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如何阻止颓败线的颤动的意思???

鸿泥爪痕——抓住《过客》中鲁迅分身的痕迹
&&&&&&&&&&&&&&&&&&&——抓住《过客》中鲁迅分身的痕迹
【摘要】《过客》是鲁迅先生的散文集《野草》中一个短剧。本文将从过客的形象分析;《过客》中的人物年龄安排;《过客》中人物说话的语气;自我活动的舞台——《过客》中自然景物的形象分析四个方面来分析鲁迅分散在《野草》中的痕迹。
【关键词】鲁迅 &过客
短剧中出场的人物有三个,一为约70多岁的老翁,一为十岁的女孩,一为三四十岁的过客。短剧讲的是一个从有记忆开始就受到声音的召唤的过客,不断地行走,自东往西。在路上与老翁和小女孩相遇并有了一段对话,老翁劝告过客休息,但是,过客由于受到声音的呼唤,只能不断地前进的故事。
一.过客的形象分析
(一)求乞者
过客一出场的形象是“状态困顿倔强,眼光阴沉,黑须,乱发,黑色短衣裤皆破碎,赤足著破鞋,胁下挂一个口袋,支着等身的竹杖”①。因了这一身落魄的打扮,尽管他自始至终并没有说过自己的身份是一个乞丐,但是,小女孩一见到他就将他称为乞丐。
小女孩看到有人来了便要看看,如果此地是一个繁闹的地方的话,那么小女孩就一定不会对于一个远道而来的人如此感兴趣,小女孩的反映表明了这里是个荒凉的地方,人迹罕至。小女孩对老翁说这是一个乞丐,老翁觉得奇怪,他说:“乞丐?不见得罢”。他不相信来的是一个求乞者。一个乞丐,便是要以求乞来获得生活所需要的东西,乞丐应该是要往繁华的地方走去才能获得他所需要的一切,这块地方是很少人来的,但这个乞丐却往如此偏僻,甚至有点像是荒葬岗的地方走来。乞丐出现在这里的原因使老翁感兴趣,想去了解。
他“暂时踌躇”之后,才向老翁走去。他的踌躇表明了他曾经受过了拒绝,而这一次也只不过是抱着尝试一下的态度的。小女孩最初仅仅是从他的衣着来判断他是乞食,当他走近了之后,我们才发现其实他真的是来求乞的。他乞的是一杯水。我走得渴极了。因为“这地方又没有一个池塘,一个水洼”
①。过客喝水的原因是“我的血不够了;我要喝些血。但血在哪里呢?可是我也不愿意喝无论谁的血。我只得喝些水,来补充我的血”。过客喝水是为了能够补充他的血,过客走来的一路上受到了很多伤害,流了很多的血,血分布在血管内,“以这温热互相蛊惑,煽动,牵引,拼命希求偎倚,接吻,拥抱”②。血带来生命的动力、激情。但是,随着血的流失,生命的力量便逐渐变得虚弱起来,而我又不愿意喝无论谁的血,只能喝水代替。“一路上总有水,我倒也并不感到什么不足。只是我的力气太稀薄了,血里面太多了水的缘故罢”
①。血之对于过客正如激昂的精神之对于战士。战士不断地奋斗,冲锋陷阵,靠的便是激昂前进的精神的鼓动。但是,如果平日里没有好的激昂前进的思想,便只能如生活中随手拾掇一些思想来饮用,来告慰自己,使得自己还可以坚强地走下去。而要遇到水,过客相信靠的不是运气,而是要多走路。“但是今天连一个小水洼也遇不到,也就是少走了路的缘故罢”
对于一个战士来说,要想获得不竭的精神动力,那么就一定要多走路,所涉及,多跋涉才可以获得。过客向老翁乞水,便是要于人世间求得一生命得以前进的精神动力。
在过客求乞的过程当中,他能够获得所求的东西,这也是从另外一个侧面来表现人世间的爱,如果人世间没有爱的话,那又何来施舍呢?
也就说过客求乞的是一种能够使他得以继续前行的精神动力,而在这个求乞的过程当中,他也是证明着人间的爱的。
鲁迅的作品中,乞丐的形象已经出现了不止一次。鲁迅说:“《野草》是我自己的”。而散文集《野草》中,有《求乞者》中最终不知道自己究竟该以何种方式求乞,只能获得虚空的乞食者,有《颓败线的颤动》中那个为了乞得自己和女儿的食物而不惜卖身的妇人。
我们知道,鲁迅小的时候,由于祖父下狱,他逃到皇甫庄后,受到了一些势力小人的奚落和冷遇。“但到我十三岁时,我家忽而遭了一场很大的变故,几乎什么也没有了;我寄住在一个亲戚家,有时还被称为乞食者”③。因此,我们知道在鲁迅小时候,自己脑海中就已经形成了关于乞食者的概念,同时他觉得自己被人认为是一个乞食者,于是便决心回家。但是之后,他心中一直都压抑着童年时代关于乞食者的概念,而后又不断在他的作品当中显现出来。
(二)远行者
过客是一个远行者,老翁对他有5个诘问:“
1.翁——客官,你请坐。你是怎么称呼的。
2.翁——阿阿。那么,你是从哪里来的呢?
