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 蒸馏水的化学式是

知识点梳理
电解水实验【知识点的认识】电解水实验如图所示:1.实验用品有:水槽、试管、直流电、石墨电极(正极不能用铜等金属或与氧气反应的电极)、12V的直流学生电源.2.实验过程及现象:按照上面的实物图所示,连接好装置.为增强水的导电性,可在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一般不加氢氧化钠溶液,容易起泡沫).闭合电路后,会看到试管内的电极上出现气泡,过一段时间,与电源正(氧气),负极(氢气)相连的试管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氧气的为1.429g/mL,氢气的为0.089g/mL;通过计算可得氧气与氢气的质量比为8:1,氢,氧两种分子和原子个数比都是2:1).可简单概括为:“正氧负氢1:2,质量比为8:1”. 3.该实验结论或推论有:(1)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2)水(分子)中,氢、氧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1,两气体的分子个数比为2:1、体积比为2:1.(3)水通电生成氢气、氧气,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 (4)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个数不变,元素种类不变.(5)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6)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或聚集后直接构成物质)(7)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8)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9)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10)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一个水分子是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一个氢气分子是由二个氢原子构成;一个氧气分子是由二个氧原子构成.(11)水是纯净物中的化合物中的氧化物,氧气和氢气是纯净物中的单质.(12)该实验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分解反应.4.电解水时的分析,即氧气、氢气的体积比小于1:2,其原因主要有如下三个:(1)氧气、氢气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同造成的.由于氧气的溶解度比氢气的稍大些,导致氧气、氢气的体积比小于1:2.(2)电极的氧化造成的.当使用金属电极进行实验时,由于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所以有可能有一部分氧气在电极处与电极发生了反应,使氧气损耗了一部分;导致氧气、氢气的体积比小于1:2.(3)电极产生副反应等造成的.如用稀硫酸溶液作电解液,可能会有下列副反应发生:HS{{O}_{4}}={{H}^{+}}+HSO_{4}^{-},在阴极:2{{H}^{-}}+2{{e}^{-}}={{H}_{2}}{{H}_{2}}S{{O}_{3}}+{{H}_{2}}O={{H}_{2}}{{O}_{2}}+{{H}_{2}}S{{O}_{4}};在阳极:2HSO_{4}^{-}-2{{e}^{-}}={{H}_{2}}{{S}_{2}}{{O}_{3}}(过二硫酸),{{H}_{2}}{{S}_{2}}{{O}_{3}}+{{H}_{2}}O={{H}_{2}}S{{O}_{4}}+{{H}_{2}}S{{O}_{3}}(过一硫酸),{{H}_{2}}S{{O}_{3}}+{{H}_{2}}O={{H}_{2}}{{O}_{2}}+{{H}_{2}}S{{O}_{4}};生成的过氧化氢在酸性溶液中较稳定,不易放出氧气.从而使生成的氢气增多了,导致氧气、氢气的体积比小于1:2.克服的办法是,在电解液中加入碱比加入酸的误差会小些.或者事先将电解液用氧气饱和,可以消除因溶解度不同而产生的误差,或者电极不能是金属或易与氧气、氢气反应的,等等.
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知识点的认识】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是根据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以及它们的不同点,来对某纯净物进一步地辨析、推断,看它到底是单质还是化合物.具体的判别方法或技巧是:1.从宏观角度来说,首先,要看它是不是纯净物,只有当它是纯净物时,它才有可能是单质或化合物.千万不能认为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就是单质,也不能认为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例如,白磷和红磷,虽然都由磷元素组成,但它们不属于一种物质,因此,它们混合后属于混合物,不属于纯净物;更谈不上单质了.又如,空气由氧元素、氢元素、碳元素、氮元素和稀有气体元素等不同种元素组成,但是由于它属于混合物,不属于纯净物,更不是化合物了.然后,在确认它是纯净物的前提下,再看它是由几种元素组成的;由一种元素的是单质;由多种元素的就是化合物.2.从微观角度来说,首先,也要看它是不是纯净物(只含有一种原子或分子);当确认它是纯净物时,再看它其中含有几种原子,含有一种的是单质;含有多种的是化合物.
