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车轮尺寸 车轮

自行车轮胎知识(图文)
自行车轮胎知识(图文)
轮胎在一辆车子里的重要性,往往很容易被人忽视。轮胎特性对整车的性能和效率密切相关。在这里给你们介绍一下车胎的构造以及轮胎的特性。首先我们先了解下车胎只有了解了轮胎的构造我们才能给自己找到适合的轮胎。
轮胎的构造
轮胎的构造就是这个样子。自行车的开口式外胎(clincher),就是由织网罩构成轮胎的主体,贴上一层胎皮来给滚动时磨耗,并埋入两条胎唇用来把轮胎固定在轮框上,这样就形成了轮胎的主要构造。由于自行车轮胎比较薄,易被穿刺或割伤,大部份都会在胎皮和织网罩之间再加一片防爆层,以增加轮胎的强度。
轮胎的特性
一般在描述轮胎的特性时,大致上是分成几个方向:滚动阻力、抓地力、路感、耐磨性、防爆、重量、价钱。除此之外,还有两个特性是经常被忽略但很重要的:力量传导以及制造品质。如果要用「名词解释」来说明这些词汇的话,各位可能还没看完就先睡着了,所以我还是用「感觉」的方式去描述这些特性,读起来比较容易消化。
当轮子开始滚动的时候,你会希望它一直滚下去不要变慢,当然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会面临风阻和其他阻力。以自行车本身的阻力来说,一小部份原因是花毂培林的阻力,另一个主要的部份就是轮胎的「滚动阻力」了。滚动阻力越小,速度就越容易维持,换句话说你用同样力气去踩速度就会加快。不必说,滚动阻力越小越好。
TPI织网密度
由于织网罩是轮胎的主体,而滚动阻力的主要来源就是织网罩在接触路面时压缩变形所造成的能量损耗,
因此织网罩的良窳就是轮胎性能的关键。最常被拿来当作指标的就是TPI,也就是织网密度了。TPI越高,代表一英吋内的纤维数量越多。高密度的织网,代表纤维更细,填补缝隙所需的橡胶就更少;相对的低密度的织网,纤维较粗而且所需使用的橡胶也更多。
织网罩影响的层面非常的广泛。首先,它是形成轮胎路感特色的主要原因。织网密度越高,织网罩的厚度越薄,反应就越灵敏。在压过不平整路面的时候,仍可保持与地面的最大接触面积,并且不会让震动扩散开来。低织网密度加上厚重的胎皮,在经过崎岖路面的时候,往往胎皮会来不及反应,就把震动直接传到手掌或屁股上来,而且会让轮胎跳离地面,使得接触面积变小,抓地力也变差。
从路感还可以衍生出高TPI的其他好处:重量轻、滚动阻力低、在粗糙路面上抓地力更好,连带的力量传导也更好。既然高TPI有这么多好处,为什么不每条胎都尽可能达到最高的织网密度?
一部份原因是工业设计与成本考量,一部份原因是厂商产品线的区隔,还有一部份原因是强度的问题。高TPI的织网罩一定比低TPI的要薄,防爆的特性也较差。短程通勤、加了避震器的车、或者根本就是故意要去骑恶劣路面,实在没必要采用高TPI的轮胎。
颗粒胎的目的是增加软地面上的抓地力
比较宽的轮胎,例如1.5吋以上,若设计有一些凹纹,其目的与其说是增加排水性,不如说是用来检查胎皮的磨耗。以自行车的速度和轮胎的触地面积,在湿地上是不足以形成会让车子打滑的「水膜」。如果是凸出来的颗粒,则是为了增加软路面或砂石路面上的抓地力,因为这些路面比轮胎还软,颗粒可以陷进去咬住路面,大幅增加抓地力。可以看看沙滩车在海滩上压出来的胎印就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了。颗粒胎用在硬地上的路感一定不会好,抓地力因接触面积缩小而不足,而且力量传导也一定差,因为踩下去的力量有一部份会消耗在颗粒的变形上,让整台车变得很难拖动似的。
那么细细的公路车胎,设计胎纹的用意是什么?并不是为了排水,而是要增加抓地力。胎纹的设计很具争议,因为就一般人的常识来说会以为有胎纹抓地力才会好,厂商为了迎合市场所以就推出有胎纹的产品,
