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个简单的化学实验室证明下面的问题。原...

以下是新授课《探究铁的冶炼》的教学过程:(一)老师提问(u)炼铁就是把Fe2O3等铁的氧化物转变为Fe的过程,即使Fe2O3等金属氧化物失去氧元素的过程.(2)Mg、C、CO等都能与O2反应,写出与O2反应的一种气体单质氢气.(二)老师分析(1)这些物质都能与O2反应,也就是都能和氧元素结合,或者说是能夺取氧元素,分别生成MgO、CO2、CO2.(三)提出问题一氧化碳能夺取Fe2O3中的氧元素吗?(四)实验验证按下图进行实验,证明CO确实能和Fe2O3发生化学反应.学生完成学案:(1)A、B处发生的现象分别是 A红色固体变为黑色、B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x)如何简单地检验生成了铁用磁铁吸引.(3)C处尾气如何处理?点燃或收集.(4)若进行上述反应时,用的是生锈的铁片样品10克,经测定B中石灰水溶液的质量增3.3g,通过计算求出生锈的铁片样品中Fe2O3的质量分数.(请写出计算过程)(五)反思拓展复习课上,老师对炼铁原理进行反思,又设计了两个问题:(1)右图中B是红色固体单质.C为红色固&体,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A是黑色固体.①A物质的化学式为Fe3O2.②实现④过程的化学方程式是Fe+CuSO4=FeSO4+Cu.③实现③过程需要的条件是潮湿的空气中.④实现②过程除了可通入H2、CO外,还可加入一种固体单质,该单质是碳.(2)按下列实验过程完成表格:过程现象原因(化学方程式表示)①将光亮的铜丝在酒精喷灯上灼烧②立即伸入盛满CO的集气瓶中
解:(一)老师提问:(1)根据物质的元素组成,由氧化铁变为铁是氧化铁失去氧元素的过程,故(1)答案:氧(2)氢气可以在氧气中燃烧,氢气属单质,故(2)答案:氢气(四)实验验证:(1)A中反应是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B中反应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故答案:A红色固体变为黑色& B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2)铁能被磁铁吸引,故(2)答案:用磁铁吸引.(3)尾气主要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有毒具有可燃性,故(3)答案:点燃或收集.(4)设10g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为x3CO+Fe2O3 2Fe+2lO2&&&&160&&&&&&&&&&&&& 132&&&& x&&&&&&&&&&&&&&& 3.3gx=4g故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100%=70%故(4)答案:45%(五)反思拓展(1)①根据铁点燃生成黑色固体A,铁在纯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故A为Fe3O4.②C为红色固体疏松多孔,并且是铁反应得到的,故C为铁锈,是铁在潮湿的环境中得到的.③B为红色固体单质且是铁和另一种物质反应得到的,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红色的铜和硫酸亚铁,故B为铜.④具有还原性的物质包括氢气、碳和一氧化碳,故④答案:碳(2)①红亮的铜丝在空气中加热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故①答案:红亮的铜丝变为黑色,2Cu+O22CuO②氧化铜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故②答案:黑色的氧化铜变为红色,CuO+COCu+CO2(一)老师提问根据物质的元素组成解答.(四)实验验证根据一氧化碳和氧化铁的反应、二氧化碳的性质和一氧化碳的性质解答(五)反思拓展运用铁的化学性质解答下面是关于“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探究式课堂教学中解决问题阶段,甲同学设计的证明CO具有还原 性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点燃酒精灯A、B的先后顺序为:先______后_______(填字母代号)。(2)硬质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洗气瓶中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酒精灯B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3)乙同学提出甲的装置太复杂,可将酒精灯合二为一,去掉B,而将尾气导气管出口旋转到A的火焰上即可。乙同学的设计是否合理?_________;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从A、B使用的一致性的角度考虑)(4)丙同学质疑:CO能否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为此,他设计在CO通入CuO之前,应先通入澄清石灰水,以排除CO与澄清石灰水反应。试对本次改进做出评价,你认为丙的设计____(填“必要”或“不必要”)。
(1)B;A(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点燃尾气中CO,防止CO污染环境(3)不合理;因为CO点燃在先,氧化铜加热在后,不能同时进行 (4)不必要
试题“下面是关于“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探究式课堂教学...”;主要考察你对
等知识点的理解。
某同学对所学的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能源与环境
氢气、氧气有可燃性--作燃料一氧化碳有还原性--炼铁氮气有稳定性--作保护气
煤、石油燃烧--无污染车用乙醇汽油--减少污染氢能--无污染
假酒中毒--甲醇引起
煤气中毒--由一氧化碳引起
工业用盐中毒--亚硝酸钠引起
瓦斯爆炸--由甲烷引起
除鱼胆汁苦味(酸性)--纯碱溶液浸泡
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
煤气厂常在家用煤气(含有一氧化碳)中掺入微量难闻气味的气体,原因是______.