整理教师:&&
举一反三(巩固练习,成绩显著提升,去)
根据问他()知识点分析,
试题“下列结论中,不是由水的化学式得出来的是”,相似的试题还有:
如图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回答下列各问题:(l)指出电源的正、负极:A为______极,B为______为极.事先往水中加入少量NaOH,其目的是______;(2)C试管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填化学式),D试管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填化学式),体积之比为______.由以上实验事实可得出结论,说明水是由______组成.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 2H2↑+O2↑
下图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回答下列各问题:(l)指出电源的正、负极:A为______极,B为______为极.事先往水中加入少量NaOH,其目的是______;(2)C试管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填化学式),D试管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填化学式),体积之比为______.由以上实验事实可得出结论,说明水是由______组成.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
如图是电解水实验的示意图: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②a试管中气体的化学式为_____;③电解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的微粒有(写微粒名称)_____;④该实验可以得出如下结论:Ⅰ.水是由_____组成的;Ⅱ._____.水的化学式是什么?都不对啊
无限出品0619
分两种一种是H2O 另一种是离子式:H4O2;前者是氢和氢氧键结合 后者是H3O+和氢氧键结合的结果但是原则上是只把H2O作为其分子式,你讲的化学式就是分子式 分子式是H2O是没问题的2 H2O ==通电== 2 H2↑ + O2↑这个方程式证明了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这两个是实验的结论)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H2O呀 小同学
H2O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分两种一种是H2O,另一种是离子式:H4O2;前者是氢和氢氧键结合,后者是H3O+和氢氧键结合的结果,但是原则上是只把H2O作为其分子式,你讲的化学式就是分子式
扫描下载二维码水的化学分子式是什么?
水的化学分子式是什么?
09-04-21 &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H20(2是下标),应该比较简单的啊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就是H2O,呀,还是硕士呢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水就是“一氧化二氢”,当然氢有三种同位素,分别是氕(H)、氘(重氢,D)、氚(超重氢,T),他们形成的水自然有多种,主要是H2O(水)、D2O(重水)、T2O(超重水),它们在自然界的含量一个比一个小,H2O约占天然水总量的99.9%以上。至于HDO、HTO之类的水更少,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可以百度搜索WORD理化生工具箱,添加到word里面就行了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当前位置:
>>>根据水的化学式计算:(1)水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
根据水的化学式计算:(1)水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2)27g水中含氢________g。(3)__________g水中含氧5.6g。
题型:计算题难度:偏易来源:同步题
(1)11.1%;88.9%(2)3(3)6.3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根据水的化学式计算:(1)水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主要考查你对&&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分数&&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分数
定义: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就是该元素的质量与组成物质的各元素总质量之比。公式: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如AmBn中A元素的质量分数=若题目给出物质的化学式,又同时知道物质的实际质量,则可根据物质的质量×某元素的质量分数=该元素的质量,将其中所含元素的质量求出。同理,物质的质量=某元素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公式的理解:计算时应先列式计算,然后代入数据算出结果。