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一 明天是最后期限! 拜托会地理...

当前位置: &&
高考地理计算题公式:时区、区时和日期的计算
11:27&&来源: 网络&&点击:
&(1)时区:
为了各地交往的方便,将全球经度划分为24个时区,各时区以其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时区的共用区时。某经度所在的时区计算:经度/15度=商.....余数。(如果余数小于7.5,所在时区=商数,如果余数大于7.5,所在时区=商数+1)
(2)区时:
①换算公式
某地区时=已知地区时士1小时&两地理论时区数
式中加减号的选用条件:如果所求区时的某地在已知地的东边,用加号;在已知地的西边用减号。
时区差的计算:两时区同在东时区或西时区,则大数减去小数;如果一地在东时区,另一地在西时区,则两时区数相加。
时区数一所在地经度/15 ,所得商小于7.5舍,不小于7.5入取整数,即为时区数。
②计算区时的分三个步骤:确定两地的时区并确定两地的时区数差;确定两地的东西方向:东加西减;代入公式计算。
(3)日期计算;
日界线(国际日期变更线):由于东边的时间早于西边,且每隔15个经度就相差1小时。全球有360个经度,同一个地方在绕地球一周后就相差24个小时,即1天。为消除这种日期上的差异,国际上规定以180&经线为日界线。日期界线有两条,自然界线即地方时0:00经线,以东早一天,为新的一天,以西晚一天,为旧的一天。日照图上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00,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00;晨昏线与某纬线的切点所在经线为0:00(切点为极昼)或12:00(切点为极夜)。
两个日期所占比例的计算在地球上;
规律:a.180&经线向西到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之间是新的一天范围。
&&&&&&b.180&经线地方时为0/24时,则全球属于同一天。
&&&&&&c.180&经线地方时为12时,则全球新旧日期各占一半。
&&&&&&d.180&经线地方时为几小时,则全球新的一天占几小时。
2012年地理高考真题:
(天津卷文综&6)第30届奥运会将于2012年7月27日19点12分(零时区区时)在伦敦开幕,结合图文材料,回答6题。
6. 各国学生若计算在本地观看奥运会开幕式现场直播的日期、时刻,可依据图4中的(   )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光照图的判读和日期分界线。A、B两图为日期分布图,根据7月27日19点12分(零时区区时),可计算出,此时地方时0时所在的经线是72&E经线,故此时将全球分为两个日期的界线是72&E和国际日期变更线(180&经线),A选项正确。C、D两图为光照图,7月27日,北极附近出现极昼现象,因此D选项错误;C图所示的伦敦此时为午夜过后,与题干19点12分不符。&
(四川卷文综)图4是以极点为中心的东半球图。此刻,曲线MN上各点太阳高度为0&,MN与EP相交于N点。该季节,北美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出。读图回答本题。&
11. 图示时刻(  )
A. 东经10&各地处于夜&&&&&&&&&&&&&&&&&&&&& B. 澳大利亚与巴西不在同一日
C. 全球属于夜的范围大于昼&&&&&&&&&&&&&&&&&& D. 地球位于公转轨道远日点附近
【解析】本题东经10&有昼有夜,C.昼半球和夜半球是相等的,D.1月是近日点附近,B.N点地方时为0点,澳大利亚在新一天,巴西在晚一天,所以选B。
高考的童鞋,考前的每一秒都是你前进的机会,你可以在睡前、课间、走路、坐车、休闲品位生活时,听一听各位老师的朗诵,熟悉那些必背的课文。......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高中地理专题复习中国地理之气候(高考题组)
下载积分:500
内容提示:高中地理专题复习中国地理之气候(高考题组)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574|
上传日期: 19:19:27|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5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高中地理专题复习中国地理之气候(高考题组)
官方公共微信篇一:高一地理必修一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 高一地理必修一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 Oefipkjp 10级
