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cssci论文发表cssci在CSSCI、ISSN C...

论文检测软件 urkund 论文检测系统 SCI检测 职称论文相似度检测 论文抄袭检测 中国知网 万方相似度 重复率 抄袭paperpass
SCI、EI、ISTP、SSCI、A&HCI、CSSCI 概况
SCI、EI、ISTP、A&HCI、SSCI、CSSCI是目前衡量国内大学、科研机构和科学工作者学术水平最重要的指标,也是学术研究过程中收集资料的最佳渠道。SCI、EI、ISTP是世界著名的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是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其中以SCI最为重要。
一、美国《科学引文索引》(简称SCI)概况
(一)SCI简介
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简称)是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简称ISI)1961年创刊出版的一部世界著名的自然科学领域基础理论学科的综合性检索工具。
SCI出版形式包括印刷版期刊、光盘版及联机数据库,现在还发行了互连网上Web版数据库。SCI从来源期刊数量划分为SCI和SCI-E。SCI(印刷版,又称核心版,双月刊)收录全世界出版的数、理、化、农、林、医、生命科学、天文、地理、环境、材料、工程技术等自然科学各学科的核心期刊约3500种,其中以生命科学及医学、化学、物理所占比例最大。另外也收录一些会议录、专著丛书、图书等。SCI 印刷版的文章全部被SCI数据库收录。
SCI-E(网络版又称扩展板,全称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是SCI的扩展库,收录全球包括SCI核心版在内的5600多种科学技术期刊。SCI扩展版的文章只有部分被SCI数据库收录。SCI收录的文献覆盖了全世界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生物医学等150多个学科领域最重要和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SCI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即引文索引(Citation Index)、来源索引(Source Index)和轮排主题索引(Permuterm Subject Index)。
引文索引是根据文献中所附的参考文献的著者姓名字顺组织编排文献的,每一篇参考文献就构成引文索引中的一个被引款目,而每个被引款目又导引出与它有关的引用款目。因此,一个著者无论在过去什么时候发表的文章,只要被他人在发表的文章中参考引用,这个著者的姓名就会出现在引文索引中。引文索引是SCI的主索引。引文索引能协助您了解他人引用您的研究工作的情况,掌握同行或竞争对手的研究动向,分析研究工作的学术影响力,了解活跃在某一研究领域的专家,掌握学术机构的研究情况。
来源索引主要是根据引用著者姓名查找引文题目等的索引,它是按引用著者姓名的字顺编排。在每个著者下列出完整的著录项目如:合著者、文章标题、刊名缩写、卷、期、页次、出版年份、参考文献篇数,第一著者的地址;如一篇文章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著者,在非第一著者姓名下只作“参见”并列出原文出处。来源索引是SCI的辅助索引。
轮排主题索引按所选文章题目中的所有关键词的字顺编排,以数字开头的关键词,放在索引的最后。一篇文章的题目中选出若干个关键词,其中任意一个关键词轮排放在首位时,称为主要词,其余关键词排列在主要词之下,称之为配合词。当检索者对所需检索的文献毫无线索,又不知有关著者姓名,则可利用轮排主题索引根据课题内容的关键来查找。
SCI不只是检索工具,也是科研评价的一种依据。许多国家和地区均以被SCI收录及引证的论文情况来作为评价学术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科研机构被SCI收录的论文总量,反映整个机构的科研、尤其是基础研究的水平;个人的论文被SCI收录的数量及被引用次数,反映他的研究能力与学术水平。但SCI不是万能的,它只是从论文角度反映学术水平的高低,是学术水平高低的重要方面,但不是全部,因为学术还包括著作、专利等其他形式。
(二)2008年SCI收录的中国期刊
在SCI、EI、ISTP这三大检索系统中,SCI最能反映基础学科研究水平和论文质量,该检索系统收录的科技期刊比较全面,可以说它是集中各个学科高质优秀论文的精萃,该检索系统历来成为世界科技界密切注视的中心和焦点;ISTP、EI这两个检索系统评定科技论文和科技期刊的质量标准相形之下较为宽松。
根据附表1“Web of Science2008年收录的中国期刊”统计显示,2008年SCI共收录135种中国学术期刊,其中,SCI核心版收录30种,它们分别是化学学报(中文版)、力学学报(英文版)、物理学报(中文版)、中国药理学报(英文版)、亚洲男性学杂志(英文版)、植物学研究(英文版)(台湾)、细胞研究(英文版)、高等学校化学学报(中文版)、中国天文和天体物理学报(英文版)、中国化学(英文版)、地质幕(英文版)、中国生理学杂志(英文版)(台湾)、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中国物理B辑(英文版)、中国物理快报(英文版)、科学通报(英文版)、理论物理通讯(英文版)、中国物理学刊(英文版)(台湾)、中国化学会会志(英文版)(台湾)、中国化学工程学会会志(英文版)(台湾)、中国科学A辑:数学(英文版)、动物研究学刊(英文版)(台湾)、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英文版)、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英文版)、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英文版)、中国科学G辑:物理学、力学和天文学(英文版)、中华统计学志(英文版)(台湾)、台湾数学期刊(英文版)(台湾)、地球科学集刊(英文版)(台湾)、中国科学B辑:化学(英文版)。其中,英文版有27种,中文版仅有3种。