如水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100%=×100%=×100%=11.1%而不能写成×100%=×100%=×100%=11.1%化学式中质量分数的应用:①已知物质的质量求所含的某元素的质量利用公式:元素的质量=物质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②已知元素的质量求物质的质量利用公式:物质的质量=元素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③根据元素的质量分数确定物质的化学式利用化学式的变形比较元素质量分数的大小: 例:三种铁的氧化物按铁元素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排列的顺序为?解析:三种含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可变形为,则三种含铁的氧化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通过比较分母可知:&&Ar(O),故铁元素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排列的顺序为。
发现相似题
与“根据水的化学式计算:(1)水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7151312482514648724037611838616043氢氧化钠_百度百科
氢氧化钠,为NaOH,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为一种具有强的,一般为片状或颗粒形态,易溶于水(溶于水时放热)并形成碱性溶液,另有,易吸取中的水蒸气(潮解)和二氧化碳(变质),可加入盐酸检验是否变质。NaOH是其中一种必备的化学品,亦为常见的化工品之一。纯品是无色透明的晶体。密度2.130g/cm?。熔点318.4℃。沸点1390℃。工业品含有少量的和,是白色不透明的晶体。有块状,片状,粒状和棒状等。式量39.997。氢氧化钠在水处理中可作为碱性清洗剂,溶于和;不溶于丙醇、乙醚。与氯、溴、碘等卤素发生。与酸类起中和作用而生成盐和水。
氢氧化钠研究历史
氢氧化钠在很早以前就以碱性物质为人们熟知。1887年,瑞典化学家创立了酸碱电离理论(即水溶液酸碱理论),他提出酸即在水溶液中凡是电离产生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物质,碱即在水溶液中凡是电离产生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物质。[2]
从此氢氧化钠的碱性得到了明确的定义。
氢氧化钠理化性质
氢氧化钠物理性质
氢氧化钠为白色半透明结晶状固体。其水溶液有涩味和滑腻感。[3]
吸水性(潮解性):固碱吸湿性很强,暴露在空气中,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子,最后会完全溶解成溶液,[4]
但液态氢氧化钠没有吸水性。
极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易溶于乙醇、。
氢氧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变化如下:
氢氧化钠溶解度表温度(°C)
溶解度(g/100mL)
氢氧化钠化学性质
氢氧化钠溶于中会完全解离成与离子,所以它具有碱的通性。
它可与任何进行酸碱(也属于复分解反应):
NaOH + HCl = NaCl + H?O
2NaOH + H?SO?=Na?SO?+2H?O
NaOH + HNO?=NaNO?+H?O
同样,其溶液能够与盐溶液发生与:
NaOH + NH?Cl = NaCl +NH?·H?O
2NaOH + CuSO?= Cu(OH)?↓+ Na?SO?
2NaOH+MgCl?= 2NaCl+Mg(OH)?↓
ZnCl2+4NaOH(过量)=Na2[Zn(OH)4]+2NaCl
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容易变质成碳酸钠(Na?CO?),因为空气中含有酸性氧化物二氧化碳(CO?):
2NaOH + CO? = Na?CO? + H?O 这也是其碱性的体现。
倘若持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则会生成(NaHCO?),俗称为,反应方程式如下所示:
Na?CO? + CO? + H?O = 2NaHCO?
同样,氢氧化钠能与像二氧化硅(SiO?)、二氧化硫(SO?)等发生反应:
2NaOH + SiO? = Na?SiO? + H?O
2NaOH + SO?(微量)= Na?SO? + H?O
NaOH + SO?(过量)= NaHSO?(生成的Na?SO?和水与过量的SO?反应生成了NaHSO?)
许多的有机反应中,氢氧化钠也扮演着类似催化剂的角色,
碱催化环氧烷开环举例
其中,最具
代表性的莫过于:
RCOOR' + NaOH = RCOONa + R'OH
也可催化许多其他反应,如环氧烷开环、卤仿反应等:
I2+NaOH+R-CHO → R-COONa+CHI3(生成碘仿)
氢氧化钠可以和卤代烃等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如:
CH3CH2Cl+NaOH → CH3CH2OH+NaCl
氢氧化钠在强热下可以使羧酸发生脱羧反应,例如:
R-COONa+NaOH → RH+Na2CO3
它能与发生反应:
氢氧化钠溶液是碱性,使变蓝,使变红。
铝会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气。1986年,英国有一油罐车误装载重量百分率浓度为25%的氢氧化钠水溶液,氢氧化钠便与油罐壁的铝产生化学变化,导致油罐因内部压力过载而永久受损,反应方程式如下所示:
2Al + 2NaOH + 6H?O = 2Na[Al(OH)?](四羟基合铝酸钠) + 3H?↑[5]
注:四羟基合铝酸钠可认为是偏铝酸钠与2个水结合的产物[5]
硅也会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气,如:
Si + 2NaOH + H?O=Na?SiO? + 2H?↑
氢氧化铝的制备也牵涉到氢氧化钠的使用:
6NaOH +2KAl(SO?)?=2Al(OH)?↓ + K?SO? +3Na?SO?
