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肩 C 周 5 甲沟炎的治疗方法法是...

肩周部病症的诊疗心得_小针刀医学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4贴子:
肩周部病症的诊疗心得
我在临床上遇到很多肩周部病症的患者,为什么叫肩周部病症呢。我个人认为单纯的诊断为肩周炎是不准确的,很多患者经过长时间的治疗没有效果,主要原因还是诊断不正确,你要相信诊断是错误的,治疗也不会正确。 一、解剖肩关节是人体具有最大活动范围的关节,它是由肩肱关节、肩锁关节、肩胛胸壁关节和胸锁关节四部分组成的关节复合体。肩关节周围有很多肌肉、韧带、肌腱起始点附着,以维持肩关节的稳定,及活动肩关节,包括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肩胛下肌、三角肌、胸大肌、胸小肌、背阔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以及喙肩韧带、喙锁韧带、喙肱韧带等。所以很多时候患者出现肩周部疼痛时我们要详细的做检查来确诊到底是那块肌肉或肌腱出了问题。当然这需要我能熟练的掌握各种检查方法和肩周部的动态解剖学。
二、定位首先要知道在肩部有几个骨性标志。1、在肩外侧最高点骨性突出是肩峰;2、其下方的骨性高突处是肱骨大结节;3、肩峰前方为锁骨外侧端;4、锁骨外侧1/3交界处的下方一横指为喙突。5、还要检查局部皮肤温度,有无肿胀,如系肿物,要检查其硬度,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如何。要仔细地寻找压痛点,肩关节周围常见的压痛点为: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压痛点在结节间沟;冈上肌腱损伤,压痛点局限于大结节的尖顶部;肩峰下滑囊炎,压痛点局限在肩峰部;除压痛外应检查肩关节有无异常活动,如肩锁关节脱位时,当按压锁骨外端,可有弹性活动;肱二头肌长头腱滑脱,可在结节间沟触及肌腱的弹跳;肩袖疼有疼痛弧。说一个冈上肌损伤,诊断并不难主要就是肩外展60__120度范围内疼痛,大结节处压痛最明显。治疗:在秉风穴上1CM处有一压痛点触之酸沉用力按压则肩外展痛大减甚至不痛了,在此穴针刺一分钟再活动基本无障碍了,在此穴留针2天或当归2ML封闭,效果OK,治疗三次基本痊愈了.各位如有兴趣我想说说我其他经验都是单穴或双穴治疗各种颈肩腰腿痛,取法简单但止痛非常快可以达到进针痛止.我就再整一个肱二头肌肌腱炎,分长头和短头两种.治疗单取侠白穴正中左右三个方向按压疼痛最明显出进针,瞩患者活动患肩可见疼痛当时缓解,留针30分后在穴位上当归封闭,2次搞定肱二头肌肌腱炎.我再整一个肩峰下滑囊炎, 治疗1巨骨穴向肩井方向斜刺1.5寸强刺激30分,2天宗穴用传甲热手法,直到整个肩都热起来停隔5分钟行针一次.胳膊外展活动.大约3__5次搞定肩峰下滑囊炎.注意保暖夏天治疗效果最好.各位用一下.肩峰下滑囊炎: 找准痛点;2-3-4寸针找好角度与深度;刺中时患者有明显感觉停手法诊断与治疗1.肩胛提肌损伤.症状;颈部活动受限.和肩部以及肘关节以上疼痛或麻木.2.冈上肌损伤.症状;肩部以及肘关节以上疼痛或麻木,平抬上臂受限3.冈下肌损伤.肩部和上臂以及手指麻木疼痛4.肱二头肌腱鞘炎.平举90度-120度疼痛在往上举不痛5.喙突肌损伤.后伸受限6.三角肌损伤.平举后伸.前抬都受限7.大圆肌.小圆肌损伤.整个上肢疼痛或麻木我以上说的是临床常见能引起上肢病变的肌肉.有时候一个肩部疼痛合并好几块肌肉,大家要详细的查啊.我还想说的就是肩周炎必须是6块肌肉都挛缩注意(痉挛和挛缩)不一样,以及整个肩部都受限才可诊断为肩周炎.治疗.如果是1.2块肌肉痉挛发病在2周以内的在肌肉的起止点做治疗.推拿.针灸.外敷.针刀.什么都可以.我长用的是强刺激推拿和走罐了法,一般一次治愈.如果形成肩周炎用银制针在冈下肌和大小棱形肌治疗加上神经阻制然后被动牵引提拉有很好的疗效.我提醒大家的是在急性期不要在局部用运多种疗法刺激一块肌肉.不然会加重病情的,一般3到5天治疗一次就可以了.