二、美国《工程索引》(简称EI)概况
美国《工程索引》(The Engineering Index,简称EI)是由美国工程情报公司(The Engineering Information Inc) 1884年创刊出版的一部著名的综合性检索工具,是世界工程技术领域最负盛名的文献检索系统,其出版形式包括印刷版期刊、光盘版及联机数据库,现在还发行了互连网上Web版数据库。
EI收录的文献范围几乎涵盖了所有工程技术学科,包括土木工程、建筑工程、建筑材料、交通运输、石油工程、环境工程、冶金工程、汽车工程、控制工程、光学技术、工程数学及仪表与测量等。EI注重报道尖端科学与新兴科学,但对各学科的纯理论方面的文献一般不予以报道.收录的文献90%是英文文献。
EI名为“索引”,实际上是一种文摘刊物。文摘比较简短,一般是一两百字的指示性文摘,指明文章的目的、方法、结果和应用等方面,不涉及具体的技术资料。EI印刷版期刊收录世界上48个国家、15种文字、3500多种期刊和1000多种世界范围内的会议录、论文集、科技报告、图书、年鉴等,但不收录专利文献。
主题索引(Subject Index)是EI的主体,它是按主标题词的字顺排列的。著者索引(Author Index)是EI的辅助索引,它是按著者姓名字母顺序排列的。当检索者对著者比较熟悉,用著者索引查找文献比较简捷;当检索者不知著者姓名,可用主题索引来查找文献线索。
根据附表2,2009年EI收录的中国期刊共183种,英文版有35种,中文版有148种,其中,高校学报占据绝大部分。与SCI相比,EI的选刊标准相对宽松。
三、美国《科技会议录索引》(简称ISTP)概况
美国《科技会议录索引》(Index to Scientific & Technical Proceedings,简称ISTP)是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简称ISI)1978年出版的一部世界著名的综合性的科技会议文献检索工具,其出版形式包括印刷版期刊、光盘版及联机数据库。
ISTP专门收录世界科技各领域内用各种文字出版的会议录文献,包括一般性会议、座谈会、研究会、讨论会、发表会等。其报道的文献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或地区,包括发表在期刊上和发表在书籍的会议文献。涉及学科与SCI基本相同,涵盖生命科学、物理、化学、农业、环境科学、临床医学、工程技术和应用科学等各个领域,其中以工程技术及应用科学所占比例较大。
ISTP报道的文献大多数来自于较重要的国际学术会议论文,反映了各个学科最新的研究活动和科研成果。会议的规模及国际性,代表的权威性,文献的专业性、新颖性、学术性及会议录的出版发行方式等,都是ISTP是否收录的判断原则。
ISTP的会议论文资料丰富,有会议信息(主题、日期、地点、赞助商)、论文资料(题目、作者、地址)、出版信息(出版商、地址、ISSN)。ISTP出版时差短,从ISI收到材料到索引出版,仅6-8周,比任何其他的索引都快。ISTP检索途径多、速度快,提供分类索引、著者/编者索引、会议主办单位索引、会议地点索引、轮排主题索引、著者所在单位索引或团体著者索引。
在中国,ISTP与SCI、EI一起被列入三大文献索引,为众多研究人员所使用。
四、美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SSCI)、《艺术和人文引文索引》(A&HCI)
《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SSCI)和《艺术和人文引文索引》(A&HCI)是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简称ISI)出版的关于人文和社科类文献的大型检索工具,是SCI的姐妹篇,分别收录全球1700多种社会科学期刊和1100多种人文艺术科学期刊。
《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 ,简称SSCI)1969 年创刊,收录数据从 1956年至今;是社会科学领域重要的期刊文摘索引数据库。收录期刊覆盖历史学、政治学、法学、语言学、哲学、心理学、图书情报学、公共卫生等社会科学领域。收录文献类型包括研究论文、书评、专题讨论、社论、人物自传、书信等。
《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Arts &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简称A&HCI) 1975创刊,收录数据从1975 年至今,是艺术与人文科学领域重要的期刊文摘索引数据库。收录期刊覆盖考古学、建筑学、艺术、文学、哲学、宗教、历史等社会科学领域。
2008年,SSCI 收录的中国期刊有9种,分别是亚太法律评论(英文版)(香港)、亚洲WTO暨国际卫生法与政策期刊(英文版)(台湾)、中国与世界经济(英文版)、中国评论(英文版)(香港)、中国国际法论刊(英文版)、论点与研究(英文版)(台湾)、中国语言学报(英文版)(香港)、语言暨语言学(英文版)(台湾)、交通运输计量(英文版)(香港)。
同年,A&HCI收录的中国期刊有5种。分别是,中国语言学报(英文版)(香港)、外国文学研究(中文版) 、道风:基督教文化评论(中文版)(香港)、语言暨语言学(英文版)(台湾)、汉语基督教学术论评(英文版)(台湾)。
