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中国地源热泵网标准有哪些?

400-820-4679
地源热泵是利用地球表面浅层水源(如地下水、河流和湖泊)和土壤源中吸收的太阳能和地热能,并采用热泵原理,既可供热又可制冷的高效节能空调系统。到2015年,基本查清全国地热能资源情况和分布特点,建立国家地热能资源数据和信息服务体系。全国地热供暖面积达到5 亿平方米,地热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0万千瓦,地热能年利用量达到2000万吨标准煤。
地源热泵技术原理
地源热泵制热原理
在制热状态下,地源热泵机组内的压缩机对冷媒做功,并通过四通阀将冷媒流动方向换向。由地下的水路循环吸收地下水或土壤里的热量,通过冷媒/水热交换器内冷媒的蒸发,将水路循环中的热量吸收至冷媒中,在冷媒循环的同时再通过冷媒/空气热交换器内冷媒的冷凝,  
地源热泵制冷原理
在制冷状态下,地源热泵机组内的压缩机对冷媒做功,使其进行汽-液转化的循环。通过冷媒/空气热交换器内冷媒的蒸发将室内空气循环所携带的热量吸收至冷媒中,在冷媒循环的同时再通过冷媒/水热交换器内冷媒的冷凝,由水路循环将冷媒所携带的热量吸收,最终由水路循环转移  
地源热泵系统优点
地源热泵发展概况
o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一些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始对地源热泵技术进行专题
o 1996年,辽阳市邮电新村2 栋5 万㎡住宅楼安装了第一代富尔达地下水
o 2005年,建设部将地源热泵技术列为建筑业十项推广新技术之一;
o 日,建设部、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发布国家标准《地源热泵系
统工程技术规范》(GB) ,2006年1 月1 日实施;
o 2006年,国家财政部、建设部发布《关于推进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应用的
实施意见》,建立专项基金,对国家级地源热泵示范项目提供财政补贴;
o 2007年,地源热泵示范城市项目开始启动;  
目前,地下水源热泵系统
应用面积约占全部市场分
额45% ,土壤源地源热泵
系统约占35% ,地表水地
源热泵系统约20% 。
地源热泵系统应用情况调查研究分析报告》显示:现有工程从空调供
(制冷)面积来看,面积在50000 ㎡以上的项目约占16%;在10000 ㎡--50000 ㎡的约占42% ;10000 ㎡以下的约占42%,中小项目居多,发展潜
o 地下水源热泵系统 -地下水源热泵系统数量最多,应用范围最广,应用主要集中在北京市、辽宁省、河北省、山东省
o 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
-土壤源地源热泵发展最快,应用潜力最大,地域范围主要是北京市、湖北省和江苏省;
o 地表水源热泵系统(海水、江水、湖水、污水)
-地表水源热泵仅在水源条件比较优越的地域采用;
o 工业余热、废热热泵供热系统(冷却循环水)
-北方采暖地区应用;供热规模大;  
集中式水源热泵机:富尔达、
清华同方、
大连奥德、
沈阳一冷、
中科能源、
麦克维尔、
克莱门特、
分散市水源热泵机:广东中宇、
北京嘉和晟业、
深圳以莱特、
Climate Master、
Mammoth美意、
地源热泵问题及办法
地下水水质对设备和系统的影响;能否保证抽取地下水的完全回灌;长期大量开采地下水对建筑物沉降的影响、对地下水温度场变化的影响、对水质的影响;
地下换热器换热量的计算方法;现场热响应实验方法;不同地埋管形式的优化选择;地下换热器冬夏热平衡问题;机组选型;地下换热器的水力平衡;地埋管回填材料的选择与施工;系统负荷调节;[]
地表水(海水)
地表水(海水)水温、水位、水质等基础资料缺乏;海水换热器的防腐、防垢等技术处理;大型海水源热泵机组的开发;系统的经济性评价;环境影响评价[]
地源热泵系统方案的选择存在盲目性,缺乏科学论证,更没有系统优化。设计、安装等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不足;系统集成度不高;地源热泵系统的运行管理不规范、不专业;缺乏地源热泵工程运行后的检测评估;[]
地源热泵建筑应用补助
北京市:地下(表)水源热泵35元/平方米,地源热泵和再生水源热泵50元/平方;
湖北宜昌:土壤源热泵应用:50元/㎡;水源热泵应用:40元/㎡;地源热泵太阳能一体化集成技术应用65元/㎡;
重庆市:利用可再生能源热泵机组的空调,按机组额定制冷量每千瓦补贴人民币 800 元;
上海市:浅层地热能的示范项目每平方米受益面积补贴60 元;
黄石市:地源热泵系统55元/平方米;
柳城县:地源热泵(含土壤源热泵、地表水水源热泵)空调系统
补贴资金100元/㎡;
新乡市:每平方米补助20元;