三、肩关节活动范围肩关节活动范围大,有前屈、后伸、外展、内收、外旋和环形运动,肩外展是主要的功能活功。肩关节正常活动范围: 外展90°;内收20°-40°; 前屈70°-90°;后伸40°;内旋70°;外旋40-50°;上举160°-180°。
四、检查诊断(1)搭肩试验:患肢肘关节屈曲,手放在对侧肩关节时,如肘关节不能与胸壁贴紧,则为阳性,表示肩关节脱位、粘连。(2)肱二头肌抗阻力试验:嘱患者屈肘90°,检查者一手扶住患者肘部,一手扶住腕部,嘱患者用力屈肘、外展、外旋,检查者拉前臂抗屈肘,如果结节间沟处疼痛为试验阳性。表示该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或肱二头肌腱滑脱。 (3)直尺试验:正常人肩峰位于肱骨外上髁与肱骨大结节连线之内侧。用直尺的边缘贴在上臂外侧,一端靠近肱骨外上髁,另一端如能与肩峰接触,则为阳性,表示肩关节脱位。(4)疼痛弧试验:嘱患者肩外展或被动外展其上肢,当肩外展到60~120°范围时,肩部出现疼痛为阳性。这一特定区域的外展痛称为疼痛弧,由于冈上肌腱在肩峰下面摩擦、撞击所致,说明肩峰下的肩袖有病变。(5)冈上肌腱断裂试验:嘱患者肩外展,当外展30~60°时,可以看到患侧三角肌明显收缩,但不能外展上举上肢,越用力越耸肩。若被动外展患肢超过60°,则患者又能主动上举上肢,这一特定区的外展障碍即为阳性征,提示有冈上肌腱的断裂或撕裂。根据以上综合的情况肩周部病症可以细分为: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肱二头肌短头肌腱炎、冈上肌腱损伤、三角肌滑囊炎、肩峰下滑囊炎、肩胛下肌损伤等。比如:冈上肌肌腱炎:疼痛多在肩外侧冈上肌肌腱止点处,局部压痛,且可触及肌腱增粗、变硬等,肩外展出现典型的疼痛弧是诊断本病的重要依据;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疼痛部位局限在肩前肱骨结节间沟3cm处,也有少部分在肌腹中部和止点处,部分患者可触及条索状物,肩关节内旋试验及抗阻力试验阳性;肩峰下滑囊炎:疼痛部位在肩外侧深部,并向三角肌止点放射,活动受限以肩关节外展、外旋为主,如外展超过60 °反而疼痛减轻。所以只有诊断准确了,我在做任何治疗时才能心中有数,效果如神。五、治疗 在肩周病症的治疗中我采用个很多方法:针灸、推拿、正骨、中药、神经阻滞等各类方法但总不能达到随心所欲的效果,就是能控制病人的病情,知道经过自己的治疗病人能恢复到什么样子,也可以说我想让病人什么时候好就能什么时候好的境界。但我个人觉得应该有个前提,要在最大可能无痛的状态下安全,高效的治疗,如果在治疗的过程中让病人痛苦不已,是不道德的。综合一些常规的治疗方法,手法配合针刀治疗肩周疾病效果最好。轻中度肩关节疾病,可用刃针治疗,操作方法按针刀思路。刃针针体较小,手法纯熟可达到无痛,效果也很明显。当然做针刀就需要我们能准确的掌握肩周部的动态解剖,针刀的效果与定点准确度成正比,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最能验证我们定点准确度的方法就是在定点处做手法弹拨后病的疼痛和活动范围立马能得到很好的缓解。针刀的刀法也需要我们多学习多揣摩,不能随心所欲理所当然的乱治,以免针刀给患者带来的不可逆的损伤。肩周部做完针刀后5-7天内疼痛有可能加剧者是正常现象,只要让病人继续接受治疗,加强功能锻炼,严重者1-3月后会渐渐康复。