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算析出食盐是晶体晶体的质量

Ⅰ.纯碱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化学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下面是实验室模拟侯氏制碱法生产原理的主要过程:
①20℃时,向浓氨水中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得到NH4HCO3饱和溶液;
②向NH4HCO3饱和溶液中加入食盐细粒,并不断搅拌,直到NaHCO3结晶析出完毕;
③将析出的晶体过滤,得到晶体和滤液,洗涤晶体,然后将晶体充分加热,得到Na2CO3,同时生成的CO2可以循环利用;
④向③的滤液中加入食盐细粒,析出NH4Cl晶体,过滤,得到NH4Cl.
(1)请写出步骤②和③的化学方程式.
②:NH4HCO3+NaCl═NH4Cl+NaHCO3↓;③:2NaHCO$\frac{\underline{\;\;△\;\;}}{\;}$Na2CO3+H2O+CO2↑.
(2)侯氏制碱法的优点之一是所得的副产品氯化铵是一种氮肥.该化合物遇碱会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NH3(写化学式,下同),此气体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以上反应现象可用于检验氯化铵中的阳离子.若要通过实验区分氯化铵和另一种氮肥硝酸铵,常用的试剂是AgNO3溶液.
Ⅱ.侯氏制碱法所得的纯碱中常含有少量氯化钠,现用下图所示装置来测定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铁架台、铁夹等固定用装置已略去).
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图连接装置,并检查气密性;
②准确称得盛有碱石灰(固体氢氧化钠和生石灰的混合物)的干燥管D的质量为83.4g;
③准确称得6.0g纯碱样品放入装置B的广口瓶中;
④打开装置B的分液漏斗旋塞,缓缓滴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⑤打开弹簧夹,往试管A中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然后称得干燥管D的总质量为85.6g.
(1)鼓入空气的目的是驱赶装置中的气体,使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被D中碱石灰完全吸收,装置A中试剂X最适宜选用氢氧化钠溶液.
(2)若没有C装置,则会导致测定结果偏大(填“偏大”或“偏小”).
(3)E装置的作用是防止右侧的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水蒸气被D中碱石灰吸收使测定结果偏大.
(4)请根据实验中测得的有关数据,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88.3%(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
Ⅰ.(1)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按照步骤进行书写化学方程式;(2)根据氨气的性质和检验氯离子的方法解答.
Ⅱ.(1)根据装置的特点及实验目的,分析鼓入空气这一操作的目的,为了排除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干扰,要把二氧化碳除去,
(2)根据浓硫酸的作用及探究的内容来评价装置C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3)根据实验目的和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对实验结果造成的影响分析;
(4)分析实验前后装置D质量变化,并由此质量差计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求出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Ⅰ(1)②中碳酸氢钠析出,可看作是生成了沉淀,是碳酸氢铵和氯化钠发生了复分解反应,方程式为:NH4HCO3+NaCl═NH4Cl+NaHCO3↓&③碳酸氢钠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2NaHCO$\frac{\underline{\;\;△\;\;}}{\;}$Na2CO3+H2O+CO2↑.
(2)铵盐和碱反应生成氨气,氨气溶于水生成氨水呈碱性;检验氯离子用硝酸银溶液,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说明含有氯离子.
Ⅱ.(1)由题意可知我们是通过测定二氧化碳的质量来测定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的,所以要排除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干扰实验结果,故应在A中装碱的溶液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2)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在C装置中吸收由B装置排出气体中混有的水蒸气,若少了此装置则会使气体中的水蒸气被D装置中碱石灰吸收,而使测定质量偏大;
(3)E装置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水蒸气被D中碱石灰吸收使测定结果偏大;
(4)反应中放出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85.6g-83.4g=2.2g
&&&& 设放出2.2g二氧化碳消耗碳酸钠的质量为x
&&&&&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 106&&&&&&&&&&&&&&&&&&&& 44
&&&&&&& x&&&&&&&&&&&&&&&&&&&&& 2.2g
&&&&&&&&&&$\frac{106}{x}=\frac{44}{2.2g}$&&&&&&
解得&& x=5.3g
纯碱样品Na2CO3的质量分数=$\frac{5.3g}{6g}$×100%=88.3%.