3.翁——对了。那么,我可以问你到哪里去么?
4.翁——你总不愿意休息么?
5.翁——你总还是觉得走好么?
老翁的这5个问题,包含了对于人生的哲理思考:你是谁?你从哪里来?将要到哪里去?要怎样去那个地方?
过客从他还能记得的时候起就这么走,他只是知道自己要走到一个前面的地方去,他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尽管他也是一个人,与人世间存在着种种的联系,但是他却始终都只是生活在自己的现今自己的独体里面。他是一个旅人,不属于这个地方,他只是暂时地停留在这个地方而且随时都有可能走远,他不用对这个地方背负着让任何的责任,这个地方的人也不会对他寄予任何的厚望,他经历过了这个地方,喝了这个地方的水,便继续地走远了。
鲁迅在写《野草》之前,他的生活也是不断地处于行走之间。比较大的变迁有1893年他13岁的时候逃难到皇甫庄。1898年他18岁时,往南京考入江南水师学堂。1899年他19岁时,改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路矿学堂。1902年,22岁时由江南督练公所派赴日本留学,入东京弘文学院。毕业之后又到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习。1906年从仙台医专退学之后,他回东京居住,不久便奉母命回绍兴跟朱安结婚。同年从绍兴回到东京,寄学籍于独逸语学校,从事文艺活动。1909年29岁时,归国任浙江两级师范学堂生理学化学教员。1910年30岁,他任绍兴中学堂教员兼监学。1911年31岁时,任绍兴师范学校校长。1912年32岁时临时政府成立于南京,他应任教育部部员。同年5月的时候去北京任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1924年44岁时,移居西三条胡同新屋。通过以上的年谱,我们可以看到自1898年至1908年十年之间,求学期的鲁迅换了10所学校,空间上还跨绍兴—南京—东京—仙台—东京—绍兴—东京。自1909年至1912年,工作期的鲁迅3年换了5个工作地方,空间上跨浙江—绍兴—南京—北京。
&诚然,不断地变换学习和工作的地方是由生活所导致的,这不断在鲁迅的记忆中刻下了一个远行者的形象。正如过客一样,从记忆开始,便不停地行走着。
“最幸福的事实在是莫过于做旅人,我先前寓居日本时,春天看看上野的樱花,冬天,曾往松岛去看过松树和雪,何尝觉得有著者所数说似的那些可厌的事”。④
鲁迅想要做一个旅人,可以看到世间的风景,同时又不用担负着太多负担。柱着一个竹竿便独自远行。但是,鲁迅是家中的长子,在封建大家庭中,他承担着家庭的重任,这种天生的责任意识在他的父亲病倒之时便开始顽强地缠绕在鲁迅的心中,在父亲死后,责任意识便达到了极顶。“父亲去世后,鲁迅遭到了本家长辈的欺压和侮辱。有一次族人会商事情,议事内容有损于一房的利益,鲁迅说要请示祖父,当时一个叔祖就声色俱厉地逼他画押,鲁迅非常气愤,终未签字”⑤。鲁迅要在生活中代表家庭独挡一面,之后,“1898年,周作人在杭州监狱服侍祖父,鲁迅却向母亲磕了一个头,去南京求学”⑥。“1902年,鲁迅又飘洋过海,去了东京。在异国他乡,他更加怀念家乡兄弟,除了给在南京读书的周作人寄去自己的照片,还给在绍兴的周建人买了数不清的书”⑥。“周作人留学的开销主要来自公费,一旦成亲,官费根本不够。为了成全弟弟的学业和家庭幸福,鲁迅回到浙江两级师范学堂做生理和化学教师,每月收入甚微,不足自养,但他还是节衣缩食,给周作人寄钱。”