分类: 教育/科学
被浏览1442次
请微博专家回答 检举 hdjsnf 采纳率:56% 11级
知识通解 一.地方时 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地表各地相对于太阳的方向不断发生变化,因而各地的时刻便依次推进。于是,在同一瞬间,地球上的各地时刻不同。地方时就是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间。地方时把一天中太阳对于当地位置最高(太阳位于上中天)的时刻定为中午12时,遵循“东早西迟”的原则,其差异是1小时/15°、4分钟/1°、4秒钟/1′。 应用:已知某地的地方时,求另一地的地方时公式 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每度)×经度差 说明:①所求地点在已知地点东侧选“+”,西侧选“-”。 ②以0°经线为准,同侧两地经度差为两地经度之差(大减小),异侧为两地经度之和。 二.区时 (一)时区的划分 为了避免世界各地时间的混乱,国际上规定把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因为地球每24小时自转一周(共360°),即每隔经度15°为一个时区。具体划分方法如下: 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从7.5°W至7.5°E,划分为一个时区,叫中时区或零时区。在中时区以东,依次划分为东一区至东十二区;在中时区以西,依次划分为西一区至西十二区。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各跨经度7.5°,合为一个时区,其实,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仅为半时区。 应用:(1)已知某地经度,推算时区的公式 某地所在时区序数=该地经度÷15° 说明:①若所得余数小于7.5°,所在时区序数为所得整数;若所得余数大于7.5°,所在时区序数为所得整数加1。 ②某地在东经度为东时区;在西经度为西时区。(7.5°E至7.5°W为零时区;172.5°E至172.5°W为东西十二时区)。 (2)已知某地时区序号,推算时区的中央经线和范围的公式 某地所在时区中央经线度数=该地时区序数×15° 说明:①除零时区处,时区序数乘以15°所得和积为该时区中央经线的度数。东时区为东经度,西时区为西经度(东经180°和西经180°合称为一条) ②将某时区中央经线的度数分别加、减7.5°所得的和及差即为该时区的范围边界。 (二)区时 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为该时区的“标准经线”;每个时个时区标准经线的地方时,为整个时区的“区时”。 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一个小时。在任意两个时区之间,相差几个时区,就相差几个小时。较东的时区,区时较早。东西十二时区时刻相同,而曰期相关1天。 应用:已知某一时区的区时,求另一时区的区时公式 所求地的区时=已知地的区时±1小时×两地的时区差数 说明:①若所求在已知地的东边,选用“+”,西边选用“―”。 ②若两地同在东时区或西时区,时区差数为大的时区序数减去小的时区序数;若两地分别为东时区和西时区,时区差数则为两地时区序数之和。 ③求得的时间是0至24,为当曰时间。24点也可写作次曰零点。若求得的时间大于24时,则所求地已进入明天,钟点要减去24小时,曰期则要加1;或求得的时间为负值,则所求地应该为昨天,钟点要加上24小时,曰期则要减去1。 (三)特别的计时方法 1.半区计时法:根据本国所跨经度范围,采用与中央经线相差7.5°的时区的边界经线的地方时。例如,印度采用东5.5区。 2.东部时区计时法:有的国家为了充分利用太阳照明,采用本国东部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例如,朝鲜位于东8区和东9区之间,但采用东9区的区时。 3.统一时间计时法:有的国家虽然领土跨度很大,但为联系的方便,采用一个时间。例如,我国领土从最西端的73°E(东五区)至135°E(东九区)共跨越5个时区,为了便于不同地区的联系和协调,采用了“北京时间”。北京时间指的是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亦即120°E的地方时,而非北京所在116°E的地方时。 三.曰界线及曰期变更 由于地球自转,地球各地的时刻依次推进,曰期也随之更替。为了避免曰期的混乱,国际上规定原则上以180°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又叫“国际曰期变更线”。