故答案为:Ⅰ(1)②:NH4HCO3+NaCl═NH4Cl+NaHCO3↓;③:2NaHCO$\frac{\underline{\;\;△\;\;}}{\;}$Na2CO3+H2O+CO2↑.
(2)NH3,AgNO3.
Ⅱ(1)使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被D中碱石灰完全吸收,氢氧化钠溶液;
(2)偏大;
(3)防止右侧的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水蒸气被D中碱石灰吸收使测定结果偏大;
(4)88.3%.高中化学解题方法--多离子盐溶液的结晶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暂无相关推荐文档
高中化学解题方法--多离子盐溶液的结晶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某些盐在溶液中结晶时,析出的晶体是结晶水合物.下表记录了t℃的4份相同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的无水硫酸铜的质量以及析出的硫酸铜晶体(CuSO4o5H2O)的质量(温度维持不变)的实验数据:
{[硫酸铜溶液][①][②][③][④][加入的无水硫酸铜(g)][2.50][5.00][8.00][11.0][析出的硫酸铜晶体(g)][0.10][4.60][10.0][15.4]}当加入ag(5<a<11)无水硫酸铜时,析出硫酸铜晶体的质量(g)为(  )-乐乐题库
& 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知识点 & “某些盐在溶液中结晶时,析出的晶体是结晶水...”习题详情
246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66.6%
某些盐在溶液中结晶时,析出的晶体是结晶水合物.下表记录了t℃的4份相同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的无水硫酸铜的质量以及析出的硫酸铜晶体(CuSO4o5H2O)的质量(温度维持不变)的实验数据:
硫酸铜溶液&①&②&③&④&加入的无水硫酸铜(g)&2.50&5.00&8.00&11.0&析出的硫酸铜晶体(g)&0.10&4.60&10.0&15.4&当加入a&g(5<a<11)无水硫酸铜时,析出硫酸铜晶体的质量(g)为(  )1.8a-4.41.8a-81.8a-4.61.8a-0.1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单选题&|&来源:2011-常州三模
分析与解答
习题“某些盐在溶液中结晶时,析出的晶体是结晶水合物.下表记录了t℃的4份相同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的无水硫酸铜的质量以及析出的硫酸铜晶体(CuSO4o5H2O)的质量(温度维持不变)的实验数据:
{[硫酸铜溶液][①]...”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根据图表可看出无水硫酸铜的质量每增加3g析出硫酸铜晶体的质量就增加5.4g,可求出增加(a-5)g无水硫酸铜析出硫酸铜晶体的质量.
解:设(a-5)g无水硫酸铜可析出硫酸铜晶体的质量为x,8.00g-5.00g10.0g-4.60g=(a-5)gx,解得x=1.8a-9,ag无水硫酸铜时,析出硫酸铜晶体的质量为:4.6g+1.8a-9g=1.8a-4.4g,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图表进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某些盐在溶液中结晶时,析出的晶体是结晶水合物.下表记录了t℃的4份相同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的无水硫酸铜的质量以及析出的硫酸铜晶体(CuSO4o5H2O)的质量(温度维持不变)的实验数据:
{[硫酸铜溶...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某些盐在溶液中结晶时,析出的晶体是结晶水合物.下表记录了t℃的4份相同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的无水硫酸铜的质量以及析出的硫酸铜晶体(CuSO4o5H2O)的质量(温度维持不变)的实验数据:
{[硫酸铜溶液][①]...”主要考察你对“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
与“某些盐在溶液中结晶时,析出的晶体是结晶水合物.下表记录了t℃的4份相同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的无水硫酸铜的质量以及析出的硫酸铜晶体(CuSO4o5H2O)的质量(温度维持不变)的实验数据:
{[硫酸铜溶液][①]...”相似的题目:
根据右图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t1℃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t2℃时,甲、乙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t3℃时,将甲、乙的饱和溶液都蒸发掉10g水,甲析出的晶体质量大把t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时,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会增大
已知四种盐的溶解度(s)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将NaCl溶液蒸干可得NaCl固体将MgCl2溶液蒸干可得MgCl2固体Mg(ClO3)2中混有少量NaCl杂质,可用重结晶法提纯可用MgCl2和NaClO3制备Mg(ClO3)2