但实际上抓地力和胎纹之间的关连并无定论。一些厂商宣称他们设计的胎纹可以分散压力并增加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抓地性能也会跟着提升。也有说法是细细的胎纹可以「渗透」到路面的缝隙中,以增加抓地力。
胎纹的设计会提高滚动阻力,因为让胎纹压缩变形也是需要消耗能量的。而胎纹也会让力量传导变差一些,因为施加在胎皮上的力量有一部份被内耗在胎纹的变形上了。有胎纹的轮胎往往在胎纹磨平之后特性变好了,滚动阻力下降且力量传导变佳。虽然厂商会解释设计胎纹的用意,但不代表同样路况下光头胎就会发生抓地力不足的情况,甚至光头胎滚动阻力还更低。但显然的有胎纹的轮胎,似乎比较让人感到「安心」,觉得厂商有在用心设计产品。
发表评论:
馆藏&28170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什么牌子的自行车轮胎好_百度知道
什么牌子的自行车轮胎好
轮胎要根据轮组来如果是300元左右的轮组,用50元左右的建大/正新外胎就足够了如果是500元以上的轮组,可以用玛吉斯的轮胎如果是1000元以上的轮组,可以考虑WTB的轮胎或者德国马牌轮胎1000元以下的轮组尽量不要选真空胎,轮圈的强度和密封性达不到,容易漏气。高档轮组配低档胎发挥不出全部性能,同理,低档轮组也不要配高档胎。
其他类似问题
144人觉得有用
为您推荐:
提问者采纳
胎要根据轮组来如果是300元左右的轮组;正新外胎就足够了如果是500元以上的轮组,可以考虑WTB的轮胎或者德国马牌轮胎1000元以下的轮组尽量不要选真空胎。祝骑行愉快,低档轮组也不要配高档胎,同理,可以用玛吉斯的轮胎如果是1000元以上的轮组。高档轮组配低档胎发挥不出全部性能,容易漏气,轮圈的强度和密封性达不到,用50元左右的建大&#47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自行车轮胎的相关知识
其他1条回答
真空轮胎比较好。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查看: 694|回复: 3
关于自行车轮胎的正确选择
轮胎的从宽度到粗度可选择的种类很多,各个厂家标价也不尽相同,正如金牌俱乐部杨洋所说:“20元一条的正新外胎和70元一条的正新外胎你从肉眼是无法分辨的,但质量相差了好几倍……”这里,知秋抛开价格因素不谈(反正贵货不会买错),只为大家讲讲轮胎的种类与用途。一、轮胎一般公路从宽度划分为23C、25c 、20c 几种型号。而且这多少C,一般只用于公路胎。我骑23C跑了1000公里时,好像一点感觉没有。后来换过25C,大约又是1000KM,前轮几乎没变化,后轮磨了一点点。我在去山东那几天,很烂的路,没问题。23C和25C差了60-70g骑行感觉变化不大,阻力机乎没什么区别。不过还是觉得25c更适合北京的路面,起码遇到沟沟坎坎不用下车推过,一骑掠之。记得4月去,蓝笛的23C外胎被扎无数次,而旁人无事。究其原因是蓝笛的体重大于23C外胎的最大承受能力,再加上天热坎多、导致胎内气压屡屡超负荷冲撞,想不爆胎都难。上述例子说明,体重和路面决定了你使用公路台的极限。专卖店里有卖20c的,但很少有人光顾。原因很简单:23c是性能,重量,舒适性,可靠性综合起来是最好的尺寸选择。25c的车胎可以使你去更多的地域,保证你在相对安全的路面上作一些简单的摆动姿势,并且减少雨天的打滑可能。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大家都忽略了,就是胎不能单从它标称的C数上看问题,认真留意一下身边的胎吧,还有它们安于什么车圈上,这一切的影响也许会比那一两个C的差别更大。关于25C还是23C的问题,跑车的轮胎选择的原则是什么?不是看花纹什么的。关键是找承受气压大点的就可以了,一般要考虑到高速转弯的时候,绝对是用25C的更保险。小秘籍一条:前胎装23C平纹轮胎、后胎装25C突纹(中间有线)轮胎可以使你操作行进更灵活。