为了照顾180°经线附近居民生活方便起见,曰界线避开陆地,从海洋上穿过,因此,并不与180°经线完全重合。 在地球上有两条曰期变更线,180°经线是国际上人为规定的,而0点经线则是自然形成的。 应用:已知某地的地方时或区时,求今曰与昨曰在地球上所占的比例 计算地球上某一曰期的范围,必须确定两条经线:一条是180°经线,另一条是地方时为今曰0点(或昨曰24点)的经线。“今曰”的范围是指:地方时为0点的经线向东(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到180°经线这一段范围,其它经度范围为“昨曰”。公式如下: 今曰占全球比例=东十二区区时÷24 说明:①东十二区的区时可以通过已知地的地方时或区时推导。 ②昨曰占全球比例为:1-东十二区区时/24。 若太阳直射180°经线,即180°经线的地方时为12点时,全球分属两天,今曰与昨曰的地区范围各占二分之一。若太阳直射0°经线,即0°经线的地方时为12点时,全球各地同属一天。 四.曰出曰落时间 晨昏线把所经过的纬线分割成昼弧和夜弧两部分,同一纬度的各地昼弧(或夜弧)是等长的,即同纬度的各地昼(夜)长是相等的。昼弧所对应的经度数换算成时间即为昼长(15个经度对应1小时),夜弧所对应的经度数换算时间即为夜长。正午12点把白昼分成相等的上午和下午两半,上午即曰出至正午,下午即正午至曰落。而24点(或0点)也把黑夜分成相等的两半。 应用:已知经纬网光照图,推算某点的曰出曰落时间公式 曰出时间=12-昼长/2或曰出时间=夜长/2 曰落时间=12+昼长/2 或曰落时间=24-夜长/2 说明:①某点的昼、夜长短,可过这该点作一条纬线,这条纬线被晨昏圈分为两段,在阴影部分的这段是夜弧,另一段则昼弧。 ②光照图中任意一点的曰出曰落时刻,就是该点所在纬线与晨线和昏线相交点的时刻,且曰出与曰落时刻之和为24。篇二:高一地理关于地方时与区时的计算专题总结 关于地方时与区时的计算 一.地方时计算的一般步骤: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两地经度差 1.找两地的经度差: (1)若两地同在东经或同在西经,则: 经度差=经度大的度数―经度小的度数 (2)若两地不同是东经或西经,则: 经度数相加 a)若和小于180°时,则 经度差=两经度和 b)若和大于180°时,则 经度差=180°―两经度和 2.把经度差转化为地方时差,(1°=4分钟;15°=1小时) 地方时差=经度差÷15°/H 3.根据要求地在已知地的东西位置关系, 东加西减――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边用加号,在已知地的西边用减号。 二.东西位置关系的判断: (1)同是东经,度数越大越靠东。 即:度数大的在东。 (2)是西经,度数越大越靠西。 即:度数大的在西。 (3)一个东经一个西经, 如果和小180°,东经在东西经在西; 如果和大于180°,则经度差=(360°―和),东经在西,西经在东 三.应用举例: 1、固定点计算 【例1】两地同在东经或西经 已知:A点120°E,地方时为10:00,求B点60°E的地方时。 分析:因为A、B两点同是东经,所以,A、B两点的经度差=120°-60°=60° 地方时差=60°÷15°/H=4小时 因为A、B两点同是东经,度数越大越靠东,要求B点60°E比A点120°E小,所以,B点在A点的西方,应减地方时差。 所以,B点地方时为10:00―4小时=6:00 【例2】两地分属东西经 A、已知:A点110°E的地方时为10:00,求B点30°W的地方时. 分析:A在东经,B在西经,110°+30°=140°<180°,所以经度差=140°,且A点东经在东,B点西经在西,A、B两点的地方时差=140°÷15°/H=9小时20分,B点在西方, 所以,B点的地方时为10:00―9小时20分=00:40。 B、 已知A点100°E的地方时为8:00,求B点90°W的地方时。 分析:A点为东经,B点为西经,100°+90°=190°>180°, 则A、,B两点的经度差=360°―190°=170°,且A点东经在西,B点西经在东。 所以,A、B两点的地方时差=170°÷15°/H=11小时20分,B点在A点的东方, 所以B点的地方时为8:00+11小时20分=19:20。 C、 已知A点100°E的地方 8:00,求B点80°W的地方时。 分析:A点为100°E,B点为80°W,则100°+80°=180°,亦东亦西,即:可以说B点在A点的东方,也可以说B点在A点的西方,A,B两点的地方时差为180÷15/H=12小时。所以B点的地方时为8:00+12小时=20:00或8:00―12小时,不够减,在日期中借一天24小时来,即24小时 +8:00―12小时=20:00。 2、和特殊经纬线结合后的计算 (1)与晨昏线结合 【例1】图4所示区域在北半球。弧线a为纬线,Q、P两点 的经度差为90°;弧线b为晨昏线,M点为b线的纬度最高 点。若此时南极附近是极昼,P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是(