六、原始点疗法疼痛原始点疗法具备了没有副作用、效果明确、符合经济与环保概念,并能事先预防疾病的发生与有效减少医疗费用的支出,只用双手推揉;不用吃药、不必打针、不须推揉疼痛处,让家人帮忙推按即可,就可有效的帮助家人缓解肩部疼痛并有预防和治疗意义,我在临床发现此疗法,对轻中度,活动不受限的患者明显的治疗效果。且患者容易接受。 1、具体操作:肩部(可略分前、后、上、下部位)、肩膀及上臂部肩酸痛(五十肩、冰冻肩)  (1)肩前面痛、肩胛骨上方酸痛、腋下及侧胸部痛(侧胸定义:在胃经外侧旁,约略从腋窝前、下至乳下第五肋之间带状区域)  治疗:可推拿肩胛骨之中间及外侧缘,少部份患者须推拿颈椎及胸椎(T1-T4)之两侧。  (2)肩胛骨疼痛或膏肓痛(即肩后面痛)(膏肓痛应放在背部痛来讲)  治疗:推拿同侧背部上胸椎旁痛点(由上面T1侧边往下推拿到痛点的水平线),若对侧有痛点,亦须将对侧肩部原始点之痛点揉开。  (3)肩膀酸痛(肩井穴附近痛)(这个部位视为颈部)  治疗:可推拿颈椎之横突处,约略在胸锁乳突肌。  (4)上臂痛(肩痛引上臂痛)治疗:推拿肩胛骨之中间及外侧缘,但若无改善,则是属胸椎问题,须推拿水平位置之胸椎旁。(5)肩痛不能举或肩痛不能向后伸  治疗:活动时肩前面或肩胛上方尽端痛,则可推拿肩胛骨中间及外侧缘,活动时肩后面痛,则推拿水平位置之胸椎(由上面T1侧边往下推拿到痛点的水平线),活动时肩膀痛,推拿颈椎,活动时肩膀上面及肩后面同时痛,则推拿颈椎到胸椎。  (6)五十肩或冰冻肩(五十肩的痛很广,可以是前、后、上、下)  治疗:视其疼痛部位在前、后、上、下何处,再定治疗点  注意:患者如果肩胛骨上面或肩胛骨痛合并五十肩或肩臂痛,应优先推拿颈椎及上胸椎,其次再处理肩胛骨中间及外侧缘。  重点总结:   肩部前、上、下部位痛,都是推肩胛骨之中间及外侧缘;肩部后面部位痛(即胛骨痛)是推背部上胸椎旁痛点。肩膀定义为肩井穴附近,将这部位视为颈部的范围,所以若肩膀痛就推颈椎后之棘突两侧至横突后或再加胸椎1~4。七、微创针刀治疗经过长时间的的摸索我个人觉得针刀和刃针配合治疗肩周部病症有独到的效果。当然做针刀和刃针就需要我们能准确的掌握肩周部的动态解剖,针刀的效果与定点准确度成正比,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最能验证我们定点准确度的方法就是在定点处做手法弹拨后病的疼痛和活动范围立马能得到很好的缓解。刃针可用于治疗肩周炎早期效果好,患者痛苦小。1、微创针刀闭合式手术治疗疼痛明显有炎性反应,对痛感比较敏感的患者,可用1%的利多卡因加5-20mg的曲安奈德做局麻。有很多刚开始接触针刀医生,认为病人好的是曲安奈德的作用,这是对针刀治疗原理不熟悉的原因,我现在临床治疗肩周部疾病基本不在曲安奈德,利多卡因也用的很少,这两样的负作用我就多说了。我们不治病,但一定不能致病。微创针刀闭合式手术治疗肩周部疾病,如果诊断不能细致的话,可以用 C型松解术。
操作:(1) 第1支针刀松解肱二头肌短头的起点——喙突顶点的外1∕3针刀体与皮肤垂直,刀口线与肱骨长轴一致,按针刀手术四步操作规程进针刀,直达喙突顶点外1∕3骨面,纵疏横剥2刀,范围不超过0.5cm。如果只是肱二头肌短头肌腱炎只需松解此点。(2) 第2支针刀松解肩胛下肌止点——小结节点针刀体与肱骨长轴一致,按针刀手术四步操作规程进针刀,直达肱骨小结节骨面,纵疏横剥2刀,范围不超过0.5cm。