⑥鲁迅远在日本之时他便学会了牺牲,作为“伯”对于兄弟的感情与责任,使得他放弃了最幸福的旅人的身份,不断地奋斗。
旅人一词相对于普通人而言无论在生活总还是在感情上都是具有一定距离的。而鲁迅是喜欢距离的,在《秋夜》中,他说“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他将墙外的两棵树强行拆开,在感觉上给他们足够独立的空间。在写作《野草》时期,鲁迅在思考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问题。这个思考在《过客》中也有体现。过客从远处走过来时,小女孩对他是十分地感兴趣的,心中出现的是热情地期待着的感情。但是,当过客走近之后,小女孩却变得“默默”,还在拒绝接过过客拿过的布条时表现出惊惧与厌恶,与她在短剧开始时所表现的期盼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改变是由于她和过客的近距离接触带来的。鲁迅塑造了过客路人的形象,是他强调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的表现。
鲁迅这个时期强烈的距离感是从1923年周氏兄弟失和事件中来的。因为和周作人以及周作人的妻子同住在一个屋檐下,太近的距离让人容易看清楚面容,容易让人看到沟壑,摩擦。近距离也使人产生不真实的感觉,产生怀疑,产生矛盾。近距离所带来的痛苦,这是鲁迅始料未及也是他所不愿意看到的。日,周作人亲持信来,正式绝交。周氏兄弟的感情跌入了一个低谷。而这一低谷,不能说没有因为两家人靠得太近而导致矛盾带来的原因。
《过客》中的过客那远行者的形象以及因他这远行的远近而带来的小女孩的不同感受的描写,密密麻麻地爬满鲁迅关于远行的记忆和对于距离的需求。
(三)朝圣者
过客是个求乞者,同时他也是一个朝圣者。他行走在追求希望的路上,是一个希望的朝圣者。
过客出场时,鲁迅写他的困顿疲惫时说他“胁下挂一个口袋,支着等身的竹杖”①。他破烂的衣衫再加上这一竹竿,给了小女孩乞丐的形象。在《祝福》中,祥林嫂沦为乞丐时也是“一手技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所不同的是过客的竹竿是等身的,而祥林嫂的竹竿是比她身高更长的。同样是乞丐,但是从过客的手杖上传达出来的力比祥林嫂的“下端开了裂”的竹竿所传达出的力要大得多,这是由于手杖的主人的精神状态所感染的。过客的手杖,等身而有力,一路上支撑着他跋涉到这里,一路上可能有无数次风雨,有无数次滑到的可能,困顿不堪地跋涉着。但是,因为受着了远方的声音的呼唤,在悲伤着的心,有一种信念支持着他,有一种欢乐陪伴着他,让他在艰难的人生路上坚定而勇敢的跋涉,他于是坚定地支着手杖朝着远处的目标越走越近了。那究竟是什么样的目标能够支持着他在追求的道路上走得如此深远?
  我觉得是爱,是希望,是虔诚,是奉献。爱世间所有的人并愿意为他们做出自己的奉献。
他用坚强的心为自己铸造着希望,尽管受到了老翁的诘问,但在迟疑之后仍旧继续前行。文中总共出现了7次表示惊讶的地方:
1.客——〔诧异地,〕坟?
2.客——料不定可能走完?……〔沉思,忽然惊起〕那不行!我只得走。回到那里去,就没一处没有名目,没一处没有地主,没一处没有驱逐和牢笼,没一处没有皮面的笑容,没一处没有眶外的眼泪。我憎恶他们,我不回转去。
3..客——唉唉,不理他……。〔沉思,忽然吃惊,倾听着,〕不行!我还是走的好。我息不下。可恨我的脚早经走破了。〔准备走路。〕
4.孩——〔惊惧,退后,〕我不要了!你带走!