注:Al(OH)?()为一种常用于除去水中杂质的胶状凝聚剂。因过渡金属的氢氧化物大都不太溶于水,且氢氧化铝表面的面积大可以吸附小微粒,故于自来水中添加(KAl(SO4)2·12H2O)1可促使过渡金属以氢氧化物的形式沉淀析出2,再利用简单的过滤设备,即可完成自来水的初步过滤。
1氢氧化铝可用于制取明矾(KAl(SO4)2·12H2O):将氢氧化铝溶于硫酸,再加入计量的硫酸钾溶液加热反应、经过滤、浓缩、结晶、离心分离、干燥,制得硫酸铝钾成品。
2净水详细原理是明矾在水中可以电离出两种金属离子:KAl(SO4)2= K++ Al3++ 2SO42-,而Al3+很容易生成胶状的氢氧化铝Al(OH)3:Al3++ 3H2O ≒Al(OH)3+ 3H+,氢氧化铝胶体的吸附能力很强,可以吸附水里悬浮的杂质,并形成沉淀,使水澄清。[6]
氢氧化钠制备方法
氢氧化钠实验室制法
钠盐与氧化钙反应
可以用一些()和一些()(一般的食品包装袋中用来做吸水剂的小袋子中有,例如海苔包装中)。把生石灰放于水中,反应后变为(溶液、熟石灰),把碳酸氢钠(或碳酸钠)的固体颗粒(浓溶液也行)加入石灰浆中,为保证产物氢氧化钠的纯度,需使石灰浆过量,原因:参考氢氧化钙和碳酸钠的溶解度。搅拌加快其反应,待其反应一会儿后,静置片刻,随着的沉淀,上层清液就是氢氧化钠溶液,小心倒出即可。
CaO + H?O =Ca(OH)?
NaHCO?+ Ca(OH)?=CaCO?↓+ NaOH + H?O(推荐)
Ca(OH)?+Na?CO? =CaCO?↓+2NaOH 
钠与水反应
取一块金属,擦去表面,刮去表面,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
2Na+2H?O=2NaOH+H?↑
现象:(浮、熔、游、响)
浮:钠浮在水面上;
熔:钠熔化成小球;
游:钠在水面上游动,因为有氢气生成;
响:钠咝咝作响,因为有氢气生成 。
氢氧化钠工业制法
工业上生产烧碱的方法有苛化法、电解法和离子交换膜法三种。
将纯碱、石灰分别经化碱制成纯碱溶液、石灰制成石灰乳,于99~101℃进行苛化反应,苛化液经澄清、蒸发浓缩至40%以上,制得液体烧碱。将浓缩液进一步熬浓固化,制得固体烧碱成品。苛化泥用水洗涤,洗水用于化碱。
Na2CO3+Ca(OH)2= 2NaOH+CaCO3↓[7]
隔膜电解法
将原盐化盐后加入、、精制剂除去钙、镁、硫酸根离子等杂质,再于澄清槽中加入钠或苛化麸皮以加速沉淀,砂滤后加入盐酸中和,盐水经预热后送去电解,电解液经预热、蒸发、分盐、冷却,制得液体烧碱,进一步熬浓即得固体烧碱成品。盐泥洗水用于化盐。
2NaCl+2H2O[电解] = 2NaOH+Cl2↑+H2↑[7]
离子交换膜法
将原盐化盐后按传统的办法进行盐水精制,把一次精盐水经微孔烧结碳素管式过滤器进行过滤后,再经螫合离子交换树脂塔进行二次精制,使盐水中钙、镁含量降到0.002%以下,将二次精制盐水电解,于阳极室生成氯气,阳极室盐水中的Na+通过离子膜进入阴极室与阴极室的OH生成氢氧化钠,H+直接在阴极上放电生成氢气。电解过程中向阳极室加入适量的高纯度盐酸以中和返迁的OH-,阴极室中应加入所需纯水。在阴极室生成的高纯烧碱浓度为30%~32%(质量),可以直接作为液碱产品,也可以进一步熬浓,制得固体烧碱成品。
2NaCl+2H?O= 2NaOH+H?↑+Cl?↑[7]
氢氧化钠检测方法
氢氧化钠实验室测定
方法名称:氢氧化钠—氢氧化钠的测定—
应用范围:该方法采用滴定法测定氢氧化钠的含量。
该方法适用于氢氧化钠。
方法原理:供试品加新沸过的冷水适量使溶解后,放冷,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25mL,加指示液3滴,用硫酸滴定液(0.1mol/L)滴定至红色消失,记录消耗硫酸滴定液(0.1mol/L)的容积(mL),加指示液2滴,继续加硫酸滴定液(0.1mol/L)至显持续的橙红色,根据前后两次消耗硫酸滴定液(0.1mol/L)的容积(mL),算出供试量中的碱含量(作为NaOH计算)并根据加甲基橙指示液后消耗硫酸滴定液(0.1mol/L)的容积(mL),算出供试量中Na?CO?的含量。
试剂:1. 水(新沸放冷)
2. 硫酸滴定液(0.1mol/L)
3. 酚酞指示液
4.甲基橙指示液:取甲基橙0.1g,加水100mL使溶解,即得。
仪器设备:酸式滴定管、分析天平、容量瓶、锥形瓶、铁架台、移液管。
试样制备:硫酸滴定液(0.1mol/L)
配制:取硫酸6mL,缓缓注入适量的水中,冷却至室温,加水稀释至1000mL,摇匀。