(3) 第3支针刀松解肱二头肌长头在结节间沟处的粘连针刀体与皮肤垂直,刀口线与肱骨长轴一致,按针刀手术四部操作规程进针刀,直达肱骨结节间沟前面的骨面,先用提插刀法提插相关松懈2刀,切开肱横韧带,然后顺结节间沟前臂,向后做孤形产剥2刀。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也可只松解此点。(4) 第4支针刀松解小圆肌止点——肱骨大结节后下方针刀体与皮肤垂直,刀口线与肱骨长轴一致,按针刀手术四部操作规程进针刀,直达肱骨大结节后下方的小圆肌止点,用提插松解2刀,出针刀后,创可贴覆盖针眼。个人心得:在做肱二头肌短头肌腱炎时针刀切割在喙突外三分之一处效果最好;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做针刀时可在患者的手臂外旋的状态下做效果最好。 八、个人经典病例总结 (一) 催眠式针刀——晕针者的福音有些患者惧怕扎针,在经过解释工作病人还是不能接受,但又必须接受针刀效果才明显时,我个人认为把催眠引用到微创针刀中来,能弥补针刀微创手术给病人造成的恐惧和疼痛感,可以避免因局麻不当造成末梢神经不可逆损伤。达到真成意义上的无痛或微痛微创针刀闭合式手术,从而让针刀发扬光大,造福人类。经典病例:赵女士,半年前因撞击伤引起左肩疼,伴活动受限。肩关节粘连严重,肩周做屈伸外展活动,肩胛骨连着一起活动,夜间疼痛不能入睡。做针灸推拿治疗无效的情况,我决定给病人做针刀治疗。但赵女士非常怕痛,更是恐惧针刀。第一次在局麻状态下伴随着她的尖叫声和哭声完成了针刀微创手术,有效果,但没完全好。第二次也是在她极度恐惧和撕心裂肺的状态下完成了针刀微创手术,赵女士述夜间肩痛大有好转,活动范围增加,但还是没取得她满意的效果,而且针刀给她留下了极度恐惧的阴影。在效果和恐惧之间我陷入了两难境地。我们需要一种病人不紧张的状态下完成针刀微创手术,最好是不用局麻药。我决定在催眠的状态下给病人做针刀微创手术,征得病人同意后。我先让病人慢慢做深呼吸,吸气时让她把放心和放松吸到体内,呼气时让她把紧张和恐惧呼出体外。在从脚开始一步步放松到头,然后重点让她放松左肩,并告诉她每当我碰她左肩一次她就会感觉放松十倍。告诉她我会很好的照顾,让她放心,当针刀进入她肩时她会感觉到很轻松,感觉不到一丁点痛。在这个状态我完成第一支针刀的治疗,赵女士没有任何反应,第二支插入她肩时,她的皱了下眉头。最后一支完成治疗时她只轻轻哼了一下。催眠术是运用暗示等手段让受术者进入催眠状态并能够产生神奇效应的一种法术。催眠是以人为诱导(如放松、单调刺激、集中注意、想象等)引起的一种特殊的类似睡眠又非睡眠的意识恍惚心理状态。其特点是被催眠者自主判断、自主意愿行动减弱或丧失,感觉、知觉发生歪曲或丧失。在催眠过程中,被催眠者遵从催眠师的暗示或指示,并做出反应。催眠的深度因个体的催眠感受性、催眠师的威信与技巧等的差异而不同。国内著名心理专家郝滨老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介绍说:“科学证明恰当的使用催眠可以达到消除紧张与恐惧、焦虑情绪的作用。”(二) 三角肌滑囊炎:有部分患者主诉肩部酸痛不适,上肢上举、外展困难。在慢性期,患者活动上肢时,肩部有摩擦和弹响声。临床上深将三角肌滑囊炎误诊为肩周炎。因该滑液囊位于三角肌深面,痛点较深,患者主诉含糊,触诊不清楚,所以,有时也被误诊为肩峰下滑囊炎。三角肌滑液囊分泌的滑液主要是供给位于三角肌下面,冈上肌表面的冈上肌筋膜,以及冈下肌和小圆肌表面的冈下肌筋膜和小圆肌筋膜,使三角肌和下边这些肌肉和筋膜都将失去润滑,肩部会出现严重不适感。