》  2008年教育部后期资助项目
二、已公开出版的著作
1、 《新编世界中古史》(参编)     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0年
2、 《世界三大宗教史纲》(参编)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4年
3、 《日本首相大平正芳》(独立撰写,34万字)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7年
4、 《世界著名将帅传》(主编48万字)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9年
5、 《世界著名企业家传》(主编56万字)    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
6、 《旅游与宗教》 (独立撰写30万字)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2年
7、 《天方神韵----伊斯兰古典文明》(独立撰写21万字)  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
8 、《世界宗教史纲》(合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三、已公开发表的文章
1. 东西交通路上的暗杀教派      《历史大观园》1989年9期
2. 阿拔斯朝中后期的财政危机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1989年增刊
3. 伊斯兰教的重要节日       《历史学习》1990年3期
4. 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孙们(上、下)   《课堂内外》期连载
5. 蒙古统一后的三次西征       《历史学习》1990年5期
6. 伊斯兰教的两大教派         《历史学习》1991年1期
7. 孤城独钓,千古垂名        《历史大观园》1991年5期
8. 伊斯兰教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历史学习》1991年4期
9. 西亚的库尔德人           《历史学习》 1991年4期
10. 中东历史上军事伊克塔制的特点与性质    《世界历史》 1991年4期
11. 伊斯兰教是怎样创立的?       《历史学习》期合刊
12. 阿拉伯帝国的形成         《历史学习》1992年6期
13. 圣女贞德           《课堂内外》期合刊
14. 伊朗历史上的拜火教        《历史学习》 1992年8期
15. 南高加索民族冲突与亚美尼亚民族问题的由来  《东欧中亚研究》1993年1期
16. 日本对蒙古伊儿汗国的研究       《世界史研究动态》1993年1期
17. 试论阿拉伯帝国衰亡的原因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1993年3期
(此文被人民大学报刊复印中心《世界史》1993年10期复印,《新华文摘》1993年9期摘要刊登)
18. 亚美尼亚民族主义的由来与纳--卡争端   《世界经济与政治》 1993年4期
19. 伊本?赫尔顿的社会史研究述评       《世界史研究动态》1993年4期
20. 中东亚美尼亚问题探源        《世界历史》1994年1期
21. 喇嘛教的兴起与活佛转世制度的确立    《历史教学》1995年1期
22. 元代中国与伊朗关系的特殊性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4期
23. 论1260年后蒙古大汗与伊儿汗的宗藩关系   《民族研究》1996年5期
24. 阿拉伯帝国的繁荣        《历史学习》期合刊
25. 中东封建化问题的新思索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2期
26.试论宗教与旅游的密切关系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 1999年特刊
27. 十到十五世纪中东社会关系的变化      《 世纪之交的中国史学》
(中国史学会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9月出版)
28、大平正芳与日中邦交正常化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5期
29、论日本近代&私权&思想的形成    《日本学刊》2006年5期
(此文被《日本学刊》评为年优秀论文)
30、维新政府成立前日本近代化国家观的发端   《西南大学学报》2007年1期
31、明治初期日本近代化民权思想的形成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1期
人民大学报刊复印中心《世界史》2007年4期复印
32、论明治前期日本的近代权利观     《四川大学学报》2007年2期
33、浅析日本近代政治学说中的&人民参政权&思想  《日本学刊》2007年6期
34、明治前夕日本近代化政治思想的萌芽  《世界历史》2007年6期
人民大学报刊复印中心《世界史》2008年3期复印
35、论明治维新前后日本&洋学&兴盛的社会条件《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2期
36、日本近世城市的兴起及其经济影响    《四川大学学报》2008年3期
人民大学报刊复印中心《世界史》2008年8期复印
37、浅析郝勒敦史学研究中的唯物论思想因素  《史学理论研究》2008年4期
38、日本近代化早期的人权问题论争  《现代化研究》第5辑 商务印书馆 2008年版
39、近代早期日本对等级制度和特权观念的否定   《学海》2009年1期
40、明治维新前后日本对西方文化的大力吸收 ----尤其对社会制度改革思想的关注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2期
注:有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国家级核心学术期刊、或一级学会主编、国家一级出版社出版的论文集。
附二、许晓光教授获奖情况
1、1992年获西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优秀科研成果奖&