5.客——对咧,休息……。〔但忽然惊醒,倾听。〕不,我不能!我还是走好。
6.客——〔将腰一伸,〕好,我告别了。我很感激你们。〔向着女孩,〕姑娘,这还你,请你收回去。
〔女孩惊惧,敛手,要躲进土屋里去。〕
7.客——多谢你们。祝你们平安。〔徘徊,沉思,忽然吃惊,〕然而我不能!我只得走。我还是走好罢……。〔即刻昂了头,奋然向西走去。〕
这7个“惊讶”包括了过客的惊讶也包括了小女孩的惊讶。第一个表示惊讶的“诧异”出现的时候,是过客对于老翁关于路的尽头是坟的表述表示惊讶。第二个惊讶当老翁告诉过客说你不如回转,因为料不定可能走完时,过客所表现出来的。第三个惊讶是过客在听到老翁说他曾经也受过声音的召唤,但是他没有理会声音,如此数次之后声音便没有再召唤过他,而他也得以在小女孩的陪伴下安享天年的时候发出的。第四个惊讶是小女孩发出的,小女孩送给过客一片布让他包裹伤口,过客在“将布缠在踝上”之后,觉得不能够接受小女孩的好意于是又还了给小女孩,小女孩很惊惧地拒绝了。第五个惊讶是老翁劝过客休息一下,如果没有休息的话,也就背不动之后,过客所表示的惊讶。第六个惊讶是小女孩发出的,小女孩面对着过客递过来的碗仍旧是惊惧地拒绝,这一次,她甚至就直接躲进土屋里了。经过了这7次的心灵的惊讶,过客终于又可以在对应完老翁的诘问之后心灵再一次完整地结合在
一起,能够“昂了头,奋然向西走去”。但是我们知道在《圣经》上,“7”是一个经常会出现的数字,“圣经里一切暂时的完全都用七,像一周有七天,马太十三章里面有七个比喻,启示录里面有七个教会、七个灯台、七个使者,又有七印、七号、七碗,这都是指暂时的完全,不是指永世里的完全”。⑦
过客的这次心灵的完整修补只能是暂时的,可能很快地在遭受到意外的事情时候,又会再次断裂了。这个朝圣者,他的心里面有过的坚定,便也只能是暂时的完整而已。
(四)非心者
《过客》中,过客由于受到了老翁的引导和小女孩的好意而产生了迟疑之情。但是,他绝对不让自己陷入到这种迟疑中来,他便是鲁迅所说的“呆子”。就连老翁也说:“你不要这么感激,这于你没有好处”。
如果要坚定地朝着目标走下去,就不能被路上的花花草草所束缚住,就不能被自己的由心而生的感激之情所束缚住,在理智与感情之间,他是选择用理智来控制感情的。
过客是相信着来路与未来的。但控制着他行动的那把声音不是从他心底而是从远方来的。他是一个非心者,选择用来自远方的权威终于控制了他的心灵。
非心即悲。《两地书》中说,许广平讲在诨名“西瓜皮”和“小鬼”之间自己实难以取舍,“请先生随便写上一个可也(或许闭上眼睛任捡一个名亦可)”。在回信中,鲁迅说明给选取了“非心”笔名。“那种考虑是颇为细心的。其目的则在于不要因署名而‘减少论文的重量’,也还是为了斗争的利益”⑧。但是,我觉得这个掌故除了体现出鲁迅先生的细心之外,还能够体现出鲁迅先生的“非心”。心,即感情。非心,则是要按照理智来行动,以理智来控制感性。
总的来说,过客是一个圆形人物,一个精神的求乞者,希望的朝拜者,现实的远行者,理智的非心者,他向往着,但随之又会因为外界或自身而否定着。他的人生,充满着矛盾,最终只能踉踉跄跄着走近夜色里。
在过客每个阶段的路上,我们都能发现鲁迅的影子。精神的求乞者,希望的朝拜者,现实的远行者,理智的非心者,这些都是鲁迅用手术刀对自己进行的解剖,我们在阅读《过客》的时候,便要注意将这些割裂的碎片缝合起来。
二.《过客》中的人物年龄安排
过客中的三个人物,年龄差距都在三十岁之间。鲁迅对这三个人物的年龄的安排恰好组成相对于鲁迅来说的一个完整的生命历程。
(一)小女孩的年龄
小女孩的年龄是十岁。文中的小女孩是一个敢于坚持,天真又处处显露着自然天性的孩子。
孩子天真,快乐,可爱,可塑性强,不需要考虑太多东西。而且,孩童时的十岁这一段,是鲁迅的生活比较开心的时候。此时,他处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百草园”的阶段。这一年,他在叔祖家读书,看到了《山海经》,《山海经》给他驰骋的童心以无限遐想的空间。在他及其渴望得到《山海经》之时,出乎他意料地阿长帮他买了这本书。这于一个小孩子来说,是一件怎样欢欣的事啊!然而,十一岁时,他离开了乐园百草园,进入三味书屋学习,之后再便是因为祖父的科考事件和父亲的病重死亡,生活逐渐变得灰暗沉重起来。所以,我认为鲁迅选择十岁作为一个白纸一般天真快乐小女孩的年龄,一方面他童年快乐的记忆大部分都集中在十岁这个年龄,而他安排人物年龄的时候又会依据自己潜意识中的记忆而选择。一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出鲁迅在小女孩身上所寄托的对于童年那段快乐的时光的追怀。
这个论点我们还可以从本文对小女孩另一处的描写中体会得到。文中说小女孩的头发是紫色的。中国人的头发正常的颜色应当是黑色的,那鲁迅先生为什么会将小女孩的头发“染”成了紫色呢?