‘家有坏猫’友情提示:“20、30元的正新胎尼龙层太弱,侧面只要蹭到石子就完蛋。偶有条新买的30元的胎,才用了100多公里就被一个瓦片划了将近2公分的口子,只能报废。外胎建议用200元左右一对的,一般有凯夫拉附层防扎性比廉价胎好多了。内胎就用10块一条的正新胎即可,很多人都是这么做的。还有,廉价胎只能打气到100,好些的能达到110、120甚至140”二、轮胎山地骑行本身就讲究安全性和抓地性。一条深胎纹的轮胎基本上可以满足紧急、碎石跳跃的骑行需求。胎宽从1.5到2.3 不等。骑行阻力也是随着胎宽度加大而递增的。不过真正的比赛中,胎纹的选择学问从雨天到沙土路面各不相同,这里我们不用多想,只须选择宽大深厚的外胎即可。北京单车市场非常的不科学,买giant atx 740 的车辆居然配2.1的宽大外胎,使每个骑它的人都发出嗡嗡的风车声,骑着它费力百倍。影响骑行阻力的因素还包括轮胎外表的花纹结构。花纹越浅、中间部位棱角越少的外胎骑起来阻力越小(这里可以理解为外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在骑行者压力下的大小变化,面积越大阻力越大)。同理,外胎两侧的花纹越高,下坡中拐弯感觉越好、平路快行越累。所以,知秋在这里建议只要你不经常玩耍跳跃、落山的游戏。一条1.95以下(含)的外胎足以应付北京周边的各种环境。另外补充一点,轮胎骑行阻力的大小还与胎面弧度息息相关。试想一下,一个瘪球肯定没有一个充足气的皮球滚得远,说明了凸面与地接触小自然阻力小。换作轮胎,道理同样:优秀的外胎(例如:maxxis系列)可以将气压打得很足,而且中凸边陷,行进轻快;国产的劣质外胎(受橡胶提炼技术影响)厚边笨重、两边突兀、骑起来嗡嗡作响,只能用作需求摩擦的。故此,我们在选择外胎时,一定要综合各种因素经验试购。市面上有一种平头胎,价格大概80、90元一条,轮胎中间部分平滑顺直,两边的部分突兀而强厚。直线骑行时纵向阻力不大,变向转弯时横向阻力加大,兼顾越野和公路的要求,很适合骑手长期使用。小贴士:前胎装平头(光头)轮外胎 + 后胎装突纹外胎 = 平路省力兼顾越野。三、轮胎的简易除了每次骑行之后都要仔细地为轮胎去除杂物,如石子、玻璃……之外,再说说之后如何办:清理轮胎之后,用水清洗轮胎,再用干净抹布擦干净,要避免油脂、碳氢化合物、腐蚀性物质粘到车胎上致使轮胎变质,也要防止阳光直晒。如果长时间不是用,应该轮胎充气到70-90psi(5-6bar)-----指,平衡放置.另外一个原因:轮胎打气不足的话不但容易爆胎速度也上不去,还有就是法式气嘴的结构所致,气越足越不容易跑气。我现在要两周才少量打一次气。正规来说当然是每次骑完都要放掉一部分下次骑之前再打满,但我懒得这么做了。正新的内外胎配合的很好,如果打气很足就会封得很严实。我只有打不足气的时候才会发现进沙。四、到底选择一次性买贵还是随时换新?轮胎不像钢架,始终敌不过尖利的物品 。200元一条的轮胎和70元一条的外胎遇到非常锋利石子结果都差不多,内胎更是如此,别指望它能避过爆胎的风险。高价的内外胎肯定比较抗老化,但是用起来始终没有新的顺手。如果你偏是觉得非那500元一对的胎才像你用的,你真的把它们买回来了,也许有一天你会感到更失落...其实就用那些类似于正新不超过70元一条的外胎,15元一条的内胎。那500元就足够你买上5条外胎10条内胎还能再加一盒补胎工具。一出问题就把旧的不要换新的上阵多爽啊。买米其林的胎我就也不相信其一条能让你骑5000公里都安稳。特殊说明:在15天以上长距离骑行中,一副高品质内、外胎还是可以减少你不少载物重量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thread-.html
正规来说当然是每次骑完都要放掉一部分下次骑之前再打满,汗,偶重来都是觉得没气了才去车行打气的,而且轮胎我也重来米保养过,可能是因为女孩子骑车不废吧,偶的胎好象还好,没给偶添什么乱.