在集气瓶内放入一装有少量酒精的坩埚,先点燃坩埚内的酒精,再将镁条伸入集气瓶内点燃.可看到镁条剧烈燃烧,在瓶底白色固体粉末中夹杂着少量黑色固体,瓶内壁也附着一些黑色固体.(如图)甲同学将生成物取出,用足量的盐酸处理,结果发现白色物质溶解,黑色物质不溶.于是他猜测黑色物质是原镁条中所含的杂质.乙同学没有轻易赞同甲同学的意见,他通过查找资料,知道镁与空气中三种人们熟知的气体都会发生反应,他推断这黑色物质是碳.请回答下列问题:(1)先点燃坩埚内的酒精,对后续实验的作用和影响是①______②______.(2)实验中,在集气瓶底铺一层细砂的作用是______.(3)请设计一个实验验证甲同学的猜想是否正确:______.
高考全年学习规划
该知识易错题
该知识点相似题
高考英语全年学习规划讲师:李辉
更多高考学习规划:
客服电话:400-676-2300
京ICP证050421号&京ICP备号 &京公安备110-1081940&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0531号
旗下成员公司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将一定量的Ca(OH)2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无色滤液,他们对滤液的成分进行探究.[提出问题]滤液里可能含有哪些溶质呢?(1)[猜想与假设]甲同学猜想可能含有NaOH和Ca(OH)2;乙同学猜想可能含有NaOH、Na2CO3和Ca(OH)2丙同学猜想可能恰好完全反应只含______;丁同学猜想可能含有______.(2)[实验验证]请你对甲同学的猜想,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加以证明.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______
______
甲同学的猜想成立(3)[反思与评价]你认为乙同学的猜想合理吗?请分析原因是______.(4)[物质鉴别]化学小组同学选用了两种不同类别的试剂进行实验,鉴别丁同学猜想,并得出结论--Na2CO3存在.请将鉴别的化学方程式填在下表中.
化
式试剂1
______试剂2
______ - 跟谁学
跟谁学学生版:genshuixue_student精品好课等你领在线咨询下载客户端关注微信公众号
搜索你想学的科目、老师试试搜索吉安
跟谁学学生版:genshuixue_student精品好课等你领在线咨询下载客户端关注微信公众号&&&分类: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将一定量的Ca(OH)2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无色滤液,他们对滤液的成分进行探究.[提出问题]滤液里可能含有哪些溶质呢?(1)[猜想与假设]甲同学猜想可能含有NaOH和Ca(OH)2;乙同学猜想可能含有NaOH、Na2CO3和Ca(OH)2丙同学猜想可能恰好完全反应只含______;丁同学猜想可能含有______.(2)[实验验证]请你对甲同学的猜想,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加以证明.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______
______
甲同学的猜想成立(3)[反思与评价]你认为乙同学的猜想合理吗?请分析原因是______.(4)[物质鉴别]化学小组同学选用了两种不同类别的试剂进行实验,鉴别丁同学猜想,并得出结论--Na2CO3存在.请将鉴别的化学方程式填在下表中.
化
式试剂1
______试剂2
______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将一定量的Ca(OH)2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无色滤液,他们对滤液的成分进行探究.[提出问题]滤液里可能含有哪些溶质呢?(1)[猜想与假设]甲同学猜想可能含有NaOH和Ca(OH)2;乙同学猜想可能含有NaOH、Na2CO3和Ca(OH)2丙同学猜想可能恰好完全反应只含______;丁同学猜想可能含有______.(2)[实验验证]请你对甲同学的猜想,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加以证明.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______
______
甲同学的猜想成立(3)[反思与评价]你认为乙同学的猜想合理吗?请分析原因是______.(4)[物质鉴别]化学小组同学选用了两种不同类别的试剂进行实验,鉴别丁同学猜想,并得出结论--Na2CO3存在.请将鉴别的化学方程式填在下表中.
