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布莱克 布莱克的作品Songs of I...

手机扫描二维码,把小组装进口袋
第三方登录:威廉·布莱克早期作品中的视角和隐含作者--《安徽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威廉·布莱克早期作品中的视角和隐含作者
【摘要】:威廉·布莱克(William Blake,),一个有多重性格的天才,有才华的艺术家,同时也是浪漫主义的先驱。他的一生都保持在宗教、政治和艺术方面的激进性,其浓厚的宗教意识,艺术天分和丰富的人生经历成为其作品无尽的源泉。他为英国诗歌,尤其是浪漫主义时期的诗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布莱克最著名的并且为众人所接受的作品就是《天真和经验之歌》。其宗旨是“展示人类灵魂的两个对立面”--“天真”指的是人类纯洁的孩童时期,而“经验”所指的是在教堂、国家和统治阶级的压力下人类由于恐惧,政治腐朽而丧失了童真。
布莱克在这部诗集里把复杂的思想与简单的表述结合起来。然而他却很少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而是通过一个具体的说话人的声音来表达。本文旨在解读《天真和经验之歌》中不同的人物视角并对其分类进行探讨。第一类就是戏剧独白,这一视角在本诗集中采用得最多,如《苍蝇》、《伦敦》、《羔羊》等。每一首诗中都有一个明确的说话人及其视角。在诗中,说话人的内心得到直接的表露,感情的表达也自然有力;第二类是对话诗歌,即诗歌中针对一个话题,两个说话人进行的对话。说话人中的每一方都代表大相径庭的一种心态。通过这样的对话,人性得到了多元化的表述:最后一组是复合视角,即通过第一人称的视角来陈述一段对话,从而形成视角的转移,完善戏剧性的诗歌背景。在这些诗歌里,布莱克和大多数浪漫主义诗人一样,从来不教导人们应该如何去做,而总是与这些视角保持客观的距离。然而,作为诗歌的隐含作者,他巧妙地安排这些视角,成功地达成了自己展示人类灵魂对立面的目的。如果把这些视角放在浪漫主义的角度来进行衡量的话,这些不同视角更好地体现了浪漫主义的特征:它起源于伊丽莎白时期的文学,并且为情感的自然流露提供了想象和戏剧化的平台。从历史性来看,威廉.布莱克很明显走在时代的前端,无愧于今日的荣誉。
论文分为五个部分。首先引言部分是对于诗人的文学成就的简单介绍,并对文学评论界在布莱克和其代表作研究方面积累的批评成果作了简要回顾与综述。陈述了论文观点,提供研究的缘起,研究意义和文章的框架结构。
第二章就这部诗集的创作背景进行了分析。在那个特殊的时代,工业革命带来了生产力的解放,法国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普及了民主自由的意识,民智已开,而英国当局对这些意识的觉醒采取了压迫的政策,同时由于利益的驱使,当权者和资产阶级对于民众的压榨甚于以往。人民对于自由和幸福的期望日益落空。《天真和经验之歌》正是对这种空前激化的矛盾心理的写照。而为了对这些复杂心理进行直观的展示,布莱克采用了多视角的写作手法。
第三章首先对这些多视角的诗歌进行了分类。共分为三种以第一人称为主的戏剧独白,包含两个互动诗歌的对话性诗歌,还有一类是含有转移性复合视角的诗歌。布莱克巧妙利用认知心理的不同,精心选择不同的视角来展示人类灵魂中的不同面和复杂性。它们并不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而这些视角背后的隐含作者的真正意图才是主题所在。
在结束了对不同视角的探讨之后第四章转向了它们的存在意义:不同的视角的选择正是浪漫主义文学特色的体现。不仅在写作上充满浪漫主义色彩,也是其反叛精神的表达。
通过以上的分析,本文在最后一章得出结论:作为威廉·布莱克早期作品代表的《天真与经验之歌》,它的写作手法是别具一格并且很娴熟的。通过别出心裁的三类不同视角,人类灵魂的多面得到剖析,人与社会环境的矛盾得到赤裸裸的展示。但是这些视角的表达并不是没有局限的。作为隐含作者,布莱克有意展示出人性的不完美,更体现了浪漫主义精神中对独立人格的重视。这一处理是天才的并且是先进的。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2【分类号】:I561.072【目录】:
Acknowledgments4-5Abstract5-7摘要7-9Contents9-11Chapter One Introduction11-18 1.1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writer's literary achievements and the work11-12 1.2 Literature review12-14 1.3 Central argument,originality,and research methodology14-16 1.4 Research significance16 1.5 Framework of the thesis16-18Chapter Two From Innocence to Experience:The Explosion of DifferentVoices18-25 2.1 The social changes arousing the public consciousness18-22
2.1.1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19-20
2.1.2 The American and French Revolution20-22 2.2 The conflicts under the context of ideological change22-25Chapter Three Types of Perspectives and the Implied Author Behind it25-40 3.1 The three categories of perspectives in the Discourse Text25-35
3.1.1 Dramatic monologue25-30
3.1.2 Dialogue poem30-33
3.1.3 Compound perspective33-35 3.2 Cognitive psychology in the perspectives35-37 3.3 Implied author behind these perspectives37-40Chapter Four Romantic Embodiment in Different Perspectives40-47 4.1 The return to Milton and the Elizabethans for literary models41-42 4.2 The spontaneous overflow of powerful feelings42-43 4.3 The creation of a world of imagination43-45 4.4 The rebellous spirit45-47Chapter Five Conclusion47-49Works Cited49-51Publications51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晓娟;;[J];大家;2011年08期
陈兵;[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龚培培;;[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34期
何非;肖薇;;[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王伟;;[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肖明翰;[J];外国文学评论;2004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谢奇苑;[D];贵州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家玉;朱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陶震华;[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陶震华;[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凤群;[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吴晓梅;;[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闫晶;孙然颖;;[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郭爱丽;;[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2期