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40℃时,甲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溶液的质量分数当乙中混有少量甲时,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20℃时,100 g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30 g20℃时,分别在100 g水中加入50 g甲、乙,加热到40℃,甲、乙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某些盐在溶液中结晶时,析出的晶体是结晶水...”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在25℃时,有80g饱和Ba(OH)2溶液,向其中加入纯BaO粉末a&g,反应后温度恢复到25℃,下列有关该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2已知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将某温度下饱和澄清石灰水①加入少量生石灰后恢复到原来温度;②降低温度.这两种情况下,前后均保持不变的是(  )
3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该知识点易错题
1右图是几种盐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在25℃时,有80g饱和Ba(OH)2溶液,向其中加入纯BaO粉末a&g,反应后温度恢复到25℃,下列有关该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3某些盐在溶液中结晶时,析出的晶体是结晶水合物.下表记录了t℃的4份相同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的无水硫酸铜的质量以及析出的硫酸铜晶体(CuSO4o5H2O)的质量(温度维持不变)的实验数据:
硫酸铜溶液&①&②&③&④&加入的无水硫酸铜(g)&2.50&5.00&8.00&11.0&析出的硫酸铜晶体(g)&0.10&4.60&10.0&15.4&当加入a&g(5<a<11)无水硫酸铜时,析出硫酸铜晶体的质量(g)为(  )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某些盐在溶液中结晶时,析出的晶体是结晶水合物.下表记录了t℃的4份相同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的无水硫酸铜的质量以及析出的硫酸铜晶体(CuSO4o5H2O)的质量(温度维持不变)的实验数据:
{[硫酸铜溶液][①][②][③][④][加入的无水硫酸铜(g)][2.50][5.00][8.00][11.0][析出的硫酸铜晶体(g)][0.10][4.60][10.0][15.4]}当加入ag(5<a<11)无水硫酸铜时,析出硫酸铜晶体的质量(g)为(  )”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某些盐在溶液中结晶时,析出的晶体是结晶水合物.下表记录了t℃的4份相同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的无水硫酸铜的质量以及析出的硫酸铜晶体(CuSO4o5H2O)的质量(温度维持不变)的实验数据:
{[硫酸铜溶液][①][②][③][④][加入的无水硫酸铜(g)][2.50][5.00][8.00][11.0][析出的硫酸铜晶体(g)][0.10][4.60][10.0][15.4]}当加入ag(5<a<11)无水硫酸铜时,析出硫酸铜晶体的质量(g)为(  )”相似的习题。在我国某地区有一种“冬天捞碱,夏天晒盐”的说法.这里的“碱”是指Na2CO3,“盐”是指NaCl.这样捞得的“碱”中含有少量的NaCl.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为了解释捞碱.晒盐的原理和测定“碱”样品中Na2CO3的含量进行了以下探究[查阅资料]Na2C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1)根据右图回答:①t1℃时Na2CO3的溶解度为____g;t2℃时Na2CO3的溶解度____(填“<”“>”或“=”)NaCl的溶解度.②“冬天捞碱”的原因是由于Na2CO3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③“夏天晒盐”是利用____(填序号)的方法,使NaCl晶体析出.A.风吹日晒,使溶剂蒸发B.升高温度,使NaCl溶解度增大[实验步骤]第一步:称取34.6g“碱”样品第二步:将样品放入130g稀盐酸中,固体全部溶解,恰好完全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第三步:完全反应后,称得溶液的总质量为151.4g.[数据分析](2)若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全部逸出,试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①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②34.6g“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③“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继续研究](3)计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乐乐题库
& 知识点 & “在我国某地区有一种“冬天捞碱,夏天晒盐”...”习题详情
0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0%
在我国某地区有一种“冬天捞碱,夏天晒盐”的说法.这里的“碱”是指Na2CO3,“盐”是指NaCl.这样捞得的“碱”中含有少量的NaCl.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为了解释捞碱.晒盐的原理和测定“碱”样品中Na2CO3的含量进行了以下探究[查阅资料]Na2C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1)根据右图回答:①t1℃时Na2CO3的溶解度为a&g;t2℃时Na2CO3的溶解度=&(填“<”“>”或“=”)NaCl的溶解度.②“冬天捞碱”的原因是由于Na2CO3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填“增大”“减小”或“不变”).③“夏天晒盐”是利用A&(填序号)的方法,使NaCl晶体析出.A.风吹日晒,使溶剂蒸发&B.升高温度,使NaCl溶解度增大[实验步骤]第一步:称取34.6g“碱”样品第二步:将样品放入130g稀盐酸中,固体全部溶解,恰好完全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第三步:完全反应后,称得溶液的总质量为151.4g.[数据分析](2)若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全部逸出,试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①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②34.6g“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③“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继续研究](3)计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本题难度:
题型:填空题&|&来源:网络
分析与解答
习题“在我国某地区有一种“冬天捞碱,夏天晒盐”的说法.这里的“碱”是指Na2CO3,“盐”是指NaCl.这样捞得的“碱”中含有少量的NaCl.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为了解释捞碱.晒盐的原理和测定“碱”样品中Na2CO3的...”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查阅资料]根据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来完成该部分①②③小题的解答;根据题给的条件可以知道所发生的反应为碳酸钠和盐酸的反应,该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反应中溶液质量减少的量即为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所以可以根据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结合碳酸钠和盐酸的反应来完成[数据分析]和[继续研究]部分.[查阅资料]①从溶解度曲线可以得出t1℃时Na2CO3的溶解度为ag;t2℃时Na2CO3的溶解度与NaCl的溶解度相等;②从溶解度曲线可以得出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温度降低而减小;③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应该通过蒸发的方法得到氯化钠晶体,而夏天温度较高,蒸发较快,故选A;[数据分析]根据题意可以知道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34.6g+130g-151.4g=13.2g,故可以据此求出生成的氯化钠及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设34.6g“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Na2CO3+2HCl═2NaCl+H2O+CO2↑106&&&&&&&&& 117&&&&&&&44x&&&&&&&&&&&& y&&&&&&&13.2g106x=117y\;=4413.2g解得:x=31.8g& y=35.1g所以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31.8g34.6g×100%=91.9%;答:①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13.2g;②34.6g“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31.8g;③“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91.9%;[继续研究]所以氯化钠的质量为:34.6g-31.8g+35.1g=37.9g所以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37.9g151.4g×100%=25%;答: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25%.故答案为:[查阅资料]①a;=;②减小;③A;[数据分析]①13.2 g;②31.8;③91.9%;[继续研究](3)25%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在我国某地区有一种“冬天捞碱,夏天晒盐”的说法.这里的“碱”是指Na2CO3,“盐”是指NaCl.这样捞得的“碱”中含有少量的NaCl.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为了解释捞碱.晒盐的原理和测定“碱”样品中Na...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在我国某地区有一种“冬天捞碱,夏天晒盐”的说法.这里的“碱”是指Na2CO3,“盐”是指NaCl.这样捞得的“碱”中含有少量的NaCl.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为了解释捞碱.晒盐的原理和测定“碱”样品中Na2CO3的...”主要考察你对“11.1 生活中常见的盐”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11.1 生活中常见的盐
与“在我国某地区有一种“冬天捞碱,夏天晒盐”的说法.这里的“碱”是指Na2CO3,“盐”是指NaCl.这样捞得的“碱”中含有少量的NaCl.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为了解释捞碱.晒盐的原理和测定“碱”样品中Na2CO3的...”相似的题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氢气燃烧后的生成物只有水,说明氢气是一种清洁燃料某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时有气泡产生,说明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水沸腾时可将壶盖顶起,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燃着的木条伸入某无色气体中很快熄灭,说明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下列各物质的溶液,能分别和硫酸、盐酸、硝酸铜溶液反应,并可观察到不同实验现象的是(  )碳酸钠氢氧化钡氢氧化钠氯化钾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以下分析不科学或做法不对的是(  )切完菜后将菜刀洗净擦干放在干燥的地方毛织品和棉织品的区别可以用燃烧后闻气味的方法家用食盐和小苏打(NaHC03)的鉴别可以滴加醋酸一氧化碳和甲烷的鉴别可以点燃后观察火焰的颜色