合肥市:地源热泵系统建筑应用项目按建筑面积补助60 元/平方米;
嘉兴市:采用土壤源热泵技术或地表水源热泵技术的可再生能源建筑应
用示范项目,按负荷面积每平方米补助30元。
六安市:按建筑面积补助50元/平方米;
地源热泵绿色建筑项目
地源热泵执行标准
     
《蒸汽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工商业用和类似用途的冷水(热泵)机组》GB/T18430.11
单井循环换热地能采集井工程技术规范》(DB11/T935-2012)
农村小型地源热泵供暖供冷技术工程规程
地源热泵系统类型
水平式地源热泵
通过水平埋置于地表面2~4M以下的闭合换热系统,它与土壤进行冷热交换。此种系统适合于制冷供暖面积较小的建筑物,如别墅和小型单体楼。该系统初投资和施工难度相对较小,但占地面积较大。
水平式地源热泵
通过垂直钻孔将闭合换热系统埋置在50M~400M深的岩土体与土壤进行冷热交换。此种系统适合于制冷供暖面积较大的建筑物,周围有一定的空地,如别墅和写字楼等。该系统初投资较高,施工难度相对较大,但占地面积较小。
水平式地源热泵
地源热泵机组通过布置在水底的闭合换热系统与江河、湖泊、海水等进行冷热交换。此种系统适合于中小制冷供暖面积,临近水边的建筑物。它利用池水或湖水下稳定的温度和显著的散热性,不需钻井挖沟,初投资最小。但需要建筑物周围有较深、较大的河流或水域。
水平式地源热泵
地源热泵机组通过机组内闭式循环系统经过换热器与由水泵抽取的深层地下水进行冷热交换。地下水排回或通过加压式泵注入地下水层中。此系统适合建筑面积大,周围空地面积有限的大型单体建筑和小型建筑群落。
评论与争鸣关于规范建筑应用地源热泵系统管理的通知
您的位置:&
&通知公告&正文
关于规范建筑应用地源热泵系统管理的通知
发布日期:[]
关于规范建筑应用地源热泵系统
管理的通知
&&&&&&&&&&&&&&&&&&&&&&&&&&&&&&& 济建科字〔2015〕8号
各县(市)区建委、高新区建设局、有关单位;
为规范我市建筑应用地源热泵系统管理,促进浅层地热资源科学、有序、可持续开发利用,依据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关于进一步深化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地源热泵系统建筑应用项目管理的通知》(鲁建节科字〔2011〕13号)等有关规定和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现就进一步规范建筑应用地源热泵系统管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积极推广应用地源热泵系统
地源热泵系统是指以岩土体、地下水或地表水为低品味热源,由水源热泵机组、地热能交换系统、建筑物内系统组成的供热、制冷系统。地源热泵系统分为土壤源(地埋管)热泵系统、地表水源(含污水、工业余废热、河、湖等)热泵系统、地下水源热泵系统。根据我市具体情况,凡符合地源热泵技术应用条件的新建、改建、扩建住宅小区及公共建筑,应优先开发建设应用土壤源(地埋管)热泵系统、地表水源(含污水、工业余废热、河、湖等)热泵系统。地下水源热泵系统按照《济南市地热资源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管理。对于技术先进、具有一定规模的建设项目,推荐列入省、市建筑节能示范项目,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
二、坚持属地管理的原则
建筑应用地源热泵系统纳入建设程序管理。市城乡建设委负责全市建筑应用地源热泵系统的管理工作,各县(市)、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指导下,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建筑应用地源热泵系统的日常监管工作。凡在我市行政区域内开发建设、安装、应用建筑地源热泵系统,必须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和要求,按程序运作,确保质量安全。本通知下发前已实施的项目,应及时按本通知的要求向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报、补办有关手续。本通知下发后未纳入建设程序管理的项目,不予通过建筑节能专项验收认定。
三、强化地源热泵系统论证& 、和图审监管