张文;;[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1期
孙燕燕;;[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金栩竹;李德义;;[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邱艳芳;;[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玉洁;[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李振中;[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曾祥凤;[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李扬;[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刘倩;[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邢彬;[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胡媛媛;[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周丽菊;[D];南昌大学;2010年
林?;[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张帆;[D];西北大学;2011年
王梦颖;[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王楠;[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肖国栋;[J];北方论丛;2001年02期
胡建华;[J];外国文学;1996年03期
何天杰;[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王志明;郑立峰;;[J];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09期
斯炎伟;[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葛桂录;[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姜智芹;[J];山东外语教学;2001年03期
谢劲秋;[J];山东外语教学;2003年01期
刘欣;[J];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2002年03期
潘利锋,郑际根;[J];外语教学;2005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晓娟;;[J];大家;2011年08期
向云根;;[J];文艺研究;2009年08期
郭建强;;[J];青海湖文学月刊;2007年07期
卞之琳;;[J];诗刊;1957年07期
陈光明;;[J];中国美术馆;2005年05期
张觅;;[J];中学生百科;2009年36期
蔡汉敖;[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04期
马陶然;李晓红;;[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0年05期
婉畅;;[J];父母必读;1983年11期
袁宪军;[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Manwa L.Ng;;[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Vincent J.van H;[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郭宝亮;;[A];中国小说研究[C];2003年
周春英;;[A];中国小说研究[C];2003年
Takuya MToshiko Isei-J;[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刘鑫;;[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06卷[C];2006年
Xu Bo R;[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刘卫英;马彦芳;;[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第四辑)[C];2010年
;[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姚磊;[N];文艺报;2010年
傅达林;[N];检察日报;2011年
王涘海;[N];文艺报;2006年
实习生 阚雯婷;[N];文学报;2006年
赵琨;[N];文艺报;2002年
许江;[N];文艺报;2003年
余运森;[N];桂林日报;2006年
何晶;[N];文艺报;2006年
记者 沈文敏;[N];人民日报;2006年
本报记者 傅小平;[N];文学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瑾;[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何青志;[D];吉林大学;2011年
金文宁;[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柳晓;[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王宏军;[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雷亚平;[D];吉林大学;2006年
丁启明;[D];吉林大学;2008年
程冰;[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李萱;[D];南开大学;2009年
唐伟胜;[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李;[D];安徽大学;2012年
景雪竹;[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孔维玲;[D];南京大学;2012年
张子昆;[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凌虓虎;[D];安徽大学;2012年
刘希彦;[D];吉林大学;2004年
邢彬;[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潘登科;[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王芳;[D];吉林大学;2006年
陈巧茹;[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800-810-661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800-810-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威廉布莱克的Holiness of minute particulars的中译名?_百度知道
威廉布莱克的Holiness of minute particulars的中译名?