标定:取在270~300℃干燥恒重的基准无水碳酸钠约0.3g,精密称定,加水50mL使溶解,加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液10滴,用本液滴定至溶液由绿色变为紫红色时,煮沸2分钟,冷却至室温,继续滴定至溶液颜色有绿色变为暗紫色。每1mL硫酸滴定液(0.1mol/L)相当于10.60mg的。根据本液消耗量与无水碳酸钠的取用量,算出本液的浓度,即得。
注1:“精密称取”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称取重量的千分之一,“精密量取”系指量取体积的准确度应符合国家标准中对该体积移液管的精度要求。
氢氧化钠变质检验
NaOH变质后会生成Na?CO?
化学方程式:2NaOH + CO?=Na?CO?+ H?O
1.样品中滴加过量稀盐酸若有气泡产生,则氢氧化钠变质。
原理:2HCl + Na?CO?=2NaCl + CO?↑+ H?O
(空气中含有少量的CO?,而敞口放置的NaOH溶液能够与CO?反应,生成Na?CO?和H?O从而变质;HCl中的H+能够与Na?CO?中的CO32-生成CO?气体和H?O,通过气泡产生这个现象来检验变质)
注:HCl会优先与NaOH反应生成NaCl和H?O。因为NaOH是强碱,而Na?CO?是水溶液显碱性。
2.样品中滴加,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氢氧化钠变质。
原理:Na?CO? + Ca(OH)?= CaCO?↓+ 2NaOH
3.样品中加氯化钡,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氢氧化钠变质。
原理:Na?CO? + BaCl?=BaCO?↓+ 2NaCl
4、检验氢氧化钠部分变质:
①加入过量BaCl?或Ba(NO?)2至完全沉淀,证明有Na?CO?产生,待沉淀完全静止后,取上层清液于试管内,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变红,则证明有NaOH。
注:不滴加NH?Cl,因为Na?CO?溶于水后呈碱性是因为会有OH?根离子,NH?+与OH?跟结合也会有刺激性气味,无法区分是原有氢氧化钠导致还是碳酸钠导致。
②在NaOH中加入过量CaCl2:1.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NaOH变质2.加入无色酚酞,若无色酚酞不变色,则说明完全变质。若无色酚酞变红,说明部分变质。
氢氧化钠应用领域
氢氧化钠(NaOH)的用途极广。用于造纸、肥皂、染料、、制铝、制、棉织品整理、产物的提纯,以及食品加工、木材加工及机械工业等方面。[7]
具体如下:
氢氧化钠化学实验
可以用作化学实验。除了用做试剂以外,由于它有很强的和,还可用做碱性干燥剂。[4]
也可以吸收酸性气体(如在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中,氢氧化钠溶液可装入瓶中吸收有毒的二氧化硫)。
中性、碱性气体中混有CO?,可用NaOH除杂,生成Na?CO?(碳酸钠)和H?O(生成的Na?CO?溶于H?O中):
CO?+2NaOH = Na?CO?+H?O
如果CO?过量,多余的CO?会与生成的Na?CO?继续反应,生成NaHCO3(碳酸氢钠):
H2O+CO2+Na2CO3=2NaHCO3
总反应方程式NaOH+CO2=NaHCO3
氢氧化钠化学工业
氢氧化钠在国民经济中有广泛应用,许多都需要氢氧化钠。使用氢氧化钠最多的部门是化学药品的制造,其次是造纸、炼铝、炼钨、人造丝、人造棉和肥皂制造业。另外,在生产染料、塑料、药剂及有机中间体,旧橡胶的再生,制、水的以及无机盐生产中,制取、铬盐、盐、磷酸盐等,也要使用大量的。[7]
同时氢氧化钠是生产、超级吸收质聚合物、、环氧树脂、、和大量钠盐的重要原材料之一。
生产洗涤剂
肥皂:制造是烧碱最古老和最广泛的用途。
氢氧化钠一直被用于传统的生活用途。直到今天,肥皂、香皂和其它种类的洗涤用品对烧碱的需求量依然占烧碱的15%左右。
脂肪和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三酰甘油),它的碱水解方程式为:
(RCOO)3C3H5(油脂)+3NaOH=3(RCOONa)(高级脂肪酸纳)+C3H8O3(甘油)