《故乡》中鲁迅的童年好友闰土出场时的样子是“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而后鲁迅重回绍兴的时候,看到的闰土是“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紫脸是鲁迅10岁时见到闰土的记忆。而闰土是鲁迅童年时代的好友,于鲁迅来说,他代表着一种童年的乐趣。紫色的脸是健康的象征,也是童年鲁迅对闰土的深处记忆,所以他再一次回绍兴的时候,便在无意识中注意到了闰土的脸,将变化写在作品里,这前后鲜明的对比,让我们看到了生活的重压在闰土的身上刻下的痕迹,这痕迹也象征着童年那快乐的生活一去不复返了。鲁迅对于好友明显的变化的描述,也体现了他对于童年逝去的快乐生活的追怀。
由这追怀,我们想到了《故乡》当中在叙述完闰土的情况之后所说的“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的观点。在《过客》里面,坟墓与瓦砾之间,有一条似路非路的痕迹,这就正好比照着《故乡》里面的那个还没有被很多人踩过的小路,似路非路,也就是说这里的小路曾经也有人走过,但是少。而今,过客再来,可能以后还会有另外的过客过来。所以,鲁迅选择紫色,隐含的一个结局便是:快乐的岁月尽管过去了,但是,希望还是有的。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鲁迅是要塑造一个天真快乐,充满着生命力与好奇心如一张白纸一般的孩子的形象。结合他的经历,我们认为在童年的记忆所刻下的潜意识里面,鲁迅会认为10岁是最快乐的年龄了,是最适合孩子的年龄。所以他便将小女孩定格在10岁上。而且,他还为小女孩选择了紫色头发,表明了他对于希望的看法:希望对于现实,正如小路对于行路人,走得多了,自然便会有的了。
(二)过客的年龄
过客的年龄是三四十岁。而且,根据我们上面对于过客形象的分析,知道他是一个一个精神的求乞者,希望的朝拜者,现实的远行者,理智的非心者。一个多角色的人,在世俗的生活中遇事时,心中便总会产生纠缠的矛盾。鲁迅为什么要为这么一个形象的人选择这个年龄呢?
写《过客》时,鲁迅45岁,此时恰逢他的创作由呐喊时期转入彷徨时期。鲁迅同期翻译了日本学者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在《苦闷的象征》当中,有一名叫《迄于离了象牙之塔》章节。其中说道:
“从青春的时代,经过了壮年期,一到四十岁的处所,人的一生,便与‘一大转机’相际会。在日本,俗间也说四十二岁是男子的厄年”。
“青春的情热时代和生气旺盛的壮年期已将逝去的时候,在四十岁之际,人是深思了自己的过去和将来,这才来试行镇定冷静的自己省察的;这才自己一集自己的周围,都想用了批评的态度来观察的”。
“当是,他那内部生活上,就有动摇,有不满,而一同也发生了剧烈的焦躁和不安。古往今来,许多的天才和哲士,是四十才始真跨进了人生的行路,而‘惑’了的”。
鲁迅在前期的奋斗呐喊受到了挫折之后,思考自己呐喊的意义,思考革命的前途。他看过了不少的革命,不少的流血事件,但是,这流血能够给人间带来什么呢?带有的便只有亲友的悲痛罢了。而此时,鲁迅读到了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这一本书上有关于四十岁而惑的说法,让鲁迅一下时找到了同感与默契,这同感与他心中的彷徨形成了共振,这共振则更进一步加深了他心中的彷徨,使他在潜意识中有了一个概念:四十岁是一个惑的年龄,是一个矛盾的年龄,是一个会迷失曾经年轻时坚决要走的路的年龄。所以,鲁迅便也为矛盾着的过客安排了一个四十多岁的年龄,并在这个看似不经意的安排中加入了自己的“惑“。
(三)老翁的年龄
老翁的年龄是七十多岁。老翁在短剧中,是一个清醒的,全知全能的人。他像一个预言家,向小女孩预言着黑夜中出现的东西,是不会带来什么好处的,向过客预言着前路的不可到达;他象一个医生,拿着手术刀,一点点地冷静剖析着过客的内心,看透他的信仰,痛苦与挣扎。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人生七十古来稀,七十岁在当时的中国人的心目中是高寿,是智慧,也是尽头。一个人能够活到七十岁已经很不容易了,他基本就已经走完了自己的人生路了,在这条人生路上所遇的事情不可胜数,有辛苦有欢喜,有笑有泪,经历过或旁观过许多的事情,这些事情总结起来,便是经验,便是智慧了。他对过客说出的话,在年岁上具有了更多的权威性。