三角肌滑囊炎,过去多数由于误诊而被忽视,即使诊断明确,也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用强的松龙封闭,仅能取得暂时的疗效。用针刀将滑囊切开,效果及预后都比较好。操作:针刀体与皮肤呈90度角,刀口线和三角肌纤维走向平行刺入,当穿过三角骨时,有较明显的落空感,即到达三角肌滑囊,在此纵疏横剥2-3刀。严重者可做扇形切割。当然做针刀就需要我们能准确的掌握肩周部的动态解剖,针刀的效果与定点准确度成正比,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最能验证我们定点准确度的方法就是在定点处做手法弹拨后病的疼痛和活动范围立马能得到很好的缓解。针刀的刀法也需要我们多学习多揣摩,不能随心所欲理所当然的做,以免针刀给患者带来的不可逆的损伤。
(四) 肩胛下肌损伤(个人论文)肩胛下肌疼痛是肩周炎恢复期遗留肩胛下损伤的自限性疾病。好发于中老年人,女性偏多,病程长,痛苦大,功能恢复不全,积极正确的治疗可以缩短病程,加速痊愈,通过对18例患者进行微创刃针的治疗达到松解局部粘连的组织改善血供目的。同时让患者“强制背手”松解了粘连组织,疗效显著,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8例中,男7例,女11例,年龄46~73岁,病程6~18个月,右肩lO例,左肩8例,排除颈椎病。脑血栓,偏瘫等疾病。标准:肩胛深部疼痛,浅部检查疼痛不明显;自主摸脊引起剧痛,活动范围缩小;内施内收阻力大,后伸小于30度;肱骨小结节压痛。按压肩胛骨引起肩胛部明显疼痛。主要特征是夜痛(即静止痛)。患者睡觉时如不小心压患侧的肩部会起严重的疼痛,有时夜间疼痛无法睡眠,当我们在患者肩胛内缘做触诊,如果手法稍微过重会引起剧烈疼痛,个别患者会有胸闷憋气感,甚者会痛晕过去。1.2治疗方法第一,患者反坐于靠背椅上或俯卧在治疗床上,患肢尽量作摸脊动作,从而使肩胛骨向后翅起;第二,进针点选肩胛骨脊柱缘中点旁约.0~1.5 cm,用棉棒按压作一标记,常规消毒2~3次;第三,用0.5×40的刃针向四个方向平行刺入即可。拔针后消毒棉棒按压片刻,用无菌小帖敷遮盖针眼,2 d后去掉;第四,此时嘱患者患肢背手摸脊,自感疼痛时让患者作“强行背手”动作。具体方法:以左肩为例,患者反坐于椅上,用左手握紧患者的肩袖,右手握住患者的肘关节开始缓慢抬高的同时分散患者注意力。然后缓慢和趁患者不注意时用力抬高患肢肘部,使之达到最大限度,为避免手法过猛和用力不当,背手角度不超过45度,即患者感到瞬间剧烈痛为限,连续作2~3次;之后嘱患者每天功能锻炼,10 d左右治疗1次,连续治疗3~4次。3次后告患者10 d后来复诊评估。2 结 果治愈:肩部疼痛消失,功能恢复正常9例,后伸内旋可摸及肩胛间。显效:肩部疼痛消失或基本消失,关节功能活动接近正常,后伸内旋伸直拇指后可摸至第3腰椎以上脊柱中线6例。好转:肩痛及活动功能均有好转,但关节功能未达到正常3例。3讨 论 肩胛下肌起自肩胛下窝。有内旋内收肩关节的作用。本组通过进行微创刃针的治疗后,采用强制背手”使其肩胛下肌肉、肌腱及其纤维等组织的疼痛消失,从而为治疗后功能锻炼创造了条件。肩胛下肌为内旋肌其上部纤维有前屈作用,中部及下部纤维有背仲作用,当肩外展增加时,肩胛下肌的内旋作用减弱,而前屈作用就增强。反之当背伸时内旋作用加强。