该反应为生产肥皂的原理,故得名皂化反应。
R基可能不同,但生成的R-COONa都可以做肥皂。常见的R-有:
C17H33-:8-十七碳烯基。R-COOH为。
C15H31-:正十五烷基。R-COOH为。
C17H35-:正十七烷基。R-COOH为。
洗涤剂:氢氧化钠被用于生产各种洗涤剂,甚至如今的洗衣粉(等成分)也是由大量的烧碱制造出来的,烧碱被用于磺化反应后对过剩的进行中和。
氢氧化钠在造纸工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其碱性特质,它被用于煮和漂白纸页的过程。
人造纤维和纺织
在纺织工业中,氢氧化钠被用于纤维的最终处理和染色,并用于对棉纤维进行丝光处理。
氢氧化钠食品工业
氢氧化钠可以被广泛使用于下列生产过程:容器的过程;淀粉的加工过程;的制备过程;的制造过程。
氢氧化钠水处理
氢氧化钠被广泛应用于水处理。在污水处理厂,氢氧化钠可以通过中和反应减小水的硬度。在工业领域,是离子交换树脂再生的再生剂。 氢氧化钠具有强碱性,且在水中具有相对高的可溶性。由于氢氧化钠在水中具有相对高的可溶性,所以容易衡量用量,被方便的使用在水处理的各个领域。
氢氧化钠被使用在水处理方面的如下课题:消除水的硬度;调节水的;对废水进行中和;通过沉淀消除水中离子;离子交换树脂的再生。
氢氧化钠冶金
氢氧化钠被用于处理,在铝土矿中含有氧化铝,是制取铝的原料。用氢氧化钠可以把氧化铝从精矿中提纯。
反应方程式:Al2O3+2NaOH+H2O=2Na[Al(OH)4]或Al2O3+2NaOH=2NaAlO2+H2O[8]
氢氧化钠还被用于生产锌合金和锌锭。
氢氧化钠安全措施
氢氧化钠环境危害
中国环境标准为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2mg/m3[7]
该品具有强烈腐蚀性与碱性,对环境有害,会污染水源与土壤。
氢氧化钠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该品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粉尘或烟雾会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皮肤和眼与NaOH直接接触会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7]
分解产物:可能产生有害的烟雾。[7]
氢氧化钠危害防治
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建议应急
NaOH袋装商品
处理人员戴好,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用清洁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以少量NaOH加入大量水中,调节至中性,再放入废水系统。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处理无害后废弃。[7]
氢氧化钠安全标志
氢氧化钠属于强碱性物质,具有强腐蚀性,需有的“腐蚀性物品”标志。
氢氧化钠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必要时佩带防毒口罩。
眼睛防护:戴化学。防护服:穿工作服(防腐材料制作)。小心使用,小心溅落到衣物、口鼻中
手防护:戴橡皮手套。
其它:工作后,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7]
氢氧化钠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先用水冲洗(稀液)/用布擦干(浓液),再用5~10%硫酸镁、或3%硼酸溶液清洗并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3%溶液(或稀醋酸)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少量误食时立即用食醋、3~5%或5%稀、大量橘汁或柠檬汁等中和;给饮蛋清、牛奶或植物油并迅速就医,禁忌催吐和洗胃。[1]
氢氧化钠储存运输
氢氧化钠储存方法