老帖新读,好好学习下。
0.jpg (2.31 KB, 下载次数: 0)
15:23 上传&&所属分类 &&
自行车轮胎
自行车轮胎简介&
自行车轮胎是在各种车辆或机械上装配的接地滚动的圆环形弹性橡胶制品。通常安装在金属轮辋上,能支承车身,缓冲外界冲击,实现与路面的接触并保证的行驶性能。国内主要用的有正新(玛吉斯)和建大轮胎,部分单车用到了米其林或普林斯通。美利达普遍用正新轮胎,或者其旗下最大品牌玛吉斯轮胎;捷安特普遍用建大轮胎。自行车轮胎&&& & & &
自行车轮胎种类
一、公路自行车轮胎一般公路从宽度划分为23C、25c 、20c 几种型号。而且这多少C,一般只用于公路胎。专卖店里有卖 20c的,但很少有人光顾。原因很简单:23c是性能,重量,舒适性,可靠性综合起来是最好的尺寸选择。25c的车胎可以使你去更多的地域,保证你在相对安全的路面上作一些简单的摆动姿势,并且减少雨天的打滑可能。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大家都忽略了,就是胎不能单从它标称的C数上看问题,认真留意一下身边的胎吧,还有它们安于什么车圈上,这一切的影响也许会比那一两个C的差别更大。关于25C还是23C的问题,跑车的轮胎选择的原则是什么?不是看花纹什么的。关键是找承受气压大点的就可以了,一般要考虑到高速转弯的时候,绝对是用25C的更保险。小秘籍一条:前胎装23C平纹轮胎、后胎装25C突纹(中间有线)轮胎可以使你操作行进更灵活。二、山地自行车轮胎山地骑行本身就讲究安全性和抓地性。一条深胎纹的轮胎基本上可以满足紧急刹车、碎石跳跃的骑行需求。山地自行车轮胎宽从 1.5到2.3 不等。骑行阻力也是随着胎宽度加大而递增的。影响骑行阻力的因素还包括轮胎外表的花纹结构。花纹越浅、中间部位棱角越少的外胎骑起来阻力越小(这里可以理解为外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在骑行者压力下的大小变化,面积越大阻力越大)。同理,外胎两侧的花纹越高,下坡中拐弯感觉越好、平路快行越累。另外补充一点,轮胎骑行阻力的大小还与胎面弧度息息相关。试想一下,一个瘪球肯定没有一个充足气的皮球滚得远,说明了凸面与地接触小自然阻力小。换作自行车轮胎,道理同样:优秀的外胎(例如:maxxis系列)可以将气压打得很足,而且中凸边陷,行进轻快;国产的劣质外胎(受橡胶提炼技术影响)厚边笨重、两边突兀、骑起来嗡嗡作响,只能用作需求摩擦的DH。故此,我们在选择外胎时,一定要综合各种因素经验试购。市面上有一种平头胎,价格大概80、90元一条,轮胎中间部分平滑顺直,两边的部分突兀而强厚。直线骑行时纵向阻力不大,变向转弯时横向阻力加大,兼顾越野和公路的要求,很适合山地车骑手长期使用。山地自行车小贴士:前胎装平头(光头)轮外胎 + 后胎装突纹外胎 = 平路省力兼顾越野。自行车轮胎
自行车轮胎尺寸
自行车轮胎的尺寸种类繁多且令人迷惑。更糟糕的是,在早期阶段,每个国家都按照自己的一套尺寸标称体系制造自行车。这些不同国家的尺寸标称方法造成了这样一种局面,即同样尺寸的轮胎在不同的国家里有不同的数字标识。最麻烦的情况是不可互换使用的非相同尺寸的轮胎常常拥有相同的数字标识!1、传统的尺寸体系传统的尺寸体系依据的是对轮胎外径的测量。这种办法通常是以英寸为单位(26",27"等等),或是以厘米为单位(650,700等等)。业界制造出了"中型"轮胎,其标称尺寸为26×1.75,可以适用于同种车圈。虽然它们仍被称为"26英寸",但是这些轮胎的真正尺寸是25 5/8寸,而不是26寸。相同的车圈尺寸也被西海岸的klunker先驱们采用,并成为了山地车的标准。2、 "0.75"不等于"四分之三"请注意英寸制的标称有时用十进制表示宽度(26×1.75),而有时用分数来表示(26×1 3/4)。这是造成不匹配的最常见的原因。虽然这些尺寸标称在数学上是相等的,但它们却是不同尺寸的轮胎,这两者是无法互换使用的。3、轮胎尺寸的布朗规则如果两个轮胎的标识尺寸在数学上相等,而一个使用十进制另外一个使用分数,那么这两个轮胎无法互换使用。有时轮胎制造商甚至也在这个问题上犯胡涂。特别是一些欧洲型号也标错了,它们本应使用十进制标称却错误地使用了分数。