做揩背的动作时肩胛下肌受到最大的拉应力作用,容易造成损伤,因此在做强制背手锻炼时应注意手法宜刚柔兼济循序渐进。肩周炎早期病变在关节囊,关节囊周围的软组织最终都受到侵犯,而且病变发展各不一致,但病变可以逆转,肩胛下肌是肩周炎最容易受侵害的肌肉,因为肩胛下肌位置比较隐蔽。过去我们只注重了典型部位(肱二头肌腱、肩峰下滑囊、肩关节等)的治疗,致使肩周炎久治不愈,遗留背手摸脊疼痛。功能障碍,而遗漏了肩胛下肌损伤的治疗。本组18例中,我们对肩胛下肌进行微创刃针治疗达到松解局部粘连的组织改善血供目的,从而使肩痛消失,并能逐渐做摸脊动作.使之进行轻松的功能锻炼,是一种联合治疗方法,它是在微创刃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的一种跟进治疗,是肩周炎彻底根治的方法之一,且复发愈低。通过强制背手的功能锻炼使之松解粘连组织的作用,二者缺一不可,同时在治疗中应注意刚柔结合,使之适度。由于肩关节在人体中的活动度较大,参与活动的肌肉较多,以及肩关节本身解剖特点和生物力学的原因,肩关节疾患康复比其他关节的康复更难。在治疗中采用单一的治疗方法,难以迅速达到理想的效果。在微创刃针治疗的同时,进行功能锻炼是巩固疗效和预防复发的有效措施,也是缩短疗程的可行方法。下图为:肩胛下肌损伤的点位 (治疗中)注:对症状比较轻或经上述治疗后还不缓解的,可以在肩胛下肌点处做点按手法或针刀治疗。(五) 颈肩综合症(颈源性) 有一些病人在经过以上治疗后,肩关节的上举,外展,内旋,外旋都没有问题,但总是不能后伸或肩关节后伸时疼痛伴前臂酸痛麻木,正常情况下肩关节后伸可摸到肩胛下角,此时我们容易忽视的是有二个问题: 1、有一部是因为颈椎脊神经受压导致的,最常见于颈5-6-7脊神经受压。2、我在临床上发现肩关节不能后伸时在肩胛上角处有明显压痛,此处有肩胛提肌、冈上肌、肩胛下肌综合性损伤。
治疗方法:1、用刃针在颈6-7横突处提插切割;2、在肩胛上角处紧贴骨面做扇形松解;3、如果在肩胛内缘按到明显压痛点也可用刃针做扇形松解;4、然后压头推肩法打开颈6-7椎间隙,病人平卧休息10分钟即可。(六) 撞击性肩周部损伤一些病人一般因跌倒撞击了肩峰,当时可能只是有些皮肉痛,但过了一段时间出现肩周部酸痛,起出并不在意,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出现周部疼痛加重活动受限,夜间阵发性疼痛,从而严重的影响工作和生活。有些患者发现早期用热敷后会缓解,接受针灸、推拿、封闭等治疗后并不能完全缓解。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容易忽视一个问题,因大部分患者肩周部疼痛后活动减少,从而引起患者肩胛部肌肉代偿性增生与粘连,我们可以在患者病侧肩胛缘找压痛点——常见痛点:肩胛内上角上下处、冈下窝处、肩峰处在最疼的点用手法点按何解数十次,一般病人都会即刻感到轻松。活动受限等问题可参考上文微创针刀的治疗方法。(七) 弹响肩肩胛弹响的原因很多,可分为发育性因素、肌源性、骨源性和滑膜源性、肿瘤等几类。 1.发育性因素:主要是肩胛骨内上角前屈较多,此种发育性因素可在斜位X线片上显示。2.骨源性:骨源性的原因有异常增生以肩胛内上角异常的纤维软骨结节为多见;有肩胛骨内侧角弯度增大、肩胛骨内侧角前方有骨性或纤维软骨性结节、肩胛骨肋面的外生骨疣、肩胛骨骨折后畸形愈合及局部肿瘤等;3.肌源性:肌源性的原因有肩胛下肌萎缩、后锯肌外伤后瘢痕形成和类似狭窄性腱鞘炎的肌纤维病变等;4.