固体氢氧化钠装入0.5毫米厚的中严封,每桶净重不超过100 公斤;塑料袋或二层牛皮纸袋外全开口或中开口钢桶;螺纹口、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螺纹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镀锡薄钢板桶(罐)外满底板花格箱、箱或胶合板箱;镀锡薄钢板桶(罐)、金属桶(罐)、塑料瓶或金属软管外瓦楞纸箱。包装容器要完整、密封,有明显的“腐蚀性物品”标志。
氢氧化钠对玻璃制品有轻微的,两者会生成,使得玻璃仪器中的活塞黏着于仪器上。因此盛放氢氧化钠溶液时不可以用玻璃瓶塞,否则可能会导致瓶盖无法打开。
如果以玻璃容器长时间盛装热的溶液,也会造成玻璃容器损坏。
(玻璃中含有SiO? :2NaOH + SiO? = Na?SiO? + H?O)
氢氧化钠运输方法
铁路运输时,钢桶包装的可用敞车运输。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不坠落、不,防雨。如发现包装容器发生锈蚀、破裂、、溶化淌水等现象时,应立即更换包装或及早发货使用,容器破损可用锡焊修补。严禁与易燃物或可燃物、酸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5]
氢氧化钠常见误区
误区1:铁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事实:无水条件下氢氧化钠在高温下可以与铁粉反应并生成金属钠(或钾)。
(盖·吕萨克等)把分别同苛性钾(KOH)和()混合起来,放在一个密封的弯曲玻璃管内加热。结果,在高温下熔化的与红热的铁屑起化学反应,生成了和钠。这种方法既简单又经济,而且可以制出大量的钾和钠。[9]
故实验室熔融氢氧化钠时应使用镍制容器而不可以使用铁制容器。
误区2:氢氧化钠是强碱,但它并没有杀菌的作用
事实:氢氧化钠可以用于特定场所的消毒[10]
,并且它还是国家推荐的破坏朊病毒的消毒剂。
注:被感染朊病毒患者或疑似感染朊病毒患者的高度危险组织(大脑、硬脑膜、垂体、眼、脊髓等组织)污染的中度和高度危险性物品,可选以下方法之一进行消毒灭菌,且灭菌的严格程度逐步递增:
a)将使用后的物品浸泡于1mol∕L氢氧化钠溶液内作用60min,然后按WS310.2中的方法进行清洗、消毒与灭菌,压力蒸汽灭菌应采用134℃~138℃,18min,或132℃,30min,或121℃,60min;
b)将使用后的物品采用清洗消毒机(宜选用具有杀朊病毒活性的清洗剂)或其他安全的方法去除可见污染物,然后浸泡于1mol∕L氢氧化钠溶液内作用60min,并置于压力蒸汽灭菌121℃,30min;然后清洗,并按照一般程序灭菌[11]
误区3:钠与氢氧化钠不反应
事实:氢氧化钠与金属钠可以反应,是制备氧化钠的一个方法[7]
具体如下:
用氢氧化钠和金属钠的混合物加热以制备氧化钠。
金属钠应稍过量,目的是除去氢氧化钠所含的少量水分。
将粒状NaOH和小块金属钠混合,放入镍坩埚。镍坩埚放置于封好底部的硬质玻璃管中,管上部与真空泵和长管压力计联接。混合物在300~320℃开始反应,生成的氢气被真空泵抽出。真空度保持在399.96~533.288Pa(30~40mmHg柱),残留的钠被减压蒸出。生成物为白色粉末,其中Na2O只含96%,另有2% NaOH,2% Na2CO3杂质。
.pubchem[引用日期]
北师大、华中师大、南京师大无机化学教研室.《无机化学(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310
.chemical book[引用日期]
.化工引擎[引用日期]
周公度.化学辞典: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物竞化学品数据库[引用日期]
.化工空间[引用日期]
吴国庆等.无机化学(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许祖恩. 钾素,钾肥溯源[J],化学教育,
许英民.鹅场消毒药、杀虫剂的配制及使用方法.养禽与禽病防治.2012.1
.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引用日期]
.物竞化学品数据库[引用日期]
企业信用信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蒸馏水的化学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