化
式试剂1
______试剂2
______科目:最佳答案碳酸钠和氢氧化钙两种物质如果是恰好完全反应,则溶质只能是NaOH,如果有物质过量,则还可能含有Na2CO3或Ca(OH)2;但是这两种物质只能有一种剩余,不可能同时剩余,还可能含有Na2CO3或Ca(OH)2;(1)所以丙同学猜想只含NaOH,丁同学猜想为:Na2CO3或Ca(OH)2(2)甲同学猜想可能含有NaOH和Ca(OH)2,要设计实验加以证明,只需要证明有Ca(OH)2就可以了,而检验Ca(OH)2所用试剂是二氧化碳,故本题答案为: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取少量无色滤液倒入试管中,再通入二氧化碳
 有白色沉淀产生
甲同学的猜想成立(3)【反思与评价】乙同学的猜想不合理,因为Na2CO3或Ca(OH)2要发生反应,不可能共存NaOH和 Na2CO3或Ca(OH)2(4)要鉴别丁同学猜想,并得出结论--碳酸钠存在,需要根据碳酸钠的性质选择试剂,且所选的试剂与碳酸钠发生化学反应得有明显的实验现象,例如产生沉淀或冒出气泡等,故本题答案为:
化
式试剂1
Na2CO3+Ca(OH)2═CaCO3↓+2NaOH 试剂2
Na2CO3+2HCl═2NaCl+H2O+CO2↑解析
知识点:&&基础试题拔高试题热门知识点最新试题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关于跟谁学服务支持帮助中心让学生成为探究问题的主人——一套多用途化学实验简易装置的探究--《化学教学》2004年Z1期
让学生成为探究问题的主人——一套多用途化学实验简易装置的探究
【摘要】: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G633.8【正文快照】:
1 探究对象如图 1所示装置。图 1      图 22 探究缘起对“氯水见光分解实验”(见高一化学第一册P6 8页 )改进的成功。原实验装置的不足主要体现在 :(1)氯气污染无法避免 ;(2 )氧气产生的速度极慢 ,且无法用带火星的木条作检验。改进后的装置 (如图 2 ) :将装置 (包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程育德;[J];化学教学;1980年03期
赛勤万;[J];安徽教育;1980年01期
徐国柱;[J];化学教育;1980年05期
杨国权;王成昆;王芳;;[J];化学教育;1980年04期
杨明声;;[J];云南教育(基础教育版);1980年05期
唐英杰;齐书杰;;[J];化学教育;1980年01期
Harry F.M何自新;;[J];物理教师;1980年02期
;[J];云南教育(基础教育版);1980年11期
杨先昌;[J];化学教学;1981年01期
尹松鹤;[J];化学教学;198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建秋;祁锋;刘崇发;;[A];全国第三届烧伤外科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摘要[C];1991年
刘杰;;[A];首届《中华护理杂志》论文写作知识专题讲座暨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1年
李兰换;王玫;;[A];内蒙古医学会第一届医学工程专业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1年
张全青;;[A];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邓玉平;;[A];2002全国土家族苗族医药学术会议论文专辑[C];2002年
叶春凤;;[A];2002全国土家族苗族医药学术会议论文专辑[C];2002年
李晓瑾;石明辉;贾晓光;朱鸿博;夏国强;韩亮;;[A];第二届中国甘草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新疆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凯撒.苏来曼;;[A];第二届中国甘草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新疆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李雪霜;党红;;[A];全国静脉治疗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陈月梅;吴彩娥;;[A];全国内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税超;[N];电子报;2001年
刘杰;[N];电子报;2001年
安徽·范吉贤;[N];电子报;2002年
;[N];广东科技报;2002年
;[N];中国海洋报;2003年
巴里·齐格尔曼 戴维·齐格尔曼;[N];中国文化报;2003年
黄慧诚;[N];中国环境报;2004年
冯长军;[N];电子报;2004年
赵文翰;[N];河南科技报;2004年
葛建国;[N];健康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耀威;[D];华南理工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赵增昆;[D];昆明理工大学;2002年
谭杰;[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路帅;[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郭金花;[D];扬州大学;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工具类服务
编辑部专用服务
作者专用服务
交换代数中一个命题的简单证明
在交换代数中,经常用到如下一个命题:&设A=k[x1,x2,…,xn]为域k上的多项式代数,则它的任一不可加细的素理想链的长度为n.&本文中给出它的一个简单证明.首先给出两个引理.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数学学院,成都610064涪陵师范学院,重庆,408003
四川大学数学学院,成都610064西南科技大学,绵阳,621002
四川大学数学学院,成都610064
年,卷(期):
机标分类号:
在线出版日期:
本文读者也读过
相关检索词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6BAH03B01)(C)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化学实验室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