以上统计可以看出,2008年,SSCI、A&HCI收录期刊共14种,其中港台11种,大陆只有3种。社科类论文存在数量大质量低、重复多创新少的问题,在国际上没有自己的地位和声音,这与中国作为经济大国的地位严重失衡。出现这种问题有多方面原因。一是,改革开放以来,大陆强调“经济发展是硬道理”,加大扶持与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理工学科,相对忽视与精神、文化相关的人文学科;二是,意识形态的影响。SSCI、A&HCI作为美国创办的检索工具,更能够认可西方主流文化,对中国文化比较排斥;三是,中国经济大国的地位在逐渐确立,精神文明建设还需时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要得到国际认可还需时日;四是,尚未形成诞生突破性成果的科研环境。现行的评价体制催生短、平、快的科研成果,很少有人能够静下心来踏实做科研;等等。提高人文社会科类研究在国际上的地位是当前高校、科研机构和每一个科研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也是不可推卸的责任。
五、中国《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 概况
《》(Chinese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简称CSSCI),是2000年由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开发研制的数据库,是我国社会科学主要文
献信息统计查询与评价的重要工具。
年,CSSCI有来源期刊、来源集刊、扩展版来源期刊三种。CSSCI来源期刊有 528种,涉及管理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宗教学、语言学、中国文学、外国文学、艺术学、历史学、考古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民族学、新闻与传播学、图书情报与档案学、教育学、体育学、统计学、心理学、社科总论、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人文、经济地理、环境科学25个社会科学领域;来源集刊86种,涉及19个学科领域;扩展版收录期刊有152种,占CSSCI来源期刊的30%左右,涉及24个学科领域。
CSSCI来源期刊与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是两个相似而又不同的概念。两者都根据各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作为选刊标准,选取的期刊有交叉和重叠,但由于CSSCI选刊标准更为严格,其来源期刊数量37种,明显少于全国中文核心期刊(68种)。CSSCI和中文核心期刊对各学科的侧重点不同,两者选取的期刊也有不同。以教育学科为例,CSSCI和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交叉集中体现在“高等教育”和“综合性教育”领域,但前者更侧重高等教育,37种来源期刊中有13种期刊明显偏向高等教育领域,后者侧重“初等/中等教育”和“ 学前教育”,68种核心期刊中有24种,比例超过总数的 1/3。
利用CSSCI的“来源文献检索”,读者可以检索到包括普通论文、综述、评论、传记资料、报告等类型的文章。利用CSSCI的“被引文献检索”,读者可以检索到论文(含学位论文)、专著、报纸等文献被他人引用的情况。 也可输入“篇名”、“关键词”、“作者” 等进行论文检索。
目前,教育部已将CSSCI数据作为全国高校机构与基地评估、成果评奖、项目立项、名优期刊的评估、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重要指标。CSSCI数据库已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国家图书馆、中科院等100多个单位包库使用,并作为地区、机构、学术、学科、项目及成果评价与评审的重要依据,也是科研工作者收集资料的巨大引擎。
附表1:WebofScience2008年收录的中国期刊(共146种)[①]
期刊名称(中文)
收录数据库
期刊名称(中文)
收录数据库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英文版)
中华心脏学杂志(英文版)(台湾)
化学学报(中文版)
地质学报(英文版)
数学学报(英文版)
应用数学学报(英文版)
力学学报(英文版)
固体力学学报(英文版)
金属学报(英文版)
气象学报(英文版)
海洋学报(英文版)
岩石学报(中文版)
中国药理学报(英文版)
物理学报(中文版)
物理化学学报(中文版)
高分子学报(中文版)
高等钢结构(英文版)(香港)
大气科学进展(英文版)
应用地球物理(英文版)
应用数学和力学(英文版)
高校应用数学学报B辑(英文版)
亚太法律评论(英文版)(香港)
亚洲男性学杂志(英文版)
亚洲控制学刊(英文版)(台湾)
亚洲WTO暨国际卫生法与政策期刊(英文版)(台湾)
生物医学与环境科学(英文版)
植物学研究(英文版)(台湾)
细胞研究(英文版)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英文版)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中文版)
高等学校化学研究(英文版)
中国与世界经济(英文版)
中国通信(英文版)
中国铸造(英文版)
中国海洋工程(英文版)
中国炼油与石油化工(英文版)
中国评论(英文版)(香港)
数学年刊B辑(英文版)
中国化学快报(英文版)
中国地理科学(英文版)
中国航空学报(英文版)
分析化学(中文版)
中国天文和天体物理学报(英文版)
中国癌症研究(英文版)
催化学报(中文版)
中国化学工程学报(英文版)
化学物理学报(英文版)
中国化学(英文版)
电子学报(英文版)