对于人生的道路来说,无论是过客还是老翁,都是被声音召唤过的战士。不同的是,老翁在听到了那个声音之后,并没有理会而是坚持着自己的步伐,坚持着自己的方向,没有依照声音召唤的方向走去。尽管如此,那个老翁仍旧可以被称为战士,因为坚持着抗战的过客要走向的路的尽头是坟,而实际上老翁也是在以自己的方式走向那个称为“坟”的地方。他的年月也如过客一样,在不断地逝去着。文中老翁有两句话:  
“翁——那也未必。太阳下去了,我想,还不如休息一会的好罢,象我似的”。
  “翁——你息不下,也就背不动。——休息一会,就没有什么了”。
从老翁的这两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老翁的壕堑战的战术。第一句话中,老翁让过客像他一样也休息一下。老翁所说的是“休息一会”,也就是说老翁并不是要永久地休息,他只是想休息一下而已。他始终都是在走向那个终点,但是他知道“你息不下,也就背不动”,他强调的是休息,如果没有休息的话,那就坚持不了就这样走到尽头。
但是过客一点也不情愿休息,他要永久地持续不断地走下去,坚持抗战下去,并没有打算放弃。
假设我们将声音理解为社会运动的呼唤的话,那么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鲁迅关于壕堑战和流血革命的观点。我们之前分析过鲁迅为过客选择四十多岁的年龄的原因是寄托了他自己四十而惑的心理体验。孔子说过:“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而如果四十岁还“惑”的话,那么,从心所欲的年龄也就要相对地推后了。在《过客》中,老翁的年龄是七十,由他在作品当中所塑造的形象,我们知道鲁迅先生是想要说七十才真正是不惑的时候。鲁迅先生要为老翁选择七十的原因也是要为自己现阶段的“惑”寻求一个终点,寻求一个期盼。
综上所述,无论是小女孩,过客还是老翁的年龄的选择,都是印刻着鲁迅自己的生命体验,他将自己对于不同的形象性格的理解用年龄表现出来。
三.《过客》中人物说话的语气
《过客》是一个短剧,既然是短剧那就一定存在着对话,而且这对话因为人物身份的不同也会有的不同的特色。
因为小女孩的年龄限制,她便只能像一张白纸放在老翁和过客的身旁,任老翁或过客任意地涂抹着。因了这旁观者的身份,小女孩的每句话都是很短的,但我们时刻都可以感受到小女孩的存在。尽管小女孩在一旁等待着,她不说话的时候,是在观察着老翁和过客的谈话的。无论是她的动作“默默”,还是她在老翁和过客谈话时所保持的沉默都让我们感到一种超乎于她年龄的冷静。
同样的冷静也出现在老翁的谈话中。读剧本时我们会发现,老翁的话一般都是短而客气的,时刻都处在防备之中,冷静从容,好像一个医生在实施手术,很冷静地为病人动着手术。他一点点地将过客解剖,分析,让过客陷入到对自己的迷茫之中。而且,他处处都在有意地与过客拉开距离:
“翁——客官,你请坐。你是怎么称呼的”。
老翁想要问过客的名字,是有两种问法的。一种是“你是怎么称呼的”;一种是“怎么称呼你?”,而前者比后者更加客气,也更容易拉开对话双方的距离。
老翁有一句出现了两次的句子是:“翁——不要这么感激。这于你是没有好处的。”他告诉过客对于他这种注定是要远行的人,感激是不好的,而且也是无用的,不禁会阻碍他的前进,对于施舍者也是要无意义的,因为他注定是要远离的。这句话更能表现出老翁的冷静,仿佛他能够知道世间一切事物的发展趋势。
而过客的话是个由短变长的过程,他由开始时的很坚决变成迟疑,继而又在声音的敦促下又不断地前行。他那些好像是梦呓的话,自相矛盾着,就很好地表明了他内心的彷徨,因为只有内心彷徨的人,不知道自己的主题意思是什么的时候,才会有如此犹豫着自我肯定而又自我否定的话。但无论过客是如何地否定自我,他的血液当中都仿佛流淌着一种冷静,能够压抑住他的放弃的冷静。
