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德育论文心理教育论文

心理教育论文――关注老师的心理健康-学术论文
&|&&|&&|&&|&&|&&|&&|&&|&&|&&|&&|&&|&
& 今天是:&&& 欢迎您光临[3edu教育网]!本站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您最希望得到的,正是我们最乐于献上的。
◆您现在的位置:&&>>&&>>&&>>&&>>&文章正文
心理教育论文――关注老师的心理健康
心理教育论文――关注老师的心理健康
&&&&将本站加入收藏,以便日后访问。&&&&
心理教育论文――关注老师的心理健康
  有位同学告诉我:有一天,他们的老师像往常一样来上课,他也和他的同学和往常一样忍不住要说说悄悄话,做做小动作。后来,老师停顿片刻,用有些颤抖的声音说:同学们,今天我的父亲刚刚去世,我心里非常难过。希望大家能认真听课。全班的同学呆住了,他们为老师的认真与敬业深深感动了。
  那节课,全班同学都特别专心。教师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行业,不管他们的生活中发生了什么,从铃声响起、站在讲台的那一刻起,他们必须收拾好自己的情绪面对学生。
  我们有时会从各种途径得到这样的消息:某某老师对学生进行体罚或是暴力教学。当我们为这样的消息去指责老师时,我们同时忽略了非常重要的一点:谁来关注老师的心理健康?紧张的工作节奏、繁重的工作量,来自方方面面的高期待所导致的压力,使得老师的心理问题变得日益突出。
  老师,传道、授业、解惑,他们面对的是我们的未来。在这个教师节,我们选择的话题也许有些沉重,但我们相信这里面的意义也是深远的:只有全社会都来用心体谅老师,关注老师所面临的压力,他们才能轻松地走上讲台,我们的孩子才会有一个充满阳光的未来。
  愿灿烂的笑容从我们老师的脸上一直传递到每一个人的心里!
从76%看教师面临的三大压力
  据调查,我国中小学教师人均日劳动时间为9.67小时,比其他岗位的一般职工日平均劳动时间高出1.67小时,其中睡眠时间比一般职工平均少1小时,娱乐时间少0.5小时左右,积累起来,年超额劳动时间为420小时。长时间超负荷运转,容易使教师疲惫不堪,身心疾病增加,心理负担沉重。
  一位教师说:“现在中学生苦,中学教师更苦,全社会的期望都压在教师身上,家长向教师要分数,校长向教师要升学率,教师在群体中要争个面子,面对学生要讲个良心,这样一来,终日精神紧张,现在哪个班分数稍微低一点,家长马上打电话给校长,甚至反映到教委,要求撤换教师。”频繁的考试给教师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为了应付名目繁多的考试和竞赛,教师只好拼命加班加点。现在,一些地方仍然把升学率作为衡量学校办学质量的惟一标准,有的学校以学生考试成绩高低为教师排名,实行末位淘汰制。这样一来,教师与教师之间的激烈竞争更加重了老师的压力。
  杭州市教科所对28所中小学的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证明,在杭州市的中小学教师中,有13%的教师有各种心理卫生问题,其中小学9%、初中15.6%、高中13.4%。与其他行业相比,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要低。
  教师心理卫生问题主要表现为:躯体化;强迫;抑郁;敌对性。并因此逐渐对工作失去热情,甚至恐惧工作。
  调查结果证实,有76%的教师感到职业压力大,其中高中教师、男教师、年龄低于40岁的教师、毕业班教师、班主任教师及未婚教师的职业压力尤其严重。
要开展教师心理健康咨询
  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学业成就和人格发展。特别在中小学阶段,这种连锁反应更显突出。
  省教科所姚立新等专家认为,心理压力大而导致行为不健康的教师对学生身心造成的危害,某种意义上远远超过其教学能力低下对学生学业所产生的影响,教师心理健康是培养儿童心理健康的必要前提。
  他们呼吁,学校要在教师中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开办面向教师的心理健康咨询,定期不定期地为在职的中小学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测试。国家有关部门应通过对教师法和教师任职资格制度有关条款的修改和完善,明确把心理健康作为中小学教师任职资格的重要条件之一。
  教师自身也要学会自我调节。要学会分析原因,能解决的,可以内化,不能解决的,想开点,尽了力也就可以了;学会放松和娱乐,不要局限于看书、喝茶、散步等,多参加体育锻炼。
  最重要的是全面实施素质,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这不仅符合广大中小学生的利益,也有助于减少教师工作强度,增进他们的身心健康。
《心理教育论文――关注老师的心理健康》一文由3edu教育网www.3edu.net摘录,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温馨提示】3edu教育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损害了您的权益,请与站长联系修正。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正文 字体:小中大
积极心理素质在小学班主任上的培养方法分析
日期:作者:编辑:wwj881点击次数:145销售价格:150元论文编号:lw225912论文字数:30000&论文属性:硕士毕业论文论文地区:中国论文语种:中文&
1绪论&&& 1.1选题背景&&& 中国目前正处十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在总体战略部分就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确定为战略主题,将提高教育质量,建设教师队伍,特别是中小学班主任教师队伍作为今后十年教育的发展任务,并目_将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今后十年的重点项目和改革试点。&&& 小学班主任作为小学教师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目标、落实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中坚力量,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守护者和引路人,是沟通家长和社会的桥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在学校里,学生最亲近最尊重的人就是班主任,小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班主任自然成为学生最直接的模仿对象。