2、元代中国与伊朗关系的特殊性 获1996年四川省历史学会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3、《日本首相大平正芳》   获1998年四川省优秀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
4、1998年获&四川师范大学民主党派优秀个人&称号
5、2003年获四川师范大学优质课堂教学竞赛三等奖
6、先后3次获大学&优秀实习指导教师奖&
7、2004年获&四川师范大学民主党派优秀个人&称号
8、2009年在四川省第十三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中,论文&明治前夕日本近代化政治思想的萌芽&(《世界历史》2007年6期)获得四川省人民政府颁发的三等奖。
小编工资已与此赏挂钩!一赏一分钱!求打赏↓ ↓ ↓
如果你喜欢本文章,请赐赏:
已赐赏的人
最新上传考研真题与资料
硕士报考指南········硕士招生信息汇总·········
我的电子书2016年四川师范大学637中国史考研真题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2016年四川师范大学637中国史考研真题
||暂无简介
凯程教育成立于2005年4月,是我国最早从事高...|
总评分0.0|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四川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目录.xls42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166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本学位点建于1998年,现有导师8名,其中教授4名,博士2名。主持国家级项目5项,省部级项目20余项,曾多次荣获四川省政府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本专业下设语文课程研究、语文教学研究、语文教材研究、语文教师研究四个研究方向。主要采用学分制与导师负责制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培养具有较强语文教育研究能力的研究者与拥有较高专业学科素养的优秀语文教师与教研员。为保证质量,本专业只招收中文本科毕业生。
本学位点自1997年建立以来,始终秉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发展思路,培养出了数百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和教研工作者。目前,本学科已拥有了实力雄厚的教师队伍:专职导师8名,其中教授4位,博士2位。形成了语文课程、语文教学、语文教材与语文教师教育研究四个研究方向。拥有国家及省部级课题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本专业创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为中国语言文学所属二级学科,四川省省级重点学科。本学科2012年设立博士点,导师团队在国内有一定的学术影响,具有很强的科研能力和教学能力,主要培养文学理论、思想、批评和传播等方面的人才。本专业现设文艺与传媒、中国文化与文论、西方文论、文艺美学等研究方向,其中,中国文化与文论方向、文艺的美学、诗学研究是本专业的传统强项,其特色重在科研,主要培养学术型人才。文艺与传媒作为新设方向,主要培养应用型和技术型人才。本专业的培养方式采取导师制和学分制。毕业生就业方向主要为高校教师、国家公务员、电视、电影、电台、报刊、杂志、出版社的从业人员以及中、小学教师等。
05010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01现代汉语及语言学理论教学与研究
02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许晓光&&&&&&发布时间:日&&查看:5639&&来源:&&&&许晓光,男,1955年3月生于北京海淀。1973年在成都四川师范学院附中高中毕业。1974年3月至1978年3月在四川剑阁县白龙公社插队务农。1977年改革高校招生制度后,在农村参加了首批高考,并被西南师范学院历史系录取。1978年3月至1982年1月,在西南师范学院历史系本科学习,毕业后获学士学位。1982年1月至1984年8月,在四川师范学院历史系任教。1984年9月至1987年7月,在西南师范大学历史系世界史专业亚洲史研究方向攻读研究生,毕业后获历史学硕士学位。1987年7月至1994年8月,在西南师范大学历史系任教。1994年8月至今,在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系任教,现任特聘教授,四川师范大学教授委员会委员、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授委员会主任、四川省区域和国别重点研究基地日本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研究会理事,四川省历史学会理事,中国中外关系史研究会理事。2007年在四川大学获世界史博士学位。曾任成都市第十、十一、十二届政协委员,成都市第十五届人大代表,2013年起任四川省第十二届人大代表,省人大民族宗教委员会委员。中国民主同盟四川省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成都市委第十一、十二届常委、四川师范大学委员会第四、五届主任委员。教育部社科课题评审专家,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聘请评审专家。国家社科基金结项评审专家。2012年6月起任四川师范大学学术(教授)委员会委员,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学术(教授)委员会主任。&&&&在教学方面,曾为大学专科学生开设世界通史、世界近代史等课程。为历史本科学生开设世界古代史、世界中世纪史、世界近代史、伊斯兰文化史等课程。为旅游本科学生开设旅游宗教学、旅游日语等课程。为硕士研究生开设日本近代政治思想史、西方近代政治思想史、中外关系史专题、近现代外交人物评介等课程。&&&&在科研方面,曾参加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研究项目《伊朗史》的研究工作(主研),国家教委社会科学基金研究项目《伊朗的伊斯兰革命和地方霸权主义》、《以色列的经济、政治与中、以关系》的研究工作(均为主研)。