B.15时 C.9时D.19时 【分析】试题核心是考查对晨昏线与(经)纬线的关系,如 果能够抓住和正确解析-弧线b为晨昏线,M点为b线的纬度 最高点-无论在侧视图还是俯视图,我们去观察都很容易发 现:晨昏线的纬度最高点即晨线与昏线的分界点亦即0点或 者12点(昼半球中央经度地方时为12时,夜半球中央经度地方时为0时),是刚好发生极昼或者极夜的纬度。然后,将0点和12点分别代入,可求出答案为B。 【例2】读中心点为地球北极的示意图(下图),若阴影部分表示黑夜, 判断下题: 甲地的时间为() A. 8 时 B. 9 时 C. 15 时D. 16 时 分析:首先确定0点线或者12点线,从图上可看出全球昼夜等分,所 以,甲点右面那条线为12点线。再从图上可看出,每两条经线的经度 差为45度,所以,甲点为9点。
(2)与日期变更线结合 A.人为日界线=国际日界线=180°经线 B.自然日界线=0时经线 C.当两条日界线重合时,全球同属一天 D.自西向东跨越国际日界线,日期减一天;自东向西跨越国际日界线,日期加一天 【例1】读中心点为地球北极的示意图,若上图阴影部分为7月6 日,非阴影部分为7月7日,判断9~10题 : 9、甲地的时间为(
)A. 15 时B. 9 时C. 3 时D. 12 时 10、北京时间为(
) A. 6日8时B. 7日8时 C. 6日20时
D. 7日20时 分析:结合日期变更线考察时间计算的题型,关键要区分0点线与日期变更线。在本题中,根据题意可知图示区域为北半球俯视图, 180度线为7月7日12时,所以,可知北京时间为7月7日8时。 【例2】(1)如下图所示,当地球上昼半球与东半球重合时,回 答15~16题:此时北京时间是(
) A. 15时20分B. 3时20分C. 6时
D. 21时40分 分析:这个题和上面的题属于同一个类型,只是图更为直观一些。 只需判断出图上阴影部分靠右的那条线为0时线,一切就迎刃而 解了。可知答案为A。 (2)上图中,若阴影部分表示3月5日,则P点的时间为( ) A. 3月5日6时 B. 3月6日6时 C. 3月5日12时D. 3月6日12时 分析:判断出图上阴影部分靠右的那条线为0时线可得答案为B
3、与太阳光照图结合
下图为某日太阳光照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读图回答 13-14题。 【例1】若地球正朝远日点方向运动,则此时“北京时间”为(
) A.9月24日3时20分 B.3月21日8时 C.3月22日3时20分 D.9月23日7时 分析:做和太阳光照图结合的时间计算题,先要判别所处的大致月份,具体到本题,因为是太阳正朝远日点方向运动,而北半球夏天时太阳在远日点附近,所以,根据图上昼夜平分的现象,可以判定时间应为春分左右,排除A、D。再根据图上东半球区域和180度经线的位置关系可知,阴影部分左边的一条线应为东经160度线,因为160度线在180度线以西,所以,可知此图极点为南极点,160度线为晨线,线上各点为6点,所以,可得出答案为C。
读西半球示意图(图2),图中阴影为黑夜,回答5-7题。 【例2】 图中A点的地方时为(
) A. 22点 B. 10点 C. 18点
D. 12点 分析:根据题上太阳光照的方向,可判定出右半球为昼半球,阴 影部分靠右的那条线为晨线,线上为6点。而整幅图上共有7条 经线,根据对称原则,可知每两条经线的间隔为30度,所以可 求出A点的时间为10点。 【例3】如下图所示,当地球上夜半球与东半球重合时,回答8-9题。 此时北京时间是(
)A.15时20分 B.3时20分 C.6时 D.21时40分 分析:此题型在相关的与太阳光照结合的相关题型中,属于较简单的一种,根据题上告诉的“夜半球与东半球”重合的信息,可知阴影部分靠右的一条线为东经160度经线,线上各点为6点,所以可求出北京时间。答案为B。
6.根据地方时推算经度 四、区时 1、时区数的计算:当地经度数÷15° ①若所得余数&7.5°,则相除所得商为时区数;②若所得余数&7.5°,则时区数=所得商+1 例如:东八区的中央经线是120°E(15°×8=120°)。 2、时区的计算 东西
区东8十十区区西500 18000 若区时相差12小时,则东时区在西边,西时区在东边,再按照东加西减的规则计算出区时 五、需要注意的点 1、北京时间:120°E的地方时 北京的时间:116°E的地方时 2、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 篇三:【超全】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 分章练习题 高一地理必修1 第一章 行星地球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宇宙自古以来如此,将来也不会发生变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实体。 B 距我们最近的天体约150亿――200亿光年,因此,宇宙的范围是有限的