为确保地源热泵系统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质量安全,大中型建设项目应做好建筑工程前期的勘察、论证工作。建设单位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咨询机构,对技术经济可行性进行评估和论证,编制可行性分析报告(包括项目的基本情况、地质勘查报告、技术方案和专项设计等资料)。单体1万平方米以上、3万平方米以下的公共建筑和10万平方米以下的居住建筑项目由市城乡建委组织或委托论证;单体3万平方米以上的公共建筑、10万平方米以上的居住建筑项目由市城乡建委报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组织论证。
地源热泵系统论证评估通过后方可进行施工图设计。建设单位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建筑设计单位进行施工图设计。施工图审查机构应根据国家和地方相关设计标准,对地源热泵系统施工图进行技术审查。审查合格的图纸方可施工。特殊情况下,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可委托第三方对项目进行进一步评审把关。
四、规范地源热泵系统施工管理
为保护各方合法权益,保证施工质量和环保要求,地源热泵系统产品应当通过招标、投标确定,确保具有合理的性能价格比,严禁单纯的低价中标。地源热泵系统生产、安装施工单位应具备以下条件:依法注册的企业法人,有相应的注册资本金和设施、设备,有相应的生产和安装施工资质,有满足工程需要的各专业技术骨干人员,有良好的从业经历和业绩,有完善的施工质量保证体系和维修服务制度,以及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条件。
建设单位选用的地源热泵系统技术产品应当符合山东省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技术产品认定条件标准,地源热泵系统使用寿命应保证15年以上。产品进入施工现场后,建设方应组织生产、监理、安装施工单位进行核验,并向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报查验,查验合格后的产品方可安装。施工单位应严格按设计图纸施工,设计变更须由原设计单位出具变更图纸并经图审机构认可。监理单位应对地源热泵系统施工严格把关,认真履行职责。
五、严格地源热泵系统验收制度
地源热泵系统安装完毕后,建设单位应组织设计、监理、安装施工和生产单位进行联合验收、调试,重大项目邀请第三方专业机构参与把关。验收、调试合格后方准许交付使用。联合验收由参与各方签字,作为该项目建筑节能专项验收认定的依据。项目运行期内,建设单位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能效测评机构进行效能检测评估,达不到标准规范要求的必须进行整改。
建设单位要组织制定地源热泵系统运行管理制度,安排经过专门培训的人员负责设备运行管理;应定期对系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项目建成后用户的供热、供冷质量以及项目经营管理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建设单位应与生产、安装施工单位签订质量保证和维修服务合同。
&&&&&&&&&&&&&&&&&&&&&&&&&&&&& 2015年3月26日
主办:济南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承办:建委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济南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地源热泵的选用标准
&地源热泵系统作为一款高效、节能、环保的空调系统,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很多别墅业主也越来越青睐地源热泵系统;但是由于与常规空调的安装、使用存在较大区别,安装地源热泵系统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
  第一原则:户外打井面积:地源热泵是通过户外打井与土壤换热,根据国标GB,上海地区地埋井之间的间距一般为4.5m(间距越大效果越好),300O建筑面积需要至少80O打井面积,400O建筑面积需要至少110O打井面积,经验测算打井面积与建筑占地面积约为1:1;以联排别墅为例:如果打井面积过小,将会造成空调使用效果逐年下降,5、6年后系统将无法正常运转。
  第二原则:地源热泵性能特点,内机、管道的安装保养要求。
  1.地源热泵制冷、热速度相对氟机而言,速度比较慢。(简单的讲因为氟机是一次换热;水机是二次换热,水机的送风温度要比氟机高3~4度)。
  2.管道存在一定的漏水隐患。(因为水管不可能象铜管那样做到40公斤左右的泄露保压测试。
  3.制冷原理的不一样,造成了地源热泵相对氟机而言,室内机尺寸及噪音较大(送风温度较氟机高,需要加大送风量、选择较大风机才能保证效果),一般噪音要大5~10dB(A),内机高度要高3~5M.