独立承担并完成四川省教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同时完成了四川师范大学1995、1996年度校内自选科研课题《元代中国与伊朗关系的特殊性》和《论1260年后蒙古大汗与伊儿汗的宗藩关系》。1998-1999年独立承担并完成四川省教委重点项目《伊斯兰文明》的研究。年,独立承担并完成四川省教育厅社科重点课题《明治时期日本近代化政治思想研究》。2008年,独立承担教育部后期资助项目《日本近代早期非传统政治思想研究》。2010年独立承担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日本明治前期私人权利思想研究》。2011年独立承担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日本明治时期社会思潮及其历史影响研究》。多年间克服了科研经费严重不足和研究资料匮乏的困难,在亚洲历史、经济史、政治、国际关系、宗教、民族问题等方面深入钻研,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科研成果。2011年获得学校“科研十佳”文科第4名。主要成果如下∶&一、著&作1、&《新编世界中古史》(参编)     &&&&&&&&&&&&&&&&&&&&&&&&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2、&《世界三大宗教史纲》(参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3、&《日本首相大平正芳》(独立撰写,34万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4、《世界著名将帅传》(主编48万字)&&&&&&&&&&&&&&&& &&&&&&&&&&&&&&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5、《世界著名企业家传》(主编53万字)&&&&&&&&&&&&&&&&&&&&&&&&&&&&&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6、《天方神韵----伊斯兰古典文明》(独立撰写21万字)&&&&&&&&&&&&&&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7、《旅游与宗教》(独立撰写30万字)&&&&&&&&&&&&&&&&&&&&&&&&&&&&&&&&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8、《世界宗教史纲》(参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9、《思想转型与社会近代化----日本近代早期非传统政治思想研究》(独立撰写54万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二、主要论&文(均为独立撰写,有★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国家权威核心期刊)&1.&中东历史上军事伊克塔制的特点与性质&&&&&&&&&&&&&&&&&&&&&&&★《世界历史》&1991年4期2.&南高加索民族冲突与亚美尼亚民族问题的由来&&&&&&&&&&&&&★《东欧中亚研究》1993年1期3&日本对蒙古伊儿汗国的研究&&&&&&&&&&&&&&&&&&&&&&&&&&&&&&&★《世界史研究动态》1993年1期4.&试论阿拉伯帝国衰亡的原因&&&&&&&&&&&&&&&&&&&&&&&&&&&&&&《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3期&人民大学报刊复印中心《世界史》1993年10期转载,《新华文摘》1993年9期摘要刊登5&亚美尼亚民族主义的由来与纳--卡争端&&&&&&&&&&&&&&&&&&★《世界经济与政治》&1993年4期6.&伊本?赫尔顿的社会史研究述评&&&&&&&&&&&&&&&&&&&&&&&&&&★《世界史研究动态》1993年4期7.&中东亚美尼亚问题探源&&&&&&&&&&&&&&&&&&&&&&&&&&&&&&&&&&&&&&&&★《世界历史》1994年1期8.&喇嘛教的兴起与活佛转世制度的确立&&&&&&&&&&&&&&&&&&&&&&&&&&&&&《历史教学》1995年1期9.&元代中国与伊朗关系的特殊性&&&&&&&&&&&&&&&&&&&&&&&&&&《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4期10.&论1260年后蒙古大汗与伊儿汗的宗藩关系&&&&&&&&&&&&&&&&&&&&★《民族研究》1996年5期11.&中东封建化问题的新思索&&&&&&&&&&&&&&&&&&&&&&&&&&&&&&《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2期&&&&&&&&&&&&&&(《新华文摘》1997年8期摘要刊登)12.&十到十五世纪中东社会关系的变化&&&&&&&&&载于中国史学会编&《&世纪之交的中国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13.大平正芳与日中邦交正常化&&&&&&&&&&&&&&&&&&&&&&&&《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5期14、论日本近代“私权”思想的形成&&&&&&&&&&&&&&&&&★《日本学刊》2006年5期&&&&&&&&&&&&&&(此文被《日本学刊》评为2005—2006年优秀论文)15、维新政府成立前日本近代化国家观的发端&&&&《西南大学学报》2007年1期16、明治初期日本近代化民权思想的形成&&&&&&&&《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1期&&&&&&&&&&&&&人民大学报刊复印中心《世界史》2007年4期转载17、论明治前期日本的近代权利观&&&&&&&&&&&&&《四川大学学报》2007年2期18、浅析日本近代政治学说中的“人民参政权”思想&&★&《日本学刊》2007年6期19、明治前夕日本近代化政治思想的萌芽&&&&&&&&&★《世界历史》2007年6期人民大学报刊复印中心《世界史》2008年3期转载,20、论明治维新前后日本“洋学”兴盛的社会条件&《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2期21、日本近世城市的兴起及其经济影响&&&&&&&&&&&&&&&&&&《四川大学学报》2008年3期人民大学报刊复印中心《世界史》2008年8期转载22、浅析郝勒敦史学研究中的