《过客》当中出现的三个人物的骨子里都有着一种冷静,我觉得这与鲁迅曾经学过医学有关。一位医生,最基本的工作素质便是要冷静,无论面对何种的情况都要冷静地处理,并且坚持自己认为是正确的东西。曾经学过医学的鲁迅在写作时,他的笔尖仍旧流淌着这种医生的冷静,在现实生活中他这种冷静便表现得更为坚硬了。
四.自我活动的舞台——《过客》中自然景物的形象分析
过客是一个短剧,侧重表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没有对自然景物进行详细的描写。自然物在本文中只是作为一个背景来出现的。然而,中国散文的笔法是“微言大义”,从一件小事,一个小物品中,我们往往可以抓住作者感情的一些蛛丝马迹。我们可以选择本作品中的一些自然物进行分析:
(一)黄昏
过客是一个短剧剧本。剧本一开始,鲁迅先生便给出了这个短剧的时间:黄昏。《野草》的篇目里面的时间一般是夜晚或者是梦里,而很少是在黄昏的。黄昏,半明半昧,正像是“人睡到不知时候的时候”,这时候,没有白天的明亮,又没有夜晚的黑暗,是明暗之间,“然而我终于彷徨于明暗之间,我不知道是黄昏还是黎明。我姑且举灰黑的手装作喝干一杯酒,我将在不知道时候的时候独自远行”⑨,这明暗之间正是适合灵魂徘徊的时候。
过客一出场的形象是非常之坚决的,一点都没有后面所出现的迟疑,一点都没有彷徨。他来自日出的东方,来自白天,尽管他的衣裤皆破碎,赤足穿着破鞋,困顿不堪。但是,他依然倔强,眼光阴沉,描定了西边的去路,就不断地在追。但是,但他步入黄昏之后,但他见到了老翁和小孩,在与老翁进行了对话之后,他的心渐生彷徨,而他也终于跌跌撞撞地消失在黑夜里了。这让我们想起在《影的告别》里面的那个影,影终于告别了形,它“独自远行,不但没有你,并且再没有别的影在黑暗里。只有我被黑暗沉没,那世界全属于我自己。”
总的来说,黄昏代表着一种混沌未分的时刻,灵魂彷徨的时候。鲁迅一开始便为过客的彷徨完全做好了环境的渲染。
(二)枯树根
“一间小土屋向这痕迹开着一扇门;门侧有一段枯树根”。
“女孩正要将坐在树根上的老翁搀起”。
树根尽管枯了,但还昭示着它曾经是一棵树,昭示着它曾经的蓬勃。在春天里它可能新奇地探出过头张望外面的世界;在夏天里,它可能热情地盛开过自己,将绿油油的希望和舒适的荫影欢快地送给过人们。老翁能够坐在上面,表明了这个树桩还是蛮大的。他提供过浓密的树荫。但是,现在它却只是剩下矮矮的枯树根了,树到哪里去了呢?
当然树是被砍了,那它又是因为什么原因而被砍的呢,有可能是因为这家人要建房子。但是我们知道中国的风水说认为门前有树有福气,那这家人应该不会自己将门前的树砍掉,那应该是在他们之前的人砍了的。
文中说,丛葬“其间有一条似路非路的痕迹”。老人跟小孩都没有去过那边,路不是他们踩出来的,是之前来这里的人踩的。那树很大可能是之前的人们将它砍掉的。它也有庇护过他们,但是正如鲁迅说的那样,近年来看的革命看得多了,所谓的革命家后来都有了不同的出路,这又怎么知道这其中没有一位革命家变成了伐木匠呢?
(三)太阳
文中的有几个地方都提到了太阳:
“翁——不用看他。扶我进去罢。太阳要下去了”
“太阳下去时候出现的东西,不会给你什么好处的。……还是进去罢”
“翁——那也未必。太阳下去了,我想,还不如休息一会的好罢,象我似的”
“ 翁——你看,太阳早已下去了。〔转身向门。〕”
老翁有好几次都提到了太阳,首先是因为太阳下去,本身在晒太阳的他便要小女孩扶他进去,这里属于常理之内,因为老人家要晒太阳,觉得太阳下去了,他进屋子里面,这是合情理的。但是老翁在小女孩注视着东面,要看来路的什么人的时候,他却要小女孩进去,他说,太阳下去的时候出现的东西,不会给你什么好处的。太阳在他的眼里是光明是安全的象征,甚至黄昏之时他都还可以接受,因为这时候还有太阳的光线在里面,但是,太阳下山的时候,他便马上就要进去了,在他看来,太阳一下山,就会有一些将会给人带来坏处的东西出现。但是,此时他要小女孩进屋的态度的强硬已经变弱了,仿佛他感受到了一种不可阻止的力量,牵扯在小女孩和过客之间,他没有办法没有力量阻止这个见面。所以他用较为缓和的口气说:还是回去罢。