“在我国某地区有一种“冬天捞碱,夏天晒盐”...”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该知识点易错题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在我国某地区有一种“冬天捞碱,夏天晒盐”的说法.这里的“碱”是指Na2CO3,“盐”是指NaCl.这样捞得的“碱”中含有少量的NaCl.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为了解释捞碱.晒盐的原理和测定“碱”样品中Na2CO3的含量进行了以下探究[查阅资料]Na2C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1)根据右图回答:①t1℃时Na2CO3的溶解度为____g;t2℃时Na2CO3的溶解度____(填“<”“>”或“=”)NaCl的溶解度.②“冬天捞碱”的原因是由于Na2CO3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③“夏天晒盐”是利用____(填序号)的方法,使NaCl晶体析出.A.风吹日晒,使溶剂蒸发B.升高温度,使NaCl溶解度增大[实验步骤]第一步:称取34.6g“碱”样品第二步:将样品放入130g稀盐酸中,固体全部溶解,恰好完全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第三步:完全反应后,称得溶液的总质量为151.4g.[数据分析](2)若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全部逸出,试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①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②34.6g“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③“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继续研究](3)计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在我国某地区有一种“冬天捞碱,夏天晒盐”的说法.这里的“碱”是指Na2CO3,“盐”是指NaCl.这样捞得的“碱”中含有少量的NaCl.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为了解释捞碱.晒盐的原理和测定“碱”样品中Na2CO3的含量进行了以下探究[查阅资料]Na2C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1)根据右图回答:①t1℃时Na2CO3的溶解度为____g;t2℃时Na2CO3的溶解度____(填“<”“>”或“=”)NaCl的溶解度.②“冬天捞碱”的原因是由于Na2CO3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③“夏天晒盐”是利用____(填序号)的方法,使NaCl晶体析出.A.风吹日晒,使溶剂蒸发B.升高温度,使NaCl溶解度增大[实验步骤]第一步:称取34.6g“碱”样品第二步:将样品放入130g稀盐酸中,固体全部溶解,恰好完全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第三步:完全反应后,称得溶液的总质量为151.4g.[数据分析](2)若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全部逸出,试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①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②34.6g“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③“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继续研究](3)计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相似的习题。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将一杯70℃时的溶液不断冷却,测定在不同温度时析出晶体的质量,最后绘制了关系图(如图).(1)该溶液的溶质的质量随温度的升高如何变化?(2)70℃时,该溶液是饱和溶液吗?为什么?(3)该溶液在大约多少摄氏度时成为了饱和溶液?【考点】;.【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1)根据图可知温度越高析出的晶体越少进行解答;(2)根据由图示看出,当溶液由70℃降温至55℃时,一直没有晶体析出,说明:55℃<t(溶液温度)≤70℃时,溶液是不饱和溶液进行解答;(3)根据当温度低于55℃时就开始有晶体析出,说明此温度下溶液已经饱和进行解答.【解答】解:(1)根据图可知温度越高析出的晶体越少,所以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由图示看出,当溶液由70℃降温至55℃时,一直没有晶体析出,说明:55℃<t(溶液温度)≤70℃时,溶液是不饱和溶液;(3)当温度低于55℃时就开始有晶体析出,说明此温度下溶液已经饱和.故答案为:(1)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不是,因为55℃<t(溶液温度)≤70℃时,没有溶质析出,溶液是不饱和溶液.(3)55℃.【点评】解决此类问题,抓住分析改变后溶液的组成即抓住了问题的本质.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答题:sdwdxk老师 难度:0.45真题:1组卷:1
解析质量好中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食盐是晶体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