4、尺寸欺诈竞争压力经常导致宽带测量的误差。原因如下:假设你正在市场上寻找高性能的700×25的胎。如果百事轮胎公司和可口轮胎公司的轮胎有着相同的质量和技术,但是百事的700-25胎实际上是700-24胎只是标称为25,那么百事的胎就会比可口公司真实标称的700-25胎更轻一些。这样百事公司就有了竞争优势。而可口公司为了防范这种情况,他们甚至会将更轻的700-23标识为700-25。这种情况在70年代和80年代屡见不鲜,后来发展到不可收拾,于是又出现了回归精确宽度测量的趋势(但不很普遍)。5、ISO (E.T.R.T.O.) 体系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了一套通用的轮胎尺寸体系,以消除各种困扰。这种体系从前被称作"E.T.R.T.O"体系,是由欧洲轮胎及车圈技术组织(European Tyre and Rim Technical Organization)制定的。ISO体系使用两个数字,第一个是轮胎或车圈的宽度,单位为毫米(轮胎的实际宽带根据车圈的宽度会有一点变化。车圈宽度测量的是车圈边缘之间的距离。);第二个ISO数字是一个关键数字,就是车圈轮毂底的直径,单位是毫米。通常来说,如果这个数字相同,轮胎就能安装到车圈里;如果这个数字不同,轮胎就安不上去。6、宽度考量虽然你可以实践使用任何有着相同轮毂直径底"轮胎/车圈"组合,但是使用差异太大的组合却很不明智。如果在一个宽车圈上使用了非常窄的轮胎,可能会有漏气以及损坏车圈的风险。如果你在较窄的车圈上使用了宽胎,可能会有侧圈或车圈出现故障的风险。不幸的是,现今的山地车正在这种风险的边缘。为了减轻重量,时下的山地车车圈过于狭窄。这种窄圈与宽胎非常不好配合,除非车胎里的气充得非常满…但这样就失去了宽胎的意义,并且向侧圈施加了不当的压力。
自行车轮胎的保养
除了每次骑行之后都要仔细地为轮胎去除杂物,如石子、玻璃……之外,再说说之后如何办:清理轮胎之后,用水清洗轮胎,再用干净抹布擦干净,要避免油脂、碳氢化合物、腐蚀性物质粘到车胎上致使轮胎变质,也要防止阳光直晒。如果长时间不使用自行车,应该轮胎充气到70-90psi(5-6bar)-----指公路车,平衡放置。另外一点:轮胎打气不足的话不但容易爆胎速度也上不去,还有就是法式气嘴的结构所致,气越足越不容易跑气。自行车轮胎
自行车轮胎选购方法
1。越野用山地外胎越野用山地外胎外胎有着明显的深齿结构,同时齿纹之间间距相对较大,其主要用于山地越野,深齿纹带来了良好的抓地力,一定的避震效果以及挡泥等性质,在越野用轮胎中是具有综合性机能的全能产品,换句简单易懂的话说,如果你是一位山地越野爱好者,平时喜欢去那些比较具有挑战性的地方骑行,那么该款外胎是首选,犹豫深齿纹的作用,在一般公路上骑行的时候,会带有很明显的阻力,因此,也很适合那些需要锻炼减肥的车友们使用,再有,山地外胎本来就是非常皮实耐轧的。2。休闲式山地外胎休闲式山地外胎和深齿外胎比较起来,其纹路明显要小很多,其主要是用于城市周边骑行,应付一些环湖小路,又或者是乡间的干燥小路,能够得心应手,属于多用途的休闲式山地外胎。如果你是一位平时仅仅是骑行玩耍的车友,又希望外胎抓地性能良好,那么这款外胎是一个不错的选择!3。山地外胎山地外胎属于比较大众化的外胎,其设计上综合了山地半光和光头的设计,对于那些四处奔走,什么路面什么路况都能够碰到的车友是比较适合的,而且这类的胎都比较皮实,容易维修,也成为长途骑行的首选外胎之一。不过也不是绝对的,最主要还是看车友们自己的喜好。参考资料网址:/chanpin/zixingcheluntai/
[1].&&自行车轮胎 &&
下载次数:0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暂无同义词
此词条来自,创建者为,详情请查阅:
此用户已删除
词条创建者
词条管理员
最近编辑者
浏览次数: 8083 次
编辑次数: 3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自行车车轮尺寸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