滑膜源性:主要原因有肩胛下肌和前锯肌下滑囊的病变;肩胛骨与胸壁之间的滑囊有慢性炎性增殖与肥厚。5.肿瘤:肩胛骨与肩胛胸壁间的软骨骨瘤,此处软骨骨瘤因受压常呈扁平状。6.其他:偶尔可在肩胛内角与颈椎间有异常骨纤维联结,肋骨肿瘤或其他发育性形态异常等。本病一般发展缓慢,多无明显诱因,少数病例可有外伤史。姿势不良和肩胛下垂与发病有一定关系。除响声外,尚无肩胛部的疼痛和不适,亦可因痛而有肩胛活动障碍。弹响一般在主动活动时存在,而在被动运动时则不出现。九、正骨扳法
肩部疾病治疗中正骨扳法很重要,但往往会病人带来很大的痛苦,因为在扳的过程中比较痛,且扳法不当,效果也明显。肩关节在没有活动受限粘连的情况下不要做大幅度的牵拉手法,以免造成肌腱韧带的撕裂损伤。1、提升扳法:我在临床用了很多中扳法,总结一下我认为在肩关节牵引的状态正点做提升扳法,效果最明显,一般都能在一声轻脃的撕裂声后,应声而解。2、提篮式:此法比较轻柔,适合年龄偏长者。 十、预后以上的治疗,部分患者在治疗后会出现疼痛加重的情况,这是炎症代谢的过程,为预防感染可服克林霉素3-7天,疼痛不能忍受者可服英太青。 十一、自我康复锻炼方法肩周部疾病的康复锻炼目的在于改善肩部血液循环,加强新陈代谢,减轻肌肉痉挛、粘连挛缩及肌肉萎缩,恢复肩关节的正常功能。肩周部疾病一般病程较长,特别是肩关节活动功能受限的,时间可延及数月,甚至一年之久。因此,患肩周的老年人在康复锻炼中,应该每天坚持进行,并逐步增加锻炼时间及次数,严重者经过1-3个月的锻炼一般都能取得较好的效果。锻炼以引起轻微疼痛为度,但应避免引起剧烈疼痛。具体如下:1. 爬墙练习,面对墙壁,两足分开与肩同宽,上肢前伸,手指做爬墙运动和由低逐渐增高,使肩臂肌肉有牵拉感,重复10次,坚持练习。
2. 后伸压肩,背对桌面,双手扶桌,反复下蹲,重复10次,练习肩关节后伸功能。 3. 站立画圈,站立、双臂伸直,避免弯曲,最大限度缓慢地由下向上按顺时针画圈(注:双臂伸直,否则无效),然后逆时针划圈,重复10次,反复进行。
4. 患者双手扶持固定物体(如床沿、桌边)做下蹲,用体重牵拉患肢向上举直。 5. 双手在颈后部交叉,肩关节尽量内收及外展,反复数次。
老年人一般缺乏活动,上肢与肩部周围组织的血液循环较差。因此,肩关节的关节囊、肌腱容易变性、钙化,炎症。如果老年人平时注意运动,锻炼上肢及肩部,就可以有效地避免肩周部疾病的发生。有肌肉萎缩、关节粘连的病人要定期找医生按摩上肢及肩部肌肉,并主动加强上肢各关节活动。鼓励病人做手指关节的各种活动,捏橡皮球或健身球,并做主动性的肩关节功能锻炼,以防止肌肉萎缩及关节粘连。十二、心理和生理护理长期忍受慢性疼痛病人一般会表现出焦虑、紧张,为疾病的预后担忧。应对病人进行卫生知识的宣传,提高病人对疾病的认识,从心理上配合治疗与护理。向病人介绍治疗成功的病例,消除因治疗怕疼痛而引起的紧张心理。协助病人穿衣、梳头、系腰带等。关心、体贴病人,协助病人解决生活中的困难。鼓励病人主动进行锻炼,尽快恢复生活自理能力。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中国肩关节周围炎治疗网_肩关节周围炎的中医西医治疗的方法_肩关节周围炎的偏方治疗的方法
中国肩关节周围炎治疗网
疾病名:肩关节周围炎 | 漏肩风 | 已收录肩关节周围炎的治疗方法8个 类型:
&(5)&&&(1)&&&(2)&&
&&&&&&总计被阅读:<font color="#FF人次
肩关节周围炎的治疗方法