&&& 班主任象“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雨,用自己的人格不知不觉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人格。俄国教育家鸟中斯基说:“没有教师对学生的直接的人格方面的影响,就不可能有深入人格的真正教育工作,只有人格能够影响人格的发展和形成亡。”班主任的人格魅力就是教育的力量,学生对班主任的人格魅力有一种不由自主的屈从性。每一个小学班主任都应该重视自身的人格魅力,用自己美好的心灵去塑造学生高尚的心灵。&&& 班主任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不但在十培养,也在十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去重新发现和再次激发z020世纪90年代,著名心理学家塞利格曼等人提出了积极心理学理论,该理论为建设教师队伍,特别是为培养具有积极心理品质的高素质专业化班主任队伍提供了理论支撑。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等人倡导的积极心理学是一种不同十传统心理学的全新的心理学理念,通过研究人类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关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激发人的活力,开发人的潜能,培养人的能力和创造力,以此帮助人类获得美好的生活忿。塞利格曼明确指出:“积极心理学的目标是实现从消极心理学到积极心理学模式的转换,实现从修复心理疾病到构建人类的积极品质的转变。为了实现这个转变,心理学必须把人类积极品质的建设引入到心理疾病的治疗和预防的最前沿中来④。”为了培养学生的积极心态和健全人格,我国很多中小学教师和班主任做了许多可贵的尝试,如周弘的赏识教育、罗明的成功教育等,都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绩。因此,近年来积极心理学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的作用口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要求。&&& 班主任是学生最重要的影响源,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他人”,班主任的积极心理品质水平直接决定了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水平。在学校教育系统中,小学是学校教育的起步阶段,一个人的性格、品德、学习兴趣、意志力、创新能力、智力等都在这个阶段获得最初也是至关重要的发展。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小学班主任担负着塑造小学生心灵世界的特殊使命;作为全面负责一个班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的小学班主任,其积极心理品质会影响一个班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因此,小学班主任积极心理品质的研究与探讨对教育质量的提高、班主任队伍的建设都有很重大的意义。本研究欲通过对小学班主任积极心理品质现状的调查分析,提出培养小学班主任积极心理品质的对策,以适应当前国家教育改革的进程和学生发展的需要。&&& 1.2概念界定&&& 1. 2. 1小学班主任&&&&& 《班主任大全》一书中指出:班主任是为学生班集体组织专门的德育过程}fn设的教师,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领导者帕。&&&&& 《班主任学》一书中也指出:班主任是班级的管理者,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是班级各方面教育力量的组织者介。&&& 本研究中提及的“小学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是沟通家长和社区的桥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他们的工作职责有别十普通小学教师,工作对象与职责也不同十中学班主任渝。”&&& 1.2.2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 小学班主任是实现教育目标、落实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中坚力量,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守护者和引路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将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作为教育改革的发展任务和保障措施及重大项目和试点的主要内容之一。&&& 1.2.3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是致力十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心理品质的一门科学。积极心理学研究如何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发展,帮助人们走向幸福,使儿童健康成长,使家庭幸福美满,使员工心情舒畅,使公众称心如意帕。&&&1.2.4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根据教育对象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以人的向善性为价值取向,运用积极的内容、方法和手段,从正面发展和培养个体的积极心理品质,防治各种心理问题,促进个体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 1.2.5积极心理品质  积极心理品质是指:个体在先天潜能和环境教育交互作用的基础上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正向心理特质,这些心理特质影响或决定着个体思想、情感和行为方式的积极取向,继为个体拥有幸福有成的人生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1] 梁建芹. 小学班主任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对策研究[D]. 鲁东大学, 2012