最好附上中译本的书名,出版社,以便查找。
难道我没有表达清楚?我想要的是书的中译名,以及出版社等等信息,不是诗的内容,谢谢!
And many conversèd on these things as they labour'd at the furrow,Saying `It is better to prevent misery than toIt is better to prevent error than to forgive the criminal.Labour well the Minute Particulars: attend to the Little Ones,And those who are in misery cannot remain so long,If we do but our duty: labour well the teeming Earth. . .He who would do good to another must do it in Minute Particulars.General Good is the plea of the scoundrel, hypocrite,For Art and Science cannot exist but in minutely organized Particulars,And not in generalizing Demonstrations of the Rational Power:The Infinite alone resides in Definite and Determinate Identity.Establishment of Truth depends on destruction of Falsehood continually,On Circumcision, not on Virginity, O Reasoners of Albion!和许多交谈这些东西,因为他们的皱纹labour'd, Saying `It is better to prevent misery than to说:'这是更好地防止苦难比释放痛苦; It is better to prevent error than to forgive the criminal.最好是避免错误,而不是宽恕罪犯。 Labour well the Minute Particulars: attend to the Little Ones,劳工以及会议纪要资料:照顾小的, And those who are in misery cannot remain so long,而那些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谁不能继续这么久, If we do but our duty: labour well the teeming Earth.如果我们做,但我们的责任:劳动和地球上的拥挤。 . 。 . 。 He who would do good to another must do it in Minute Particulars.他谁是好的另一个必须在一分钟详情它。 General Good is the plea of the scoundrel, hypocrite,一般好是流氓,伪君子认罪,并奉承者; For Art and Science cannot exist but in minutely organized Particulars,艺术与科学不能存在,而且在组织细资料, And not in generalizing Demonstrations of the Rational Power:而不是笼统的理性电力演示: The Infinite alone resides in Definite and Determinate Identity.无限单独居住在正定和确定性身份。 Establishment of Truth depends on destruction of Falsehood continually,真理的建立依赖于谬误不断破坏, On Circumcision, not on Virginity, O Reasoners of Albion!在割礼,而不是处女,O的阿尔比恩Reasoners!
其他类似问题
等待您来回答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译威廉&布莱克诗I&Heard&an&Angel&我听到天使
新浪日志143(天涯日志369)
I Heard an Angel
我听到天使
Blake威廉·布莱克
译/李景琪、猎人hunter560& (2007年12月)
I heard an Angel singing
When the day was springing,
'Mercy, Pity, Peace
Is the world's release.'天刚刚亮,我听到天使歌唱:
“同情,怜悯,和睦
是世界的解放。”
Thus he sung all day
Over the new mown hay,
Till the sun went down
And haycocks looked brown.在新割的干草上,
他这样整天唱;
直到太阳落山
干草堆一片暗黄。
I heard a Devil curse
Over the heath and the furze,
'Mercy could be no more,
If there was nobody poor,在石南和荆豆之上,
我听到一个魔鬼诅咒:
“如果人人都不穷,
怜悯能有什么用,
And pity no more could be,
If all were as happy as we.'
At his curse the sun went down,
And the heavens gave a frown.如果大家快乐似我你,
可怜一点都不必。”
听罢诅咒太阳落去,
天空也把眉头皱起。
Down pour'd the heavy rain
Over the new reap'd grain ...
And Miseries' increase
Is Mercy, Pity, Peace. 大雨倾盆注,
淋湿新收割的谷物…
增加的痛苦
是同情,怜悯,和睦。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威廉布莱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