C 宇宙是物质世界,各类天体都有其自身的发生、发展、衰亡的历史 D 由“天圆地方”到“地心说”到“日心说”的过程表明,宇宙的范围在不断扩大 2、下列属于天体的是: A 天空中的大型客机B 陨星C 山顶坠落的巨大石块D 宇宙中的气体 3、我国某地有一口井,一年中只有一天太阳可直射井底,该地位于 A.0° B.23.5°N
C.66.5°N D.23.5°S 4、地球的特殊性是指: A.有一个较稳定的宇宙玩境B.日地距离适中
C.地球体积和质量与其他行星没有太大的区别
D.地球上有生命 5、下列关于太阳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在黑子数目最多的地方和时期,耀斑等其它形式的太阳活动就很少出现 B 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C 太阳黑子多少的周期变化大约为11年,耀斑多少的变化周期大约为若干分钟 D 太阳大气层从里向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黑子和耀斑就出现在光球层 6、太阳的能量来源于: A.黑子和耀斑的强烈活动 B.强烈的太阳风 C.内部物质的核聚变反应 D.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7、我们肉眼所看到的太阳是: A.太阳外部的整个大气层 B.太阳内部 C.太阳大气的色球层 D.太阳大气的光球层 8、北京、武汉、广州三地 A.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北京&武汉&广州 B.夏至日时白昼时间长度:北京&武汉&广州
C.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广州&武汉&北京D.三地的地转偏向力都是向左 9、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小到大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A.太阳系―银河系―地月系―总星系 B.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 C. 地月系―银河系―总星系―河外星系 D.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10、下列因素与地球上存在生命无关的是(
) A. 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B. 地球自西向东绕日公转 C. 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中D. 地球附近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11、某海轮在赤道上沿1800经线向正北方向发射炮弹,炮弹将落在: A 1800经线以东B 1800经线 C 东半球
D 1800经线以西 12、东经1210比东经1200的地方: A 区时早
B 地方时早C 一定先看到日出 D 地方时晚 13、下列天体系统中不包括地球 ... A太阳系
B银河系C河外星系
D总星系 14、与太阳活动密切相关的是 A酸雨的形成 B 臭氧层空洞
C电离层的突然扰动D 扬尘、沙暴天气的出现 15、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是 A.地震发生时的地面变化
B.通过打深井而获得的信息C.由地震波的速度变化而形成的不连续界面D.通过卫星遥感技术获得的信息 16、下列位置中那个自转线速度更大(不考虑地形): A哈尔滨 B北京C广州 D南极长城站 17、有关晨昏圈所在平面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夏至日晨昏圈与太阳光线不相垂直 B.晨昏圈所在平面通过地球的球心 C.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该面与南极圈相切 D.太阳直射赤道,该面与某经线圈重合 18、“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句话描述的日行八万里在下列哪个地方可以实现:
A.北回归线
B. 南回归线 C.赤道附近
D.两极19、在赤道上,你看日出第一缕阳光应在 A
不确定 20、下图中表示夏至日的是: 21、下列节日中,北京白昼最 长的是 A劳动节
B建军节C教师节 D国庆节 22、下列纬度既无阳光直射,又无极昼、极夜的是 A
23、如右图所示:请选择正确者 A. 从南极看地球; B.