治疗方法类型
<font color="#1
<font color="#6
<font color="#97
<font color="#79
<font color="#53
<font color="#40
<font color="#56
<font color="#42
收录:共 8 条关于肩关节周围炎 | 漏肩风 | 的治疗方法&|&每页显示20 条&|&共1 页&|&1&&
知识库:什么是
肩关节周围炎 | 漏肩风 |
概述肩关节周围炎又称漏肩风、五十肩、冻结肩,简称肩周炎,是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不便为主要症状的常见病症。本病的好发年龄在50岁左右,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多见于体力劳动者。如得不到有效的治疗,有可能严重影响肩关节的功能活动,妨碍日常生活。本病早期肩关节呈阵发性疼痛,常因天气变化及劳累而诱发,以后逐渐发展为持续性疼痛,并逐渐加重,昼轻夜重,夜不能寐,不能向患侧侧卧,肩关节向各个方向的主动和被动活动均受限。肩部受到牵拉时,可引起剧烈疼痛。肩关节可有广泛压痛,并向颈部及肘部放射,还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三角肌的萎缩。疾病分类:骨外科疾病描述 简称肩周炎(现少用),俗称凝肩(frozen shoulder)。是肩周肌、肌腱、滑囊及关节囊的慢性损伤性炎症。因增生、粗糙及关节内、外粘连,而以活动时疼痛、功能受限为其临床特点。症状体征1.本病女性多于男性,左侧多于右侧,亦可两侧先后发病。多为中、老年患病。 2.逐渐出现肩部某一处痛,与动作、姿势有明显关系。随病程延长,疼痛范围扩大,并牵涉到上臂中段,同时伴肩关节活动受限。如欲增大活动范围,则有剧烈锐痛发生。严重时患肢不能梳头、洗面和扣腰带。夜间因翻身移动肩部而痛醒。病人初期尚能指出疼痛点,后期范围扩大,感觉疼痛来于肱骨。 3.体检,三角肌有轻度萎缩,斜方肌痉挛。岗上肌腱、肱二头肌长、短头肌腱及三角肌前、后缘均可有明显压痛。肩关节以外展、外旋、后伸受限最明显,少数人内收、内旋亦受限,但前屈受限较少。 4.年龄较大或病程较长者,X线平片可见到肩部骨质疏松,或岗上肌腱、肩峰下滑囊钙化征。保健贴士1、注意肩关节局部保暖,随气候变化随时增减衣服,避免受寒受风及久居潮湿之地。2、避免过度劳累,避免提重物,注意局部保暖。3、要加强身体各关节的活动和户外锻炼,注意安全,防止意外损伤。4、老年人要加强营养,补充钙质,如吃牛奶,鸡蛋,豆制品,骨头汤,黑木耳等,或口服钙剂。5、急性期不宜做肩关节的主动活动,可采用热敷、拔火罐、轻手法推拿、按摩等方法综合治疗,注意热敷时不要烫伤。
找专家咨询的治疗方法,请点击:
&&沪ICP备号-2&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许可证:(沪)- 环球医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1-611372环球医网
--为全球华人提供健康养身及疾病治疗方案的公益网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甲沟炎的治疗方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