  4.日后维修成本较高(因为安装管道不管是用PPR管还是钢管、铜管连接,都必须定期清洗管道保养,否则,会因系统水流量变小造成使用效果越来越差,耗电量加大)。
  第三原则:使用习惯、地源热泵系统的节能性与我们日常的使用习惯、常住人员数有着很大关系。如常住人员较多,使用时习惯将大部分内机同时打开,则使用地源热泵系统较节能;如常住人员较少,习惯局部开空调(人在房间开空调,人离开关空调),这样地源热泵反而不如VRV系统节能;因为地源热泵一般都是定频压缩机,无法控制电流,就无法控制耗电,且配置的水泵一般是24小时运转,不论内机开几台都同样耗电;而VRV系统一般都是变频机,能够根据内机的开启多少控制耗电。总体来说地源热泵系统运行效率较高,费用较低,如果能够满足上述使用条件的,我们建议采用地源热泵系统,如不能满足上述条件,采用地源热泵的节能经济性、使用效果反而不如VRV系统。
我来说两句 ()
本月热门下载
暖通热门论文
Copyright & 2007 -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 手机:您的当前位置:
> 新闻动态
绿色建筑新“标准”--地源热泵系统
【】&&&&&&&&&&点击量:768
  近十几年来,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在北美北欧等国家取得了很快的发展,中国的地源热泵市场在最近五年来也非常的活跃。可以预计,该项技术将会成为21世纪最有效的高效、环保、节能的供热和供冷空调技术!
  的相关负责人就目前地源热泵行业的发展形势指出,传统的中央空调有空气源热泵(风冷机组)+辅助电加热和水冷冷水机组+锅炉这几种形式。空气源热泵(风冷机组)和水冷冷水机组在制冷时都是把房间的热量向室外空气排放,受室外气温因素影响太大,其制冷量随室外空气温度升高而降低,尤其在高温高湿地区,机组制冷性能极不稳定,效率低下。在制热时,空气源热泵当室外温度降到零摄氏度以下时需加辅助电加热装置,否则机组不能正常工作,耗电量大,效率很低,而水冷冷水机组+锅炉这种空调形式,在供热时需用电锅炉或燃煤、燃油锅炉,污染严重,运行费用昂贵。
  地下水源空调系统是从水井中抽取的地下水。这种空调在应用上受到许多限制,需要有丰富和稳定的地下水资源作为先决条件。虽然在理论上抽取的地下水能够回灌到地下水层,但是目前国内地下水回灌技术还不成熟,很容易造成地下水资源的流失。目前由于对使用地下水的规定和立法越来越严格,这种空调系统的应用已逐渐减少。
  土壤热交换器地源空调系统,地源热泵是一种利用地下土壤中的地热资源,既可供热又可制冷的高效节能空调系统。这种空调系统是把热交换器埋于地下,通过水在由高强度塑料管组成的封闭环路中循环流动,从而实现与大地土壤进行冷热交换的目的。夏季通过机组将房间内的热量转移到地下,对房间进行降温,同时储存热量,以备冬用。冬季通过热泵将土壤中的热量转移到房间,对房间进行供暖,同时储存冷量,以备夏用,大地土壤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免费能量存贮源泉,这样就实现了能量的季节转换。
  相比现有的同规模的暖通空调,地源热泵比传统空调运行效率要高30%-60%,与电供暖相比,地源热泵可减少70%以上的污染物排放,真正实现了节能减排。地源热泵是我国有效降低建筑能耗的建筑节能技术之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居住环境的舒适性和低碳环保逐步成为了现代绿色建筑的新标准。上海匡迪电器设备工程有限公司的相关负责人表示采暖、制冷是建筑中能耗较大的部分,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节能新技术,运用到建筑中可以有效地提高一次能源利用率,减少温室效应气体和其他燃烧产生的污染物的排放,实现建筑节能环保要求!
  推荐阅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地源热泵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