M昼短于N; C. M点正处于黎明时间;D . N地太阳正午高度大于M地。 24、我国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白昼时间比黑夜长,且白昼一天比一天短的日期是() A.春分日--夏至日B.夏至日--秋分日C.秋分日--冬至日D.冬至日--春分日 25、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一天是指: A.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B.地球公转的周期C.一个太阳日 D.23时56分4秒 26、天安门广场上五星红旗与旭日同升,一年中升旗最早的日期是(
) A. 春分日
B. 夏至日 C. 秋分日D. 冬至日 27、地震波有纵波和横波之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纵波不能穿过液体和气体
B. 纵波的传播速度比横波快 C. 横波在液体中传播速度较快D. 横波不能在固体中传播 28、我国国庆节,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其移动的方向正确的是: A.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B.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C.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D.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29、地球上,一年中每天正午日影总是朝南的地方是: A.南北回归线之间
B.南北回归线至南北极圈之间
C.北回归线至北极圈之间
D.南回归线至南极圈之间 30、我国二十四节气中,作为春季和冬季起点的节气是: A.芒种、立冬 B.春分、冬至 C.谷雨、冬至 D.立春、立冬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目前确认太阳系中共有八大行星,它们是金星、地球、木星、天王星、水星 火星、土星、海王星。读太阳系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填写行星名称:A
, ,, , (2)用字母填写下列空格: 类地行星有
; 巨行星有; 远日行星有 。 (3)八大行星绕日公转方向
,而且绕日公转轨道面几乎在
上。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 32.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13分) (1)图中四点所示节气:AB
图中四点所示日期:A C(2)图中点地球公转速度较快,因为 (3)由B点到C点太阳直射点如何移动? (4)当地球处于A点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角分布特点为: (5)在图中画出地球公转的方向。(画在轨道上) 33. 读地球自转周期示意图,回答:(10分) (1)在图中,地球由E1到E2自转时间为一个
日; 由E1到E3自转时间为一个
日。 (2)图中周期A时间长为地球自转角度为; 图中周期B时间长为 (3)图中地球自转的周期B比A时间长 , 原因是:
(4)图中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是,而平常 所说的一天或者昼夜交替的周期是指 34、读右下图:(10分) (1)此图所示的日期是 月 日。 (2)图中A点的时刻为
,B点的时刻是
,D点的日出时间为
,这一天C点的昼长是
。 (3)图中A.B.C.D三点中,太阳高度小于00的是,等于00的是
。 (4)图中A.B.C.D三点中,线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5)图中A.B.C.D四点中,此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35、日上午9时45分美国纽约和华盛顿(75 W)先后遭受恐怖主义的袭击,造成重大损失和人员伤亡。请计算回答以下问题:(6分) (1)纽约和华盛顿两地均属于哪个时区?(2分) (2)事发的当时北京时间是几日几时几分?(4分) 同一颗恒星 第一单元一、选择题 31.(1)A水星
H海王 (2) ABCD、EF、GH(3)一致一个平面 32.(1)A夏至日
D春分日 A6月22日前后
B9月23日前后 C12月22日前后
D3月21日前后 (2)C 近日点附近(3)向南 (4)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33.(1)恒星
(2)23时56分4秒
360° 24小时
360°59′(3)3分56秒计算周期可选的参考点不同 34. (1)12月22日(2)正午12点
(4)D&A&C 35.(1)西五区 (2)11时22时29分 【2】高一地理必修1--第一章练习题 一、 选择题 1.地球所处的天体系统等级由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 ) A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B.地球―太阳―银河系―总星系 C.地月系―太阳系―星座―宇宙D.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宇宙 2.某地位于东经113°46′,北纬22°27′,该地( ) A.一年有一次阳光直射
B.夏至日受到阳光直射 C.一年有两次阳光直射