地球物理学报(中文版)
无机化学学报(中文版)
中国结合医学杂志(英文版)
中国国际法论刊(英文版)
机械工程学报(英文版)
中国海洋湖沼学报(英文版)
有机化学(中文版)
中国物理学刊(英文版)(台湾)
中国生理学杂志(英文版)(台湾)
高分子科学(英文版)
结构化学(英文版)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
中国光学快报(英文版)
中国物理B辑(英文版)
中国物理C辑(英文版)
中国物理快报(英文版)
科学通报(英文版)
计算物理通讯(英文版)
非线性科学与数值模拟通讯(英文版)
理论物理通讯(英文版)
中华皮肤科医学杂志(英文版)(台湾)
地质幕(英文版)
外国文学研究(中文版)
真菌多样性(英文版)
国际肝胆胰疾病杂志(英文版)
香港皮肤及性病学杂志(英文版)(香港)
香港急症医学期刊(英文版)(香港)
香港职业病治疗杂志(英文版)(香港)
香港儿科学杂志(英文版)(香港)
中国昆虫科学(英文版)
国际模糊系统杂志(英文版)
国际泥沙研究(英文版)
论点与研究(英文版)(台湾)
亚洲天然产品研究杂志(英文版)
仿生工程学报(英文版)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英文版)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英文版)
中国语言学报(英文版)(香港)
SSCI/A&HCI
计算机科学技术学报(英文版)
中华牙医学杂志(英文版)(台湾)
消化病杂志(英文版)
环境科学学报(英文版)
遗传学报(英文版)
地理学报(英文版)
灰色系统学刊(英文版)(台湾)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英德文版)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B辑(英文版)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中文版)
无机材料学报(中文版)
钢铁研究学报(英文版)
海洋科学与技术学报(英文版)(台湾)
材料科学技术学报(英文版)
山地科学学报(英文版)
天然气化学(英文版)
稀土学报(英文版)
植物分类学报(中文版)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英文版)
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学报(英文版)
中国化学会会志(英文版)(台湾)
中国化学工程学会会志(英文版)(台湾)
中国工程学刊(英文版)(台湾)
中华医学会杂志(英文版)(台湾)
中国机械工程学报(英文版)(台湾)
热科学学报(英文版)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英文版)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材料科学版(英文版)
浙江大学学报A辑(英文版)
浙江大学学报B辑(英文版)
高雄医学杂志(英文版)(台湾)
道风:基督教文化评论(中文版)(香港)
语言暨语言学(英文版)(台湾)
SSCI/A&HCI
中国神经再生研究(英文版)
新型炭材料(中文版)
核技术(英文版)
土壤圈(英文版)
石油科学(英文版)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中文版)
化学进展(中文版)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中文版)
稀有金属(英文版)
中国科学A辑:数学(英文版)
中国科学B辑:化学(英文版)
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英文版)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英文版)
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英文版)
中国科学F辑:信息科学(英文版)
中国科学G辑:物理学、力学和天文学(英文版)
汉语基督教学术论评(英文版)(台湾)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中文版)
中华统计学志(英文版)(台湾)
台湾数学期刊(英文版)(台湾)
地球科学集刊(英文版)(台湾)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
交通运输计量(英文版)(香港)
世界胃肠病学杂志(英文版)
世界儿科杂志(英文版)
动物研究学刊(英文版)(台湾)
注:收录数据库是SCI/SCIE的期刊为SCI核心版,收录数据库是SCIE的期刊为SCI扩展版。
附表2:2009年EI收录的中国期刊目录[②]
Acta Mechanica Sinica
Acta Metallurgica Sinica (English Letters)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 (English Edition)
China Ocean Engineering
China Welding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Chinese Journal of Electronics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English Edition)
Chinese Optics Letters
Frontiers of Computer Science in China