太阳是俯视着世界的,事件的一切罪恶都将会在阳光之下现形,在白天的时候,太阳是在守护者人间的,但是到了夜间的话,是应该到了让那些危险的东西出来的时候。因为一直压抑着他们的话,就会带来不平衡和他们的反抗,所以这时候太阳便下山,留着时间空间让罪恶行动,既然连最有力量的太阳都休息,自动离开,那么,人间的守护者,或者说人间的那些尽力奋斗者这时候便也可以暂时休息一下的了,所以他便也劝坚持抗战的过客休息一下。
最后老翁在过客踉跄地走进夜色之后,他又说了一次,太阳已经下去了,表明了他对过客的倔强的感慨,和淡淡的担心,祝福与期盼。
(四)天、土、风
老翁在谴责小女孩不应该过于关注来路的人时,说了下面的这一段话。
“唉,你这孩子!天天看见天,看见土,看见风,还不够好看么?什么也不比这些好看。你偏是要看谁。太阳下去时候出现的东西,不会给你什么好处的。”
他骂小女孩说每天可以看见天、土、风为什么还要去看别的东西,去受到别的诱惑。这不仅让我们联想到上帝对于人类的始祖亚当夏娃的谴责。上帝早传世之时创造了天、土、风,创造了自然界的一切。在造了人类亚当之后,怕他寂寞,又造了夏娃来陪伴他,并将他们放到美丽的伊甸园之中。但是夏娃由于受到了蛇和魔鬼的诱惑,禁不住就吃了那个智慧苹果,然后她也让亚当也吃了。从此之后,便知道了羞耻,知道了人类的享乐。上帝惩罚了他们,因为上帝认为他为他们所创造的一切都已经很好了,然而他们仍旧听了从魔鬼撒旦的谗言,于是他们便失去了伊甸园。
我们知道鲁迅先生在年轻的时候,曾经做过一本《摩罗诗力说》。摩罗,也就是撒旦,根据《圣经》,撒旦原为天堂上的天使长,后来因为反抗上帝被打入地狱,便成为群魔之王。撒旦的另一个别名是路西弗,恶魔的通称,但是在拉丁文里面,“路西弗”一词的意思,是“光明的使者”,所以,启明星也叫做“路西弗”。
“恶魔者,说真理者也”。⑩然而,“有人撄人,或有人得撄者,为帝大禁,其意在保位,使子孙王千万世,无有底止,故性解之出,必竭全力死之;有人撄我,或有能撄人者,为民大禁,其意在安生,宁蜷伏堕落而恶进取,故性解之出,亦必竭全力死之”。⑩鲁迅在年轻时代最崇拜的诗人是欧洲的浪漫主义的诗人,尤以拜伦为甚。他在日本留学的时候,还崇拜坚持个人主义的尼采。但是,这些人在当时都是被人们成为魔鬼的。他们为了追求自我生命的解放而他们振臂高呼。
老翁像是个上帝,不断地指引着那个小女孩去注意天、土、风等他创造的东西。但是,那个过客来了,他带来了另一种见识,带来了生命的倔强与坚持。老翁怕小女孩会受到了他的诱惑,于是只能无奈地要求小女孩进屋。但是,过客尽管来了,小女孩尽管也听到了他的说话,但是,小女孩并没能受到他的精神呆子,那种固执的感染。尽管小女孩也为他拿来了水,而且还自动地帮他拿到了裹脚布。但是,她却仍旧是嫌弃他的脏,他仍旧不能感化那个小女孩,仍旧是独自一个人远离,小女孩仍旧还是跟老翁停在家里面。
有人将过客当做是鲁迅,但如果我们将老翁比作上帝,将过客比作摩罗,那么《过客》中小女孩则暗示着鲁迅。《苦闷的象征》当中说到:文学的本质是生命力受了压抑而生的苦闷,也就是使他将被压抑的欲望极自由地发露表现出来,即由此取去他剩在无意识界的底里的沉渣。撒旦,也就是摩罗派诗人,他们所为的也是人民,他们和上帝一样,只不过是表现形式不一样而已,上帝表现得更加冠冕堂皇而已。鲁迅像摩罗诗人一样,以自己的满腔热情来对社会,以笔为枪,呐喊奋斗,但是换来的只是寂寞,无边的寂寞。彷徨期的鲁迅要思考的是,继续接受摩罗的铁与血的奋斗还是接受上帝温和的救世呢?
【参考书目】
1. 鲁迅,《野草·过客》,〔M〕,北京:,1956
2. 鲁迅,《野草·复仇》,〔M〕,北京:,1956
3. 鲁迅,《·俄文译本&阿Q正传&序及著者自叙传略》,〔M〕,北京:,1973
鲁迅《鲁迅全集13·&出了象牙之塔&译后记》,〔M〕,北京:,1973
5.周遐寿,《鲁迅的故家》,〔M〕,上海:上海出版公司,1953
6./question/7542106.html
7.林太家,王生台,尤传正《圣经与数学中的一》
8. 王得后,《&两地书&研究》,〔M〕,天津:
9.鲁迅,《野草·&影的告别&》,〔M〕,北京:,1956
10. 赵瑞蕻,
》,〔M〕,天津:,1983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心房颤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