[2] 韩金秀. 中小学班主任激励现状及对策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 2011
[3] 杨坤据. 小学班主任生存状态的调查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 2010
[4] 王会玉. 提升小学班主任职业幸福感的研究[D]. 大学, 2011
[5] 阚兆莹. 中小学班主任参加岗位培训权利的保障问题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 2011
[6] 胡岩. 小学班主任专业素养问题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 2011
[7] 张选雁. 本溪市中小学班主任培训的现状及实施策略研究[D]. 辽宁师范大学, 2011
[8] 朱琳. 影响中小学班主任激励政策执行的因素分析[D]. 黑龙江大学, 2011
[9] 林洪. 一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活动的研究[D]. 山东师范大学, 2012
本文源自:无忧论文网转载保留版权源头地址:
会员老师编辑
论文相关搜索
留学论文中心
论文新闻中心
论文代写需求
论文网公告中心
论文代写供需发布
()始建于1999年,提供专业论文格式,论文范文,包括毕业论文,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留学生论文,essay,职称发表论文等的专业论文网站!|||校园通社区
数学美术自然科学
>>教学文章>>班级管理
浅谈小学生心理教育的必要性
上传人:wdz浏览次数:39559次
小学阶段学生正处在生理、心理发育期,这一阶段是人生发展的奠基时期,此时打下的教育基础,将影响每个学生的一生。从学生品德心理形成的过程去看,心理素质是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中心,其中道德认识的形成是品德形成的思想基础,而学生本体的思想品德的进展又有其自身的特点,他们是在心理发展的基础上明白做人的真谛,掌握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本领的。可以说,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小学生成长为跨世纪人才的关键。从德育的角度讲,健康的心理在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学生逐渐成熟的自我意识在品德发展中起着定向、决策和调节的作用。
  目前,我们的教育特别是德育教育仍是薄弱点,对下一代的教育再也不能头疼医头,就事论事,而必须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去认真落实。当然,客观地说,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竞争日趋激烈,人们面临的各种社会思想的冲击日益增多,有些事情成人尚难以接受,更何况小学生。如电视录像、广告、图书,其中充满了欺骗、酗酒、凶杀、战争、堕落等不该让孩子知道的内容,却活生生地展现在孩子面前。这些现象虽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也采取了强硬的制裁措施,但潜在的影响不可能一朝一夕就能彻底解决得了。再从我们主观去看,在学校里教师对培养健全人格的素质教育又缺乏足够的重视,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成了鉴别教育优劣的唯一标准。这样一来,势必出现只重视学习成绩和升学率而忽视正面引导,全面发展的思想倾向。长此以往,学生的身心健康必然会受到影响,我们的教育必然会出现滑坡。
  当今社会环境复杂多变,除了敦促有关部门继续加强净化社会环境外,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彻底清除应试教育给教育带来的不良影响,这样教师就应站在时代的高峰,更亲观念,担当起历史赋予的使命。列宁曾经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人们对他人的态度的判断,首先是看他表现的情感,而不是看他的谈话内容。同理,学生是否接受老师的教育,特别是德育教育,首先看老师是否真心实意,而不是听他讲道理,如果学生体验到老师可亲可信,那么老师讲的道理就具有吸引力,即:“亲其师而信其道”。其次,要寓德育于各科教学中。如《小学美术教学指导纲要》在教学目标一节中指出:“(要)使学生在美术活动中受到爱祖国、爱家乡、爱大自然、爱生活的教育。”如何结合美术学科的特点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呢?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依据学科的特点,以真挚饱满的情感,以熏陶渲染等手段感染学生,从而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产生与人共欢,与国同庆,同仇敌忾等情感体验,打开情感教育的大门。
  总之,学校应把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做为德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去抓,并下功夫抓好,以达到预防学生心理疾病发生的目的,而预防学生心理疾病的关键,是增强学生自身的免疫力。
相关经典阅读
客服电话:010- 学科编辑:010- 技术QQ: 投诉建议:
Copyright ¤ 2005-.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北京校园之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声明:本网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与镜像 E-mail:xj5u_
普通用户登录校园通用户登录
下次自动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学班主任德育论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