High Technology Lette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s, Metallurgy and Materials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nglish Editio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 (English Edition)
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ew Series)
Journal of Hydrodynamics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ournal of Rare Earths
Journal of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cience)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 (English Editio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and Complexity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Materials Science Edition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 A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are Metals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B: Chemistry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G: Physics, Astronomy
The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ies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Transactions of Tianjin University
Tsinghu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半导体学报
爆炸与冲击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材料科学与工艺
材料热处理学报
材料研究学报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电波科学学报
电工技术学报
电机与控制学报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电力系统自动化
电力自动化设备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电子与信息学报
东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东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
复合材料学报
高电压技术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高技术通讯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高压物理学报
工程热物理学报
固体火箭技术
固体力学学报
光电子.激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光学精密工程
硅酸盐学报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航空材料学报
航空动力学报
核动力工程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红外与激光工程
湖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机械工程学报
吉林大学学报 (地学版)
吉林大学学报 (工学版)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计算机学报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计算力学学报
建筑材料学报
建筑结构学报
江苏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空气动力学学报
控制理论与应用
控制与决策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
摩擦学学报
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内燃机工程
内燃机学报
农业工程学报
农业机械学报
强激光与粒子束
清华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燃料化学学报
燃烧科学与技术
人工晶体学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深圳大学学报 (理工版)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石油勘探与开发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实验流体力学
水科学进展
水力发电学报
四川大学学报 (工程科学版)
太阳能学报
天津大学学报