唯物论思想因素&&&&&&&&&★《史学理论研究》2008年4期23、近代早期日本对等级制度和特权观念的否定&&&&&&&&&&&&&&&&&&&&&&&《学海》2009年1期人民大学报刊复印中心《世界史》2009年4期转载24、明治维新前后日本对西方文化的大力吸收----尤其对社会制度改革思想的关注&&&&&&&&&&&《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2期25、明治维新前后政治制度和权力起源学说的变迁&&&&&&&&&&&&&&&&★《日本学刊》2009年5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0年2期转载,标题:《从“天造”到“人为制作”----明治维新前后日本近代政治思想的形成》26、日本近代化初期的人权问题论争&&&&&&&&&&&&&&&&南开大学《现代化研究》第五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12月27、论明治日本对西方自由平等学说的吸收和宣扬&&《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1期人民大学报刊复印中心《世界史》2010年4期转载28、日本近世城市发展与社会关系的变化&&&&&&&&&&&&&《四川大学学报》2010年1期29、论日本近代早期政治学说中的“抵抗权”思想&&&&《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3期30、明治前期日本“政党”观念的产生&&&&&&&&&&&&&&&&&★《日本学刊》2010年6期&&&&&&&&&&&&(此文被《日本学刊》评为2010年“隅谷奖”优秀论文三等奖)31、日本近代早期的社会平等观&&&&&&&&&&&&&&&&&&&&&&&&★《世界历史》2010年6期32、明治前期日本思想家对国与民关系的近代性阐释&《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1期&&&&&&&&&&&33、社会转型与思想先导&&&&&&&&&&&&&&&&&&&&&&&&&&&&&★《世界历史》2011年3期&&&34、日本明治前期的政党政治构想&&&&&&&&&&&&&&&&&&&&&&★《日本学刊》2011年6期35、明治前期日本思想界的政治改革论争&&&&&&&&&&&&&&&&&&《史学集刊》2012年1期36、明治前期日本对国体和政体的近代性认识&&&&&&《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2年2期37、论日本近代早期的“自由权利”观&&&&&&&&&&&&&&&&&&&&&&&《学海》2012年2期38、明治前期日本对国家体制的近代性认知与论争&&&★《史学理论研究》2012年3期39、试论福泽谕吉的近代化民权观&&&&&&&&&&&&&&&&&&&&&&&《史学月刊》2012年7期40、论日本幕末利益格局失衡下的社会矛盾&&&&&&&&&&&《四川大学学报》2012年4期41、日本明治前期议会主义思潮的勃兴&&&&&&&&&&&&《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5期42、日本近代社会转型时期立宪主义思潮的初兴&&&&&&&&&&★《世界历史》2012年5期43、日本近代早期围绕议会设立的思想论争&&&&&&&&&&&&&&★《日本学刊》2014年1期44、日本明治前期一场引人注目的思想交锋&&&&&&&&&《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2期&&三、科研项目1、1988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七五”重点项目《伊朗史》(主研)2、1992年国家教委社会科学基金课题《伊朗的伊斯兰革命和地方霸权主义》(主研)3、1992年国家教委社会科学基金课题《以色列的经济、政治与中、以关系》(主研)4、1994年四川省教委社会青基金年项目《中古时期的西亚和中亚》(独立承担)5、四川师范大学1995年校内自选科研课题《元代中国与伊朗关系的特殊性》(独立承担)6、四川师范大学1996年校内自选科研课题《论蒙古大汗与伊儿汗的宗藩关系》(独立承担)7、1998四川省教委重点课题《伊斯兰文明》(独立承担)8、2004四川省教育厅社科重点课题〈明治时期日本近代化政治思想研究〉(独立承担)9、2008年教育部后期资助项目《日本近代早期非传统政治思想研究》(独立承担)10、2010年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日本明治前期私人权利观念研究》(独立承担)11、201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日本明治时期社会思潮及其历史影响研究》(独立承担)&四、各类获奖1、2009年在四川省第十三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中,论文“明治前夕日本近代化政治思想的萌芽”(《世界历史》2007年6期)获得四川省人民政府颁发的三等奖。2、2012年在四川省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中,《思想转型与社会近代化----日本近代早期非传统政治思想研究》获得四川省人民政府颁发三等奖。3、2012年在四川省教育厅第九届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中,论文《论日本近代早期的社会平等观》(《世界历史》2010年6期)获二等奖。4、1998年、2003年,获四川师范大学民主党派先进个人奖;2008年获民盟成都市委“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先进个人奖”。所负责的民盟四川师范大学委员会2009年获民盟四川省委、民盟成都市委“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先进集体奖”;2011年获民盟中央“全国先进集体”称号。2012年获民盟四川省委“思想宣传先进集体”称号。&编辑:&&&&&&&&&&打印本页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静安路5号(610068)田家炳楼十楼 电话:028- 传真:028-&&&&}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政治思想史 pdf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