D.春分、秋分时受阳光直射 3.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赤道上昼夜平分 B.北半球各地昼长达到最大值 C.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 D.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 4.10月1日这一天,太阳直射点( ) A.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B.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C.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D.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5.北京时间日21时将在首都北京举行第26届奥运会,这时上届奥运会 举办地雅典(东二区)是( ) A.8月8日2时
B. 8月8日8时 C. 8月8日12时
D.8月8日14时 6. 太阳大气结构从里到外排列正确的是( ) A.光球、日冕、色球 B.色球、光球、日冕 C.光球、色球、日冕 D.日冕、色球、光球 7.冬半年影响我国的气象灾害是( ) A.台风
C.旱灾 D.暴雨 8. 大量使用冰箱、空调会造成( ) A.酸雨 B.臭氧层破坏
C.海平面上升 D.空气污染 9.冷锋、暖锋的共同特点是( ) A.冷气团在锋面以上B.过境后天气转晴 C.过境后气压升高
D.过境后温度上升 10.地球上水的主体是( ) A.湖泊水B. 冰川水 C. 地下水
D.海洋水 11.地球上淡水的主体是( ) A.湖泊水B. 冰川水 C. 地下水
D.河流水 12.形成洋流的主要动力是( ) A.地转偏向力
B.盛行风C.陆地形状
D.摩擦力 13.秘鲁渔场形成的条件是( ) A.水温高B. 有上升流 C. 寒、暖流交汇 D.淡水河流注入 14.海水对气温的调节作用是( ) A.使温差变小B. 使温差变大 C. 使气温升高
D.使降水减少 15.我国华山的成因是( ) A.向斜山B. 背斜山 C. 断块山
D.火山 16.广东珠江三角洲的形成是( ) A.断层上升B. 褶皱隆起 C. 火山喷发
D.泥沙沉积 17.地球上昼夜长短变化最小的是( ) A.南北两极B. 极圈内 C. 赤道
D.回归线附近 18.广东位于中国的东南沿海,属于( ) A.热带雨林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19.北半球夏季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惠州昼长夜短
B.长江进入枯水期 C.地中海多雨
D.日本盛行偏北风 20.2004年,印度洋大海啸的原因( ) A.海底火山爆发
B.海底发生地震C.台风的影响
D.厄尔尼诺现象21.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的原因是( ) A.流水搬运作用
B.风力沉积作用C.流水侵蚀作用D.流水沉积作用 22.外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的外部,主要是( ) A.风力 B.流水
D.太阳辐射 23.确定背斜的最可靠的依据是( ) A.岩层向上拱起B.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部分岩层较老 C.在地形上为山峰和山岭 D.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部分岩层较新 24.自然带上,惠州所在地区属于( ) A.热带雨林带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温带常落叶阔叶林带 25.在非洲由赤道向南北两极出现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荒漠的更替,是 A.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 B.以水分变化为基础 C.从赤道到两极的分异规律 D.垂直分异规律 26.引起其自然带更替的主导因素是( ) A.热量B.水分
C.海拔 D.地形 27.下列地理现象,表现为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的是( ) A.非洲赤道两侧,森林―草原―荒漠对称分布 B.我国东部从南向北依次出现热带―亚热带―温带的森林景观 C.从大兴安岭向西,依次出现森林―草原―荒漠景观 D.珠穆朗玛峰北坡,从山麓到山顶出现草原―荒漠景观 28.下面水循环的环节中,人类活动能影响最大的是( ) A.海水蒸发 B.地表径流
C.水汽输送
D.降水 29.三角洲一般形成于( ) A.山麓地带 B.滨海地带
C.河源地带
D.河流的入海口 30.下面四幅图中,属于北半球的中高纬度的环流的是( ) D 31.有关右图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南半球暖流B. 南半球寒流 C.北半球暖流D. 南半球寒流 32.夏天使,城市比农村更加酷热,原因是() A.集聚效应
B.阳伞效应C.热岛效应 D.雨岛效应 33.我国夏季的台风来自太平洋,成因是( ) A.气旋
B.反气旋 C. 冷锋 D.暖锋 34.台风一般会带来天气。( ) A.干燥
B.狂风暴雨
C.晴朗 D.以上都不是 35.我国冬天在北方地区沙尘暴的原因( ) A.气旋
B.反气旋 C.台风 D.暖锋 二、综合题 36.读地球绕日公转图回答: (1)图中字母所示日期:A B C D (2)图中地球公转速度
点较慢(填字母) (3)北半球昼长大于夜长,且白昼越来越长,地球处在 向
的阶段。(填字母) (4)由B点向C点,太阳直射点如何移动(向南、向北) 37.读右图回答: (1)图中的气候类型 ①②
(2)①的自然带是相关热词搜索:}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