同济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土木工程学报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无机材料学报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新型炭材料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岩土工程学报
仪器仪表学报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原子能科学技术
浙江大学学报 (工学版)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振动测试与诊断
振动工程学报
振动与冲击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中国公路学报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中国铁道科学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中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重庆大学学报
自动化学报
[①]于澄洁: SCI、SSCI和A&HCI2008年收录的中国期刊.科技文献信息管理,2009年(1)2-6。
[②] http://www./twice/coverage.jsp
此条目发表在分类目录。将加入收藏夹。《统计与决策》杂志&北大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_万方论文发表服务中心_新浪博客
《统计与决策》杂志&北大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
《统计与决策》杂志第六次入选了全国中文统计类核心期刊,又被全国高校中极具权威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CSSCI)”中心评定为核心期刊,《统计与决策》不仅连续入选北大核心目录,还被众多重点院校评为权威期刊,其学术性得到了广大学者的承认,根据新闻出版总署发布的《期刊出版管理规定》和教育部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指导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精神,本刊从2007年10月出版的杂志开始,规范刊期和版本标注,恢复刊期标注为连续出版刊期标注。下半月不再标注“理论版”字样,即今年10月上半月出版期为2007年第19期,10月下半月为2007年第20期,以此延续类推。上半月刊从今年10月起的排版方式改为原“理论版”的排版方式。本刊仍属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其学术理论方面的影响在全国统计系统和高校中不断扩大,地位也得到了很大提升。
主要栏目:理论新探、决策参考、知识丛林、工作视点、财经论坛、经济纵横、统计观察、企业管理、省情咨文、调研世界、工作视点、企业天地、众说纷纭、知识丛林、经验交流。
刊名:&统计与决策&&&&&&&Statistics
and Decision & &
&&主办:&&湖北省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
&&周期:&&半月
&出版地:湖北省武汉市&语种:&&中文;&开本:&&大16开
&ISSN:&CN:&&&42-1009/C
&&邮发代号:&38-150 &
&&历史沿革:现用刊名:统计与决策创刊时间:1985 &
&&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11);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
发论文,找万方——万方论文网
投稿邮箱: (投稿时注明所投刊物)
qq咨询:&&&电话:
&&联系人:黄编辑&&&&&
&[请复制到地址栏中搜索]
涓囨柟璁烘枃鍙戣〃鏈嶅姟涓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0
博客访问:22,158
关注人气:0
荣誉徽章:期刊真伪鉴别:
ISSN:XCN:14-1033/R邮发代号:22-47周期:月刊
ISSN:CN:62-1033/R
邮发代号:54-101周期:双月
ISSN:CN:65-1286/R邮发代号:58-95周期:双月
ISSN:CN:61-1107/R邮发代号:52-93周期:月刊
科技统计源
浙江省核心
ISSN: CN: 62-1096/F邮发代号: 54-80周期: 月刊
ISSN:CN:11-3518/TS邮发代号:2-398周期:旬刊
ISSN:CN:11-1132/F邮发代号:82-961周期:月刊
ISSN:CN:11-1241/F邮发代号:82-283周期:半月刊
国家级期刊
ISSN:CN:45-1026/C邮发代号:周期:月刊
ISSN:CN:61-1018/G4邮发代号:52-33周期:月刊
ISSN:CN:42-1768/I邮发代号:38-423周期:半月刊
ISSN:CN:31-1991/G4邮发代号:4-709周期:月刊
国家级期刊
ISSN:CN:12-1047/C邮发代号:6-12周期:双月刊
ISSN:XCN: 11-3397/Q邮发代号:82-5周期:月刊
ISSN:CN:11-1805/G3邮发代号:82-315周期:月刊
ISSN:CN:13-1020/C邮发代号:18-25周期:双月刊
国家级期刊
我们的服务
论文写作指导
建议及投诉Email:
知方期刊网 版权所有
国家信息产业备案号码:苏ICP备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发表cssci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